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香港)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英語:Bank of China (Hong Kong) Limited,BOCHK),簡稱中銀香港,是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2388)最主要的資產,也是香港第 ... 中國銀行(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进行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参考文献应符合正确的引用、脚注及外部链接格式。

  此條目介紹的是中銀香港的銀行業務。

关于中银香港的母公司,请见「中銀香港(控股)」。

关于其他与中国银行有关的条目,请见「中国银行(消歧义)」。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BankofChina(HongKong)Limited公司類型中銀香港(控股)全資附屬公司ISINHK2388011192公司前身寶生銀行成立1917年,前身是中國銀行(香港分行),2001年重組成中銀香港代表人物董事长:吳澤銘总裁:孫煜總部 香港花園道1號中銀大廈標語口號您的最佳選擇产业銀行產品商業銀行净利润222.52億港元(2013年)所有權者中銀香港(控股)員工人數14,475(2011年12月)母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主要子公司中銀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网站www.bochk.com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位於中銀大廈的總部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英語:BankofChina(HongKong)Limited,BOCHK),簡稱中銀香港,是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2388)最主要的資產,也是香港第二大(以資產和存款數目計)的商業銀行集團,在香港分行超過300間。

中銀香港由12間中國銀行的附屬銀行及機構,於2001年10月1日重組合併而成,並於2002年10月聯同其他資產以「中銀香港(控股)」的名義於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

截至2011年年底,中銀香港擁有16,827億港元的資產,2011年賺取純利207億港元。

中銀香港是港元的三間發鈔銀行之一,也是銀通櫃員機網絡及繳費系統創辦者之一,以及最大的會員銀行。

此外,它也是香港人民幣交易的指定結算銀行。

中銀香港與其母公司中國銀行在法律上為兩個獨立個體,但在行政管理及保險、證券等業務上關係密不可分。

香港總部位處於中環中銀大廈,為美國境外,第一座樓高超過1000呎的摩天大廈,1989年建成。

目录 1歷史 1.1中銀集團 1.2重組與上市 2改組 3集團架構 4業務 4.1人民幣結算行 4.2銀通 5香港首批虛擬銀行 5.1其他業務 6過往業務 6.1南洋商業銀行 6.2集友銀行 7鈔票 8總部 9公司治理 9.1劉金寶 9.2新農凱貸款 10慈善活動 11賀年慶祝活動 12注释 13参考文献 13.1引用 13.2一般 13.3企業管治 13.4人民幣業務 14參見 15外部連結 歷史[编辑] 中銀集團[编辑] 主条目:中銀集團 中国银行起初是中國在清末民初官商合办的银行,北洋政府垮台后将官股全部卖给董事会内商股持有人,中国银行成为纯商办的银行,在1930年代初宋子文代表当时政府强行逼迫中行借钱给政府,又用这笔钱强行购买中国银行大部分股份,中国银行又变成一家以国家资本为主,商股为辅的银行。

中國銀行香港分行成立於1917年,主要為當時在港中國大陸機構提供融資和兌換外匯服務[1],後來成為殖民地銀行系統的一員。

其他銀行很快加入,比如1918年的鹽業銀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香港有15個國有銀行的分支機搆,還有9個分支機構是大陸的公司制聯合企業銀行。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於1949年及1950年分別在香港成立寶生銀行和南洋商業銀行。

1952年,9家公營及私營銀行(包括新華銀行、中南銀行、金城銀行、國華商業銀行、浙江興業銀行、鹽業銀行、南洋兄弟銀行集團、華商銀行以及中國工業銀行)組成「聯合銀行聯合辦事處」。

