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百語之一:心甘情願之二:星雲大師的工夫心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往事百語》就是有一百條的星雲法語,它們都是星雲大師胸中蘊藏數十年,隨手拈來、隨口可說的智慧法語,有些話是日常生活中人人都會講到的話,但是大師以他自己的經驗與 ...
往事百語之一:心甘情願之二:星雲大師的工夫心法
[ 向上 ]
[ 禪宗功夫哲學的方法論檢討 ][ 禪宗境界哲學的知識意義 ][ 杜繼文魏道儒中國禪宗通史的方法論評析 ][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的方法論評析 ][ 道信〈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疏解 ][ 壇經的功夫哲學 ][ 慧能無念功夫的實踐方法 ][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的境界工夫探微 ][ 永覺元賢援禪闢儒道的基本哲學問題探究 ][ 永覺元賢禪師討論禪修方法的意旨疏解 ][ 永覺元賢《續寱言》的文本詮釋 ][ 蕅益智旭溝通儒佛的方法論探究 ][ 印順導師對禪宗的衡定 ][ 星雲大師《迷悟之間》的創作意涵 ][ 與星雲大師《八大人覺經十講》的智慧對談 ][ 從佛光菜根譚談星雲大師的本體工夫____教育教理教用篇 ][ 往事百語之一心甘情願之一_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 ][ 往事百語之一:心甘情願之二:星雲大師的工夫心法 ][ 往事百語之二老二哲學:星雲大師工夫心法 ][ 往事百語之三:皆大歡喜:星雲大師工夫心法 ][ 佛光菜根譚的一本萬利 ][ 佛光山事業中的《維摩詰經》精神 ][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的閱讀心得 ]
檔案下載
般若智與菩提心____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
台大哲學系杜保瑞
一、前言:
本文之作,將以<般若智與菩提心____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為題,探討星雲大師一生實踐人間佛教理想的工夫心法,亦即他如何培養自己,以及教導弟子和信眾的修行方法。
人間佛教是大師一生為了佛教振興所指出的理念宗旨,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的理念與作法,除了有從佛教教義本身汲取的義理依據之外,還有更多面對社會現實的具體事務,更有大師自我鍛煉的處事智慧。
如果說從佛教教義來證成人間佛教是大師理念的學術依據的話,那麼許多大師日常所記的智慧法語,就是大師自創的工夫心法,就是這些智慧使得大師人間佛教有如此輝煌的成效。
大師一生就是運用這些處世的智慧原則,鼓勵自己、教育子弟、教化信徒,這些心法智慧,正是大師從佛法的薰陶中以及他的自性中流露出來的,正是大師自創的人間佛教操作實踐心法。
心法就是心理修養的工夫,從中國哲學方法論說,就是本體工夫,儒釋道三教都有本體工夫,唯佛教的本體工夫當然是以佛教的實相為蘄向,而般若智與菩提心正是大乘佛教的實相、本心、佛心、佛性,星雲大師於《佛光菜根譚》、《往事百語》、《迷悟之間》《星雲禪話》、《百年佛緣》、《人間萬事》、《當代人心思潮》等等專書中的智慧法語,就是本研究計畫所指的星雲大師的本體工夫心法,這些心法,根本上來自大師救渡眾生的菩提心,但是應世的智慧,卻須般若的空慧以為指導,因此本文以<般若智與菩提心>為名,藉由對大師智慧法語的闡釋,揭露大師自創的人間佛教修行心法。
可以說,本文既是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研究,也是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推廣應用的研究,此一研究方向,並非回溯大乘佛教教義,以為大師理論的證成。
而是藉由大師創作的智慧法語,說明佛教般若智與菩提心在現代社會的最新應用版本。
大師所有的智慧創作,都是發自他內心的領悟與實踐的結果,也可以說是禪宗哲學及佛教哲學的本體工夫命題的當代最新創作。
本文之作,即是要將它們的深度意涵與理論關聯,予以闡釋,闡釋之進行,並非引經據典作教義註解,而是暢通思路,作意旨剖析,以為大師的智慧法語,做再發揮、再推廣的工作。
一般來說,都認為大師的人間佛教理念,是傳承自太虛大師,且已由印順導師從理論面予以證成,星雲大師固然有闡釋,但不能與之有別,確有別者,就是人間佛教在現代社會實踐的具體落實,而這就不是太虛及印順所能望其項背的了。
因此,研究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主要定位在他具體落實的種種做法中。
對於此事,大師自己也有說法,他常說佛陀成道在人間,弘法在人間,因此佛教就是人間佛教。
大師也常說,他自己從小就有人間佛教的性格,人間佛教是每個人自己心中就可以擁有的,不需要說是哪位智者發明發現的。
甚至,大師自己有人間佛教的專書著作,自己闡釋意旨。
看來,大師自己是要承擔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的創造工程了。
筆者以為,人間佛教的方向與教理,從太虛倡議、印順創作、到星雲發展,正是一條順勢而說的軌跡,十分合理。
但是,人間佛教事業的發生與發展,那就絕對是星雲大師的獨創與貢獻了。
人間佛教怎麼做?典範很多,古今都有,也並非今日才有,但能在具體發揮上做到今日佛光山事業團體的風貌者,沒有星雲大師那是辦不到的。
不錯,大師的具體做法正是大師的創造。
那麼人間佛教的理論面呢?從傳統典籍的意旨疏理上揭露精義,或從現實作法上反映哲理,這都是可說可寫的。
而這也正是星雲大師接續太虛、印順之路,加上他的具體實踐而成構的系統,但是,筆者要指出,在人間佛教的理論面上星雲大師是有不同於印順、太虛的理論創造的,這就是大師的智慧法語、工夫心法的創造,這些語錄體的創作型態,就像《論語》,《論語》作為孔子的語錄,正是儒家聖人一生的最真實智慧的流露,孔子個人智慧心法的流出,都成為儒家學派流衍兩千年的價值意識根據。
而佛光山佛教事業團體的實踐,也正是星雲大師智慧心法流出下的具體落實,而佛光山未來的永恆事業,也將是這些心法的不斷發揮與實踐的延展,所以這些心法才是佛光山人間佛教事業的真正寶貝。
本文之作,將針對這些工夫心法做意旨的疏解、剖析與貞定,提供學術界與知識界及各界信眾,對如何了解大師的智慧,簡述要旨,對認識大師的理論創造,提供模型。
要言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不只有傳統典籍的義理加持,不只有具體事業的千萬證成,更有新穎的工夫心法的理論創造,這就是星雲心法的理論定位,也正是大乘佛教「般若智與菩提心」的現代表述形式。
星雲大師的智慧法語,以《佛光菜根譚》和《往事百語》為最佳材料,其他書本之中,雖亦不乏法語的提出,唯此二書最為集中,就《佛光菜根譚》而言,全從心中流露,但無註解,討論之際將全憑討論者的自我發揮。
至於《往事百語》,則是既有法語,又有文字解說,且皆是大師親筆所為,闡釋既明,意旨清晰,剩下的就是再詮釋與再發揮,討論之時有本有據。
因此,本文之做,將以《往事百語》為討論的材料,並將其中的百條法語,分類為:「認識佛法的基本原理、堅持行佛的修養工夫、勇猛精進的方便法門、面對社會的接引智慧」,而更要以「般若智與菩提心」作為詮釋與討論的佛法依據,說明大師以人間佛教為理念,卻在佛教修養論上創造新觀念、建立新理論。
因此本文之做,就是研究大師工夫心法的作品,將藉由星雲模式之人間佛教的智慧法語,呈現佛教工夫心法的最新現代版。
本文之作,限於時程,僅及於《往事百語(一)》的後面幾條之討論,前面幾條已在他處發表,其他的討論,將另待時日再提出。
二、《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的工夫心法:
《往事百語》就是有一百條的星雲法語,它們都是星雲大師胸中蘊藏數十年,隨手拈來、隨口可說的智慧法語,有些話是日常生活中人人都會講到的話,但是大師以他自己的經驗與智慧來詮釋,所講述的內容與所實施的方式就與別人不同,這就是大師轉換現代語言為學佛行佛的語言。
有些話語是學佛中常常使用到的概念,大師以自己的體會與使用來豐富它的意涵,使它具備能在現代社會操作的新意。
有些話語就完全是大師自創的講法,別人沒有使用過,一但講出來卻又立刻能讓人了解。
星雲大師這些白話版的工夫心法,看似簡單平凡,實則力道萬鈞,關鍵就是它們都是被實踐過、被印證過的實用語。
1、
有永遠休息的時候:
星雲大師是個勤奮工作的人,工作些甚麼呢?都是弘法利生的菩薩道事業。
既已出家為僧,就要荷擔如來家業,星雲大師的模式則是教育、文化、慈善、救助樣樣都做,於是就有忙不完的事,自己便要一心多用,每日超時工作,即使生病了也不能阻礙工作,弟子勸他稍事休息,他卻說:「有永遠休息的時候」。
其實,依照佛教的輪迴生命觀,若是抱持行菩薩道的志業,則生生世世都無休息的時候了。
這就是有無菩提心的理想的差別,發菩提心者,無事不辦,心甘情願,永不歇息。
大師說:
「從小到大,我一直喜歡閱讀名人傳記,在神遊古今中外時,經常發現成功幾乎都屬於勤奮工作的人,而驕奢放逸的人注定要走向失敗的命運。
」[1]
成功人人都想要,但是有幾個人真的能為了成功而勤奮工作呢?然而不勤奮工作,成功又如何可能獲得呢?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大師看得很透徹,因此他說:
「我對那些勸我不要忙碌,好好保重身體的人說:「忙,才是保重。
」因為將來我們都有一個永遠休息的時間。
」[2]
「忙」為什麼是保重?因為,人在處於「忙」的時候,尤其是在忙些有意義的事情的時候,心情就會變好,間接地身體也會變健康,反之,人都該工作以養活自己和家人,一旦不工作,或是做事不努力,故意偷懶不忙,則身體閒置,心理糾結,導致身心都不健康了。
所以,忙就是保護身心的妙方。
那麼,勤奮工作和弘揚佛法的關係呢?大師說:
「修行並不是表相上的苦樂榮衰,而是在真參實學中,顯發自性的光芒;在志行堅固中,流露悲願的力量。
就拿忙與閒來說,寧可忙著死去,也不要閒著生活。
因為基本上,過分的休息就等於冬眠,就等於浪費生命。
」[3]
「表相上的苦樂榮哀」是甚麼呢?這只是修行或不修行的結果,然而,結果是表相的,未必是真相,而看表相的人的心理反應也是人各有別的,所以,要看的是真實的實修過程,而「真實的參學」,則是「志行堅固」,以「悲願」而有「力量」,也就是為了弘揚佛法、利益眾生,而堅定志向,做著一件又一件該做的事情。
這些事情,依照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就是辦教育、出報紙、上電視、辦活動、建佛寺、救助人、慈善行等等,因此,大師反對苦行清修,更反對追求一己的名聞利養,其言:
「我常看到一些原本大有所為的青年,在學佛以後,不是急著閉關念佛,入山修禪,作為躲避忙碌的藉口,就是想要去興建家廟,廣收弟子,以募款化緣,自圖溫飽為足,結果不是在寂靜的歲月裡消磨了志氣,就是在豐厚的供養中埋葬了慈心悲願,心中真是良感哀痛!」[4]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就是要走出山林,進入社會,行菩薩道,而不是自己清修而已,因此看到同修只想閉關念佛,只為逃避忙碌,或是募款建寺,自圖溫飽,便良感哀痛。
其實,修行重在心志,心志堅定,何須閉關念佛?修行貴在悲願,一旦悲願流露,怎會只圖自己?當然是為了有情眾生,於是種種接引法門實事實務便出現了。
而這樣做,反而才是成就出家志願的捷徑。
大師說:
「吾等一介衲僧,淺慧薄福,有無盡的眾生需要度脫,有無量的法門需要學習,那裡還敢貪逸惡勞,坐享其成?想要斷除無邊的煩惱,勤求無上的佛道,豈是只知隱跡遁世或一味入世媚俗者所能輕易成就!」[5]
歷史是一切事業得以成就的環境條件,若是戰亂之時,誰也做不了甚麼事,能夠苟活保命已屬難得,但若是太平盛世,即便貧窮落後,也有無窮可為之事,星雲大師就是在戰後台灣社會的貧窮落後中急起直追的勇士,於是投入社會的紛雜中,興辦種種弘法事業,過程中動心忍性,正好精進修行。
於是,「忙碌」就是他的生活,「勤奮」就是他的營養。
「所以我儘量以最快的速度辦事,一些堆積很久,棘手難辦的問題,只要到我這裡來,一次立刻解決,因此有「馬上辦中心」之稱;無論行程多麼忙碌,凡是答應別人的邀約,我一定想盡辦法準時赴會,故而得到「限時快遞」的美譽。
」[6]
「在生活上,我力求簡單,洗臉一把半,剃頭五分鐘,為的是節儉時間,做更多的事。
長久以來,我訓練自己隨遇而安,所以無論在機艙、車廂、鬧市、臥鋪,我都能自在地看報讀書,藉著用功吸收新知,督促自己能與時俱進。
我在出家時,從排班、走路中,學習利用零碎時間,直至今日,即使幾分鐘的散步,開示中的空檔,我都不輕易浪費,一份計畫大綱,幾張結緣的書法,經常都在這些時候完成的。
我恨不得一天當一年用,一週當一世用,只覺得時間太少,怎麼會有時間老呢?」[7]
別人要辦很久的事情,為什麼大師能夠很快處理好?關鍵在於能夠決斷。
