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與慢性腎衰竭(Chronic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慢性腎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與慢性腎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梁庭婷醫師 ... 慢性腎衰竭是現今中、老年貓狗中十分常見的慢性疾病, ... 愛達司動物醫院 跳到主文 愛達司動物醫院,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人性的服務態度,卓越的醫療品質 電話:02-89147888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一段261號 Email:[email protected] 部落格全站分類:醫療保健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公告版位 Feb26Thu201516:43 慢性腎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與慢性腎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梁庭婷醫師 慢性腎衰竭是現今中、老年貓狗中十分常見的慢性疾病,近年的研究甚至顯示在老年的貓咪中,罹患慢性腎病的比率高達近三成。

在動物的生活中,有許多潛在因子會造成腎臟的傷害,當這些傷害一再地累積,受損的腎臟功能會逐漸降低,開始進入「慢性腎病」(Chronickidneydisease),待腎傷害持續累積,最終則會成為「慢性腎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

  病因   慢性腎衰竭常見的原因包含年紀、發炎、感染、類澱粉化(amyloidosis)、創傷、毒物、遺傳、腫瘤及自體免疫疾病等。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以上原因最終造成的結果都是腎衰竭,但是各個不同原因造成的慢性腎病,其疾病進程、對治療的反應以及預後卻是大不相同,因此更突顯早期診斷的重要性。

  病患資訊與病史     不是每一隻來做健康檢查的動物,都需要從頭到尾執行所有的檢驗。

獸醫師會先詢問寵物的病史與病患資訊,來評估此動物罹患腎臟疾病的風險高低,再為您規劃適當的檢測套組。

一般而言,當寵物有下列特點時,會有較高的腎病風險,此時醫師會建議您及早開始為您的寵物進行例行且更加完整的健康檢查。

特定品種:在某些特定品種的動物,會有較高的風險罹患腎臟相關疾病。

比如說可卡犬(CockerSpaniel)即是Protein-losingnephropathies的好發犬種,而波斯貓則常見多囊腎等。

年紀:貓狗們一般自七歲左右步入中年,除了老化所造成的退化性變化以外,腎臟所受的傷害會隨著年紀增長而累積,且其他疾病的發生率,如甲狀腺亢進、自體免疫疾病等問題都會隨之增加。

藥物史、旅遊史與毒物史:若家中犬貓長期服用藥物,如心臟藥或免疫抑制劑等具腎毒性或需腎臟代謝、排出的藥物。

或寵物近期有接觸化學藥物、毒物、潛在性感染源〈如外出旅遊等〉等,皆建議進行基本的血液檢測。

  症狀     在腎臟疾病的初期,多數的病患病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症狀。

唯一共通的臨床症狀僅有不同程度的多渴多尿,其他則可能伴隨狗貓輕微的活動力降低、皮毛凌亂無光澤等,這些細微的改變大多難以被飼主察覺,因此較為難僅藉由症狀而發現並診斷出腎臟疾病。

    隨著腎臟傷害愈趨嚴重,病患會開始逐漸發展出更顯著的症狀,如食慾下降、嘔吐、口腔潰瘍、下痢、體重減輕及虛弱等。

不過由於腎臟疾病的相關臨床症狀的特異性都極低,意即同樣的症狀也會在其他的疾病出現,比如說糖尿病患者在初期也是多渴多尿,長期未控制後犬貓同樣會出現食慾下降、嘔吐、體重減輕等,兩者症狀十分相似,因此要確診是否為腎臟疾病仍需進一步檢測。