1954年,上列的最後三家銀行根據中央政府決定,關閉香港分行。

1958年,其餘六家銀行的管理事務,移交給中國銀行香港及澳門分區辦事處。

中國銀行繼而接管廣東省銀行、華僑商業銀行與交通銀行在香港的銀行業務。

1975年6月,中國銀行增加了聯合銀行的資本金,所有的資本金都來自於中國政府,其中個人所有權逐漸下降、一度跌至1%。

1983年資訊技術平臺建立後,14家銀行[註1]組成了中銀集團,國債和外匯交易也集中起來,但是各個子銀行仍然獨立經營。

1989年由于北京的六四事件,大量香港市民前往银行挤兑,使中銀集團在港业务陷入倒退。

重組與上市[编辑] 1998年4月14日,交通銀行香港分行脫離中銀集團,回歸交通銀行總行管理。

1999年,中銀集團開始重組銀行業務,準備公開配股上市。

除了集友銀行外的所有小股東股份,都被中國銀行全數購入。

正式的重組計劃於2001年1月獲得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並向外公佈。

重組計畫將大陸聯合集團的業務分割開,併入了寶生銀行,並很快更名為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南洋商業銀行和集友銀行成為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的分支機構。

合併需要通過立法來實現,因為在香港,合併事宜不能像在美國般只靠注資來實現。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合併)條例》在2001年7月12日獲香港立法會通過,至10月1日完成合併。

所合併的銀行共有10間,屬中銀集團旗下,大部分有70至80年的歷史[1]。

2002年7月25日以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的名義於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納入恒生指數成份股。

2003年底,被中國人民銀行委任為香港人民幣業務清算行,次年2月25日在香港推出人民幣清算服務[2]。

除2008年因金融海嘯引發的雷曼迷債事件而沒有派發末期息外,每次皆有派發。

計及2012年上半年所派的中期股息,每股累計派息合共8.014元,即當年以招股價8.075元認購的散戶,單是收股息已近乎收回成本。

改組[编辑] 到了2015年5月中,中銀香港計劃出售南洋商業銀行100%股權,原因是需要配合審視集團業務及資產組合情況,同時收購中國銀行(母行)東盟地區部分機構業務及資產[3][4]。

2016年6月30日中銀香港分別31.2億元及37.6億元,總共涉資68.8億元向母行中國銀行,收購中銀泰國以及中銀馬來西亞之全部已發行股本。

集團架構[编辑] 中銀香港在中國銀行(香港)控股有限公司(BOCHKHoldings)旗下,而中國銀行(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银行的全資子公司。

另一方面,中銀香港全資擁有1間子公司,為中銀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

業務[编辑] 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內貌 位於香港堅尼地城的南洋商業銀行分行 中銀香港與其他商業銀行一樣,向零售商和大公司客戶提供各種金融產品和服務。

最主要的是利息收入業務(將銷售商的存款貸放給企業),但是已開始提供非利息收入業務,如個人貸款、資產管理及其他金融服務。

中銀香港在香港擁有最大的分行網絡(約260多間分行),自動櫃員機則有1000部。

中銀香港是香港最大的二手按揭銀行,而恆生銀行為最大一手按揭銀行。

中銀香港二次出售事故保險、人壽保險、強制性公積金及其母公司中國銀行機構的各種資產管理服務。

在中國大陸,中銀香港有14個分支機搆(至2005年1月)獨立於其母公司。

中銀香港在中國大陸被視為外資銀行(境外銀行),因為處於香港,所以其交易規則不同於大陸。

於2009年8月1日起,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全面收購中銀香港的大陸業務,並全面易名為南洋商業銀行經營。

2017年2月28日中銀香港分別斥資16.26億港元(14.39億人民幣)和12.19億港元(10.79億民幣),向母公司收購印尼及柬埔寨業務。

人民幣結算行[编辑] 2004年2月起,中銀香港成為香港個人人民币交易業務的指定清算行,成為人民幣鈔票與資金的結算代理,以及香港的銀行與中国人民银行之間的仲介銀行。

中銀香港於每筆匯回中國大陸的存款中抽取0.125%作為費用。

2003年11月18日,當時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宣佈,中國人民銀行同意為香港個人人民幣業務提供結算安排,是首次允許人民幣在大陸以外的地方進行清算,但僅在經常帳戶下,不包括資本帳戶。

業務範圍包括人民幣提款、兌換、匯款及人民幣信用卡。

香港各間主要銀行競逐成為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包括中銀香港、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渣打銀行、交通銀行等,最後中銀香港被中國人民銀行選定成為清算行,為期三年。

