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宣稱英國「巨石陣」是「外星人的遺跡」 澳洲科學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專注聆聽導覽,當中談到的所有有關巨石陣作用的理論,對於記憶或 ... 得有怎樣的實體遺跡作為憑證,才能讓考古學者們發現史前巨石陣是個記憶空間?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Podcast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時事現場 New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 首頁 文史藝術 文化 別再宣稱英國「巨石陣」是「外星人的遺跡」──澳洲科學家:這是原民存放知識的「記憶空間」 換日線全球讀書會 2018/07/24 11272 PhotoCredit: 無論社會如何變遷,都需要保留知識的方法 編輯導言:本文作者琳恩‧凱利回顧了那些教人驚嘆的巨大歷史遺跡:英國史前巨石陣、復活節島巨石像、秘魯沙漠納斯卡線,並提出了與考古學家不盡相同的解釋。

過去,許多專家學者試著提出各種答案:天文台、古墳場,甚至是外星人遺跡、怪力亂神等。

凱利的答案卻出乎意料:這些原民遺址,都是全然符合自然科學與現實世界定律的記憶場所。

人類從狩獵採集的生活形式,逐漸轉變為定居的某種農耕畜牧形態,在經歷這整個緩慢的變遷過程的同時,原民也開始興建英國史前巨石陣,然後又不斷加以修改變更。

考古學家們重建過去的社會時,憑藉的全都是實體遺跡,所以我必須先去探究,游牧的原民群體與定居的農耕社會,這兩種形態各自會產生怎樣的具體影響力,才能進一步了解,當遺址建造者不再在廣大地景中四處遷移,而是在某處村莊安家落戶時,考古學家們究竟能從考古紀錄裡看到些什麼。

畢竟,人類除了吃喝拉撒睡、畜牧繁殖和建造遮風擋雨的住所之外,也會思考與求知,我必須先能夠辨認那些記憶手法遺留的痕跡,才能從考古紀錄中察覺到它們的存在。

這也就是說,接下來我必須讓大家看到,有關史前巨石陣「地景」的所有一切,其實都已呈現在考古學報告裡。

「巨石陣」是先民的「記憶空間」 在2008年索爾茲伯里平原的那天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所做的有關原民記憶巨量資訊的方法研究,也可以運用在考古學範疇裡。

根據觀光導覽的解說,巨石陣中央的那些帶有符號的巨大藍灰砂岩遺跡,是在這個歷史遺址形成500年之後,才於此處出現。

原本巨石陣的石圈涵蓋範圍比較大,直徑約有100公尺,是由56根直立巨石所組成。

 圖/達志影像 巨石陣中央那些帶有符號的巨大藍灰砂岩遺跡。

 圖/我的夢 在那一刻我問自己,當一個移動文化要定居下來的時候,對於遍布在整片地理景觀裡的那許多歌之路、記憶古道和一系列神聖地點,他們要怎樣加以保存? 他們承擔不起失去這些知識的代價,但又不能再度遨遊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於是答案很快就浮現了──用一個巨石石圈來代替以往年度例行造訪的那些神聖場所。

這很顯然是個好方法,就用一個個各別獨立的石塊,將原本那些場所全部複製過來。

於是他們就這樣創造了一個記憶空間。

我專注聆聽導覽,當中談到的所有有關巨石陣作用的理論,對於記憶或知識系統連提都不曾提起。

但是裡面有關「至點」的墓葬和採集的部分,倒是讓人覺得有點道理,他們說到這裡可能是天文觀測台和醫療所,這兩種說法都與我心中正醞釀的理論雛形相吻合。

另外還提到可能跟某種儀式有關,但這說法似乎沒有任何立論依據。

總之導覽中找不到一絲一毫「記憶空間」的痕跡。

得有怎樣的實體遺跡作為憑證,才能讓考古學者們發現史前巨石陣是個記憶空間?我很清楚,除非我的看法能與地上和地下的考古研究相吻合,否則別指望任何人會認真看待我的說法。

一個心理遊戲:從游牧到定居 我們來玩個心理遊戲。

想像這裡有一則故事,已經流傳了好多好多世代,經過了好幾千年。

來想像一下,你不只是對身邊剛發生過的事,對於祖先所有的事情也都能記得,還可以一直倒溯回到狩獵採集時期: 那時你們雖然已經不再四處游牧,但一整年裡,依舊得為了已知的食物來源而奔波遷徙;然後你會在某些地點,順應環境條件設法提高主要資源收穫量,也許是在某個適合捕魚的地方,設計捕魚裝置,或者是將天然適合馬鈴薯生長的地區,好好做個整理。

一代一代過去,每次你回家的時候,都對附近的其他資源變得更為清楚,於是你能取得的食物越來越多,然後在一地停留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因此,你逐漸能生產更多的當地食物,替牲畜圍起柵欄,然後減少對野生資源的依賴;你會與遠地的部落以物易物,交換種子和牲畜,也交流相關知識;在所有居留地當中,你開始特別喜歡其中某個住家。

