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_百度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

秦统一前由于长期地域割据,“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书写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现象十分严重。

百度首页 网页 新闻 贴吧 知道 网盘 图片 视频 地图 文库 百科 首页 历史上的今天 百科冷知识 图解百科 秒懂百科 懂啦 秒懂本尊答 秒懂大师说 秒懂看瓦特 秒懂五千年 秒懂全视界 特色百科 数字博物馆 非遗百科 恐龙百科 多肉百科 艺术百科 科学百科 用户 蝌蚪团 热词团 百科校园 分类达人 百科任务 百科商城 知识专题 权威合作 合作模式 常见问题 联系方式 下载百科APP 个人中心 小篆 [xiǎozhuàn] 播报 编辑 锁定 讨论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汉字字体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 有用+1 已投票 0 小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一直从秦朝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但因为其字体优美,颇有古风古韵,所以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

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 [1]  各国的汉字出现了简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况。

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以秦国的“小篆”作标准,统一全国文字。

篆体,又称为“篆书”,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

汉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削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

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文名 小篆 别    名 秦篆 形成年代 战国时期 代表作品 《泰山刻石》 代表书家 李斯、李阳冰、邓石如 目录 1 字体特点 2 制定 3 书体由来 ▪ 秦创小篆说 ▪ 小篆为战国文字说 4 临写方法 ▪ 用笔 ▪ 结字 5 李斯贡献 6 代表书家 7 秦代石刻 8 峄山石刻 小篆字体特点 编辑 播报 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

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

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

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小篆的特点1、2、3、4(5张) 小篆制定 编辑 播报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有感于全国文字的繁杂和书体的不一,于是提出“书同文”,文字统一,书体统一。

秦始皇命令擅长书法的李斯去做这项工作。

因此小篆又被称为“秦篆”。

另有一个原因是为了改变原先那种弯弯曲曲的笔划线条,整理出一种笔画匀整,便于书写的新字体。

小篆的制定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的过程。

小篆书体由来 编辑 播报 小篆秦创小篆说 秦权上刻制的小篆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

秦统一前由于长期地域割据,“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书写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现象十分严重。

如“羊”就有二十多种写法,给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带来极大不便。

故在统一货币、车轨和度量衡制度的同时,又着力推行“书同行”政策。

《说文解字·叙》记“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斯作《仓颉篇》,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可见小篆系由籀文大篆沿革演变而成。

李斯在籀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废除异体,而创秦篆,统一了全国的文字。

这种书体更趋简化,线条圆匀,字呈竖势。

是中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

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小篆有的是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结字端庄,分行布白工整,为小篆的精华和代表。

其传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残部,仅存10字。

另有《泰山》《琅琊台》二石真迹拓片存世,《会稽》、《峄山》后人摹刻本传世,据传上述刻石皆为李斯所书。

小篆(12张) 《琅玡刻石》 [2]   泰山记得石也称封泰山碑,秦王政28年(公元前219年)始皇东巡泰山而立,丞相李斯所书。

石高4尺,四面环刻文字,三面为始皇诏,一面为二世诏,内容主要是“颂秦德”。

字体小篆,原残石现存岱庙。

其传世拓本较多,其特点是笔画圆润,挺遒流畅,笔笔如铁线;结体端庄严谨;字形稍长,造型健美;分行布白体势工整,为小篆之代表。

唐李嗣真云:“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绝妙。

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均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

亦是传国之贵宝。

”峄山刻石俗称峄山碑,为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登峄山(山东邹县)所立,传为丞相李斯所书,小篆。

内容前为始皇诏,144字,自“皇帝曰”以下为二世诏,计79字,字略小。

二世诏刻于公元前209年。

其石久佚。

现所见均为后摹写,虽多失秦篆古厚的笔势,但其笔画清劲,圆转宛通,对研究篆书艺术的演变有重要价值。

秦诏版为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所作,记秦始皇的颁布诏内容。

其笔画劲遒,书风随意自由,大小相同,随势生姿;字间行间,时疏时密,虽不齐整,前后成趣。

小篆小篆为战国文字说 著名学者、书法篆刻家徐无闻先生认为,在一个极为短促的秦王朝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创造出一种文字来的,一种文字的形成要经过长期过程的,秦始皇只是对战国时期就已形成的小篆进行加工、整理和推广而已。

