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鏡頭種類這麼多!帶你揭密它們獨特的特徵及優勢 - 工程師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廠商做出來的目的很簡單,攝影師不用到相機機身內調整光圈,必要時刻可以省去一點時間喔! 而定焦鏡頭通常因鏡組結構單純,所以定焦鏡頭比較輕巧,連帶也 ... 首頁 攝影小知識 原來鏡頭種類這麼多!帶你揭密它們獨特的特徵及優勢 原來鏡頭種類這麼多!帶你揭密它們獨特的特徵及優勢 0 布萊克發佈於1年前 原來鏡頭種類這麼多!帶你揭密它們獨特的特徵及優勢 目錄 好的! 下次吧! 抱歉打擾你閱讀!最近正在籌備一個課程,可否給我反饋意見好嗎? 好的! 下次吧! 大家好,我是布萊克。

市面上鏡頭種類那麼多,每間廠商都不斷推出新的鏡頭,甚至還有的會再版推出,你知道哪種鏡頭適合你嗎?如果你手邊預算有限,正在為了要挑選什麼鏡頭而感到苦惱,那這篇文章應該會對你有幫助喔!我會介紹鏡頭種類的差異,並介紹他們獨特的用途,趕快往下看吧! 豐富的鏡頭種類/出自SonyCameraChannelYouTube頻道   對了!看完文章之後,可以到文章最下方做個隨堂考,測驗看看你有沒有學會!       鏡頭種類特徵及優缺點 文章有點長,所以布萊克貼心的將各種鏡頭優缺點列在這邊! 優點 缺點 變焦鏡頭 旅遊首選一顆搞定 重量較重不便攜帶 定焦鏡頭 大光圈畫質優異重量輕輕 使用時機單純需要構圖靈感 浮動光圈鏡頭 價格實惠重量輕輕 畫質鬆軟光圈下降快 恆定光圈鏡頭 光圈不變夜晚好拍 價格昂貴重量較重 魚眼鏡頭(12mm以下) 效果獨特視角超廣 變形嚴重 超廣角鏡頭(12-24mm) 抑制變形視角超廣 價格較貴 廣角鏡頭(24-35mm) 抑制變形視角較廣 價格較貴 標準鏡頭(35-70mm) 旅遊首選價格實惠 較難挑選 望遠鏡頭(70-300mm) 淺景深壓縮感較易入門 不便攜帶 超望遠鏡頭(300mm以上) 淺景深壓縮感 較難入門不便攜帶 餅乾鏡頭 體積較小方便攜帶 材質普通 人像鏡頭 大光圈畫質清晰 較難挑選 微距鏡頭 放大倍率佳畫質細緻 價格昂貴 移軸鏡頭 消除透視感修正視角 使用時機受限操作較複雜 反射鏡頭 獨特光圈形狀價格實惠 畫質鬆軟光圈較小 鏡頭種類特徵及優缺點       以轉動環區分 每顆鏡頭上都會有幾個可以轉動的圓環,他們稱為變焦環和對焦環,功能完全不一樣。

變焦環:變更鏡頭焦距,可以調整畫面視角構圖,通常轉動後鏡頭的長度會變長或變短。

對焦環:調整焦點位置,轉動後可讓畫面中的景物失焦或是清晰。

以轉動環區分鏡頭可分為變焦鏡和定焦鏡     變焦鏡頭 旅遊首選一顆搞定重量較重不便攜帶 出門旅遊最討厭大包小包的了,為了減輕行李重量,許多人出門旅遊首選變焦鏡頭。

因為具有調整焦距的特性,不用隨著拍攝的題材更換鏡頭,一顆鏡頭就能應付多數的場合了。

不過你可能也注意到了,市面上鎖定同品牌的鏡頭,其中就有多支變焦鏡頭,有的貴也有的便宜,究竟差在哪裡呢? 以轉動環區分鏡頭可分為變焦鏡和定焦鏡   最重要的差異就是使用時機和光圈大小。

