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唯我論. 認為只有我的意識存在 ... 唯我論(英語:Solipsism)是一種認為只有自己的心靈是唯一可以確認為真實存在的哲學理論。

唯我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7年7月11日)請協助改善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擴充請求中找到。

請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唯我論(英語:Solipsism)是一種認為只有自己的心靈是唯一可以確認為真實存在的哲學理論。

目次 1字源 2歷史 3種類 3.1形上學唯我論 3.2認識論唯我論 3.3方法論唯我論 4要點 5參見 6參考文獻 7外部連結 字源[編輯] 唯我論是由拉丁語:solus,意為唯獨、唯一,以及拉丁語:ipse,意為自我,所組成。

字面意思為我。

歷史[編輯] 唯我論的歷史悠久,在文獻上,最早提出這個命題的,是古希臘詭辯學派哲學家高爾吉亞。

種類[編輯] 形上學唯我論[編輯] 主條目:形上學唯我論 形上學唯我論是唯我論的一種。

基於主觀唯心主義。

形上學的唯我論者認為,自我是唯一真實的存在,包括外部世界和其他人在內的所有現實都是該自我的代表,且沒有獨立的存在。

形上學唯我論有很多種,例如卡斯帕爾·黑爾(CasparHare)的現實唯我主義(或透視現實主義),在這種理論中,其他人是有意識的,但他們的經歷卻根本不存在。

認識論唯我論[編輯] 用心感受地獄模式帶來的痛苦,快樂是不存在的。

愉悅只是為了即將到來的痛苦的比對,此即為創世的意義。

方法論唯我論[編輯] 要點[編輯] 唯我論並不等同於否認物質的存在。

形上學唯我論世界觀的特徵之一是懷疑其他人的精神的存在。

由於只有自己才能知道自身的經歷且無法用語言表述它,因此只能通過類比的手段來了解他人的經歷。

哲學家們試圖不僅利用推論或類比來構建思想。

然而,笛卡爾認識論的錯誤帶給了人們這樣一種觀點,即在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證明「我」存在的前提下,沒有思想能比「我思故我在」[1]發展得遠。

參見[編輯] 唯心主義 主觀唯心主義 他心問題 參考文獻[編輯] ^Thornton,StephenP.SolipsismandtheProblemofOtherMinds.InternetEncyclopediaofPhilosophy.24October2004[2020-03-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4).  外部連結[編輯] 閱論編形上學學者古代 巴門尼德 柏拉圖 亞里斯多德 中世紀 邁蒙尼德 迦毗羅 普羅提諾 鄧斯·司各脫 托馬斯·阿奎那 近代 弗朗西斯科·蘇亞雷斯 尼古拉·馬勒伯朗士 勒內·笛卡兒 約翰·洛克 大衛·休謨 托馬斯·里德 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 艾薩克·牛頓 巴魯赫·斯賓諾莎 18~19世紀 伊曼努爾·康德 喬治·貝克萊 G.W.F.黑格爾 亞瑟·叔本華 卡爾·馬克思 弗里德里希·尼采 查爾斯·桑德斯·皮爾士 若瑟·馬雷夏(英語:JosephMaréchal) 19~20世紀 馬丁·海德格爾 亨利·柏格森 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黑德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 伯特蘭·羅素 魯道夫·卡爾納普 威拉德·范·奧曼·蒯因 當代 朵洛西·埃米特(英語:DorothyEmmet) 喬治·愛德華·摩爾 讓-保羅·薩特 吉爾伯特·賴爾 希拉蕊·懷特哈爾·普特南 斯特勞森 柯林武德 阿道夫·斯托爾(英語:AdolphStöhr) 索爾·阿倫·克里普克 伊莉莎白·安斯康姆 唐納德·戴維森 麥可·達米特 阿爾文·普蘭丁格 彼得·范·因維根(英語:PetervanInwagen) 德里克·帕菲特 理論 行動理論 反實在論(英語:Anti-realism) 決定論 二元論 生成論(英語:Enactivism) 本質主義 存在主義 自由意志 印度教唯心主義 唯心主義 自由意志主義(英語:Libertarianism(metaphysics)) 自由 唯物主義 機械唯物主義 生命的意義 一元論 自然主義 虛無主義 現象主義 實在論 物理主義 柏拉圖式唯心主義(英語:Platonicidealism) 相對主義 數論 科學實在論 唯我論 主觀主義 實體論(英語:Substancetheory) 類型論 概念 抽象客體 世界靈魂(英語:Animamundi) 存有 範疇 因果 選擇 我思故我在 概念 涉身認知(英語:Embodiedcognition) 實體 本質 存在 經驗 有實體設定的抽象(英語:Hypostaticabstraction) 想法 同一性 同一性與變化 信息 洞察 智力 意思表示 情態 物質(英語:Matter(philosophy)) 意義(英語:Meaning(existential)) 模因學 心靈 運動 必要性 觀念(英語:Notion(philosophy)) 客體 模式 知覺 物體 原理 性質 感質 質(英語:Quality(philosophy)) 現實 靈魂 主體 實體形式(英語:Substantialform) 思想 時間 真理 類型–個例之辨(英語:Type–tokendistinction) 共相 不可觀測性 價值 相關話題 價值論 宇宙學 知識論 後設 本體論 精神哲學 科學哲學 心理學哲學(英語:Philosophyofpsychology) 自我哲學 時空的哲學(英語:Philosophyofspaceandtime) 目的論 理論物理學 分類 主題 專題 相關更改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唯我論&oldid=69746153」 分類:​知識論形上學利己主義隱藏分類:​自2017年7月擴充中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含有拉丁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sturianu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osanskiCatalàČeština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한국어Kurdî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سنڌي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venska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