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資料,人民幣清算行的主要職責是: 為參與提供人民幣業務的銀行(參加行)開立人民幣結算帳戶 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開立結算帳戶,以集中處理清算行和參加行的人民幣款項 收集與發放人民幣銀行票據 提供人民幣匯款和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信用卡的清算服務 依據參加行的人民幣持有量計算人民幣和港幣之間的匯率 至2018年,經中銀香港的人民幣清算成交金額約佔全球離岸市場人民幣清算總量的七成半。

銀通[编辑] 銀通標誌 中銀香港存支票機之一 主条目:銀通 銀通(JointElectronicTellerServicesLimited,JETCO)有1700部提款機,是香港和澳門最大的自動提款機網絡。

1982年中銀香港聯同東亞銀行、浙江第一銀行(已併入華僑永亨銀行之內)、上海商業銀行及永隆銀行建立銀通網絡,至現時除了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及恆生銀行自設提款網絡之外(詳見易通財),港澳地區所有商業銀行都加入銀通網絡。

以往銀通與中國銀聯網絡互通,銀通提款卡用戶能夠在中國大陸各大城市的銀聯櫃員機提取人民幣現金,銀聯提款卡也能從香港的銀通櫃員機每日提取不多於4,500港元現金。

但从2006年1月1日起,香港银通卡已不能在大陆的银联提款机使用,不过中银香港发行的银通卡可用于大陆中国银行的中银通提款机。

其他银行亦发行可用于中國结算的银联卡,可在大陆通过银联网络提款或消费。

部分中资银行的香港分支机构(比如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发行了银通/银联通用的“两地卡”。

香港首批虛擬銀行[编辑] 主条目:Livi 2019年3月27日,香港首批虛擬銀行牌照終於知道花落誰家,亦肯定了由2018年7月底市場傳出的中銀香港伙拍中國電商京東旗下京東金融的傳聞,而原本傳出作為此次與中銀香港合作聯手申請虛擬銀行牌的「三方聯盟」之一騰訊[5][6][7][8]亦確認並未以此方式參與(後來騰訊參與創辦了另一間虛擬銀行)。

據中銀香港於港交所刊發的公告,中銀香港與京東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前稱「京東金融」[9])全資附屬京東新程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京東新程)及英資企業怡和洋行集團旗下倫敦及新加坡上市公司怡和策略全資擁有的JSHVirtualVenturesHoldingsLimited(JSHVV)所組成的合營公司獲得香港金融管理局所發出的虛擬銀行牌照,預期約6個月後(即約2019年9月後)正式推出虛擬銀行相關服務[10][11],即該合營公司將由中銀香港﹑京東新程及怡和策略分別投資44%﹑36%及20%的權益,初始聯合投資總額為25億元。

[12] 其他業務[编辑] 中銀香港擁有一家名為中銀旅遊有限公司的旅遊公司,是收購南洋商業銀行後帶來的附加業務,以服務東南亞客戶為主,其後已結業。

過往業務[编辑] 南洋商業銀行[编辑] 主条目:南洋商業銀行 1950年在香港建行的南洋商業銀行,曾經是中銀香港完全控股的子公司,本身有41間分行。

南洋商業銀行主要面向企業客戶,特別着重於中小型企業和製造業。

在海外華人社會中有良好的信譽,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

後勤作業與資訊科技系統均依賴中銀香港。

2015年12月18日,中銀香港以680億港元出售南洋商業銀行全部已發行股份給信達金控。

2016年5月30日,雙方公佈交易完成,南商成為信達金控附屬公司。

集友銀行[编辑] 主条目:集友銀行 集友銀行由華僑陳嘉庚於1947年創立,在香港有24間分行,主要的服務對象為香港的福建人社群。

中銀香港擁有集友銀行70.49%股權。

陳嘉庚創立集友的目的,是希望建立穩定的生意,然後將利潤貢獻於廈門及福建省其他地區的教育事業。

自成立以來,集友銀行投放了超過一億港元於省內的教育事業,主要透過資助集美大學及其相關的學校。

2016年12月22日,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以76.85億元,共出售集友211.48萬股集友股份,佔集友總發行股份約70.49%,其中192.94萬股(佔比64.31%)售予廈門國際投資有限公司,餘下18.54萬股(佔比6.18%)則通過私立集美學校基金,售予集美校委會;目前私立集美學校基金,亦持有集友銀行13.88%股權(41.6萬股)。