使用時機:看你要用在什麼場合,是要拿來拍風景、人物,還是生態攝影,這幾種題材都有變焦的需求。

有需求後產品定位就不同了,這部分布萊克放在後面「特性面」部分在詳細介紹。

光圈大小:光圈是影響售價的關鍵因素之一,光圈影響進光量,光圈越大光線就越充足,這應該很好理解。

通常大光圈的鏡頭都比較昂貴,這與光學設計有非常大的關係。

哈哈!好像扯遠了。

總之,只要你看到焦距是有範圍的,那就一定就是變焦鏡頭。

舉例來說,SonyFE24-240mmf/3.5-5.6這顆鏡頭中的焦距範圍就是24-240mm,表示變焦鏡頭的意思。

    定焦鏡頭 大光圈畫質優異重量輕輕使用時機單純需要構圖靈感 從中文就可以看出用途,「定」焦就是固定焦距的意思,也就是焦距無法隨意變動。

這類鏡頭都沒有變焦環,只剩下一個對焦環可以轉而已,那就沒有視角變化的可能性了,構圖就需要一定的技巧水平。

你可能會問「只有一個對焦環?我怎麼看過兩個的」。

對!像是上圖定焦鏡頭那邊就放了兩顆鏡頭,另外一顆確實有兩個圓環,但多出來的圓環並不能達到變焦的效果,而是用來調整光圈大小的,稱為光圈環。

這種從外觀就能改變光圈大小的鏡頭算少見喔!廠商做出來的目的很簡單,攝影師不用到相機機身內調整光圈,必要時刻可以省去一點時間喔! 而定焦鏡頭通常因鏡組結構單純,所以定焦鏡頭比較輕巧,連帶也就反應在價格上了,相較之下都比較便宜。

定焦鏡頭內部結構/出自臺灣Sony官方網站 變焦鏡頭內部結構/出自臺灣Sony官方網站   你可能會認為比較便宜的鏡頭是不是光圈就不怎麼樣呢?其實完全相反,定焦鏡頭的另外一個特色就是大光圈。

變焦鏡頭比較難做到大光圈,但定焦鏡頭隨便就能達到f/1.8或f/1.4甚至更大。

延伸閱讀: 變焦、定焦鏡頭差異在哪?銳利畫質的新選擇   前面講了很多定焦鏡頭的優點,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便利性較低,畢竟買了固定焦距的鏡頭,無法通用在任何地方。

想在很多場合使用就必須要買多顆定焦鏡。

  看到這裡覺得內容不錯的話,敬請按下方的Liker按鈕拍滿吧!這樣布萊克就會更有動力去分享更多優質的內容,或者也可以分享這篇文章。

快來訂閱我的部落格:內容經過精心整理,文章更新後將會自動收到通知!想知道更多資訊嗎?那就趕快訂閱!       以光圈區分 光圈大小對鏡頭來說至關重要,光圈夠大,光線就會充足,夜晚拍攝較不容易晃動到,如此就會輕鬆許多。

以轉動環區分鏡頭可分為變焦鏡和定焦鏡     浮動光圈鏡頭 價格實惠重量輕輕畫質鬆軟光圈下降快 市面上多數的變焦鏡頭,光圈都會隨焦距變大而縮小,這種稱為浮動光圈鏡頭。

像是下面這張圖是70-300mmf/4.5-5.6鏡頭焦距與光圈變化關係。

當焦距是70mm的時候,光圈大小的範圍就是f/4.5-f22。

而轉動焦距到155mm的時候,光圈大小的範圍變成f/5.6-f/25,也就是說焦距到一半而已,光圈已經快掉一級了。

浮動光圈與焦距的關係   光圈變小後,可能就要用更長的快門時間或是更高的感光度來達到相同的曝光。

快門更長可能會晃到造成殘影,相片就報銷了。

更高感光度會有雜訊躁點,數量一多就不銳利也不好看了。

這麼說的話,這種浮動光圈鏡頭不就都不能買了嗎?先別急著下定論! 雖然缺點很明顯,但讓布萊克說一下它的優勢吧!總結如下: 1.價格便宜,對入門新手很友善 若價格是你考量的首要因素,那可以多看看浮動光圈鏡頭。

以最常使用的標準焦段和望遠焦段來說,價格最大的差距可以到臺幣11,000元。

這是全片幅鏡頭的價差,APS-C鏡頭價差會小一點點。

作為入門練習使用,可以先從基本款開始買起。

分類 鏡頭規格 定價 官方連結 浮動光圈 FE28-70mmf/3.5-5.6OSS NT$14,980 這裡 恆定光圈 Vario-Tessar®T*24-70mmf/4ZAOSS NT$25,980 這裡 浮動光圈 FE70-300mmf/4.5-5.6GOSS NT$35,980 這裡 恆定光圈 FE70-200mmf/4GOSS NT$38,980 這裡 浮動光圈與恆定光圈價位比較   2.體積較小(與恆定光圈鏡頭相比) 通常來說,浮動光圈鏡頭的內部比較少光學鏡片,連帶就會反應在體積上,自然就不用那麼長的鏡頭。

