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的特點,神總結! - 人人焦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閩南人身上很多東西如性格、愛好、信仰等,泉州人表現得最典型。

泉州人是南方人,但性格中卻充滿北方人的豪爽、霸氣,在和他們交際中很多人都深有 ... 人人焦點 影視 健康 歷史 數碼 遊戲 美食 時尚 旅遊 運動 星座 情感 動漫 科學 寵物 家居 文化 教育 故事 泉州人的特點,神總結! 2021-02-17鯉城微事 閩南人身上很多東西如性格、愛好、信仰等,泉州人表現得最典型。

泉州人是南方人,但性格中卻充滿北方人的豪爽、霸氣,在和他們交際中很多人都深有體會。

不拘泥小節,敢說敢做,言語中充滿血性,大方又講義氣。

在喝酒的時候,即使不勝酒量爲了朋友也會一飲而盡;在坐車的時候,如果身邊有一個泉州人,一般他會先來給大家掏車費;在聚餐玩樂的時候,其中有泉州人他就會主動買單;而如果有個開店做生意的泉州人突然跟你說他想再開個大店想再多賺一份錢時,他一定能夠做到;這一切都是性格使然,比起其它地方人這些性格特點體現得很明顯。

他們的愛好,首先就是喝酒,再延伸開說就是猜拳、搖骰子。

這三項東西在泉州人生活日常中占據著很大的比重。

泉州人喝酒必配猜拳,他們是不可能一杯一杯乾喝的,猜拳向杯碰中,那氣勢那凶勁那熱鬧勁,可是讓很多外地人開了眼了,驚訝,感嘆,佩服的都有,而且別人喝酒都是一瓶一瓶來的,泉州人是一箱一箱來的,因爲這種愛好,各路商家酒業零售商在泉州的逐鹿競爭也因此格外激烈。

第二大愛好是體育。

體育跟泉州的結合,不只是體現在央視五套,體現在那些名牌運動鞋上,更體現在泉州人本身熱衷運動的精神上。

詠春拳、桌球、游泳、籃球……很多泉州人都是很喜歡並且有一手的,特別是要重點說的籃球,它簡直是泉州人的另一個世界。

籃球之風在泉州大地的勁颳風頭總是蓋過其它。

在泉州,很多有條件的村子都有籃球場,而且都是配套燈光的,在民間,也盛行村與村之間的籃球聯賽。

每年的春節中秋節等節日泉州都會有各村民自發組織的鄉村籃球賽,泉州人平時很少不談NBA不談姚明的,總之,籃球是這個城市的一道風景。

在泉州有很多的善男信女,幾乎是分布在家家戶戶。

佛教中的佛祖,觀世音菩薩,道教中的土地爺,媽祖,地藏王等神靈是泉州人的信仰天空。

從初一到十五或初二到十六,從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到六月十五敬天公,從七月的七娘媽生日到十二月的送竈君,從普度日到尾牙日……一年365天,需要燒香拜拜的日子就有那麼多,但泉州人仍不會放過每一天。

浙江的普陀山(俗稱南海)更因泉州人的強烈信仰成了他們人人嚮往的夢中聖地,每年去南海拜拜的泉州人難於計數,每天泉州晉江機場開往舟山(普陀山)的航線多達三四班每星期多達二三十班,開國內之最,汽車、動車前往的更不用說了。

在泉州的村間小道行走,你擡頭就常能看見眼前立著一座宮或一個廟,裡面的人在神靈面前虔誠地上供燒香燒金紙拜拜許願,這是在佛前的一種善心表達,一種精神寄託,也成了有別於其它地方的一種特色明顯的區域文化。

泉州人的思想方面重點應體現在三個方面:重商,鄉土情結深,宗族觀念強.在泉州,重商的風氣是很濃的,每個泉州人在從小的時候就不斷接受來自上輩傳達的生意經,因此在泉州小老闆遍地是,大企業家也不少,泉州人的想法就是一定要有自已的一份事業,不甘給人打工.鄉土情結深,那些出門在外的泉州人包括老華僑最能證明,那些路啊學校啊祖厝啊醫院啊很多都是他們出錢爲家鄉建設的;清明普度等很多傳統的節日,他們寧可再忙也想著趕回家鄉,體驗鄉情;而在外就學工作或其它的泉州人因爲鄉土情結的維繫,使他們也常常自覺地走在一起,抱團立天下,因此,也聽很多人都說泉州人很團結.宗族觀念強,這也是老祖宗一直遺傳下來的族羣基因了。