而決斷力則在於心中恆常思量,對佛法意旨清楚,對自己角色明白,於是便不會在利害、難易、多寡諸事上浪費心神,舉棋不定。
為什麼能夠利用零碎時間且隨遇而安呢?關鍵還是生活的目標太過清楚,便沒有額外的欲求,沒有多餘的需要,於是所有的時間精力都處於工作狀態之中,且專注地投入工作,於是,大事難事用大片的時間去做,小事易事用空檔的時間去做,因為沒有利害計較之心,所以事事皆知如何辦理,於是只要找到時間,就是做事的時候。
這樣的生活寫照,正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地方,卻正是星雲大師作為出家師父的行佛作風,正是他的如此勤奮工作,才會有這麼廣大的因緣,成就這麼多的事業,原來就是一句「有永遠休息的時候」,也就是「努力做,不休息」的精神。
但是為什麼一般人做不到呢?這正是世人該向大師學習的地方,那就是「心無雜念,一心辦道。
」,其言:
「他們經常勸我:「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乍聞此語,似乎很有道理,其實「休息」並不必然能「走長遠的路」。
………所以真正的休息,應該是「休」歇六根,「息」止妄念。
果能如此,真心現前,自然就能進一步善用根塵,轉識成智,普濟天下有情,故到「不休息而休息,休息而不休息」的境地。
………我自愧行持淺薄,沒有如此深厚功力,但是因為能保有一顆寧靜的心靈,所以我可以同時聽話、回答、看信、吃飯……,而且還能招呼附近每一個人。
錄製電視節目時,我也能在不備文稿,不看鐘錶的情況下,安然地說出一則則法語、故事,並且準時結束,從不NG。
所以我常說:只要人忙心不忙,工作中可以休息,休息中也能工作。
………人生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至於能否「走長遠的路」,並不重要。
………朝露雖易逝,但它潤澤了大地;冬陽雖短暫,然而能銷融冰霜。
我們應該趁著一息尚存,及時努力,燃燒生命的火花,留下璀璨的光輝,照亮後人,因為將來「有永遠休息的時候」。
」[8]
此處所謂「不休息而休息,休息而不休息」,就是意志純一,煩惱捨斷,身體忙碌,心理怡然,即是「不休息而休息」。
心理既已怡然,則已在休息,做什麼事都不累,故而「休息而不休息」。
關鍵就是心不忙亂,心忙亂就是欲望很多,且互相衝突,於是就顧得了東便顧不了西,心中自然忙亂了,事情也辦不好了。
反之,心不亂,不忙,只是一個助人利眾的原則,心理上只要在意志純粹化上做專注即可,不必顧東顧西,沒有患得患失,不會天人交戰,則心理豈不輕鬆得很?心理輕鬆,頭腦就靈活,顧東顧西,瞬間理會,當下處理,便能同時間做很多件事情。
同時指得是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一下子做這件事,一下子做那件事,結果都能有條不紊。
一個有用的人,不必人找事,事情事會找上你,但是人的能力高下就在此時看出,這麼多的事情能否同時處理好?關鍵就在這些事情都不是會煩惱人的事情,而是運用既有的能力、技術、知識就可以解決的事情,那就能同時解決很多事情。
就算是涉及人事紛爭的事情,那也是幫別人排難解紛的事情,而不是為自己化解仇恨的事情,因此能做到多少是決定於別人的智慧領悟程度的,自己只要講對話、用對心就好了,一樣不花甚麼太多時間力氣,一樣可以同時做著許多不同的事情。
星雲大師可以隨時打腹稿,又可以從容上電視講話,關鍵就在他隨時隨地都在想辦法解決問題,想辦法化解別人的糾紛,用心來處理眼前的事情,於是頭腦中時時刻刻都是處理事情、解決問題的點子和念頭,又沒有私欲為己以致必須天人交戰,故而面對事情一想就通,開口說話言必有中,短短時間又做了很多事情,不必休息而持續工作。
面對自己的生命,大師說:
「若能有此福報,在精進工作中奄然而去,不也得其所哉,意義非凡!」[9]
可知,大師想的都是為有情眾生利他服務,而不是自己累了倦了需要休息了的事情,死亡是每個人都會走的路,不需要為這件事情多做準備,只要身體堪用,就是一直做事,因為,「有永遠休息的時候」。
大師又說:
「我雖才德俱薄,但自忖擁有一顆不滅的悲心,惟願生生世世來此娑婆,出家為僧,永不休息地弘法利生。
」[10]
由此可知,雖然大師說「有永遠休息的時候」,其實他根本是不休息的,即便乘願再來,也還是要服務眾生的。
因此,可以說,「有永遠休息的時候」這一句話正是「堅持行佛的修養工夫」,也是因為胸中懷有「菩提心」才能想到做到的。
2、
不比較不計較:
星雲大師講的「不比較、不計較」,真是修行人最重要又簡易的心法工夫,也是一般學佛者最易入手的修行心法。
人生就是來實踐的,實踐就是服務,做了服務就是有功德,受人感念就是有福報。
實踐服務的過程中,有了人我之分、私我之念,就會「比較」,從而「計較」,於是服務的熱忱就會減退,甚至與人爭執。
這樣功德也沒了,福報也沒了。
而人我之私正是違反「般若智」與「菩提心」的價值理想的。
「般若智」除我法二執,除卻執著,心與天通,人與物合,大我就展現出來了。
「菩提心」助人為本,助人愈多,己能愈高,生命境界就提升了。
道理想清楚,便能「不比較、不計較」。
大師從小就樂於鄙事,七八歲時便幫助家務,其言:
「童年時,父母經常外出,我雖上有兄姊,下有弟弟,但目睹家事無人料理,便自動負起灑掃烹煮的責任,並且包辦一切採購事宜,由於我不比較工作多寡,不計較事務繁雜,八、九歲時就「多能鄙事」,從中學習權宜輕重的掌握,對於日後的做人處事助益甚大。
」[11]
因為關心,因為有愛心,所以執起家務,因為多能鄙事,所以學習到做事的能力,因為能力經過鍛鍊培養,所以長大以後能夠做更多更大的事業。
十幾歲在佛學院學習時,也是各種瑣事一肩挑,他說:
「在偌大的道場裡,人多事繁,冤枉、委屈在所難免,而封閉、棒喝又是當時叢林教育的特色。
十年的參學生涯瞬目即過,許多人半途而廢,我卻將一切磨鍊視為「當然」的訓練,「不比較」人我是非,「不計較」待遇好壞,因此得以安心修道,自覺法喜充滿。
」[12]
這個階段的星雲大師,將嚴厲無理的叢林生活,視為理所當然,結果反而能夠安心修道,過程中堅立了志節,砥礪了品行,成為日後弘法的基礎。
從大師其他作品中,可以看見許多生活的點滴,生病、作務、冤枉、禁語、飢餓等等,一般人難以忍受,便放棄了修學,從此岔離的僧人之路,大師正是堅持下去,一切接受,故而扶持了僧人的軌道。
大師感嘆時下青年的不能吃苦:
「反觀現代青年之所以難以入道,不外凡事講究情理,所以別人一句難聽的話語,一個難看的臉色,就瞋火中燒,悶悶不樂,道心既缺,遑論成就事業。
其實在我看來,真正的情,應該是體諒別人,委屈求全;真正的理,應該是講求實務,顧全大局。
我們唯有抱持「不比較、不計較」的態度待人處事,才能允執厥中,得其所在。
」[13]
體諒別人就是助人,顧全大局就是做事。
助人與做事不正是菩薩道的真諦嗎?但是人心好勝,我執念重,體諒別人以為委屈,顧全大局視為不公,這樣,真正的公義不能彰顯,自己的道心不能砥礪,未來的成就無法達到。
佛教的倫理,還真不同於時下的價值呢!果然如此嗎?並不是的。
理想的社會是由人所創造的,是由自己所開創的。
不是一點不付出,只等待別人提供。
然而在付出建設的過程中,就是要忍耐,就是要委屈,就是要體諒,這樣美好的家園才能一步步建立起來。
當然,這是有理想的人才會去做、去想的事情,而大師要荷擔佛法,就是要這樣的胸襟。
這正是一般人與大師不同的地方,關鍵還是服務的理想,也就是學佛、行佛的信念。
大師對於被分派任務,無不欣然接受,即使後來的任務不如想像中的輕鬆,也一樣接受,這又是「不比較、不計較」的精神的落實,不論把他放在哪裡,因為無我,因為不比較、不計較,所以反而多學會了各種能力。
大師說:
「後來我經常勸勉徒眾應該自許為一顆「活棋」,以「不比較、不計較」的精神,隨常住的調派,多方學習,養深積厚,定有所成。
」[14]
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決定於他能夠服務的範圍有多大,而服務的範圍則是決定於他的能力培養有多深。
然而,外在的機運卻不一定隨己所願,若只能接受自己想要的任務,則當機運不濟時,便無法做事了。
若是任何事情到來,都能像一個活棋一樣地勇於承擔,則時時在做事,時時在進步,這顆棋子還能更為靈活,將來也就能做更大的事情,格局,就是這樣一層層打開來的。
「不比較、不計較」固然是針對自己所處的環境、角色、酬勞、待遇,不論多麼不理想,也不與人計較,但是當無緣受到委屈與毀謗時,是否還能不計較呢?大師認為這又是更艱難的部分,他說:
「「不計較」貧富、「不計較」有無都還算容易,最困難的,是面對得失毀譽,仍能一本初衷,如如不動。
」[15]
星雲大師舉了仁山長老、大醒法師、和太虛大師等人受人冤枉毀謗的例子,他們都是為振興佛教而大聲疾呼、大力奔走的佛門龍象,卻也會受到他人的攻擊,但是自己的名聲事小,佛教的事業事大,所以都能做到不計較,不反擊,沒有怨尤。
大師正是以此為典範,自己奉行受持,所以在經歷了備受指摘、視為異端、飽受恐嚇、頻頻監視、連番調查、毀謗連番之後,得到了寶貴的心得:
「使得一向求全求好的我一度感到悲憤難平,然而念及佛教的未來,心中又頓生動力,奮勇向前。
如今我衝破種種難關,回想過去種種,深感成功之道無他,只要凡事往大處、遠處著想,不在無謂的事情上「比較、計較」,當因緣成熟時,自然水到渠成,一切現前。
」[16]
別人如何待我,總是外在的困境而已,環境的難堪,正說明了弘法的必要,更提供了砥礪磨練的考驗機緣,如能堅持不放棄,又能忍辱不計較,則因緣只會往好的方向走,不會更多地製造麻煩,這才是顧大局的作法,也才是服務的真落實,關鍵就是,看大事不看自己的小事,故而不必比較,也不必計較。
只要信心夠,事情總會有好的結果。
星雲大師也常舉他和煮雲法師的相處之道,兩人都是弘法大器之人,但生活中有種種作風的不同,惹得弟子的言語,但是星雲與煮雲彼此深知,互相標榜,從不會為了小事情比較計較,而失去了道情友誼。
同是僧人,自己不比較別人還會幫著比較,作為師父者,正應該自己展現作風,則為弟子典範。
若是自己也跟著計較起來,則道情沒了,格局也小了。
最後,大師說常常回答年輕人如何「出人頭地」的問題,關鍵就是不要在私利上比較及計較:
「於今我雲遊世界講經說法,海外華人問我應如何出人頭地時,我總是以自己的經驗告訴他們:不要只在私利上「比較、計較」,而應抱持「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融入當地社會,努力奉獻服務,和大家共同開創美好的未來。
」[17]
甚麼是「出人頭地」?一般人是不會去想清楚的。
常常以為站在社會的高階、獲得巨大的財富就是「出人頭地」,但是若「不以其道」,則不是真正的「出人頭地」。
既不符合儒家的服務的精神,也不符合佛教的菩薩道精神。
關鍵就是「出人頭地」不只是名聲上為人所知,還有所做的事是利他的事,以及做事的方法是利人利己的方法。
於是,做了好事而有功德,為人景仰而有福報。
這才是真正的「出人頭地」。
簡單說是讓大眾得福利才是自己的出人頭地,而不是自己獲得名聞利養而已。
是人才都想要出人頭地,其實就是成就感的滿足,但首先要「以其道得之」,其次就是要「利他之行」,否則站上高位及獲得財富的結果,只能是自鳴得意,以及引來小人的羨慕,甚至會忌妒,結果正好為自己帶來厄運。
而真正的利他服務,既有功德又有福報,既創建了理想的環境,自己又得人尊敬,這才是真正的「出人頭地」。
但這一切,正是老實做事,一心為公,「不比較、不計較」的念念紮實,才能做到的。
筆者以為,這正是「勇猛精進的方便法門」,更是落實「般若智、菩提心」的最簡易法門。
3、
忙就是營養:
「忙就是營養」這句話很滑稽,但很有實益。
一般人以為補充營養好好休息,才會身體健康、精力旺盛,但是星雲大師卻是不要休息,而且要忙碌,結果使自己身體健康、精力旺盛,而且完成許許多多的事情。
他說:
「回想起來,我的一生的確是因為「忙」,才少病少惱,身健心安。
」[18]
為什麼?也許有生理醫學的道理可說,因為心理充實所以身體健康。
身心是會互相感染的。
但是,還有更高的道理可說,那就是人生的意義。
人生要有意義,生命才有價值,意義要靠理想的追求,追求理想要努力工作,忙碌一些與理想有關係的事情,會讓生活的軌道在自己的願望中前進,否則,生活中所經歷的事情一樣會被意外所干擾,此時沒有正業的規範,意念就會流於瑣碎執著,其結果就會幹一些無聊的蠢事,結果日子被無聊的蠢事所束縛,身心就不健康了。
反之,在正業的精進中,所遭遇的都是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促進祥和、增進福祉的事情,功德既立,福報就來,這才是真正的營養。
大師說:
「忙,不但強健我的體魄,也長養我的耐力。
」[19]
「這樣從早到晚,忙此忙彼,不但於己絲毫無損,反倒強化我的身心,增加我的人緣。
」[20]
孩童時期的忙碌,使他身體健康。
學生時期的忙碌,使他人緣變好。
但最重要的是,忙碌奠立了星雲大師的做事能力,以及對世道的了解。
他說:
「但在忙的同時,我深深瞭解物力的艱難與緣起的妙用,一生受用無窮。
」[21]
資源有限,所以要珍惜,資源不足,所以要創造,只要肯努力付出,點滴的資源也可以匯聚成巨大的能量。
這就是星雲大師體貼到的物力與緣起的道理。
既然忙碌可以創造資源,因此懶惰變成罪惡,他說:
「所以,在「忙」中,有數不盡的樂趣;在「忙」中,有無限的喜悅;在「忙」中,能安身立命;在「忙」中,能多所體悟。
「忙」的生活實在太美妙了!在「忙」中,我感覺到懶惰懈怠實在就是罪惡。
」[22]
做事成功就有樂趣。