體積縮小之後,那就會提高攜帶出門的意願。

右邊是浮動光圈鏡頭,體積比較小   上圖是SEL70200G(圖左,恆定光圈)和SEL70300G(圖右,浮動光圈)。

雖然這兩顆鏡頭設計上屬不同的變焦方式,一起比較較不公平,但通常來說,浮動光圈的體積確實較小。

  3.重量較輕(與恆定光圈鏡頭相比) 光學鏡片比較少,重量當然就變輕了,這大概不用多做解釋。

    恆定光圈鏡頭 光圈不變夜晚好拍價格昂貴重量較重 一般來說,只要焦距可以變動的鏡頭,光圈大小都會跟著影響。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有的鏡頭甚至會設計成光圈大小都是永恆固定不變的,稱為恆定光圈鏡頭。

左邊是恆定光圈,右邊是浮動光圈   雖然光圈不會焦距而變化,但並不是說光圈都不能調整。

這邊說的「恆定光圈」是指最大光圈都不會改變,當然你想縮小光圈是沒問題的。

前陣子寫過恆定光圈鏡頭的優缺點,感興趣的話可以到這邊看看。

延伸閱讀: 什麼是恆定光圈?優缺點分析一次說給你聽   在攝影圈內有個有趣的「行話」,他們會稱特定幾種恆定光圈鏡頭為「三元」,指的是16-35mm超廣角鏡頭、24-70mm標準鏡頭、70-200mm望遠鏡頭。

當你蒐集滿這三款黃金鏡頭,基本上你就不用再購買其他鏡頭了,已經能涵蓋大多數的使用情境了。

而這三顆鏡頭還能再細分成「大三元」和「小三元」,總共就6顆鏡頭。

大三元:指恆定f/2.8大光圈的三個鏡頭,不管質感、做工、畫質都是無可挑剔的,常常是鏡頭廠商展示自家光學工藝水平的最高級鏡頭。

現在說得出名字的鏡頭廠都有各自的大三元鏡頭群。

這是最香的佳餚,品質極致無庸置疑。

當然售價也非常讓人吃驚,並不建議入門新手購買! 小三元:指恆定f/4光圈的三個鏡頭,這三顆鏡頭光圈並沒有大三元那麼大,相差一個級距的進光量。

進光量是影響鏡頭價格的要素之一,因此價格也便宜許多,想學習攝影的朋友可以考慮看看。

      以焦距區分 以焦距來區分鏡頭的話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幾類,焦距的標準並不是絕對的,只是大家習慣性這麼稱呼而已。

焦距與視角關係圖   以下的焦距皆以等效焦距來區分,想要轉換成APS-C片幅的話需要除上1.5倍喔!例如魚眼鏡頭是全片幅的12mm以下的鏡頭,換算在APS-C片幅是8mm喔! 對於等效焦距還不熟悉的朋友,可以先看看這篇文章,先理解一下它與感光元件存在什麼關係。

延伸閱讀: 什麼是感光元件?讓你瞭解種類差異、等效焦距以及4個影響層面     魚眼鏡頭(12mm以下) 效果獨特視角超廣變形嚴重 鏡頭外觀會明顯外凸,看起來就像魚的眼睛,所以才會用命名為魚眼鏡頭。

這種鏡頭的視角通常會接近180°,視野非常寬廣的鏡頭,比什麼超廣角鏡頭都寬廣許多。

不過也因為視角非常廣闊,相片裡面的景物會有大幅度扭曲失真,呈現桶狀的變形。

魚眼鏡頭AF-SFISHEYENIKKOR8-15mm/出自臺灣Nikon官方網站   魚眼鏡頭有兩種分類,分別是對角魚眼與圓形魚眼。

對角魚眼:這種比較常見一點,越往相片邊界看就會發現變形非常嚴重,很容易就能拍出具有張力的作品。

雖然後製也可以做出這種效果,但用光學自然形成這種效果也是很不錯的喔! 圓形魚眼:最大特色就是相片周圍會有不同程度的暗角(或說黑框),中間的景物就像是從凸透鏡看出去的效果,很像站在月球看地球的那種感覺,相當有意思。

若將APS-C的對角魚眼鏡頭接在全片幅機身上,那就會變成圓形魚眼喔! 對角魚眼/出自Pixabay 圓形魚眼/出自Pixabay   魚眼鏡頭拍攝出來的效果非常獨特且誇張。

不過這算是小眾的需求,並不是每間鏡頭廠商都會推出的產品。

目前布萊克找到的型號如下,想要拍出這種特殊效果的朋友可以買來玩看看。

CanonEF8-15mmf/4LFisheyeUSM NikonAF-SFISHEYENIKKOR8-15mmf/3.5-4.5EED LAOWA4mmf/2.8Fisheye     超廣角鏡頭(12-24mm) 抑制變形視角超廣價格較貴 雖然視野不及魚眼鏡頭,但從這個焦距起就有多個鏡頭廠商互相較勁的意味了。

