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石刻揭示石渠縣身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石渠是唐蕃古道南線的重要驛站和核心地區

光明網甘孜訊(記者 李曉東)草原高城四川石渠是唐蕃古道南線的重要驛站和核心地區,是吐蕃王朝與內陸連接的重要通道。

7月17日至18日在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舉行的「四川石渠縣唐蕃古道暨石刻文化論壇」上,專家學者得出一致結論,石渠縣境內發現的吐蕃時期的石刻為唐蕃古道走向路線考證提供了新的資料,填補了青藏高原東部唐蕃古道南線重要環節的資料空白,證實了石渠縣是唐蕃古道南線的重要驛站和核心地區。

專家學者正在對石渠縣金沙江邊吐蕃時期的摩崖造像進行考察。

四川石渠縣唐蕃古道暨石刻文化論壇由故宮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石渠縣政府共同主辦,聚集了故宮博物院考古所所長李季、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清華大學教授沈衛榮、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子今、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張亞莎、國家博物館考古部主任楊林、西藏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巴桑旺堆、故宮博物院藏傳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長羅文華等知名專家學者。

石渠縣境內發現的吐蕃時期的石刻造像。

石渠縣地處金沙江、雅礱江上游,川青藏三省交界處,平均海拔超過4200米,區域位置特殊。

近幾年,石渠縣重視民族文化的保護,多次聯合故宮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對縣境內的文化遺址、遺蹟進行深入的科學調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石渠縣境內發現的吐蕃時期石刻造像。

2010年至2012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王婷等學者經過三年的調查和複查,在石渠縣雅礱江流域的長沙干馬鄉和該縣金沙江流域的洛須鎮,發現了題材豐富的吐蕃時期石刻群,包括大日如來像、菩薩像、度母像、古藏文題記等吐蕃時期流行的典型石刻題材和內容。

其中須巴神山石刻群留有古藏文題記。

根據題記,能夠判斷雕刻時代是吐蕃贊普赤松德贊時期,即8世紀末至9世紀初,是研究吐蕃佛教美術的重要資料。

這是四川省境內首次發現的成片吐蕃時期石刻,同時也是首次在雅礱江沿岸發現吐蕃石刻。

此發現後來被評為「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

石渠縣境內發現的吐蕃時期造像。

專家們深入須巴神山石刻群、洛須鎮石刻造像實地調查後認為,對石渠縣境內發現的這兩處吐蕃時期石刻群斷代是準確的。

這些吐蕃時期的摩崖石刻是證實石渠是連接唐蕃交通要道南線重要節點的實物證據,對唐蕃古道線路的確定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西藏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巴桑旺堆通過大量的考古資料論證認為,在歷史上,唐蕃古道南線的重要程度不亞於唐蕃古道的主線。

南線的主要走向為經西藏察雅、江達,跨越金沙江,經過石渠、玉樹,抵達民樂;或者是經察雅、芒康,經過巴塘,到達石渠,再經玉樹,抵達民樂;第三種走向,是經昌都,江達,經過石渠,抵達果洛。

這幾種走向中,石渠都是必經之地,是唐蕃古道南線的核心地區。

石渠是連接藏地與內陸,連接各民族往來的重要通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