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女兒的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我在一份免費報紙上看到漫畫家阿虫(嚴以敬)用毛筆劃的一幅漫畫,畫面是一 ... 在我讀中學的時候,除了《燕詩》外,還選讀了白居易的《慈烏夜啼》,你們的課程 ...   勸母加衣    親愛的卓如和君璵:   媽咪給了我一個精簡的電郵,令我興奮莫名,綿綿的情話至今讓我回味無窮,可說為我們平淡的生活添上了七色的彩虹。

我希望你們有空可以電郵一些生活照給我,聊慰相思之苦。

  自從三個星期前在星期五晚上為教育碩士生開設「兩岸三地中小學語文課程與教材研究」課起,每個星期六都特別忙,主要做一些教學輔導的工作。

我關注他們的畢業論文,更關心這個單元的功課。

我鼓勵他們如果有困難,多來找我,並對他們說:來找我,必定令你滿載而歸,必定令你心滿意足地離開我的辦公室。

這兩個星期,有同學向我討教做功課和寫畢業論文的事情。

部份同學上了我的課,看了我了著作,讀了我筆記後,便改了研究的方向,要求我做他的導師。

因為我寫了幾十篇論文,這些論文的課題及研究方法,對他們都有啟發作用,引起他們的研究興趣。

我相信,在我的指導下,他們會很輕鬆地完成功課和畢業論文。

我喜歡教碩士生的課程,這個課程我可以與學生分享我的研究心得,為他們提供無數的參考資料。

所以我教這門課程可以說是駕輕就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詩,你們讀過嗎?能理解詩中蘊涵的意思嗎?近日,我在一份免費報紙上看到漫畫家阿虫(嚴以敬)用毛筆劃的一幅漫畫,畫面是一件棉衣,並題了「身上寒衣慈母送,風來誰勸母加衣」的詩句。

寥寥幾筆,加上畫龍點睛的詩句,令人印象深刻。

他又加了一小段散文來解說,大意是:在近日寒風襲港的日子,想到這句母親為子女添衣加暖的詩句,體會到母親為子女的一切,常常放心不下,終年忙個不休。

作為子女有沒有做好自已的本份呢?作者在歌頌母愛偉大的時候,突然反問自己:「身上寒衣慈母送,風來誰勸母加衣」。

啊!這是多麼發人深省的金石良言。

這句詩句與「慈母手中線」有異曲同工之妙,直接了當地突顯母親無私的奉獻,警誡為人子女者不要忘記,母親往往為了我們而忘了為自己加衣,作為子女要好好勸母加衣,為她加衣才好啊!看了這幅漫畫,我要好好地反思,你們也要好好地反思。

母親終年無休、無私地為我們,我們有沒有定時向母親噓寒問暖呢?我們會好好地報答她嗎?我在過往的電郵中,不斷教導你們要孝順。

為人子女的要不斷反思,不斷用心做好自己的本份。

除讓她老人家金錢無缺,生活無憂外,更重要的還要體諒親心,不要讓她為你而擔心。

只要用心去做,我們一定可以做到的。

其實,大部份母親的要求都不高,相信為人子女的要令母親心滿意足,是不難的。

多與她聊天,多關心她就可以令她高興好幾天了。

  由上個星期起,我每晚在七時許吃完晚飯、搞好清潔後,除打電話給你們外,我還會打個電話給嬤嬤。

雖然我們談的東西不多,可能只是打個招呼,我已感覺到她很快慰。

當然也會和她談談日常的事務,告訴你們在英國的最新狀況。

我認為能打個電話給母親,就能做到阿虫所說的勸母加衣的基本要求。

你們要多多關心媽咪,多多關心嬤嬤,不要只有她們為你們「縫衣」,你們更要為她們「加衣」才好啊!一家人,人人都能為對方「添衣」,這樣,我們又怎會不溫暖在心頭,過每個暖冬呢?   你們還有甚麼方法來報答親情呢?《孝經》說:「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

」《三字經》說:「幼而學,壯而行。

上致君,下澤民。

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古代要做到孝,就要好好待奉雙親,還要揚名聲,顯父母。

在現今,我認為最基本的是由自己做起,例如,體諒親心,做好自己本份,努力讀書,勤奮工作,多做善事,貢獻社會,讓父母以你為榮,就能做到了。

你們有這個志向嗎?   談到母愛,談到孝順,談到反哺,中國有太多這樣的經典著作了,你們還記得中一下學期讀白居易的《燕詩》(正確的題目為:《燕詩示劉叟》)嗎?我引錄出來,讓你們重溫一下: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嘴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里,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   作者寫這首詩的動機是:「叟(老人)有愛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

