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裡亞納海溝8000米以下,究竟有哪些生物能夠生存下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目前拍到活體魚類最深的地方是在8178米。
2017年8月24日日本探測器在馬裡亞納海溝8178米深處拍攝到一種獅子魚,這種魚就被命名為 ...
首頁»科技»正文讀史溯源2020-06-2413:50:14馬裡亞納海溝位於菲律賓東北部,西太平洋板塊的邊緣。
這是真正的世界之淵,最深的查林傑海淵可達10994米,即使把珠穆朗瑪峰搬過來,也能淹得露不了頭。
而且馬裡亞納海溝並非一馬平川,而是縱橫交錯的“海山”,起伏不平,還有海中懸崖,就像鯊魚牙齒,層層疊疊。
人類從20世紀九十年代才開始探索這片區域,至今依舊無法完全瞭解,海溝中充滿了神秘與古怪,甚至世界上大部分海底地震與海嘯都源自馬裡亞納海溝。
馬裡亞納海溝中,極端壓力的環境裡,仍有大量生物存活,這不是天方夜譚10米水柱是一個大氣壓,0。
1MPa。
上萬米深度,是1000個大氣壓,100MPa。
如果把坦克扔進這個環境裡,瞬間就會被壓扁,再形象點說,如同將巴黎的埃菲爾鐵塔整個倒過來,它的尖頭放在你的大腳趾上的感覺。
按照常理,血肉生物不可能生存,但人類透過深潛器卻發現大量奇怪物種。
在海深1000-2000多米處,可以發現烏賊、抹香鯨等常見生物,在2000-3000米,有成群的大嘴琵琶魚,褶邊鯊魚,地精鯊魚,水母章魚,在3000-6000米處,能看現小飛象章魚,巨口魚,食骨蠕蟲。
7000-8000米處,存在極為罕見的獅子魚。
科學家甚至在海溝中發現了巨型阿米巴蟲,我們平時只能用顯微鏡看見的蟲子,在海底居然能長成10釐米之大,這種蟲子不但能適應高壓,還能吸食鉛、汞等多種重金屬毒素,生命力非常頑強。
馬裡亞納海溝中的生物似乎走了另一條進化之路,顛覆人們的認知。
為什麼這些生物能在高壓下生存?這些生物外形特徵非常奇怪,比如身體透明,視覺退化,嗅覺非常發達,身體特別柔軟。
這都是為了適應環境而讓身體做出的妥協,深海生物的骨骼很薄很軟,肌肉組織細密柔韌,魚皮僅僅是一層膜,透性增加,讓生理組織充滿水分,保持內外壓平衡。
深海的黑暗環境中,眼睛是最沒用的器官,逐漸退化,嗅覺觸覺更加敏銳,魚鰾也沒啥用處,進化消失。
這些魚類只能生存在深海,拿到陸地會瞬間死亡,為了研究這些生物,2008年,法國的科學家特製了一個加壓密封箱,把2300米深的魚蝦帶上岸,為研究活體提供可能。
在無光區中,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海洋中的動植物如何獲取能量?海底分為五層。
透光區(0-200米)、暗光區(200-1000米)、無光區(1000-4000米)、深海區(4000-海床)、深淵區(海溝最深處)。
在透光區,海洋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海洋動物主要棲息在這個區域,食物鏈在此往復迴圈。
暗光區幾乎不再發生光合作用,沒有了食物生產者,也就沒有能量來源,在此區域的海洋生物一般會游到透光區覓食。
再往下,無光區,深海區,深淵區的海洋生物即要承受高壓低氧的惡劣環境,又面臨食物不足的風險,它們獲取食物的渠道有三個。
海洋落雪,海洋透光區的有機物碎片,比如藍綠藻、各種浮游生物等,會如同雪花一樣,緩緩落入深海區,這為深海生物提供能量。
鯨落,大型鯨類死亡後,殘骸會沉降,被底層生物分解,一座鯨的屍體可以供養分解迴圈系統百年,所以鯨落也被稱為深海生命的“綠洲”。
無機物轉化有機物,能吸收海水中的銨鹽、碳酸鹽、碳酸氫鹽等無機物,將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來獲取能量的微生物被稱為自養微生物。