好處方面體現在認祖認宗,維繫傳統文化倫理文化的延存,比如某姓是哪一支族派繁衍來的,其住宅門匾上都必會有體現,還有異常熱鬧的"迎祖公""過爐"這也都跟泉州人濃厚的宗族觀念密切聯繫;至於壞處則會體現在打羣架械鬥上面,體現爲競選村干鬧醜聞上面.在村與村的羣架械鬥,在村內的幹部競選,泉州人的宗族觀念發揮的力量也是相當可怕的,他們的心理不能容忍自已失敗於其它宗族,也許這些,外人卻並不一定很能理解。

很多外地人不懂閩南語,但他們卻都一致地很熟知一首閩南語歌:愛拼才會贏。

歌中詮釋的就是閩南人勇於拼搏的一種精神。

而這種精神在泉州大地的表現更加淋漓盡致:一座座的廠房,一條條的流水線,一縣一品,一鎮一業,品牌林立……從做小販挑雜貨的堅忍到單人闖京城的勇敢,泉州人很能吃苦很有拼勁,於是一代一代的泉州人硬是靠著這樣的精神把事業推向顛鋒,也賦予城市更多的生命力。

而再看看那些在外的泉州人,全國N個大中城市的據點拓展,如虎生風,好不能耐,爲當地的經濟建設同時也做出了不少貢獻。

「同樣是一個健全的身體,但很多地方人的拼勁顯然是不及泉州人的」,這也是在工作中曾經聽到外人對此的評介,「拼搏愛拼」儼然已成了泉州人身上的一個特色標籤,早已名聲在外。

在泉州,一個人從出生開始要經歷做三日做十四日做滿月做周歲的過程,這些日子都是要請人吃飯的,同時還要向各方神靈祭拜祈求寶寶健康成長,其後有錢的人家可能還會做十歲的生日,然後到了做十六歲生日時這個時候會掀起一個高潮,之後結婚的時候更高潮了,男方的高聘金要N萬同時大擺宴席幾十桌或上百桌,女方的高嫁妝也要N萬,結婚前一天的「橋前盤」日也同樣要擺宴席幾十桌,招待各方來客.男方結婚從「破柴頭」(開始操辦婚事請客等)到「破柴尾」及連續七天的「攪東瓜」(鬧洞房),終身大事都是要經歷這樣的過程才能收場,而女方結婚要經歷「橋前盤」(請客日),出閣日,之後請女婿日這樣的一個過程才算完整。

最後,當人一生的「程序」是這樣過來,都必然會經歷死的一天,對於死,泉州人同樣是相當重視的。

「出山」入土前一天有的喪家會請道士來搖鈴念號,而「出山」這一天喪家又會請很多的表演隊前來助場:西洋樂隊,南音什音,拍胸舞,舞龍舞獅等等(因爲政府的控制,現在相對沒有那麼多了)然後也會有很多的鄉鄰來參加送葬,從這個角落到那個角落,甚至從這個村到那個村,場面相當壯觀,這讓很多外地人感到是相當驚奇的,因爲在他們的家鄉可能死一個人總是草草收場的,不會有這麼隆重的送終。

(補加:之後還有爲逝去親人做七日做四十九日做百日做三年和每年逝去親人的生日死日的祭祀。

)至於前面說到十六歲生日男婚女嫁之類等的排場,也總是相當讓外地人感到驚奇。

曾經有很多泉州品牌的代理商經銷商來泉州參加訂貨會,他們住在酒店的時候,也總能碰到這樣的場面,於是他們在回去的時候也總是很喜歡跟人家津津樂道泉州的這種「特別」,仿佛是一種在國外的經歷。

同樣很讓外地人津津樂道的還有前面說到高聘金高嫁妝。

這個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

很多人指責是泉州人強烈的攀比和「愛現」(露富)心理作祟,但是從我個人角度講,我是主張有錢的就多投錢沒錢的就少放錢,有錢的哪怕嫁妝要陪一輛寶馬,別人能管得著嗎?沒錢的即使就是陪嫁一輛摩托車那也是自已的自由。

