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國家公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陽明山國家公園. 臺灣第三座國家公園,以火山地形著稱。

位於臺灣最北端的富貴角海岸與臺北盆地間,範圍東起磺嘴山、五指山東側,西至向天山、面天山西麓,南達紗帽山南 ... 陽明山國家公園臺灣第三座國家公園,以火山地形著稱。

位於臺灣最北端的富貴角海岸與臺北盆地間,範圍東起磺嘴山、五指山東側,西至向天山、面天山西麓,南達紗帽山南麓,北迄竹子山、土地公嶺。

行政區域分屬臺北市士林區、北投區,及新北市淡水區、三芝區、石門區、金山區、萬里區,總面積11,455公頃。

主要保育資源為火山地質、溫泉、瀑布、草原、闊葉林、蝴蝶及鳥類,由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負責管理。

以地區名為國家公園名稱。

陽明山原名「草山」,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所圍繞的山谷地區。

1949年成立草山管理局,1950年因應地方人士建議,為紀念明代哲學大家王陽明,改名「陽明山管理局」,「陽明山」一名沿用至今。

早於1935年(昭和10年),臺灣總督府即指定為「大屯國立公園」預定地,範圍包括觀音山及大屯山一帶地區,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擱置。

1981年,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會兼任主席何應欽建議將陽明山地區設置為國家公園,經行政院指示由內政部研究辦理,重新調查陽明山地區的資源潛力與土地利用現況,發現此區由於在軍事管制及臺北市政府劃設為都市計畫保護區的長期保護下,仍具有自然生態景觀的特色,不但為臺灣地區較具完整火山特性的火山群彙地區,且因毗鄰臺北市中心,亦為臺北盆地北方重要屏障及國民戶外休閒遊憩的重要地區。

1985年9月1日正式公告陽明山國家公園計畫,9月16日成立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全區以大屯火山群彙為主。

由大屯火山活動造成的錐狀與鐘狀火山體,自中央向四周輻射出放射狀的溪流水系,斷層帶上日夜噴發不息的硫氣孔及滾滾的溫泉,富含硫質的酸性土壤加上地形複雜,冬夏氣候常受季風的影響,使這片海拔僅200-1,120公尺的土地上,分布有高草原、矮草原、暖溫帶常綠闊葉林、亞熱帶雨林與水生植物群落,並孕育豐富的動植物,也因此被列為「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

全區植物青翠茂盛,種類多達1,359種,其中臺灣水韭、大屯杜鵑、中原杜鵑、鐘萼木、臺灣島槐、八角蓮及四照花等獨特稀有植物,極富學術研究價值。

由於植物社會多樣性,適合野生動物棲息,已發現122種鳥類,167種蝴蝶,22種兩生類,53種爬蟲類和38種哺乳類動物。

由於鄰近大臺北都會區,可及性高,每年擔負2000多萬人次的遊憩與研習自然生態的壓力及任務。

撰稿者:游登良最後修訂日期:101年01月02日參考資料:1游登良等。

2003-2004。

《陽明山》。

「福爾摩沙系列叢書」。

臺北:泛亞國際文化。

2徐國士、黃文卿、游登良。

1997。

《國家公園概論》。

「文海環境科學叢書」。

臺北:國立編譯館。

3內政部。

1985。

《陽明山國家公園計畫》。

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