忙碌能使自己的身心有安頓之處,這就有喜悅。
在做利益大眾的事情的時候,就獲得了生命價值的彰顯,就能安身立命,就是說自己對自己的生活是自我認同的,這就增長自信了。
既然忙碌做事有這麼多好處,不做事而懈怠一生便是大罪惡了,因為不但沒有因創造而增多社會資源,反而因為自己的消耗而減少社會資源了。
所以:
「忙是善舉,忙是利行,忙是情義,忙是功德。
忙,才是佛法的真諦。
」[23]
做有益他人的事情故而是善舉、是利行、是情義、也是功德。
菩薩道就是助人,故而忙有益社會大眾的事業,就是佛法的真諦。
忙就是要去給予,為了給予,要減少自我,自我變小了,生活就自在了,大師說:
「在忙中,我充分領略服務奉獻,不求報償的法喜。
所以,我能有能無,能苦能樂,能大能小,能進能退。
」[24]
一般人能樂不能苦,能大不能小,能進不能退,這是因為一般人有我,不能做到「般若智」的妙用,既不能下人,又如何上人呢?不能受委屈、多辛苦、自己累自己,又怎能把沒有的事情變成有?怎麼把沒人要做的事情做好?怎麼把荒地變良田?一旦沒有自我私欲私利的堅持,難的事情自己做,利益留給別人,功勞歸給別人,權力讓給別人,那麼自己要做的事情必定人愛人助,則事情一定辦得成。
事辦於己,就是功德建立,也是福報可期了。
大師說:
「雖然我整天忙得無人無我,無日無夜,但在我不僅未曾減少什麼,反而增進了信心道念。
」[25]
大師沒有要為自己擁有甚麼,所以做了許多事情,忙碌了半天,並沒有減少甚麼,因為一切都是無中生有創造出來的,不據為己有,就沒有損失甚麼,反而增加了社會資源,以及自己的能力福報。
大師說這樣便增長了「信心道念」,信心就是服務的意志力,道念就是行佛的意志力,於己有得,豈不甚美。
大師說:
「儘管如此,我的心靈卻在忙碌中逐漸提升,我的視野也在忙碌中逐漸開闊。
忙,開啟人人本具的潛能;忙,發掘方寸自有的寶藏。
所以,我喜歡忙。
藉著忙,我精進奮發,自強不息。
」[26]
忙著學習,忙著寫作,忙著辦事,忙著演講,忙著開導,忙著結緣。
這些,都是利人利己的忙碌事業,財富歸大眾所有,信心道念則內化於己。
關鍵還是在忙些甚麼?若忙得是與人爭鬥,忙得是據為己有,那怎會自己利益不增加?而信心道念增加呢?那就是表面上增加自己的利益,但卻損失了道心。
「忙,就是營養」,營養了自己的信心道念,利益了社會大眾的福利民生,這正是大師「勇猛精進的方便法門」,因為無我而忙,故而是「般若智」,因為利他而忙,故而是「菩提心」,這就是星雲大師簡易直截的現代人學佛心法。
往事百語之一心甘情願之二:星雲大師的工夫心法之二
往事百語之一:心甘情願之二:星雲大師的工夫心法
[ 向上 ]
[ 禪宗功夫哲學的方法論檢討 ][ 禪宗境界哲學的知識意義 ][ 杜繼文魏道儒中國禪宗通史的方法論評析 ][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的方法論評析 ][ 道信〈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疏解 ][ 壇經的功夫哲學 ][ 慧能無念功夫的實踐方法 ][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的境界工夫探微 ][ 永覺元賢援禪闢儒道的基本哲學問題探究 ][ 永覺元賢禪師討論禪修方法的意旨疏解 ][ 永覺元賢《續寱言》的文本詮釋 ][ 蕅益智旭溝通儒佛的方法論探究 ][ 印順導師對禪宗的衡定 ][ 星雲大師《迷悟之間》的創作意涵 ][ 與星雲大師《八大人覺經十講》的智慧對談 ][ 從佛光菜根譚談星雲大師的本體工夫____教育教理教用篇 ][ 往事百語之一心甘情願之一_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 ][ 往事百語之一:心甘情願之二:星雲大師的工夫心法 ][ 往事百語之二老二哲學:星雲大師工夫心法 ][ 往事百語之三:皆大歡喜:星雲大師工夫心法 ][ 佛光菜根譚的一本萬利 ][ 佛光山事業中的《維摩詰經》精神 ][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的閱讀心得 ]
檔案下載
般若智與菩提心____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
台大哲學系杜保瑞
一、前言:
本文之作,將以<般若智與菩提心____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為題,探討星雲大師一生實踐人間佛教理想的工夫心法,亦即他如何培養自己,以及教導弟子和信眾的修行方法。
人間佛教是大師一生為了佛教振興所指出的理念宗旨,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的理念與作法,除了有從佛教教義本身汲取的義理依據之外,還有更多面對社會現實的具體事務,更有大師自我鍛煉的處事智慧。
如果說從佛教教義來證成人間佛教是大師理念的學術依據的話,那麼許多大師日常所記的智慧法語,就是大師自創的工夫心法,就是這些智慧使得大師人間佛教有如此輝煌的成效。
大師一生就是運用這些處世的智慧原則,鼓勵自己、教育子弟、教化信徒,這些心法智慧,正是大師從佛法的薰陶中以及他的自性中流露出來的,正是大師自創的人間佛教操作實踐心法。
心法就是心理修養的工夫,從中國哲學方法論說,就是本體工夫,儒釋道三教都有本體工夫,唯佛教的本體工夫當然是以佛教的實相為蘄向,而般若智與菩提心正是大乘佛教的實相、本心、佛心、佛性,星雲大師於《佛光菜根譚》、《往事百語》、《迷悟之間》《星雲禪話》、《百年佛緣》、《人間萬事》、《當代人心思潮》等等專書中的智慧法語,就是本研究計畫所指的星雲大師的本體工夫心法,這些心法,根本上來自大師救渡眾生的菩提心,但是應世的智慧,卻須般若的空慧以為指導,因此本文以<般若智與菩提心>為名,藉由對大師智慧法語的闡釋,揭露大師自創的人間佛教修行心法。
可以說,本文既是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研究,也是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推廣應用的研究,此一研究方向,並非回溯大乘佛教教義,以為大師理論的證成。
而是藉由大師創作的智慧法語,說明佛教般若智與菩提心在現代社會的最新應用版本。
大師所有的智慧創作,都是發自他內心的領悟與實踐的結果,也可以說是禪宗哲學及佛教哲學的本體工夫命題的當代最新創作。
本文之作,即是要將它們的深度意涵與理論關聯,予以闡釋,闡釋之進行,並非引經據典作教義註解,而是暢通思路,作意旨剖析,以為大師的智慧法語,做再發揮、再推廣的工作。
一般來說,都認為大師的人間佛教理念,是傳承自太虛大師,且已由印順導師從理論面予以證成,星雲大師固然有闡釋,但不能與之有別,確有別者,就是人間佛教在現代社會實踐的具體落實,而這就不是太虛及印順所能望其項背的了。
因此,研究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主要定位在他具體落實的種種做法中。
對於此事,大師自己也有說法,他常說佛陀成道在人間,弘法在人間,因此佛教就是人間佛教。
大師也常說,他自己從小就有人間佛教的性格,人間佛教是每個人自己心中就可以擁有的,不需要說是哪位智者發明發現的。
甚至,大師自己有人間佛教的專書著作,自己闡釋意旨。
看來,大師自己是要承擔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的創造工程了。
筆者以為,人間佛教的方向與教理,從太虛倡議、印順創作、到星雲發展,正是一條順勢而說的軌跡,十分合理。
但是,人間佛教事業的發生與發展,那就絕對是星雲大師的獨創與貢獻了。
人間佛教怎麼做?典範很多,古今都有,也並非今日才有,但能在具體發揮上做到今日佛光山事業團體的風貌者,沒有星雲大師那是辦不到的。
不錯,大師的具體做法正是大師的創造。
那麼人間佛教的理論面呢?從傳統典籍的意旨疏理上揭露精義,或從現實作法上反映哲理,這都是可說可寫的。
而這也正是星雲大師接續太虛、印順之路,加上他的具體實踐而成構的系統,但是,筆者要指出,在人間佛教的理論面上星雲大師是有不同於印順、太虛的理論創造的,這就是大師的智慧法語、工夫心法的創造,這些語錄體的創作型態,就像《論語》,《論語》作為孔子的語錄,正是儒家聖人一生的最真實智慧的流露,孔子個人智慧心法的流出,都成為儒家學派流衍兩千年的價值意識根據。
而佛光山佛教事業團體的實踐,也正是星雲大師智慧心法流出下的具體落實,而佛光山未來的永恆事業,也將是這些心法的不斷發揮與實踐的延展,所以這些心法才是佛光山人間佛教事業的真正寶貝。
本文之作,將針對這些工夫心法做意旨的疏解、剖析與貞定,提供學術界與知識界及各界信眾,對如何了解大師的智慧,簡述要旨,對認識大師的理論創造,提供模型。
要言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不只有傳統典籍的義理加持,不只有具體事業的千萬證成,更有新穎的工夫心法的理論創造,這就是星雲心法的理論定位,也正是大乘佛教「般若智與菩提心」的現代表述形式。
星雲大師的智慧法語,以《佛光菜根譚》和《往事百語》為最佳材料,其他書本之中,雖亦不乏法語的提出,唯此二書最為集中,就《佛光菜根譚》而言,全從心中流露,但無註解,討論之際將全憑討論者的自我發揮。
至於《往事百語》,則是既有法語,又有文字解說,且皆是大師親筆所為,闡釋既明,意旨清晰,剩下的就是再詮釋與再發揮,討論之時有本有據。
因此,本文之做,將以《往事百語》為討論的材料,並將其中的百條法語,分類為:「認識佛法的基本原理、堅持行佛的修養工夫、勇猛精進的方便法門、面對社會的接引智慧」,而更要以「般若智與菩提心」作為詮釋與討論的佛法依據,說明大師以人間佛教為理念,卻在佛教修養論上創造新觀念、建立新理論。
因此本文之做,就是研究大師工夫心法的作品,將藉由星雲模式之人間佛教的智慧法語,呈現佛教工夫心法的最新現代版。
本文之作,限於時程,僅及於《往事百語(一)》的後面幾條之討論,前面幾條已在他處發表,其他的討論,將另待時日再提出。
二、《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的工夫心法:
《往事百語》就是有一百條的星雲法語,它們都是星雲大師胸中蘊藏數十年,隨手拈來、隨口可說的智慧法語,有些話是日常生活中人人都會講到的話,但是大師以他自己的經驗與智慧來詮釋,所講述的內容與所實施的方式就與別人不同,這就是大師轉換現代語言為學佛行佛的語言。
有些話語是學佛中常常使用到的概念,大師以自己的體會與使用來豐富它的意涵,使它具備能在現代社會操作的新意。
有些話語就完全是大師自創的講法,別人沒有使用過,一但講出來卻又立刻能讓人了解。
星雲大師這些白話版的工夫心法,看似簡單平凡,實則力道萬鈞,關鍵就是它們都是被實踐過、被印證過的實用語。
1、
有永遠休息的時候:
星雲大師是個勤奮工作的人,工作些甚麼呢?都是弘法利生的菩薩道事業。
既已出家為僧,就要荷擔如來家業,星雲大師的模式則是教育、文化、慈善、救助樣樣都做,於是就有忙不完的事,自己便要一心多用,每日超時工作,即使生病了也不能阻礙工作,弟子勸他稍事休息,他卻說:「有永遠休息的時候」。
其實,依照佛教的輪迴生命觀,若是抱持行菩薩道的志業,則生生世世都無休息的時候了。
這就是有無菩提心的理想的差別,發菩提心者,無事不辦,心甘情願,永不歇息。
大師說:
「從小到大,我一直喜歡閱讀名人傳記,在神遊古今中外時,經常發現成功幾乎都屬於勤奮工作的人,而驕奢放逸的人注定要走向失敗的命運。
」[1]
成功人人都想要,但是有幾個人真的能為了成功而勤奮工作呢?然而不勤奮工作,成功又如何可能獲得呢?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大師看得很透徹,因此他說:
「我對那些勸我不要忙碌,好好保重身體的人說:「忙,才是保重。
」因為將來我們都有一個永遠休息的時間。
」[2]
「忙」為什麼是保重?因為,人在處於「忙」的時候,尤其是在忙些有意義的事情的時候,心情就會變好,間接地身體也會變健康,反之,人都該工作以養活自己和家人,一旦不工作,或是做事不努力,故意偷懶不忙,則身體閒置,心理糾結,導致身心都不健康了。
所以,忙就是保護身心的妙方。
那麼,勤奮工作和弘揚佛法的關係呢?大師說:
「修行並不是表相上的苦樂榮衰,而是在真參實學中,顯發自性的光芒;在志行堅固中,流露悲願的力量。
就拿忙與閒來說,寧可忙著死去,也不要閒著生活。
因為基本上,過分的休息就等於冬眠,就等於浪費生命。
」[3]
「表相上的苦樂榮哀」是甚麼呢?這只是修行或不修行的結果,然而,結果是表相的,未必是真相,而看表相的人的心理反應也是人各有別的,所以,要看的是真實的實修過程,而「真實的參學」,則是「志行堅固」,以「悲願」而有「力量」,也就是為了弘揚佛法、利益眾生,而堅定志向,做著一件又一件該做的事情。
這些事情,依照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就是辦教育、出報紙、上電視、辦活動、建佛寺、救助人、慈善行等等,因此,大師反對苦行清修,更反對追求一己的名聞利養,其言:
「我常看到一些原本大有所為的青年,在學佛以後,不是急著閉關念佛,入山修禪,作為躲避忙碌的藉口,就是想要去興建家廟,廣收弟子,以募款化緣,自圖溫飽為足,結果不是在寂靜的歲月裡消磨了志氣,就是在豐厚的供養中埋葬了慈心悲願,心中真是良感哀痛!」[4]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就是要走出山林,進入社會,行菩薩道,而不是自己清修而已,因此看到同修只想閉關念佛,只為逃避忙碌,或是募款建寺,自圖溫飽,便良感哀痛。
其實,修行重在心志,心志堅定,何須閉關念佛?修行貴在悲願,一旦悲願流露,怎會只圖自己?當然是為了有情眾生,於是種種接引法門實事實務便出現了。
而這樣做,反而才是成就出家志願的捷徑。
大師說:
「吾等一介衲僧,淺慧薄福,有無盡的眾生需要度脫,有無量的法門需要學習,那裡還敢貪逸惡勞,坐享其成?想要斷除無邊的煩惱,勤求無上的佛道,豈是只知隱跡遁世或一味入世媚俗者所能輕易成就!」[5]
歷史是一切事業得以成就的環境條件,若是戰亂之時,誰也做不了甚麼事,能夠苟活保命已屬難得,但若是太平盛世,即便貧窮落後,也有無窮可為之事,星雲大師就是在戰後台灣社會的貧窮落後中急起直追的勇士,於是投入社會的紛雜中,興辦種種弘法事業,過程中動心忍性,正好精進修行。
於是,「忙碌」就是他的生活,「勤奮」就是他的營養。
「所以我儘量以最快的速度辦事,一些堆積很久,棘手難辦的問題,只要到我這裡來,一次立刻解決,因此有「馬上辦中心」之稱;無論行程多麼忙碌,凡是答應別人的邀約,我一定想盡辦法準時赴會,故而得到「限時快遞」的美譽。
」[6]
「在生活上,我力求簡單,洗臉一把半,剃頭五分鐘,為的是節儉時間,做更多的事。
長久以來,我訓練自己隨遇而安,所以無論在機艙、車廂、鬧市、臥鋪,我都能自在地看報讀書,藉著用功吸收新知,督促自己能與時俱進。
我在出家時,從排班、走路中,學習利用零碎時間,直至今日,即使幾分鐘的散步,開示中的空檔,我都不輕易浪費,一份計畫大綱,幾張結緣的書法,經常都在這些時候完成的。
我恨不得一天當一年用,一週當一世用,只覺得時間太少,怎麼會有時間老呢?」[7]
別人要辦很久的事情,為什麼大師能夠很快處理好?關鍵在於能夠決斷。
而決斷力則在於心中恆常思量,對佛法意旨清楚,對自己角色明白,於是便不會在利害、難易、多寡諸事上浪費心神,舉棋不定。
為什麼能夠利用零碎時間且隨遇而安呢?關鍵還是生活的目標太過清楚,便沒有額外的欲求,沒有多餘的需要,於是所有的時間精力都處於工作狀態之中,且專注地投入工作,於是,大事難事用大片的時間去做,小事易事用空檔的時間去做,因為沒有利害計較之心,所以事事皆知如何辦理,於是只要找到時間,就是做事的時候。
這樣的生活寫照,正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地方,卻正是星雲大師作為出家師父的行佛作風,正是他的如此勤奮工作,才會有這麼廣大的因緣,成就這麼多的事業,原來就是一句「有永遠休息的時候」,也就是「努力做,不休息」的精神。
但是為什麼一般人做不到呢?這正是世人該向大師學習的地方,那就是「心無雜念,一心辦道。
」,其言:
「他們經常勸我:「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乍聞此語,似乎很有道理,其實「休息」並不必然能「走長遠的路」。
………所以真正的休息,應該是「休」歇六根,「息」止妄念。
果能如此,真心現前,自然就能進一步善用根塵,轉識成智,普濟天下有情,故到「不休息而休息,休息而不休息」的境地。
………我自愧行持淺薄,沒有如此深厚功力,但是因為能保有一顆寧靜的心靈,所以我可以同時聽話、回答、看信、吃飯……,而且還能招呼附近每一個人。
錄製電視節目時,我也能在不備文稿,不看鐘錶的情況下,安然地說出一則則法語、故事,並且準時結束,從不NG。
所以我常說:只要人忙心不忙,工作中可以休息,休息中也能工作。
………人生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至於能否「走長遠的路」,並不重要。
………朝露雖易逝,但它潤澤了大地;冬陽雖短暫,然而能銷融冰霜。
我們應該趁著一息尚存,及時努力,燃燒生命的火花,留下璀璨的光輝,照亮後人,因為將來「有永遠休息的時候」。
」[8]
此處所謂「不休息而休息,休息而不休息」,就是意志純一,煩惱捨斷,身體忙碌,心理怡然,即是「不休息而休息」。
心理既已怡然,則已在休息,做什麼事都不累,故而「休息而不休息」。
關鍵就是心不忙亂,心忙亂就是欲望很多,且互相衝突,於是就顧得了東便顧不了西,心中自然忙亂了,事情也辦不好了。
反之,心不亂,不忙,只是一個助人利眾的原則,心理上只要在意志純粹化上做專注即可,不必顧東顧西,沒有患得患失,不會天人交戰,則心理豈不輕鬆得很?心理輕鬆,頭腦就靈活,顧東顧西,瞬間理會,當下處理,便能同時間做很多件事情。
同時指得是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一下子做這件事,一下子做那件事,結果都能有條不紊。
一個有用的人,不必人找事,事情事會找上你,但是人的能力高下就在此時看出,這麼多的事情能否同時處理好?關鍵就在這些事情都不是會煩惱人的事情,而是運用既有的能力、技術、知識就可以解決的事情,那就能同時解決很多事情。
就算是涉及人事紛爭的事情,那也是幫別人排難解紛的事情,而不是為自己化解仇恨的事情,因此能做到多少是決定於別人的智慧領悟程度的,自己只要講對話、用對心就好了,一樣不花甚麼太多時間力氣,一樣可以同時做著許多不同的事情。
星雲大師可以隨時打腹稿,又可以從容上電視講話,關鍵就在他隨時隨地都在想辦法解決問題,想辦法化解別人的糾紛,用心來處理眼前的事情,於是頭腦中時時刻刻都是處理事情、解決問題的點子和念頭,又沒有私欲為己以致必須天人交戰,故而面對事情一想就通,開口說話言必有中,短短時間又做了很多事情,不必休息而持續工作。
面對自己的生命,大師說:
「若能有此福報,在精進工作中奄然而去,不也得其所哉,意義非凡!」[9]
可知,大師想的都是為有情眾生利他服務,而不是自己累了倦了需要休息了的事情,死亡是每個人都會走的路,不需要為這件事情多做準備,只要身體堪用,就是一直做事,因為,「有永遠休息的時候」。
大師又說:
「我雖才德俱薄,但自忖擁有一顆不滅的悲心,惟願生生世世來此娑婆,出家為僧,永不休息地弘法利生。
」[10]
由此可知,雖然大師說「有永遠休息的時候」,其實他根本是不休息的,即便乘願再來,也還是要服務眾生的。
因此,可以說,「有永遠休息的時候」這一句話正是「堅持行佛的修養工夫」,也是因為胸中懷有「菩提心」才能想到做到的。
2、
不比較不計較:
星雲大師講的「不比較、不計較」,真是修行人最重要又簡易的心法工夫,也是一般學佛者最易入手的修行心法。
人生就是來實踐的,實踐就是服務,做了服務就是有功德,受人感念就是有福報。
實踐服務的過程中,有了人我之分、私我之念,就會「比較」,從而「計較」,於是服務的熱忱就會減退,甚至與人爭執。
這樣功德也沒了,福報也沒了。
而人我之私正是違反「般若智」與「菩提心」的價值理想的。
「般若智」除我法二執,除卻執著,心與天通,人與物合,大我就展現出來了。
「菩提心」助人為本,助人愈多,己能愈高,生命境界就提升了。
道理想清楚,便能「不比較、不計較」。
大師從小就樂於鄙事,七八歲時便幫助家務,其言:
「童年時,父母經常外出,我雖上有兄姊,下有弟弟,但目睹家事無人料理,便自動負起灑掃烹煮的責任,並且包辦一切採購事宜,由於我不比較工作多寡,不計較事務繁雜,八、九歲時就「多能鄙事」,從中學習權宜輕重的掌握,對於日後的做人處事助益甚大。
」[11]
因為關心,因為有愛心,所以執起家務,因為多能鄙事,所以學習到做事的能力,因為能力經過鍛鍊培養,所以長大以後能夠做更多更大的事業。
十幾歲在佛學院學習時,也是各種瑣事一肩挑,他說:
「在偌大的道場裡,人多事繁,冤枉、委屈在所難免,而封閉、棒喝又是當時叢林教育的特色。
十年的參學生涯瞬目即過,許多人半途而廢,我卻將一切磨鍊視為「當然」的訓練,「不比較」人我是非,「不計較」待遇好壞,因此得以安心修道,自覺法喜充滿。
」[12]
這個階段的星雲大師,將嚴厲無理的叢林生活,視為理所當然,結果反而能夠安心修道,過程中堅立了志節,砥礪了品行,成為日後弘法的基礎。
從大師其他作品中,可以看見許多生活的點滴,生病、作務、冤枉、禁語、飢餓等等,一般人難以忍受,便放棄了修學,從此岔離的僧人之路,大師正是堅持下去,一切接受,故而扶持了僧人的軌道。
大師感嘆時下青年的不能吃苦:
「反觀現代青年之所以難以入道,不外凡事講究情理,所以別人一句難聽的話語,一個難看的臉色,就瞋火中燒,悶悶不樂,道心既缺,遑論成就事業。
其實在我看來,真正的情,應該是體諒別人,委屈求全;真正的理,應該是講求實務,顧全大局。
我們唯有抱持「不比較、不計較」的態度待人處事,才能允執厥中,得其所在。
」[13]
體諒別人就是助人,顧全大局就是做事。
助人與做事不正是菩薩道的真諦嗎?但是人心好勝,我執念重,體諒別人以為委屈,顧全大局視為不公,這樣,真正的公義不能彰顯,自己的道心不能砥礪,未來的成就無法達到。
佛教的倫理,還真不同於時下的價值呢!果然如此嗎?並不是的。
理想的社會是由人所創造的,是由自己所開創的。
不是一點不付出,只等待別人提供。
然而在付出建設的過程中,就是要忍耐,就是要委屈,就是要體諒,這樣美好的家園才能一步步建立起來。
當然,這是有理想的人才會去做、去想的事情,而大師要荷擔佛法,就是要這樣的胸襟。
這正是一般人與大師不同的地方,關鍵還是服務的理想,也就是學佛、行佛的信念。
大師對於被分派任務,無不欣然接受,即使後來的任務不如想像中的輕鬆,也一樣接受,這又是「不比較、不計較」的精神的落實,不論把他放在哪裡,因為無我,因為不比較、不計較,所以反而多學會了各種能力。
大師說:
「後來我經常勸勉徒眾應該自許為一顆「活棋」,以「不比較、不計較」的精神,隨常住的調派,多方學習,養深積厚,定有所成。
」[14]
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決定於他能夠服務的範圍有多大,而服務的範圍則是決定於他的能力培養有多深。
然而,外在的機運卻不一定隨己所願,若只能接受自己想要的任務,則當機運不濟時,便無法做事了。
若是任何事情到來,都能像一個活棋一樣地勇於承擔,則時時在做事,時時在進步,這顆棋子還能更為靈活,將來也就能做更大的事情,格局,就是這樣一層層打開來的。
「不比較、不計較」固然是針對自己所處的環境、角色、酬勞、待遇,不論多麼不理想,也不與人計較,但是當無緣受到委屈與毀謗時,是否還能不計較呢?大師認為這又是更艱難的部分,他說:
「「不計較」貧富、「不計較」有無都還算容易,最困難的,是面對得失毀譽,仍能一本初衷,如如不動。
」[15]
星雲大師舉了仁山長老、大醒法師、和太虛大師等人受人冤枉毀謗的例子,他們都是為振興佛教而大聲疾呼、大力奔走的佛門龍象,卻也會受到他人的攻擊,但是自己的名聲事小,佛教的事業事大,所以都能做到不計較,不反擊,沒有怨尤。
大師正是以此為典範,自己奉行受持,所以在經歷了備受指摘、視為異端、飽受恐嚇、頻頻監視、連番調查、毀謗連番之後,得到了寶貴的心得:
「使得一向求全求好的我一度感到悲憤難平,然而念及佛教的未來,心中又頓生動力,奮勇向前。
如今我衝破種種難關,回想過去種種,深感成功之道無他,只要凡事往大處、遠處著想,不在無謂的事情上「比較、計較」,當因緣成熟時,自然水到渠成,一切現前。
」[16]
別人如何待我,總是外在的困境而已,環境的難堪,正說明了弘法的必要,更提供了砥礪磨練的考驗機緣,如能堅持不放棄,又能忍辱不計較,則因緣只會往好的方向走,不會更多地製造麻煩,這才是顧大局的作法,也才是服務的真落實,關鍵就是,看大事不看自己的小事,故而不必比較,也不必計較。
只要信心夠,事情總會有好的結果。
星雲大師也常舉他和煮雲法師的相處之道,兩人都是弘法大器之人,但生活中有種種作風的不同,惹得弟子的言語,但是星雲與煮雲彼此深知,互相標榜,從不會為了小事情比較計較,而失去了道情友誼。
同是僧人,自己不比較別人還會幫著比較,作為師父者,正應該自己展現作風,則為弟子典範。
若是自己也跟著計較起來,則道情沒了,格局也小了。
最後,大師說常常回答年輕人如何「出人頭地」的問題,關鍵就是不要在私利上比較及計較:
「於今我雲遊世界講經說法,海外華人問我應如何出人頭地時,我總是以自己的經驗告訴他們:不要只在私利上「比較、計較」,而應抱持「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融入當地社會,努力奉獻服務,和大家共同開創美好的未來。
」[17]
甚麼是「出人頭地」?一般人是不會去想清楚的。
常常以為站在社會的高階、獲得巨大的財富就是「出人頭地」,但是若「不以其道」,則不是真正的「出人頭地」。
既不符合儒家的服務的精神,也不符合佛教的菩薩道精神。
關鍵就是「出人頭地」不只是名聲上為人所知,還有所做的事是利他的事,以及做事的方法是利人利己的方法。
於是,做了好事而有功德,為人景仰而有福報。
這才是真正的「出人頭地」。
簡單說是讓大眾得福利才是自己的出人頭地,而不是自己獲得名聞利養而已。
是人才都想要出人頭地,其實就是成就感的滿足,但首先要「以其道得之」,其次就是要「利他之行」,否則站上高位及獲得財富的結果,只能是自鳴得意,以及引來小人的羨慕,甚至會忌妒,結果正好為自己帶來厄運。
而真正的利他服務,既有功德又有福報,既創建了理想的環境,自己又得人尊敬,這才是真正的「出人頭地」。
但這一切,正是老實做事,一心為公,「不比較、不計較」的念念紮實,才能做到的。
