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 MBA智库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物流(現代物流英文:Logistics,傳統物流英文:Physical Distribution)對於“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國形成的,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物流(英文名稱:logistics) ... 物流 用手机看条目 扫一扫,手机看条目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該條目對應的頁面分類是物流。

物流(現代物流英文:Logistics,傳統物流英文:PhysicalDistribution) 目錄 1物流的概念 2物流的起源及發展 3國外物流發展史 4物流的劃分 4.1依據研究對象的範圍劃分 4.2依據物流服務對象的範圍劃分 4.3依據物流活動涉及的範圍劃分 4.4依據哲學一般和特殊範疇標準的劃分 5物流的性質 6物流的基本職能 7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8物流的實質及其作用 9參考文獻 [編輯]物流的概念   對於“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國形成的,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物流(英文名稱:logistics)原意為“實物分配”或“貨物配送”,是供應鏈活動的一部分。

二戰期間,美國從軍事需要出發,在對軍火進行戰時供應中,首先採用了“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這一名詞,並對軍火的運輸、補給、屯駐等進行全面管理。

二戰後,物流管理被美國人用到企業管理中,稱作“企業物流”(BusinessLogistics),是指對企業的供銷、運輸、存儲等活動進行綜合管理。

日本於20世紀60年代引進“物流”概念,並將其解釋為“物的流通”。

  中國的“物流”一詞是從日文資料引進來的外來詞,源於日文資料中對“Logistics”一詞的翻譯“物流”。

  定義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中將物流定義為“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

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

”   定義2:日本通商產業省運輸綜合研究所《物流手冊》中認為,“物流是將貨物由供應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動,它由一系列創造時間價值和空間價值的經濟活動組成,包括運輸、保管、配送、包裝、裝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處理等多項基本活動。

”   定義3:美國物流協會認為,“物流是為了符合顧客的需要所發生的從生產地到銷售地的物質、服務以及信息的流動過程,以及為使保管能有效、低成本進行而從事的計劃、實施和控制行為。

”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它對來源地與消費地之間的貨物、服務及相關信息正向和反向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動與儲存,進行計劃、執行與控制,以滿足顧客要求。

  定義4:日本學者林周二認為,“物流是剋服時間和空間間隔,聯結供給主體和需求主體,包括廢棄和還原在內的一切資材的物理性移動的經濟活動。

具體說有運輸、保管、包裝、搬運等物資流通活動及與之相關的信息活動”。

  定義5:聯合國物流委員會1999年對物流作了新的界定,它指出,“物流”是為了滿足消費者需要而進行的從起點到終點的原材料、中間過程庫存、最終產品和相關信息有效流動和存儲計劃、實現和控制管理的過程。

  因此,物流是指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關信息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所進行的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

物流一般由對商品的運輸、倉儲、包裝、搬運裝卸、流通加工,以及相關的物流信息等環節構成,並對各個環節進行綜合和複合化後所形成的最優系統。

對物流的管理就是如何按時、按質、按量,並且以系統最低的成本費用把所需的材料、貨物運到生產和流通領域中任何一個所需要的地方,以滿足人們對貨物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需求。

[1] [編輯]物流的起源及發展   如果從物體的流動來理解,物流是一種古老又平常的現象。

自從人類社會有了商品交換,就有了物流活動(如運輸、倉儲、裝卸搬運等)。

而將物流作為一門科學,卻僅有幾十年的歷史。

因此說物流是一門新學科。

     物流作為一門科學的誕生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在長期的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少學者們經過長期的理論醞釀,逐漸認識到在生產活動中,過去被人們看成生產過程、生產工藝的組成領域里,詳細分析起來有一種活動是沒有直接參与實際生產製造過程的,而是與工藝有關但卻另有特性,那就是物流。

生產活動如果進行專業的細分,又可分成兩個組成部分,一部分是生產工藝活動,一部分是物流活動。

通過對物流這一概念的起源和發展進行探索,我們可以認識到物流的發展歷程。

  1、傳統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   物流的概念是隨著交易對象和環境變化而發展的,因此需要從歷史的角度來考察。

物流在英語中最初為PhysicalDistribution(傳統意義上的物流)。

Distribution一詞最早出現在美國。

1921年阿奇.蕭在《市場流通中的若幹問題》(SomeProbleminMarketDistribution)一書中提出物流是與創造需求不同的一個問題,並提到物資經過時間或空間的轉移,會產生附加價值。

這裡,MarketDistribution指的是商流;時間和空間的轉移指的是銷售過程的物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1918年,英國猶尼里佛的利費哈姆勛爵成立了即時送貨股份有限公司。

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國範圍內把商品及時送到批發商、零售商以及用戶的手中,這一舉動被一些物流學者譽為有關物流活動的早期文獻記載。

  30年代初,在一部關於市場營銷的基礎教科書中,開始涉及物流運輸、物資儲存等業務的實物供應(PhysicalSupply)這一名詞,該書將市場營銷定義為影響產品氖權轉移和產品的實物流通活動。

這裡,所說的所有權轉移是指商流;實物流通是指物流。

  1935年,美國銷售協會最早對物流進行了定義: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是包含於銷售之中的物質資料和服務,與從生產地到消費地點流動過程中伴隨的種種活動。

