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邦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866年普奧戰爭結束,日耳曼邦聯解散,奧地利被逐出德意志的範圍,普魯士隨後統一德意志地區。

目次. 1 歷史; 2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之 ... 日耳曼邦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日耳曼邦聯DeutscherBund1815年-1866年 國旗 國徽 日耳曼邦聯(紅線以內)。

普魯士王國(藍色)、奧地利帝國(黃色)、日耳曼邦聯其它成員(灰色)。

首都法蘭克福總裁 • 1815年—1835年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 1835年—1848年奧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 1850年—1866年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 立法機構邦聯議會歷史 • 建立1815年6月8日• 德意志1848年革命1848年—1849年• 解散1866年8月23日 ISO3166碼DE 前身 繼承 萊茵邦聯 奧地利帝國 普魯士王國 北日耳曼邦聯 奧地利帝國 巴伐利亞王國 符騰堡王國 巴登大公國 黑森大公國 盧森堡大公國 列支敦斯登 日耳曼邦聯(英語:GermanConfederation),又稱德意志邦聯(德語:DeutscherBund)是一個存在於1815~1866年的全德意志國家組織,目的是團結在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解散後餘下所有的德國邦國,根據維也納會議而成立,不過其鬆散程度比其原本的神聖羅馬帝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永久主席國為德意志第一強國奧地利帝國,永久副主席國為德意志第二強國普魯士王國,剩下的德意志國家均只能擔任成員國。

在其存在的期間,德意志統一運動風起雲湧,德意志人民強烈要求被整合入一個真正的國家之中。

1866年普奧戰爭結束,日耳曼邦聯解散,奧地利被逐出德意志的範圍,普魯士隨後統一德意志地區。

目次 1歷史 2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之影響 3浪漫、民族和自由主義 4成員國 5經濟融合 61848年的革命 7俾斯麥和德國統一戰爭 8領土繼承 9參考文獻 9.1引用 9.2來源 10參見 歷史[編輯] 在1806年至1815年間,法國皇帝拿破崙席捲歐洲大陸,廢除神聖羅馬帝國,將神聖羅馬帝國內的德意志各個諸侯國家,組織成立萊茵邦聯並自任護國主,但在1812年俄法戰爭以及1813年10月中旬的萊比錫戰役中法軍兩度戰敗,邦聯即宣告瓦解。

後來新成立的日耳曼邦聯的領域,約同於法國大革命時的疆域,只少了比利時一地。

邦聯成員國由神聖羅馬帝國時期三百多國銳減至三十九國,並確立為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

成員們保證彼此相互防守,和聯合保衛美茵茨、盧森堡城、拉施塔特、烏姆和蘭道的堡壘及要塞。

奧地利首相領導的邦聯議會,定期在法蘭克福舉行會議。

事實上,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帝經常代表「首相使者」領導議會,掌握邦聯的領導權。

1866年普奧戰爭結束,邦聯瓦解。

普魯士王國以德意志關稅同盟為基礎,另行成立北日耳曼邦聯;新成立的北日耳曼邦聯排除了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領地及南德4邦(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及黑森),但增加了普魯士兼併親奧各邦各城市的德西大片領地,以及北部奪自丹麥國王所有的什列斯威-霍爾斯坦2公國。

普法戰爭勝利後,1871年1月18日,在巴黎凡爾賽宮鏡廳,普王威廉一世正式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這個由普魯士霍亨索倫家族統治的嶄新帝國,成為真正統一的德意志民族國家。

除了荷蘭的林堡、奧匈帝國相關領地、盧森堡與列支敦斯登之外,其他一切邦國(包含原本獨立自主的南德4邦)都臣屬於德意志帝國。

兩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接連戰敗,割去東德大片領地給波蘭與俄羅斯。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之影響[編輯] 18世紀後期開始,政治、經濟、知識和文化上的改革逐漸湧現。