[3]  概论 邓石如小篆 [4]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了一连串的改革;其中,统一文字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

此种书体上承东周时秦国器铭与刻石文字,会融各地书风而成,为中国第一次统一之字体,居书史转变之关键。

秦代刻石保存小篆书迹稍多,但仍算少,以秦始皇所立诸石最为重要,琅邪台、泰山原石及拓本残存,石权始皇廿六年诏则最能见其真相。

发展周朝自平王于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后,五百余年,经历了诸侯兼并的春秋时期和七国争霸的战国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

据史料记载,当时“宝”的写法,就有194种形态。

 “眉”字的写法有104种,“寿”字的写法,也有百种以上。

有的字体柔婉流动、疏密夸张,有的体势纵长,有的结构狂怪。

 这虽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对思想交流带来了不便。

代表作品 《碣石颂》 [5]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为了有利于统治,在文字上进行了改革,实行“书同文字”的政策,“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秦文是沿袭西周的文化传统,在“金文”、“籀文”(大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书体,故秦文又称“秦篆”,后人又用“小篆”称之,以与“大篆”区别。

《峄山刻石》,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峰山(山东峄县境)时刻立的第一块石刻。

《泰山刻石》,是在此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刻立。

《琅琊刻石》(山东胶南)、《芝罘刻石》,是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于芝罘山(山东烟台市西北)刻立。

《碣石颂》,是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东巡至碣石(今河北昌黎县西北)所立。

《会稽刻石》 [6]   《会稽刻石》,是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0年)第五次巡行登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所刻。

这些刻石都是标准的小篆书体,相传为丞相李斯所写。

《峄山刻石》,是秦篆(即小篆)的代表之作。

字的点划均为线条,粗细一致,圆起圆收。

字体端庄严谨,有实有虚,疏密得当,从容平和且劲健有力。

有人评之为“画如铁石,千钧强弩”。

字的结构上紧下松,垂脚拉长,有居高临下的俨然之态,似乎读者须仰视而观。

在章法上行列整齐,规矩和谐。

这种整齐化一的风格与秦朝政治理想是一致的。

秦刻石在总体上从容、俨然、强健有力的艺术风范与当时秦王朝的时代精神是相统一的。

殷商人的甲骨文刻辞,企图用以沟通人与神的信息,获得神秘世界的心理感应。

商周人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在于祭祀神灵,记录事件或显示富有或权威。

秦始皇刻石,将其立于名山之巅,则是用以炫耀他统一六国的功业,作为帝王的威严、自信与长治天下的意愿。

然而在秦刻石这一精神目的实现的过程中,同时也创立了一种可以使书法更长久留存的形式,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天地。

中国书法艺术的两大系统,一为碑系,一为帖系。

秦刻石则是在此前石鼓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碑系开山之作。

《峄山刻石》原石毁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唐《封演闻见记》云:此碑后被拓跋焘登峄山时推倒。

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迩,碑虽倒,慕名前来摹拓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仍络绎不绝。

当地官民因常疲于送往迎来,便聚薪碑下,将其焚毁,从此残损不堪,不可摹拓。

但留下了碑文。

今天所见到的是根据五代南唐徐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现藏在西安碑林里。

在李斯之后,唐代李阳冰、五代徐铉、清代邓石如,近人吴昌硕等都以篆书为长。

秦代小篆文字资料流传下来的有泰山刻石、琅邪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以及无数秦量、秦权、诏版。

东汉时许慎作《说文解字》,收集了小篆9353字。

小篆产生年代虽然不早,数量却很大,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特殊地位,是古文字通向近代文字的桥梁。

风格特征秦代时的小篆风貌,可由现存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及权量铭文等遗物中得见之。

小篆的笔划较细,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称;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

小篆临写方法 编辑 播报 小篆用笔 萧退庵篆书 [7]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篆尚婉而通”,这五个字可以说是篆书用笔的度世金针,警世名言。

