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共兩黨在抗日戰爭中的歷史貢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國抗日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各階級、各民族人民團結起來進行的民族解放戰爭。
當時國家權力掌握在 ...
關于國共兩黨在抗日戰爭中的歷史貢獻2021-06-06來源︰軍事科學院彭玉龍在抗日戰爭中,作為中國兩大政治力量的國民黨和共產黨攜手合作,共赴國難,創造了團結御侮,奪取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反抗外敵入侵完全勝利的光輝業績。
但是,由于國共兩黨在抗戰中執行著不同的綱領和路線,因而表現出不同的歷史發展軌跡。
概括起來說,這條軌跡就是︰全國抗戰開始後,國民黨雖然宣布“抗戰與建國”並行,但實際上卻是借抗戰之名,行政治上繼續專制獨裁、經濟上加強壟斷統制之實,同時實行單純依靠政府和軍隊的片面抗戰路線,特別是抗戰後期,不斷強化獨裁統治,觀戰避戰,實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政策,與中國社會進步的趨勢背道而馳,結果使他們同廣大人民之間發生深刻的裂痕,逐漸失去了民心,也就是說,國民黨蔣介石在抗日戰爭中雖然贏得了戰爭,但失去了人民;與國民黨相反,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始終實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路線,在與國民黨合作抗戰的過程中,堅持抗戰與民主的協調統一,努力把改革國內政治、推動社會進步與堅持抗戰緊密結合起來,踐行大眾的民主訴求,把民主革命的要求在敵後抗日根據地付諸實施,實行了一整套比較完備的新民主主義政治、經濟、文化政策。
這些政策契合了民族解放戰爭條件下的中國國情和民眾要求,得到廣大群眾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人士的擁護和支持,中國共產黨也贏得了人民的信賴和擁戴。
也就是說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既贏得了戰爭,又贏得了人民。
中國抗日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各階級、各民族人民團結起來進行的民族解放戰爭。
當時國家權力掌握在蔣介石、國民黨政府手中。
抗日戰爭只有發動蔣介石、國民黨參加,才可能利用國家政權的力量推動全國抗戰的開展,才可能有全民族的抗戰。
沒有蔣介石、國民黨的參加,單憑共產黨的力量,盡管他的抗日主張無疑是正確的,是符合中華民族的民族利益的,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也是難以獨立支撐全國抗戰大局的。
抗戰期間,蔣介石雖然沒有放棄反共,但也沒有放棄抗戰。
八年全國抗戰,盡管蔣介石、國民黨政府采取消極、片面的抗戰路線,對日妥協退讓,有時候也搞點“和平”談判,但畢竟沒有對日投降,總算把抗日的旗幟扛下來了。
這與汪精衛之流有本質的區別。
汪精衛也反共,他把反共的希望寄托在日本侵略者身上,在民族敵人面前,他挺不起腰桿,作了日本侵略中國的鷹犬。
從全民族戰爭的角度看,蔣介石、國民黨在抗戰中的地位和作用,應當得到客觀的、全面的理解。
同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力量的存在和發展,是這場民族解放戰爭勝利的基本條件,如果沒有這個基本條件,全民族抗戰是否能實現,或者一時實現了,能否堅持下去而不至中途夭折,以及中國是否能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就要打一個大問號。
從這個角度說,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力量,是保證抗戰勝利的中流砥柱。
所以,人民力量的存在和發展這個基本條件的極大重要性,更加應該得到客觀的、全面的理解。
因此,抗日戰爭這場民族解放戰爭的勝利,是國民黨、共產黨和全國人民共同奮斗爭取得來的。
很明顯,蔣介石成為抗戰領袖,把蔣介石、國民黨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提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度。
這也是由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決定的。
但是抗戰勝利後,在美國的扶持下,蔣介石、國民黨一意孤行,肆意反共反人民,才從原有的歷史地位上跌落了下來。
這是怪不得共產黨的。
我們看到︰中國抗日戰爭中,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兩個戰場的存在是決定抗日戰爭面貌和結局的關鍵。
抗日戰爭的特異之處是蔣介石政權控制的正面戰場與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並存。
這種兩個戰場並存的狀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戰場所獨有的。