在這個啟蒙時代,洛克、盧梭、伏爾泰與亞當·斯密等重要的學者都是著名代表。

浪漫主義漸漸興起,更在法國大革命中大放異彩——個人與國家的自由正式確立,打倒權貴與封建制度。

舊秩序和舊文化崩壞,取而代之的是不同的學術思想與理論。

新的生產方法興起,導致工業資本主義崛起。

德國歷史 歷史系列條目 早期歷史 日耳曼人 民族大遷徙時期 法蘭克王國 加洛林帝國 中世紀 東法蘭克王國 德意志王國 神聖羅馬帝國 哈布斯堡君主國 東向移民運動 條頓騎士團國 近代歷史 地方割據 18世紀 普魯士王國 奧地利帝國 統一 萊茵邦聯 日耳曼邦聯 德意志1848年革命 關稅同盟 北日耳曼邦聯 德意志國 德意志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 威瑪共和國 亞爾薩斯-洛林薩爾東比利時但澤梅梅爾奧地利蘇台德 納粹德國 弗倫斯堡政府 冷戰時期 軍事占領前東部領土 對德意志人的驅逐 西德 東德 薩爾保護領 兩德統一 當代 新邦 統一後的歷史 專題史 時間軸 經濟史 軍事史(英語:MilitaryhistoryofGermany) 領土變遷 柏林 女權主義(英語:FeminisminGermany) 德國國名 閱論編 但是,拿破崙的戰敗確保了保守的政權,例如普魯士王國、奧地利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等生存。

讓這些國家藉維也納會議的成功,成立神聖同盟,壓制因法國大革命而引起的激烈革命風潮。

1815年,與會國家嘗試儘量恢復歐洲在戰前的舊秩序,以圍堵法國、防止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傳播。