尤其在海底幾百度的熱泉旁邊,嗜熱細菌可以吸收熱量,代謝硫化氫,來獲取能量,這徹底改變了人類對能量轉化的認知,深海中的動物就會以這些微生物為食,形成海底特殊的食物鏈條。
人類的深海潛水器是探索馬利亞亞納海溝的利器1960年,瑞士工程師雅克·皮卡爾和美國海軍上校唐·沃爾什首次乘坐曲斯特號深海潛水器成功下潛馬裡亞納海溝。
曲斯特的排水量150噸,長18。
14米,寬3。
51米,高5。
64米,採用汽油作為浮力,只能下沉上浮,無法巡航。
2012年3月,充滿探險精神的阿凡達導演卡梅隆乘坐深海挑戰者號也下水了。
深海挑戰者潛水器高7。
3米,用玻璃微珠複合材料作為浮力材料,潛水器的總重量11。
8噸,是曲斯特重量的十二分之一,還安裝了推進器,可以在水下自由航行,八臺高畫質攝像機可以360度無死角攝像,達到最大的拍攝效果。
卡梅隆的潛水器要承受每平米1125萬公斤的巨大壓強,這種壓力作用下,潛水器直徑被壓縮約6。
3釐米。
挑戰者號的下潛與上浮過程當挑戰者號下潛時,450公斤的鋼片被磁鐵吸附在艇身底部,可以一直下沉。
如果想浮出水面,卡梅隆按下駕駛艙按鈕,吸附的鋼片會自動脫落,減輕重量上浮,大概耗時90分鐘,可以浮到海面,如果鋼片無法脫落,卡梅隆就會被困在洋海溝,氧氣耗盡而死。
卡梅隆一人蜷縮在1。
2平米的狹小空間內,在冰冷黑暗的海底堅持了6個多小時,承受巨大風險,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與決心。
我國的蛟龍號也邁進世界先進行列在深海挑戰的科考活動中,美國有阿爾文號,日本有深海6500,法國有鸚鵡螺號,俄羅斯有和平號,我國有蛟龍號,也是世界第一梯隊的成員。
2016年5月22日,成功在雅浦海溝科學應用下潛,最大下潛深度達6579米,要知道,全世界潛深超過1000米的僅12艘,能下潛5000米深度的潛水器更少,而且科考型別的潛水器技術含量遠超卡梅隆的“一次性”潛水器,挑戰者號只能下潛幾次,蛟龍號則可以下潛幾千次。
功能上也更強大,可以完成水聲通訊、海底微地形探測,保溫保壓取樣等各種高階任務。
軍機處留級生2019-06-2107:23:37馬裡亞納海溝是海洋中最深、最黑暗的部分。
其最大已知深度為10,911米,比珠穆朗瑪峰高2000多米。
光只傳播到大約1000米的海水中,所以90%以上的馬裡亞納海溝存在於完全黑暗中。
光線的缺乏創造了看起來不像是來自這個世界的野生動物,必須承認,它們看起來都有點可怕。
頂部的圖片是深海琵琶魚。
它的名字來源於支撐發光器官的細長背脊,它將發光器官用作吸引獵物的魚餌。
然後它用那些巨大的牙齒來殺死獵物。
這桶裝眼魚很奇怪。
你認為看起來悲傷的眼睛實際上是誘餌,真正的眼睛是軟組織透明圓頂下的那些大圓球。
馬裡亞納海溝底棲生物底棲生物是水母的一個屬。
像琵琶魚一樣,這種動物利用生物發光來吸引獵物。
穹頂邊緣的紅色小絲是細小的紅色觸鬚,動物用它來推動自己快速穿過水麵。
馬裡亞納海溝龍魚這深海龍魚是一種兇猛的掠食者,這隻動物只有大約6英寸長,所以不用擔心你的生命。
它與……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中國龍,這很可能是它的名字的來源。
馬裡亞納海溝小飛象章魚這小飛象章魚直接出自迪士尼電影。
它的觸鬚有一排吸盤和兩排肉質尖狀物用於進食。
有趣的事實是:它們沒有像許多軟體動物那樣有著堅硬的舌頭和牙齒。
相反,它們會把獵物整個吞下去!馬裡亞納海溝範芬海妖,但它不使用生物發光來吸引獵物。
它幾乎完全是黑色的,這使得它在黑暗的海洋深處非常隱秘。
有趣的事實:雄性只有1/2英寸長,而雌性長到8英寸。
馬裡亞納海溝地精鯊魚這妖精鯊魚是一種看起來很可怕的魚。
它透過感應鼻子裡有電敏感器官的獵物來捕獵。
一旦小妖精鯊魚找到獵物,它會突然伸出下顎,同時用舌頭般的肌肉將受害者吸進鋒利的門牙。
它長到3。
3米159公斤。
馬裡亞納海溝斧魚深海斧魚我有非常瘦的身體,像斧頭的刀刃,但是我發現更迷人的是那些面部表情!顯然,它的眼睛可以近距離或遠距離聚焦。
