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絲剝繭——讀《金剛經》心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學佛以來,讀誦《金剛經》成了每天的功課,《金剛經》即《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經典,是經中之王,其中包含著無窮的智慧和境界,正如本師釋迦牟尼佛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可見《金剛經》是佛教的根本經典。

因此,學習《金剛經》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希望諸位也能對《金剛經》生起一個歡喜心,因為讀《金剛經》非常殊勝,《金剛經》說的是徹底解放心靈奴役的大智慧,但由於該經文中思想深奧,我等一般人很難全面透徹地理解其本來含義和價值指向。

一部《金剛經》,般若味重重,我們根本不能像須菩提一樣深解意趣,本人雖不能深入經典,透徹的理解經意,深覺愧惶,但在學習中「願解如來真實義」,自己只不過對經典有些粗淺的認識,低層次上去解經文而已。

《金剛經》傳入中國後,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金剛」,金中最堅硬的剛,堅固義

喻指勇猛的突破各種關卡,讓自己能夠順利的修行證道般若為梵語妙智慧一詞的音譯,意為「通達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圓融無礙,恰到好處,絕對完全的大智慧」。

「波羅蜜」,意指超越生死而度達解脫的彼岸

經者徑也,學佛成佛之路。

經題的意義,指以金剛一樣無堅不摧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煩惱執著,脫離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而完成智慧(到達苦海彼岸)金剛者,世間最堅不可摧者。

般若有五種:實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眷屬般若。

此五種般若即金剛般若,有此五種智慧即可無堅不摧,即可悟「道」,到達「彼岸」。

《金剛經》通篇討論的是空的智慧。

一般認為前半部說眾生空,後半部說法空。

經文開始,由號稱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須菩提發問:當眾生立定志向要達到無上圓滿的佛陀覺智時,應該將發心的目標定在哪裡?如果在實踐過程中心不能安住,應該如何降伏?即如何使心靈平和地安住在終極關懷,如何在走向終極目標的過程中,對各種錯誤認識和患得患失心理進行克服,譬如般若智慧能斷絕貪、嗔、痴一切顛倒之見,《金剛經》就是圍繞佛陀對此問題的解答而展開的。

遍覽《金剛經》共四千餘字,分三十二篇,佛祖世尊娓娓道來的是:四相不可有,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三心不可得 。

即: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整個經典 是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的發問展開的。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無上正等正覺」指的是一個人的好的品質或者說是善念。

金剛經主要探討修心之法,經中用多次運用比喻和排比,金剛的精髓是「生無所住心」,和「無所住而生其心」,可以粗淺地理解為堅定而不執著。

金剛經還敘述世界觀,敘述真實世界與認識世界之間的關係,如在金剛經中,常出現的句式:某,非某,是名某。

某,非某,便是破某相,是說某相是假,不可當真,實無其某。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是說這一切都是虛幻,不可當真。

例如,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

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類似的話在金剛經中有很多,說的是關鍵要守住自己的念頭,用正確的方法修心,降服自己的邪念,也就是不正確的思想,如貪嗔痴的念頭。

不要執我」不要有我相。

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實際世尊講的是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問題。

站在眾生的角度上,普度眾生,凡是有四相掛心的人,根本就不會得到解脫,就是凡夫,又怎麼能夠去普渡三界的眾生呢?又怎麼能夠稱得上是菩薩呢? 無有四相,為利益一切眾生,就是菩薩,就能普度眾生,善男善女想修成至高無上的平等覺悟之心就能成佛,應該像這樣守護心念,像這樣排除邪念干擾,去掉四相,就能降服其心,就只有從心性入手來破我相。

守住念頭,「如如不動」熄滅貪、嗔、痴。

修一顆真心,修一顆善心、修一顆金剛不壞心。

一 《金剛經》的脈絡

正如回家人老師說的:「我們來看釋迦牟尼佛是如何領著大阿羅漢須菩提,一步步用「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行一切善法,善法,非善法,是名善法」的模式,證到三千大千世界是個幻相,是一合相。

然後如如不動,進入無餘涅槃,非無餘涅槃,是名無餘涅槃的境界。

1、全經綱領

發度盡一切眾生之大心。

在梵文中,佛陀是覺悟者的意思。

小乘以自覺為終極,而大乘的菩薩不僅要自覺,更要「覺他」,故其終極目標定位在和一切眾生成就佛果的廣大境界。

根據佛教的哲學基礎緣起論,凡因條件關係而形成的事物,都不存在絕對不變的實體(自性)。

因此,要以空觀的智慧,破除在「我」、「眾生」、「佛」之間的人為分別。

故要盡己所能廣度眾生,但不要執著於「我」在幫助眾生中具有多大的功德。

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業。

2、觀照實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實相,是世界的真實,事物的本來面目。

人在認識中念念不離對象,卻以為心的主觀構想即等同客觀實際,但其實已經背離了事物的真實。

以般若觀照實相,即對此名相採取不住、不執、不取的如實態度。

故《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一切法相,甚至連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對實相的近似表達,皆非實相本身。