在首相梅特涅領導下,位於中歐的奧地利帝國在歐洲大陸的地位舉足輕重,為會議制度的主導者,亦即梅特涅制度。

哈布斯堡王朝除了抗衡法國,也是中歐的重要防線,阻止義大利與德意志成為民族國家。

這樣的勢力均衡看似固若金湯,其實並不穩定。

拿破崙在滑鐵盧戰敗後,在列強安排下,名存實亡的神聖羅馬帝國被廢除,被日耳曼邦聯取代。

由於奧地利與普魯士都怕對方坐大,所以讓邦聯的組織鬆散,難以支配。

當時,一般認為,在後拿破崙時代的普魯士,革命難以出現。

在成為最強的德意志邦國、作為統一德意志的政治中心與在19世紀末爭霸歐洲大陸之前,普魯士看似落後。

在普國東方,莊園起義僅僅在條頓騎士團沒落時發生。

在騎士團統治下,農業結構十分鬆散,但普魯士貴族後來漸漸擴張領地,占領騎士團曾擁有的農地,令農民順從,就連市區也缺乏導致革命的誘因——容克。

為了防止城邦坐大,就促進它們的貿易,令市區、郊區的勞動階層都必須向封建制度臣服。

相對來說,在英國與法國,市區發展隨著封建制度崩潰而來。

所以從啟蒙運動到德國在二戰戰敗,兩國都更能適應西方民主制度。

但普魯士的霍亨索倫王朝則建立了高度中央集權的體制,令議會政府難以興盛。

所以,在拿破崙戰爭時,普魯士的社會與體制都很落後,且它仍以軍事貴族為世襲的統治階層,使其階級制度十分嚴密。

其實,除了普魯士,在整個德國,或諸多德意志邦國裡,政治分裂、貴族與商人的利益衝突,以及扼殺競爭與創新的公會制度,都減慢工業發展。

這的確能確保中產階級弱小,守住舊制度,讓政局穩定。

但是,面對法國的進攻時,普魯士完全招架不住。

因此,很多人都警醒,並深信脆弱、分裂和落後的德意志,將會被已經統一及工業化的鄰邦所侵吞。

1815年後,普魯士的失敗正意味著政經與社會改革都很迫切——官僚行政必須改善,而且必須實施更有效率的精英教育制度。

得到拿破崙時期的德意志與義大利行政規劃的啟發,卡爾·奧古斯特·馮·哈登貝格與施泰因等普國官員採取保守政策,革新體制之餘,保障貴族的權益。

這些改革令普魯士的軍隊專業化,又開「全民皆兵」之先聲,逐步建立強大軍事力量。

普魯士又在擁有貴族體制之下,廢除容克對土地的壟斷、農奴制度與其他封建體制,幫助實踐工業化。

浪漫、民族和自由主義[編輯] 約翰·戈特弗里德·馮·赫爾德(1744年-1803年)因提出著名的國民概念,被廣泛認為是德國民族主義之父 維也納會議後,法國大革命引起的革命浪潮似乎受到控制,但僅僅能緩和保守勢力與自由派的民族主義分子之間的衝突。

這種緊張局勢一直持續到1848年革命為止。

由於革命最後在此年三月爆發,這段時間被稱為前三月時期(德語:Vormärz)(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到1848的三月革命被稱作前三月時期)。