馬里亞納-海溝-望遠鏡-章魚這望遠鏡章魚它的名字來自它獨特形狀的管狀眼睛。
它是透明的,幾乎無色,給人一種怪異的幽靈般的外觀。
故事持續更新2019-09-0414:25:22科學家潛入10000米深的馬里亞海溝,到底發生了什麼?當潛水艇下潛到3000米深的時候,發現了章魚、抹香鯨等一些人類常見的海洋生物。
海底深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是無邊的黑暗,經過各國科學家的不斷探索,人們在3700米的地方發現了水螅水母。
很多科學家預測說海底4000米以下的話就不會有生物了,因為壓強太大,生物必死無疑。
噹噹潛水艇不斷下潛之後在4700米深度的時候發現了紫色海參。
據說最深的位置距離海平面大約一萬一千米。
在那裡科學家發現瞭如同海參一樣的生物在蠕動。
環球科學貓2020-08-1417:33:48在地球上,海洋最深處就屬馬裡亞納海溝區域了,這是世界上最深的區域之一。
而根據科學資料顯示,整個海溝最深處的地方達6~11千米,所以這也成為了地球上環境最為惡劣的區域之一。
由於海溝越深,水的氣壓,溫度等等因素的影響,所以生物是很難生存的,但是根據科學家們的探測發現,在馬裡亞納海溝最深的區域,生物的極限為水下“8370米”。
也就是在這個區域依然是可以看到生物的出現。
而在這8000米以下的水層之中,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海溝”號探測器所拍攝到的生物,因為人不可能在這麼深的海洋之中,透過多次取樣並且確認了在“8370米”確實存在生物,不過只能初步給予它們的種類,但是具體是什麼生物是無法進行確認的。
根據公開的監測資料顯示,在8370米的深海區域,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白色的像海參一樣的生物在蠕動,旁邊還遊動著數條小魚,這就是給出的結論,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海溝生物的極限是比較強的,這也是已知科學探測之中唯一的資料,沒有其他生物的發現了,這就是馬裡亞納海溝的情況。
而除了馬裡亞納海溝之外,地球還有其他深海新生物的發現,在2018年的時候,科學家們在爪哇南部深海區域發現了一種新生物,如今已經確定了種群。
“深海怪物”確定為新生物根據《ZooKeys》雜誌報告指出,科學家們2018年的時候,發現了一種新生物,經過兩年的時間才確定出來,該生物在初期被發現的時候,也認為是一種“怪物”,並且稱之為“超巨型”等足類動物,但是一直沒有確定它是否是一種特殊或者新物種,如今確定了它就是屬於普通潮蟲的巨大海洋親戚,所以是一種全新的物種。
這些生物雖然沒有馬裡亞納海溝發現的高壓生物種群區間深,但是屬於新物種也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科學雜誌指出,這是科學家們在950米到1260米的深海深度所發現的,根據第一個標本為雄性的資料顯示,經測量有36。
3釐米長,從而這使其成為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巨型等足類動物之一。
第二個標本為雌性,長29。
8釐米。
而這種生物我們看到圖片可能有點不適,長相太不一樣了。
該生物有什麼不一樣的特點?從表面上來看,可能很多人看整體結構還有點相似“皮皮蝦”的親戚,真的是還有一點特點,但是很明顯這不是。
但是這並不是,透過研究來看,兩個生物“面板”非常的光滑、不同的身體比例和形狀等引發關注,頭頂兩根鬚,尾部很多刺,胸部區域還有很多小腳,所以確實具有“皮皮蝦”一樣的特點,當然確定為了新物種,肯定就是新物種看。