“婉”和“通”虽仅二字,却准确揭示出对篆书用笔的基本笔势和篆书笔画质量的要求。

因此,临习篆书写应以中锋为主,中锋立骨,中锋才能使笔画圆实劲健,运笔应流畅,此乃正宗古法、风格神采所系。

否则,极易写得板滞,要打破其板滞,用笔的虚灵是其关键。

篆书的捉笔须掌虚而指实,运笔讲求中含内敛、流畅通达,笔力藏于笔画之中,使气息浩浩然、绵绵然而首尾贯通。

清人朱和羹认为:“笔不虚,则欠圆脱,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神妙出焉。

此虚实兼到之谓也”,可谓得其三昧。

一般说来,实笔,指用笔较为重而迟缓且墨浓;虚笔,指用笔较轻而急速且墨干。

用笔要虚实互出、润燥相生,才可以使得篆书的笔画(线条)节奏鲜明,韵律生动,行气贯通。

故而,书篆宜虚实相生、润燥结合,宜圆转涩进,涩而通畅,才能使线条浑厚、通畅而又古拙、虚灵,从而表现出圆通劲健的力度来,形成毛、涩、松、畅的艺术效果。

此外,在临摹过程中还要注意线条粗细穿插和变化,切不可一味求均求匀。

当然,我们在临习篆书的初级阶段,首先要把篆书的字形和笔顺搞清,不要以为其简单而被忽视。

到熟练之后,就可把注意力转向用笔,关注用笔的骨力、虚实、疾涩、润燥等细节,从而使临习走向更高级阶段,最终完成从形质向神采的过度。

小篆结字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小篆成为官方统一的文字。

小篆体势修长,讲究对称,笔画停匀,用笔起收不露痕迹,体态端庄而妍美。

自秦以后,历代的书法家大都把秦篆奉为圭臬,取修长的纵势为体貌。

唐代李阳冰为篆书者楷模。

自唐而下,南唐有徐铉,宋代有张谦仲、喻湍石均为其时的篆书大家。

元代有赵孟頫、吾衍、周伯琦、吴叡,各以篆书擅名一时。

明代徐霖则饮誉当代。

降至清中叶后,王澍、丁敬、钱坫、洪亮吉、孙星衍、莫友芝、杨沂孙,乃至近代罗振玉、章炳麟、王褆一脉,皆规模“二李”(李斯、李阳冰)——起笔藏锋敛毫,行笔中锋,收笔多垂露,笔画停匀,讲究对称,字型方整,结体疏松古拙。

这些篆书名家或师《石鼓》、或参钟鼎籀书,虽然评者誉称其篆书“远接前秦”、“情参钟鼎”,然而,大致工致多于神情——用笔、结字均未能突破前贤的藩篱。

萧退庵老人认为小篆“必须能写得方,写得扁,方是好手”,可谓一语道破了篆书的结字特征。

因此,在习篆时,应以方楷一字半为为宜。

以我个人的体会,将篆书写扁写方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

这首先要练就过硬的手上功夫,并且要多从汉碑篆额的篆书上去感悟。

同时,在临习书篆时,必须以“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能容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结字达到疏至不可再疏、密至不可再密,以疏为风神,以密为老气,这样就能想方就方,想圆就圆,要长就长,要扁就扁,随心所欲,无所不宜了。

另外,还要考虑字形的取势。

一般来说,取势是字形生动与否的重要一环。

就篆书字势而言,应该追求端庄雅正,字形的高度比例以及字形与垂脚长度的比例,一定要符合一定的适度。

如此于展纵间兼取横向之势,便能于一字之内、字字之间,得舒展跌宕而又顾盼之情。

再结合以中锋用笔为主,偏锋、侧锋并用,收笔多侧锋,悬针、垂露兼融,笔画间注意搭接的装饰意味诸方面,兼工带写,篆书“取势”、“具情”的新面就能表现出来。

小篆李斯贡献 编辑 播报 李斯像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以其雄才大略,吞并各路诸侯,统一了中国,分天下为36郡,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兼取三皇五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

在这中国历史上重大的转变时期,作为秦始皇最为重要的战略谋臣的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大业的过程中立下了不朽之功,因此,司马迁在《史记》里称其为:“因时推秦,遂得意于海内,斯为首谋。

”李斯,生年不详,卒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

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

与韩非同为荀况的学生,早年曾为郡小吏,公元前247年西入于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得以游说秦王,后来深受秦王的赏识,劝说秦王灭诸侯、成帝业,遂被任为长史。

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旋又任其为客卿。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