筆者以為,這正是「勇猛精進的方便法門」,更是落實「般若智、菩提心」的最簡易法門。
3、
忙就是營養:
「忙就是營養」這句話很滑稽,但很有實益。
一般人以為補充營養好好休息,才會身體健康、精力旺盛,但是星雲大師卻是不要休息,而且要忙碌,結果使自己身體健康、精力旺盛,而且完成許許多多的事情。
他說:
「回想起來,我的一生的確是因為「忙」,才少病少惱,身健心安。
」[18]
為什麼?也許有生理醫學的道理可說,因為心理充實所以身體健康。
身心是會互相感染的。
但是,還有更高的道理可說,那就是人生的意義。
人生要有意義,生命才有價值,意義要靠理想的追求,追求理想要努力工作,忙碌一些與理想有關係的事情,會讓生活的軌道在自己的願望中前進,否則,生活中所經歷的事情一樣會被意外所干擾,此時沒有正業的規範,意念就會流於瑣碎執著,其結果就會幹一些無聊的蠢事,結果日子被無聊的蠢事所束縛,身心就不健康了。
反之,在正業的精進中,所遭遇的都是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促進祥和、增進福祉的事情,功德既立,福報就來,這才是真正的營養。
大師說:
「忙,不但強健我的體魄,也長養我的耐力。
」[19]
「這樣從早到晚,忙此忙彼,不但於己絲毫無損,反倒強化我的身心,增加我的人緣。
」[20]
孩童時期的忙碌,使他身體健康。
學生時期的忙碌,使他人緣變好。
但最重要的是,忙碌奠立了星雲大師的做事能力,以及對世道的了解。
他說:
「但在忙的同時,我深深瞭解物力的艱難與緣起的妙用,一生受用無窮。
」[21]
資源有限,所以要珍惜,資源不足,所以要創造,只要肯努力付出,點滴的資源也可以匯聚成巨大的能量。
這就是星雲大師體貼到的物力與緣起的道理。
既然忙碌可以創造資源,因此懶惰變成罪惡,他說:
「所以,在「忙」中,有數不盡的樂趣;在「忙」中,有無限的喜悅;在「忙」中,能安身立命;在「忙」中,能多所體悟。
「忙」的生活實在太美妙了!在「忙」中,我感覺到懶惰懈怠實在就是罪惡。
」[22]
做事成功就有樂趣。
忙碌能使自己的身心有安頓之處,這就有喜悅。
在做利益大眾的事情的時候,就獲得了生命價值的彰顯,就能安身立命,就是說自己對自己的生活是自我認同的,這就增長自信了。
既然忙碌做事有這麼多好處,不做事而懈怠一生便是大罪惡了,因為不但沒有因創造而增多社會資源,反而因為自己的消耗而減少社會資源了。
所以:
「忙是善舉,忙是利行,忙是情義,忙是功德。
忙,才是佛法的真諦。
」[23]
做有益他人的事情故而是善舉、是利行、是情義、也是功德。
菩薩道就是助人,故而忙有益社會大眾的事業,就是佛法的真諦。
忙就是要去給予,為了給予,要減少自我,自我變小了,生活就自在了,大師說:
「在忙中,我充分領略服務奉獻,不求報償的法喜。
所以,我能有能無,能苦能樂,能大能小,能進能退。
」[24]
一般人能樂不能苦,能大不能小,能進不能退,這是因為一般人有我,不能做到「般若智」的妙用,既不能下人,又如何上人呢?不能受委屈、多辛苦、自己累自己,又怎能把沒有的事情變成有?怎麼把沒人要做的事情做好?怎麼把荒地變良田?一旦沒有自我私欲私利的堅持,難的事情自己做,利益留給別人,功勞歸給別人,權力讓給別人,那麼自己要做的事情必定人愛人助,則事情一定辦得成。
事辦於己,就是功德建立,也是福報可期了。
大師說:
「雖然我整天忙得無人無我,無日無夜,但在我不僅未曾減少什麼,反而增進了信心道念。
」[25]
大師沒有要為自己擁有甚麼,所以做了許多事情,忙碌了半天,並沒有減少甚麼,因為一切都是無中生有創造出來的,不據為己有,就沒有損失甚麼,反而增加了社會資源,以及自己的能力福報。
大師說這樣便增長了「信心道念」,信心就是服務的意志力,道念就是行佛的意志力,於己有得,豈不甚美。
大師說:
「儘管如此,我的心靈卻在忙碌中逐漸提升,我的視野也在忙碌中逐漸開闊。
忙,開啟人人本具的潛能;忙,發掘方寸自有的寶藏。
所以,我喜歡忙。
藉著忙,我精進奮發,自強不息。
」[26]
忙著學習,忙著寫作,忙著辦事,忙著演講,忙著開導,忙著結緣。
這些,都是利人利己的忙碌事業,財富歸大眾所有,信心道念則內化於己。
關鍵還是在忙些甚麼?若忙得是與人爭鬥,忙得是據為己有,那怎會自己利益不增加?而信心道念增加呢?那就是表面上增加自己的利益,但卻損失了道心。
「忙,就是營養」,營養了自己的信心道念,利益了社會大眾的福利民生,這正是大師「勇猛精進的方便法門」,因為無我而忙,故而是「般若智」,因為利他而忙,故而是「菩提心」,這就是星雲大師簡易直截的現代人學佛心法。
4、
佛陀也會被人毀謗:
「佛陀也會被人毀謗」,是說即便是優秀的修行者,也會遭人污辱斥責。
為何會如此呢?原因很多,當然是理念不同,也可能是利害關係所致。
但是,對於一位修行者而言,其實就算是一般人,別人毀謗侮辱的打擊固然發生,卻不宜因此動怒,更不宜與人對罵爭執,為什麼?固然是真金不怕火,日久見人心,但更重要的是,以爭鬥毀傷的方式反擊,正好澆滅了自己的道心與正念,而淪於惡意中傷者一流,也就是說,自己也把自己毀傷了。
因為以惡口傷人,即是為惡,修行者與社會上正業正見之人,不能自流於惡,這是對自己的信念的自我堅持,也是增長自己道心正念的磨練之法。
對的事情當然堅持去做,別人的毀謗則是另一種訓練,堅持繼續做對的事情,而一笑置之,放下憤怒,正顯示自己格局的寬大,以及為尊敬自己的人保持良好的形象,而能繼續受人尊敬。
若是拉下臉來憤怒辱罵,只有使自己斯文掃地,也使原來相信自己的人產生懷疑了。
星雲大師說:
「我一生當中,不知受過多少人毀謗中傷,年輕時雖然極力隱忍,但不免難過,因為我一直盡心盡力為人為眾,希望有一個完美的人生,而別人卻如此糟蹋我的好意,總覺得心裡無法平衡。
」[27]
年輕就是單純,直接,奮力成長的過程中,卻一樣會受到周遭不能長進、不知道理的人的中傷,故而心裡難過。
好在有同行開導,「佛陀也會被人毀謗」,世人迷癡,眾生難渡,也就釋懷了。
世道的艱難,渡人的不易,道心的難持,其實正好藉由他人的毀謗而重新檢視,自己不生惡心,繼續行道,毀謗正好是重新出發的機緣,大師就說:
「「毀謗」正好給我一個反省檢討的機會,讓我更堅定自己的目標方向。
」[28]
別人的正確指責並不是毀謗,那就是自己必須改進而不能逃避的責任。
但若是惡意不實的毀謗,也正好重新檢視努力的方法有無可以改進之處,因為毀謗固有因利害關係而源自他人的私心惡念,但也有可能只是別人並不了解而產生的急切反應,若是後者,則可以讓自己改變作法,以兩得其美。
當然,若是別人自己私心利益作祟,正想藉由毀謗而打擊我們的信心,使我們退卻,此時就更應堅定道心,堅持正義,大師說:
「我深深感到:在這個是非紛紜,觀念錯亂的時代裡,我們應該經常像一個充氣的皮球,「毀謗」的外力越強,要彈得越高越遠。
」[29]
惡意的毀謗,就是要你停止正在做的利益社會的事情,但是,一旦停止,正見的力量就沉淪,所以非但不能停止,還必須把正在做的對的事情做得更好,讓社會的力量見證自己的所為,讓毀謗的言詞自感羞愧,所以要像皮球一樣,反而彈得更高才是。
關鍵就是,你不做事,沒人毀謗,你做了事,才會有人毀謗。
既然是做得對的事情,就應該堅持。
但遭毀謗又不宜惡口還擊,一般信心不堅定人,就會因此退縮,所以大師說:
「可見任何的「毀謗」都無法擊倒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最怕的是自己心中徬徨無主,人云亦云。
」[30]
這就又要回到是為了甚麼事情被毀謗了,若是自己做錯事,被人辱罵,再怎麼難聽,甘心承受,絕不回擊。
若是自己做了對的事情,影響到小人的私利,而致別人毀謗,一樣仍是不還擊,但就要自堅其意,關鍵還是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認識正確,是否真是無私利他之行?若是,則別人毀謗就隨他去吧,專心做事就好了。
然而,有時候別人的毀謗卻是因為了解不夠,大師例舉了佛教及佛光山遭受的一些毀謗:
「自佛世以來,對於佛教最大的「毀謗」,莫過於指責出家人不事生產,其實僧侶弘法利生,淨化人心,就是一種最有利於大眾的生產活動。
」[31]
對於這樣的指責,確實是不瞭解而提出的,也未必有惡意,關鍵不是出於私利,而是發表對整個宗教的看法,儒家就是這樣批評佛教的。
對於這種批評,可以講道理以回應之,重點就在生命觀、價值觀的不同上。
至於對佛光山的批評,大師則做了說明:
「又有一些人批評佛光山的活動太多,太過入世,沒有修行。
其實二千六百年前,佛陀就順應當時的習俗,每天率領弟子四處托缽乞食,敷座說法,意在藉此機會走入社會,度化眾生。
………佛光山的弟子們每天清晨四點半起床,除了早晚課誦,整理環境之外,從早到晚,忙的都是度眾利生的工作,如果這樣不是修行,什麼才是修行呢?」[32]
這些批評的聲音,主要不是針對個人的毀謗,而是針對整個道場作風的指責,處理之道,也就是清楚說明就好了。
有機會,以事實呈現於他人之前,也許就澄清了。
大師就明白說到:
「可見有時「毀謗」是因為對方不瞭解狀況,所以我們應該努力以文字般若來宣導實際情況,以積極的行動來證明一切。
」[33]
因不了解而致生的批評,容易解釋。
因為並不是天下人都持此見,而只是有些意見領袖或其它教派的偏見。
面對這種批評,說明清楚是不難的,但化解心結就要靠因緣了,這也無須強求,人們自我提升之後,自然也就化解了,只是也會還有其他的人士提出批評,這只能說是世道艱難、人心狹隘之過了。
倒是星雲大師十分幽默地做了總結:
「「佛陀也會遭人毀謗」,所以「毀謗」可能是由於我們表現得太好,我們應該感謝別人對我們的毀謗,因為如此一來,正好給自己一個反觀自照、消災解怨的機會,讓我們得以在菩提道上步步提昇。
」[34]
是的,個人因表現好而遭人毀謗,團體因表現好而遭人毀謗,這些都是人間世的萬象,依據因果業報的原理,本來不該受的惡報卻受了,並且不以惡口回擊,而是虛心收下,這樣等於化解了原本會發生的其它惡報,或者是結了以後會受益的福報,善惡都不爽失,只看自己的格局放在哪裡。
筆者認為,「佛陀也會被人毀謗」是星雲大師「面對社會的接引智慧」,好好說明,事情更認真地做,既增長道志,又化解惡業,廣結善緣,豈不甚美。
5、
因緣能成就一切:
星雲大師講「因緣能成就一切」,其實,佛教就是講因緣的,首先是講因果,然後是業報,然後是輪迴,於是宇宙人生的實況就說清楚了,人活著,一枝草一點露,一天一天累積出亮麗的人生,但也可能製造出困苦的人生。
原因無它,怎麼收穫怎麼裁,種甚麼因得甚麼果,問題是,因果之間的關聯一般人看不明白,總以為有因未必有果,於是因不珍惜,因不當一回事,平常做事都不用心,於是到果來臨時,才驚訝它的發生。
星雲大師說:
「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所證悟的真理最主要的是:萬事萬物的生滅都是在遵循著「因緣」法則的運作。
所謂「因」,就是指最初引生後來結果的直接內在的原因;所謂「緣」,就是指外來助成結果的間接關係。
由此看來,「因緣」不是佛陀所發明的名詞,而是宇宙人生本來的真理。
因緣既不是宿命觀點,也不是靈異現象,而是最合乎科學的法理軌則。
我出家半世紀以來,對此感悟良多,如果有人問我一生之中,體會最深的佛法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他:「因緣能成就一切。
」」[35]
佛教講因果,有命定論的意旨,但那是指已經形成的業力而言,至於每一期的全新生命,都仍有無窮的自由空間,只待新業,而任何業力,都來自造作它的因緣,所以根本上生命是自由的。
故而星雲大師說,因緣「不是宿命觀點」,因為所謂的宿命,還是自己過去的因緣結果,所以重點是如何創造善緣,而不是結下惡緣,至於如能有善惡之緣呢?答案只在一念之間。
就是自己懂得製造善緣,星雲大師說:
「初到宜蘭的時候,一無所有,仰賴別人給我「因緣」,自忖:「我能給別人什麼『因緣』呢?」於是一得到淨財,便購買《人生雜誌》、《菩提樹月刊》及台灣印經處出版的佛書,免費送給寺院、商店、信徒、青年,由於這些「因緣」,無形中助長宜蘭讀書學佛的風氣,頭城、羅東等地相繼成立念佛會,圓明寺覺意老尼師提供草寮給我靜修寫作。
天理堂香店的老闆方鐵錚先生是李決和居士的女婿,後因流通佛書與我結識,在這諸多「因緣成就」之下,李決和居士不但自己以年老之身隨我出家學佛,女兒慈莊、外孫慧龍、慧傳也隨我剃髮為僧,目前在佛光山都擔任要職。
」[36]
星雲大師主張主動結善緣,結善緣就是藉由一點善意而互相往來,既有往來,就有更多有意義的服務可以提供,因為贈書的因緣,便結下了念佛會的因緣,然後更結下出家成為佛子的因緣,緣緣不斷,都在初心一念中而來。
大乘佛教有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捨得給予、講和悅的話、做有利他人的行為,與人們一起生活學習。
這些,都是在建立良好的因緣,大師說:
「喜捨一句受用的佛法能給人一些「因緣」,布施一聲親切的關懷能給人一些「因緣」,甚至供養一絲真誠的微笑,贈予一本淺顯的佛書,都可以提供別人一些「因緣」。
多少年來,在與道友、信徒的來往之中,我深深感到,不論是舊識或新知,不論是老參或新學,最重要的是彼此要互相珍惜「因緣」,唯有讓心和心之間搭建起道情法愛的橋樑,才能使好「因」好「緣」綿延不斷。
」[37]
要讓好因緣連綿不斷,就要大家互相珍惜彼此的相處,然而,珍惜就是用心,而心力是有限的,因此,人累了的時候很多方面就會照顧不及了,就不是每一個互動的因緣都能精神抖擻、用心對待了,於是很多因緣隨著時間也就流失了,所以,重要的是,要懂得把握精力,愛養精神。