不過總的來說,不能完全否認這其中負面的因素給人產生的心理刺激。

爲什麼泉州人會有這樣的投入?爲什麼泉州人會有這樣的重視?僅僅因爲經濟發達了有錢了嗎?很多人對此都是不能理解的。

簡單地說,根據我從資料翻閱得到的概扣:泉州人這樣投入這樣的重視似乎是有歷史原因和遺傳原因的,泉州人的祖先來源於古時中原南遷的晉朝人,南遷的晉人在北方大亂之前他們的生活很悠閒,很富足,我們在初中教科書上有篇學到的課文就是說關於晉人鬥富的,相信大家都很有印象,雖然只是一篇文章,但說明的卻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縮影,現在的泉州人做爲那個時代人的後裔身上沾著那種習性帶著那種心理在這樣了解之後就不覺得奇怪了,如同我們的閩南古語在很多已消失的情況下,卻仍有一小小部分得到遺傳式的保留和延續,沒有因此而被千年的歲月淘洗掉。

在泉州人的缺點中恐怕「大男子主義」是最常會被提及的一點,也許這點泉州的女人最能體會也最有發言權,所以不再多說,但是我想,反過來正因爲泉州男人的大男子主義缺點反而成就泉州女人勤手顧家包容的優點。

其次的缺點是排外性。

**仔這樣的稱呼在泉州隨處可以聽到,早一輩的父母很多都反對自己的子女嫁娶閩南之外的地方。

即使同一個泉州同一個鎮也會存在有「上世」看不起「下世」的現像。

地域心理優越感產生了言行上的排外性,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地域式的排外有所變弱了。

此外,泉州人還有一個比較大的缺點:好賭。

六合彩之風在泉州多少年來也一直是很有市場的。

這裡隨意地說一下泉州人身上的其它特點。

比如,泉州人很愛喝茶,平時幾個朋友坐在一起泡上幾杯功夫茶,講天抓皇帝,或談談各自生意,好不愜意,而這樣的茶愛好是讓很多北方人外省人很不能理解的;還比如,泉州有一個性格特點就是,喜歡羣來羣往的生活,不甘於寂寞,每個人背後都會有一個「小組織」「小團體」(兄弟羣姐妹伴),正如一首閩南歌唱的:有緣無緣大家來做伴,燒酒喝一杯,乾杯啦乾杯啦。

泉州人的這種愛走一羣的現像,也造成了泉州的街市娛樂場所12點才剛剛晚上的"神話",同時這也經常地讓其他地方的人不時感嘆:你們泉州人怎麼總是喜歡湊成一堆的?!還比如「重男」思想,很多泉州人想辦法花大錢特意跑去香港生孩子的事就是一例,因爲這樣既可以躲避計劃生育和處罰,又可以「輕鬆地」生上男孩。

爲什麼我對泉州這麼熱愛,因爲我就是那裡滴娃!(來源:泉州微生活) 相關焦點 泉州人一年都在忙什麼? 臘月回天庭述職的「竈君公」(也叫竈神,人們在鍋竈邊供奉的掌管一家禍福的神)到了正月初四便回來了,家家戶戶同樣要迎接「竈君公」,求「竈君公」保佑全家大小平安添福加壽,因此這天又俗稱爲「接神」。

不要忘了,回家之後要吃上一碗剛煮好的肉糉,淋上一點花生醬和甜辣醬,才是泉州人熟悉的味道。

七夕情人節,在泉州人的口中,叫做「七月初七七娘生」。

這天,我們最重要的事不是「乞巧」,而是要祭拜「七娘媽」。

早起時,把事先準備好的胭脂、花粉、花束等物掛在門框上,前一晚搓好的糖粿要煮好分成七碗擺在供桌上,再擺上其它水果乾貨炸物,燒金紙燒金亭,媽媽們總要做完這些才會安心。

農曆七月沒有普渡,但泉州人的心裡,依然有普度衆生的善念 ,這份口訣表,很多五十歲以上的土著基本都會背,這是泉州老城區三十六鋪九十四境的普渡時間表,據說來泉州流浪的乞丐,更是要熟讀這份表,屆時他們可以在泉州人的供桌旁,飽餐一個月時間。

這也是泉州人普渡的最初本意:普渡,普度衆生。

莫名其妙被泉州人罵了 我連忙向謝兄解釋,這就是泉州人的個性,這是他們愛家鄉的一種方式。

我對泉州人一向敬重有加,不僅僅因爲我是泉州的女婿,而是發自內心覺得泉州人有很多優點值得廈門乃至全國各地的人們學習。

但後面這句話你在泉州不能說,否則或許就會被口水淹沒,你只能說早年就沒有廈門,廈門人的先民不是漳州人就是泉州人,他們肯定很高興,這的確是史實,但是不是史實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中聽不中聽!在漳泉廈同城化的進展中,漳州積極,泉州牴觸,廈門順勢而爲,這已經是公開的祕密,傳說是因爲泉州不願意廈門當龍頭。

