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一部被不斷誤讀的經典@ (元)二過的文摘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代版的解讀已將古老的《山海經》納入社會學、天文學的領域,這無限伸縮的 ... %0A“《山海經》不是儒家經典,在中國主流價值觀中從未取得重要地位,它所觸及的,正 ... (元)二過的文摘ぴんぴんコロリ(2008.12.10.)泣いて暮らすも一生、笑って暮らすも一生。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903160434《山海經》:一部被不斷誤讀的經典?未分類資料夾 形天·清·吳任臣近文堂圖本 祝融·明·蔣應鎬繪圖本 先有圖畫,後有文字,歷代學者對《山海經》的形成過程充滿想像。

現代版的解讀已將古老的《山海經》納入社會學、天文學的領域,這無限伸縮的空間似乎更說明了《山海經》疆域之廣闊。

  “《山海經》不是儒家經典,在中國主流價值觀中從未取得重要地位,它所觸及的,正是《論語》等經典中避而不談、視而不見的東西。

” “《山海經》是歷代文人尤其是非正統文人妙想方外、神遊八荒的現成框架。

” 一千六百多年前,當文人陶淵明看到《山海經》時,《山海經》似乎還是一部有圖有話的作品。

於是,他寫下了“流觀山海圖”這樣的字句。

他的《讀〈山海經〉》,將“精衛填滄海”、“刑天舞幹戚”之類的故事帶進了文學的視野。

現存的《山海經》共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經,《大荒經》四卷。

長期研究《山海經》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馬昌儀認為:《山海經》最特殊之處莫過於“既有寫實、又有虛幻”,“集地理志、方物志、民族志、民俗志於一身,既是一部巫書,又保存了大量的原始神話”。

對於一般人而言,作為祝融、西王母、雷神、女媧等眾多人物典故出處的《山海經》,是一部神靈棲息、鬼怪出沒、異類橫行的圖景,但對學者來說,問題還要複雜得多。

“《山經》和《海經》成書時並非一本。

《山經》依山川自然走向順利寫成,是古人對地理資源的考察實錄無疑,而《海經》內容虛而不實,從行文風格,就可看出是述圖之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劉宗迪,在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著《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裏,將《山海經》古圖視作一本“失落的天書”。

至少在宋代,《山海經》圖已經亡軼,人們只能從文字之中,猜測想像它的本來面貌。

隨著秦皇漢武開拓疆域,一個與漢民族文化相異的四方世界展現在征服者面前;詫異之餘,他們想到了《山海經》,於是,《山海經》中那些不著邊際的地名,終於找到了其地理學意義上的“歸宿”。

馬昌儀一直在尋找《山海經》的另一半——山海經圖。

在最近重版的《古本山海經圖說》(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她所搜集的明清以降的山海經圖版本達到16種。

“通過明清,追溯戰國,我想看看能否從現有的文獻資料中,找出《山海經》古圖的蹤跡,再現圖文《山海經》的敍事語境。

” 關於《山海經》圖的諸多猜測 “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幹戚而舞’的刑天……”是魯迅少年時最愛的“寶書”,它便是《山海經》的繪圖本。

由於《山海經》文字中出現了諸多奇特的名字,加以後世繪者的異想天開,在普通人眼中,它一直是一部摹神寫鬼的怪書。

飛魚、人面鳥身神、三頭人……是《山海經》最令人著迷又令人困惑的內容,為這部經典抹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很多人認為其中有怪物,所以覺得《山海經》很有趣。