力氣都用在無謂之事上時,待人就會有倦意,而想要做的事情太多,精力也會分散而鬆散,所以,聯繫維持好因緣,也是要有一些功夫的。
星雲大師因為對自己的角色認知清楚,就是行佛之行、弘法利生,所以十分珍惜種種因緣,他說:
「我深深感到:有「因緣」,就有希望;有「因緣」,就有方便;有「因緣」,才能成就一切。
「因緣」,實在是美妙無比!所以我不時提醒自己:不但要感謝過去的「因緣」,把握現在的「因緣」,更要培養未來的「因緣」,為自他開拓光明的人生。
」[38]
凡事總要有個起頭,起了頭就是有了因緣,就會有希望。
凡事總要雙方互有善意,有了善意彼此就好說話、好做事,就有了方便。
凡事總要有人認真付出,認真付出就是建立因緣,最後才可能有美好的結果。
這一切的發生,都是種種善意付出而推動起來的。
故而,人要感謝過去的因緣,也許不是自己種下的。
人要把握現在的因緣,這是一定要自己去付出的。
也要培養未來的因緣,這就不一定自受用了,總是抱著自受用的心態,這只是在做生意,不是在建立善因緣,期待中的好事不一定會發生。
反之不期待甚麼而只是單純地善建因緣,卻會在不經意的時候獲得回報。
以上說得是平日的與人相處,以及日常的生活事業。
至於,為了弘法利生,使眾生與佛結緣,那就要觀機逗教,適合種性。
亦即要創造適當的因緣,所以大師言:
「直到今日,我的理念是:應以大學「因緣」得度者,即辦大學而度化之;應以佛光會「因緣」得度者,即設佛光會而度之;應以寺院庵堂「因緣」得度者,即建寺院庵堂而度之;應以佛學院「因緣」得度者,即辦佛學院而度之;應以美術館「因緣」得度者,即建美術館而度之;應以青年團「因緣」得度者,即辦青年團而度之;應以學生會「因緣」得度者,即辦學生會而度之......。
佛教主張「因緣和合」,「因緣」不是單一直線的發展,而是互有影響,前因後果,左右關聯,彼此呼應,重重無盡的關聯。
「因緣能成就一切!」懂得重重無盡的「因緣」,才能有重重無盡的「成就」!」[39]
星雲大師的人生是由許許多多的小事因緣點滴累積起來的,小事累積成了大事,就有了更多可以自做主張的揮灑空間,既然有了實力,因緣的可能就更多了,為了接引各種不同性格類型的人物進入佛門、接觸佛教、學習佛法,佛光山事業體便以種種不同的體制,興辦各種事業,接引世人。
於是,因緣的管道眾多,隨機度人的法門就多了。
然而,各種管道、各種機緣卻是會互相影響的,一個機制接引了弟子,另一個機制讓他培訓、讓他發揮,又一個機制讓他大放光芒,世間諸事總是如此,唯有起頭難。
所以要積極主動,樂於與人親近,以便製造人際關係的好因緣,有了因緣的基礎,引領人們進入佛門之時,又要提供別人容易接近入門的好因緣,所以要廣開法門,舉辦各種不同的活動,建構各種不同的團體機制,然後讓各種機制、團體、活動,互相感染、動員、影響,而創造完整的佛教生活環境。
可以說,「因緣能成就一切」,是星雲大師「面對社會的接引智慧」,而因緣的背後,是佛教緣起的因果論,因緣的裡面,是星雲大師的「菩提心」發用,因為大師開啟的因緣就是要成就世人的學佛機緣的。
6、
沒有待遇的工作:
出家人在佛門執事,與社會中人是不同的,既已出家,就沒有社會人格,主要就是佛門中人的角色,又因為已經出家,就不必持家養家了,所以沒有賺錢養活家人的概念了,因此,不論以何種角色做何種事業,就不再會有薪水酬勞待遇了,因為薪水酬勞待遇還是世俗之我的歸屬品,出家人既已非世俗中人,就沒有這些需求了。
雖然如此,出家人有錢者眾,出家人也需要用錢,用錢於興辦事業的是一種公用財,用錢於處理自己私事的仍是一種私財,看病、配眼鏡、日用所需等等,也是要用到錢的,只是,既非為豐厚利養,都算是生活所需,就沒有執著慾望,所以只要常住能夠照顧到了,則有沒有這些私財也並不嚴重了。
在佛教事業中,還有非出家眾的成員,也有很多人是長年專心在寺院工作服務的,這些人,也可能沒有薪水,至於自己老家是否有私財?這又是另一回事了,出家人是沒有老家的私財的概念的,若有,還算出家了嗎?但是,為佛教事業服務的專業人士,應該要有酬勞,因為他們仍是社會世俗中人,仍有家庭照養的責任,只要得其所宜即可。
所以,說到底,沒有酬勞的工作,指得是出家人,或是在佛寺志願做服務的居士為主,那些領取了微薄的酬勞的工作人員也可以算是,至於以專業能力提供服務、領取酬勞者就不算了。
對於在佛門中無薪服務的執事,他們的心理是怎麼想的呢?星雲大師寫到:
「如果我有待遇,就是一種職業,我會計較待遇多少、休假日期、工作成果,反而失去了歡喜。
現在因為沒有待遇,我覺得是法身寺的法務,是我良心的責任,是我人生的使命感,因此我覺得沒有待遇的工作比職業性的工作要快樂的多。
」[40]
在家人士能夠在佛寺服務,且參與重大慶典,讓自己更直接親近佛教,並從中學習佛法,這自然是人們最大的福報,同樣是做事,卻不是為自己的酬勞而做,而是為了自己的慧命而做,為自己的功德福報而做,自然做得更專注,做得更歡喜,做得更有成就感。
關鍵是,認同宗教,認同理念,了解生命,了解生死。
那麼,放下人世塵勞,放下世俗酬勞,便可以投入道業生活中。
若不是如此,偶爾參與一下,其實是不能深入的,並且也不了解此中真諦。
一旦了解了,願意做沒有酬勞的事情只是結果,不是原因,例如佛光山的出家僧眾,就是如此,大師說:
「不少各界人士想要了解佛光山入門的長老職事,為什麼能數十年發長遠心,為佛門奉獻,無怨無悔?仔細想來,不正是因為他們不計「待遇」,只求佛法能發揚光大嗎?」[41]
讓佛法發揚光大,是這些長老執事以及星雲大師本人的理念,不要自己的酬勞,也等於不求自己的名聞利養,一切歸諸常住,一切來自常住,至於道務,則是一肩扛,自己的慧命就在道務中增長,人間佛教的事業也在服務中增長,苦行與救度同時進行,出家的真諦正是在此,出家了的人生就不是世俗中人的模式,酬勞是私我的概念,出家就沒有私我了,所以,不計較待遇是人生道路的選擇結果,是以學佛行佛為人生目標的結果。
放下待遇,出家弘法,就是放下小我,追求大我的人生。
這樣的人生,對星雲大師而言,是有許多心得的。
他說:
「「沒有待遇的工作」蘊含了多少的樂趣!回想我一生做事,不但沒有周末、沒有假期、沒有暑寒假、沒有年節,也從來沒有要求過「待遇」。
在大陸做小學校長的時候雖有待遇,但我沒有領過一毛錢薪水,因為我和師兄說:「校長的薪水,請您一半交給常住,一半交給我的母親。
」」[42]
中國大乘佛教出家人的生活目標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出家的生活就是不斷為服務眾生而努力,藉由服務而接引入佛門,不論是接引出家還是做護法龍象、修行居士,總之使一切有情都壟罩在有佛法知見及生活模式之中。
出家人這樣的生活,當然不同於朝九晚五以及周休二日的社會人士、世俗中人,而是沒有周末假期、沒有寒暑年節,只要有事可做,只要有眾生的需求,只要有接引的因緣,就是做事的時候,並且是沒有酬勞的,就算有酬勞也是要交出去的。
星雲大師自己,在大陸做小學校長時,薪水是交給常住和母親的,到台灣以後,大師說:
「由於十年叢林教育養成我沒有用錢的習慣,所以有「待遇」也像沒有「待遇」一樣。
記得我初到臺灣,在臺灣省佛教講習會擔任教務主任時,那時發的錢,不叫「薪水」、「待遇」,而叫「單銀」,每個月可以領到單銀五十元。
但是我都將這筆錢拿來訂佛教雜誌或購買圖書送給學生閱讀。
」[43]
拿到薪水,就把它用掉,用在購買書籍給學生閱讀上,這就是製造好因緣。
這也是不蓄私財,這就是金錢不用在自己的私事上。
星雲大師這樣的作風,跟他在叢林時就沒有用錢的習慣是有關連的,就是當時奠下的素質,既然已經出家,就沒有私我,又何來蓄財之需呢?如果為社會服務而有了酬勞,要不就是不拿而捐出去,要不就是拿了而交給常住,或是用於弘法相關事業上。
大師說:
「我經常應邀出外弘法,凡到各大專院校講學,我一概拒絕酬勞,但企業行號、公司工廠等地方,因為是生產單位,我恐怕不接受顯得太過矯情,所以收下來之後,就盤算如何用之於大眾。
」[44]
在佛光山事業體系內做事,自然沒有酬勞,但若到山外機構弘法服務,總是會有酬勞,這是社會處事原則,沒有甚麼不對,關鍵在出家眾自己如何處置它而已。
同時,這樣的原則也適用到在佛光山事業體裡面的其他專業人士,他們是應該領到酬勞的,大師說:
「現在佛光山各別分院辦中文學校、才藝班,我希望他們不要收費,但徒眾卻說社會上請來的老師需要有鐘點費,因為「因果業報平等」固然是佛門人士秉持的心念,但社會的遊戲規則卻是「義務權利對等」,我覺得這是無可厚非之事,因此也順應時代需要,讓大家都能各得其所,各取所需。
」[45]
這樣的話,各種觀念就都清楚了。
出家眾在山內沒有酬勞,出外有酬勞則交回常住。
在家眾在山內一樣有酬勞,如何處置自己決定。
而佛光山人,卻是不管有酬勞沒酬勞,都是積極任事,勇於承擔,不計較待遇酬勞。
其實,真正的關鍵是已經認識了佛法,知道了生死大事的道理,找到了性命依託的家園,所以身外之物就能放下了。
可以說「沒有待遇的工作」,是「堅持行佛的修養工夫」,而更要以「菩提心」發用,才能真正做到。
否則,出家而蓄財,弘法而求名聞利養,那就是走錯路了。
7、
千生萬死:
「千生萬死」是大家平常生活中會講到的概念,比喻一個人的生平經歷了千辛萬苦,甚至死亡的威脅,卻最終存活下來,並且事業發達。
如王陽明的一生,便是千生萬死的寫照。
星雲大師也以這句話說明他自己一生的寫照,星雲大師確實是當之無愧的,因為他幾次出入政治牢籠,在那個戰亂的時代,進去了就不知道出不出得來,因此都必須抱持受死的心態。
還有疾病,從叢林時期的染病,到弘法時期各種診斷治療,大師不斷在可能死亡的告知下走了過來。
千生萬死的一生,卻成就了諾大的事業。
這樣的體會太深刻,從中覺醒的智慧太有價值,那麼,那是甚麼?筆者以為,就是以堅韌不拔的意志,殫思竭慮,追求理想,而且不斷應變的歷程。
面對可能的死亡,是無從自主的,然而一旦活過來了,面對艱苦的人生,卻是可以自主的。
「千生萬死」更適合講述生命歷程中面對困難的挑戰,如何不畏艱苦,堅持不廢,且不斷創新,開闊局面。
所需要的,不僅是意志,還有智慧。
智慧就是不斷創新改變以開創格局的能力。
大師說:
「從一字不識到慢慢閱讀,從懵懂無知到懂得分析,從記憶全失到思辨快速,從扛榜挨罵到名列前茅......,在我而言,心智上的發展亦如小龍蛻皮,需要經過多少層的剝落及癒合,「千生萬死,萬死千生」,才能得到一點成果。
烽火連天,顛沛流離,每逢換老師,換學校,換同學,換地點,必須要捨棄多少,提起多少,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定下心來接受無常的變易。
如今回首前塵,若非經歷「千生萬死」的陶鑄,學業、道業那能有一點成就?」[46]
原來,「千生萬死」就是不斷的經歷改變,又堅韌地存活下來,並且愈挫愈勇,愈來愈大,因為這些過程都是智慧能力的最佳砥礪。
做人就是要被錘鍊,百死千難中不斷理想,故而陶鑄成才。
如此想來,筆者自己的寫作與講課也是百死千難了,只要有演講上課,必定精神抖擻,一氣喝成;只要有寫作的任務,必定振筆疾書,完成任務。
這中間有多少時間的安排、情緒的調整、生活的控管才能完成一件又一件不斷過來的任務。
星雲大師體會下的「千生萬死」,正是有理想、有抱負、要改變、要創造的人們最深刻的心靈寫照。
把寫作的生活當作千生萬死的過程,正是星雲大師自己的感受,他說:
「早在棲霞山寺出家時,我就已經立定志願不做住持,要往教學方面發展,但是天不從人願,初來臺灣,佛教不昌,那來這麼多學生給你教學?只有先撰寫文章發揚佛教,多少次搜索枯腸,伏案苦思,一篇一篇的文稿如同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輪迴,卻被人誤以為懶惰,不事生產。
心想:無法堅持理想,只有向現實妥協,但一意妥協也不是辦法。
思緒排山倒海而來,如「千生萬死」般一波又一波地湧入方寸之中,終於決定日修苦行,服務寺眾,夜撰文稿,實現理想。
」[47]
大師想要教學,卻苦於機會,只好先撰寫,但又被罵不做事,懶惰,只好白天工作,晚上寫稿,白天晚上兩頭燒。
寫作本身就是無中生有,費盡腦力才擠出一些文字,這個過程就是一番生死。
但是,環境的因緣甚至不給你寫作的機會,只有利用額外的時間,犧牲休息、睡眠的時間來寫作,別人白天做勞務,星雲大師白天也做勞務,別人晚上休息睡眠,星雲大師晚上挑燈讀寫,若不是過於常人的信念意志,如何而能為此,生活就在挑戰既有頻道中展開,這也是一番生死經歷。
面對不同問題並且想法解決,這也是一番生死。
大師說:
「出國弘法,看似非常風光,其實在飛機上一坐,短至數小時,長至十數小時,甚至數十小時,無法活動自如,抵達目的地,感覺有如脫了一層皮。
往往從熱帶到寒帶,跨越數國,還得適應各國的氣候、時差、風土、人情、飲食。
一下飛機,不斷地講演,不斷地會客,不斷地座談,不斷地照相。
我下榻的房間,人來人往,是客堂,也是飯廳;是會議室,也是電話間。
對於不同的人,我必須要有不同的對待方式;對於不同的問題,我必須想出不同的解答方案。
一次出國就好像經歷了「千生萬死」,更何況一年多次的環球弘法。
」[48]
不斷改變的生活場景,不斷新生的各種問題,不斷地反應和回答各種事務及問題,一件事情結束了應該有一個好的舒緩時光,但是並沒有,隨時又要再度面對新問題,就好像是一番生死一樣,不能耽於剛才的榮耀,不能耽於剛才的得意,剛才的供養,剛才的成果,又要跳入新的艱難之中,剛才的一切就只能是死掉了,一切不留痕跡,重新新生,迎接挑戰,再度一番生死。
不能做到如此的人,一件事情完成了、成功了,就耽於情境中,享受讚美、供養、榮譽以及安逸,於是致生執著,轉而束縛他人,威權意志出現,名聞利養為重,這修行的道路就算是結束了,今生就這樣安逸地活下去了,沒有生死的艱難,何來千生萬死的經歷?