同時科學家們表示,這個新物種的發現表明我們對海洋知之甚少,對於它的詳細研究也只能繼續探索才行,畢竟我們知道的真的是少之又少,但是它的方向是豐富了我們生物的種群,在如今地球生態環境破壞急劇嚴重的情況之下,我們能夠發現新物種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在發現之後,我們還是要多多保護一下才好,不能讓這些稀缺的生物越來越少了,海洋的加劇破壞,未來可能就沒多少了。
所以這裡也是給大家提醒一下,保護地球生態系統如今我們要積極一點,再破壞下去可能真的會走向一條“不歸路”。
地球如今的生態系統已經如何了?如今的地球生物種群減少,人類生活環境越來越糟,極端氣候現象越來越多等等都是顯而易見的事實,所以說如今的地球生態系統可能真處於“危機”之中,可能很多人都還沒有意識到如今地球生態環境的變化,還覺得我們地球如今正常的。
其實我們不看以前的氣候現象,就看2020年的氣候情況,其實已經出現了“出乎意料”的模式了。
例如北極38度高溫,甲烷爆發等等,南極20度高溫等等,同時南北極生物的生存也受到了影響,所以這些問題都給我們說明了氣候的嚴峻性,當然科學家們其實早就提醒過人類保護地球,但是如今不僅沒有保護下來,反而變得更加嚴峻了。
2020年高溫,乾旱,強降雨也來得更加極端,同時各種森林野火也在全球多個區域創下紀錄。
所以整體而言,如今的地球算是“滿目創傷”,人類要想逆轉這個局面,時間也不多了,聯合國早期就給我們說了一個“氣候改變臨界點”,只有10年的時間,但是這種警告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反而變得更強,所以也不知道人類何時能夠甦醒來好好保護地球,讓我們地球變得更好,成為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不然也只能選擇移居其他星球,追求人類文明延續的可能性。
百科千尋君2020-06-1122:20:31目前已知的有神女底鼬䲁、馬里亞納獅子魚、阿米巴蟲類、短腳雙眼鉤蝦等。
先來介紹一下海水的深度劃分。
深海是指透光層以下的海,一般指海平面200米以下。
所以深海這個範圍很大,但細分的話還可分為中層帶(200-1000米)、深層帶(1000-4000米)、深淵帶(4000-6000米)與超深淵帶(6000-11000米)。
絕大多數海洋生物生活在中層帶,包括一些通常被劃入“深海動物”的物種,比如大王烏賊實際上不是真正的深海動物,它的活動範圍一般不超過400米。
海平面以下1000米的物種就很少了,因為這裡沒有陽光,氧氣很少,水溫低至8℃以下,沒有頑強的生命力在這裡根本活不下來。
大約在海平面以下3000米的地方,水溫已低至4℃,這裡已經是哺乳動物能夠到達的極限,潛水能力最強的哺乳動物柯氏喙鯨創造了2992米的深潛紀錄,差點就突破了3000米。
這裡主要的動物都是些長相隨意的鮟鱇魚,尖牙魚、蝰魚、吞噬鰻等。
它們是最具代表性的深海物種。
3000-8000米深處多為環節動物和甲殼類,大型動物在這裡幾乎不見,但仍有一些較大的魚類能夠來到這裡,細鱗壯鱈極限潛水深度3500米,葡萄牙角鯊3675米,小鱗犬牙南極魚3850米,耶氏突吻鱈6945米,克馬德克島隆背獅子魚7561米,但它們還不是潛水能力最強的魚類。
目前拍到活體魚類最深的地方是在8178米。
2017年8月24日日本探測器在馬裡亞納海溝8178米深處拍攝到一種獅子魚,這種魚就被命名為馬里亞納獅子魚(PseudoliparisswireiGerringer,2017)。
但比它更深的地方還發現過魚類。
1970年在波多黎各海溝8370米深處發現過一種名叫神女底鼬䲁(Abyssobrotulagalatheae)的魚類,不過被發現時已經死亡。
看來魚類的極限生存深度是8200-8300米。
不過單細胞生物和節肢動物還可以再往下一些。
2011年美國一臺探測機在馬裡亞納海溝10641米深處發現了阿米巴蟲類單細胞生物,被確認是世界上最大的單細胞生物。