相對集友資產淨值(2016年中期約67億港元)計,交易價等於市賬率約1.6倍。

出售計劃已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批准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原則性批准。

鈔票[编辑] 主条目:港元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與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及渣打銀行同為香港發鈔銀行。

三間發鈔銀行是香港銀行公會的輪任主席,是香港銀行業的主要成員。

中國銀行於1994年5月1日開始,以「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名義正式發鈔。

根據《中國銀行(香港)併購條例》,重組以後,原本由中國銀行發行的鈔票和本票由中銀香港接管。

2003年年尾,由中銀香港發行的鈔票正式流通。

為慶祝第29屆奧運會於北京舉行,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於2008年發發行面額20港元的紀念鈔票。

為慶祝中國銀行成立一百週年,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於2012年2月5日發行面額100港元的紀念鈔票,而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向香港市民銷售價為港幣150元。

總部[编辑] 中國銀行大廈(前)及中銀大廈(後)夜景 主条目:中國銀行大廈和中銀大廈(香港) 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總部最初設於中環德輔道中2A號的中國銀行大廈,於1950年落成,外型仿照上海外灘的總行。

直到由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位於美利樓原址興建的中銀大廈於1989年落成,並於1990年5月17日啟用,正式成為中銀在香港的新總部。

中銀大廈樓高70層(305米,連旗杆高達369米),為首座位處美國境外而樓高超過1,000英尺的建築物,也是1989年至1992年間香港及全亞洲最高的建築物。

建築的整體風格吸收了竹子快速生長的特點,象徵着生機和前景。

整座建築物的拐角由四根加強混凝土柱支撐,三角形框架將建築的壓力轉移到四個柱子上。

外面用玻璃幕覆蓋。

獨特的外型使它成為香港的地標之一。

此建築當時造價只約為10億港元。

中銀大廈最初由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建造,其花園道入口仍然標著「中國銀行」,而不是中銀香港(BOCHK)。

所有權轉歸中銀香港後,中國銀行租回幾層用作辦公。

公司治理[编辑] 雖然中銀香港重組的目標之一是加強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但關於該行不良管治的報導在2003年和2004年不絕於耳,在2005年調查仍在繼續。

中銀香港其後重新組織架構和加強內部控制,又通過全球招聘安排高層人事。

劉金寶[编辑] 中銀香港前總裁劉金寶在2003年5月突然被召回北京成為中國銀行的副董事長。

調查發現,劉金寶在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行長時觸犯經濟罪行。

他從原來位置上開除,還有三個高層管理人員,被指控犯了“為個人目的非法分配”屬於中國銀行的資金,案發時中銀香港還未成立。

英文虎報估計涉案金額約3千萬港元。

新農凱貸款[编辑] 2003年6月,中銀香港成立香港金融管理局認可的專責委員會,全面审查银行贷款审批程序、风险管理及内控机制等事宜。

中银香港于2003年6月9日发表公告称,“2002年6月,中银香港向新农凯提供一项额度为21.07亿港元、为期一年(可续期半年)的过渡性贷款,作为新农凯收购上海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地产)股权的资金。

新农凯最终实际提取的贷款金额为17.7亿港元……新农凯的主要资产为上海地产75%的股权。

上海地产是一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公司,其主要资产包括位于上海的多项物业投资项目。

”这笔貸款涉嫌“最初的風險未被充分考慮”和在中銀香港風險管理部門嚴重警告下仍然發放貸款。

负责企业银行和金融机构部以及资金业务的中銀香港副总裁、代理總裁柯文雅被专责委员会停职,由中银香港另一位副总裁朱赤接替主管企金和资金业务的副总裁的职责。

[13]2004年8月2日朱赤被内地有关部门立案调查。

2005年8月1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朱赤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200万元。

