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社會生活概述@ 東方明珠~中華文明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唐代社會生活概述 劉玉峰 衣食住行唐代的服飾在形制、質料、顏色諸方面仍有法規上的尊卑貴賤之別。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初定服飾之制,規定了祭服、朝服(又名具 ...
東方明珠~中華文明中華文化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910071510唐代社會生活概述?物質文化-生活面面觀 唐代社會生活概述 劉玉峰 衣食住行唐代的服飾在形制、質料、顏色諸方面仍有法規上的尊卑貴賤之別。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初定服飾之制,規定了祭服、朝服(又名具服)、公服(又名從省服)、常服(又名燕服)四種服制。
其中常服規定赤黃色為帝王專用,自此黃袍成為帝王的象徵。
其後,唐太宗、高宗、德宗、文宗等也都曾下令,對文武百官及庶民百姓的服飾區別做出明確規定。
大致說來,貴族官僚及富室之家的服飾均以錦繡綾羅製成,而庶民百姓只能穿以粗布麻衣,服飾穿著有著嚴格的等級限制。
唐代男子的服飾風尚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
初唐至盛唐時以褲褶服式為時髦,頭戴襆頭,身穿圓領、右衽、長僅及膝的窄袖袍衫,腰束革帶,足登長靴或軟皮靴。
中晚唐時,上層社會的男子服飾又恢復了秦漢時的寬袍長袖,長裙高履,但褲褶服式仍在下層人民中間流行。
唐代婦女的服飾富麗絢爛,前後多有變化,但基本的服裝有裙、襦、衫、帔幾種樣式。
唐初女裝因隋之舊,大多上身穿窄袖衫襦,下身著曳地長裙,足登弓履或高頭履,即所謂“小頭鞋履窄衣裳”的樣式。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民族關係、中外關係的密切,特別是婦女思想的解放,唐代女裝的形制趨向暴露和開放。
唐初上層婦女外出多著,全身障蔽。
自永徽之後,皆用帷帽,帽裙至頸,漸為淺露。
武則天時,帷帽全盛。
中宗時,已經絕跡。
開元初,袒胸女裝盛行,靚妝露面,無複遮蔽,士庶競相仿效。
不久,又胡帽乘馬,露髻馳騁,或著男子衣服靴衫,招搖過市。
到天寶初年,貴族及士民好為胡服、胡帽,婦人則簪步搖釵,衿袖窄小”,出現了“粉胸半掩疑暗雪”,“長留白雪占胸前”的開放服式。
中唐之後,窄袖服裝逐漸過時,代之而起的是寬袖衣衫,婦女服裝愈來愈肥,愈加褒博。
唐代婦女的發形十分繁多,以梳高髻為美,髮式有雲髻、螺髻、反綰髻、半翻髻、三角髻、雙環望仙髻、回鶻髻、烏蠻髻等。
面部化妝也非常繁複,化妝順序大致為敷鉛粉、抹胭脂、塗鴉黃、畫黛眉、點口脂、描面魘、貼花鈿等,其中眉式即有鴛鴦、小山、五嶽、三峰、垂珠、月梭等十數種。
唐代飲食比前代更加豐富多樣,主食以麥、粟、稻為主,間以多種雜糧。
小麥麵食是最主要的食品,無論貴賤皆食之,以餅類形樣最多,有湯餅、胡餅、蒸餅、煎餅、凡當餅、紅綾餡餅、齎字五色餅等。
鏝頭也已會製作,稱為釘坐、餖飣或曼頭,多為祭祀所設。
主食中還有饣乇(即燒餅)、寒具(即饊子)、餛飩等。
副食以蔥、韭、蒜、薑、菠菜、竹筍、杏、梨、棗、瓜、葡萄等蔬果為主。
肉食也很常見,尤其是富貴之家,以牛、羊、豬、雞為主,動物的下水、腑髒也開始被烹製成各種美味。
蛤蜊、鱖魚、蝦、蟹等魚類產品也都進入飲食之列。
調味佐料則有鹽、醋、醬、胡椒、蔗糖等。
酒已成為唐人生活中的必需品,飲酒之風甚盛。
全國各地名酒甚多,僅京師長安一帶就有西市腔、郎官清、阿婆清、新豐酒、仇家酒、戶縣酒等。