  上述歷史被物流界較普遍地認為是物流的早期階段。

  日本在1964年開始使用物流這一概念。

在使用物流這個述語以前,日本把與商品實體有關的各項業務,統稱為流通技術。

1956年日本生產本部派出流通技術專門考察團,由早稻田大學教授宇野正雄等一行7人去美國考察,弄清楚了日本以往叫做流通技術的內容,相當於美國叫做PhysicalDistribution(實物分配)的內容,從此便把流通技術按照美國的簡稱,叫做P·D,P·D這個術語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1964年,日本池田內閣中五年計劃制定小組平原談到P·D·這一術語時說,比起來,叫做´P·D´不如叫做´物的流通´更好。

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正式採用物的流通這個術語,簡稱為物流。

  1981年,日本綜合研究所編著的《物流手冊》,對物流的表述是:物質資料從供給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動,是創造時間性、場所性價值的經濟活動。

從物流的範疇來看,包括:包裝、裝卸、保管、庫存管理、流通加工、運輸、配送等諸種活動。

  我國開始使用物流一詞始於1979年(有人認為,孫中山主張貿暢其流,可以說是我國物流思想的起源)。

1979年6月,我國物資工作者代表團赴日本參加第三屆國際物流會議,回國後在考察報告中第一次引用和使用物流這一述語。

但當時有一段小的曲折,當時商業部提出建立物流中心的問題,曾有人認為物流一詞來自日本,有崇洋之嫌,乃改為建立儲運中心。

其實,儲存和運輸雖是物流的主體,但物流通更廣的外延。

而且物流是日本引用的漢語,物流作為實物流通的簡稱,提法既科學合理,又確切易懂。

不久仍恢復稱為物流中心。

1988年臺灣也開始使用物流這一概念。

1989年4月,第八屆國際物流會議在北京召開,物流一詞的使用日益普遍。

  2、現代物流(Logistics)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對軍火等進行的戰時供應中,首先採取了後勤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這一名詞,對軍火的運輸、補給、屯駐等進行全面管理。

從此,後勤逐漸形成了單獨的學科,並不斷發展為後勤工程(LogisticsEngineering)、後勤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和後勤分配(LogisticsofDistribution)。

後勤管理的方法後被引入到商業部門,被人稱之為商業後勤(businessLogistics)。

定義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產品分配、運輸、購買與庫存控制、儲存、用戶服務等業務活動,其領域統括原材料物流、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

  在50年代到70年代期間,人們研究的對象主要是狹義的物流,是與商品銷售有關的物流活動,是流通過程中的商品實體運動。

因此通常採用的仍是PhysicalDistribution一詞。

  1986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N.C.P.D.M;NationalCouncilofPhy-sicalDistributionManagement)改名為C.L.M即TheCouncilofLogisticsManagement。

將PhysicalDistribution改為Logistics,其理由是因為PhysicalDistribution的領域較狹窄,Logistics的概念則較寬廣、連貫、整體。

改名後的美國物流協會(C.L.M)對Logistics所做的定義是:以適合於顧客的要求為目的,對原材料、在製品、製成品與其關聯的信息,從產業地點到消費地點之間的流通與保管,為求有效率且最大的´對費用的相對效果´而進行計劃、執行、控制。

  3、Logistics與PhysicalDistribution的區別   Logistics與PhysicalDistribution的不同,在於Logistics已突破了商品流通的範圍,把物流活動擴大到生產領域。

物流已不僅僅從產品出廠開始,而是包括從原材料採購、加工生產到產品銷售、售後服務,直到廢舊物品回收等整個物理性的流通過程。

這是因為隨著生產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大型的製造商往往把成品零部件的生產任務,包給其他專業性製造商,自己只是把這些零部件進行組裝,而這些專業性製造商可能位於世界上勞動力比較便宜的地方。

在這種情況下,物流不但與流通系統維持密切的關係,同時與生產系統也產生了密切的關係。

這樣,將物流、商流和生產三個方面邊結在一起,就能產生更高的效率和效益。

近年來日、美的進口批發及連鎖零售業等,運用這種觀念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

  由此可以看出,當前提到的Logistics的特點是:①其外延大於狹義的物流(即銷售物流),因為它把起點擴大到了生產領域;②其外延小於廣義的物流(BusinessLogistics),因為它不包括原材料物流;③其外延與供應鏈的外延相一致,因此有人稱它為供應鏈物流。

  Logistics一詞的出現,是世界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

當前物流業正在向全球化、信息化、一體化發展。

一個國家的市場開放與發展必將要求物流的開放與發展。

隨著世界商品市場的形成,從各個市場到最終市場的物流日趨全球化;信息技術的發,使信息系統得以貫穿於不同的企業之間,使物流的功能發生了質變,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同時也為物流一體化創造了條件;一體化意味著需求、配送和庫存管理的一體化。

所有這些已成為國際物流業發展方向。

  可以說,進入八十年代以後,傳統物流已向現代物流轉變。

現代物流是物質資料從供給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運動,但不是物和流的簡單組合,而是經濟、政治、社會和實物運動的統一。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過時間創造價值,彌補時間差創造價值,延長時間差創造價值。