通常來說,焦距越小,相片邊界的景物就會出現變形。

而超廣角鏡頭當然不例外,但各家廠商為了讓變形效果降到最低,他們都會使用非球面鏡片抑制失真,價格上就貴了一些。

超廣角鏡頭SonyFE12-24mmf/4G/出自臺灣Sony官方網站   好啦!我知道這顆鏡頭不是貴一些而已,但這好歹也是Sony自家的G系列,它是造鏡工藝第二優異的系列了。

拍攝風景、建築和星空時,絕對不可缺少超廣角鏡頭。

因為這類的主題都需要將眼前的所有景象收錄進一張相片內,你想想站在臺北101前面,有用超廣角鏡頭就容易將整棟建築物盡收眼底。

風景照適合使用超廣角鏡頭/出自Pexels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分不清楚超廣角鏡頭與魚眼鏡頭有什麼差異,除視角的差異之外,最大的重點就是魚眼鏡頭並不會處理相片周圍變形失真的問題,但超廣角鏡頭會進行抑制,沒有變形的相片會有比較多的商業空間。

    廣角鏡頭(24-35mm) 抑制變形視角較廣價格較貴 相較於超廣角鏡頭,少了一個「超」字的廣角鏡頭比較吸引布萊克的目光。

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就是布萊克喜歡四處旅遊,廣角鏡頭相較之下比較萬用一點。

第二,超廣角鏡頭的視野較廣,很容易拍到一些不相干的人、事、物,想避開還不容易呢XD!但用廣角鏡頭比較沒這個問題。

廣角鏡頭Vario-Tessar®T*FE16-35mmf/4ZAOSS/出自臺灣Sony官方網站   廣角鏡頭主要還是專攻在風景、建築...,可以涉及到一點人文街拍的範圍。

像是旅館或是房仲業也都會用廣角鏡頭拍室內的樣子,讓人有種房間超大的錯覺。

飯店房間善用廣角鏡頭會讓房間變大/出自Pexels   既然提到Zeiss的這顆廣角鏡頭了,那就提一下布萊克之前開箱測試的文章吧!鏡頭整體表現並不差,感興趣的話就去看看囉! 延伸閱讀: 小三元最後拼圖SonyFE16-35mmf/4ZAOSS優劣分析與使用評價     標準鏡頭(35-70mm) 旅遊首選價格實惠較難挑選 標準鏡頭是最受大眾喜愛的焦段,主因就是適合生活中的多數題材,並不像前面的(超)廣角鏡頭只能用在較固定的場景。

今天想在街頭拍一些相片、明天想拍人像、後天想拍風景...等等,通通能夠一鏡多數情況滿足。

標準鏡頭Vario-Tessar®T*FE24-70mmF4ZAOSS/出自臺灣Sony官方網站   正是因為適用的範圍相當多元,而且也是眾多廠商擠破頭都想要推陳出新的焦段,自然就會有眾多的候選鏡頭啦! 截至撰寫文章的當下,光是Sony自家就大概有16顆E-mount全片幅鏡頭落在這個範圍內了,你看看到底有多夯,對於新手來說容易出現選擇障礙,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朋友們合照剪影/出自Pexels   如果要布萊克推薦,我是傾向推薦50mm左右的焦段,因為人類在專注時眼睛所見範圍最接近50mm,有點所見即所得的概念。

    望遠鏡頭(70-300mm) 淺景深壓縮感較易入門不便攜帶 望遠鏡頭的視角比較窄,並不容易被周圍的景物而干擾。

因為焦距較長的緣故,特別適合拍遠方的物體,最常應用的場景就是動物園了。

如果動物園可以拍照,那一定會見過手拿長砲的攝影師對著園區內的動物狂拍。

望遠鏡頭SonyFE70-300mmf/4.5-5.6GOSS/出自臺灣Sony官方網站   之前布萊克也有開箱過這顆鏡頭,以價位來說算是性價比很高的鏡頭,有興趣的話就看看吧! 延伸閱讀: 入門長焦首選SonyFE70-300mmf/4.5-5.6GOSS優劣分析與使用評價   我們都知道越靠近你的人會越大,越遠離的人視覺上越小。