成長,都必須是捨離已經獲得的安逸,投入更艱難的環境中,才能出人頭地、脫穎而出,大師說:
「從小被老師打罵、責怪,甚至冤枉、委屈,從傷心難過到直下承擔,成長的代價需要經過多少「千生萬死」的心路歷程。
及至後來,收徒納眾。
許多人羨慕我徒眾滿天下,但是有誰了解:度一個信徒,需要多少年和他周旋,不秉持「千生萬死」的發心,那裡能讓他得度?教一個弟子,需要多少年慈威並濟,不具備「千生萬死」的耐煩,那裡能讓他柔軟受教?但徒眾不解,往往怨怪:「你耳根軟,聽信人言。
」「你不了解我。
」「你不公平。
」其實手心手背都是肉,如果我不從這些情緒的言語裡「千生萬死」地磨鍊出來,如何領眾薰修呢?」[49]
星雲大師自己的成長是幾番的千生萬死,而度化徒眾的過程又是心力的幾番千生萬死,這都是因為,成長不是一蹴可幾的。
迷時師度,悟時自度,但最重要的還是自度,始終不自度,永遠不會悟。
但是在弟子開悟的過程中,作師父的就要賠上同樣的生死之爭。
開悟是甚麼?就是自己想清楚了而不會再質疑,不會再猶豫,不需要鼓勵,不需要讚美,受得住毀謗,但是一定能完成任務。
這樣的成長,對任何弟子而言,都不是一次開導就能建立的能力,都是師父弟子千次萬次的意志拉扯、情緒轟炸下才有的結果,這些過程,就是幾番的生死。
對於自己的人生,大師以「千生萬死」的體會來註腳。
他說:
「出家六十年來,師長同道中,一些人年紀輕輕就亡故了,一些人老成凋謝,目睹於此,對於「千生萬死」的人生早已感悟良多。
信徒之中,有些人因親人傷亡而學佛修行,將小我投入大我之中;有些人因看破世事而積極向道,尋找生命的意義。
所以,人必須要經過「千生萬死」的體會,才會珍惜自己的人生。
」[50]
人生的果實沒有甚麼是必然的,都是許多偶然事件中的重大抉擇累積起來的,成功也不是必然的,都是面臨失敗還不放棄,而終於找到出路,存活下來了而已。
人也不一定都能挺過艱難,面臨社會的共業,許多人甚至早就冤死了,能存活下去的,若不能堅持信念,懈怠一生,也是所在多有。
成功的人生,因此沒有不是百死千難、千生萬死的,意思就是再接再厲,不斷繼起,可以失敗,但沒有潰敗,死不認輸,勇往直前,敗中求勝,死後重生,以有用的生命,做無盡的事業,「千生萬死」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
所以「千生萬死」是「堅持行佛的修養工夫」,也是「勇猛精進的方便法門」。
懂得珍惜自己的人生,願意不斷成長、不斷創造的人,才是真正的實踐者。
8、
一切都是當然的:
「一切都是當然的」,這是星雲大師發揮引用的一句很了不起的話,這句話我們平常也會說,但是說得不會很頻繁,甚至,有時候不會同意這句話。
對星雲大師而言,這句話指得就是面對屈辱、束縛、限制、毀謗、難堪、艱辛時的法寶,一句「一切都是當然的」,其實就是對於無理艱困之局面事件的寬容,也可以是說紅塵俗世的了然與捨離,堅立起道心佛性,不予計較。
所以,其實不是那些不合理的事情是當然應該發生的,它其實是不應該發生的,但是對於求法行佛的人而言,對於世俗世界的出離心中,就包含了對現象世界種種乖離迷惘的事件的包容,包容就不與對抗,包容就放下爭執,包容就超越境界,包容就自己承擔。
一切在我,不在別人,別人任何作為,都不是我應該置喙的,所以別人的一切,依別人之意就好,「一切都是當然的」,但是在我自己,就有是非對錯好壞當否,並不是「一切都是當然的」,而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
大師碰到別人無理的攻擊時,對弟子說:
「多年前,一家雜誌社向我索借三百萬元,我無法應付,便撰文毀謗我,弟子們氣憤填膺,有些人主張筆伐聲討,有些人建議訴諸法庭,當時我在臺北弘法,因此就近於普門寺集合住眾,對大家說:「別人對我們的禮遇尊重,不是當然的,所以我們應該湧泉以報;當我們受到傷害打擊時,則應該認為這是當然的,因為父母生養我,師長教育我,社會成就我,國家保護我,平時我們就擁有這麼多好因緣,相對而言,一些突如其來的挫折逆境,正可以考驗我們的氣度,可以豐富我們的內涵。
因為無聊的傷害破壞,是打倒不了一個人的,做一個真正的人,要經得起四面吹來的八風,將一切的橫逆都視為是當然的……。
」一席話下來,總算平息了大家的怒氣,也趁此機會,隨緣上了一堂「宗門思想」課程,只是有誰知道從非當然到當然,我是經過了多少的修證歷程,才有這麼堅固的信念與體悟。
」[51]
能夠把別人的辱罵橫逆放下,不氣憤,不抗爭,這是佛門無諍法的實踐落實,為什麼要無諍?「諸法皆空」,別人的無賴又能當得了幾何?自己對別人的責罵的反應不正是活在俗世中的明證嗎?既已出家,就是抱持著出世的心情,在紅塵之中救世度人,紅塵俗世之中有多少是非是真是非?多少真假是真真假?何須在意?出家人要的是佛陀的印心見證,不是人間瘋子的高貴虛榮,所以不予計較、不去爭辯才是對的,是非的標準並沒有改變,而是事實的真相被人遮蔽了而已,若是涉及個人方面的事情,就完全不必申說,若是涉及眾人的福祉,那還是要澄清的。
「一切都是當然的」,指得是個人受到傷害時,對於別人的惡意作為,視為當然,亦即不去還擊,虛心接受,以寬容心待之處之,其實就是原諒了這個人,一切自己承擔下來就好,既能止息紛爭,又能省下無謂的精力,把力氣用在有用的事情上,創造更美好的人生。
真相是隨人選擇性地相信,誰相信甚麼就表示誰自己是甚麼格局,這還是操之在人,無法可改,不必辯諍。
星雲大師自己在叢林學習的時候,碰到十分無理的教育方法,大師都接受了下來,關鍵就是打得念頭死,不必爭辯,爭辯就是世俗的世界,不爭辯,直接對越在天,上達佛心,不理會世俗的蠻橫,心止如定,這正是最好的工夫修煉方法。
大師說:
「深感凡事如果都自認有理者,就不易成長。
在過去,有老師耳提面命地教我,如今弟子、信徒有時也會不吝「指教」,對於這些,我都「想當然耳」地承受「教誨」,因為「吾愛尊嚴,但吾更愛真理」,在真理的面前,沒有長幼之序,也沒有尊卑之分。
」[52]
這裡所說的真理,其實不是別人的話是對的,而是別人不對的話要放下,無諍才是真理,無諍之時無我,無我之時有般若智,只有真正具備了般若智者,才能真正發起菩提心。
學佛就是要發菩提心救眾度人的,凡事自認有理,就不易下人,凡事自認有理,就不易讓人,不下人、不讓人又如何救世度眾呢?你讓他,他才聽你的話,你才有機會度他。
如此而已。
大師說得很清楚:
「直到現在,我還是一直以「一切都是當然的」來自我勉勵,教育徒眾。
弟子中曾有人問我:「您教我們要『想當然耳』地服膺真理,什麼是真理呢?是現代的知識科技?是經典裡的十二分教」?我覺得這些都是,但也都不是,因為真理不假外求,在自性中本自具足,最重要的是必須懂得尊重與包容,否則即使是讀遍千經萬論,學富五車,也不過是窮人數他寶,自欺欺人,一旦境界來臨,還是照樣被五欲塵勞所障礙迷惑,有時甚至鑄成大錯,還不自知。
一切「當然」,那就能心境一如,物我兩忘。
」[53]
「真理」就是一個佛門弟子對自己的行誼堅定不移,對弘法利生的信心堅定不移,不會動搖,不會嗔怒,不會放逸,不會放棄。
對任何人都有能力面對應付,對任何事,都有自信完成任務。
不論多大的艱苦,不論多麼難堪的局面,都能尊重無理,包容愚昧。
因為是我要度人,而不是人要度我,因為我不是要對方獎賞我,而是我要對方成長,因此對方給我的任何屈辱都要超越,超越之後,就是海闊天空了,若是不能超越,僵持在當下,爭辯是非對錯,則弘法度眾的進程停止不說,就連自己精進修行的道路也阻斷了。
這是因為,是人本自愚痴,卻又好勝,你與他爭辯,只會加重他的執著,同時顯出自己也是愚昧且執著,這就是境界來臨,結果他人的愚昧自大引出自己的五欲塵勞,這就是爭執的結果,不如視為理所當然,無諍,因而無我,因而般若,因而菩提心,「心境一如,物我兩忘」。
沒有罣礙,自度度人。
「一切都是當然的」這句話真正是最有力量的修行法門,大師說:
「時局所造成的悲歡離合固然無奈,看盡世間的人情冷暖更足以勘破一切。
初來臺時,衣衫襤褸,饑不飽腹,既無人留單,也無人賞識。
縱使別人給我諸多不便,讓我難堪至極,但我都視為是「當然的」,因為他們與我非親非故,沒有理由照顧我,所以我向來沒有記恨在心。
一念「當然」,增功進德,其實這也是生活中的修行。
」[54]
美好的社會需要有心人去建立,否則世間種種的不堪之事都會發生,既然發生了,不行也得行,忍下來,活過來,然後努力建立美好的社會,這就是有菩提心的修行者的寫照,而不是在艱苦中倒下,在困難中放棄,這樣才是修行。
修行不只是在安逸中自找苦吃叫修行,修行更要是能在艱苦中屹立不搖才是修行。
修行還要能夠吃虧,大師說:
「類似這些吃悶虧的例子可說是不一而足,我全都視為是「當然的」逆增上緣,而其他弘法時所遭遇的挫折艱難更是不勝枚舉,我也都覺得是「當然的」娑婆實相,所以我不會因此就憤世嫉俗,怨天尤人,反而以此為鑑,廣結善緣,開創先機。
」[55]
星雲大師堅貞的佛門精神,卻總是在中國佛教會的事務中不得善緣,其實就是屢遭排擠,吃虧很大。
其實,出家了就是出世了,勢不得已才有佛教會,只是為與政府交涉的不得已的機制,決不是地位的象徵,也不是榮譽的賦予,僧人不察,雖已出家,卻又入世,紅塵俗世中找到一個權力的平台馳騁其上,而不是藉由它利益眾生,為法忘驅,藉此修行。
不過,這也真是當代佛教運動的弔詭,在中國佛教會屢屢不得其門而入的星雲,在五六十年的僧人生命中,卻創造了「國際佛光會」,卻與「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結下了深厚的因緣。
佛教就是出世的宗教,入世是為服務而不是為權位,若反此而行,就是異化。
唯真心出世,故而能成就世間事業,而有更為超越的成果。
如其言:
「所以,將一切視為是「當然的」,並不是畏事退縮,而是必須先認同這個世間,了解整個環境以後,從直下承擔、自我改造做起,只要能堅此百忍,力爭上游,必定可以超越凡塵,得其所哉!」[56]
「一切都是當然的」,就是說眼前不合理的事情自然是會發生的,而這就是要我去包容承受的道業,所以說是要「認同這個世間」,然後要「直下承擔」,最後必可以「超越凡塵」。
這一切的道理,星雲大師深有體會,並且做到而見證了。
所以他在結語中說:
「在人海沉浮裡,受苦受難、委屈冤枉都是「當然的」,唯有堅持信念,我們才可以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喜而作,隨心而住,為自己找出通路;在這個世間上,給人歡喜,給人信心也都是「當然的」,只有抱定這種決心,我們才能夠不計得失,無視榮辱,盡其在我,為所當為,一切皆「當然」耳。
」[57]
要弘法,就要受得委屈,要利生就應承受冤枉,這些都承受不住,只落得個人間鬥士,不能成為出世間的大士。
「一切都是當然的」其實就是「一切都是別人的」,人間的榮譽、財富、地位、利益,都有人要搶奪,出家人自是不搶的,就都讓給別人吧,過程中顯然種種人性的不堪之舉,也只能視若無睹地忍下來,寬容,包容,事情自己做,利益歸他人,「一切都是當然的」,「一切都是別人的」,這樣,道心堅立,佛事可成。
所以「一切都是當然的」,就是「勇猛精進的方便法門」,也是「面對社會的接引智慧」,能夠不計較,這是真具備了「般若智」,能夠承擔下來,這是真實踐了「菩提心」。
這是一句非常有力量的話,而筆者也神妙地做了註解,就是「一切都是別人的」。
9、
不要做海豚:
「不要做海豚」,這句話是說人生要為理想而做事,不是為一點小利益而做事,更重要的是,請人家做事,不要認為是施恩,而要尊重幫你辦事的人。
星雲大師志向高遠,願意承擔重責大任,願意為一切眾生服勞役,但在年輕時期,一貧如洗、一無所有,雖有鴻鵠之志,卻無登天之梯,生活,難免要在別人的賜予中度過,而給予的人,有時不能體察這位青年的志向,以為自己幫助了他,就不免會讓星雲大師心中不快,認為自己不是為了一點點報酬而來的,所以他說:「不要做海豚」。
不過,大師舉了三個例子,一是妙果老和尚,在大師幫忙了書筆工作之後,一定奉上一杯牛奶。
二是主編人生雜誌時,主事者都多做一道菜給星雲大師享用,問題就是多嘴地說了這一句。
三是二十六歲擔任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但因意見與諸位長老不合,遂辭去常務理事之職。
這三件事,大師都認為別人是給予小魚,讓海豚享用,因為海豚費力的表演就是為了之後有一尾小魚而已。
大師認為自己不是為了一點點甜頭而來書筆、來編輯、來參與的,所以心中不免有所委屈。
其實,這幾件事都是發生在星雲大師二十幾歲不到三十之間的階段,大師剛到台灣,一無所有,唯一有的是不忘初衷,要把在大陸不能做到的佛教改革的事業在此推行,心志比天高,唯環境仍然配合不上,自己一無所有,資源不足,不免只能做些小事,心中並不暢快,唯一有擁有比別人多的就是志向與理想而已,因此看事情標準會較高,處事的態度也會較嚴峻。
從上述三個例子來看,其中涉及的他人未必有惡意,也未必有輕視之意,只是大師當時年輕,苦頭倒是吃了不少,吃苦視為正常,甜頭倒不曾想過,於是把別人給的甜頭當作小魚,反而不習慣了。
筆者以為,換個年齡來面對時,大師未必會有之前的反應了。
小魚的感受在大師的人生中還是繼續發生,台泥公司董事長母親往生,想請大師去誦經,並且會贈送水泥幫助興建講堂,大師卻覺得人家是在用小魚換取誦經,甚為不快,拒絕前往。
有恃者通報有人願意捐助十萬元,但要請大師移駕麻竹園見面交付,大師以為對方無禮,不願前往。
但是對於其他一些更為小額的捐助,卻欣然接受,或甚至禮貌退還。
大師前述兩項舉動,其實也是發生在艱困時期,別人是否真的有「呼之即來」的心態,尚未可知,但是大師的自我認知,卻不容他人鄙視。
筆者似乎想到,這是否也是中間傳話人的格局所致,因為他們覺得這是莫大的受報,大師肯定歡喜接受,所以傳話時刻意強調人家的給予,但這卻反而讓星雲大師受到屈辱,故而不願接受。
筆者還認為,這兩件事情發生的當時,可能大師正好心情不是甚好,所以反應如此,若是在其它時空,也許就智慧地化解了。
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施予者一方,也是需要有智慧的,星雲大師說:
「其實,給人一張紙、給人一幅畫、給人一些歡喜、給人一句讚美、給人一點獎勵、給人一點安慰,乃至給人一點希望,給人一點祝福,都是十分美好的事情,但是千萬不要把他當成銀貨兩訖的交易。
佛教裡的「無相布施」,所謂「三輪體空」,將施與受應有的關係發揮到了極點。
因為我們是人,不是海洋公園裡表演的「海豚」。
」[58]
要注意,被幫助者是有自尊心的,也是有能力的人,而且,有時候不是施予者幫助了被施予者,而是施予者自己要給被施予者一些甚麼東西,而這些東西未必是被施予者即時需要的東西,因此反而是施予者的索討了。
對於別人真正需要的東西,要無相布施,不是別人需要的東西,作為禮貌性的結緣是很好的,作為隨後要索討的藉口,就不好了。
這種了解,跟宗教的參與也是一樣,佛教度人,希望別人信仰,但不是以宗教來綁住人心,更不會以不信教就會有災難來恐嚇別人,大師說:
「所以,每次為初信者加入佛教舉行皈依典禮的時候,我總是向大家先釐清一點:「皈依佛教以後,你可以轉信其他宗教,這就好比轉學一樣。
一些宗教說不信的人會遭到天打雷霹,是在利用神權來控制人,佛教不是如此。
皈依佛教最主要就是皈依自己,每一個人自性中就有佛、法、僧三寶,皈依佛教是教我們認識自己,找到自己......。
」這樣的說法,每每贏得大眾的歡喜,許多原本只是觀禮的人也皈投在佛陀的座下。
我想這是因為我沒有將「人」視為「海豚」,用小魚去引誘他們的來去吧。
」[59]
有所求而來信教者固然有之,但無所求而只是願意學習而參與宗教事務者亦大有人在,對於後者,就不能以利益誘之,以利益誘之,對方反而不願意參與了,因為這樣的宗教變成只是一個虛偽的幫派團體而已。
對於有知識有自尊的人而言,是不會為了利益或恐懼而來參與宗教的,除非是在人有急難時,會急病亂投醫時,才會盲目接受,因此,以正知見相交,不以恐懼嚇人,不以利益誘人,是當今社會的宗教界對待知識份子應有的接引原則。
不參加宗教會下地獄嗎?只要讀一讀《楞嚴經》,就會知道這些魔事恐嚇說法的虛假,可以不攻自破,唯世人無知,易受恐嚇,此時,《楞嚴經》正是無畏布施的寶典。
「不要做海豚」,這句話最後是對所有的人的人生規劃而說的,人就是要來做事的,但是是為了理想而做事,不是為了小魚的利益而做事,大師說:
「所以,在此奉勸大家:如果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做事,人生不會產生力量。
權利、義務雖然是對等的,但,人不是「海豚」,盡義務不是一時的表演,重權利也不只是為了得到一條小魚。
要建立起大是大非、大功大德的觀念,要懂得生活是為了完成宇宙繼起的生命。
人,想要活得朝氣蓬勃,必須要往遠處看,往大處想,不要念念為了小魚,才要表演。
」[60]
人生的目的在於服務,生命的本質在於實現理想,這樣的人生都是為理念而工作,不是為利益而做。
一旦人是為了理想而工作,一定士氣高昂,主動積極。
在家人有養家的需求,有時為了五斗米折腰是不得不然,關鍵就是職場的主事者要有尊重他人的心胸,若是沒有,在家人也只好忍耐,不能太瀟灑地拒絕。
至於有相當專業的在家人,工作是可以選擇的,就不必太過委屈,要尋找有意義的工作,能利人利己的工作,且有尊嚴的工作。
若是出家人,已經無我了,抱持服務的精神,其實是不需要酬勞的,但是為了度眾,又不能拒絕因緣,因此稍忍一下也不是不對的。
「不要做海豚」,這句話有一些不同的發揮方向,我以為,把它放在「堅持行佛的修養工夫」,就可以善體會了,重點就是不論出家在家,人都要做有理想有價值的事業,而不只是做對自己有私利的工作。
這就是要以發「菩提心」做為人生的方向。
10、
舉重若輕
「舉重若輕」是形容一個人做事不慌不忙從從容容地完成,對別人看起來很艱難的任務,在他的身上就很容易解決。