現代物流包括信息業、配送業、多式聯運業和商品交易業。

現代物流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誌。

日本物流業每增長2.6%,會使國民經濟增長率1%。

  物流目前比較流行的翻譯方法為:logistics [編輯]國外物流發展史   參見主條目:國外物流發展史 [編輯]物流的劃分   目前在分類標準方面並沒有統一的看法,許多學者採取瞭如下對應劃分的方法:   (1)巨集觀物流和微觀物流;   (2)社會物流和企業物流;   (3)國際物流和區域物流;   (4)一般物流及特殊物流。

[編輯]依據研究對象的範圍劃分 巨集觀物流   巨集觀物流是指社會再生產總體的物流活動,從社會再生產總體角度認識和研究的物流活動。

這種物流活動的參予者是構成社會總體的大產業、大集團,巨集觀物流也就是研究社會再生產總體物流,研究產業或集團的物流活動和物流行為。

  巨集觀物流還可以從空間範疇來理解,在很大空間範疇的物流活動,往往帶有巨集觀性,   在很小空間範疇的物流活動則往往帶有微觀性。

  巨集觀物流也指物流全體,從總體看物流而不是從物流的某一個構成環節來看物流。

  因此,在我們常提出的物流活動中,下述若幹物流應屬於巨集觀物流,即:社會物流、國民經濟物流、國際物流。

巨集觀物流研究的主要特點是綜觀性和全局性。

巨集觀物流主要研究內容是,物流總體構成,物流與社會之關係在社會中之地位,物流與經濟發展的關係,社會物流系統和國際物流系統的建立和運作等。

微觀物流   消費者、生產者企業所從事的實際的、具體的物流活動屬於微觀物流。

  在整個物流活動中,之中的一個局部、一個環節的具體物流活動也屬於微觀物流。

  在一個小地域空間發生的具體的物流活動也屬於微觀物流。

  針對某一種具體產品所進行的物流活動也是微觀物流。

我們經常涉及的下述物流活動皆屬於微觀物流,即:企業物流、生產物流、供應物流、銷售物流、回收物流、廢棄物物流、生活物流等,微觀物流研究的特點是具體性和局部性。

  由此可見,微觀物流是更貼近具體企業的物流,其研究領域十分廣闊。

[編輯]依據物流服務對象的範圍劃分 社會物流   社會物流指超越一家一戶的以一個社會為範疇面向社會為目的物流。

這種社會性很強的物流往往是由專門的物流承擔人承擔的。

社會物流的範疇是社會經濟的大領域。

社會物流研究再生產過程中隨之發生的物流活動,研究國民經濟中物流活動,研究如何形成服務於社會、面向社會又在社會環境中運行的物流,研究社會中物流體繫結構和運行,因此帶有綜觀和廣泛性。

企業物流   企業物流是指企業內部的物品實體流動。

它從企業角度上研究與之有關的物流活動,是具體的、微觀的物流活動的典型領域。

[編輯]依據物流活動涉及的範圍劃分 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是現代物流系統發展很快、規模很大的一個物流領域,國際物流是伴隨和   支撐國際間經濟交往、貿易活動和其它國際交流所發生的物流活動。

由於近十幾年國際間貿易的急劇擴大,國際分工日益深化,東西方之間冷戰的結束,以及諸如歐洲等地一體化速度的加快,國際物流也成了現代物流研究的熱點問題。

區域物流   相對於國際物流而言,一個國家範圍內的物流,一個城市的物流,一個經濟區域的物流都處於同一法律、規章、制度之下,都受相同文化及社會因素影響,都處於基本相同的科技水平和裝備水平之中,因而,都有其獨特的特點,都有其區域的特點。

研究各個國家的物流,找出其區別及差異所在,找出其連結點和共同因素,這是研究國際物流的重要基礎。

物流有共性,但不同國家有其特性,例如日本的物流,海運是其非常突出的特點,日本國土狹小,覆蓋全國的配送系統也很有特點。

美國物流中,大型汽車的作用非常突出,歐洲各國由於一體化進程,各國分工的特點也很突出等等。

這種研究不但對認識各國的物流的特點會有所幫助,而且對促進互相學習、促進發展方面作用巨大。

日本便是在研究美國物流基礎上,吸收、消化、發展起獨具特色的物流。

  區域物流研究的一個重點,是城市物流,世界各國的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共同點,是社會分工,國際合作的加強,以致使一個城市及周邊地區,都逐漸形成小的經濟地域,這成了社會分工,國際分工的重要微觀基礎。

城市經濟區域的發展有賴於物流系統的建立和運行。

  城市物流要研究的問題很多,例如,一個城市的發展規劃,不但要直接規劃物流設施及物流項目,例如建公路、橋梁、建物流團地,建倉庫等,而且,需要以物流為約束條件,來規劃整個市區,如工廠、住宅、車站、機場等。

物流已成了世界上各大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要研究的一項重點。

  在城市形成之後,整個城市的經濟活動、政治活動、人民活動等活動也是以物流為依托的,所以城市物流還要研究城市生產、生活所需物資的如何流入,如何以更有效形式供應給每個工廠,每個機關,每個學校和每個家庭,城市巨大的耗費所形成的廢物又如何組織物流等等。

可以說城市物流內涵十分豐富,很有研究價值。

[編輯]依據哲學一般和特殊範疇標準的劃分 一般物流   一般物流指物流活動的共同點和一般性,物流活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涉及全社會、各企業,因此,物流系統的建立,物流活動的開展必須有普遍的適用性。