但望遠鏡頭不是這樣,用它來拍攝會無法區分畫面中的人之間的前後距離,也就是畫面中的人物都差不多大,這種現象在望遠鏡頭很明顯,這稱為「壓縮感」。

望遠鏡頭產生壓縮感/出自Pexels   望遠鏡頭也可以產生非常淺的景深,不管用來拍人物或是動物都能夠發揮出強調主體的效果。

這也正是為什麼很多人像鏡頭的焦段都是落在這個範圍了。

望遠鏡頭產生淺景深/出自Pexels     超望遠鏡頭(300mm以上) 淺景深壓縮感較難入門不便攜帶 這種級別的鏡頭通常是一般人完全碰不到的。

怎麼說呢?焦距超過300mm通常都是特定題材才會用得上,像是體育賽事等各種比賽的記者、鐵道迷、生態攝影師、狗仔...等等。

超望遠鏡頭SonyFE200-600mmf/5.6-6.3GOSS/出自臺灣Sony官方網站   不管是誰將超望遠鏡頭拿在手上,應該都會吸引到不少目光,往往給人相當專業的感覺。

不過超望遠鏡頭都頗昂貴,普通上班族可能要存個幾個月才有辦法換到它。

鏡身也都非常的長,要裝得下也要找個容量大一點的防潮箱來放。

超望遠鏡頭通常都很重,以上圖的200-600mm來說就有2,115公克,拿在手上是相當有份量的。

超望遠鏡頭適合用在各種運動賽事/出自Pexels   目前市面上600mm以上焦距的鏡頭也不少,要是覺得焦距不夠用,最簡單的擴充方式就是購買增距鏡,通常會有1.4x和2.0x兩種選擇,只是套上增距鏡後會縮小最大光圈,增加了焦距的同時卻也犧牲的光圈,好不好用就見仁見智了。

  看到這裡覺得內容不錯的話,敬請按下方的Liker按鈕拍滿吧!這樣布萊克就會更有動力去分享更多優質的內容,或者也可以分享這篇文章。

快來訂閱我的部落格:內容經過精心整理,文章更新後將會自動收到通知!想知道更多資訊嗎?那就趕快訂閱!       以特性區分 餅乾鏡頭 體積較小方便攜帶材質普通 餅乾鏡頭的英文是PancakeLens,是形容厚度如鬆餅的意思,只是翻譯時被稱為「餅乾」了,強化了輕薄的特性,但通常鏡頭都沒有那麼餅乾那麼薄喔! 餅乾鏡頭的設計採用簡單的光學結構,鏡頭內部減少鏡片的使用量,達到輕薄的目的。

鏡頭外觀如下圖,你看看能不能找到對焦環的位置,那麼細小的圓環要轉動並非易事啊! 移軸鏡頭CanonEF40mmf/2.8STM/出自臺灣Canon官方網站   餅乾鏡頭是一個籠統概念,並沒有特別規定什麼鏡頭就是屬於此類。

常見的餅乾鏡頭通常是外觀扁平的小型鏡頭,像是廣角定焦鏡之類的,也可以理解為「薄得像餅乾的定焦鏡」,實際上沒有餅乾鏡這種東西。

因為鏡頭輕薄的外觀,搭配相機也不會過於厚重,甚至放在小背包或是口袋都很合適。

餅乾鏡頭搭配輕巧的機身/出自Pexels   不過要注意喔!餅乾鏡多數的材質都比較普通,不能經得起碰撞,放在背包或是口袋要注意擠壓的問題啊!最好都要用硬殼質感的相機殼裝著,不要都不裝或是用皮質的相機殼。

    人像鏡頭 大光圈畫質清晰較難挑選 拍攝人像時,最重要的幾個要素就是清晰的輪廓、周圍不能過於雜亂、色彩鮮艷、對比度高。

能夠達到這些條件的就是中長焦距的定焦鏡頭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像鏡頭常常會跟85mm的定焦鏡頭扯上關係的原因了。

人像鏡頭SonyFE85mmf/1.4GM/出自臺灣Sony官方網站   為什麼是85mm的定焦鏡頭呢? 與模特兒距離:如果攝影師與模特兒太近,那容易因光線關係而拍到影子,特別是在室內拍攝的時候,所以85mm的鏡頭最近對焦距離適當,不會拍到攝影師的影子 清晰的影像:拍人物時都會注重五官的位置,定焦鏡就能發揮細緻成像的關鍵 乾淨的背景:定焦鏡頭的光圈都很大,可以產生淺景深,藉此來模糊掉周圍雜亂的物體 顏色對比度:定焦鏡頭沒有過多的光學鏡片,不會折損顏色表現 在室內拍攝人像/出自Pexels   當然焦距的選擇比較彈性,你還可以選35mm、50mm、100mm都可以,如果模特兒的動作比較大,或是周圍場景都是預先排好的,選擇35mm廣角一點的鏡頭做為人像鏡頭也是可以的。