不過,現在有個問題來了。

身為經常遷移的狩獵採集者,在一整年裡追隨著一個個季節性資源而四處奔走,你的部落會經常在移動路徑附近的神聖地點上,展演儀式、慶典及知識;你還會在岩石、樹木、洞穴與棲身處所描繪或雕刻,並將知識嵌置在地景──你的廣闊記憶空間裡。

因為開始比較長時間在一地逗留,於是你們藉由某種朝聖的制度,使長老們能夠回到神聖地點,去演示那如今已然「古老」的儀式,以確保知識得以留存。

即便是永久定居了,你們也已找到解決辦法: 長老們會將原先那個地景一帶的神聖場所,全部複製到靠近你們現在居處的某個地點,利用石塊或木柱來代表神聖遺址,以及嵌置在裡面的知識,諸如動植物屬性、導航術、族譜、資源權利協議、文化願景,當然,還有宗教和歷史。

興建具有記憶空間功能的紀念性建築,需要投入大量勞力,但因每個人都能體認到,這些故事對於部族在生命與文化存續方面的重要性,所以大家都很樂意付出。

這些石頭並非隨意樹立,木樁也不是到處架設,無論是圓形和直線排列、圓中有圓、平行排列的多條直線,或土塚與廣場,全都是為了因應某種次序結構的需要。

不管是公共或管制性表演空間,所有考量全都已納入儀典廣場的設計當中,而且幾世紀以來還不斷修改變更,以改善聲音的呈現效果,容納日漸增多的人口。

吟誦時之所以要走動,目的也在於憶念故事,為此而修建和維護的那些通道及行走路徑,因此也受到人們重視。

圖/shutterstock 無論社會如何變遷,都需要保留知識的方法 當你的部落規模還不大,幾乎人人平等時,想要獲得權力,並取得長老手中的管制版知識,唯一的途徑就是提升入門培訓等級。

隨著人口逐漸增加,知識專家們會形成權力集團,以守護他們在整個資訊系統中的特別職責,確保資訊能夠維持正確。

這種團體有點類似美洲原住民與非洲農業部落的秘密或醫療社團。

對於農業與慶典活動來說,曆法的維持都是非常重要的事,因此「司時者」在你的社會裡是個極具權威的人。

譬如為了參加慶典,長途跋涉前往主要村落,常常需要耗費幾天甚至幾週的時間,這時就必須有人知道你何時應該出發,以及該如何確定方向。

而回溯到狩獵採集時代,早在很久以前,你的長老們就已透過觀察植物開花期、星辰運行與鳥類遷移來維持曆法。

到了定居之後,必須仰賴在一處固定地點反覆觀察和精確紀錄,才有可能進行的至點、月球停變期(thelunarstandstills)和其他天文活動的預測,這時候也會變得比較容易著手。

有些紀念建築就是依據冬夏兩至點和其他天文現象,來進行方位調整。

在少部分像史前巨石陣這樣的儀式地點中,握有知識的精英份子受到高度尊崇;也因為那些被讚頌和傳授的知識,使得這些地點成為著名的知識中心。

人們會不遠千里到此相聚和參加慶典,於是這些重要的知識中心日趨精緻考究;而遍布地景各處的那些縮小版知識中心,在地方社區裡也發揮著類似但較為單純的功能。

這裡沒有個別的富裕酋長,也沒有人會帶著貴重的陪葬品被埋進墓穴裡,知識才是真正的權力。

然後你們的社區變成了農業村落,對於長老的依賴大幅減少,他們仍然在使用的舊有記憶空間,雖然千年來已因應周遭變化作了調整,但是某些人在財富和個人權力欲望的驅使之下,開始展開強制統治,打破了原有的平等思想。

農夫懂得如何栽種作物或繁殖牲畜,麵包師傅對烘焙很拿手,鐵匠精通打鐵,戰士擅長廝殺,而如今部落長老們宣稱他們與神話靈祇具有特殊連結。

在許多許多世代之前,曾經與所有人如此接近的神祇,如今卻變成了被供奉在神壇上接受膜拜的神,神聖地點也被劃上防護界限。

曾經與日常生活實用事務有著緊密關聯的那些神靈,現已不復存在,宗教與宗教「專家」們自成一體。

儘管歌謠早已無人傳唱,但古老的記憶空間卻仍然屹立不搖,留待考古學家們努力從中重建你們的世界。

上面這一系列劇情描述,每個部份都可以再作幾倍延伸,和許多不同版本的變化。

從狩獵採集到農耕畜牧,任何經歷過這種變遷的文化,在需時成千或上百年的過渡過程裡,必定在某方面多少都有過類似的遭遇。

但是,只要人們仍舊相當程度地依賴野生資源作為食物及原料來源,仍然為了交易四處遊走,需要法律與道德制度,想要維護族譜、歷史與一套可以一以貫之的信仰,那麼他們就會需要一個複雜的知識系統與記憶空間,來協助保存這所有一切。