《金剛經》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堪稱一經之精髓。

3、實踐宗要: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如上所述,唯有不住相、不偏執,才能把握實相。

所以,在實踐中應以空靈自在的心態應對一切法。

《金剛經》中以布施為例,討論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

布施有三要件(三輪):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財物。

一般人心中存在這三種人為的分別,施一錢物,即作一錢物功德想,於是施恩圖報,算計冥冥中所積累的功德。

但實際上,應以「三輪」體空的精神去布施。

禪宗六祖惠能的 得道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本來無一物」,就是《金剛經》離相無住、性空無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

性空與幻有的辯證統一。

「空」,是破除一切名相執著所呈現的真實,並非人們所誤解的虛無。

般若思想不外說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確處理出世的真理與世間的真理的方法。

「性空」,是說一切法都沒有實在的自性,故無相、無住,才能把握真諦。

「幻有」,是憑藉條件關係而暫時存在的現象,故在空的基礎上隨緣生起一切法,這就是俗諦。

如何把握真俗二諦的關係,《金剛經》是這樣說的:「佛說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

」即,佛所說的般若等佛法,是出於廣度眾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層面的權且施設,並非實相般若本身,眾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門,到徹底覺悟佛法時,則一切名相皆可捨棄。

二 :《金剛經》主要說的是什麼?

不著「四相」要「無我」

「四相」就是四種形相,也就是四種生命存在的方式:我、人、眾生、壽者。

我的相狀——比如有了我相,就有了貪嗔痴,我的利益至高無上,以我為中心,正是有了我相,人類才有了最大的煩惱,就如中國古代的老子所說的:吾之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我相的極端,會招來一切的煩惱和痛苦。

沒有我相的時候,也就沒有了爭奪和煩惱,就會讓心靈得到安寧,這是一切修行的基礎。

有了我相,就會有分別,便有了人相。

人相就是他人的相狀,與我相完全相對。

其實,沒有了我相,也就沒有了人相。

有了人相,什麼事情都會陷入了競爭和對待,無邊的煩惱也就隨之而來了。

眾生相也就是所有生命方式的形相,包括那胎、卵、濕、化等四生六道。

菩薩如果心中要想度化眾生,那麼他一定會感到那些四生六道生命方式的存在。

他也一定會覺得自己生活得幸福而眾生生活得痛苦,所以便要去度化他們,使其過上幸福的生活。

如果心裡有了眾生的痛苦形象,他自己便會產生傲慢的心理和憐憫的情感,所以度化不僅不能度化眾生,就連自己都度化不了了。

佛告訴須菩提,應該像這樣排除邪念的干擾。

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如卵生的,胎生的,潮濕之處腐爛而生的,其他物質幻化而成的,有形的,無形的,有思想的,無思想的,沒排除雜念的,排除了雜念的,我都使他們滅度而入無餘涅槃的境界。

雖然我滅度了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而實質上眾生沒有被我滅度。

」「這是什麼緣故呢?」「菩提,如果菩薩心中還有自我相狀,他人相狀,眾生相狀,長生不老者相狀,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薩。

」 這就是世尊對我們的教導。

壽者相,即是長壽者的形相。

人生在世,貪生怕死,所以便執著於自己的生命,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因而便羨慕那些長生不老的神仙。

這樣以來,還是會執著了我相,也就去掉不了煩惱了。

色空觀之要「無我 」

《金剛經》中的第一首偈頌出現在「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佛以偈的形式告戒我們:若有人說看見如來了,聽見如來了,這是邪道,不能見如來的。

此品言明,見如來法身,不能以三十二相見,見諸相非相,才是如來。

所以,色空觀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須菩提回答的角度,是站在了凡夫俗子的角度上。

而佛祖所說的又是站在了佛的角度上,講的又是法身,不是現實中的肉身。

須菩提所說的是肉身,佛祖講的是法身;角度不同,所描述的對象也不同,得到的結果自然也會不同。

但有一點,要想成佛,那就得站在佛的角度上看問題,法身是沒有形像的。

因為無所不在的東西是沒有形象的,這正如《老子》所說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用「三輪體空」的心,也就是勝義菩提心所修的福德,遠遠勝過凡夫所修的福德。