  相關檢測     當懷疑患有腎臟問題時除了基本的理學檢查像是聽診、觸診以及血壓體重等,醫師一般會建議先進行血液檢查,以初步評估腎臟功能。

並會視情況結合其他檢查,以進一步釐清腎病的成因以及嚴重程度。

  血液檢查   血液檢查不但可以告訴我們病患目前的腎臟過濾功能,還能檢測體內是否出現因腎臟功能衰退而產生的離子失衡與貧血等異常。

且單次抽血的血液就足以完成所有的檢驗,等待時間也較短(約20-30分鐘),因此常為檢測腎功能的首選。

一般而言,腎臟疾病的篩檢包含下列幾項: BUN(Bloodureanitrogen) BUN為血中尿素氮的簡稱,簡單來說即是血中的含氮廢物之濃度。

狗貓體內的含氮廢物主要是由食物中的蛋白質代謝後產生,這些含氮廢物在體內若是累積過多,會造成身體的不適,包含食慾下降、腸胃黏膜潰瘍、血球生存週期縮短,嚴重甚至會干擾腦部,引發神經症狀等等,因此需要依賴腎臟將這些含氮廢物排出。

當腎臟過濾功能降低,過多的含氮廢物來不及排除,就會逐漸造成上述的症狀,這也是造成腎衰竭動物的臨床症狀的主要原因。

CRE(Creatinine) 中文為血中肌肝酸。

肌肝酸為肌肉的代謝產物,每日的產量幾乎恆定,且完全由腎臟排出,因此為評估腎臟過濾功能的指標。

  BUN與CRE兩者同稱為腎指數,其各有不同的重要性。

CREA雖本身的累積並不會造成動物的不適,但因其濃度僅受腎功能影響,因此可更準確的作為腎臟功能的指標。

而BUN則是追蹤主要造成臨床症狀的物質,但其數字除了受腎臟功能影響外,還會隨著動物的飲食、脫水程度、心臟功能而變化,因此要結合CRE一同評估。

兩者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因此一般會兩項指數一同測量。

  血中離子濃度 腎臟是主要掌管血液離子變化的器官,當功能異常時,容易造成血液離子不平衡,其中較具臨床重要性的包含鈣、磷與鈉、鉀、氯離子。

比如說血中鈣、磷離子主要藉由腎臟排出,因此當腎功能下降時,兩者濃度會不斷增高;反之,腎功能下降時,會有過多的鉀離子從腎臟流失,造成低血鉀症。

因此,醫師在每次檢查時,會同時檢測離子濃度,來評估是否需要改變用藥或動物的飲食習慣。

血球計數 包含紅血球、白血球與血小板計數,可以告訴我們動物有無貧血、全身性發炎等現象。

貧血在中後期的腎衰竭患者十分常見,其為多個原因共同造成:首先,腎臟在體內負責製造一種叫「紅血球生成素」(EPO)的物質,EPO進入血中後,會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

隨著腎臟功能降低,其製造EPO的能力也會隨之下降,體內血球的製造因而減少,造成貧血。

其他造成貧血的原因還有血球自潰瘍的腸胃道流失、高濃度的含氮廢物讓血中紅血球生存時間縮短等等。

  尿液檢查   尿液檢查包含尿液試紙檢測、尿渣檢測、尿比重以及UPC。

其中與腎臟較為相關的有: 尿比重 尿比重為尿液的濃度,數字愈高表示尿液愈濃。

正常動物的尿比重多大於1.025,但腎臟功能不足的病患,由於腎臟濃縮尿液的能力降低,因此尿液會較稀,數字常介於1.008-1.025,甚至更低。

UPC UPC是UrineProtein/CreatinineRatio的縮寫,也就是測量尿液中蛋白質與肌酸酐比值,簡單來講就是計算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

在正常動物的尿液中,只會出現極低量的蛋白質。

但當腎臟功能出現異常時,會有較大量的蛋白質經由腎臟流入尿液中,被我們測到。

跟腎指數相較,尿蛋白的優點在於可以更早期地偵測到腎臟功能異常。

另外,近期的研究顯示,尿蛋白的結果更能幫助預測病患未來的預後與衰竭速度。

尿渣檢測 所謂的尿渣檢測,是將尿液離心後,以顯微鏡檢查沉澱在下層的物質。

藉由檢查尿中有無異常的血球或是結晶,可以幫助判斷動物是否有泌尿道發炎、出血,或是腎臟某些特殊異常。

  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主要有X光及超音波,兩者各有其優缺點。

X光可以初步判斷腎臟大小,偵測是否有泌尿道、膀胱或腎臟結石,且可以一個腹腔大致的影像。

但若想要評估細部的腎臟內部情況,如確認是否有多囊腎、腎盂擴張等問題,則需要進一步進行腹腔超音波。

  定期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隨著寵物醫療的發展,以及飼主更加細心的照護,狗貓們的平均生存時間以及生活品質都不斷的進步。

