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認真看:為什麼盜墓者多為父子親兄弟?看後秒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內容導讀: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過,那些被抓獲的盜墓賊大多數都是父子或親兄弟,或者關係非常近,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其中道理並不難,請大家繼續閱讀下面的案例。

唐朝一向被視作是古代封建社會發展高峰的時代,並且沿襲了重視墓葬的傳統,他們認為人死後的墓穴便是他們「永生「的居處。

在這樣的觀念下,宗室貴族無所不用其極,乃至從年青時便著手建築墳墓,將生前的奇珍異寶通通都埋藏在地下持續享受。

但是大量的陪葬品也招來了盜墓者。

1960年至1962年,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發現了永泰公主墓,她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墳墓被冠稱為「陵」的公主,規格與帝王持平。

永泰公主名李仙蕙,唐中宗所有女兒中排行第七,年僅17歲。

史料記載她為武則天所殺,但出土的墓志銘中則稱她是死於難產。

發掘工作中不僅發現了金器、岩畫、陶俑等文物,在墓道邊,竟然發現一副屍骸歪坐在牆根,而屍骸身邊還有洛陽鏟等盜墓東西,四周散落著金、玉飾物。

通過對屍骸的檢測,專家發現屍骸的時代確定在五代末至宋代初年,死者還很年青,男性約為20歲。

通過專家的剖析,判定此人為盜墓賊!

洛陽鏟

首先在此人頭上有一個盜洞,而且身邊還有盜墓者慣用的洛陽鏟以及散落的黃金玉器,而盜此類大墓僅憑一人之力是不可能,也就闡明死者是與同夥結伴盜墓。

那麼只有一種可能,與同夥傳遞陪葬品時,同夥起了獨吞金銀的想法而被同夥殘暴殺戮,永久留在了墓中與公主相伴。

結束語:

盜墓者為了搶奪金錢,相互殺戮並不稀有,考古人員在考古發掘早已層出不窮。

經常能挖到不符合墓室時代的屍骸。

也正是這個原因,盜墓界有一個心照不宣的規矩,下墓都為父子、親兄弟等,血緣關係越近越好,人道經不起檢測,會走上盜墓這一條路表明現已不懼因果報應了,那麼在金錢的引誘下,豪情又值多少份量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盜賊口中《古墓之最》其中之一秦始皇墓

盜墓者一般白天抓兔踩點,晚上偷文物。古人「事死如事生」,認為人死後會到另一個世界中,繼續生前的享受,因而十分重視自己的墓葬的規格和陪葬品的檔次。有地位的達官貴族,死後的陪葬品一般都十分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