此際,保守勢力與自由分子在社會上形成對立。

在普魯士,前者乃擁有軍政大權的容克大地主、奧地利權貴,以及在德意志支持邦國自主的侯國與城邦,後者則從事商業、貿易與工業。

受到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大眾愈發要求變革。

奧地利操控日耳曼邦聯,逐漸引起民族主義分子的不滿。

梅特涅對此十分擔心,因為民族主義的興起,尤其是青年運動,不但將動搖奧地利在德的勢力,還會激起奧地利帝國內多個民族的反抗之心。

奧地利境內大量匈牙利人與斯拉夫人一旦壯大,足以威脅奧國的統治。

前三月時期,歌德、約翰·戈特利布·菲希特和約翰·戈特弗里德·馮·赫爾德等思想家提倡浪漫的民族主義。

也有其他代表向青年宣傳這些思想。

神父弗里德里希·雅恩設立體操會社,令年青的中產階級接觸民族主義思想——他們更設立青年會社(德語:Burschenschaft),支持民族主義。

1817年的瓦爾特堡節更奉馬丁·路德為德意志民族主義的先驅者,在宗教界引起民族情緒。

在節日上,更有焚書與其他類似活動,用以銷毀一切被認為是反動的物件,其中包括劇作家奧古斯特·馮·科茨比的書籍。

1819年,這名劇作家由於被懷疑為俄國作間諜、企圖恢復舊建制,被神學學生卡爾·路德維希·桑德殺害。

該兇手後來被處決。

梅特涅反應迅速,以此事作藉口,勸諭邦聯議會發表1819年的卡爾斯巴德決議,關閉青年會社,壓制支持自由的傳媒,並限制學術自由。

成員國[編輯] 帝國: 奧地利帝國(KaisertumÖsterreich),首都維也納(Wien),日耳曼邦聯主席國 王國: 普魯士王國(KönigreichPreußen),首都柏林(Berlin),日耳曼邦聯副主席國 巴伐利亞王國(KönigreichBayern),首都慕尼黑(München) 薩克森王國(KönigreichSachsen),首都德勒斯登(Dresden) 漢諾威王國(KönigreichHannover),首都漢諾威(Hannover) 符騰堡王國(KönigreichWürttemberg),首都司徒加特(Sttugart) 大公國: 巴登大公國(GroßherzogtumBaden),首都卡爾斯魯爾(Karlsruhe) 黑森大公國(GroßherzogtumHessen),首都達姆施塔特(Darmstadt) 盧森堡大公國(GroßherzogtumLuxemburg),首都盧森堡(Luxemburg) 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大公國(GroßherzogtumMecklenburgStrelitz),首都新施特雷利茨(Neustrelitz) 梅克倫堡-施威林大公國(GroßherzogtumMecklenburgSchwerin),首都施威林(Schwerin) 薩克森-威瑪-艾森納赫大公國(GroßherzogtumSachsenWeimarEisenach),首都威瑪(Weimar) 公國: 安哈特-貝恩堡公國(HerzogtumAnhaltBernburg),首都貝恩堡(Bernburg(Saale)) 安哈特-德紹公國(HerzogtumAnhaltDessau),首都德紹(Dessau) 安哈特-克滕公國(HerzogtumAnhaltKöthen),首都克滕(Köthen(Anhalt)) 歐登堡公國(HerzogtumOldenburg),首都歐登堡(Oldenburg)(1929年升為歐登堡大公國(GroßherzogtumOldenburg)) 布藍茲維公國(HerzogtumBraunschweig),首都布藍茲維(Braunschweig) 霍爾斯坦公國(HerzogtumHolstein),首都格呂克施塔特(Glückstadt) 林堡公國(HerzogtumLimburg),首都林堡(Limburg)(1839年加入) 拿索公國(HerzogtumNassau),首都威斯巴登(Wiesbaden) 薩克森-阿爾滕堡公國(HerzogtumSachsenAltenburg),首都阿爾滕堡(Altenburg) 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HerzogtumSachsenCoburgGotha),首都科堡(Coburg) 薩克森-邁寧根公國(HerzogtumSachsenMeiningen),首都邁寧根(Meiningen) 薩克森-希爾德布格豪森公國(HerzogtumSachsenHildburghausen),首都希爾德堡豪森(Hildburghausen) 城邦: 法蘭克福自由市(FrankfurtamMain) 布萊梅(Bremen) 漢堡(Hamburg) 呂北克(Lübeck) 親王國: 共11個 經濟融合[編輯] 德國鋼鐵大王及軍火商阿爾弗雷德·克虜伯(1812-87年)創立首個柏塞麥煉鋼法生產計劃,用以從生鐵大量煉製鋼鐵;他又將克虜伯家族事業擴充到軍事工業,協助普魯士在普法戰爭中取勝。

他的孫女婿古斯塔夫·克虜伯·馮·波倫·翁德·哈爾巴赫(1870-1950年)發明了在一戰中大派用場的貝爾塔大炮,取名自其妻貝爾塔·克虜伯(1886-1957年);他們的兒子阿爾弗雷德(1907-1967年)將其父的事業與納粹黨掛鈎,利用集中營里的居民作勞工。