城鄉各地酒店、旗亭眾多,釀酒沽酒生意紅火,在京師長安還有胡姬所開酒店,專賣胡酒,成為文人雅游飲宴之所。
茶成為唐人須臾不可離之之物,自開元初年,飲茶之風風靡全國,各地茶肆林立,煎茶賣之,茶道大行。
陸羽所撰《茶經》,是我國第一部研究茶道的著作。
茶葉成為進貢、賞賜、饋贈的佳品。
品茶、鬥茶成為士人的雅好。
“田閭之間,嗜好尤切”[②],勞動人民也已離不開茶。
唐代飲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胡食盛行,尤其是開元以後,“貴人禦饌,盡供胡食”,成為一時風尚。
前述胡餅即是一種胡食,這是唐代民族融合的結果。
唐代的居住條件因政治經濟地位的不同而差異頗大。
皇帝所居宮室最為豪華。
唐初,長安的太極宮是皇帝議政和居住之地,有太極殿、兩儀殿、甘露殿、延嘉殿、承香殿五座大殿。
自貞觀八年(634年)始,唐太宗以為其父李淵清暑為名,于太極宮以東營建新的宮室,初名永安宮,後易名大明宮。
龍朔二年(662年),高宗李治身患風痹,惡太極宮“湫濕”,對大明宮大加修造,並將政治中心移於此。
大明宮南部呈長方形,北部呈梯形,以丹鳳門、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萊殿、含涼殿、玄武殿為中軸線,左右兩側各建有若干配殿,氣勢磅礴。
玄宗即位後,又興建了規模宏大的興慶宮,把宮殿和園林有機地結合起來,主要宮殿樓閣有興慶殿、大同殿、花萼相輝樓、勤政務本樓、沉香亭等。
至此,唐代諸帝在京城內興建了三個宮殿區,時稱“三大內”。
武則天遷都洛陽後,也大興土木,修建了三陽宮、興泰宮及明堂、天堂等。
此外,唐代還興建了九成宮、玉華宮、翠微宮等許多離宮別館。
唐代上自王公貴族,下至庶民百姓的私人住宅有著形式和規模上的規定限制:即王公之居,不施重木共,藻井;三品,堂五間九架,門三間五架;五品,堂五間七架,門三間兩架;六品、七品,堂三間五架,庶人四架,而門皆一間兩架。
但皇室宗親及高官權臣多越製造宅,競為奢侈。
安史之亂後,一度大興“木妖”之風,將軍馬造一座中堂,即花費二十余萬。
相比之下,一般庶民百姓無力購買磚瓦,多以茅屋為居,時有火災發生,常有屋漏之苦。
唐代交通十分發達,以京師長安為中心的陸路交通網,以及由大運河和南方水鄉構成的水路交通網四通八達,同時,驛站制度健全,陸有陸驛,水有水驛,陸驛有車馬,水驛有舟船,為公私行旅和商賈往來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
唐代養馬業經歷了一個由衰而盛的過程,開元盛時,不僅政府擁有許多官馬,民間私馬數量也相當可觀,馬車成為重要的交通工具。
但車乘方面的尊卑貴賤十分明顯,皇帝有供服乘之用的五輅(玉輅、金輅、象輅、革輅、木輅)及耕根車、安車、四望車,還有供儀仗之用的指南車、記裏鼓車、白鷺車、辟惡車等十二屬車。
皇后有重翟、厭翟、翟車、安車、四望車、金根車六等。
皇太子和王公大臣也各有車乘。
民間馬車則主要用於運輸物資。
馬車而外,牛車、驢車的使用也比較普遍。
肩舁和簷子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肩舁又稱肩輿、軟輿、軟舁等,簷子也叫竹輿、兜籠,均要以肩抬扛。
婚喪禮俗針對隋末戰亂之後戶口稀少,經濟蕭條的狀況,為增殖人口,發展經濟,唐政府制定了早婚早育的婚姻政策。
貞觀初年,唐太宗頒佈《令有司勸勉庶人婚聘及時詔》,規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皆得婚娶。
開元中又規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為婚姻界限。
唐代婚禮所須遵守的儀節很多,一般有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種,稱為“六禮”。
