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實的《支那古董帳》:日本從中國掠奪走了多少文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馬伯庸的小說《古董局中局》里曾描寫了這樣的情景:日本「支那風土會」為了從中國掠奪文物,製作了記載文物清單——《支那古董帳》,按照其中的記載不斷到中國掠奪文物。

而在現實中,真的有這麼一本「古董帳」,不過不是日本人的,而是我們中國人製作的,這就是《中國甲午以後流入日本之文物目錄》。

流失66年再次出世

《中國甲午以後流入日本之文物目錄》(簡稱《文物目錄》)是在抗戰勝利後為向日本追討自甲午(1894年)以來被劫奪珍稀文物和要求戰爭賠償,於1946年由國民政府教育部清理戰時文物損失委員會京滬區辦事處組織編制的,因為種種原因幾乎散失殆盡。

被掠奪文物

全書收錄了甲午戰爭以後至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被日本劫奪的中國甲骨、石器、銅器、刻石、陶瓷、古玉等類中國文物件。

據介紹,書中所列的多數文物,比如洛陽金村古墓出土的一大批青銅器,除具有很大的歷史價值外,還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全書只列出了日本所劫掠的中國文物名稱及尺寸規格,然而,即便如此,十六開本的《文物目錄》,仍分為九卷三大冊,共計1423頁、180萬字。

日本劫掠中國文物的數量由此可見一斑。

向日本追討文物任重道遠

《文物目錄》一書正式出版的最大功臣、中西書局常務副總編輯徐忠良指出.《文物目錄》編成至今已經過去了66年,但它至今仍然是確鑿、確實的流失到日本的中國文物的「追討清單」。

日軍有計劃的掠奪文物

據他介紹,1947年初,參與日本戰犯審判的中國政府代表團唯一的文化專員王世襄,歷盡艱辛,從日本追回了106箱珍貴典籍文物。

這批追回的古籍經由謝辰生接收,轉交南京中央圖書館保存。

1949年國民政府潰退台灣時,大部分被帶往台灣,成為台灣「中央圖書館」的善本圖書主體。

在抗戰以後,日本歸還中國文物得情形令人失望,抗戰期間日本劫去我國的文物,勝利後曾先後歸還一些,後來從1950年到1956年,日本先後歸還了六批,交還給了在台灣的國民黨政權,保存在台北故宮。

日本歸還的這些東西,雜項物品多,真正的文物是相當少的,有價值的甚少。

追索海外流失文物還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大多數學者同時還指出,《文物目錄》一書中囊括的只是有據可查、鐵案如山之劫掠文物,而日本方面通過其他未知渠道劫掠的中國未知文物還有千千萬萬。

更多有趣、有料的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平台:BIGbigger001←長壓可以複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日本從中國掠奪走了多少文物?

從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日本在兩次侵華戰爭期間劫掠的中國文物數量到底有多少?從中國劫掠的文物又有哪些?要給出一個精確的數字,並將劫掠的文物全部一一羅列,似乎不太可能。...

無恥掠奪!日本從中國掠奪走多少文物?

日本從中國掠走多少文物,這要一一精確的列起來似乎不太可能。自1985的中日甲午戰爭到1945的抗日戰爭結束,日本鬼子曾兩次在戰爭期間燒殺搶掠,那麼,除了燒毀的文物外,到底從中國掠走多少文物?

中國國寶級文物流失海外的原因,日本竟達萬件

我們都知道從甲午到抗戰勝利,正是中國遭受日本欺凌、劫掠最為慘不忍睹的歷史時期,在這個時期中國許多國寶級的文物流入日本,而且這些國寶級的文物大都是通過劫掠、搶奪等非法、非正常途徑;其次,這些文物...

九一八事變85周年專題:被掠奪的文物!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85周年的日子,是第二次世界大的開始,從這一天起,日本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進行了瘋狂洗劫和掠奪。日軍侵華期間,對中國文化的掠奪和破壞,可謂是罄竹難書。據不完全統計,抗日戰爭...

圓明園流失文物,只追討決不能買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時下,圓明園海外流失文物的回歸,一定程度上比古代穿行蜀道更難。山高水迢,可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而那些流散在海外、數以萬計的國寶級圓明園文物,如何回歸祖國,著實令很多人傷透了心。

叫停日本拍賣中國文物帶來怎樣的啟示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年十月,橫濱國際拍賣株式會社在其網站預告,將會在秋季拍賣會上拍賣數幅中國古畫,細覽拍品名錄可以發現,其中包 括第734號唐代天王敦煌壁畫、第735號唐代木質彩繪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