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錢為何稱「孔方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秦王嬴政39歲那年,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
接下來,他幹了幾件事,就是車同軌,書同文,修長城,外加統一度量衡。
其實還有一條不大被人提起,那就是至關重要的統一貨幣。
那年頭的商人乃至普通人家,估計誰手裡都有五六種「外匯」。
從嬴政自號始皇帝那一年起,所有「外匯」,什麼刀幣、鏟子幣等等一律廢止,
所有珠寶、龜貝之類的也一律廢止。
大秦帝國的疆域上,只有兩種貨幣可以通行,一是「上幣」,就是黃金;二是「下幣」,就是銅錢。
銅錢還必須是大秦中央統一生產的,上寫「半兩」兩個字,重量也正好是半兩。
這種秦朝的銅錢,後人就叫它「秦半兩」。
秦法嚴苛,弄不好就剁鼻子、砍頭,這號令一出,那些「外匯」、寶貝,立馬就成了古玩,擱在家裡自我欣賞吧。
這個「秦半兩」的推廣,還有一個重大意義,就是統一了幣形。
秦的銅錢是圓錢,外圓內方,從此「錢」的形狀就固定了,一直流行了2000年,到民國初年才被禁用。
這個帶方孔的圓形銅錢,還影響到日本、朝鮮、越南、印尼、緬甸,他們的貨幣,都跟了「秦半兩」的風。
有人要問了,銅錢的中間為什麼要有一個方孔?這是個技術問題。
古代在鑄造銅錢時,鑄好了以後要打磨毛邊,為了方便加工,就把半成品的銅錢穿在一根筷子上,打磨時它就不會亂轉了。
這就是方孔的作用。
後來有人做文章,把銅錢戲稱為「孔方兄」。
從此,孔方兄就成了錢的另一個別號。
更多精彩盡在 微信:13122696291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