早期發現身體的各種異常,並加以預防、矯正,是給予寵物們更舒適、更健康的老年生活的一大重點所在。

    而腎臟疾病的早期檢測與診斷,在臨床上重要性更不容小覷。

首先,在傷害發生的初期,由於此傷害尚未使腎臟出現二次性的改變,因此獸醫師有更高的機會能找出病因。

一旦確認病因,醫師即可針對其傷害採取治療及預防,能最大程度的減緩甚至逆轉腎臟所受的傷害。

同時,飼主也可以針對寵物的特殊需求而改變生活環境以及飼養方式,已改善狗貓的生活品質。

反之,若是病患在腎臟疾病的中後期才被診斷出來,此時腎臟已出現大範圍且不可逆的改變,幾乎不可能回溯找出當初的病因,而且此時的預後大多不如早期治療的病患。

    因此,我們建議家中寵物們在年齡超過五歲之後,定期進行基礎健康檢查,以隨時追蹤家中寵物們的健康狀況,並利於早期發現 疾病。

  文章標籤 獸醫 獸醫院 動物醫院 愛達司動物醫院 貓咪 貓狗 狗狗 健康檢查 腎臟病 慢性腎臟病 慢性腎衰竭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愛達司動物醫院 愛達司動物醫院 愛達司動物醫院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醫療保健個人分類:醫學常識此分類上一篇:慢性胰臟炎(ChronicPancreatitis)-姜涵予醫師 此分類下一篇:退化性關節炎(degenerativejointdisease,DJD)-謝旻儒醫師 上一篇:愛我,就請帶我結紮。

子宮蓄膿(Pyometra)篇-劉芮伶 下一篇:退化性關節炎(degenerativejointdisease,DJD)-謝旻儒醫師 ▲top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 月曆 « 十月2022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相簿幻燈片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文章分類 腫瘤專欄(19)國際醫學新知(16)醫院生活(15)醫學常識(67)未分類文章(2)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誰來我家 最新留言 動態訂閱 新聞交換(RSS) QRCode POWEREDBY (登入) {{article.user_name}} {{article.timestamp*1000|date:'MMM.dd.y.hh.mm'}} {{article.title}} {{article.content}} 我要留言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21十二月(1) 2021六月(1) 2020三月(1) 2020二月(1) 2019十二月(1) 2019十月(1) 2019九月(1) 2019八月(1) 2019七月(1) 2019六月(1) 2019五月(2) 2019四月(1) 2019三月(1) 2019二月(1) 2019一月(1) 2018十二月(2) 2018十月(3) 2018八月(1) 2018七月(1) 2018六月(1) 2018四月(1) 2018二月(1) 2018一月(1) 2017十一月(1) 2017九月(1) 2017七月(1) 2017六月(3) 2017四月(1) 2017二月(2) 2017一月(1) 2016十二月(1) 2016十一月(1) 2016十月(2) 2016九月(2) 2016八月(2) 2016七月(1) 2016六月(7) 2016五月(8) 2015十二月(1) 2015十月(1) 2015九月(1) 2015八月(2) 2015七月(1) 2015五月(1) 2015三月(1) 2015二月(4) 2014十二月(1) 2014十一月(3) 2014十月(3) 2014七月(1) 2014六月(1) 2014五月(2) 2014四月(1) 2014三月(3) 2014二月(2) 2014一月(2) 2013十二月(3) 2013十一月(5) 2013十月(3) 2013九月(16)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PIXNET Facebook Yahoo! Google MSN {{guestName}} (登出)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

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最多顯示6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標題(最多顯示9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內容(最多140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 送出留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