1978年在馬裡亞納海溝10476米處設定陷阱成功收集短腳雙眼鉤蝦(Hirondelleagigas),體長只有5釐米,在10917米深處也採集過標本。
一萬米的海溝裡還藏著不少未知生物,但都是小型低等生物,因為營養物質匱乏,氧氣不足,壓強很大,不足以供養高等生物,所以對於深海動物不用太過恐懼。
來看世界呀2020-09-1416:06:32目前科學家認為海洋生命極限大約8300米,超過8300米後的海底顯得非常貧瘠,缺乏生物活動的跡象,大概只有一些結構簡單的生物,原因在於生物的存活需要環境的支撐。
海洋中因為水的關係,越深越黑壓力也越大,而海洋生物主要是靠浮游植物生存,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須有光,所以浮游動植物生存在海水的表層,海洋麵積廣闊浮游植物的量非常龐大,對地球大氣氧含量的貢獻率大概在70%左右。
這使得海洋表層的氧含量和食物量都十分充沛,所以大多數的海洋生物都生存在較淺的地方,即便通常說的帶魚等深海魚也就生存在百十米的地方。
海水越深的地方環境越是黑暗,直接造成浮游植物減少,氧含量相對也低一些;且壓力巨大,大型動植物對氧需求比較高,同時由於生物種類比較少,大型動物在那裡也難以獲取足夠的食物,所以深海不利於大型動物的生存。
8000米以上的海域中還能見到不少生物,不過體型一般不是很大,而且適應深海的特點,那裡的動物進化得都比較奇葩,當然不是因為黑暗別的動物看不到所以隨便長,而是因為壓力巨大,生物的骨頭比較軟比較薄,而且適應深海特徵魚的體內缺乏類似於魚鰾的空腔,骨頭軟也造成活動比較慢,而視覺的限制導致觸覺等感知方式增強,所以深海魚會有一些向外伸的結構,以便感知周圍海水的活動,然後身體的含水量也比較高,是生物適應性的體現。
17年科學家在馬裡亞納海溝7966米的深處發現了一條魚,學名馬里亞納獅子魚,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生存深度最深的魚類,長得也是相當奇葩,科學家還給它拍了CT照,發現它的肚子裡還有條小蝦。
8000米以下的海域中生存的物種就少得多了,因為食物來源比較匱乏,靠吃上層動植物的殘渣、糞便生存,而經過數千米的生物層層攝取,就算是生物殘渣到了8000米以下也比較少了,公認的海洋生命極限是8300米左右,經過多次的探測,發現那裡的生物種類很稀少,幾乎看不到大型動物的身影。
網上很多文章老說馬裡亞納海溝裡的魚,但馬裡亞納海溝畢竟很深,就像是一個山谷,這裡說的其實還是較淺地方的魚類,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曾乘坐單人深海潛具潛入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拍到的畫面顯示那裡就像是荒漠一樣貧瘠,看不到任何大型動物活動的跡象,海底儘管還有些淤泥,但是卡梅隆聲稱自己只看到了一些類似小蝦的物種,本來要採集海水樣本,但是遇到了機械臂的故障,沒能成功,相當於就是下去轉了一圈,本來是為電影做準備,但是並沒有拍到什麼奇異的生物,上來之後發現潛具也被壓得稍微變了形。
地球生命有極強的適應性,綜合大洋鑽探計劃的美國方面,曾在深兩三千米的大西洋海底繼續深鑽1400米,發現了一些生物群落,不過也都是簡單的單細胞生物,靠化能自養等方式供應較小規模的生物種群。
但地下深處的生命極限可能更淺,因為越往地下溫度越高,幾千米的地方溫度就數十攝氏度了,一般的生物只能生存在50攝氏度以下的環境,只有嗜熱生物可以適應。
自然知道2020-06-2116:21:44海洋中深度下降10米增加一個大氣壓,8000米深的地方壓力是地面大氣壓力800倍,足以壓死所有的大型陸地生物,但因為生存適應的關係馬裡亞納海溝生物資源相當豐富。
馬裡亞納海溝海水壓力十分巨大,因此人類潛入的次數非常少,但是每次潛入都能發現一些新的生物,也表明人類對海洋生物認識的不足,主要是如今的人類沒有實力探測海洋的每一個角落。