事實上,原書原圖應該不是描摹怪物的。

”劉宗迪把《山海經》中所謂“怪物”分為兩類:一類多為出現於《山經》中的怪物鳥獸,另一類則為《海經》部分的長相怪異的族類。

《山經》中的怪獸,很多都以人面、鳥首、九尾等樣子出現。

“其實這只是人們描述這種動物的方式。

可能他們之前從未見過這種動物,因而用打比方的方式進行比喻。

後人誤解了,便以為是怪獸。

”在劉宗迪看來,《海經》則是另一種方式的誇張,“原圖作者記錄某一場景,試圖強調某些因素,因而有誇張、變形,就像現在的漫畫。

” 那麼,遺落在文字背後的《山海經》古圖,究竟蘊藏著怎樣的故事? 從它亡軼的那天起,就開始有人追問《山海經》圖的原型,也附會了許多傳說。

宋時,歐陽修把《山海經》與禹鑄九鼎的傳說聯繫起來,成為大禹治水系列神話中的一部分;朱熹則認為《山海經》源於屈原《天問》,與《天問》一樣是摹寫圖畫之作。

“對《山海經》文字所據之圖的看法,大致有地圖、巫術圖、壁畫圖等。

”劉宗迪介紹說。

東漢明帝時,明帝賜《山海經》等書給負責治水的王景,可見當時人們視《山海經》為地圖。

既為地圖,便有人按圖索驥地尋找、對照《山海經》中所談及的地域,但直至今日,它依然“煙濤微茫信難求”。

劉宗迪本人的解釋,卻帶著另一種關切與追問。

清末學者王國維曾通過《海經》與甲骨文的比較研究,認證《海經》圖可追溯至殷商。

而劉宗迪相信,在人們刻寫記錄還十分困難的當時,“所記錄的往往是他們最真實的生活、對他們而言最真實實用的常識。

” 他想像遠古時期的農人,每天觀察太陽出入何處,用來定季節以便農耕的資料。

因而,《山海經》中特意強調的七座“日月出入之山”,應該是世代居住在那裏的人們觀測時序的參照系,是他們賴以觀照寥落世界的出發點。

因而,誕生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上古的《山海經》圖,應當是一部“天文曆法”。

而那些被誇張的怪人怪物,應當是出現在歲時祭祀典禮上的裝扮奇異的人。

馬昌儀則比較傾向於《山海經》是一部“巫術性的地理書”的看法。

她提到,考古學上發現了十餘種少數民族用以送魂的巫圖,“它是為死者指路的,告訴他祖先在何處,去那裏會經過哪些河流山川。

”《山海經》圖的作用與之類似。

在中國文化中,“巫”相當於神權時代的知識份子,他們是那個時代最有知識的人,但又受到所處時代知識水準的限制,“所以他們寫出的《山海經》,撲朔迷離、亦真亦幻。

” “目前,無論認為是壁畫、地圖、巫圖,都沒有充分證據,都有猜測的成分。

”馬昌儀認為,正是《山海經》既虛且實的特點,引導著學者們可以不斷探索、提出不同解釋。

海外地圖:信以為真的錯誤 源于誤解,卻最終成了奇異的思想之泉。

據劉宗迪介紹,“基本可以確定,《海經》作者是戰國時期人,他為何誤以為《海經》圖是海外地圖?因為原圖中誇張了的節日慶典、儀式等,非常符合他們對於遠方的想像。

” 戰國時期,漢人所接觸的地域局限于中原九州,車馬所及之處有限。

“華夏之外的遠方,在他們心目中依然還是一個充滿魅力又危機四伏的未知之域”,對此,他們充滿怪異的想像與恐懼。

“因而,作者會將《海經》圖誤解為大荒海外的地圖。

很有趣的是,這本來是一個錯誤,後人卻信以為真,據此對四方進行命名與想像。

” 秦皇漢武,中國歷史上疆域擴張最為猛烈的時候,人們在遙遠的四方之野發現了一個“山海經”的世界。

南蠻北夷,本來就是漢民族對周邊少數民族的不敬稱呼,這時似乎成了《山海經》的真切圖景。

“昆侖、番禺、焦作等,都是用《山海經》命名的名字。

漢人認為四方即為蠻夷,這種命名即代表了漢民族對他們的想像與佔有。

” “可以推斷,原圖形成的時代,中原的文化和政治交往比較落後,處於小國寡民狀態。

”如果按劉宗迪所說,《海經》圖果為天文立法之書,那麼它所描繪的世界,不過目光能及的方圓百里之內。

而後,文字漸漸擴展了視線,隨著文化交流的步伐不斷向外延伸。

“清末,西方地理學進入中國,中東、非洲等納入了中國人的知識體系,進一步將中國人對《山海經》的理解擴展到世界。

” 到民國初期,有關《山海經》的猜測更加大膽,有人說《山海經》是印度人所作,有人認為是古巴比倫人所作。

甚至,在美國人默茲的闡釋中,《山海經》時代的中國人曾越過“大壑”——北美洲科羅拉多大峽谷,來到美洲世界。

《山海經》如同一束光,早已超越它原始的界限,隨文化交流而射向世界。

在《山海經》原圖消失後,後世根據文字不斷描摹,出現了不同版本、不同形象的《山海經》圖。

馬昌儀所收集的16種《山海經》圖,始于明萬曆年間,訖於民國,儘管保留了原始圖的粗獷的風貌,但亦有明顯的明清特徵。

在畫像造型、結構、意境與誇張手法的細微差別之間,人們也在不斷重構關於《山海經》的想像。

《山海經》傳入日本後,江戶時代的日本畫家重繪其中形象,用筆柔婉細膩,與中國諸本有明顯不同。

有趣的是,日本人將向來以男性神出現的“燭陰神”畫成長髮披肩的日本淑女,重新定義了“燭陰神”的性別。

“《山海經》不是儒家經典,在中國主流價值觀中從未取得重要地位,它所觸及的,正是《論語》等經典中避而不談、視而不見的東西。

”但劉宗迪說,《山海經》卻為中國知識份子提供了一條博古的路徑,“因其博古知識而為人所樂道”。

“《山海經》是歷代文人尤其是非正統文人妙想方外、神遊八荒的現成框架。

”劉宗迪說,誤解後的《山海經》,成為歷代文人作文的靈感來源。

無論是神怪小說、還是詩詞,《山海經》都提供了放縱想像力的廣闊天地。

 qwert/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zxcvb1217's新文章疲倦易抽筋?5健康警訊不可輕忽三井/みっつい①事実無根前言を撤回する。

鈍くていいね。

笨点也好。

依晨言(終わりの始まり)「だけ」詞性是「副助詞」,也就是可以作「副詞」及「助詞」。

以副詞用法「漏れなく」接續動詞,此時它的意思通常可以翻譯為;「全部~、通通~」3.[下·元]名跟前。

身旁。

☆叔父の~にいる/住在叔父家裡。

とじ①[刀自]1.名對在社會上被尊敬的中年婦女的尊敬。

2.名主婦。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zxcvb1217'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