納采是男方托人送禮品於女家,表示願意和女家結親。
問名是男女雙方交換正式年庚,其中包括生辰八字及各自三代及主婚人的姓名、榮銜、裏居等,俗稱小定。
納吉是男方送訂婚禮物於女方,主要是女子本人所用的衣飾。
納征是男方將論婚時所定的財帛錢幣送與女家,又有納幣、下財、大聘等稱呼。
請期是男方將擬定的婚期寫在帖上,並備上禮物送與女家,若禮物收下,則表示同意婚期,若不收,則須另擇吉日。
親迎是新郎親率鼓樂、儀仗、彩輿等,迎娶新娘以歸。
婚姻在總體上表現出奢侈鋪張的特點。
唐代婚姻大多仍須經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但男女雙方並非唯命是從,任人擺佈,而是有著一定的自主挑選。
受六朝遺風影響,注重門第仍是唐代婚姻的重要觀念,講究門當戶對。
同時,在社會開放的大環境下,貞節觀念比較淡簿,離婚再嫁比較平常,一些婦女至有三嫁、四嫁者,他如未婚少女私結情好,有夫之婦另覓新歡者也不乏其人。
唐代盛行厚葬之風,且愈煽愈烈,上自皇室王公、百官勳臣,下至閭閻百姓,無不如此。
唐代喪制仍遵古禮,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和糸思麻五種,稱為五服。
斬衰在五服中最重,衣服是最粗的麻布製成,不修剪邊沿,使斷處外露。
凡兒子及未嫁女為父,妻為夫,重孫為祖父,均須服斬衰,服期三年。
齊衰之服用粗麻布制做,邊沿修剪整齊。
凡曾祖父母和高祖父母死,均服齊衰,服期五至三月不等。
大功之服用熟麻布做成。
凡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已嫁姑姊妹及已嫁女為伯叔父母、兄弟等,均服大功,服期九月。
小功之服亦用熟麻布製成,較大功為細。
凡為同宗的曾祖父母、伯叔父母、堂伯叔父母等均服之,服期五個月。
糸思麻在五服中最輕,用細麻布製成。
凡為本宗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等均服之,服期為三個月。
在服喪期內,不得釋服舉樂,並須辭去一切官私事務,每日舉哀哭泣。
但若公務急需,亦可提前終止服喪,赴官視事,時稱“起複”、“奪情”。
唐代喪禮往往不即發喪,而是死後入殮,停柩待葬一段時間,主要是等待親屬奔喪和朋友弔唁。
待葬時間長短不一,有數日、數月甚或數年的。
弔唁時須穿白衫,親屬則視親疏而服五服,祭祀時則多燒紙錢。
入葬前,還要占卜葬地吉凶,察看墳地風向水流的形勢,謂之擇吉地,相關葬書多達一百二十多種。
在當時的吐蕃、回紇、突厥等少數族政權地區,還有殉葬、火葬、天葬之俗。
文體娛樂唐代高度繁榮的封建經濟,以及民族融合和中外關係的發展,共同促成了唐人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戲劇。
樂舞而外,唐代戲劇有了很大發展。
最著名的三大歌舞戲是大面、拔頭和踏搖娘。
它們以故事情節為主,由演員扮演人物,以歌唱、科白和表情動作表演。
流行的劇碼有《蘭陵王》、《神白馬》、《鳳歸雲》、《蘇莫遮》等。
其他劇種還有參軍戲、傀儡戲等。
參軍戲是以科白為主、間有歌舞的話劇,由演員二人表演,一名參軍,一名蒼鶻,表演時一機智,一愚魯,詼諧幽默,妙趣橫生。
傀儡戲又稱魁壘子,即木偶戲。
這種劇種在城鄉各地經常上演,深為廣大人民喜愛。
雜技。
唐代雜技總稱百戲,按形式和技巧的不同可分為擬獸技、馴獸技、繩技、竿技、呈力技、丸劍技、倒立技、幻術等。
擬獸技以扮演動物作舞為主,如舞龍、舞獅等。
馴獸技以馴練動物作舞為主,如舞馬、舞象、馴猴等,唐玄宗時即有舞馬四百蹄,每年中秋節,舞於勤政務本樓下。
繩技即走繩,表演者在一根平直的拉在空中的繩上表演各種驚險動作。
