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平原_百度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中平原:指陝西省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亦稱渭河平原,平均海拔約500米,居關中盆地的中部、晉陝盆地帶的南部,其北部為陝北黃土高原,向南則是陝南盆地(安康 ... 即將播放 重播本詞條的相關視頻 視頻鏈接已複製,可將複製的鏈接發送給好友 相關視頻 反饋 分享 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https://baike.baidu.hk/item/關中平原/10791516 複製 複製成功 關中平原 編輯 鎖定 關中平原:指陝西省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亦稱渭河平原,平均海拔約500米,居關中盆地的中部、晉陝盆地帶的南部,其北部為陝北黃土高原,向南則是陝南盆地(安康盆地)、秦巴山脈,西起寶雞,東至渭南,為陝西的工、農業發達,人口密集地區,富庶之地,號稱“八百里秦川”。

中文名 關中平原 外文名 Kuan-chungPlain 別    名 渭河平原 關    係 居關中盆地中部、晉陝盆地帶南部 目錄 1 基本信息 2 關中簡介 3 名稱由來 4 形成特點 5 歷史物產 6 歷史稱號 7 歷史相關故事 8 關中關隘 9 關中城市 10 地理地貌 11 氣候特點 12 險要地形 13 發展物產 關中平原基本信息 編輯 關中平原 關中平原,指陝西省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渭河流域一帶)指陝西省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渭河流域一帶) 關中平原關中簡介 編輯 關中平原 中國陝西省中部平原,又稱渭河平原,西起寶雞,東至渭南,南接秦嶺,北接渭河北山。

西窄東寬,東西長約300公里,海拔400米左右,地勢西高東低,至黃河河牀降到340米。

居關中盆地的中部、晉陝盆地帶的南部。

它由斷陷而成,習稱渭河地塹,經渭河、涇河、洛河沖積成平原。

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温暖,灌溉農業自古著名,號稱”八百里秦川“。

盛產小麥、棉花。

有西安、咸陽、寶雞等大中城市。

歷史上關中屢有地震,1556年華縣地震達到里氏8級。

關中盆地南倚秦嶺,北界“北山”。

介於陝北高原與秦嶺山地之間。

西起寶雞峽,東迄潼關港口,東西長約360公里,西窄東寬。

總面積39064.5平方公里。

關中盆地是由河流沖積和黃土堆積形成的,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水源豐富,機耕、灌溉條件都很好,是陝西自然條件最好的地區,號稱“八百里秦川”。

基本地貌類型是河流階地和黃土台塬。

渭河橫貫盆地入黃河,河槽地勢低平,海拔326~600米。

從渭河河槽向南、北南側,地勢呈不對稱性階梯狀增高,由一二級河流沖積階地過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級或二級黃土台塬。

階地在北岸呈連續狀分佈,南岸則殘缺不全。

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應的多級階地。

寬廣的階地平原是關中最肥沃的地帶。

渭河北岸二級階地與陝北高原之間,分佈着東西延伸的渭北黃土台塬,塬面廣闊,一般海拔460~800米,是關中主要的產糧區。

渭河南側的黃土台塬斷續分佈,高出渭河約250~400米,呈階梯狀或傾斜的盾狀,由秦嶺北麓向渭河平原緩傾,如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市臨渭區的陽郭原、華州區的高塬原、華陰市的盂原等,如今已發展成林、園為主的綜合農業地帶。