由於壓力的巨大,海洋生物的物種和淺層海水中生物不同,淺層海水中生物進化出了魚鰾、肺等結構,可以透過充放氣、增大或者縮小其體積,增加或減小海水的浮力,以此實現上浮或者下潛,具備肺的最龐大的物種之一的抹香鯨的肺部組織就相當發達,可以提升氣體壓力保證組織的供氧也能抵抗強大的海水壓力潛到深2000-3000米的地方,但大多數具備魚鰾或者肺的生物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海洋深處的生物都是身體組織含水量十分高的物種,像章魚、水母,身體組織缺乏充氣的空腔,用水來抵抗海水的壓力,就基本上萬無一失。
深海生物大體上都是這樣的構造,在有限的馬裡亞納海溝探測中,科學家曾拍到一種奇怪的鯊魚,它們的身體結構看起來更加柔軟,體色比較輕,燈光照射下甚至透明,說明身體組織的含水量很高,主要以海洋表層沉浸下來的生物遺骸為食物;也曾發現過一種體型最大的單細胞生物,和阿米巴原蟲同屬,單個直徑最大達到15公分左右,更為神奇的是它們在海洋中從2000米到7500米左右的深度都有分佈,充分表明這類生物的適應性很強;馬裡亞納海溝中還有很多魚蝦,不像曾經的人類想象,儘管壓力大那裡的生物資源也相當豐富,主要是由於地球生物的適應性,基因並不是一成不變,會因生存競爭和環境選擇而不斷演變,地球生物起源於海洋,出現適應8000米深度的生物並不奇怪。
由於壓力很大,對人類的探索來說十分艱難,利用無人探測器相對容易些,載人探測缺很艱難,因此潛艇的結構必須使其中充斥壓力接近一個大氣壓的氣體,這樣才能保證操作者的安全,但是這樣也會導致潛艇內外的壓力差十分巨大,要製造一個能潛入10000多米海底的深海潛水艇就比較艱難,至今馬裡亞納海溝的載人探測不超過5次。
你看我獨角獸嗎2020-06-2123:52:12位於菲律賓東海岸的水下峽谷如此之深,您可以將其中的珠穆朗瑪峰隱藏在3,000米(9,800英尺)以上的地方。
在永恆的黑暗中,面對不可思議的壓力,很難想象馬裡亞納海溝是地球上最荒涼的地方之一。
然而,生活仍然以某種方式不僅成功地固守,而且繁榮發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態系統。
從寒冷到無盡的黑暗和難以想象的壓力,在深處的生活絕非易事。
某些生物,例如龍魚,會發出自己的光,以吸引獵物,伴侶或兩者。
像柴刀魚這樣的其他動物已經進化出巨大的眼睛,以試圖捕捉儘可能多的稀有光,使之如此之深。
有些動物只是嘗試並避免,這通常意味著變成半透明或紅色,因為這會吸收任何設法到達深處的藍光。
然後,他們還必須應對壓力和寒冷,這實際上“凝固”了形成人體細胞膜的脂肪。
如果任其發展,將導致膜破裂和破裂,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深海生物的膜中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有助於保持其水分。
但這足以在地球上最深的地方生存嗎?馬裡亞納海溝在東太平洋以約2550公里(1580英里)的馬蹄形伸展,平均寬度約69公里(43英里)。
最早的溝渠最深處是在1875年的挑戰者遠征隊中發現的,當時它使用拉索記錄了向峽谷南端大約8184米(26850英尺)的最大深度。
從那時起,使用聲納進行更精確的測量將其更改為令人印象深刻的10,994米(36,069英尺),此點現在被稱為挑戰者深處,以該船命名。
但是,人類跌入深淵還需要將近100年的時間,1960年,雅克·皮卡德(JacquesPiccard)和唐·沃爾什(DonWalsh)進入了潛水的裡雅斯特(Trieste)並開始下降。
的裡雅斯特號使用汽油作為浮力,用鐵丸作為壓艙物,歷時4小時47分鐘到達深10,916米(35,814英尺),並首次明確證實生命在底部生存。