小結 我們一輩子都生長在書本充斥的環境裡,想要去理解那些從記憶中擷取所有知識的人,就算不說不可能,至少也是困難重重。

但是我們仍然必須努力,因為只要想重建任何口述文化,如果不考量他們的口述形式,結果肯定是不完整的。

無論如何,每個社會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考古遺址,都必須就遺址本身的角度來作檢視。

《關於作者》 琳恩‧凱利(LynneKelly) 琳恩‧凱利博士是一名科學作家,也是澳洲拉籌伯大學的榮譽附屬研究員,奉獻大半人生於中等學校教育,教授物理、數學、資訊科技與一般科學等方面課程。

已出版過幾本暢銷科學書籍,內容皆與她的研究調查項目有關,諸如超自然現象、鱷魚及蜘蛛等。

琳恩最初是以原民動物傳說為博士論文題目,但後來轉而對非讀寫文化記憶的方式產生極大興趣,從此熱衷於研究原民如何能在不使用文字的情況下,記憶鉅量實用資訊。

某天,在索爾茲伯里平原上遠觀史前巨石陣,她突然領悟到,自己的新觀點能為世界各地考古遺址,帶來嶄新的觀察角度,從而展開這趟驚奇旅程,以所提史前巨石陣實為一記憶空間的理論主張,廣受各界矚目。

最終有了這部《記憶密碼》的誕生,而這也是她的第16本著作。

著有:《史前社會的知識與權力》、《蜘蛛:學習如何喜愛它們》、《鱷魚:演化史上最大型的倖存者》、《給無神論者的超自然現象參考指南》等書;合著:《探索混沌與分形》。

備註:本文摘自琳恩‧凱利(LynneKelly)的《記憶密碼:世界原民遺址隱藏千年的秘密》(TheMemoryCode:TheTraditionalAboriginalMemoryTechniqueThatUnlocksTheSecretsofStonehenge,EasterIslandandOtherAncientMonuments)。

由好優文化授權換日線原文轉載並增訂小標。

惟圖、文經編輯,均與原作有部分出入,欲閱讀作者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執行編輯:張詠晴 核稿編輯:林欣蘋 PhotoCredit:shutterstock 英國 巨石陣 記憶空間 遺址 文化保存 關聯閱讀 【文藝筆記】「只有真正在西藏住過的人,才懂得敬畏這塊土地」──文革時期進入新聞一行,用青春體驗西藏歲月 造訪雲中之城馬丘比丘,見證已逝去的偉大文明 作品推薦 【環遊世界】里斯本與波多的「瑜亮情結」:「首都氣魄」與「文青生活感」,誰才是「葡萄牙之最」? 【國際政經】「大麻改革」是否將橫掃全美?──無論支持或反對,不改墨西哥人民為「毒品戰爭」付出的鮮血代價 參考資料 TOP 換日線全球讀書會 「書是鏡子,人只能在書裡看到自己的內心。

」 在這個紛擾嘈雜的世界,你需要的不僅僅是像換日線這樣,每日更新文章的媒體平台。

市面上還有許多角度多元、內容充實的好書,值得你隨時拾起、品味,在文字與頁面間,與自己相遇。

▍想和編輯、讀者們,一起進行線上讀書會,交換閱讀的靈光嗎? 歡迎訂閱季刊,加入換日線全球編輯室→請點此。

▍想把自家好書推薦給換日線讀者嗎?選書不限新舊,加入全球讀書會計畫→請點此。

看更多 上一篇 【墨西哥毒梟真實事件四部曲】之四:冥冥之中,是誰在守護販毒集團、實現底層人民的願望?(下) 下一篇 「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女人就要『切』」?──索馬利亞十歲女孩之死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文化Culture 【中亞朝聖之旅】在泛靈信仰與一神信仰之間──遊牧民族的騰格里信仰(Tengrism) 歷史History 【一頁阿拉伯】穆罕默德出道之前,阿拉伯半島上的猶太人與歷史的「世紀懸案」 旅行Travel 大雪紛飛的公路旅行,走過罕為人知的歷史現場──芬俄邊境Karelia的文化地景(中) 文化Culture 匯聚三百年時光記憶 彰化釀出古今交融新風味 【未來人才進行式】EP1小紅帽創辦人林薇Vivi 熱門文章 1 「下車加個油而已,幹嘛背包包?」北美加油站:你不可不知的3大危險! 2 出國留學4年,多益仍考610分──為什麼「喝過洋墨水」,是我不願面對的真相? 3 【一個女人的自述】「我在婚禮當天被輪姦」──一個歷劫生還、爬出黑暗的故事 4 狀元不戰學歷!職棒選手梁家榮的熱血棒球夢:「成就感不一定是贏,而是懂得調適失敗」 5 工作太痛苦,辭職有解嗎?──職場打滾多年,我才明白「痛苦的意義」 6 「亞洲人都會做壽司」?在街上被叫JackieChan⋯⋯法國人對「亞洲人」的六大刻板印象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2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