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拜廷尉。

秦统一天下后,建议实行郡县制,并主持制定了秦一系列的法律规章。

不久李斯官至丞相。

始皇34年,李斯上言焚烧《诗》、《书》以及诸子百家之书,为始皇所采纳,从而造成了文化上的一场浩劫。

秦始皇死后,李斯与赵高合谋矫诏,废长子扶苏,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此后虽竭尽曲承,而终被赵高所忌,腰斩于市。

在文学方面,李斯的散文上承荀况,下开枚乘、邹阳。

其书奏议论,比喻层出,辞藻斐然,而又刻峭谨严,风格与《韩非子》相近。

鲁迅先生称其为“秦之文章,李斯一人”(《汉文学史纲要·李斯》)。

秦始皇26年,在李斯的建议下,秦始皇发布政令,在全国“书同文字”。

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均采用新改定的小篆书体,以此颁布天下。

李斯小篆既是秦代官方文字,又是后世篆书艺术之祖,在书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因李斯在小篆改定和推广方面的功绩,历史上曾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

唐代李嗣真《书后品》称其书法为:“斯小篆之精,古今妙绝,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钧强弩,万石洪钟。

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遗宝。

”窦臮《述书赋》亦云:“斯之法也,驰妙思而变古,立后学之宗祖。

”就是放在整个书法史中去关照,能当此评价者,可谓不多。

李斯所留下的书法遗存,当是随同始皇出巡,所至之处的纪功刻石作品。

这些纪功刻石作品虽然均无署名,但历来史料都确信必出李斯之手,这里权从旧说。

见于史料的刻石一共有七处,它们分别是:泰山、琅玡台、峄山、碣石、会稽、芝罘、东观刻石。

七处刻石中,碣石一刻早已没入海中,历代都无著录。

芝罘、东观二刻石也早已散佚。

峄山刻石原石早已毁于兵火,宋元两代都也曾作过翻刻,至今尚存。

琅玡台刻石,为琅琅玡山的摩崖,是天然的石柱,横画均呈弧曲状态,其下垂以及斜曲之笔,皆圆畅流美,自然生动,气息古厚,为李斯小篆的杰作之一。

惜其磨泐太甚,几无完字,作为范本,会给临习者带来较大困难。

会稽山刻石,为始皇最后一刻。

此石在南宋时尚在会稽山顶,但其字迹几乎全部损泐,后经辗转翻刻,书法已板滞无神,失去原刻风貌。

要之,能全面反映李斯小篆风貌者,惟《泰山刻石》而无他选了。

尽管有学者考证出《泰山刻石》非原石拓本,但与《峄山刻石》、《会稽山刻石》相较,要近于秦篆原貌多多。

封泰山碑 《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

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巡狩泰山时所立。

石四面环刻,三面为始皇诏,一面为二世诏及从臣名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详载其事及辞。

原刻石立于泰山玉皇顶南沿碑亭处,明嘉靖以后,此石流落在碧霞元君祠西墙外的玉女池旁,时仅存二世诏书四行29字。

至清雍正年间,此石又被移置至碧霞元君祠之东庑。

清乾隆五年,碧霞祠遭火灾,石佚。

至清嘉庆二十年春,由蒋因培等人在玉女池中觅得残石两块,尚存“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十残字。

后几经磨难,到宣统时尚存9字。

残石现存山东泰安岱庙内,或有疑为非原石者。

北宋刘跂是历史上最早对泰山刻石进行详细考察的人,他两次登临泰山,弄清了刻石的石材、形制情况,最大发现是弄清了刻石四面刻字,除了秦始皇刻辞,还有二世刻辞。

他亲自墨拓,得146字,在《泰山秦篆谱序》中作了详尽的记载,为研究秦始皇刻石提供了宝贵资料。

《泰山刻石》传世最早的是宋人摹刻于丛帖之中的残本。

拓本最早、最为著名的是明代锡山安国所藏北宋《泰山刻石》165字和53字本,上世纪三十年代流入日本。

再有拓本就是辑入《秦金石刻辞》的29字本了。

秦泰山刻石历代多有摹刻拓本,现存清聂剑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和徐宗干摹刻的旧拓本29字两块刻石,均陈列于岱庙碑廊。