Piccard報道看到過“比目魚”,儘管人們普遍認為這實際上是海參。
但是海參並不是海底一種唯一生物。
它們由稱為有孔蟲的大型單細胞生物連線,有點像巨型變形蟲,長達10釐米(4英寸)。
通常,這些生物會產生碳酸鈣殼,但在馬裡亞納海溝底部(壓力約為表面壓力的1000倍),碳酸鈣會溶解。
這意味著生物必須使用蛋白質,有機聚合物和沙子來製作外殼。
蝦和其他甲殼類動物也被稱為兩棲類動物,它們中最大的一個看起來像塊狀白化病木蝨,也位於挑戰者深處的最深處。
在海底附近沒有光線的情況下,下一個問題轉向這些生物吃什麼。
細菌能夠在這些深度生存,以地殼中散發出的甲烷和硫為食,一些生物將以此為食。
但是許多人將依靠所謂的“海洋雪”或從地面浮下來的少量碎屑。
最極端的例子是鯨魚墜落,這對所有生活在深處的生物都是巨大的福音。
但是魚呢?僅在2014年才發現馬裡亞納海溝中最深的活魚,它們在水面以下8,143米(26,715英尺)處游泳。
幽靈般的白色,有寬闊的翅狀鰭和鰻魚狀的尾巴,被送入深處的照相機多次記錄了未知的深魚物種。
但是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魚類生存的極限,這意味著海溝的絕對深度可能僅僅由於脊椎動物生理的限制而不能支撐魚類。
因此,海洋的最深處雖然支撐著海參和蝦等一些大型生物,但實際上卻普遍存在著細菌。
能夠在沸騰的黃石溫泉池和達納基爾中富含硫的泉水中生存,因此發現它們在海面以下11,000米(36,000英尺)附近繁衍生息就不足為奇了。
流星與天涯2020-06-0319:30:40在太平洋西部附近有座神秘海溝,叫做馬裡亞納海溝。
是地球上最古老最深的海溝,科學家們曾潛入海底一探究竟,在這裡發生了什麼呢?馬裡亞納海溝最低處距離海平面11034米,可以裝下整個珠穆朗瑪峰。
不僅如此,日本群島每年還以十幾釐米的深度滑入馬裡亞納海溝。
當科學家們到達海溝3000多米深處時,他們發現章魚、抹香鯨等常見動物也在這裡生存,隨著探尋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多的未知生物被人們發現。
我國的梟龍號曾在4800米處500米處發現了新型的紫色海岑,在水深1500米處還存在一種直徑超過十釐米的巨型阿米巴蟲。
最神奇的是,在水深8000多米處竟然發現了身長18釐米的新魚種,獅子魚。
要知道水深每深十米就會增加一個壓強。
這壓力可足以把坦克壓扁,而這些生物竟然可以在水裡來去自如。
科學家還在深海里發現了含量非常高的二氧化碳,這讓人人們對海溝的氣候調節作用有了新的認識。
看完這些。
深深感慨,我們對於大海的探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呀。
小馬談古今2019-12-1516:01:17世界上最深的地方—馬里亞拉海溝這裡的生物如何生存?馬裡亞納海溝是海洋中最深、最黑暗的部分。
其最大已知深度為10,911米,比珠穆朗瑪峰高2000多米。
光只傳播到大約1000米的海水中,所以90%以上的馬裡亞納海溝存在於完全黑暗中。
光線的缺乏創造了看起來不像是來自這個世界的野生動物,必須承認,它們看起來都有點可怕。
如深海琵琶魚。
它的名字來源於支撐發光器官的細長背脊,它將發光器官用作吸引獵物的魚餌。
然後它用那些巨大的牙齒來殺死獵物。
馬裡亞納海溝底棲生物是水母的一個屬。
像琵琶魚一樣,這種動物利用生物發光來吸引獵物。
穹頂邊緣的紅色小絲是細小的紅色觸鬚,動物用它來推動自己快速穿過水麵。
馬裡亞納海溝龍魚這深海龍魚是一種兇猛的掠食者,它與中國傳說中的龍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馬裡亞納海溝小飛象章魚,它的觸鬚有一排吸盤和兩排肉質尖狀物用於進食,它們會把獵物整個吞下去!潛水員曾在千米深的海水中見到過人們熟知的蝦、烏賊、章魚、槍烏賊,還有抹香鯨等大型海獸類;在2000~3000米的水深處發現成群的大嘴琵琶魚:在8000米以下的水層,發現僅18釐米大小的新魚種。
