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6.8,港片的没落由《使徒行者》成不了《无间道》开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电影《使徒行者》的第一部,延续了TVB同名电视剧的剧情,所以起步就有着良好的观众基础。

毕竟电视剧《使徒行者》曾创下收视记录,豆瓣评分至今保持 ... 豆瓣评分6.8,港片的没落由《使徒行者》成不了《无间道》开始一木支危楼2019-09-2609:04《使徒行者2》的上映,意味着“使徒行者”这个IP已经步入系列化。

根据“有二必有三”的原则,《使徒行者3》的来临,只是时间问题。

同为卧底题材的警匪大作,《使徒行者》经常会被拿出来与《无间道》进行对比。

电影《使徒行者》的第一部,延续了TVB同名电视剧的剧情,所以起步就有着良好的观众基础。

毕竟电视剧《使徒行者》曾创下收视记录,豆瓣评分至今保持着8.2的高分。

打开搜狗搜索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然而,《使徒行者》却一直无法达到与《无间道》相提并论的地位,甚至在《使徒行者2》出来之后,部分激进的观众直接呼吁终止续集拍摄,不要再“消费情怀”。

同为警匪大作,都有影帝巨星出演,《使徒行者》服化道甚至还更加精良,为何却成不了《无间道》这样的经典?这与港片的没落息息相关。

剧情侧重点不同,导致《使徒行者》先天不足《使徒行者》和《无间道》的剧情设定非常相似,都是围绕着“谁是卧底”这个终极问题,穿插一系列警匪间勾心斗角的文戏以及枪战飙车等武戏,最终真相大白。

但在剧情的展现方式上,两者又各有特色。

《无间道》在开始之初,就把警察卧底的身份告诉了观众,却埋下了反派卧底的伏笔,并随着剧情的进展一步步揭示真相。

《使徒行者》则是把卧底的信息彻底变成谜题,正反两派都在不断掩饰卧底身份,并引入了解谜和推理的手段,不断引导观众猜测卧底身份。

两种展开方式虽然各有优点,但却很明显地体现出对剧情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无间道》的方式侧重过程,在人物关系描述以及人物性格塑造上下了大功夫,这导致了勾心斗角的文戏要远远比枪战飙车的武戏出彩。

大家不妨回忆一下,《无间道》系列中的经典场景是不是都是一些文戏镜头为主?例如曾志伟吃盒饭、吴镇宇打电话、黄秋生与梁朝伟天台见面等。

即使是《无间道1》的结尾,刘德华和梁朝伟在天台上的对峙,也是文戏比例比武戏重。

《使徒行者》刚好和《无间道》相反,武戏的表现要比文戏出彩。

因为是结果为主的剧情展开方式,所以电影的篇幅都放在铺设谜题上,导致人物的刻画缺乏深度。

为了弥补这个缺点,《使徒行者》系列选择使用大场面枪战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无论是《使徒行者》第一部的巴西巷战,还是第二部的西班牙斗牛节混战,都被作为影片的亮点进行大肆宣传。

事实上,许多观众在观影过后,对《使徒行者》系列的深刻印象,也的确是停留在这两幕跨国枪战上。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跨国枪战经典,还是曾志伟吃饭盒更经典?毫无疑问,多数观众都会选择曾志伟吃饭盒。

毕竟跨国枪战可复刻的程度实在太高,而曾志伟吃饭盒这一幕,即使让曾志伟现在再演一次,也未必能起到与当时一模一样的戏剧效果。

所以,剧情侧重点的不同,是《使徒行者》成不了《无间道》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因为文戏一旦出彩,让观众留下的印象必然会比武戏深刻。

而港片之所以逐渐没落,就是因为犯下与《使徒行者》一样的毛病。

例如前段时间上映《扫毒2》和《追龙2》,都是把武戏作为重头戏,并弱化了剧情的表现力。

各种一言不合就枪战的飙车镜头比比皆是,值得推敲的文戏画面却屈指可数。

看完《扫毒1》,我们可以记得张家辉忍辱负重的五年。

看完《扫毒2》,我们只记得古天乐被砍手指后,一直赌气了二十年看完《追龙1》,我们可以记得甄子丹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看完《追龙2》,我们只记得梁家辉在拼命吃榴莲!剧情侧重点不同,也导致了影帝无力回天同时,因为剧情的侧重点不同,导致了演员并不能发挥实力。

《无间道》和《使徒行者》的角色,在观众的心中留下了不同的印象。

显然,前者更为经典。

这并不是证明了刘德华和梁朝伟的演技比张家辉和古天乐好。

同样是双雄对峙的镜头,张家辉和古天乐在体育场上争辩的表情变化,一点也不输刘德华和梁朝伟的天台大戏。

但是,我们会因为刘德华的一句“我想做一个好人”,而感慨万千。

却觉得古天乐的一句“做兄弟,在心中”无比滑稽。

这并不是古天乐演技不行,而是邵志朗的情感刻画太薄弱,导致人物形象不够立体,即使说出了情感极强的台词,也难以让观众共鸣,反而会引起莫名的喜感。

影帝的最大亮点首先是演技出色,其次才是“面熟”。

但重武戏轻文戏的剧情,并不能发挥影帝的实力。

动作戏并不考验一个演员的演技,只要特效逼真,场面就自然刺激。

影帝在这些武戏中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只能靠“老脸”来吸引眼球。

这就是为何同样都是影帝阵容,《使徒行者》却比不上《无间道》的原因之二。

纵使张家辉“鱼尾纹都有戏”,古天乐举手投足都是情,也在只能在枪林弹雨下黯然失色,即使明知票房平平,也无力回天。

为了迎合市场,就要牺牲口碑换票房?有人说,既然港片没落是一个这么显而易见的原因,那么多“创作鬼才”、电影专家,为什么就不改一下剧情的侧重点,主打文戏,让影帝们更好地“发光发热”?答案还真是不能。

近年来,港片并不是没有主打文戏的佳作。

《沦落人》算一个,《逆流大叔》算一个,即使是中等水平的《花椒之味》,豆瓣评分也比一众警匪商业片要高得多。

影帝们在片中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吴镇宇在《逆流大叔》中的表现,比起《使徒行者》中的Qsir不知强到哪里去了。

刘德华在《花椒之味》中的对白,也比《扫毒2》中的台词精彩得多。

黄秋生更是凭借《沦落人》获得了金像奖“影帝”称号。

但是,除了《花椒之味》外,另外两部作品并不能登录国内的院线。

即使有幸在国内上映的《花椒之味》也只有160.1万的实时票房,排片率和上座率都是惨不忍睹。

很明显,市场在用脚投票,把影帝们能发挥最大价值的文戏踢出影院。

《扫毒2》的导演邱礼涛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非常现实的话,他说:“电影人也要赚钱,说不为钱是假的。

”明知道文戏不受欢迎,哪个导演还会逆流而上,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当剧组为了票房放弃口碑,影帝们哪怕使出浑身解数,终究也只会无能为力。

我是一木支危楼,大家认为《使徒行者》能否再续《无间道》的经典?港片的没落,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评论。

打开搜狗搜索APP阅读全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