[14] 慈善活動[编辑] 中銀香港慈善基金為中銀香港屬下機構之一,曾捐助各類型慈善活動,包括興建醫院設施、贊助公益活動等。

學術領域方面,則為香港城市大學設立獎學金。

賑災方面,為香港紅十字會替南亞海嘯災民籌集550萬港元救濟金。

2006年,中銀香港慈善基金協辦中銀香港全港青少年羽毛球比賽及與香港管弦樂團合辦紀念音樂家莫扎特250歲冥壽的「都會莫扎特」音樂會。

[1][永久失效連結] 賀年慶祝活動[编辑] 1994年:中銀集團贊助該年的甲戌狗年香港賀歲煙花匯演 2017年:香港慶祝回歸20週年中銀香港贊助香港除夕倒數、香港跨年煙花匯演 注释[编辑] ^即中國銀行香港分行、新華銀行、中南銀行、金城銀行、國華商業銀行、浙江興業銀行、鹽業銀行、廣東省銀行,華僑商業銀行、寶生銀行、南洋商業銀行、集友銀行、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及中銀信用卡(國際)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编辑] ^1.01.1中銀香港.無綫新聞《財經檔案五十年》.2019-11-04[2020-01-01].(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6).  ^中銀香港獲權繼續擔任香港人民幣業務清算行.中銀香港.2007-01-17[2020-01-01].(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1).  ^中行及中銀:出售南洋商業銀行股權符合本港業務策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電台2015年5月21日 ^中銀香港擬出售旗下南洋商業銀行股權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5-24鉅亨網2015年5月21日 ^廖毅然.港銀伙科網公司申虛擬銀行牌中銀京東騰訊或組聯盟東亞擬伙Airwallex.明報.2018年7月30日:經濟B02[2019年3月30日].(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30日)(中文(中国大陆)).  ^鉅亨網新聞中心.申港虛擬銀行牌照中銀與京東騰訊組聯盟東亞銀找Airwallex合作.鉅亨網新聞.2018年7月30日:A股港股[2019年3月30日].(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30日)(中文(中国大陆)).  ^傳中銀香港或與京東騰訊聯手申請虛擬牌.on.cc東網.2018年7月30日:財經[2019年3月30日].(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30日)(中文(中国大陆)).  ^陳嘉碧.【金融科技】傳中銀香港、京東與騰訊擬合作申虛擬銀行牌照.香港01.2018年7月30日:經濟[2019年3月30日].(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30日)(中文(中国大陆)).  ^責任編輯:鄭嬋娟.京東金融,不叫“金融”.香港商報網.2018年9月28日:科技[2019年3月30日].(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31日)(中文(中国大陆)).  ^張偉倫.【虛擬銀行】中銀牽頭財團初始投資額25億元 6個月後推出服務.香港01.2019年3月27日:財經快訊[2019年3月30日].(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30日)(中文(中国大陆)).  ^中銀香港(控股)、京東數科與怡和旗下公司組成的虛擬銀行獲香港金融管理局頒發銀行牌照(PDF)(新闻稿).中國銀行香港.2019年3月27日[2019年3月30日].(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19年3月30日)(中文(中国大陆)).  ^中銀香港在香港成立一家虛擬銀行公告(PDF).港交所披露易.2019年3月27日[2019年3月30日].(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19年3月30日)(中文(中国大陆)). [  ^中银香港人事再变动副总柯文雅暂时离职《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08月23日.[2017-02-25].(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6).  ^陈琰:刘金宝贪污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中国银行表示加强监督高管人员京华时报2005年08月13日.[2017年2月25日].(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2月26日).  一般[编辑] 馮邦彥(2002年):《香港金融世界發展》,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ISBN962-04-2129-9 中銀香港2003度年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4年3月 中銀香港控股公司首次上市報告2002年8月 企業管治[编辑] Chung,O.Liuprobebeganin2000:magazine 2004年3月10日《英文虎報》 Suspectloans'atShanghaifir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BCNewsreport,2003年6月10日 Batchelor,M.