物流系統的基礎點也在於此,否則,物流活動便有很大的局限、很小的適應性,物流活動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的作用便大大受限了。

  一般物流研究的著眼點在於物流的一般規律,建立普遍適用的物流標準化系統,研究物流的共同功能要素,研究物流與其他系統的結合、銜接,研究物流信息系統及管理體制等等。

特殊物流   專門範圍、專門領域、特殊行業,在遵循一般物流規律基礎上,帶有特殊制約因素、   特殊應用領域、特殊管理方式、特殊勞動對象、特殊機械裝備特點的物流,皆屬於特殊物流範圍。

特殊物流活動的產生是社會分工深化、物流活動合理化和精細化的產物,在保持通用的、一般的物流活動前提下,能夠有特點並能形成規模,能產生規模經濟效益的物流便會形成本身獨特的物流活動和物流方式。

特殊物流的研究對推動現代物流的發展作用是巨大的。

  特殊物流可進一步細分劃分如下:   按勞動對象的特殊性,有水泥物流、石油及油品物流、煤碳物流、腐蝕化學物品物流、危險品物流等;   按數量及形體不同有多品種、少批量、多批次產品暢流,超大、超長型物物流等;   按服務方式及服務水平不同有“門到門”的一貫物流、配送等;   按裝備及技術不同有集裝箱物流、托盤物流等;   對於特殊的領域有軍事物流、廢棄物物流等;   按組織方式有加工物流等。

[編輯]物流的性質   (一)物流的生產性   物流問題長期以來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一個原因是沒有正確地把物流作為生產力問題中應有之義來看待,似乎物質產品的直接生產過程以外,再沒有其他領域體現生產力的內容了。

這種對生產力的狹隘理解是自然經濟觀念的突出表現。

另一個原因是商品流通理論研究中長期忽視生產力的內容,只是片面孤立地考察所謂生產關係,對本應研究解決的物流能力、效率問題視而不見。

'我們說物流屬於生產力的範疇,主要根據是:I、物流是社會化專業化生產的內在規定,是由現代生產內在矛盾及其時空表現所決定的';因而物流屬於物質生產行為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物流能力是社會生"產力在流通領域的具體體現。

在現代社會,物流手段、物流能力與生產手段、生產能力同等重要。

從產業結構和生產力佈局的角度看,二著具有互相適應、互相促進和互相制約的關係。

☆由於我國物流能力嚴重低於生產能力納要求,國民經濟已經受到極大損害,巨額物質財富不能發揮效用,甚至被大量浪費掉。

3、物流效率是整個經濟效率高低的重要決定因索之一,為提高效率;廣義的資源配置也包括物流領域的合理投入和分佈。

4、儘管學術界在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劃分問題上長期存在廣義、狹義等多種意見的爭論,但都一致認為物流領域投入的勞動是生產性勞動,物流業是與工業、農業、建築、通訊同樣的生產性產業,財物流的投資是生產性投資。

確認物流的生產力屬性的實際意義是什麼呢7就是要改變人們重生產、輕流通。

;重商流;輕物流的錯誤觀念,在今後的國民經濟發展戰略中';使物流業能夠迎頭趕上,在我國的現代化建沒中,物流的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二)物流的社會性   物流是國民經濟的動脈系統,它聯結社會生產各個部分使之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任何一個社會(或國家)的經濟,都是由眾多的產業、部門、企業組成的,這些企業又分佈在不同的地區,城市和鄉村,屬於不同的所有者,它們之間相互供應其產品用於對方的生產性消費和人們的生活消費,它們互相依賴而又互相競爭,形成極其錯綜複雜的關係。

物流就是維繫這些複雜關係的紐帶和血管。

馬克思對此曾有過如下一段論述:"交換沒有造成生產領域之間的差別,而是使不同的生產領域發生關係;並把它們變成社會總生產的多少互相依賴的部門"."商流"和"物流"一起,把各個生產部門變成社會總生產中互相依賴的部門。

[編輯]物流的基本職能   (一)物流職能的屬性   所謂物流的基本職能,就是指物流活動特有的、區別於其它經濟活動的職責和功能。

物流基本職能的內容是進行商品實體定向運動。

這是物流的共性。

不管是哪一種社會形態,只要有商品交換存在,商流和物流就必然會發生。

當然,這裡說的商品交換,是廣義的商品交換。

即包括商業系統的商品流通,也包括物資系統的商品流通,還包括不同經濟成分經營主體在市場上所進行的商品流通。

  物流在不同的社會形態條件下,還表現出不同的特性。

就物流本身而言,既受生產力狀況的制約,又受到生產關係、社會制度性質的制約。

在資本主義社會,物流活動的目的,從根本上說是從屬於資本家階級牟取最大限度利潤這一目標的;   物流的發展受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性這一矛盾的制約,呈現出明顯的紊亂和不合理性。

但又應看到,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進程中,物流發展具有先導性、超前性、科學性的一面。

從16世紀開始,各資本主義國家都普遍重視交通運輸   業發展,鐵路、輪船、公路、航空等商品運輸發展較快。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各國政府註意加強對經濟活動的巨集觀干預,使物流的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水平不斷提高。