這個時候,普魯士仍然繼續壓制自由主義的發展,繼續推行改革。

1834年,她成立德意志關稅同盟,促進貿易發展與工業發展。

這正與施泰因和哈登貝格以前設想的改革計劃不謀而合。

無形中,這些改革衍生了支持統一德國的聲音,尤其是影響力漸大、爭取更多政治權利的中產階級。

不過,普魯士更擔心的是她的落後與強鄰。

關稅同盟建立了一個共同市場。

透過廢除地區關稅、統一度量衡,除奧地利以外的大部分德意志邦國,建立了德國經濟的雛形。

1842年時,關稅同盟已經包括幾乎所有邦國。

其後二十年之間,德意志鋼鐵業產量增長四倍;煤產量也大幅增加。

後來,德國工業家開始發明鋼槍、煉鐵軸及後裝式步槍,顯示德國成功將科技應用在武器上。

克虜伯家族的工業後來更成為德國的重要重工業公司。

於是,德國國防大為鞏固,令普魯士與容克們都不受外國侵犯。

德國工業同時在民用事業方面有很大的貢獻;令德國不再依賴英國的材料與產品。

普魯士成為工業重鎮,因此增強中產階級的勢力及民族運動。

經濟融合加上邦國之間的民族意識提高,令政治融合指日可待。

德意志開始顯示種種「准國家」的特徵。

大地主與工商業階層組成的聯盟,促使普魯士的保守政權能在前三月時期後依然保持穩定。

馬克思與恩格斯對於1848年革命的失敗,作以下評論:「此聯盟誠然太脆弱,無以自立,是以未能掌權當政。

惟有向地主官僚稱臣,方可經商。

」[1]必須說明的是,即使工商界影響有限,它的勢力一定要夠強大,才會引起政府的注意——何況法國大革命嚇怕眾多容克,普國難以馬上接受與工商界合作。

1848年前,局勢仍算穩定。

雖然資產階級願意不要權力而取利益,但地主已經發覺他們的經濟力量正在衰退。

關稅同盟固然令經濟進步,並能暫時滿足資產階級,但它也會令他們壯大,與普魯士想限制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發展的方向恰恰相反。

關稅同盟代表著經濟融合、現代工業資本主義的崛起,以及中央主義取代地方主義,令德意志長期以來各邦國自立門戶的時代結束。

1844年,在西利西亞,工業漸漸發達、效率極高,織布工人因此遇到新競爭,生計嚴重受影響,故發動起義。

這一小群技工、織布工人、短工、公會會員和小商人,後來與由大地主與工業家壟斷的第二帝國產生摩擦,引起不少問題。

階級衝突尖銳、缺乏民主經驗,加上擁有軍政大權的貴族寡頭政治,令帝國採取專制手段鎮壓反對聲音,尤其在俾斯麥時期鎮壓天主教徒與社會主義分子。

總而言之,關稅同盟促進經濟統一、激起民族主義,又引起眾多邦國追求政治統一。

奧地利對邦聯的控制漸漸減退;普魯士取而代之,成為邦國的領導者。

1848年的革命[編輯] 法蘭克福國民議會在1848年通過採用的日耳曼邦聯國旗——但只被使用了一段短時間 1848年革命主題 主條目:1848年革命 1848年革命主題 但是,同盟仍然不能滿足中產階級。

他們始終希望得到更多的政治權利。

1848年革命首先在法國巴黎爆發,消息馬上傳播到不滿的資產階級自由分子及激進的工人。

只有最保守和專制的羅曼諾夫王朝與奧斯曼帝國不受影響。

1848年3月15日,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臣民經過多年的壓迫,終於在柏林以暴亂表達政治要求。

在巴黎,軍隊用障礙物阻止市民生事,但法王路易·菲利普最後被人民推翻,逃到英國。

普王為勢所迫,惟有答應革命黨人的要求,承諾成立憲法與議會,並支持統一德國,以保權力。

在法國,經過法國大革命、1830年的七月革命與剛剛發生的革命,保守派貴族再一次被革命黨推翻。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

革命黨人卻內訌。

資產階級的溫和派支持君主立憲,但巴黎的工人階級支持極左的社會主義分子。

於是,內戰爆發。

在巴黎,失業工人高呼麵包或鉛彈(breadorlead)的口號,高舉紅旗,又擺放障礙物,首次以無產階級的名義企圖推翻共和國。

這是恐怖時代以來,最大規模的工人起義。

但法國血腥鎮壓起義,令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結怨。

5月18日,法蘭克福國民議會召開,數個德意志邦國與奧地利本部的代表進行首輪討論。

但是,代表馬上因德國將來的領導權及疆域而爭論不休。

有代表支持成立由奧地利統治的大德意志(Grossdeutschland),將奧地利本部與波西米亞併入新德國;有代表則支持由普魯士統治的小德意志(Kleindeutschland),不包括任何奧地利領土。

由5月到12月,議會只是集中討論理論問題,但保守派已經迅速採取行動,打擊改革派。

這個時候,在梅特涅統治的奧地利與尼古拉一世統治的俄羅斯,擁有土地的上產階級擔心利益受損,十分不滿。

反動勢力變得壯大,更運用政治壓力,令兩國政府迅速鎮壓革命。

那邊廂,普軍始終忠於國王,而人民又對革命毫無興趣,令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重拾信心。

