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 - 明倫老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意謂→. 聖人思想超曠,不會被任何事物所侷限、拖累,而能隨世俗而進退轉移。

聖人不為外物所拘,隨世俗而進退轉移。

2013年3月19日星期二 漁父 漁父  得分之鑰(北一)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意謂→ 卓然不群 「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意謂→ 聖人思想超曠,不會被任何事物所侷限、拖累,而能隨世俗而進退轉移。

聖人不為外物所拘,隨世俗而進退轉移。

餔其糟→ 吃酒渣 歠其醨→ 喝薄酒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意謂→ 1.漁父勸屈原與世推移,不要自鳴清高 2.隨世浮沉 3.譬喻隨波逐流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意謂→ 沐:洗頭。

潔身自愛,不染塵埃。

不與世俗同流合汙。

清淨之軀,不使蒙受汙濁。

意近於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表明堅貞之志。

此乃說明屈原清高絕俗。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意謂→ 人格潔淨,不受汙染 屈原此言意指自己將「擇善固執」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意謂→ 一切自取。

漁父暗示屈原,社會清明才可積極用世;社會汙濁則須絕塵遠去。

漁父勸屈原與世推移。

依從世俗而與之沉浮進退。

(譬喻用世與否,當視政治清濁而定) 借喻人要能識時務而行事 與世推移→ 隨俗方圓、浮沉。

隨世俗進退轉移。

與ㄩˇ:隨。

子非三閭大夫與→ 先生不是三閭大夫嗎 與ㄩˊ:通「歟」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塵埃乎」句中「皓皓之白」是比喻→ 人品之清高 「餔其糟而歠其醨」意謂→ 吃酒渣、喝薄酒。

跟大家一起迷糊過日子。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漁父唱這首歌勸屈原處濁世當如何應變→ 隱居不仕 「淈其泥而揚其波」意謂→ 翻攪汙泥,使清水變渾 漁父與世推移,隨遇而安的人生哲學,具何家色彩→ 道家「明哲保身之道」 屈原選擇何家「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做法,以自我犧牲來喚醒國魂→ 儒家「見大義不見私利」的人格節操 自令放為→ 使得自己被放逐呢 為:呢 深思高舉→ 表現出清高的思想、行為。

深思高「舉」→ 行為 「舉」世皆濁→ 全 「淈」其泥而揚其波:ㄍㄨˇ,攪渾。

察察:清淨、清潔的樣子。

汶汶:ㄨㄣˋㄨㄣˋ,骯髒、汙濁的樣子。

莞爾:微笑的樣子。

莞,音ㄨㄢˇ 鼓枻:盪槳。

枻,音ㄧˋ 餔,音ㄅㄨ,食也。

「歠」其醨:音ㄔㄨㄛˋ,同「啜」,飲也。

歠其「醨」:音ㄌㄧˊ,薄酒。

修辭: 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對偶 深思高舉→ 對偶(句中對)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譬喻 譬喻隨波逐流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 譬喻 譬喻用世與否,當視政治清濁而定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類疊(兼映襯) 「皓皓」之白→ 類疊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 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類疊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 排比 「見」字,音義: 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表現。

ㄒㄧㄢˋ 時窮節乃「見」:表現。

ㄒㄧㄢˋ 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表現。

ㄒㄧㄢˋ 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被。

ㄐㄧㄢˋ 匹夫「見」辱:被。

ㄐㄧㄢˋ 文章稍稍「見」稱於人:被。

ㄐㄧㄢˋ 乃一大星,幾如月,「見」於東南:出現。

ㄒㄧㄢˋ 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看見。

ㄐㄧㄢˋ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指示代名詞,表示動詞前省略「我」字。

ㄐㄧㄢˋ 關於「賦」 《漢書˙藝文志》:「賦者,古詩之流」;「不歌而誦謂之賦」  「賦」鋪張摛辭,「賦」多用在抒情、敘事,不合樂只能朗讀。

中國獨具的文體,介於「詩文」之間  賦是承楚辭與荀子〈賦篇〉而產生的文學作品 辭賦: 介於詩文之間,為中國獨特之文體  押韻如詩,結構似散文  內容以抒情寫景為主,作法多設辭假託  問答成文為辭賦通體常格,「漁父」一篇具此特色 關於「〈離騷〉等二十五篇」之楚辭: 文學史上與詩經並列,同為百代韻文之祖。

突破「詩經」四言格局,句法參差多變。

句中、句末多用「兮」、「些」等助詞調和音節。

文辭瑰麗而富浪漫氣息,情感細緻而帶感傷色彩。

屈原: 被後世視為「辭賦家之祖」,〈離騷〉則被稱為「辭賦體之祖」。

一生被放逐二次,第一次於楚懷王時放逐「漢北」,作〈離騷〉以見志。

楚頃襄王時,復遷於「江南」,因作〈九歌〉、〈天問〉、〈九章〉、〈漁父〉、〈遠遊〉等篇,冀伸己志,以悟君心。

終因不忍見其國家危亡,乃投汨羅江而死。

所著〈離騷〉等二十五篇,是我國最有名之辭賦,此一新詩體,後世或稱「楚辭」或稱「騷」 屈原名平,字原(一字靈均)(「香草」以靈均為知己) 屈原與楚同姓(羋)ㄇㄧˇ 宋玉為屈原的弟子  屈原所作〈離騷〉為賦體之祖,「離騷」即「遭憂」的意思 東漢王逸取屈原與宋玉、賈誼等之作,加以注釋,名曰《楚辭章句》 「漁父」為屈原辭賦二十五篇之一,藉與漁父之對答,以示「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之情懷。

「漁父」一文結構採對答的形式(問答成篇),表現手法為「對比」---以漁父的灑脫對比屈原的執著。

詩經、楚辭比較:(北一) 名稱 詩經 楚辭 時代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作者多不可考) 戰國末期至兩漢(作者多可考) 地域 黃河流域、北方文學代表 長江流域、南方文學代表 性質 平民文學(國風)為主 貴族文學 內容 多取材自社會生活 多抒發個人情志 風格 寫實(自然) 浪漫(鋪張)(幻想) 句式 短句,以四言為主 長句,句式參差多變,以六言七言為多 篇幅 較短 較長 語言 樸質 富麗 地位 價值 我國文學雙璧:1.詩經 2.楚辭 百代韻文之祖 辭賦之祖(離騷等二十五篇) 四言古詩的代表 漢賦先河 十三經之一 金聖歎「六才子書」之一 成書及注本 十三經注疏本: 西漢毛亨傳 東漢鄭玄箋 唐  孔穎達正義 西漢劉向編輯成書,名曰【楚辭】 東漢王逸重編加注,名曰【楚辭章句】 宋  朱熹【楚辭集注】 張貼者: Unknown 於 下午6:01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Atom) 網誌存檔 ▼  2013 (9) ►  八月 (1) ▼  三月 (8) 燭之武退秦師 始得西山宴遊記 赤壁賦 臺灣通史序 蘭亭集序 漁父 (詩經)蒹葭_蓼莪 諫太宗十思疏 關於我自己 Unknown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