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河南4項入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啟動,我省有4個項目入圍

早在約10萬年前

許昌就有人定居了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肖肖

2月19日,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活動啟動,38個發掘和調查項目參加初評。

我省4個項目入圍。

作為文物大省,歷年的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都少不了河南的項目。

【靈井許昌人舊石器遺址】

發現了古人類的「屠宰場」

靈井許昌人舊石器遺址,在出土2顆基本完整的古人類頭骨之後,於2015年5月首次發現2塊古人類肢骨化石。

古人類頭骨化石,地層年代經測定為距今10萬年左右。

靈井許昌人遺址已發現至少9個古人類個體,成為繼周口店中國猿人遺址之後,我國境內發現古人類化石最多的遺址。

該遺址已出土數以萬計的石器和哺乳動物化石。

遺址性質(第11層)為古人類在泉水邊屠宰動物、製作(使用)石器或其他工具的生活與工作營地。

人類化石的發現,對研究東亞古人類演化和中國現代人起源具有重要意義。

【伊川徐陽春秋墓地】

印證陸渾戎的遷徙、國滅

徐陽春秋墓地,位於伊川縣鳴皋鎮徐陽村。

陸渾戎,是河洛地區極少數有文獻記載其遷徙和滅國過程的內遷戎族部落。

徐陽春秋墓地的發現,證實了陸渾戎遷伊川的歷史事件,印證了陸渾戎的遷徙、國滅的歷史事件,對探索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民族融合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學術價值。

【城陽城址八號墓】

發現楚文化墓葬中罕見的織物

城陽城址八號墓,位於信陽市平橋區城陽城址保護區內。

墓葬東北即為戰國時期楚城陽城址,墓主人身份應為卿或大夫級。

八號墓被盜嚴重,但仍出土了一批精美文物,如彩色髹漆竹蓆、長柄矛、耳杯、案、幾等漆木器。

墓主人全身敷裹的衣衾等織物,是信陽地區乃至河南全省戰國時期楚墓的首次發現,在全國楚文化墓葬中,這樣完整織物的發現也十分罕見。

【漢魏洛陽城宮城太極殿】

對後世都城制度有深遠影響

漢魏洛陽城宮城太極殿位於北魏宮城中部偏西北處,北距今孟津縣平樂鎮金村約1公里,南距宮城正門閶闔門460米。

它是曹魏至北魏宮城的中心正殿、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極」的宮城正殿。

該建築群是漢魏洛陽城乃至中國古代建築體量較大的建築群之一。

中心正殿前設三道宮門、宮城三大殿南北縱列,開創了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及宮城布局的一個新時代,對後世都城制度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