1987年泰安市博物馆复制刻石全文立于岱庙。

小篆代表书家 编辑 播报 秦代:李斯唐代:李阳冰,宋代:徐铉、释梦英元代:赵孟頫、吾丘衍明代:吴叡、李东阳、赵宧光清代:王澍、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杨沂孙、吴大澂、吴昌硕当代:王友谊、倪和军、萧退庵、沙曼翁、言恭达、王蘧常、张辛 小篆秦代石刻 编辑 播报 小篆代表作:泰山刻石和峄山刻石(2张) 从中国书法发展的角度看,秦代是以小篆光耀史册的。

所谓小篆当以秦刻石为代表。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巩固统治,加强影响,他带丞相李斯和百官巡视各地,刻石记功,以颂扬他废分封、立郡县、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从而留下了珍贵的秦代刻石,相传为丞相李斯所书。

秦始皇东巡刻石多已残毁佚亡,今所存者仅《泰山刻石》、《琅玡刻石》,虽已残毁,但秦篆面目尚存,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均为后人翻刻,仅存字形格局,而神意俱失。

《泰山刻石》也称《封泰山碑》,是秦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刻石。

小篆 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颂辞144字,二世诏78字,共计222字。

李斯手书。

碑石四面环刻,书体为小篆。

今存10字,字形结构长形整齐一致,运笔流畅飞动,转折处柔和圆匀,风格优美,生动有力。

《琅玡台刻石》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秦始皇下泰山南登琅玡山所刻,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四周环刻,剥蚀严重,仅存两面13行86字。

清代书法家杨守敬在《平碑记》评价道:嬴秦之迹,唯此巍然;虽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气自在,信为无上神品。

以上诸碑皆为丞相李斯书写的小篆,充满雄强浑厚之气。

笔画停匀,提笔疾过,圆浑而遒健,笔法若玉箸,所以后人又称其为玉箸篆.它结体平稳,上密下疏,沉着舒展。

这类风格的篆书非常适合于庄重严肃的场合。

秦刻石上的小篆比《石鼓文》、《秦公簋》上的籀文简化,并且结束了战国时六国文字混乱的现象,统一了全国的书体。

除刻石之外,秦代小篆还铭刻在秦虎符上。

如《阳陵虎符》,铭文是极精美的小篆,笔道圆匀,笔力雄健,对称均衡,结法谨密,更兼字画错金为之,灿灿金光,眩人眼目。

《新郪虎符》也是笔道圆融,结体严密,字体风格属于秦系文字,精美异常。

小篆峄山石刻 编辑 播报 峄山石刻 【峄山刻石碑文】 [8]  清文学家王昶《金石萃编》录其全文如下: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

登于绎山①,群臣从者,咸思攸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

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廼今皇帝,壹家天下。

兵不复起,灾害灭除。

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令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

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

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

’臣昧死请。

制曰:“可。

”注:①绎山:指峄山。

②此碑现存于陕西西安碑林。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

立即前往>> 分享你的世界 查看更多 李斯,小篆与大一统:“爱无心”(愛)?还是别有用心? 但神不干了,你们这么做,我们还能干什么?现在是我们来审判你们人类,难道你们还要来审判我们不成?因此在一夜之间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无法继续建造而告终止,人类自此开始分散各地,开始为了生存你争我夺,大打出手,自相残杀。

写乎 作家,优质创作者 参考资料 1    (1)书同文字 政令一统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3-10-30] 2    《琅琊台刻石》   .百度图片[引用日期2012-12-11] 3    徐无闻.《徐无闻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5月:172—198 4    邓石如小篆   .百度图片[引用日期2012-12-11] 5    《碣石颂》   .百度图片[引用日期2012-12-11] 6    《会稽刻石》   .百度图片[引用日期2012-12-11] 7    萧退庵.《萧退庵书法选》.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9 8    清王昶《金石萃编》 图集 小篆的概述图(2张) V百科往期回顾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次 编辑次数:153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 内江双喜文化 (2022-08-14) 1 字体特点 2 制定 3 书体由来 秦创小篆说 小篆为战国文字说 4 临写方法 用笔 结字 5 李斯贡献 6 代表书家 7 秦代石刻 8 峄山石刻 为您推荐广告 搜索发现 新手上路 成长任务 编辑入门 编辑规则 本人编辑 我有疑问 内容质疑 在线客服 官方贴吧 意见反馈 投诉建议 举报不良信息 未通过词条申诉 投诉侵权信息 封禁查询与解封 ©2022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进入词条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播报 编辑 讨论  收藏 赞 登录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选择朗读音色 00:00 00:00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