中銀香港聘請位行政人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彭博新聞2005年1月4日《国际先驱论坛报》 Bankexecutivesarrestedover$30mfraudscandal[失效連結]2004年8月20日《英文虎報》 新华网:Investigationnotaffecting中銀香港operatingresults:statem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4年8月6日《人民日報》 有關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朱赤及丁燕生停職的通告 2004年8月2日中銀香港新聞稿 對劉金寶和張德寶進行調查事宜2004年8月5日中銀香港新聞發佈 Ling,H.TopBankersBroughtDownbyNPLs2004年3月5日財經網 中國銀行解僱涉嫌貪汙副總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4年2月20日《人民日報》 人民幣業務[编辑] 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銀行試行個人人民幣業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3年11月18日 香港金融管理局:2003年香港金融管理局年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金融管理局:中國人民銀行指定中銀香港為香港區人民幣結算銀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3年12月24日 新華社:官方歡迎詞祝賀中銀香港承辦人民幣業務,2003年11月18日《中國日報》 參見[编辑] 中國銀行 中銀香港(控股) 中銀國際 中銀澳門 中銀保險 中銀集團人壽 外部連結[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中國銀行(香港)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銀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國銀行(香港)併購條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集友銀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查论编中国银行各部门和子公司目前营业 中国银行(加拿大) 中國銀行(香港)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 中国银行无锡分行 中银保险 中银人寿 中银航空租赁 中銀香港(控股) 中银国际 中銀基金 中银国际证券 中銀保誠 已出售 南洋商业银行 集友银行 已撤销 中银集团 中南银行 国华商业银行 华侨商业银行(香港) 金城银行 广东省银行 浙江兴业银行 宝生银行 新华银行 盐业银行 人物 张嘉璈 宋子文 贾培源 刘金宝 肖钢 劉明康 李禮輝 何潤生 岳毅 陳四清 田國立 王雪冰 高迎欣 刘连舸 地址和建筑物 中国银行大厦(香港) 中国银行大厦(澳门) 中国银行大楼(上海) 中国银行大厦(新加坡) 中银中心 中银大厦(青岛) 中銀大廈(香港) 中银大厦(上海) 中国银行虹口大楼 同孚大楼 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旧址(下关) 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旧址(白下路) 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旧址 其他 银通 分類 共享資源 查论编香港發鈔機構港元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渣打銀行(香港) 中國銀行(香港) 香港金融管理局 过去的发钞机构 有利银行 東藩滙理銀行 中華滙理銀行 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 中國銀行 渣打銀行 查论编香港銀行業 香港金融管理局 香港註冊的持牌銀行傳統銀行 渣打銀行(香港)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亞洲) 中國銀行(香港) 東亞銀行 星展銀行(香港) 中信銀行(國際) 招商永隆銀行 恒生銀行 上海商業銀行 大眾銀行(香港) 大有銀行 集友銀行 大新銀行 創興銀行 南洋商業銀行 華僑永亨銀行 大生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 富邦銀行(香港) 花旗銀行(香港) 交通銀行(香港) 摩根士丹利亞洲國際 虛擬銀行 眾安銀行 理慧银行(粵语:liviBank) Mox 匯立銀行 富融銀行(粵语:富融銀行) 平安壹賬通銀行(粵语:平安壹賬通銀行) 蚂蚁银行(香港) 天星銀行 香港以外註冊的持牌銀行 荷兰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阿拉哈巴德銀行(英语:AllahabadBank) 澳新銀行 AXIS銀行(英语:AxisBank) 義大利西雅那銀行 西班牙外换银行 