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200隻歐亞水獺台灣保育野生動物誰來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目前全台只有金門有歐亞水獺的蹤跡,數量僅剩大約兩百隻,因此他們被列為「野生動物保護法」中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

當前台灣歐亞水獺主要面臨到三個 ... Openlogin close 登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實驗室 Username Password 登入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實驗室 GoogleSearch ::: 登入 首頁 助理作品 影音專題 最後200隻歐亞水獺 台灣保育野生動物誰來救? 2020-06-03 影音專題 野生動物保育 歐亞水獺 金門 瀕危動物 【記者莊欣渝、林沛瑩、湯文潔綜合報導】擁有可愛大眼的歐亞水獺「大金」,為了抓魚而活潑的追逐浮球,吸引許多民眾前來觀看,成為台北市立動物園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大金」、「小金」兄弟,原本是兩隻在金門生活的水獺,但卻因施工而與父母走失,被救傷組織發現,送來台北市立動物園。

目前全台只有金門有歐亞水獺的蹤跡,數量僅剩大約兩百隻,因此他們被列為「野生動物保護法」中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

當前台灣歐亞水獺主要面臨到三個困境,分別是路殺、棲地破壞及和流浪動物的衝突。

其實,在台灣,不只歐亞水獺,也有許多動物面臨到瀕危的問題。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裴家騏教授,於2019年「如何復育瀕臨滅絕物種公聽會」中提及,當前施行的野生動物保育法僅讓保育停留在盤點數量的階段,在實際的保育行動上缺乏明確的規定與保護。

他認為,「野生保育類動物雖然有分級,卻沒有分級的保育措施。

」因此裴家騏主張,對於不同野生動物處在不同野生條件之下,應要有不同的瀕臨管理或保育措施。

除了對野生動物應有分級的保育方式之外,野保法也遇到時空轉變的問題。

野保法當初的設立是為了取代舊有狩獵法,希望能先拯救野生動物被獵殺的困境,當時成效良好,但隨著時間的變化,野生動物們遇到的問題也跟著改變。

台北大學助理教授顏士清表示,「近年野生動物們遇到的主要問題已經不是狩獵了,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棲地的破壞。

」野保法從過去狩獵問題轉而面臨棲地破壞的困境,人類活動與開發加劇,造成族群數量減少棲地分布破碎。

然而,面對這些挑戰,當前對歐亞水獺的保護,政府僅能依現有的都市計劃法下的保護區進行管理。

金門縣林務所所長鍾立偉表示,「依照都市計畫有不同的分區,在風景區保護區、農業區......等,它都有不同開發限制和使用規定。

那我們只能儘量依照都市計畫法的相關規定去做該有的處置。

」 當前金門縣政府的原則是,不做大面積開發,也避免對河岸做全面整治,盡量保留水獺棲息地的完整性。

若遇到必需執行的工程,政府也會依生態檢核結果,進行評估。

鐘立偉說明,「現在公共工程都會做生態檢核,所以我們才有辦法在工程設計階段就告知那些工程,要迴避或是工期調整。

」 事實上,開發與保育並不衝突,兩者是可以共存的。

目前政府與學者希望野生動物保育往共融的方向前進,「過去對水獺不了解,所以認為有水獺的地方就不能動,慢慢我們知道水獺動物行為之後,我們才去尋求怎麼和他共生共榮。

」 共榮是個好方向,然而,實際執行上,找到開發與保育的平衡是個大難題!鐘立偉認為,「假定有水獺,就把所有的開發行為禁止,其實會增加保育和開發之間的衝突。

多數民眾對於水獺,就會開始有一種迴避,抗拒它的心態出現。

」 水獺是水域環境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然而金門降雨量不足,有它先天上的限制。

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李玲玲認為,金門應是從水資源的角度做一個整體的規劃,要考量到用水量有多少、可能來源有多少,怎樣的方式可以穩定水域水量的問題。

「保留適當的陸地跟水系,和金門所要做的發展相輔相成,這是最根本!」 不只水獺,臺灣島上還有許多種珍貴動物都面臨棲地破壞的問題,除了讓法律更完備,還有什麼是我們能做的呢?其實,嘗試為動物設身處地著想,就是我們能做的最大改變。

民眾陳玉珊對於野生動物保育,下了如此的註解,「會希望就是更多人,可以多多站在動物,用動物的立場去關心。

不是站在人自私自利的立場去想這些問題。

」   視覺化專題 影音專題 圖文專題 新聞攝影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