議會發表德意志人民權利宣言(DeclarationoftheRightsoftheGermanpeople),並草擬好憲法。

由於奧地利拒絕接受憲法,會議即請普王接受德國皇帝的稱號。

但為勢所迫,加上深信君權神授、鄙視由別人選出來的名位,普王拒絕「拾取在溝渠上的皇冠」。

議會代表失敗,惟有把議會解散。

普軍到臨清場,數千名中產階級的自由主義分子逃走,大多去了美國。

1850年,普王自立憲法,回應失敗了的民間革命。

他決定要成立一個團結北方德意志邦國的聯盟,讓他與資產階級掌握實權,並削弱貴族權威。

奧俄兩國深恐普魯士壯大並主宰德國事務,於是對普王施加壓力。

普王惟有妥協,暫時放棄統一德國的計劃,簽訂奧爾米茨條約。

俾斯麥和德國統一戰爭[編輯] 在奧爾米茨之恥後,新一代領導人湧現,謀求統治階層的革命,回應人民富強祖國的願望。

不但是德國,就連義大利與日本也有這樣的人才。

三國都以普魯士式的獨裁政體主導自強運動;三國的新領導層並不採取強烈反動的路線,實行看似自相矛盾的保守現代化計劃。

正如施泰因和哈登貝格,俾斯麥同樣想在變幻莫測的時代,保持容克的地位。

威廉一世任命他為首相,就是為了防止自由分子阻止軍事改革。

後來,容克階層大力鼓勵經濟發展,令普魯士國力蒸蒸日上,贏得中產階級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三國的保守現代化都由優秀領袖主導:義大利的加富爾、德國的施泰因、哈登貝格與俾斯麥,及日本明治時代的多位領袖。