因此《金剛經》裡頭處處都在比較兩者的功德優劣。

例如《金剛經》裡面的四句偈,不管是受持、讀誦,或是為他人解釋,都勝過像三千大千世界那樣多的七寶布施。

甚至一個恆河裡頭有多少沙?以這麼多沙來比喻有那麼多世界,然後再以這些世界的微塵數量的七寶來布施,都不如受持、講說四句偈的功德。

甚至有的人用恆河沙那樣多的生命,生生世世來行布施,這樣的功德當然很大。

但所得的功德還不如一個人以四句偈,或以金剛經的義理來為人講解、受持的千萬分之一。

為什麼?財布施再多,都是有限有量,法布施卻可以讓人開悟、可以成佛,所以無量無邊,功德勝劣由此可見。

須菩提,你如有這樣的念頭:佛不是因為具有圓滿身相的緣故,而修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不要有這樣的念頭:如來不是因具備了完美身相的緣故而修成至高無上、大徹大悟大智慧的。

須菩提,如你有此心念: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人,認為一切法都是空的,那麼須菩提,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

」 「那又為什麼呢?」「因為生成至高無上、大徹大悟大智慧的人,是不能保持空的相狀的。

」 這是說萬法皆空,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但佛不空。

虛幻之中觀「無我」

《金剛經》之精髓的那首偈頌出自最後一篇「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此品是金剛經結尾,在這結尾處,佛祖世尊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佛也好,眾生也罷,都有法化應三身。

法身是真心自性,以無身為身;化身是真心一動生妄,幻化出的一切相;應身是化身之一,是眾生痴迷,纏在業力中的報應之身,是法界眾生都執著不舍的身,如人有人身,鬼有鬼身,天人有天人身等等。

應化二身不是真實,都是虛妄,只有法身才是真實。

換言之,一切有為法都是夢幻泡影,只有真心自性才是真實的。

所以,才名之為應化非真,真的惟有法身。

顯而易見,這最後的結尾是最重要的。

世尊在此向我們明示了怎樣才能不取於相,怎樣才能如如不動,也就是說,在修行時,怎樣才能不住有,怎樣才能不住空,也即是兩邊不住呢?佛祖告訴我們說,這樣去'觀'就對了,那就是把一切都當成夢、幻、泡、影,當成露、當成電去觀。

我們平時看一切,能做到這樣去看就對了。

世尊講了《金剛經》,歸根結底就是一個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問題。

站在凡夫的立場觀點上,是永遠也得不到解脫與成就;站在了佛祖的角度和立場上,就能得到解脫。

那便是佛的境界,說到底,還是心的問題,凡夫心一轉,境界就變了,就變成佛的境界,心就會變成菩提心、佛心。

不執著於任何有相的東西,把一切都看成是虛幻不實的,就會去掉「貪、嗔、痴」了,看破、放下、自在、去掉妄想、分別、執著。

這就是《金剛經》的根本宗旨,這也就又回到了整個《金剛經》的核心,那就是: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這不是佛在告須菩提,而是在告所有眾生。

所有佛法,都在說這個大道理。

這是佛法最根本的世界觀。

他向世人聲明,佛是如何看待這個世間的。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這便是成佛與否的唯一標準。

能證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便是佛菩薩。

正是為了讓眾生證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祖世尊才入世傳法。

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傳的便是這個道理。

與此相對,有真的嗎?有不破的嗎?有,那就是金剛,即真心自性,也即如來。

金剛經說的便是:萬相皆破盡,現出金剛心。

這便是成佛應有的智慧,這樣的智慧,就叫金剛般若。

本文作者:王澤艷,蒙古族,又名:哈森高娃,筆名,藍瀾。

崇尚中華三大文化。

雖不做文學青年很多年,但不忘初心,平時喜歡寫一些散文、隨筆、佛學、哲學、美學、文學評論、雜文、傳統文化、音樂與舞蹈方面的文章,抒發對生活、文學與藝術的理解、鑑賞與感悟。

喜歡在生活中修行,在佛法中養心 ,在閱讀中沉醉,在誦讀中體味不同的人生。


閱讀之後的感受——四個字:系統、透徹


備 註:般若,音bō rě,意為「大智慧」。

,音nòu。

圖片來源:十月之初九寨溝

編者寄語:旅行,讀書,思考,修行——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

喜歡就來共閱吧,和我一起行走。

本文由《共閱吧》發表,2017年7月11日。

喜歡就訂閱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