這樣的一句話當然是對個人能力的恭維,星雲大師就受到了這句話的讚美,並且,筆者可以感受到,謝這篇文章的時候,星雲大師幾乎有意興風發的心情,因為他在文中細數了五十餘項自己在佛教界的第一。
首先,他說他自己堪能承受此語:
「佛教學者唐一玄居士曾任軍醫院院長多年,後來在各個佛教學院授課,佛教著作甚多,由於與我的觀念風格不同,對我一向批判多於讚美,但有一次,他竟然很高興的讚美我處理事情「舉重若輕」。
我一生受人批判也好,讚美也好,多不介意,但唐老的這一句「舉重若輕」,頗令我感到受寵若驚。
繼而回想自己一生立身行事,的確是本著香嚴智閑禪師的詩偈「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來待人接物,這句話和「竹影掃階塵不動,雁過寒潭水無痕」的意義相同,也就是說什麼事過去了就算了,絕不會計較得失,或是留戀或懊悔。
唐老以「舉重若輕」四個字來形容我的為人處事,自覺堪能承當。
」[61]
星雲大師自覺堪能承受這句話的讚美,因為他固然做過很多事情,但都是過去就算了,不會計較得失,也就是說對別人很得意的事情,可能費盡了辛苦才完成,因此完成以後需要很多的讚美,會停留很久都不再做新的別的事情。
但是星雲大師則不然,完成一件事情的艱難固然與人相同,但是事情完成之後就放下了,不會邀功,不會戀棧,因為還有很多別的該做的事情時,就又去做事了,不會在一件事上停留過久。
只是,做每件事情的時候,星雲大師也是要付出極大的辛勞的,要準備,要構思,要打腹稿,要花時間,但總因為事情本身是有意義的,所以都能夠順利完成,大師說:
「凡此都因為我稍具發心、願力,所以雖然困難重重,我也不覺其難;因為我非常注重情義和結緣,所以儘管備嘗艱苦,我也甘之如飴;因為我肯隨緣、隨喜,所以即使忙碌不堪,我不覺得忙不過來;因為我願意忍耐、承擔,所以縱然一無所有,我不覺得空乏無力。
總之,無論什麼繁複的事情到了我這裡,都因為我心甘情願,無怨無悔,所以自覺能夠「舉重若輕」地承擔。
」[62]
星雲大師能吃苦,甚麼事情都能做完成,再大的重擔也扛得下來,無非為的就是廣結善緣、救人度眾,所以才有那麼大的精神力量。
但是,要能千處祈求千處應,那可不是一般的能力吃得下來的,那是必須觀機逗教,隨機應變的,尤其是表現在帶領世人的時候,大師說他自己時常和眾多不同類型人們說話,而大師的說話,決不是五四三閒扯淡的說話,而是言必有中的說話,而是說些對人們有益的話,如何而能讓大家都聽聞有益呢?大師說:
「總之,我應機說法,讓信眾能將佛法帶到日常生活之中;我觀機逗教,讓大家發揮所長,所以就能夠「舉重若輕」地將佛教帶動起來。
」[63]
大師的講話,都是要接引入佛門的講話,人家願意傾聽,就是對佛教的信任,也是對大師的折服,因此講話一定要講到內心讓人感動。
大師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智慧能跟不同行業的人說話呢?筆者以為,一方面佛法無邊,問題相同,故而能以根本原則肆應個別領域的問題,二方面也是星雲大師善觀察、善聽聞、善收集、善用心,平日關心各種問題,對各行業的難處有所了解,所以說話能夠言入心通。
三方面大師本就關懷人民百姓,本就樂於親近眾人,本就要接引度眾,一顆關懷的心就容易融化人心了。
對於社會人士、一般信徒是如此,對於自己的出家弟子就更需是如此了,他說:
「徒眾亦然,無論他們有多少人,有多少問題,因為我在思想上能夠和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我在方法上,能夠隨著各人的根性施以不同的教化;我對於弟子不如法的地方能夠心懷慈悲,循循善誘;我對於他們不懂事的地方,能夠寬容諒解,不去計較,所以再冥頑不靈的人,我都可以「舉重若輕」予以轉化。
」[64]
所以,「舉重若輕」從來不是真的很輕鬆的事,而是有心承擔,不怕辛苦,自己承擔了絕大部分的重責大任,又不喊苦,又不矜持,不計較,別人在外面看著以為很輕鬆,其實當事人是很吃重的,否則何來舉重?只是有心願意,不僅因材施教,更且寬容諒解,這才能發落得千餘弟子個個成材。
還有一般社會人士,不管信不信佛,總之把星雲大師當作可以傾吐解惑的智者,大師也能一一化解,例如:
「信徒婚姻的危機,我以一句「愛,才能贏得愛」來挽回;演藝人員間的衝突,我以長生童子忍辱的故事來化解;政治人物的心結,我以「退一步,海闊天空」勸和;信徒失去親人的傷痛,我以「死如移民」的比喻給予撫平,餘如信徒財產糾紛、兒女問題,教界人士間的勃谿誤解等一切疑難雜症,都由於我能認識問題癥結所在,直接切入核心,給予大家,所以能「舉重若輕」,片言化解。
」[65]
確實,大師的處理都是切入核心,直指事情的關鍵要害,問題是,可能其他人也曾經講過類似的話,當事人卻不能醒悟,卻願意聆聽大師的開導,關鍵就是,大師的信服力能夠折攝人們,因為大師自己能夠做到,因為大師沒有個人的利益牽涉其中,因為大師僅以智者的身分贈予法語,故而人能接收,而這也是大師他接引眾生的重要法門。
「舉重若輕」除了個人的承擔、準備、寬容、智慧之外,還有團體事業的充分準備,大師說:
「許多人好奇地問我:「怎麼有辦法舉辦這麼多的活動,同時還能解決這麼多人的吃住問題呢?」我想最主要的秘訣是因為我們平時訓練人才,事前周密計劃,開會討論意見,懂得分工合作,所以無論來的人再多,時間再緊湊,都能夠達到「舉重若輕」,事半功倍的效果。
」[66]
團體眾人的活動,就不單是靠個人的能量精力便能完成的,而是要眾人的力量,而且是能團體運作的力量,這就需要事前更多的討論、開會、推演,事中的群策群力,分工合作,才能達成,不是一句簡單的「舉重若輕」就夠了的。
接著,星雲大師便細數了五十餘個台灣佛教界的第一,表示他的創發力是如何地猛進,也同時看到了大師的豪氣干雲。
最後,大師結論道:
「所以,「舉重若輕」的真義,並不是在表面上將「重」的事物變「輕」,而是要我們做好心理的建設,不將「重」的感覺擺在前面,自然就能獲得「舉重若輕」的泉源,如流水載物般,處處無礙;「舉重若輕」的要訣,也不是刻意躲避「重」任,「輕」率行事,而是要我們遇事承擔,運用智慧,自然就能培養「舉重若輕」的能力,如獅子奮迅般,衝破難關。
」[67]
看來,事情的艱難從不是星雲大師的難題,是否堅定道心才是要考驗的功課,願意承擔才是最重要的,只要願意承擔重任,重任也能輕舉。
可以說,「舉重若輕」是「堅持行佛的修養工夫」,也是「面對社會的接引智慧」,這都是因為擁有了「菩提心」所致。
三、小結
星雲大師《往事百語》裡的智慧心法,句句都有深刻的意義,既是大師自己實踐的結果,也是可以傳諸久遠而為眾人所效學的智慧,筆者將對這部淺顯易懂的著作,進行一篇篇的討論,以自我反思,並向大師學習。
限於時間,暫寫至此,後文待續。
[1]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佛光出版社,1999年發行,頁87。
[2]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88。
[3]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89。
[4]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89。
[5]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90。
[6]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92。
[7]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92~93。
[8]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96~98。
[9]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98。
[10]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99。
[11]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02~103。
[12]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03。
[13]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03~104。
[14]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04~105。
[15]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07。
[16]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10。
[17]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16。
[18]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17。
[19]《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18。
[20]《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18。
[21]《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19。
[22]《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19~120。
[23]《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22。
[24]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23。
[25]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24。
[26]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24。
[27]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31。
[28]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32。
[29]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34。
[30]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37。
[31]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39。
[32]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40~141。
[33]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41。
[34]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47~148。
[35]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49。
[36]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60。
[37]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61。
[38]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65。
[39]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66~167。
[40]《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68。
[41]
《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69。
[42]《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76~177。
[43]《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77。
[44]《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79。
[45]《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81。
[46]《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89。
[47]《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94~195。
[48]《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196。
[49]《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201。
[50]《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202。
[51]《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204。
[52]《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211。
[53]《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211~212。
[54]《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215。
[55]《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218。
[56]《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218。
[57]《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220。
[58]《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232。
[59]《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233。
[60]《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238~239。
[61]《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240。
[62]《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242。
[63]《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246。
[64]《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247。
[65]《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247~248。
[66]《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248~249。
[67]《往事百語(一)心甘情願》,頁257。
延伸文章資訊
- 1星雲大師文集
星雲大師,星雲文集,星雲大師墨寶,人間佛教. ... 星雲法語9-挺胸的意味 · 星雲法語10-歡喜滿人間 · 往事百語1-心甘情願 · 往事百語2-老二哲學 · 往事百語3- ...
- 2《往事百語》序 - 人間通訊社
【作者:佛光山星雲大師】 2015-06-15. 大約在一、二十年前,我為《普門》雜誌寫《往事百語》,當時是為了要鼓勵佛教青年立志,我提出一百句話來勉勵大家要愛教護教、 ...
- 3《往事百語》 星雲大師的生命敘事與終極療癒
若從此角度以觀星. 雲大師《往事百語》中的生命故事,可以想見,大師一生的病苦與創傷,毋. 乃是為了弘法利生、慈悲度眾而來此一遭的人間試煉。 (二)敘事的療癒力量.
- 416.《往事百語》 星雲大師的生命敘事與終極療癒 - 佛光山人間 ...
本文以敘事治療為研究方法,一探星雲大師在口述歷史《往事百語》一書中的生命敘事與終極療癒。 首先,星雲大師將一生歷程,透過《往事百語》百篇發人深省的「一句話」 ...
- 5《往事百語5‧有理想才有實踐》-- 星雲大師著作
《往事百語》正是現代人最迫切所需的心靈高湯,也是最高的人生管理學! 星雲大師以符合人心需求為依止,精選100句受用一生的「一句話」,歷時七年完成50萬字鉅著,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