歷代疑案解密:乾陵石像為何沒有腦袋?(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代疑案解密:乾陵石像為何沒有腦袋?(圖)

位於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陝西渭北山地,在這巍峨峭拔的群峰中,矗立著數十座中國漢唐帝王的皇陵。

其中最為蜚聲中外的要數武則天和她丈夫合葬的陵園——乾陵。

乾陵占地有兩萬平方公里,規模宏大,氣勢雄偉。

北面有玄武門,南面有朱雀門,東面有青龍門,西面有白虎門,四門的石獅挺胸昂首,雄踞於門前。

特別引人注目的就是朱雀門外的神道東西兩側,分布著兩組石人群像,整齊恭敬地排列於陵前。

西側32尊,東側29尊,共61尊。

這些石人殘像高在1.5米至1.77米之間,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人們習慣上把這些石像稱之為「蕃像」、「賓王像」。

這些與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著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也有翻領紫袖的。

但他們都雙雙並立,兩手前拱,姿態極為謙恭,仿佛在這裡列隊恭迎皇帝的到來。

但最為奇怪的是,這些石像都是沒有腦袋的,這就讓人產生了許多的疑問,為什麼乾陵會用這些沒有頭的石像守陵呢?如果你仔細觀察它們,會發現從這些人的脖子上可以看出石像的頭被砸掉的痕跡。

那麼,這些石像的頭部失蹤是人為的呢,還是天災呢?

乾陵無頭石像

關於石像沒有腦袋的原因,可謂是眾說紛紜。

一種說法就是,這些石像的頭部是被明朝的百姓砍掉的。

在明末初期,有個外國使節到乾陵去遊玩,發現自己的祖先竟然被立在這裡給唐朝的皇帝守陵,覺得既有損國格,也有辱於人格,自尊心受到了強大的損害,便想把這些石像給毀了。

但是他又怕引起當地民眾的不滿,於是便想到了一個妙計。

他每天晚上都要到乾陵附近的莊稼里踐踏糧食,然後在第二天又煽風點火似的,和百姓說這都是那些石像做的,他們在晚上便成精了,開始糟蹋莊稼。

要想保護好莊稼和糧食就必須把這些石像消滅掉,砍掉它們的腦袋,讓它們不能在出來禍害莊稼。

當地的群眾認為這個外國使者說得非常有道理,於是一氣之下便把這些石像的腦袋給砍碎了。

而在明朝末年一些詩人描寫乾陵的詩句中出現了「赤馬剝落離倒旁」的詩句,說的應該就是乾陵的立馬和石像都紛紛地倒在了地上。

詩中所描述的石像倒地的情景,似乎和民間的傳說在時間上有相近之處。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是八國聯軍侵華時,看見唐乾陵前面立著外國使臣的群像,同樣感到有辱他們的臉面,於是就把石像的腦袋給砍掉了。

但是這種說法毫無根據,因為據歷史學家考證,當時的八國聯軍並沒有來到乾陵這個地方,哪來的砍石像一說呢?

雖然上述都是民間的傳說,不能作為依據,但考古學家又進一步對此現象進行了分析,發現可能是自然災害給這些石像帶來了災難。

通過大量資料證明,在明嘉靖年間,也就是1555年的1月23號這一天,在陝西華縣一帶發生了強烈的地震,震級高達8—11級。

由於地震發生在子夜,所以致使80多萬人死於這場地震中。

而乾陵距華縣只有100多公里,同樣屬於震中地帶,乾陵也因此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便是震驚中外的關中大地震。

據專家們推斷,這場地震才是造成這61座石像頭部斷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巧的是,許多陵前的石像石馬都是在頭部上受損了。

再有就是這些石像的材質不是很結實,由於當時採用石料的石料中有一些石瑕,所以石像受損的時候,頭部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

相關性拓展閱讀:

揭秘乾陵封藏寶藏 一代女皇武則天的驚天秘聞

素有考古界的「三峽工程」之稱的乾陵埋葬著唐高宗和大周女皇帝武則天。

一對夫婦,兩朝皇帝,合葬一室,這在全世界也是稀罕的。

更讓世人無法弄明白的還有,武則天為何要為自己豎一塊無字碑?乾陵被盜過麼?以及乾陵「藏寶500噸」猜測是否有科學依據?所有這一切,在發掘之前,都是謎。

半個世紀以來,發掘乾陵始終是個熱門話題,四十多年前,陝西省文化部門曾正式向中央政府遞交了《乾陵發掘計劃》,但周恩來總理提筆在這份可能「石破天驚」的計劃書上寫道:「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

