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臺灣計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購買台灣計畫是由美國駐日公使湯森·哈里斯1854年向美國國務院提出,主張美國應該向清廷購買台灣,來鞏固在亞洲的商業利益,但因當時美國國內黑奴問題日益嚴重,且美國 ... 購買臺灣計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購買台灣計畫是由美國駐日公使湯森·哈里斯1854年向美國國務院提出,主張美國應該向清廷購買台灣,來鞏固在亞洲的商業利益,但因當時美國國內黑奴問題日益嚴重,且美國也無意干預台灣事務,此案最終遭到否決。

目次 1舊帝國主義下的台灣 2新帝國主義下的台灣 3背景 4湯森·哈里斯購買台灣計畫 5結果 6參見 7參考資料 8外部連結 舊帝國主義下的台灣[編輯] 自15世紀以來,就有日本海盜及中國商人在此貿易,直到歐洲人東來後,因其位置符合當時西方國家作為在亞洲貿易及傳教的據點,福爾摩沙遂成為競爭的焦點,台灣先後受到荷蘭及西班牙的統治。

直到1683年,台灣正式納入清廷版圖後,台灣的國際競爭時期暫時告一段落。

新帝國主義下的台灣[編輯] 19世紀以後,西方國家歷經工業革命的洗禮後,挾持著船堅炮利來到亞洲做貿易,當時清廷閉關自守,而遂引發兩次鴉片戰爭。

戰爭期間,英軍曾派遣軍艦進犯基隆,但最後仍被守軍擊退(詳見大安之役)。

爾後,清廷因與英、法兩國之間爆發英法聯軍之役所簽訂的《天津條約》,台灣必須開放雞籠(今基隆市)、滬尾(今淡水區)、安平(今台南市)、打狗(今高雄)四個港口作為通商口岸,西方勢力再度伸入台灣。

1860年,台灣正式開港通商後,樟腦的產量出口量大幅增加,所產生的鉅額的利潤,引起了西方列強的注意。

背景[編輯] 十九世紀初,美國對華貿易日益增加,來華商務船隻亦日益增多,經過台灣海峽(當時西方稱為「福爾摩沙海峽」)常常發生風災觸礁之事,致使美方多次向清廷抗議,美商奈伊(GideonNye)向美國駐華大使伯駕建議控制台灣才能確保航行安全,而且台灣亦可作為航行補給站,此一建議伯駕在贊同下,美國東方艦隊司令培里命赴台調查雞籠煤炭以及在台失蹤沈船失蹤的船員,調查之後認為煤炭樣本品質優良、價廉物美[1],台灣在軍事戰略及貿易航線上均對美國意義重大,於是與伯駕一同向美國國務院建議採取行動,但美國考慮會造影響在華商業利益因而作罷。

湯森·哈里斯購買台灣計畫[編輯] 美國駐日大使湯森·哈里斯提出具體的計畫並於1854年向美國國務院提案。

計畫中指出台灣先後有荷蘭、西班牙、鄭成功、清廷統治,認為轉移其所有權是有根據,而且在地理位置上不但可作為通往東方補給站,亦是美國對華貿易的必經門戶,並指出台灣內部政治及社會的弱點,認為消極治理加上官吏貪汙嚴重而招致民怨,且清廷僅能有效統治西半部地區,能帶給清廷稅收也不多,認為以上幾點是美國應該有機會購買台灣的理由。

結果[編輯] 美國雖然對台灣深感興趣,但礙於國內黑奴造成的問題,也顧及會引起周圍其他列強抗議而影響其在華的利益考量下而否決。

參見[編輯] 阿拉斯加易手(1867年美國向俄國購買其北美殖民地的交易。

) 參考資料[編輯] ^【民報】【專文】另位Harris催促美國合併台灣.www.peoplenews.tw.[2019-02-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中文(臺灣)).  國際政治與外交》美國霸權主義在台灣--《海峽評論》71期(繁體中文) 外部連結[編輯] 美國購買台灣之議[永久失效連結]-中央廣播電台(繁體中文) 閱論編臺灣清治時期歷史事件消極政策時期(1683-1874) 澎湖海戰 渡臺禁令 康熙大地震 吳球事件 朱一貴事件 陳賴章墾號 骨宗事件 水沙連之役 蔡牽事件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林爽文事件 篤嘉莊之戰 瀰濃莊戰役 朱蔚事件 張丙事件 彰化地震 頂下郊拚 購買台灣計畫 台南地震 大南澳事件 戴潮春事件 羅發號事件 美國福爾摩沙遠征 南岬之盟 基隆海嘯 八瑤灣事件 牡丹社事件 積極治理時期(1874-1895) 獅頭社之役 太魯閣戰役 大港口事件 加禮宛事件 西仔反 澎湖之役 臺灣建省 大嵙崁戰役 劉銘傳鐵路 大庄事件 施九緞事件 觀音山事件 日軍佔領澎湖 臺灣民主國 專門史 台灣分類械鬥 閩粵械鬥 泉漳械鬥 原漢衝突 開山撫番 台灣原住民抗清事件 清代台灣民變 土牛界線 清治台灣歷史年表 相關模板 台灣清治時期行政區劃 台灣清治時期民變領導者 臺灣城池 臺灣書院 清朝福建臺灣巡撫 劉銘傳鐵路 日治時期→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購買臺灣計畫&oldid=65685112」 分類:臺灣清治時期政治中美關係(清朝)台灣與美國關係19世紀國際關係1854年臺灣1854年美國美國歷史隱藏分類:自2018年4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條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連結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新增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