國民黨政府掌握著國家軍隊,有國家提供的後勤支持,與敵人正面相抗衡。
1938年10月武漢失守以前,正面戰場與日寇作戰還是積極的。
抗戰進入相持階段以後,正面戰場作戰就消極了。
日寇大幅度進入中國,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均為敵人佔領。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打進敵佔區,建立抗日根據地,發動廣大人民,依靠廣大人民,開展大規模的游擊戰爭,開闢了華北、華中、華南和東北四大敵後戰場,把敵人的後方變成了抗日的前線。
由于敵後戰場的開闢,與正面戰場相互策應,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兩個戰場的戰略格局。
這一“中國抗戰的特點”,對抗戰的勝利進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軍民,在廣闊的敵後戰場上縱橫馳騁,獨立自主地開展群眾性的游擊戰爭,實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創造出伏擊戰、破襲戰、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等一系列巧妙戰法,有效地牽制和消滅了大量敵人。
人民抗日武裝不斷發展壯大,逐漸成為抗戰的主力軍。
廣闊的敵後戰場,逐漸上升為中國抗戰的主戰場。
大規模的敵後游擊戰爭,在持久抗戰中發揮了重大的戰略作用。
國民黨攻擊共產黨“游而不擊”,這是出于制造反共輿論的需要。
在敵人鼻子底下“游而不擊”,它怎麼生存下去呢?實際上,敵後戰場吸引了侵華日軍大部分兵力。
1944年3月日軍發動豫湘桂戰役以前,敵後戰場抗擊日軍56萬人的64.5%,正面戰場抗擊35.5%。
日偽軍加在一起,敵後戰場抗擊敵人總數134萬中的110萬,即80%。
客觀來說,敵後戰場、正面戰場,共同構成了中國抗日戰場的全局。
它們在戰略上是互相依托、互相配合的,這種戰略配合關系並沒有高下之分,在抗戰戰略的意義上是同等重要的。
正是因為敵後戰場吸引了大部分日偽兵力,自然就減輕了正面戰場的壓力。
兩個戰場互存互補,互相支持,缺一不可。
缺了一個,抗日戰爭的勝利都是難以想象的。
敵後戰場的戰略地位,當時美國的軍事評論家威爾納就指出過。
他說,日本後方充滿了中國的游擊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沒有一個地方的游擊戰能夠擔當游擊戰在中國將要而且能夠擔負的戰略任務。
”正是有正面戰場的堅持,又有敵後戰場的強大存在,才使日寇招架不住,窮于應付,才有戰爭勝利的結局。
兩個戰場存在的政治基礎是國共合作,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沒有國共合作,沒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種在戰略上配合的獨特的對敵作戰形式不可能存在。
兩個戰場在戰略意義上是同等重要的,但是兩個戰場在戰爭中的表現並不完全一樣。
敵後戰場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始終堅持游擊戰爭,在渡過了1941∼1942年最艱苦的階段以後,敵後根據地獲得了很大的發展。
到抗戰勝利時,根據地總面積已達到100多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超過1億,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其他人民軍隊131萬余人,民兵268萬。
正面戰場在相持階段中則比較消極,在1941∼1942年日軍發動的一些戰役中,正面戰場雖然進行了抵抗,有些戰役由于指揮不當、作戰不力,卻打得不好。
尤其是1944年4月以後日軍發動的“一號作戰”(即豫湘桂戰役),國民黨軍隊一潰千里,八個月中,丟失河南、湖南、廣東、廣西等省的廣大地區約20萬平方公里土地,146座城市,6000萬同胞淪于侵略者的鐵蹄下。
在戰爭中的不同表現,直接影響著全國的政治局勢。
可以說,兩個戰場的地位和作用,客觀地表現了國民黨和共產黨在抗戰中的地位和作用,反映了它們各自的軍事力量和政治影響。
延伸文章資訊
- 1抗戰主力之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2中國抗日戰爭— Google 藝術與文化
- 3【還原史實】誰在對日抗戰?誰在藉機發展? | 抗日戰爭| 共產黨
至於中國共產黨呢?根據中共自己的《中共抗日部隊發展史略》記載,中共抗日部隊人員死亡160,603人、負傷290,467人、被俘45,989人 ...
- 4許劍虹觀點:中共如何在抗日戰爭八年壯大? - 風傳媒
更何況到日本在1945年8月投降之際,共軍發展出了130萬正規軍與260萬民兵的兵力,中共統治區的人口也增加到了1億人。更重要的一點,是共產黨在戰爭剛結束時 ...
- 5大膽共產黨竄改抗日歷史? - 有話好說
來賓: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曲兆祥前國民黨黨史會主委、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教授陳鵬仁八九民運領袖王丹作家王丰抗日戰爭屆滿六十五週年,中國官方報-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