」雖然發掘乾陵的計劃被禁止了,但在考古界,圍繞著挖與不挖的問題,一場持久的紛爭就此展開。

其間,雖有幾次較大範圍的討論,但發掘乾陵始終未能實現。

這是一個滿藏無價瑰寶的地宮。

有關專家對乾陵地宮的探測工作,結合已發掘的乾陵陪葬墓和有關文獻,推測乾陵墓室是由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和前、中、後三個墓室組成,或有耳室。

中室置棺床,以放置皇帝的「梓宮」即棺槨,「梓宮」的底部有防潮、防腐材料,以珍寶覆蓋,其上加「七星板」,板上置席、褥,旁置衣物及珪、璋、璧、琥、璜等「六玉」。

皇帝身穿12套大斂之衣,頭枕玉匣,口含玉貝,仰臥於褥上,面朝棺蓋。

蓋內側鑲飾黃帛,帛上繪日、月、星辰及金烏、玉兔、龍、鶴等物。

武則天乾陵的「雙乳峰」

地宮的後室設石床,其上放置衣冠、劍佩、千味食及死者生前的喜好之物。

前室設有「寶帳」,帳內設神座,周圍放置玉質的「寶綬」、「諡冊」和「哀冊」。

另外在過洞兩側的耳室和甬道石門的前後,放置有大量珍貴的隨葬明器。

對此,乾陵博物館副館長樊英峰曾撰文介紹:目前考古工作者將乾陵地宮內可能藏有的文物分為六大類:

①金屬類,有金、銀、銅、鐵等所制的各類禮儀器、日常生活用具和裝飾品、工藝品等;

④石質品:包括石線刻、石畫像、人物及動物石雕像、石棺槨、石函和容器;

⑤壁畫和朱墨題刻。

⑥紙張、典籍、字畫、絲綢和麻類織物,漆木器、皮革和草類編織物等。

很多考古學家都相信,乾陵幽宮重啟之日,必是石破天驚之時。

盜墓的幾個傳說

關於乾陵地宮是否被盜和它體內的珍藏一直是人們非常關心的問題。

據文獻記載,五代時,溫韜為後梁耀州節度使期間,「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之所藏金寶……惟乾陵風雨不可發。

唐末農民起義,黃巢聲勢浩大。

因缺少軍資,他動用四十萬將士盜挖乾陵,直挖出一條四十餘米深的大溝,也沒有找到墓道口,後因官軍追剿,黃巢才不得不悻悻撤兵。

至今在梁山主峰西側仍有一條深溝被稱為「黃巢溝」。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盜掘古墓成風。

國民黨將領孫連仲以保護乾陵為幌子,率部下駐紮乾陵,用真槍真炮演習的辦法掩護一個師的兵力盜掘乾陵。

士兵們用炸藥炸了許多處地方,卻沒能找到墓道口。

後來,當士兵們盲目挖掘時,忽然雷雨大作,數日不歇,軍中一時傳言四起,稱武則天顯靈了云云……盜掘不成,孫連仲匆匆率部離開了乾陵。

古往今來,多少歹人絞盡腦汁,費盡心思找不到的乾陵地宮墓道口,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被幾個農民意外發現。

經勘驗,乾陵葬墓至今未被盜過。

1966年至1971年,中國考古學家曾多次對此墓進行勘察,結論是其墓堅固異常,據勘查從墓道口到墓門長631米,寬3.9米,共39層,全用石條填砌,各層石條再用鐵栓板固定,並灌注了鐵汁,這些情況與文獻所載一致,由此完全可以確信此墓確實難以開掘。

你能看到的只是「九牛一毛」

乾陵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AAAA級重點旅遊景區,也是盛唐文化的代表性旅遊區。

乾陵位於陝西省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都西安76公里。

它是一座石灰岩質的山峰,三峰聳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3米,南二峰較低,東西對峙,當地群眾稱為「奶頭山」。