物流管理方面也有許多先進經驗值得我國借鑒。

  在近代中國,由於傳統的落後的自然經濟與帝國主義的入侵,生產力的分佈極不合理。

解放前中國的近代化工業主要集中在沿海幾個大城市,廣闊的內地幾乎沒有現代化工業;這就造成了工業生產地與原料產地的脫離,市場與產地的脫離。

  例如,僅上海紗綻總數即占全國紗綻總數的46.3%,上海、江浙一帶。

  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手中,黨和國家對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極為重視,逐步改變著過去重沿海、輕內地,重城市、輕農村的不合理交通狀況,初步形成了"水陸相連、城市相通、互相銜接、網點漸趨合理"的商品交通運輸網,這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特別是在跨向2l世紀的今天,黨和國家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以後,已把交通運輸業列為優先發展的行業,開闢了幾個新的鐵路幹線和高速公路,新建和改建了一大批新型的設備齊備的倉庫,為物流業的進一步發展開拓了廣闊的前景。

  但是也應當清醒地看到,由於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歷史原因的影響和建設過程中的某些失誤,使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尚不能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整個物流業的發展跟先進國家比顯得相當落後。

表現為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較差,運輸、倉儲設備技術水平低。

多層次物流方式並存且落後方式占相當大的比重;同時,各地區、各行業、各部門物流業發展存在嚴重不平衡性。

因此,大力發展物流業,改變物流落後局面,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一個十分突出的任務。

  (二)物流職能的內容   物流的基本職能從總體上說是從事商品實體運動的,是與商品使用價值運動有關的。

因此,建立和健全必要的儲存、運輸基礎設施,是發揮物流職能的前提條件。

在此基礎上,物流總體功能得以通過商品運輸、保管、裝卸、包裝、配送、流通加工及與此有密切關聯的物流情報職能的發揮體現出來。

  1、運輸職能。

由於商品產地與銷地之間存在著空間的背離。

有的商品是甲地生產,乙地消費;有的商品是乙地生產,甲地消費;有的商品是國外生產,國內消費;有的商品是城市生產,農村消費;有的商品是農村生產,城市消費。

所以要使消費者或用戶買到所需商品,必須使商品從產地到達銷地,這一職能只有通過商品運輸才能發揮。

因此,物流的運輸職能創造著物流的空間效用。

它是物流的核心。

不少人說物流就是商品運輸,也正是從運輸的核心地位角度來分析問題的。

  2、保管職能。

商品生產與商品消費存在著時間上的不均衡。

農副土特產品大多是季節性生產,常年消費;日用工業品大多是集中生產,分散消費,這就使商品流通的連續進行,存在著時間上的矛盾。

要剋服這個矛盾,必須依靠商業儲存來發揮作用。

通過商業儲存,才能保證商品流通連續地均衡地順暢進行,才能使商品連續地充足地提供給市場。

所以說,保管職能創造著物流的時間效用,是物流的支柱,雖然,商品儲存在商品流通過程中處於一種或長或短的相對停滯狀態,但這種停滯狀態是由產品的產銷方式和產銷時間決定的,它是商品流通的物質保證,是商品流通所必需的。

正如馬克思在分析商品流通與商品儲存關係時指出的:"商品停滯要看作商品出售的必要條件。

"①並斷言:"沒有商品儲備,就沒有商品流通。

"②在商品儲存中還必須對商品進行主動養護,防止商品在儲存期間遭受各種損失。

  3、包裝職能。

要能使商品實體在物流中通過運輸、儲存環節,順利地到達消費者手中,必須保證商品的使用價值完好無損。

因此,商品包裝職能十分必要。

合適的商品包裝,可以維護商品的內在質量和外觀質量,使商品在一定條件下不至因   外在因素影響而被破壞或散失,保障物流活動的順利進行。

包裝職能是運輸、儲存職能發揮的條件。

  4、流通加工職能。

由於商品產銷方式的不同,生產性消費一般要求大包裝、單花色、大統貨、單規格、散裝件,而個人生活消費則需要商品小包裝、多花色、分規格、組合件等,這就需要在流通中進行必要的流通加工,才能適應商品銷售的需要。

  流通加工是在商品從生產者向消費者運動的過程中,為了促進銷售維護商品質量和實現物流效率,而對商品進行的再加工。

流通加工的內容,包括裝袋、分裝、貼標簽、配貨、數量檢查、挑選"、混裝、刷標記、剪斷、組裝和再加工改製等。

流通加工職能的發揮,有利於縮短商品的生產時間,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剋服生產單一性與需求多樣化的矛盾,提高商品的適銷率。

  5、配送的職能。

配送是指按用戶的訂貨要求,在物流中心進行分貨、配貨工作,並將配好的貨物送交收貨人。

配送在整個物流過程中,其重要性應與運輸、保管、流通加工等併列,而形成物流的基本職能之一。

它與運輸職能的區別在於,在商品由其生產地通過地區流通中心發送給用戶的過程中,由生產地至配送中心之間的商品空間轉移,稱為"運輸",而從分配中心到用戶之間的商品空間轉移則稱為"配送".而它又不同於一般的流通加工職能,採取配送方式,通過增大訂貨經濟批量來達到經濟地進貨,又通過將用戶所需的各種商品配備好,集中起來向用戶發貨,以及將多個用戶的小批量商品集中一起進行一次發貨等方式,尤其適應當前各地出現的新的商業經營形式--連鎖商店的興起,提高了物流的經濟效益。