又名渭河平原或渭河盆地。

系地塹式構造平原。

位於陝西省中部,介於秦嶺和渭北北山(老龍山、嵯峨山、藥王山、堯山等)之間。

西起寶雞,東至渭南,海拔約325~800米,長約300公里。

南北寬窄不一,東部最寬達100公里,西安附近約75公里,眉縣一帶僅20公里,至寶雞逐漸閉合成峽谷,形似“新月”。

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

因在函谷關和大散關之間(一説在函谷關、大散關、武關和蕭關之間),古代稱“關中”。

春秋戰國時為秦國故地,因為秦國曾經強大,所以號稱“八百里秦川”。

關中平原名稱由來 編輯 渭河從兩座大山的夾角處,猛地一躍,便衝出山的包圍,進入了大平原了。

公允地講來,這平原正是河流的產物,是它在億萬年來,裹挾的泥沙在步入黃河之前,在這裏形成的囤積。

人們把這種平原叫沖積平原。

關中平原 這平原有八百里長。

寬的地方有三百里寬,窄的地方有一百多里寬。

南邊的高山叫秦嶺,北邊的高原叫陝北高原,它們將這塊平原夾定。

人們將這座平原以這條河流來命名,叫渭河平原。

而在歷史上,好事者又叫它關中平原。

為什麼叫它“關中”,原來它的東西南北,被四座雄關圍定。

東邊的那座關,叫函谷關,就是一個叫老子的寫《道德經》的人,騎青牛飄然而過的那個關。

西邊的就是我們的大散關。

“大散關”是它的名字,“鐵馬金戈”是過去文化人給這個氣象森森的關隘加上的一句張揚的詞兒。

南邊的那個關叫武關,北邊的這個關則叫蕭關。

蕭關在平涼境內。

據説,匈奴大單于冒頓至蕭關,屬下問:“匈奴人的疆界在哪裏?”冒頓馬鞭一指:“匈奴人的牛羊在哪裏吃草,哪裏就是匈奴人的疆界!”如是四座雄關,將這塊棗核狀的平原圍定,將這平原上的一代一代的人物圍定,將平原上的那座千古帝王之都圍定。

關中平原形成特點 編輯 關中平原 關中盆地夾持於陝北高原與秦嶺山脈之間,為喜馬拉雅運動時期形成的巨型斷陷帶。

盆地兩側均為高角度正斷層。

斷層線上有一連串泉水和温泉出露。

南北兩側山脈沿斷層線不斷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塹式構造平原。

關中平原形成後,不僅有黃土堆積其間,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兩側支流攜帶大量泥沙填充淤積其中,第四紀鬆散沉積,最大厚度達7000餘米。

因地殼間歇性變動和河流下切,形成高度不等的階地。

一二級階地組成關中平原的主體,當地稱“原”,自上而下如階梯狀的頭道原、二道原、三道原。

三道原相當於二級階地。

原面受渭河南北支流切割而破碎。

渭河以北,從西向東有西平塬、和尚塬、周塬、積石塬、始平塬、畢塬、美塬、許塬等;渭河以南從西向東有五丈塬、細柳塬、神禾塬、少陵塬、白鹿塬、銅人塬、陽郭塬、孟塬等。

關中平原歷史物產 編輯 關中平原 渭河由西向東橫貫關中平原,幹流及支流涇河、北洛河等均有灌溉之利,中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如鄭國渠、白渠、漕渠、成國渠、龍首渠都引自這些河流。

關中平原自然、經濟條件優越,是中國歷史上農業最富庶地區之一。

又因交通便利,四周有山河之險,從西周始,先後有秦、西漢、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於關中平原中心,歷時千餘年。

如今,關中平原為中國工、農業和文化發達地區之一,全國重要麥、棉產區。

小麥佔耕地面積50%左右,棉花主要分佈於涇惠渠、洛惠渠、渭惠渠3大灌區,近年植棉區由西向東轉移,是陝西省重點產棉區。

關中平原歷史稱號 編輯 關中平原位於陝西省中部,是陝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國最早被稱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的地方。

關中平原 “金城千里”指關中平原四周為山原、河川所環抱,猶如一座規模龐大的天然城堡。

關中南有秦嶺,西有隴山,北面是黃土高原,再向北方和西北方,還有黃河天塹為屏障,東面也有黃河阻隔,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難攻,從戰國時起就有“四塞之國”的説法,所以漢代張良用“金城千里”來概括關中的優勢勸説劉邦定都關中。

人們都熟知四川盆地(北部是成都平原)習慣稱“天府之國”,也就是説這裏物產豐饒,猶如天之庫府,其實最早稱為“天府”的,卻是關中。

戰國時期,蘇秦向秦惠王陳説“連橫”之計,就稱頌關中“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貿,沃野千里,蓄積多饒”,並説,“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這比成都平原獲得“天府之國”的稱謂早了500多年。