從乾陵東邊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軀體仰臥大地,北峰為頭,南二峰為胸,人們常說它是女皇武則天的絕妙象徵。

據說,唐時的堪輿家認為,梁山大利女主。

所以武則天便把梁山選為其夫唐高宗和自己百年後的「萬年壽域」。

因為墓穴尚未打開,所以目前只能從外圍窺見陵墓,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高宗和武則天兩帝的合葬墓就在此峰中。

從乾陵頭道門踏上石階路,計537級台階,走完台階即是一條平寬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這條道路便是「司馬道」。

兩旁現有華表1對,翼馬、鴕鳥各1對,石馬5對,翁仲10對,石碑2道。

東為無字碑,西為述聖記碑。

周圍還有17座陪葬墓。

雄偉的乾陵仿唐長安城格局構築,分為宮城、皇城和外城三個部分。

內城面積約為230萬平方米,有南朱雀、北玄武、東青龍、西白虎四門。

外城周長40公里。

現存有華表、翼馬、無字碑、61蕃臣石像等精美絕倫的大型石刻100多件。

乾陵石刻是乾陵地面重點文物之一,主要分布在乾陵司馬道兩側,華表、翼馬、翁仲、六十一蕃臣像、無字碑和述聖紀碑等是其傑出代表。

乾陵石刻題材新穎、生動逼真、雕刻簡煉濃厚,這些精美絕倫的大型石刻,代表了唐王朝高度發展的封建文化和石刻藝術,被譽為盛唐石刻藝術的露天展覽館,也是中國現存古代組成大型石刻藝術的傑作。

在陵園的東南隅分布有17座陪葬墓。

目前已發掘了其中的5座,出土了以唐三彩為代表的珍貴文物4000餘件,壁畫1200多平方米,石雕線刻畫150平方米。

經保護性整修後,永壽公主墓、章懷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地宮全年對外開放,供中外遊客參觀。

壁畫是乾陵陪葬墓的主要出土文物之一,面積大、品位高、題材廣、內容新。

永泰、章懷、懿德等陪葬墓出土了約1200平方米絢麗多彩的墓室壁畫,堪稱中國唐代瑰麗的地下藝術畫廊。

其中《宮女圖》、《打馬球圖》、《客使圖》、《狩獵出行圖》、《觀鳥捕蟬圖》等壁畫,對研究唐代建築、服務、風俗、體育活動、宮廷生活等都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唐三彩是中國古代陶器的一個特殊種類。

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唐三彩,分為生活用器(三彩盤、綠釉瓶)、俑(三彩天王俑、武士俑)、動物(三彩大馬)和各種模型四大類,尤以生活用器、各種俑和動物最多。

表現形式多樣,體現了唐朝社會開放、繁榮昌盛的時代特徵。

著名的無字碑是為女皇武則天立的一塊巨大的無字石碑。

武則天為何要為自己豎一塊「無字碑」?至今仍然是個謎。

宋金以後,無字碑開始有人在碑上題字,無字碑變成了有字碑,其中包括女真文,女真文字現已絕跡,這些文字就成了研究女真文字及歷史的珍貴資料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武則天千年古墓 挖開乾陵能解多少謎團?

武則天千年古墓 挖開乾陵能解多少謎團?對於武則天墓至今都有很多的謎團,比如,武則天為什麼立無字碑,武則天墓里陪葬的都有什麼?乾陵至今都沒有開挖考古學家提出了疑問,乾隆挖開後能解開多少謎團呢?下面...

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3):乾陵

乾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建成於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龍二年(706年)加蓋,採用「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除主...

一代女皇武則天的驚天秘聞:乾陵封藏謎團

素有考古界的「三峽工程」之稱的乾陵埋葬著唐高宗和大周女皇帝武則天。一對夫婦,兩朝皇帝,合葬一室,這在全世界也是稀罕的。更讓世人無法弄明白的還有,武則天為何要為自己豎一塊無字碑?乾陵被盜過麼?以及...

武則天墓的神秘機密:乾陵1300年刀槍不入

時至今日,漢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掃蕩了,康熙大帝連骨頭都湊不齊了,為何武則天的乾陵可以獨善其身?刀槍不入1300年還完好如初呢?這事得從乾陵的修建說起。乾陵位於陝西省乾縣城北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