2014年12月,科學家在馬裡亞納海溝8145米的海床上發現了一種魚類,這比先前紀錄深了將近500米。
參加研究計劃的科學家發現的這個奇特生物據信是“獅子魚”,“當它游泳時,看起來像有個奇怪的卡通狗鼻子背後浮動著溼紙巾。
”這種魚渾身成白色,頭大、眼睛小、沒有魚鱗,通常較人類的手掌稍長。
為適應深海環境,深海魚的生理機能發生了很大變化。
這些變化反映在深海魚的肌肉和骨骼上。
由於深海環境的巨大水壓作用,它們的骨骼變得非常薄;而且容易彎曲;肌肉組織變得特別柔韌,纖維組織變得出奇的細密。
更有趣的是,魚皮組織變得僅僅是一層非常薄的層膜,它能使魚體內的生理組織充滿水分,保持體內外壓力的平衡。
這就是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下深海魚也不會被壓扁的原因。
另外,深海魚類的眼睛也變得非常奇特。
我們常見的金魚,不僅顏色非常鮮豔,兩隻眼睛特別大,而且好玩。
和金魚比較,生活在深海里的魚類,其眼睛結構要比金魚眼豐富多了。
一般魚的眼睛,多生長在頭的兩側,而生活在深海中的魚,眼睛卻長在頭部的背部。
從正面看,後魚的兩隻大眼框,簡直就像是豎起來的兩隻電燈泡。
而從上往下看,兩隻眼睛又像兩個大圓圈,佔據著頭部的“要塞”部位。
更有趣的是,這種魚眼能上下左右活動,其眼球的組織結構和一架望遠鏡差不多,而且還能自如地調整焦距。
奇特的眼睛結構,幾乎是深海魚的一個共同生理特徵。
TAG:
海溝馬里亞納生物深海發現生活在7000萬年前的魔鬼蛙,真的能獵殺恐龍嗎?美國登月返回時,月球上沒有火箭發射站,人是怎麼回來的?猜你喜歡細菌細胞結構有線粒體嗎?怎麼消滅釘螺?1973年江西發現的什麼遺址是中國長江以南地區最早發現的山寨遺址?如果把地球的水吸光,地球還是圓的嗎?搜索推薦文章小孩喝蜂蜜好嗎?2022-04-22沙棘汁如何儲存?2022-04-22pro的詞根?2022-04-22有睡眠渣渣的朋友嗎?有什麼辦法可以改變嗎?2022-04-22炸藕怎麼炸好吃又簡單,加點糖很有必要?2022-04-22首頁娛樂體育汽車科技育兒歷史美食數碼時尚寵物收藏顶部
延伸文章資訊
- 1在地球最深的海溝裡,生物正在吃塑膠!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塑膠垃圾如今幾乎無處不在,連海底裂隙都不例外。一篇最新發表的研究更首度發現,住在這些最深遠環境裡的生物正在食用塑膠,而且分量驚人。 英國 ...
- 2深海1萬米巨型生物之謎,大多都吃垃圾(附20張深海奇特生物)
1957年,人類探測到地球最深的地方為馬裡亞納海溝,而2012年3月26日, ... 當然海底熱泉附近,發現有特殊的生物群落,那裡生物非常豐富,有待人們 ...
- 3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有什麼大型生物? - 小熊問答
在海溝10600米深處,可以看到巨型阿米巴蟲。它是一種單細胞動物,直徑可超10釐米,這也是人類發現的最深的生物。 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 ...
- 4住在「全世界最深處」的動物是什麼?令人恐懼的馬里安納海 ...
生物學家根據研究人員提供的資料,宣布當時的海底生物是...遠古巨齒鯊!▽. Ridddle. 這種原本應該在150萬年前就絕種的超巨大鯊魚居然住在海溝裡,這 ...
- 519種「超乎想像恐怖海底生物」證明地獄其實就在海底!
馬里亞納海溝是目前所知地球上最深的海溝。該海溝位於日本海岸,大約2575公里長,最深的地方是斐查茲海淵為11034米深。這個數字聽起來可能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