金融銀行 桑坦德銀行 盤谷銀行 美國銀行 巴魯達銀行 中國銀行 交通銀行 印度銀行 滿地可銀行 紐約梅隆銀行 加拿大豐業銀行 苏格兰银行 新加坡銀行 臺灣銀行 三菱東京UFJ銀行 瑞士嘉盛萊寶銀行 永豐商業銀行 巴克萊銀行 德國巴伐利亞銀行 法國巴黎銀行 法國巴黎銀行證券服務 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 卡納拉銀行 國泰銀行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 彰化商業銀行 千葉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國家開發銀行 招商銀行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中國銀行(日本) 花旗銀行 德國商業銀行 澳洲聯邦銀行 荷蘭合作銀行 法國農業信貸企業與投資銀行 瑞士信贷集團 星展銀行 德意志銀行 DZ銀行 玉山商業銀行 華美銀行 瑞士盈豐銀行 奧地利第一銀行 瑞士安勤私人銀行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 第一商業銀行 富通銀行 八十二銀行(日语:八十二銀行) 韩亚银行 HDFC銀行 豐隆銀行 滙豐銀行國際 英國滙豐銀行 美國滙豐銀行 滙豐私人銀行(瑞士) 比利時聯合銀行 ICICI銀行 印度海外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小企業銀行 王道商業銀行 劳埃德银行 荷兰安置银行 意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 伊予銀行 摩根大通銀行 澳洲國民銀行 華南銀行 韓國外換銀行 臺灣土地銀行 馬來亞銀行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伊朗國家銀行 三菱UFJ信託銀行 瑞穗實業銀行 阿布扎比銀行 巴基斯坦國民銀行 法國外貿銀行 新際銀行(NewedgeGroup​) 華僑銀行 菲律賓國家銀行 印尼國家銀行 旁遮普國民銀行 蘇格蘭皇家顧資銀行 加拿大皇家銀行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 滋賀銀行(日语:滋賀銀行) 新韓銀行 靜岡銀行 法國興業銀行 法國興業銀行與信託 渣打銀行 印度國家銀行 道富銀行 三井住友銀行 瑞典商业银行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 加拿大多倫多道明銀行 瑞士銀行 USO銀行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AG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SPA 印度聯合銀行 大華銀行 富國銀行 德國西德銀行 西太平洋銀行 友利銀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 興業銀行 元大商業銀行 NipponWealthLimited 國民銀行 浙商銀行 QatarNationalBank(英语:QNBGroup) 平安銀行 華夏銀行 广发银行 東莞銀行 中銀香港合併前的成員 中國銀行香港分行 廣東省銀行 新華銀行 中南銀行 金城銀行 國華商業銀行 浙江興業銀行 鹽業銀行 華僑商業銀行 寶生銀行 已經結業/被收購/撤出香港市場的銀行 國際商業信貸銀行 東藩滙理銀行 呵加剌银行 汇隆银行 慳度士丹中國日本滙理銀行 華俄道勝銀行 德華銀行 廣安銀行 道亨銀行 海外信託銀行 遠東銀行 恒隆銀行 大和銀行 南洋兄弟銀行 華商銀行 中國工業銀行 友聯銀行 華比銀行 有利銀行 新鴻基銀行 港基國際銀行 中國聯合銀行 第一太平銀行 香港工商銀行 香港華人銀行 康年銀行 嘉華銀行 富滇银行 永安銀行 廣東銀行 明德銀號 美國銀行(亞洲) 建新銀行 浙江第一銀行 國民西敏銀行 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 有餘銀行 中華滙理銀行 國民商業儲蓄銀行 橫濱正金銀行 三和銀行 華聯銀行 崇僑銀行 蘇格蘭皇家銀行 瑞士友邦銀行 美國運通銀行 羅馬銀行 戴普发银行 大眾銀行 廣東信託銀行 香港銀行列表註:這裡只包括持牌銀行及有限制牌照銀行,不包括接受存款公司及本地代表辦事處。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國銀行(香港)&oldid=70538604” 分类:​香港發鈔機構香港銀行中國銀行2001年成立的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企业隐藏分类:​Webarchive模板archiveis链接维基百科来源清理含有英語的條目使用过时图像语法的页面自2019年11月带有失效链接的条目条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链接自2017年6月带有失效链接的条目使用ISBN魔术链接的页面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已展开 已折叠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已展开 已折叠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DanskDeutschEnglishEspañolفارسیFrançais日本語한국어粵語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