  6、信息職能。

如果把一個企業的物流活動看作是一個系統的話,那麼這個系統中就包括兩個子系統:一個是作業子系統,包括上述運輸、保管、包裝、流通加工、配送等具體的作業功能;另一個則是信息子系統。

信息子系統是作業子系統的神經系統。

企業物流活動狀況要及時收集,商流和物流之間要經常互通信息,各種物流職能要相互銜接,這些都要靠物流信息職能來完成。

物流信息職能是由於物流管理活動的需要而產生的,其功能是保證作業子系統的各種職能協調一致地發揮作用,創造協調效用。

[編輯]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物流是伴隨著商品流通的產生而出現的。

並且自始至終構成商品形態變化這一形式下的物質內容。

其作用有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一)物流是保證商流順暢進行,實現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物質基礎。

我們知道,在商品流通中,商流的目的在於變換商品的所有權(包括支配權和使用權),而物流才是商品交換過程所要解決的社會物質變換過程的具體體現。

沒有物流過程,也就無法完成商品的流通過程,包含在商品中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就不能實現。

物流能力的大小,包括運輸、包裝、裝卸、儲存、配送等能力的大小強弱,直接決定著商品流通的規模和速度。

如果物流能力過小,整個商品流通就會不順暢,流通過程就不能適應整個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就會大大影響國民經濟的協調、穩定、持續增長。

因此,自古以來,就很強調"貨暢其流",這是很有道理的。

  (二)物流是開拓市場的物質基礎,決定著市場的發展廣度、規模、方向。

從市場發展史來看,正是由於商品運輸方式的變革為近代世界市場的開拓創造了物質前提,在16世紀前的長時期內,原始的商品運輸工具和運輸方式,使國內貿易難以發展,海上貿易很難進行,從而使國際市場難以擴大。

16世紀後,隨著商品運輸工具的改善和新船線的發現,促進了世界市場的迅速發展。

在當代,任何一個國家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世界市場中要擴大自己的市場開拓能力,就必須重視物流的改善,否則,就會在競爭中失敗。

從國內市場來看,物流狀況直接影響市場商品供應狀況,並且接制約著人民群眾消費需求的滿足程度。

  (三)物流直接制約社會生產力要素能否合理流動,直接制約社會資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水平,影響著社會資源的配置。

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商品生產的發展和產品的商品化程度。

由於商品具有二重性,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這一基本特征,使商品的流通範圍和流通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商品使用價值本身特性的強烈制約,從而反過來對商品生產的增長速度和產品的商品過程起著決定性作用。

例如水果保鮮,在高水平的儲存技術沒有解決以前,水果的流通時間就有著很大的限制,特別是某些易腐的水果品種,其保管期往往只有幾天時間,從而對流通的範圍和速度形成近乎苛刻的制約條件。

這時水果生產的增長和商品化程度便不能不,為物流狀況所決定。

我們還可以從我國農村商品生產中看到很多產品的商品化程度要由物流狀況來決定的例子。

很多農副土特產品在運輸問題沒有解決之前,只能白白地爛掉或者全部或部分地被生產者或自己所消費,而無法轉化為商品進入流通過程。

這就說明資源優勢由於物流條件的限制而無法轉化為商品優勢進入流通過程,可見物流的組織狀況已經構成制約生產的發展和產品商品化程度的決定性條件之一。

  (四)物流狀況如何,還對巨集觀經濟效益和微觀經濟效益具有直接制約作用。

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用於物流的費用支出已越來越浩大,越來越成為決定生產成本和流通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

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等國家,通過對各種產品物流費用及其在零售價格構成中的比重的分析,看到了物流中存在的巨大潛力。

物流被視為同人力、物力這兩個利潤來源併列的"第三利潤源",被視為"降低成本的最後邊界".從我國的情況來看,商業企業的物流費用大約占到流通費用支出的30-50%。

具體到某些產品細化肥,燃料煤等,所占的比重還要大些。

商品在物流過程中的損失也是十分驚人的。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物流損失每年不下百億元,這既說明瞭物流對巨集觀和微觀經濟效益的影響程度,也表明瞭組織好物流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總之,物流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位置,更好地發揮物流的職能,對我們加速現代化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

[編輯]物流的實質及其作用   現在,許多人都知道物流重要,應該重視物流。

那麼物流為什麼重要,物流的實質是什麼?物流究竟起什麼作用呢?本講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物流是物質資料,包括原材料的物理性移動,是從供應者到使用者的運輸、包裝、保管、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以及信息傳遞的過程,這就是說物流活動本身一般並不創造產品價值,只創造附加價值。

這樣一講,物流是不是多餘的了呢?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為什麼?因為任何產品都不可能生產出來,不經過搬運裝卸、包裝、運輸、保管就立即消費,充其量可以節省物流七大環節中的一個或兩個。

所以說,既然物流是一個不可省略或者說不可跨越的過程,而且,隨著這個過程的發生,就會產生費用、時間、距離以及人力、資源、能源、環境等一系列問題。

人們只有客觀地認識這些問題,正確地對待、科學地解決好這些問題,才是惟一的正確態度和選擇。

籠統地說,物流的實質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一、保值   物流有保值作用。

也就是說,任何產品從生產出來到最終消費,都必須經過一段時間、一段距離,在這段時間和距離過程中,都要經過運輸、保管、包裝、裝卸搬運等多環節、多次數的物流活動。

在這個過程中,產品可能會淋雨受潮、水浸、生鏽、破損、丟失等。

物流的使命就是防止上述現象的發生,保證產品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移動過程中的質量和數量,起到產品的保值作用,即保護產品的存在價值,使該產品在到達消費者時使用價值不變。