如果要更淺的景深,那就考慮100mm焦距的鏡頭。

男孩子騎著腳踏車/出自Photo-ac     微距鏡頭 放大倍率佳畫質細緻價格昂貴 前面講到了細緻度,那就一定要講到微距鏡頭。

微距鏡頭的特徵就是放大倍率都很高,多數能夠達到1:1的成像結果,一般鏡頭有個0.5倍的放大率已經是奇景了。

放大倍率1:1的意思表示最近對焦距離下,實物跟影像的大小是一樣,實物是1cm,那在相機上就會佔據1cm,也就是你拿尺量相機的LCD螢幕就是1cm。

微距鏡頭SonyFE90mmf/2.8GMacroOSS/出自臺灣Sony官方網站   通常微距鏡頭都是定焦鏡頭,焦距都有100mm左右,攝影圈都會稱其為「百微」,這就是在說焦距100mm左右的微距鏡頭。

微距鏡頭的主要用途就是拿來拍一些小東西,像是昆蟲、花蕊、飾品、公仔...都可以。

用微距鏡頭拍鋼鐵人公仔/出自Pixabay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焦距要那麼長?」,因為微距鏡頭都會用來拍攝螞蟻、蜜蜂、蝴蝶...等等這類的昆蟲。

焦距不夠長,你就要很靠近主體才能拍得夠近,遠遠的拍就浪費放大倍率了,這時才會出現焦距100mm的微距鏡頭。

若你跟布萊克同樣不太喜歡昆蟲,並知道自己拍微距的目的都是一些靜物,那就可以選擇放大倍率稍差或是焦距短一點的微距鏡頭,這也會反應在價格上的。

    移軸鏡頭 消除透視感修正視角使用時機受限操作較複雜 你喜歡拍建築物的嗎?多數時候我們只能從從仰角往上拍,你有發現建築物拍完之後,頂部都是呈現尖狀的嗎?當你站得距離建築物越近,頂樓就會越尖,像是下圖這樣。

仰拍建築物頂樓出現尖頂/出自Pexels   想要拍出垂直於地面的大樓應該怎麼拍呢?像是下圖這樣。

你可能會覺得要到盡量遠一點拍,或是到對面大樓的中間樓層往外拍之類的。

這就是大樓移動不了,那就移動自己的概念XD。

垂直於地面的大樓   而擁有移軸鏡頭就能輕鬆拍到這種效果了,人還是站在大樓的下方。

透過上下、左右平移光學鏡片,達到矯正扭曲的功能。

Canon的TS-E系列就是移軸鏡頭,外觀像是下圖那樣。

移軸鏡頭CanonTS-E17mmf/4L/出自臺灣Canon官方網站 移軸鏡頭平移鏡片/出自hotcoldphoto   以這顆鏡頭來說,黃色圈圈可以調整鏡頭上下平移的方向,最大可以平移12mm達到6.5°的傾斜效果,紅色按鈕可以順逆時針轉動鏡頭達到矯正目的。

移軸鏡頭功能按鈕/出自香港Canon官方網站   那你可能會感到疑惑「為何需要讓大樓垂直於地面?」,主要原因有兩個: 消除透視感:我們都知道距離眼睛越近的物體會越大,越遠的就越小。

這會讓眼睛有種建築物頂部很渺小的錯覺,消除透視感之後就沒有前後景的差異了。

描繪建築結構:買房子最怕就是購入後與實際感受不同,像是住在越高的樓層就會有空間格局越小的錯覺。

因此,為了讓大家更清楚建築結構、樓層高度,有必要讓大樓垂直於地面,每間房間的實際比例就能一目了然。

搞懂為什麼需要移軸鏡頭之後,那來看看示意圖吧!一般鏡頭與移軸鏡頭拍出來的示意相片如下,放在一起應該就更能感受出差異了。

一般鏡頭與移軸鏡頭示意相片   看示意圖是不是沒有Feel呢?那布萊克放一張實際的相片給大家看看吧!這次的模特兒是位於日本的東京大學,左邊(手機板是上圖)就是一般旅遊鏡頭拍的效果,右邊(手機板是下圖)就是移軸鏡頭拍出來的效果,可以明顯感受出建築物垂直於地面,很有意思吧! 一般鏡頭拍攝東京大學 移軸鏡頭拍攝東京大學(模擬)   移軸鏡頭的應用層面不只這樣,它還有其他的花樣可以玩: 1.全景相片 現在很多人的相機或手機都能拍出全景相片,從左至右移動,再透過程式內建的軟體全景照片。