這是因為關中從戰國鄭國渠修好以後,就成為了物產豐富、帝王建都的風水寶地。

關中平原歷史相關故事 編輯 據説在最初的日子裏,這裏沒有平原,這裏沒有千古帝王之都,這裏也沒有那些走馬燈一樣來來往往的我的家族人物。

那時的平原,是一片汪洋,汪洋的四周則是沼澤地,是參天的古木,是建在白鹿原半坡的半地穴式房屋,是呆呆地望着家門前這一汪大水倚門而立的老翁,是從沼澤地和灌木叢中走出來的呆頭呆腦的黃河象。

關中平原 是一個叫大禹的人趕到了這條河的盡頭。

在那裏,在那個叫風陵渡的地方,他高叫一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説罷揮動一把老钁頭使勁地挖呀挖。

只聽“嘩啦”一聲,渭河瀉了。

這激情的水流一瀉千里,歡快地進入了黃河。

兩條河流匯在了一起,兩隻胳膊挽在了一起,它們像交媾一樣,每一滴水滴都因此而痙攣起來。

這樣,平原顯露了出來,黑油油的泥土顯露了出來。

而河流,它縮成一股時而散漫時而咆哮的水流,在渭河平原的中間地帶,一個相對固定的河牀中開始流淌。

而在河流兩岸,人聲嘈雜中建立起一個又一個的村莊,人們紛紛地從山腰間下來,攆着這水臨水而居。

關中平原關中關隘 編輯 長安所在處的渭河平原區之所以被稱為關中,因為東有潼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居四關之內,故稱關中。

〖潼關〗潼關為四關之首,為戰國時秦人所建。

北臨黃河,南靠大山,東西百餘里,開路於斷裂的山石縫中,“車不容方軌,馬不得並騎”,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過之險,本名函谷關,東漢後才改名為潼關。

戰國時期,六國屢屢合縱西向攻秦,但亦只落得屢屢飲恨於函谷的悽慘下場。

雙峯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

就是這險峻的兵家必爭之地,令長安穩如泰山,避過關外的烽火戰亂。

〖大散關〗大散關亦稱散關,為周朝散國之關隘,故名散關。

這裏山勢險峻,層巒疊嶂。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為“川陝咽喉”、兵家必爭之地。

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70餘次。

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從這裏經過;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

”公元1131年5月,南宋建炎四年、金天會八年(1130年),宋於富平之戰失敗後,宋將吳即收拾殘兵,屯據和尚原,剛立好柵寨,金兵已至原下。

有人勸吳移屯漢中,保住入蜀之關口,吳認為:「我保此,敵決不敢越我而進!堅壁臨之,彼懼吾躡其後,是所以保蜀也。

」果然打敗了來犯的金兵。

次年五月,金沒立郎君及別將烏魯摺合,分兩路入寇。

沒立出鳳翔,摺合自階、成、鳳州出大散關。

當時,吳乏糧,故兵無鬥志。

吳與弟吳麟召諸將,以忠義相激勵,並歃血而誓,使兵眾感奮。

烏魯摺合兵先至,在和尚原北列陣,宋軍更戰迭休,大敗摺合。

這時,沒立郎君正攻箭關,吳選兵奮擊,使金兵兩路不得會合,大敗而去。

十月,完顏宗弼(金兀朮)自熙河移兵窺蜀,引兵眾十萬人,從寶雞造浮橋渡渭來犯,吳派吳麟、雷仲等,將勁兵用「駐隊矢」迎敵。

並用騎兵斷其糧道,共交鋒三十多次,完顏宗弼中箭而敗退。

此役宋軍大勝。

陸放翁為記此戰,特作詩曰: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武關〗武關歷史悠久,遠在春秋時即已建置,名“少習關”,戰國時改為“武關”。

