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歌仔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演唱時,加上弦樂、笛子的伴奏,演出有角色扮演的對白,這是歌仔戲初始的樣貌,俗稱「本地歌仔」。

是農村閒暇時的娛樂,沒有戲服,不用上妝,隨地就可以唱演起來。

本地歌仔戲 野台歌仔戲 廣播歌仔戲 電視歌仔戲 電影歌仔戲 閩南傳入台灣的歌仔,在宜蘭發展成「本地歌仔」,而後又模仿車鼓戲的表演型態,演出滑稽詼諧的民間故事隨神轎遊行,稱之為歌仔陣,屬於歌舞小戲的表演形式.若在廟埕廣場就地演出則稱為「落地掃」。

有能歌善彈的人,研究創新說唱地方故事和民間傳說,將原有的歌謠改編成有劇情的歌詞。

演唱時,加上弦樂、笛子的伴奏,演出有角色扮演的對白,這是歌仔戲初始的樣貌,俗稱「本地歌仔」。

是農村閒暇時的娛樂,沒有戲服,不用上妝,隨地就可以唱演起來。

清末民初的宜蘭,「本地歌仔」表演的人,有時隨迎神遊行的陣頭沿街表演,稱「歌仔陣」。

有時遇鄉野廣場人群眾聚之處,就地以四支竹竿為表演區演出,這種表演型態稱為「落地掃」。

有一次酬神的戲剛演完(可能為亂彈或四平戲),舞臺上空著沒用,歌仔陣演員跳上台演出,受到觀眾熱烈肯定。

本地歌仔從此走上野台(又稱草台)。

歌仔助等人傳唱的歌仔戲,可稱為「老歌仔戲」,是保存農村子弟戲演型態的「醜扮落地掃」。

演出時,男扮女妝,旦角要準備珠花頭飾,胭脂花粉,其餘道具都是就演出地取材。

主角手中總離不開一把褶扇。

出生場邁“七星步”;旦出場邁“月眉彎”。

扮王婆、媒婆者,則一身深紅綢衫,臉上先刷過一層白粉,再以口紅於兩邊臉頰各畫一個大圓餅,嘴唇塗的像個雞屁股。

頭頂假髮,腦後揪各圓髻,插上三支香當成是髮釵。

上場一聲「來囉....」一搖一扭得出場一站,逗笑觀眾。

              本地歌仔的角色僅生、旦、丑三種,表演的故事情節亦較為簡單,常演的戲齣有「陳三五娘」、「山伯英台」、「呂蒙正」、「什細記」、「臭頭阿祿」等。

本地歌仔的演員多為男性,且多為非職業的表演者,演出時以便裝打扮,旦角則穿上女人的花色衣裙,頭上綁著一條紅色或粉紅色的綢巾,臉上化以濃粧,丑角則在鼻樑上塗一塊「鳥屎白」。

道具大都就地取材,主要角色總是手持一把摺扇,小旦則拿著一條手巾。

表演的身段動作較為簡樸,丑角的動作詼諧逗趣,有時需半蹲走「閹雞行」的步伐。

由於這種演出型態多屬於非營利性質的業餘表演,表演團隊多是民眾自發性組織,因此演出時之趣味性高於藝術水準的要求。

 本地歌仔戲在登上野台時已經吸收台灣其他劇種的表演方式,其中從北管、九甲戲、幅戲、車鼓陣、採茶戲,平劇,吸收了化妝、服飾道具劇目、武打、曲調等內容.形成一種新型的歌劇。

野台戲的演出方式至今仍是歌仔戲最普遍的演出型態 歌仔戲的演出。

舞台本無布置裝置,到了民國12年因福州班之舊賽樂、京班之新賽樂及三賽樂來台公演,這些劇團都有平面化的舞台軟布景.在此時期由於部分大陸來台公演的戲班,因經營不善。

團園中的『武行手』為生活而投入歌仔戲班,歌仔戲得而吸收了平劇的唱腔與身段台步和鑼鼓點子。

二年後進入內台演出.日本統治台灣時期,對於台灣民間歌類戲劇表演,並無特別的控制,而且抱著一種自由放任的態度所以歌仔戲才能獲得蓬勃的發展,八年抗戰期間,日本軍閥為了消台灣同胞民族意識的孳長,嚴令禁演富有地方民族特性的歌仔戲,日本對台灣積極推行皇民化運動,使得台灣的音樂戲曲受到極大的壓制,但源自生活已呈民族習性的台灣音樂戲曲卻沒有因此被剷除,反而更根深蒂固的扎入每個人的心靈之中,唯歌仔戲並未因禁演而匿跡,許多人從城市轉移到鄉村另做『落地掃』式的演出,伺機東山再起,歌仔戲的精神繼續發展於群眾的生活中,中日抗戰八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因而得以光復,各種戲劇紛紛復業,於是歌仔戲如雨後春筍般到處流行,成為台灣最大的勢力戲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