這樣的情況並非巧合。

在這個時代,他們都是忠君的保守派,卻能運用如此的條件展開改革、現代化與統一運動。

雖然他們都屬於貴族階級,但同樣反對舊制度;其背景促使他們忠於命令,而又不失政治才能。

舊體制的崩壞促成了這新一輪的社會變革。

領土繼承[編輯] 日耳曼邦聯版圖 以下的國家全境都在日耳曼邦聯境內: 德國(除了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北部) 盧森堡(不包括在1839年割讓給比利時的西部領土) 列支敦斯登 捷克共和國 以下的國家有部分領土在日耳曼邦聯境內: 奧地利(除了布爾根蘭州) 波蘭(西波美拉尼亞省、波美拉尼亞省、Lubusz省、大波蘭省、下西利西亞省、奧波萊省及西利西亞省) 比利時(列日省東部的德語社區) 荷蘭(1839年後,林堡省西部變成比利時的領土,而此部分不再是成員) 丹麥(在1864年失去對霍爾斯坦的控制權;該地在1866年變為普魯士領土) 義大利(特倫蒂諾-南蒂羅爾與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 斯洛維尼亞(除了Prekmurje地區) 克羅埃西亞(伊斯特拉省)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KarlMarx,SelectedWorks,II,"Germany:RevolutionandCounter-Revolution,"writtenmainlybyEngels. 來源[編輯] Westermann,GroßerAtlasszurWeltgeschichte(detailedmaps)(德文) WorldStatesmen-hereGerman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JürgenAngelow:DerDeutscheBund.Wiss.Buchgesellschaft,Darmstadt2003,ISBN3-534-15152-6(德文) JürgenAngelow:VonWiennachKöniggrätz–DieSicherheitspolitikdesDeutschenBundesimeuropäischenGleichgewicht1815–1866.Oldenbourg,München1996;ISBN348656143X.(德文) ManfredBotzenhart:Reform.Restauration,Krise.Deutschland1789–1847.Frankfurt,1985.(德文) Harm-HinrichBrandt:DeutscheGeschichte1850–1870–EntscheidungüberdieNation.Kohlhammer,Stuttgart/Berlin/Köln1999;ISBN3170094123.(德文) WolframFischer,JochenKrengel,JuttaWietog:SozialgeschichtlichesArbeitsbuch.Bd.1:MaterialienzurGeschichtedesDeutschenBundes1815–1870.München,1982.ISBN3-406-04023-3(德文) WolfgangHardtwig:Vormärz.DermonarchischeStaatunddasBürgertum.München,1985.ISBN3-431-04502-7(德文) JürgenKocka:ArbeitsverhältnisseundArbeiterexistenzen.GrundlagenderKlassenbildungim19.Jahrhundert.Bonn,1990.ISBN3-8012-0153-8(德文) JochenLengemann:DasDeutscheParlament(ErfurterUnionsparlament)von1850.EinHandbuch:Mitglieder,Amtsträger,Lebensdaten,Fraktionen.München,2000.ISBN3-437-31128-x(德文) JürgenMüller:DeutscherBundunddeutscheNation1848–1866.Vandenhoeck&Ruprecht,Göttingen2005,ISBN3-525-36064-9(德文) ToniPierenkemper:GewerbeundIndustrieim19.und20.Jahrhundert.(EnzyklopädieDeutscherGeschichte,Bd.29).München,1994.ISBN3-486-55015-2,(德文) TheodorSchieder:VomDeutschenBundzumDeutschenReich.Stuttgart,1970.(德文) WolframSiemann:GesellschaftimAufbruch.Deutschland1849–1871.Frankfurt,1990(德文) WolframSiemann:VomStaatenbundzumNationalstaat.Deutschland1807–1871.München,1995(德文) Hans-UlrichWehler:Bürger,ArbeiterunddasProblemderKlassenbildung1800–1870.In:Ders.:AusderGeschichtelernen?München,1988.ISBN3-406-33001-0,S.161–190,(德文) Hans-UlrichWehler:DeutscheGesellschaftsgeschichte.Bd.2:VonderReformärabiszurindustriellenundpolitischenDeutschenDoppelrevolution1815–1845/49.München,1987.ISBN3-406-32262-X(德文) 參見[編輯] 神聖羅馬帝國 德意志帝國 北日耳曼邦聯 閱論編1806年-1871年間德意志諸邦聯領袖萊茵邦聯(1806年-1813年)護國主拿破崙一世采邑主教長(英語:Prince-primate)卡爾·馮·達爾伯格→歐仁·德·博阿爾內 日耳曼邦聯(1815年-1866年)主席法蘭茲一世→斐迪南一世→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帝國攝政奧地利的約翰 北日耳曼邦聯(1867年-1871年)主席威廉一世總理奧托·馮·俾斯麥 