春秋秦國建置這個關口,漢唐,是京都長安南部雄關要塞,關城建築在狹谷間一塊高地上,北依少習山,南臨武關河,依山傍水,雄偉險絕。

春秋時老子騎青牛,過武關,就是在此地留下了揚揚五千言的道德經,流傳千古。

《全唐詩》中收錄了唐朝詩人李涉寫武關的幾首詩,一首《題武關》,一首《再宿武關》,還有一首《詠史》,也是關於武關歷史事件的,都是七言絕句。

《再宿武關》全文如下:遠別秦城萬里遊,亂山高下入商州。

關門不鎖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杜牧也曾有過《題武關》:“碧溪留我武關東,一笑懷王跡自窮。

鄭袖嬌嬈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牆谷塹依然在,弱吐強吞盡已空。

今日聖神家四海,戌旗長卷夕陽中。

〖蕭關〗蕭關,為古代西北邊地著名關隘。

秦漢帝王出巡,漢唐文人出塞,都與蕭關有緣。

蕭關方位在何處,向有爭議,但在寧夏固原縣東南這一大略方位是沒有爭議的。

關中平原 蕭關不是一個獨立的關塞,它與秦長城的戰略地位是密切相關的。

秦長城以及在環縣境內沿長城修築的城鎮堡寨,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另外,縣城周圍的果兒山、玉皇山、城東塬三大烽燧及城子崗、沈家台、城東溝口的城障,將縣城團團圍在中央,構成牢固的人工屏障。

三大烽燧築在蕭關的制高點上,既可遙相呼應,又能俯瞰環江、城西川,城東溝三水交匯的所有地域,關內、外5平方公里的河谷、山川、道路、村舍等盡收眼底,高下縱橫形成立體防禦體系,其設計之精心,佈局之巧妙,令世人歎為觀止。

秦漢蕭關,應該是指三關口至瓦亭峽這一險要的地帶,這裏雖非絕壁,卻險峻雄奇。

處在這一防禦地帶上的瓦亭,地處六盤山東麓邊緣,實質上是蕭關的重要屏障。

這裏不但雄峯環拱,深谷險阻,易守難攻,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而且有涇水南出彈箏峽三關口,是蕭關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一個防禦體系。

唐代沿襲秦漢時之蕭關,旨在重振秦漢蕭關之雄風。

其大致方位應在今寧夏海原縣石峽口一帶。

宋蕭關址大致方位相同。

一説在今寧夏海原縣東北的高崖一帶;一説在同民縣南紅古城。

其實,石峽口要隘與紅古城古址,均為宋蕭關防禦體系上的軍事設施,應包括紅古城與石峽口在內,為宋蕭關遺址。

蕭關故道亦是絲綢之路的一部分,對於隴右人民安居樂業、發展經濟、交流文化、繁榮商貿、方便交通皆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如果説長城是中華文化史上一條極為重要的文化帶,那麼,蕭關亦是這一文化帶上璀璨的一環。

王維曾有《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汗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關中平原關中城市 編輯 〖副省級〗西安蓮湖區新城區碑林區雁塔區未央區灞橋區長安區臨潼區鄠邑區高陵區閻良區藍田縣周至縣〖地級〗咸陽秦都區渭城區楊陵區興平市彬州市武功縣涇陽縣三原縣禮泉縣乾縣永壽縣長武縣旬邑縣淳化縣寶雞金台區渭濱區陳倉區鳳翔區岐山縣扶風縣眉縣隴縣千陽縣麟遊縣鳳縣太白縣渭南臨渭區華州區華陰市韓城市富平縣蒲城縣大荔縣合陽縣澄城縣白水縣潼關縣銅川耀州區印台區王益區宜君縣 關中平原地理地貌 編輯 關中盆地夾持於陝北高原與秦嶺山脈之間,為喜馬拉雅運動時期形成的巨型斷陷帶。

盆地兩側均為高角度正斷層。

斷層線上有一連串泉水和温泉出露。

南北兩側山脈沿斷層線不斷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塹式構造平原。

渭河平原形成後,不僅有黃土堆積其間,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兩側支流攜帶大量泥沙填充淤積其中,第四紀鬆散沉積,最大厚度達7000餘米。

