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馬格利特愛畫「看不見的人臉」 - 關鍵評論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然而在比利時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 1898-1967)的作品中,表示情緒的五官消失了,人物的臉部總被不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日本版新上線EnglishEdition簡體/正體2020/09/29,藝文Photo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漫遊藝術史漫遊藝術史是個共筆部落格,希望用平易近人的方式,為一般大眾介紹逸趣橫生的藝術知識。
在藝術史裡散步,可以打開我們的眼睛,觸動我們的心智,深化對於人性和生活的瞭解。
網站內容涵蓋美學與藝術理論、亞洲和西方藝術史、視覺文化與電影研究、展覽評論、藝文生態、好書推介、數位學習資源、收藏與展示等。
作者群來自大學及中學教師、碩博士生、雜誌編輯、自由撰稿者,以及美術館、博物館、藝文基金會、畫廊的工作者。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文:程郁雯一般時候,我們在觀看以人作為主角的作品時,人物的表情能提供我們許多關於作品的線索,包括藝術家想傳達的情感思想、人物關係、故事內容。
然而在比利時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雷內.馬格利特(RenéMagritte,1898-1967)的作品中,表示情緒的五官消失了,人物的臉部總被不相干的物品遮擋,或是被其他事物替代而形成詭異的生物。
多數人會把這項特殊的喜好歸因於馬格利特不美好的童年,其母親長期受憂鬱症所困,最終在消失數日後被發現已投河自盡,被白布覆蓋的屍體對年幼的馬格利特造成了強力的衝擊,進而影響了他日後的創作。
像是著名的《愛人》(Thelovers):我們看到的不是戀人的真實面貌,而是白布蒙面後接吻的輪廓,這是否與母親屍體被白布覆蓋的童年回憶有關?Photo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然而馬格利特本人並不喜歡此說法,[1]一位藝術家特別喜愛使用某一種意象,並非三言兩語可以做出結論。
對馬格利特而言,藝術是一場哲學的辯證,[2]畫中看似平常的符號,如白布、蘋果、鏡子、文字等,皆會經過他的「變化」——對大眾認定的符號意義加以轉換,這些「變化」是他嚴謹思考過後運用至畫作上的結果,比起兒時的衝擊性記憶,馬格利特的哲學思想更能為畫作中「人臉總是被遮蔽或取代」提供線索。
窺視的慾望我們不會輕易相信《愛人》中正在熱吻的戀人彼此相愛(然而這清楚易見),反而會懷疑他們享受愉悅嗎?他們真正的表情是什麼?白布蒙面的確給人窒息感與不確定性,冷色調的使用也暗示著再熱烈的戀情,戀人間仍有著距離,但這仍舊無法否認我們確實想探究被蓋住的是什麼;馬格利特曾說:「事物底下總有所隱藏,人們對隱藏的、無法看見的東西有著很大的興趣,總是想要探究這背後到底藏著什麼。
」[3]這裡,馬格利特巧妙地運用顏色在文化中形成的規約符號——西方世界中象徵婚禮的「白色」;[4]同樣身為「白色」的符號,比起更適合戀人的白紗(大眾常將白紗與婚禮、婚紗作聯想),馬格利特反而選擇了白布,藉由矛盾的元素——「白色」與幸福的連結、「白布」蒙臉帶來的不安全感、戀人熱吻的「輪廓」、作品名稱「戀人」,卻又不直接畫出戀人的表情,誘發了觀者窺探的慾望。
Photo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根據完形心理學研究的發現:人類的視覺建構似乎具有一種傾向,會很自然的將某些殘缺的訊息加以組合,形成一個整體的知覺經驗。
[5]當我們看到突兀、不適當的物件出現在畫面時,會試圖找出其中的關連性以達到視覺上的平衡;然而馬格利特的作品並不允許我們這麼做,如《人子》(TheSonofMan)雖為馬格利特的自畫像,但是擋住臉龐的綠色蘋果不僅比其本人更加顯眼,也讓觀者心中浮現許多疑惑——究竟蘋果後方的馬格利特是什麼表情?蘋果和馬格利特是什麼關係?蘋果與人臉之間是否還存在著其他東西?未完全擋住臉龐的蘋果,使隱約露出的雙眼更加激起觀眾的好奇心,這顆「不適當」的蘋果刺激著人們視覺上的平衡;雖然有學者將此作與宗教連結——人子代表基督,蘋果代表原罪禁果,[6]但無法否認我們仍舊存在窺視男人面孔的慾望,或許這顆被視為一切罪惡起源的「禁果」,暗含社會認為的人類醜陋行為——偷窺慾的意涵?
