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媒體曾「集體拒播」,如今卻在海德堡公開上映? 歐洲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令筆者好奇的是,台灣不是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嗎? ... 網路媒體的傳播,我們可以看到他是如何對於他所質疑的社會真相,不斷提問以及尋找答案的過程。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時事現場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上架,夢想人生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首頁 文史藝術 影劇 台灣媒體曾「集體拒播」,如今卻在海德堡公開上映?──歐洲學術圈,用什麼電影「研究台灣」? 時小梅/小梅的閒暇時間 2018/08/31 10868 PhotoCredit: 自由民主沒關係,有賺到錢就好?對於社會現象,除了提問,還要去找答案 炎炎夏日,接待著來自世界各地源源不絕觀光客的德國海德堡小鎮,在上個月出現了幾位來自台灣的稀客。

而我得知他們的到來,則是因為從Karlstorkino電影院的節目表上,密密麻麻的德文中,看到熟悉的繁體中文,上面寫著幾部我沒有看過的紀錄片片名:《不能戳的秘密I:政府病毒》、《不能戳的秘密II:國家機器》、《蘋果的滋味》、《并:控制》。

四部片分別在7/17以及7/19兩天上映。

仔細看一看,這些紀錄片的導演李惠仁先生,將出席特展當天的座談會,與海內外的觀眾一起討論他的拍片心得。

原來這場在海德堡的台灣電影特展,是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台灣研究項目(SOASTaiwanStudiesProgram)和海德堡大學漢學系,為2018年夏季學期的「台灣研究計畫」所合辦的活動項目之一。

此次活動主題,是「種族、身份認同及邊緣化」,並由活動的召集人、德國知名漢學家梅嘉樂(BarbaraMittler)教授邀請李惠仁導演和劉瑋製片受到這次的邀請特別來到德國和這次的活動共襄盛舉。

Karlstorkino電影院7月片單,李導演的四部紀錄片特展分別於7/17及7/19兩日播映。

圖/時小梅 提供 台灣也有禁片? 記者出身的李導演,於2008年決定轉行成為一位獨立製片導演,以追求真相的專業精神,從對禽流感事件真相的追查,到與政府相關單位溝通時的重重關卡,將過程實錄製作了《不能戳的秘密》系列影片(其中《不能戳的秘密II:國家機器》獲得第16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百萬首獎」以及「最佳紀錄片獎」)。

這系列影片,因為內容的關係,在當時沒有任何一家主流媒體願意播放。

第三部作品《蘋果的滋味》,則是台灣第一部有關「壹傳媒」興衰史的紀錄片(獲得18屆台北電影節「媒體推薦獎」)。

《并:控制》是李導演2017年新作,透過與香港特派員的合作,以中國對於言論及思想的管控為主題,真實呈現中、港、台的過去10幾年的關係,思考現狀與反思其未來可能的方向。

這四部紀錄片,最後都只曾透過公共電視頻道播映,並未於電影院上映,但都可以在YouTube頻道上看到完整內容。

令筆者好奇的是,台灣不是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嗎?為何探求真相的紀錄片,在當時會被主流媒體一致拒播?難道,這些片子裡面真的影射出了那些「不能說的秘密」嗎?也許讀者自行上網看過這幾部片之後,心中就自然會有答案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紀錄片正提供了海外學者研究台灣歷史最真實的文獻紀錄,不論是從敏感議題看台灣政府的運作機制問題、台灣媒體產業10多年來是如何受到外來勢力以及背後財團的影響,或是從近年香港及台灣的社運的起因、過程及結果看中、港、台關係,只有像李導演這樣秉持著記者的精神,不斷的採集證據、戳破表相看真相,以及思考各個真相之間的關連,才能真正的提供出值得被採信的素材,讓海外學者們真正的了解台灣目前的處境。