閱論編日耳曼邦聯的各邦(1815年–1866年)帝國奧地利王國 普魯士·巴伐利亞·薩克森·漢諾威·符騰堡·伊利里亞 伯國黑森大公國 巴登·黑森·盧森堡·梅克倫堡(施威林·施特雷利茨)·歐登堡·薩克森-威瑪-艾森納赫 公國 布藍茲維·霍爾斯坦·林堡公國3·拿索·勞恩堡 阿斯坎尼家族 安哈特 貝恩堡1 德紹1 克滕2 薩克森 阿爾滕堡4 科堡-薩爾費爾德5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4 哥達-阿爾滕堡5 希爾德堡豪森5 邁寧根 親王國 黑森-洪堡 列支敦斯登 利珀 羅伊斯-格賴茨親王國 羅伊斯幼系親王國 紹姆堡-利珀 瓦爾代克和皮爾蒙特 霍亨索倫 黑興根6 希格瑪林根6 施瓦茨堡 魯多爾施塔特 松德斯豪森 自由市 布萊梅 法蘭克福 漢堡 呂北克 11863年與安哈特合併 ·   2直到1847年 ·   3從1839年 ·   4從1826年 ·   5直到1826年 ·   6直到1850年行政區劃列表:神聖羅馬帝國 ·萊茵邦聯 ·普魯士 ·奧地利 ·日耳曼邦聯 ·北日耳曼邦聯 ·德意志帝國 ·威瑪共和國 ·納粹德國 ·軍事佔領 ·民主德國 ·聯邦德國 閱論編德意志統一國家 奧地利帝國 普魯士王國 巴伐利亞王國 漢諾威王國 薩克森王國 符騰堡王國 其他德意志邦國 聯盟 日耳曼邦聯(憲法) 北日耳曼邦聯 德意志關稅同盟 德意志帝國(1848年-1849年)(憲法) 艾福特聯盟 四王聯盟 北日耳曼邦聯(憲法) 德意志帝國(預備憲法 ·憲法) 事件 1807–19 普魯士改革運動 1814–15 維也納會議 1814–15 日耳曼邦聯議會 1819 卡爾斯巴德決議 1832 哈姆巴赫集會 1833 衝擊法蘭克福衛兵室 1848 德意志革命 1848–49 法蘭克福國民議會 1850 奧爾米茨條約 ·埃爾福特聯盟議會 1850-51 德勒斯登會議 1862 鐵血演說 1864 普丹戰爭 1866 普奧戰爭 ·布拉格條約 1867 立憲帝國議會(德語:KonstituierenderReichstag) 1867-71 帝國議會(英語:Reichstag(NorthGermanConfederation)) 1867-71 聯邦議會(德意志帝國) 1870–71 普法戰爭 1871 帝國宣告成立 ·凡爾賽條約 ·法蘭克福條約 人物 奧古斯特·馮·哈登貝格 馮·施泰因男爵 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 奧古斯特·馮·格奈森瑙 威廉·馮·洪堡 羅伯特·布魯姆 克萊門斯·馮·梅特涅 符騰堡的卡爾一世 丹麥的克里斯蒂安九世 愛德華·馮·西姆森(英語:EduardvonSimson) 奧地利的弗朗茨一世 奧地利的約翰 奧地利的弗朗茨·約瑟夫一世 普魯士的腓特烈·威廉三世 普魯士的腓特烈·威廉二世 弗里德里希·丹尼爾·巴斯瑟曼(英語:FriedrichDanielBassermann) 弗里德里希·費迪南德·馮·貝斯特(英語:FriedrichFerdinandvonBeust) 亨里希·馮·加格恩(英語:HeinrichvonGagern)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 約翰·古斯塔夫·德羅森(英語:JohannGustavDroysen) 薩克森的約翰 巴伐利亞的路德維希二世 法國的拿破崙三世 奧托·馮·俾斯麥 阿爾布雷希特·馮·羅恩 赫爾穆特·馮·毛奇 德國的威廉一世 相關 亞爾薩斯-洛林 德意志民族主義 《德意志之歌》 《守衛萊茵》 《普魯士的榮耀》 德國國旗(呂措志願軍) 泛日耳曼主義 德國問題 大德意志 小德意志 大奧地利 德意志二元 普魯士美德 德意志特殊道路 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問題 命運之日 兩德統一 德國主題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NF:cb12205104n(data) GND:2033890-9 HDS:043965 LCCN:n50074157 NKC:ge1067109 SUDOC:030684439 VIAF:137179268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德意志邦聯&oldid=70526135」 分類:​1815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1866年終結的國家或政權邦聯制國家德國歷史政權已不存在的歐洲國家德意志邦聯隱藏分類:​含有德語的條目使用未知infoboxcountry參數的頁面在infoboxcountry或infoboxformercountry使用flagcaption或類型欄位的頁面在infoboxcountry或infoboxformercountry使用symbolcaption或類型欄位的頁面含有英語的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HD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Ænglisc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BrezhonegCatalàČeštinaЧӑвашла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NordfriiskGalegoעבריתHrvatskiMagyar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ភាសាខ្មែរ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atinaLëtzebuergesch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МонголBahasaMelayu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Ирон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Kiswahili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吴语Bân-lâm-gú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