竿技又分頂竿和爬竿兩種,為傳統項目,以表演力量、平衡和空中技巧為主。
呈力技以展示力大為表演特色,有扛鼎、舉重等。
丸劍技以表演弄丸、跳劍為主,技高者可手接四劍,腳受五丸。
倒立技為柔術和硬氣功表演。
幻術有吞刀、吐火、燕奴等。
球類運動。
有擊鞠、蹴鞠、踏球等,其中以擊鞠最為盛行。
擊鞠又稱擊球、打球,是一種騎在馬上持杖擊球的體育運動。
擊鞠最初由吐蕃傳入。
其打法是在寬廣平整的球場上,參加者分為兩隊進行比賽,球場上設有球門,出場者一人騎一馬,手持一杖,共爭一球,以入門為得籌,以得籌多少定贏輸。
唐代的宮廷、京都及各大城市均建有馬球場,君臣士庶嗜之若狂,許多婦女也參加了進來,馬球運動高潮迭起,曆久不衰。
蹴鞠亦稱踏鞠,是古代的足球運動,在唐代已達到相當水準,除兩隊角逐以分勝負的比賽形式外,還有單人表演賽、兩人對踢賽等,也深受社會各階層的喜愛。
棋類活動。
有圍棋、象棋、彈棋等,當時總稱為“棋戲”,其中以圍棋最盛。
唐前期圍棋盤為17道289子,中唐以後發展為19道361子,大大增加了圍棋變化的餘地,與現代圍棋完全吻合。
象棋源於先秦時期,在唐代仍處於演變之中,不如圍棋流行,但圍棋、象棋均以比賽智力為主。
彈棋在漢魏期間開始流行,主要靠技巧取勝,有一定的比賽規則,有類于現代的康樂棋、檯球遊戲。
唐代十分流行的體育活動還有拔河、角抵、蕩秋千、射箭、划船等。
唐時稱拔河為/拔河戲”,規模很大,比賽時群噪歌謠,聲振遠近。
角抵又稱角力、相撲,即今之摔跤。
玄宗時每賜宴均設角抵觀賞,熱鬧非凡。
秋千,又稱彩索、彩繩,尤為婦女、兒童所喜愛。
杜甫詩“萬里秋千習俗同”,反映了蕩秋千的盛行。
節日風俗唐代節日眾多,活動豐富,氣氛熱烈,將唐人的社會生活點綴得絢麗多姿。
除夕與元旦。
除夕是每年的最後一天。
元旦是每年的最初一天,即正月一日,又稱為元日、正日、元正等。
一為歲末,一為歲首,頗受唐人重視。
在唐代,除夕之夜與元旦之晨是連袂齊過的,形成了“守歲”的習俗,即人們從除夕之夜一直歡樂到元旦天明,通霄達旦,徹夜不停。
此時,千家萬戶闔家團聚,大設酒席,同時進行歌舞娛樂,還焚燒紙錢,祭祀祖先,並燃放爆竹,辟鬼去邪。
當時燃放爆竹是將幹竹子放在火上爆燒,使之清脆作響,故亦稱為爆竿。
上元節。
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後世稱為元宵節。
因上元之夜以觀燈為主,故亦稱為燈節。
上元之夜以京師長安最為精彩,各種彩燈爭奇鬥豔,觀燈的人們傾城而出,前呼後擁,人聲鼎沸,場面熱烈。
玄宗時為宣揚其太平盛世,特改上元節為三個晚上,從正月十四夜起,一連三夜狂歡不止。
上元節時,還舉行大量歌舞活動,以踏歌為盛,人們成群結隊,手挽著手,踏地為節,邊歌邊舞,歡樂熱鬧的氣氛,使人如醉似癡。
寒食節與清明節。
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為寒食節,禁火三日,只能吃冷食,故又稱“冷節”。
寒食節後兩日為清明節。
由於前後緊連,唐人常將兩個節日合在一起過。
節日裏除冷食外,上墳掃墓已成風俗,掃墓歸來,要戴柳簪發,謂“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
節日裏還開展多項體育活動,如擊鞠、蕩秋千、鬥雞等。
上巳節。
夏曆三月三日為上巳節,人們除了修禊,主要是尋春郊遊,進行“踏青”活動。
修禊是人們在節日裏紛紛來到江渚池沼的水邊,以春水洗滌污垢,以除病去疾,驅邪避怪,並戲水嬉戲,遊玩取樂。
踏青是人們相攜來至郊外,尋春賞花,宴飲會友,或促膝談心,或清歌吟唱,盡情地欣賞大自然的明媚春光。
端午節。
夏曆五月五日為端午節,亦稱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
節日裏,人們除吃粽子、飲雄黃酒、系彩絲、掛香囊外,還舉行龍舟競渡表演和鬥百草活動。