主流媒體不報導的事件,「一定有問題」? 透過這次的活動,李導演的全部作品得以正式在電影院,以售票的方式播映。

當天的觀眾除了德國當地人以及「台灣區樁腳(觀影的台灣留學生們以及筆者)」之外,也有來自中國的海外留學生。

在播放完《不能戳的秘密》系列之後,李導演以及劉瑋被邀請上台,透過一位德國學生做中英翻譯,與觀眾對話。

一位德籍學生提問:「現在網路媒體遇到一個困境,每個人都可以在網路上發表言論,使得『意見』越來越多,而真正透過完整的資訊收集、整理及查證後所得到的資訊,似乎相形之下越來越少。

李導演的紀錄片花了許多時間及金錢,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就是要確保這些資訊的真實性,像這樣的情況著實難得。

請問李導演如何看待未來網路媒體的發展?」 李導演說,7年前,他的紀錄片在當時曾被評論為「沒有主流媒體報導,一定有問題,一定也很快就會被遺忘。

」不過歸功於當時網媒的興起,使得影片的點擊率達到200萬人。

然而近年來,由於政治操作的「網民」或「網軍」,開始有目的性的混淆視聽,而一般民眾沒有動機或資源進一步探求真相,這麼一來,雖然政治操作的雖然達成了,但是民眾了解真相的權益也就損失了。

如此的狀況,對於台灣人民「求真」的態度,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而一位來自中國的學生則是想了解,李導演在拍片過程中,是否真的有受到人身攻擊或是對家人的威脅?李導演提到,雖然曾經受到過電話恐嚇,但是在台灣這片民主、言論自由以及尊重人權的土地上,「被消失」或是「被自殺」的事件,目前是不可能會發生的。

座談會時,海外觀眾提問踴躍。

圖/時小梅 提供 自由民主沒關係,有賺到錢就好? 在座談會的過程中,李導演進一步提到,現在的年輕人有很深的「被剝奪感」以及感到「世代不正義」。

部分人更認為,在只有28K的生活經濟壓力下,那些所謂的自由民主已經沒有關係了,有賺到錢就好。

然而,經歷過戒嚴時期的李導演,深深體會到自由民主的價值,他更認為,自由民主的價值,支撐起所有的價格。

對於社會現象,除了提問,還要去找答案 我們的思想,多少會受到媒體報導的內容左右,然而,當我們發現媒體其實也受到他者控制時,我們不禁要問:是誰操控著媒體?用什麼方式?為什麼?可惜的是,問題大家都會提出,但是會去追本溯源找答案、求真相的人少之又少。

李導演,則是這些少數人之一。

透過這些紀錄片的巡迴演出、網路媒體的傳播,我們可以看到他是如何對於他所質疑的社會真相,不斷提問以及尋找答案的過程。

專業的記者精神,中立客觀的報導方式,使得李導演紀錄片能夠成功並且獲獎。

台灣紀錄片導演李惠仁全程參與影片播映,最右方為梅嘉樂教授。

圖/時小梅 提供 「如果你不懂歷史⋯⋯」 過去10幾年,台灣經歷了數次的政黨輪替,以及新聞媒體報紙產業的巨變,無數次的的社運或是街頭遊行,讓台灣社會看似動盪不安,但它們的存在,都是在民主、集會及言論自由的根基上才得以發生,而這也正是我們一直在捍衛的台灣的價值。

筆者認為,不管我們人身處在台灣本島,還是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我們都有責任好好的檢視台灣的歷史。

因為在過去的10年、20年,甚至數十年,我們的生活都與台灣的歷史潮流並行,不管我們關注不關注它、主動還是被動,我們都一同在寫台灣的歷史。

電影《侏羅紀公園》的編劇麥可·柯萊頓(JohnMichaelCrichton)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不懂歷史,那你什麼也不懂;你只是一片不曉得自己是屬於一棵樹的葉子!」(Ifyoudon’tknowhistory,thenyoudon’tknowanything.Youarealeafdoesn’tknowitisapartofatree.)因此,如果有人說,他已經開始不瞭解台灣到底要走向哪裡了,那麼也許是時候回頭看看這10幾年來,台灣是怎麼走過來的。

