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事件,中國考古史上最失敗的教訓,也給考古界留下一個死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我國的考古歷史中,就發生過一件堪稱恥辱的事情,歷史上稱這次事件為定陵事件,這座陵墓的挖掘,也給整個歷史學界一次沉重的教訓,當時到底發生了 ... 熱點文章林徽因在民國是不是才女?神勇女力士(民間故事)國軍敗退台灣前的刑場,英雄們從容就義,烈士們風骨硬挺大笑赴死不為人知的故事:肯尼迪1962年是如何援助印度的雷鋒下葬真實照片:摩托車開道,十萬人送行,最後一圖是他的遺物袁世凱的墓為什麼沒人敢盜?因為此人説了這句話戰後日本五十年:短命的首相大平正芳,烏鴉嘴一語成真13歲被當做慰安婦,逃跑時帶出一項日本罪行的鐵證,中國人需謹記開國十位大將,就有六位是來自湖南,那麼其餘四位都是哪裏人算命本是一項迷信活動,但正史記載的這個人算命卻反科學地準 定陵事件,中國考古史上最失敗的教訓,也給考古界留下一個死規定 05-07-2020由史事驛站發表于歷史 歷史畢竟是歷史,是發生在過去的事情,我們只能夠通過一些史書典籍去瞭解它,除此之外,另一個發現歷史真相的唯一途徑就是考古。

雖然科技已經非常發達了,但是考古仍舊是一項艱鉅的挑戰,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給考古工作帶來不可挽救的損失。

在我國的考古歷史中,就發生過一件堪稱恥辱的事情,歷史上稱這次事件為定陵事件,這座陵墓的挖掘,也給整個歷史學界一次沉重的教訓,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明定陵——意義非凡的皇陵 對於歷史的研究,考古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我國的考古歷史上,考古也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1956年,我國專家決定對明定陵進行挖掘,但是就是這一次挖掘,給我國乃至世界的考古界帶來了一個巨大的教訓。

這座皇陵,剛開始被發現的時候,我國的專家非常的高興,認為這是中國考古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發現。

但是當時的考古技術並不是很發達,而且對文物的保護方法也不完善,所以當一些專家想要挖掘的時候,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對,大多數專家都反對對皇陵進行挖掘,當時文化部文化局局長都是嚴厲的反對態度。

但是這件事並沒有過去,以郭沫若等人為主的歷史學家,不顧文化局局長的反對,執意的對皇陵進行了挖掘工作。

經過一年多的挖掘工作,明定陵的皇陵入口被打開了,這座塵封了千百年的皇陵重新面試,揭開了他神祕的面紗。

挖掘失敗的明定陵 皇陵入口被打開後,考古隊的成員都非常的高興,但是他們怎麼也想不到,一場考古界的災難正在來臨,他們也不知道這次挖掘工作給國家帶來了多大的損失。

剛陵墓打開之後,專家在裏面發現了很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幾千件文物的出土,不但讓在場的工作人員非常的震驚,甚至震驚了整個中國乃至世界的考古界。

這些文物的發現,推動了中國對歷史朝代的進一步研究,也可以更好的瞭解明朝的一些歷史事件,還原萬曆年間的一些歷史真相,可以説這座皇陵的挖掘工作,對明朝歷史的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正當工作人員非常高興的時候,他們卻迎來了當頭一擊,因為考古技術的落後,挖掘出來的文物沒有得到最好的保護,很多文物還來不及面世就消失了,特別是一些珍貴的字畫和絲綢,剛剛出土和空氣接觸就發生了氧化,變成了粉末,連給人反應的機會都沒有。

當時很多珍貴的文物都因此沒有保留下來,而且禍不單行的是,因為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皇陵中挖掘出來的很多珍貴文物,在後續階段裏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人為破壞。

一些非常珍貴的歷史文物,竟然被人隨意的丟在院子裏,被當成是破銅爛鐵的存在,無人問津,就連萬曆皇帝的棺材,也被不知所謂的村民們批了當柴火,這讓專家們非常的難過,但是又無可奈何,這也讓他們意識到了,先進的考古技術和優越的考古條件對於文物的保護和挖掘是多麼的重要。

如果當時挖掘陵墓的是一隻成熟的考古隊,如果當時的社會環境比較穩定,如果當時的文物保護比較完善,就可能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了。

這件事發生之後,歷史學家們也非常後悔,而且國家決定不再對任何陵墓進行主動性的挖掘開發,只能是被動的保護搶救。

而這樣的規定,也是明定陵開發挖掘失敗後人們得到的經驗,代價卻大的讓人承擔不了,但是挖掘失敗的事實是改變不了的,這次考古也被後來的人們諷刺為中國考古史上的恥辱。

飽受非議的皇陵 考古挖掘工作,是我國瞭解歷史,研究歷史必要的手段,但是也要遵循以保護為主的目的和宗旨,不能因為考古工作有着極大的價值就肆無忌憚,雖然我們要考古,要研究歷史,但是不能以破壞文物作為代價,也不能靠開掘陵墓來彰顯考古業績,與考古相比,這些文物也需要尊重和保護。