現在合成計算還沒有做得很好,有時候合成後會有變形或是斷面的狀況出現。

有些攝影師會使用移軸鏡頭來矯正變形,這樣他就可以拍四張相片,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各一張,然後經過後製將相片拼接起來,這樣就會得到高畫素的相片了。

全景相片也可以用移軸鏡頭拍出來/出自Pexels   2.玩具城鎮 移軸鏡頭能拍出玩具城鎮的效果,像是下圖那樣。

有玩過「模擬市民」或是「模擬城市」的話,應該對於這種視角並不陌生,是不是超像玩具城鎮呢?也別的看法也可以留言讓我知道喔! 用移軸鏡頭拍城鎮宛如玩具造景/出自Pexels   為什麼會這樣呢?你應該知道要拍出淺景深的效果,必須要用大光圈、拍攝距離很近或是用望遠鏡頭才有辦法做到。

上圖的模糊效果類似於淺景深,淺意識會認為這東西很小,可能是用微距鏡頭拍的,所以才會認為是個玩具模型或是城鎮造景。

這張圖是移軸鏡頭拍攝出來的,是不是很酷呢! 想知道更多移軸鏡頭的活用方法嗎?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延伸閱讀: 活用移軸鏡頭,拍攝建築與風景     反射鏡頭 獨特光圈形狀價格實惠畫質鬆軟光圈較小 前面提到過超望遠鏡頭的特徵,通常鏡身比較長、比較重,而且也不便宜。

那有沒有便宜的替代方案呢?答案就是反射鏡頭了。

鏡頭外觀如下圖。

反射鏡頭CanonReflex500mmf/8S.S.C./出自國外Canon官方網站   先來看看為什麼反射鏡頭能夠達到超長的焦距,鏡頭內部結構如下圖。

當光線進入鏡身之後,內部的曲面鏡結構會反射光線到中間的鏡片,然後再反射至相機機身上。

反射鏡頭內部結構/出自維基百科   透過光線三度往返而鏡身內,光線行走距離增加,焦距也就增加了。

多數反射鏡頭的焦距都能達到500mm或甚至是1000mm。

由於鏡片結構簡單,直接反應在價格上面。

不過你可能也發現了,要做出這種反射鏡頭,中間必須要有一片不透光的鏡片結構,負責在鏡頭內部反射光線,讓光線走得更長一點。

因此,光圈的形狀並不是常見的葉片結構,而是環狀結構,長得就像是甜甜圈。

這也連帶影響散景效果,像是下圖的散景就是甜甜圈形狀的。

甜甜圈散景效果/出自birdvideo123YouTube頻道   前面講了很多反射鏡頭的特色,感覺應該是很容易大賣的鏡頭才是,但現在市面上好像很少看到?是的,反射鏡頭已經逐漸被市場淘汰了。

布萊克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是畫質不夠銳利。

由於光線會三度往返才讓相機機身接收到,影像銳利程度就會下降,這也是反射鏡頭本質造成的問題。

在這個影像畫質當道的年代,要是拍出來的畫面不夠細緻,很難讓人覺得這是現代產品。

而光圈不夠大也是反射鏡頭的致命傷,只要光圈不夠大,光線就不夠,快門速度也快不起來,只能適合拍一些時常靜止不動的動物,像是大象、獅子、老虎之類的動物,想拍鳥類可能要搭配一些運氣才有機會。

      隨堂考 前面講了那麼多,希望內容還能夠理解。

接下來是個小測驗的時間,想來測試看看你有沒有學會文章中的內容,快來試試看吧! 做個小測驗吧!看看你有沒有學會喔!       結論 看完以上很多鏡頭分類介紹後是不是覺得防潮箱裡面總是少了一顆鏡頭呢?XD 沒錯!歡迎來到攝影圈(ㄎㄥ)! 我自己也是這麼覺得的,但我已經先買好防潮箱的大小了,限制自己掏錢的速度。

如果你是剛剛入門攝影坑的朋友,我誠心建議你先從基本的浮動光圈鏡頭開始玩起,至少使用時機與頻率高很多,時常出門也可以帶著它到處玩。

到這邊先插播一下自己選擇防潮箱的品牌「防潮家」,我已經寫了非常完整的開箱與評論文章,歡迎到這邊看看! 延伸閱讀: 防潮家旗艦微電腦型FD-86A開箱、完整功能介紹與使用評價   回到正題!有了基礎認識之後就可以買定焦鏡頭或是恆定光圈鏡頭,文章裡面都有教你如何分辨,到時候忘記可以再回來複習一下。