透過了解歷史,我們才能知道我們是被哪一棵樹滋養,以及這棵樹和其它的樹又有何不同,最後要朝向那個方向繼續成長。

紀錄片和電影不一樣,紀錄片要求的是真,是背負著社會及歷史責任,將真相透過鏡頭呈現出來,讓所有人知道。

不過,知道還不夠,只有像《并:控制》一片裡,討論程翔事件時提到「聲音黃絲帶」行動原則:「持續地」發聲。

要保持一個事件的溫度,持續的讓它被關注,它才會成功。

同時這樣的方式,也讓這些紀錄片內的相關議題得以「持續保溫」,獲得討論及關注。

不論我們採取任何觀點看待或是期待我們的社會,了解歷史、尋求真相都是不變的前提。

影展的電影票。

參與就是對電影最好的支持。

圖/時小梅 提供 參考資料: 1.圓桌討論全紀錄 2.在德國海德堡Karlstorkino電影院,梅嘉樂教授為《并:控制》影片做德文導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影片。

執行編輯:張詠晴 核稿編輯:林欣蘋 PhotoCredit:時小梅 提供 德國 電影 教育 自由民主 關聯閱讀 為什麼柏林人,特別愛看台灣電影?──「島嶼電影的魅力,就在於『從不刻板』」 來自德國的他,因思念而重返台灣──「無論選擇在哪生活,最重要的是『不能迷失自我』」 作品推薦 海德堡舊城一角的小小電影院,一場「豪華現場配樂」的無聲電影饗宴 是誰不停讓「無聊的」哲學書,雄踞Amazon排行榜?──德國讀者排隊買站票,也要一睹他的風采 參考資料 TOP 時小梅/小梅的閒暇時間 重新認識時間和哲學,從喝啤酒及說德語開始...... 輔仁大學哲學、經濟雙主修學士 連鎖加盟商業講師資格,英語教師 自由工作者:平面設計、專欄作者、旅遊書作家 2018著作:《開始在德國自助旅行》之共同作者 看更多 上一篇 「你們來到柏林,就是帶來台灣文化最好的媒介」──歐陸中心的柏林人,與海島民族的第一次碰撞 下一篇 該用什麼樣的電影,座落移民的生命與鄉愁?──在布里斯本尋找「台灣味」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評論Opinion 為何身處民主國家,許多馬來西亞華人卻超級「親中挺共」? 生活Life 台灣之路該怎麼走?我們應用「在乎」的心態來走!對全世界「表明立場」是第一步 時事CurrentAffairs 從「呱吉大爆卦」、「中國時報敗訴」兩件事 , 看傳統媒體如何自掘墳墓、步入衰亡? 影劇Film 比奧運更嚴峻的戰場?SK-II推《VS》動畫系列,奧運選手起身對抗心魔「怪獸」,鼓勵女性改寫命運 華人首席威士忌收藏家專訪N+1收藏心法創造超乎期待的價值|廣編企劃 熱門文章 1 拜登和習近平終於「見面」了!開場友好,在台灣問題上展現分歧──雙方的底線在哪裡?(BBCNews中文) 2 為什麼加拿大政府即將調漲時薪,仍然換來民眾怨聲連連? 3 疫苗護照+復甦福利金,為何仍難拯救加國餐飲業、甚至造成「地下經濟」盛行? 4 哈利波特電影20週年:一個書迷的觀察與反思,從「消失的J.K.羅琳」說起 5 「別人丟棄的垃圾,是我童年的寶藏」──從一個撿拾與修復的故事,重新思考垃圾的定義 6 通行多國的「求救手勢」不可不知:美國16歲女孩遭歹徒綁票,正是靠它幸運獲救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1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