泉州面線糊,最傳統的早餐,泉州人離不開的古早味 你問一個泉州人,早上吃什麼?絕大部分都會告訴你,面線糊。

面線糊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閩南地區和台灣地區的風味小吃,成糊狀,是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成。

一般爲早餐食用,也可以當做點心和夜宵。

其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閩南地方風味。

泉州人餐桌上的滷麵 一、泉州人喜愛麵食泉州人喜愛麵食,估計這在南方人中都是獨樹一幟的表現。

平日裡,除了米飯,經常要來頓麵食改善伙食,什麼面?生面,怎麼做?麵湯和滷麵。

泉州人一般不自己做麵條,有專門賣鹼仔面的攤販,賣的鹼仔面主要有這麼三種,一種是粗的生鹼面,另一種是細的生鹼面,還有一種就是油麵。

粗鹼面用來煮麵湯,細鹼面用來滷麵,而油麵則是祭祀和炒麵用。

庭龍爲泉州人量身打造的歌曲《泉州人敢拼》感人肺腑,振奮人心!豪情萬丈! 泉州人在海內外都非常讓人敬佩,聰明、熱善好施、熱情好客、不怕艱苦、不怕失敗,跌倒了還能爬起來繼續爲理想拼搏,泉州人敢拚敢贏,從古至今 網友「神總結」世界名畫魯本斯愛畫大屁股 近日,一條名爲「一句話教你認出世界各種著名畫家作品」的微博持續走紅,這是網友用一句幽默的點評總結的世界名畫家作品特點,按照網友的說法,這簡直就是「傳授了辨認畫家作品之道的法寶」,更有網友直呼此爲「國外逛博物館必備技能」。

  網友「英國那些事兒」、「Geek笑點低」等最先傳出的這則微博的特點是,在對近20位畫家作品特點點評之後,還附上圖片印證,幾天時間已有數十萬的轉發量。

石花膏面線糊等上《舌尖上的中國》刷屏泉州人朋友圈 ­對許多泉州人來說,早晨出門走進一家小吃店,點一碗麵線糊,一天的生活由此開始。

面線糊,從泉州人的單純早餐,已逐漸演變爲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傳統小吃。

  ­「阿姨啊!給我來碗面線糊,照常,加醋肉、滷蛋、豆腐、海蠣,還有油條……」在晉江泉安中路與蓮嶼街交會處,開著三四家面線糊店鋪,店鋪位於路邊,沒有豪華的裝飾,也沒有華麗的飲食環境,不知情的人一看,感覺很一般。

泉州人,這次抗住了! 從剛開始發現病例到0新增,我們花了10天的時間,咱泉州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抗住了!都說泉州從小漁村到貿易大港靠的是愛拼才會贏的精神,這次碰到疫情反撲,泉州人也把這種「敢拼愛贏」用在了對抗疫情上。

我想,就是泉州人的這種「敢拼愛贏」,這座城市的每個人都在共同用自己的行動讓它變得更好。

前幾天,不少人冒著大雨做核酸檢測,沒有插隊,沒有爭執,大家都靜靜的,只能聽見雨聲和醫護人員的不斷忙碌聲。

深夜老師陪著學生們在教室里等待著檢測結果,整個班級的孩子安安靜靜趴著休息,這畫面既感動又心疼。

泉州人千餘年前就過七夕五代安溪縣令有詩爲證 而五代時安溪縣令詹敦仁所作《牛女夜有感》一詩,更是證實泉州人早在千餘年前就在過七夕節了。

古詩證泉州七夕歷史你可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泉州人就在過七夕了。

七夕乞巧據說起源於漢代。

東晉·葛洪《西京雜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

」這是古代文獻中最早關於七夕乞巧的記載。

五代時,安溪縣令詹敦仁(公元914—979年)作《牛女夜有感》一詩:晚風霽雨一天秋,山共雲齊眼界浮。

作爲上海人的我,講真的,很嫉妒泉州人 作爲上海人的我,講真的,很嫉妒泉州人!泉州,又稱刺桐城,曾經的「七閩之都會」,鄭和下西洋的出發地。

外地人看了不禁嘖嘖稱嘆:「你們泉州人,就是壕!」■花生湯■一沙一世界,一水一天堂甜湯在泉州人生活中占據著不同尋常的分量,不僅帶著甜美的希望,也預示著來年的好兆頭 泉州人的美食! 泉州人叫潤餅的東西其實我們也很熟悉,小的潤餅就像我們吃的春卷。