「眼睛看見的,不一定是真實」我們往往對現實中眼睛看到的事物確信不已,但是馬格利特深知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
在《禁止複製》(LaReproductioninterdite)【圖3】中,他畫出現實中最能反映真實的鏡子,卻剝奪了它具有的功能,並以一模一樣的男人背影與相互對置的書本產生的矛盾,增加畫面弔詭的氣氛,加劇我們對「眼睛的功能」產生的困惑。
我們不只是想窺視男人背對我們的面孔,而是懷疑起鏡子的功能,害怕男人轉過身的面容並非我們認為的「正常」,進而質疑起鏡子的真實性:既然眼前看到的鏡子不是鏡子,那它是什麼?其實這與馬格利特為《圖像的叛逆》(TheTreacheryofImages)所做的說明相似:「著名的煙斗,人們為此責備我!然而你可以在我的煙斗裡填滿菸草嗎?不行!它就只是一個圖像,不是嗎?因此如果我在作品上寫下『這是一個煙斗』,我就是在說謊!」[7]PhotoCredit:Shutterstock/達志影像我們總是輕易將眼睛看到的圖像與它在現實中代表的事物畫上等號,然而事實上它不是「煙斗」、它不是「鏡子」,它就只是「圖像」。
馬格利特將《圖像的叛逆》中對「圖像能否再現真實」的辯證,運用到《禁止複製》,不僅傳達了現實中事物的表象會說謊,也道出了寫實或不寫實的圖畫都無法再現真實。
有鑑於此,馬格利特總是不描繪出人臉,因為繪畫上的臉龐並不能代表真實的人物,它們不過就是圖像而已。
對現實的反問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的創作泉源多來自夢境、幻覺、潛意識,作品本身多帶有明顯的「情慾」,然而我們很難將馬格利特多數的作品和「情慾」兩字直接連結,這些內斂節制的作品並非直接從夢境孕育出,而是經過馬格利特漫長的思考得到的哲學結果,既充滿著對現實的反問,卻又不直接提供解答。
他曾說:「確實,當人們看到某件我的畫作時,會問自己一個簡單的問題:『這是什麼意思?』但它其實不代表什麼,因為神秘的事物也不意味著什麼,它是不可知的。
」[8]
123»全文閱讀
Tags:雷內.馬格利特RenéMagritte比利時藝術家Thelovers畫畫藝術白色真實創作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重大民生議題不能單純以「是或否」來決定,德國至今沒有中央層級的公投1則觀點《我們,MZ新世代》:為什麼八年級生堅持準時下班、用斜槓代替升職?1則觀點與核廢料比鄰40年:25.5億元是補償金,還是買斷蘭嶼人世世代代的命運?1則觀點以色列政府有膽量對抗伊朗核武,卻對境內阿裔社群暴力猖獗束手無策?1則觀點公投「四大皆空」:本意用來制衡政黨的直接民主,為何反讓政黨成為贏家?1則觀點他把貓從可憎之物變成可愛寵物——《路易斯韋恩的迷幻貓世界》1則觀點香港選舉能幫助宣傳中國式民主嗎?1則觀點中大民主女神像、嶺大六四浮雕遭「鬼祟」移除,各大學或將清除六四政治標記1則觀點王陽明也有的「悟空猴」NFT社群遭駭客入侵,假連結一夜詐騙3500萬元1則觀點多數民眾明年3-4月可接種追加劑,什麼樣的疫苗三劑組合較為推薦?2則觀點
延伸文章資訊
- 1似夢迷離:超現實主義作品賞析 - Sotheby's
布勒東的《超現實主義宣言》在世界各地觸發一股浪潮,各路藝術家各施各法,在潛意識裡探索更奇瑰的新天地。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例如伊夫・唐吉、 ...
- 2Surrealism 超現實主義| JIBAO - 洞悉教材的趨勢 - 吉寶知識系統
雷內·弗朗索瓦·吉蘭馬格利特(René François Ghislain Magritte,1898年11月21日-1967年8月15日)是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並且因為其超現實主義作品中帶 ...
- 3二十世紀- 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
3. 超現實主義畫家. (畫家生平介紹、 繪畫特色、 ... (所以超現實主義又稱「新達達. 主義」). 主要思想依據為弗洛伊德的潛 ... 圍繞在少數幾個具有代表性的主題之中.
- 4世界藝術流派——超現實主義 - 每日頭條
代表人物. 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 1904—1989),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和版畫家,達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藝術家,以探索潛意識的意象 ...
- 5超現實主義 - 名畫檔案
源於達達主義,於1920年至1930年間盛行於歐洲文學及藝術界中。藝術上的表現以探索潛意識中的矛盾為主,如生與死、過去和未來等,超現實主義的畫家也為了表現這樣的奇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