而且對於真正的熱愛考古事業的研究人員來説,歷史文物就是考古事業的命脈,如何去保護這些文物,也是考古學存在的意義。

陵墓的開發和挖掘,也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除了飽受爭議之外,也存在着一些未知的危險,在技術條件和設施不完善的情況下,是不能對陵墓進行科研挖掘的。

我們對陵墓要以保護為主,除了避免歹人有機可乘之外,也是為了讓明皇陵的歷史悲劇不再上演。

這次失敗的挖掘事件,也給考古界下達了警鐘,並讓他們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帝王陵是不能隨意開發挖掘的,甚至還因此定下了一個死規矩,得到了周總理的批准,不再主動挖掘帝王陵墓。

這段挖掘歷史,給人們上了沉痛的一課,每當回憶起這段歷史,想起那些來不及問世都化作墳墓的珍貴文物,就讓人覺得痛心和惋惜。

歷史不能重來,世界上也沒有後悔藥,我們也只能牢牢的記住這次教訓,不再犯這樣的錯誤。

這次失敗的挖掘事件,不僅中國考古界敲響了警鐘,也給世界整個考古界上了沉重的一課,希望這樣的歷史悲劇不再重演,也希望埋藏在地下的古代珍貴文物不受損壞,就算不能重見天日,至少沒有消失,仍然存在在世間。

歷史相關文章周總理晚年為何親自打破不合影的規矩,頻繁和身邊人合影?06-13-2021攝影人員要考慮包括時機、光線、狀態的等諸多物理因素,還要遵循各種各樣的保密規定,才能獲取許可為國家領導人拍攝照片。

1908年3月,一名俄國間諜鏡頭裏的甘肅秦州(今天水)06-13-2021天水,舊名秦州,位於甘肅東南部,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是伏羲文化發源地。

1906年7月6日出發,芬蘭探險家馬漢達受沙皇俄國派遣,帶着“刺探軍情和查明虛實”的間諜目的,率隊從新疆入境,然後經哈密進入甘肅境內。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聯軍陳兵50萬,薩達姆為何不聽中國勸説撤軍06-13-2021第二次世界大戰歷時多年,世界主要強國、大國都受到了戰火波及,慘烈的戰爭造成了高達兩億人的傷亡,而當時全球人口不過25億左右。

各交戰國有戰勝的,有戰敗的,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可對全人類而言,這樣的世界大戰絕對是個大悲劇。

三代科學家絞盡腦汁,列寧的遺體為何現在只剩下10%?06-12-2021列寧對蘇聯以及全世界無產階級來説,是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和精神領袖,因此列寧去世後,他的遺體處理引起了很大的爭論,列寧的夫人希望可以把列寧的遺體葬在列寧母親的墓地旁邊,但是最後蘇聯經過開會,決定要在莫斯科紅場建立列寧墓,把列寧的遺體進行防腐處理,放在水晶棺裏供人們瞻仰。

錢學森回國,你知道當時中國給美國開出了什麼條件嗎?06-12-2021錢學森是世界著名科學家,他的主攻方向是空氣動力學,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直接把我國導彈、原子彈整整提前20年。

他是潮汕人,把1800億,無償捐獻給了國家06-11-20211949年12月14日,新中國成立兩個月後,在當時仍由英國政府管轄的香港上空,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紅色特工王曼霞:嫁給國軍高官,暴露後對丈夫攤牌:給你兩條路06-11-2021陳爾晉酒正微醺,臉上泛起紅暈,也不知是酒精的原因,還是別的什麼。

王曼霞,1913年生於天津,她的父親是當地頗有名望的珠寶商,開了多家銀樓,算得上是含着金湯匙出生的千金大小姐。

貴州老人拿出邱少雲唯一的照片,驚動軍委,紀念館為何持謹慎態度06-11-2021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作為掛像英模的邱少雲,相對於其他有照片的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邱少雲是沒有照片的。

1972年,劉伯承為何提前留下遺言,點名讓鄧公為他主持葬禮06-11-2021早在1972年,作為一代軍神的劉伯承,竟然提出了一個特殊卻又合理的要求。

在他去世後,只讓鄧公一人為他主持葬禮。

1952年,毛主席緊急召見賀龍和鄧小平,問道:中國有幾個台灣?06-10-20211952年6月2日晚上,西南軍區司令員賀龍、政治委員鄧小平接到緊急通知,毛主席要在北京中南海菊香書屋見他們。

©頭條新聞服務協議隱私政策聯絡我們DMCA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