叟少年時,亦嘗(曾經)如是。

故作《燕詩》以喻(勸喻、諷喻)之(他)矣。

」這首詩的文字很淺顯,但內容令人深思。

我不是常常對你們說:有怎樣的父母,就有怎樣的子女;你怎樣對你的父母,將來子女就會怎樣對你。

這相信是佛家所說的因果報應了。

我認為,無論怎樣,我們都要做好本份,盡子女的責任;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更無不愛子女的父母。

燕子要反思,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更要好好地反思。

  在我讀中學的時候,除了《燕詩》外,還選讀了白居易的《慈烏夜啼》,你們的課程已刪去這首詩,原文如下: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舊)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衣領),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餵養)心。

百鳥豈無母,爾(你)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去世)喪(喪禮)不臨(到)。

嗟哉斯徒輩(這班人),其心不如禽!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孔子的學生,以孝見稱)。

」   白居易的母親晚年為病所苦,後來跌落坎井而死。

他在守喪間寫下這首詩,從詩中的「未盡反哺心」,我們可以瞭解他「子欲養而親不在」的心情。

這首詩一方面在宣洩自己的悲情,一方面是諷諭世上不孝的人。

  作者盛讚烏鴉能反哺,因為它年幼時,依賴母親餵食,等到長大後,它知道反餵年老不能覓食的母鳥,所以後人引申子能報親思的叫反哺。

相反作者評擊忤逆、連禽獸都不如的吳起。

  我在http://163.27.159.5/upfiles/school/docup/chingblue_2076_吳起二三事.doc 網頁找到吳起的二三事,你們看看他有多少令人髮指的劣行:   母死不奔喪:吳起是衛國人,小時家境富裕,為了謀個一官半職,遍遊各地,不料事與願違,官不但沒求到,反而把家產用光,因此受到鄉人嘲笑。

吳起受不了,竟然殺死三十多個笑他的人,逃到國外。

逃亡之前,在臂上咬一口,對母親發誓說:「我如不能成為卿相,絕不回國!」   不久吳起的母親過世,他不回家奔喪,他的老師氣得和他斷絕師生關係。

(慈烏夜啼中,白居易就是針對這件事指責他。

)   殺妻求將:不久吳起來到魯國,遇上齊國攻打魯國,魯王有意任他為將,反對的人卻說:「吳起的妻子是齊人,可能會洩露軍機。

」吳起立刻殺死妻子,表示和齊國無瓜葛。

魯王於是重用他,齊軍被打得落花流水。

可是眾臣極力在魯王面前說他既殘忍且不孝的事,吳起只得離開魯國。

不久來到魏國,魏王準備富國強兵,正需人才,便任他為將。

  吸吮膿血:吳起為將,和士兵同甘共苦,士兵吃什麼,他也吃什麼,從不擺官架子。

有個小兵長瘡,坐臥痛苦不堪,吳起知道了,竟親自幫小兵吸出膿血,治好了瘡。

這件事傳回到小兵的老家,小兵的母親聽到後嚎啕大哭,鄰居覺得奇怪,問她:「將軍治好妳兒子的病,你高興都來不及了,為什麼還哭呢?」母親回答:「前幾年,我兒子的父親患瘡長膿,吳將軍曾為他吸吮,他感恩在心,出戰時奮勇爭先,有進無退,因此戰死沙場。

如今吳將軍又為我的兒子吸膿,我想我兒子註定會和他的父親一樣,戰死沙場,以報答將軍。

想到這裡,怎能不傷心痛哭呢?」   吳起就是這樣帶軍,所以獲得軍心,百戰百勝。

後來魏文侯死了,由武侯即位。

朝中臣子爭權,吳起被設計陷害,離開魏到楚國去。

  慘死箭下:吳起的才能高,很快就受到重用。

他幫楚悼王攻打敵國,都得到重大的成就,並且革新政治,實行許多富國強兵的措施。

也因此得罪許多權貴,那些權貴暗中聯合起來,想要殺吳起,可是有楚王的保護,一時無法得逞。

後來悼王死了,那些權貴立刻作亂,衝進宮中要殺吳起。

吳起知道已無處可躲,就跑到悼王的屍體旁,抱著屍體。

其實他這樣做是不想放過殺害他的那些權貴。

怎麼說?因為那些人用箭射吳起,箭如雨下,當然射死了吳起,可是也射到了悼王的屍體。

這還得了,新王一即位,馬上徹查這件事,那些權貴都因為射王屍的罪被判死罪!   至於曾參的生平,你們可以上網找找他的資料來看。

  我們都要做個孝順的子女。

  祝身體健康!                         爸 爸                        2007年1月27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