因地殼間歇性變動和河流下切,形成高度不等的階地。

一二級階地組成關中平原的主體,當地稱“原”,自上而下如階梯狀的頭道原、二道原、三道原。

三道原相當於二級階地。

原面受渭河南北支流切割而破碎。

渭河由西向東橫貫關中平原,幹流及支流涇河、北洛河等均有灌溉之利,中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如鄭國渠、白渠、漕渠、成國渠、龍首渠都引自這些河流。

關中平原自然、經濟條件優越,是中國歷史上農業最富庶地區之一。

又因交通便利,四周有山河之險,從西周始,先後有秦、西漢、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於關中平原中心,歷時千餘年。

如今,關中平原為中國工、農業和文化發達地區之一,全國重要麥、棉產區。

小麥佔耕地面積50%左右,棉花主要分佈於涇惠渠、洛惠渠、渭惠渠3大灌區,近年植棉區由西向東轉移,是陝西省重點產棉區。

關中平原氣候特點 編輯 渭河平原屬大陸性氣候,年均温6~13℃,年降水量500~800毫米,其中6~9月份佔60%,多為短時暴雨,冬春降水較少,春旱、伏旱頻繁。

關中平原險要地形 編輯 關中四面高山環繞,有極高的軍事防禦價值。

關中的四周屏障關中南面有秦嶺連綿,隔絕南北;北面有北山,阻隔了西安與北方的交通;東面有崤山縱列,作西安的屏障;西面有汧山、隴山相接,抵擋了西方少數民族的侵擾。

防守上的優勢關中地勢險要,在古代交通和武器落後的情況下,守軍只要堅守四面山嶺上的關隘,敵人是難以攻入西安的。

因此古人説關中「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

不少君主為了首都的安全,都選擇在關中的名城西安建都。

關中關隘:長安所在處的渭河平原區之所以被稱為關中,因為東有潼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居四關之內,故稱關中。

1、潼關黃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橫貫渭河平原潼關為四關之首,為戰國時秦人所建。

北臨黃河,甫靠大山,東西百餘里,開路於斷裂的山石縫中,“車不容方軌,馬不得並騎”,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過之險,本名函谷關,東漢後才改名為潼關。

戰國時期,六國屢屢合縱西向攻秦,但亦只落得屢屢飲恨於函谷的悽慘下場。

雙峯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

就是這險峻的兵家必爭之地,令長安穩如泰山,避過關外的烽火戰亂。

2、大散關大散關亦稱散關,為周朝散國之關隘,故名散關。

這裏山勢險峻,層巒疊嶂。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為“川陝咽喉”、兵家必爭之地。

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70餘次。

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從這裏經過;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

”公元1131年5月,南宋建炎四年、金天會八年(1130年),宋於富平之戰失敗後,宋將吳即收拾殘兵,屯據和尚原,剛立好柵寨,金兵已至原下。

潼關為四關之首有人勸吳移屯漢中,保住入蜀之關口,吳認為:“我保此,敵決不敢越我而進!堅壁臨之,彼懼吾躡其後,是所以保蜀也。

”果然打敗了來犯的金兵。

次年五月,金沒立郎君及別將烏魯摺合,分兩路入寇。

沒立出鳳翔,摺合自階、成、鳳州出大散關。

當時,吳乏糧,故兵無鬥志。

吳與弟吳麟召諸將,以忠義相激勵,並歃血而誓,使兵眾感奮。

烏魯摺合兵先至,在和尚原北列陣,宋軍更戰迭休,大敗摺合。

這時,沒立郎君正攻箭關,吳選兵奮擊,使金兵兩路不得會合,大敗而去。

十月,完顏宗弼(金兀朮)自熙河移兵窺蜀,引兵眾十萬人,從寶雞造浮橋渡渭來犯,吳派吳麟、雷仲等,將勁兵用“駐隊矢”迎敵。

並用騎兵斷其糧道,共交鋒三十多次,完顏宗弼中箭而敗退。

此役宋軍大勝。

陸放翁為記此戰,特作詩曰: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3、武關武關歷史悠久,遠在春秋時即已建置,名“少習關”,戰國時改為“武關”。