潤餅皮實際上是我們吃的春卷皮,不過泉州人吃潤餅並不用油炸。

泉州人什麼時候要拜拜?泉州民間拜神明農曆日期一覽 以下是每年農曆泉州人向神佛「拜拜」的日期一覽,每逢這些重要日子各地都會舉行「佛生日」之類的祭祀活動。

泉州民間「敬天公」習俗,有些地方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是初九。

(@咱厝迫迌囝供圖)三官大帝像:天官賜福正值正月十五元宵節,在閩南地區廣爲流傳。

泉州人最愛的潤餅菜 潤餅皮是圓形的,象徵一家團團圓圓;其白皮紅餡的特徵,也稱「金包銀」,被賦予了「包金包銀」的招財寓意,深受泉州人喜愛。

潤餅的文化潤餅菜的綠色養生之道:「內外兼修」潤餅作爲一道泉州的傳統美食,同時也與現代人的養生觀契合,餡料中的胡蘿蔔富含維生素A,海苔有鉀,花生富含植物蛋白質,香菜可降低血壓,豬肉可補充人體所需蛋白質,還有各種蔬菜富含多種維生素。

泉州人的月子餐,朱古力到底可不可以吃? 朱古力牛奶雞蛋羹草草啖鹽說蜜——說天地美食,談家鄉風味泉州人坐月子很有講究老一輩泉州人說,女人坐月子不能喝白開水,白開水性涼,不適合月子裡的女人,坐月子講究熱補,所以一個月子裡產婦口渴了,是不能喝白開水。

那喝啥?龍眼乾、荔枝幹、黨參、黃芪、黑棗、紅棗和薑母等一起熬煮,前十四天熬煮得稀,十四天過後,那就得熬得濃稠。

一個月子就從這杯滋補的水開始。

初秋八月,你來發文「歷史上的泉州」泉州人千年的口音尷尬 《宋史》關於劉昌言的記載無意中留下了一個關於宋代泉州人的官話記錄,那麼宋代前往中原的其他泉州人,是否也有這種尷尬?恐怕不能排除。

宋亡之後,元王朝存在的近百年間,泉州人似乎暫時擺脫了這個煩惱。

只是,這主要並非泉州人的官話水平有了極大提高,而首先是因爲元朝朝廷上幾乎就看不到泉州人的身影,加上蒙古人一統天下,蒙古語成爲主要的官話,包括中原地區的漢人也得學習蒙古語。

泉州人與中原人變成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彼此間語言交流是否順暢,在蒙古貴族看來並沒有多大意義,中原人的優越感也派不上多大用場。

泉州PK廈門,看1個廈門人和7個泉州人就可以 先把這個問題放一邊,下面先看1個廈門人和7個泉州人的人生軌跡。

陳嘉庚,廈門集美人,十幾歲跟隨父親到新加坡經商,經過奮鬥成爲一代巨賈,是東南亞「橡膠大王」之一,在擁有龐大財富之後他不忘回報桑梓,積極支持國內的救國抗日和創辦學校。

泉州:陪伴了泉州人30年的汽車站將停止運營市民紛紛表示不舍 曾經,不少外出打拼的泉州人,回家的時候都要搭車到這座泉州汽車站,再從這座泉州汽車站坐著公交車回家,所以泉州汽車站對於在外打拼的泉州人、長途返泉的市民,有一種「回家了」的感覺。

然而這個陪伴了泉州人30年的汽車站,自2020年12月20日起將正式停止運營。

結束它長達30年的歷史。

將和我們說再見! 泉州人對海蠣的詮釋,還有一樣凍狀的海蠣羹,你可知曉 剛蒸熟的海蠣羹泉州人過節都要蒸糕蒸粿,而非糕非粿的海蠣羹,也躋身其中,說明身份的重要性。

過節前先蒸它一大塊,食用時,切小塊,下火鍋、油炸、煮麵條等,節日期間,待客實在有面子。

油炸的海蠣羹海蠣羹的名氣沒有海蠣煎和炸海蠣來得出名,是因爲它更適合大家庭,一蒸就是一大塊,實在不適合路邊攤的小份額食用,所以並未推廣開來,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爲泉州人心目中的理想美食。

「夜經濟」大數據顯示泉州人夜宵偏愛漢堡薯條? 泉州網8月7日訊(記者王麗虹通訊員邱也栩)近日,口碑餓了麼發布「泉州夜經濟大數據」顯示,今年1月-7月,泉州夜宵(21時-次日5時)外賣訂單整體消費量位居全省第三,最喜歡吃的是漢堡薯條,它們在泉州人夜宵中的占比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4%。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