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組織本應是政府與企業間的「第三部門」,結果也被中共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黨國基於自身利益,根據社會組織的挑戰能力及所提供公共物品,對相異社會組織採取不同控制策略。

此種「分類控制」體系,在「行政吸納政治」概念基礎上,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2021/12/14,中國柳金財畢業於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班。

現任職於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並兼任學生事務長一職。

在研究領域方面,主要為政治學、國際關係;跨及中國研究與兩岸關係領域。

目前研究焦點主要集中於中國民營企業家政治參與、政商關係、土地財政與地方治理、基層選舉與治理,及全球化與兩岸政經關係、民進黨台獨論述與兩岸政策轉型。

在學務實務方面,關注學生品格教育、服務學習、社團輔導、學生自治與權利。

現任中華學生事務學會副理事長、臺灣服務學習學會理事(曾任秘書長)、中華學生社團教育學會監事。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一般觀點認為,中國公民社會發展特性係屬於政府主導型,具有明顯官民兩重性特徵,相對西方國家的社會組織具自主性、志願性、非政府性較為不明顯,受到黨國體系主導及控制。

尤其從中共「十八大」到「十九大」發展,第五代領導人習近平執政權力越趨集中化。

儘管強調從「社會管理」轉向「社會治理」之內涵,然其統治特徵仍是以「由上而下」政府主導,而非「由下而上」社會主治,以防止「黑天鵝」、「灰犀牛」事件爆發及「顏色革命」侵襲。

「社會治理」成為解決中國國家風險、社會衝突及顏色革命之戰略。

轉型時期風險社會激發黨國體系與公民社會間緊張、對立及衝突關係,這些社會衝突包括諸多公民及社會各階層維權抗爭事件,例如中產階級業主維權、環境保護及公害鄰避運動、土地徵收及房屋拆遷、企業裁員及拖欠工資抗爭、P2P網路金融借貸倒閉維權事件及退伍軍人維權抗爭等;同時也要防範治安惡化、詐騙與黑幫勢力活動日益猖獗。

毋庸置疑,在涉及維權抗爭及社會秩序抗爭事件中,民間組織也扮演著極大影響力。

中共十七大報告正式提出「社會組織」概念,其意義如同中國學術界所提「民間組織」概念,作為公民社會主體的民間組織,為具有共同利益追求公民自願組成非營利性社團,其特點主要有四種:非政府性、非營利性、自願性、相對獨立性。

既不屬於政府系統(第一部門),也不屬於市場系統(第二部門),而係介於政府與企業之間「第三部門」。

但第三部門發展日益受到限制,自十八大習近平主政後中國社會越趨於政治緊縮,無論是政治透明化、自由化、媒體輿論獨立、公民言論及結社等指標,幾乎皆呈現下滑趨勢。

中國社會正因經濟發展過度轉型時期,導致社會矛盾匯聚及風險社會來臨,公民社會不斷挑戰黨國權力,「穩定壓倒一切」、「維穩」成為黨國維持政治社會秩序「重中之重」治術。

值得關注是黨國體系如何控制社會組織策略?社會組織如何挑戰黨國權威?社會組織與黨國互動關係是合作多還是衝突?社會組織可能成為公民社會挑戰國家之利器嗎? 中國社會組織發展狀況及其特色,仍是走向黨國控制體系中國社會組織發展情況,逐漸朝向多元化,社會組織正從「數量增長」轉向「質量提升」,全國性社會組織和地方性社會組織已遍佈所有行業和各個領域,其中全國性社會組織的成立其門檻,理應比地方性和基層社會組織更嚴格,須具備行業代表性和會員廣泛性。

1965年全國性社團接近100個,地方性社團6000個左右;1990年代初全國性社團1600多個,地方性社團發展到近20萬個。

2007年登記註冊的社會組織其領域分布,在全國縣以上民間組織登記管理機關註冊的社會團體共21.17萬家、民辦非企業單位17.39萬家、基金會1340家,計38.69萬家。

《2011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社會組織46.2萬個。

2021年《中國民政統計年鑑》,截至2020年底全國社會組織總量為89萬4162個,與2019年的86萬6335個相比,增長2萬7827個,增速為3.21%。

基本上,中國社會組織分為三類:即社會團體、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單位。

(一)社會團體:是由公民或企事業單位自願組成、按章程開展活動的社會組織,包括行業性社團、學術性社團、專業性社團和聯合性社團。

(二)基金會:是利用捐贈財產從事公益事業的社會組織,包括公募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

(三)民辦非企業單位:是由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分為教育、衛生、科技、文化、勞動、民政、體育、中介服務和法律服務等十大類。

這顯示社會組織發展趨向於多元化。

中共黨國強調「創新社會治理體制」,藉由激發社會組織活力,讓社會組織提供公共服務,逐漸採取「去行政化」方式處理政府與非政府組織關係。

以行業協會商會為例,2015年7月印發《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

看似社會組織要擺脫「第二政府」和政府派出機關的附屬地位,但是黨國仍透過政治統戰策略以政治吸納、政治安排方式,將具有影響力社會組織吸納至黨國控制體系。

PhotoCredit:AP/達志影像在國家統合主義運作下透過政治吸納、雙重管理及分類控制,降低社會組織自主性雖然中國社會組織其自主性有逐漸增強趨勢,但其對國家的依賴性仍十分嚴重。

中國公民社會與國家的關係呈現強烈的統合主義特徵,國家主義傳統導致這樣路徑依賴性發展。

黨國藉由政治統戰、「政治吸納」策略,透過「政治安排」吸納正式合法社會組織領導菁英,使其成為黨國成員或外圍民主黨派成員,主要是安排擔任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或工會、商會領導職務,擴大黨國權力合法性基礎,也降低社會組織自主性。

基本而言,黨國採取「雙重策略」處置所謂合法及非法社會組織,此即對合法社會組織加以「政治吸納」,但對所謂非法社會組織則施以專項打擊治理,導致社會組織從屬於黨國體系,不僅遏制其發展也降低其對抗性,若社會組織不順從黨國體系意志,則可能變成非法組織而遭取締,這導致中國公民社會難以健康成熟。

黨國基於自身利益,根據社會組織的挑戰能力及所提供公共物品,對相異社會組織採取不同控制策略。

此種「分類控制」體系,在「行政吸納政治」概念基礎上,顯示政府對社會組織的吸納能力及管理制度化及監管力度增大。

123»全文閱讀不想分頁?試試看我們的新服務猜你喜歡Tags:中國中共社會組織非營利組織民間組織黨國體制社會治理國家統合主義中國異言專欄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除了NFT慈善拍賣與資料上鏈,區塊鏈的「社會影響力」還有很多可能性1則觀點羅辛保——普京罕有地向他道歉的英國記者1則觀點串流龍頭Netflix盯上「免費仔」,新政策「非同住者須額外收費」引發熱議1則觀點【TNL沙龍本週議題】中一中音樂課風波,你怎麼看?1則觀點黑狗「歐嘎」有高度攻擊性難收容,中途之家考慮安樂死,台北市動保處:應該是對法規有誤解1則觀點勇奪JamesDyson設計大獎的男性避孕器:睪丸煮蛋機(COSO)​1則觀點香港院舍爆疫,真的與擠迫居住空間無關?1則觀點學生拿手機拍下教學活動或體罰,老師能以「侵犯隱私權」為由禁止嗎?1則觀點烏克蘭首都基輔遭俄軍包圍,為什麼東歐三國領袖不惜冒著風險也要搭火車前往戰區?1則觀點那些說「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的人,看看中國如何利用北京冬奧做統戰19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