春秋秦國建置這個關口,漢唐,是京都長安南部雄關要塞,關城建築在狹谷間一塊高地上,北依少習山,南臨武關河,依山傍水,雄偉險絕。

春秋時老子騎青牛,過武關,就是在此地留下了揚揚五千言的道德經,流傳千古。

《全唐詩》中收錄了唐朝詩人李涉寫武關的幾首詩,一首《題武關》,一首《再宿武關》,還有一首《詠史》,也是關於武關歷史事件的,都是七言絕句。

《再宿武關》全文如下:遠別秦城萬里遊,亂山高下入商州。

關門不鎖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杜牧也曾有過《題武關》:“碧溪留我武關東,一笑懷王跡自窮。

鄭袖嬌嬈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牆谷塹依然在,弱吐強吞盡已空。

今日聖神家四海,戌旗長卷夕陽中。

4、蕭關蕭關,為古代西北邊地著名關隘。

秦漢帝王出巡,漢唐文人出塞,都與蕭關有緣。

蕭關方位在何處,向有爭議,但在寧夏固原縣東南這一大略方位是沒有爭議的。

蕭關不是一個獨立的關塞,它與秦長城的戰略地位是密切相關的。

秦長城以及在環縣境內沿長城修築的城鎮堡寨,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另外,縣城周圍的果兒山、玉皇山、城東塬三大烽燧及城子崗、沈家台、城東溝口的城障,將縣城團團圍在中央,構成牢固的人工屏障。

三大烽燧築在蕭關的制高點上,既可遙相呼應,又能俯瞰環江、城西川,城東溝三水交匯的所有地域,關內、外5平方公里的河谷、山川、道路、村舍等盡收眼底,高下縱橫形成立體防禦體系,其設計之精心,佈局之巧妙,令世人歎為觀止。

蕭關,古代西北邊地著名關隘。

秦漢蕭關,應該是指三關口至瓦亭峽這一險要的地帶,這裏雖非絕壁,卻險峻雄奇。

處在這一防禦地帶上的瓦亭,地處六盤山東麓邊緣,實質上是蕭關的重要屏障。

這裏不但雄峯環拱,深谷險阻,易守難攻,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而且有涇水南出彈箏峽三關口,是蕭關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一個防禦體系。

唐代沿襲秦漢時之蕭關,旨在重振秦漢蕭關之雄風。

其大致方位應在今寧夏海原縣石峽口一帶。

宋蕭關址大致方位相同。

一説在今寧夏海原縣東北的高崖一帶;一説在同民縣南紅古城。

其實,石峽口要隘與紅古城古址,均為宋蕭關防禦體系上的軍事設施,應包括紅古城與石峽口在內,為宋蕭關遺址。

蕭關故道亦是絲綢之路的一部分,對於隴右人民安居樂業、發展經濟、交流文化、繁榮商貿、方便交通皆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如果説長城是中華文化史上一條極為重要的文化帶,那麼,蕭關亦是這一文化帶上璀璨的一環。

王維曾有《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汗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關中平原發展物產 編輯 渭河由西向東橫貫關中平原,幹流及支流涇河、北洛河等均有灌溉之利,中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如鄭國渠、白渠、漕渠、成國渠、龍首渠都引自這些河流。

關中平原自然、經濟條件優越,是中國歷史上農業最富庶地區之一。

又因交通便利,四周有山河之險,從西周始,先後有秦、西漢、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於關中平原中心,歷時千餘年。

關中平原為中國工、農業和文化發達地區之一,全國重要麥、棉產區。

小麥佔耕地面積50%左右,棉花主要分佈於涇惠渠、洛惠渠、渭惠渠3大灌區,近年植棉區由西向東轉移,是陝西省重點產棉區。

圖集 關中平原的概述圖(1張)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46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w_ou (2022-01-09) 1 基本信息 2 關中簡介 3 名稱由來 4 形成特點 5 歷史物產 6 歷史稱號 7 歷史相關故事 8 關中關隘 9 關中城市 10 地理地貌 11 氣候特點 12 險要地形 13 發展物產 百科協議    隱私協議    意見反饋 Beta 進入詞條 清除歷史記錄關閉 編輯 反饋 登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