等到有點概念之後就可以依照特性來挑選鏡頭,例如喜歡拍人像就選擇大光圈的人像鏡頭,喜歡拍花卉或小東西的就選微距鏡頭...等。

希望這次的內容能夠幫助到各位,如果覺得內容不錯,請幫布萊克分享給需要的人喔!或者也可以按下方的Liker按鈕拍滿它吧!讓布萊克獲得一點實質的回饋,這就會更有動力去分享更多優質的內容。

有任何回饋意見也都歡迎留言。

by工程師布萊克精選文章 日劇迷快來這裡追夢!日本富士電視台遊記! 自從我發佈部落格問卷調查之後,有不少朋友都希望我能多多分享一下旅遊的經驗,那就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今天要來分享之前去日本富士電視台的遊記,雖然在這停留時間不長,但到是一個挺不錯的經驗喔!如果文章對你有... 加密貨幣如何投資?手把手教你跨出第一步投資加密貨幣 之前在網路上或是YouTube上看到許多加密貨幣的新聞,不斷看到比特幣又衝到新高點之類的。

本來以為是個騙局,但經過幾個月的學習,我深刻體驗到這是一個新的投資機會,因此也加入了幣圈。

這篇文章要教你... 入門長焦首選SonyFE70-300mmf/4.5-5.6GOSS優劣分析與使用評價 在SonyE接環(E-mount)全片幅鏡頭群中,最平價的入門望遠大砲就是FE70-300mmf/4.5-5.6GOSS這款了。

它是SonyG系列的鏡頭,不管是散景、畫質... SonyA1相機「前所未見」的潛能,黑科技帶來的全新視野 2021.02.23最新消息: 臺灣價格公布了!這台SonyA1相機的價格是NT$174,980元,現階段的預購也結束了!預計會在2021.03.09開賣了!你準備好要讓荷包瘦身了... 5種相機濾鏡分類,一鏡之別讓你的專業度大幅提升 市面上的鏡頭濾鏡那麼多,你知道哪些適合你嗎?它們分別又是適用在哪些場合嗎?這篇文章將會介紹5個常見的相機濾鏡分類,並列出優缺點。

文章中也會提到購買相機濾鏡的注意事項,並回答幾個相機濾鏡常見的問題... (更新價格)CanonEOSR5/R6發表,R5單機身12萬有找,主打功能一次介紹 2020.08.14最新消息: Canon公布全片幅無反光鏡單眼相機EOSR6將於8/27(四)正式開賣,新聞在這裡。

CanonEOSR6單機身建議售價是NT$76,900... 最後修改日期:2021-05-23 作者 布萊克 寫程式是我的專業,拍照攝影是我的興趣,寫部落格是紀錄成長的一種方式。

這幾年我正在經營我的網路事業,期望與您共同成長。

商業合作請洽[email protected]。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取消回覆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Δ 搜尋文章 分類 Office相關教學(4) 二手攝影器材(3) 儲存備份(2) 加密貨幣(3) 器材開箱(4) 推薦攝影器材(11) 攝影大小事(1) 攝影小知識(20) 攝影技巧(8) 攝影時事(6) 旅遊紀實(6) 生活分享(5) 網路賺錢(3) 自我成長(1) 自製網站(2) 軟體工具(3) 限時免費(3) 近期文章 攝影背包推薦!如何選好相機包?這6個因素是關鍵喔! Metamask教學!如何註冊、安裝、入金、加BSC公鏈 超實用構圖法,新手把握這7個原則,讓相片說出好故事 什麼是CMYK?製圖前做好這件事降低色偏與重印的機率 幣安(Binance)優缺點、安全性、出入金方式介紹!真實評價如何? 線上課程用攝影打造第二人生!(Hahow好學校) 把你對於影像的「興趣」、「熱情」轉化為實際的工具,在這個數位媒體需求爆炸的時代下,你也可以透過影像製作的能力,讓你的熱情開始為你工作! 四小時學會打光,成為商業攝影師!(Hahow好學校) 課程內容以商品攝影為主,但打光的觀念並不限於商品攝影,只要對燈光感興趣的朋友都適合喔! 推薦書籍我的第一本攝影知識書 想知道怎麼拍照嗎?這本書會介紹攝影基本功、技巧、器材操作、構圖法及保養方式。

使用大量的圖片解說,釐清心中的困惑,學成後攝影就可為你帶來滿滿的回憶喔! 書籍售價378元 小額贊助 【課程補助】聯盟行銷大師班 文章導覽 上一篇文章什麼是光圈?攝影新手這樣拍讓效果不同凡響下一篇文章相機種類介紹!一張圖讓你秒懂相機差異,並解鎖優缺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