  二、節約   搞好物流,能夠節約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和能源,同時也能夠節約費用。

比如,集裝箱化運輸,可以簡化商品包裝,節省大量包裝用紙和木材;實現機械化裝卸作業,倉庫保管自動化,能節省大量作業人員,大幅度降低人員開支。

重視物流可節約費用的事例比比皆是。

被稱為"中國物流管理覺醒第一人"的海爾企業集團,加強物流管理,建設起現代化的國際自動化物流中心,一年時間將庫存占壓資金和採購資金,從15億元降低到7億元,節省了8億元開支。

  三、縮短距離   物流可以剋服時間間隔、距離間隔和人的間隔,這自然也是物流的實質。

現代化的物流在縮短距離方面的例證不勝枚舉。

在北京可以買到世界各國的新鮮水果,全國各地的水果也常年不斷;郵政部門改善了物流,使信件大大縮短了時間距離,全國快遞兩天內就到美國聯邦快遞,能做到隔天送達亞洲15個城市;日本的配送中心可以做到,上午10點前訂貨、當天送到。

這種物流速度,把人們之間的地理距離和時間距離一下子拉得很近。

隨著物流現代化的不斷推進,國際運輸能力大大加強,極大地促進了國際貿易,使人們逐漸感到這個地球變小了,各大洲的距離更近了。

  城市裡的居民不知不覺地享受到物流進步的成果。

南方產的香蕉全國各大城市一年四季都能買到;新疆的哈蜜瓜、寧夏的白蘭瓜、東北大米、天津小站米等都不分季節地供應市場;中國的紡織品、玩具、日用品等近年大量進入美國市場,除了中國的勞動力價格低廉等原因外,則是國際運輸業發達,國際運費降低的緣故。

  四、增強企業競爭力、提高服務水平   在新經濟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在同樣的經濟環境下,製造企業,比如家電生產企業,相互之間的競爭主要表現在價格、質量、功能、款式、售後服務的競爭上,可以講,像彩電、空調、冰箱等這類家電產品在工業科技如此進步的今天,質量、功能、款式及售後服務,目前各企業的水平已經沒有太大的差別,唯一可比的地方往往是價格。

近幾年全國各大城市此起彼伏的家電價格大戰,足以說明這一點。

那麼支撐降價的因素是什麼?如果說為了占領市場份額,一次、兩次地虧本降價,待市場奪回來後再把這塊虧損補回來也未嘗不可。

然而,如果降價虧本後仍不奏效又該如何呢?不言而喻,企業可能就會一敗塗地。

在物資短缺年代,企業可以靠擴大產量、降低製造成本去攫取第一利潤。

在物資豐富的年代,企業又可以通過擴大銷售攫取第二利潤。

可是在新世紀和新經濟社會,第一利潤源和第二利潤源已基本到了一定極限,目前剩下的一"未開墾的處女地"就是物流。

降價是近幾年家電行業企業之間主要的競爭手段,降價競爭的後盾是企業總成本的降低,即功能、質量、款式和售後服務以外的成本降價,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降低物流成本。

  國外的製造企業很早就認識到了物流是企業競爭力的法寶,搞好物流可以實現零庫存、零距離和零流動資金占用,是提高為用戶服務,構築企業供應鏈,增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的21世紀,企業只有建立現代物流結構,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五、加快商品流通、促進經濟發展   在談這個問題時,我們用配送中心的例子來講最有說服力。

可以說,配送中心的設立為連鎖商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利用電腦網路,將超市、配送中心和供貨商、生產企業連接,能夠以配送中心為樞紐形成一個商業、物流業和生產企業的有效組合。

有了電腦迅速及時的信息傳遞和分析,通過配送中心的高效率作業、及時配送,並將信息反饋給供貨商和生產企業,可以形成一個高效率、高能量的商品流通網路,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重要依據,同時,還能夠大大加快商品流通的速度,降低商品的零售價格,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從而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六、保護環境   環境問題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保護環境,治理污染和公害是世界各國的共同目標。

有人會問,環保與物流有什麼關係?這裡不妨介紹一下。

  你走在馬路上,有時會看到馬路一層黃土,這是施工運土的卡車夜裡從車上漏撒的,碰上拉水泥的卡車經過,你會更麻煩;馬路上堵車越來越厲害,你連騎自行車都通不過去,噪音和廢氣使你不敢張嘴呼吸;深夜的運貨大卡車不斷地轟鳴,疲勞的你翻來覆去睡不著……所有這一切問題都與物流落後有關。

卡車撒黃土是裝卸不當,車箱有縫;卡車水泥灰飛揚是水泥包裝苫蓋問題;馬路堵車屬流通設施建設不足。

這些如果從物流的角度去考慮,都會迎刃而解。

  比如,我們在城市外圍多設幾個物流中心、流通中心,大型貨車不管白天還是晚上就都不用進城了,只利用二噸小貨車配送,夜晚的噪音就會減輕;政府重視物流,大力建設城市道路、車站、碼頭,城市的交通阻塞狀況就會緩解,空氣質量自然也會改善。

  七、創造社會效益和附加價值   實現裝卸搬運作業機械化、自動化,不僅能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也能解放生產力。

把工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這本身就是對人的尊重,是創造社會效益。

  比如,日本多年前開始的"宅急便"、"宅配便",國內近年來開展的"宅急送",都是為消費者服務的新行業,它們的出現使居民生活更舒適、更方便。

當你去滑雪時,那些沉重的滑雪用具,不必你自己扛、自己搬、自己運,只要給"宅急便"打個電話就有人來取,人還沒到滑雪場,你的滑雪板等用具已經先到了。

  再如,超市購物時,那裡不單單是商品便宜、安全,環境好,而且為你提供手推車,你可以省很多力氣,輕鬆購物。

手推車是搬運工具,這一個小小的服務,就能給消費者帶來諸多方便,這也是創造了社會效益。

  從以上的例子我們能夠看到,物流創造社會效益。

隨著物流的發展,城市居民生活環境,人民的生活質量可以得到改善和提高,人的尊嚴也會得到更多體現。

關於物流創造附加值,主要表現在流通加工方面,比如,把鋼捲剪切成鋼板、把原木加工成板材、把糧食加工成食品、把水果加工成罐頭,名煙、名酒、名著、名畫都會通過流通中的加工,使裝幀更加精美,從而大大提高了商品的欣賞性和附加價值。

[編輯]參考文獻 ↑宋沛軍.電子商務概論.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 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E7%89%A9%E6%B5%8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56 赏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下载MBA智库,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复制该内容请前往MBA智库App 立即前往App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或投訴舉報。

本條目相關文檔  (物流管理)物流和物流系統9頁 (物流管理)物流基礎物流概述30頁 (物流管理)物流物流管理案例33頁 物流與物流管理6頁 物流與物流機能9頁 物流與物流工程5頁 物流與物流系統12頁 (物流管理)物流62頁 (物流管理)物流23頁 物流管理物流63頁 更多相關文檔 本条目相关课程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AngleRoh,山林,村姑,18°@鷺島,Hanmlate,沙漠之鹰,Vulture,Lolo,Kane0135,Dan,Cabbage,潘有强,鲈鱼,Yixi,wasd,HEHE林,Tears~,Kkyy22,Tiffany,连晓雾,曹笛鑫,华恒智信咨询,方小莉,林巧玲,Lin,陈雪波,苏青荇,LuyinT,我思故我存,陶朱公. 頁面分類:物流管理術語|物流 評論(共11條)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物流"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18.56.144.*在2007年12月7日09:23發表 1921年阿奇.蕭在《市場流通中的若幹問題》 我看到兩個版本,1921和1915年,哪個對呢?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121.32.78.*在2008年10月20日03:54發表 我喜歡這個網站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222.216.2.*在2010年9月5日16:33發表 我喜歡這個網站,總是給我很多很多想瞭解的東西,感謝智庫百科!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Dan(討論|貢獻)在2010年9月6日16:36發表 222.216.2.*在2010年9月5日16:33發表 我喜歡這個網站,總是給我很多很多想瞭解的東西,感謝智庫百科! 您可以把MBA智庫百科推薦給更多的朋友。

只要簡單註冊個賬號,您也可以參與條目編輯,這樣還可以跟更多的朋友分享你的知識。

具體規範參見Help:目錄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701(討論|貢獻)在2010年10月27日23:18發表 呵呵 謝謝親的分享哈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诗无邪(討論|貢獻)在2012年11月7日11:41發表 能夠給到實際幫助的網站,頂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183.60.98.*在2012年11月9日17:17發表 我想知道在什麼條件下可以應用分撥技術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221.234.36.*在2012年12月28日14:45發表 很好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163.179.60.*在2014年6月13日00:18發表 寫的真好!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113.98.236.*在2019年11月11日17:22發表 我就是從事物流行業相關工作的,上面這些介紹確實非常準確,到位。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223.155.221.*在2021年10月10日13:01發表 物流讓消費者更方便,更快捷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导航 首页 文档 百科 课堂 商学院 资讯 国际MBA 商城 企业服务 個人工具 用戶登錄創建新帳號 打开APP 搜索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2,254个条目   首页   管理   营销   经济   金融   人力资源   咨询   财务   品牌   证券   物流   贸易   商学院   法律   人物   分类索引   查看 條目討論編輯收藏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工具▼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載文件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链接 導航 最新資訊 最新评论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编辑实验 使用帮助 创建条目 随便看看 INTJ鈍感力德國巴斯夫集團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成吉思汗INFP柳青三包《極簡學習法》ISTP(人格特質理論) 奶頭樂理論蘑菇管理定律猴子管理法則情緒ABC理論100個最流行的管理辭彙垃圾人定律21天效應破窗效應SWOT分析模型墨菲定律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最後更改14:46,2021年8月1日. 智库首页- 百科首页- 关于百科- 客户端- 人才招聘- 广告合作- 权利通知-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2022MBAlib.com,Allrightsreserved.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2707号 问题分类 类型 反馈内容 添加图片(选填)0/9 联系方式 取消 提交 提交成功 反馈结果请前往MBA智库App查看(我的>帮助与反馈>我的反馈) 知道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