龍舟競渡尤盛於南方水鄉,比賽時水上萬舟齊發,水浪翻騰,舟子奮力划船,觀眾齊聲呐喊,聲振天地,精彩熱烈。
鬥百草是比賽誰的花草種類多、品種奇。
七夕節。
夏曆七月七日為七夕節,是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
七夕之夜,人們擺設花果酒脯之類的祭品,輕奏琴弦,對天乞祈。
婦女們則以穿針引線的方式向織女乞巧,希望有一雙像織女那樣的巧手。
唐人林傑《乞巧》詩雲: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手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中秋節。
夏曆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唐人於此夜有賞月習俗,尤其被文人學士所熱衷。
白居易有詩曰:“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
”賞月時還多兼備酒宴和管弦,對月飲酒酬合,有情有趣,格調清雅。
重陽節。
夏曆九月九日為重陽節。
節日裏人們舉行登高活動,飲菊花酒,佩茱萸袋,還賦詩興致,寄託情懷。
登高是重陽節的主要活動,向高處攀登者即為登高,以登山為主,兼之登城、登臺、登塔、登樓等等。
人們往往借此言情詠志,內容健康高雅。
[①]《新唐书》卷三四《五行志》。
[②]《旧唐书》卷一七三《李珏传》。
[③]《旧唐书》卷四五《舆服志》。
[④] 阴法鲁:《唐代西藏马球戏传入长安》。
《历史研究》1959年6期。
[⑤] 王赛时:《唐代马球综考》,《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
[⑥] 王永平:《唐代游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⑦]《全唐诗》卷四七二。
(资料来源:《历史教学》2000年第2期) 松蘭/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科舉考試制度的再審視與科舉制歷...|日誌首頁|漢唐節日飲食禮俗的形成與特徵...上一篇科舉考試制度的再審視與科舉制歷史作用芻議...下一篇漢唐節日飲食禮俗的形成與特徵...回應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好友動態
[此功能已終止服務]
加我為好友以分享的心意發表文摘,資料來源皆為mail擷取&網路整理。
若發現有您的著作而不願在此分享,請見諒並留言與來信告知,將為您處理~
這裡是一個無所不談的天地有心事嗎?心裡鬱卒嗎?工作不順嗎?失戀了?想找人講話?想知道各種希奇古怪的事嗎?可以來這裡哦;
喜歡推理,旅遊,趴趴走,又喜歡學習心知的人也歡迎來這裡哦
有著上下午千年歷史的中華民族,即是上各文化,其文化傳統一向博大精深,分類方式也多種多樣,其中一種籠統的紛法是稱為廟堂文化和在野文化,也稱官文化和俗文化。
「官」、「俗」兩字涵蓋極廣,前者包括所有可見諸於史冊典籍的記載,一般有史可查有據可考;後者則秘密流傳於民間,不能廣為人知,甚至世人以為怪異邪惡,非但不被理解,反而加以排斥打壓。
記載了流傳於民間和江湖中的旗方藝術,分「絕」、「祕」、「玄」、「巫」、「雜」五卷,涵蓋三教九流諸般秘密法門,內容涉及佛道儒各流派、醫卜巫蠱、風水數術、星相地理、武術神功、美容養生、驅邪拿怪、生財救人、賭博千術……等等各方面的知識祕術,千奇百怪,無所不包,……民間祕術大百科全書!武林高手、江湖奇人、功夫異術,把脈捉妖、畫符驅鬼、風水地理、陰陽八卦、看相摸骨……日誌相簿影音
HiNet部落格背景音樂功能下架
生活百科社會科學天地自然科學與超自然事件簿文學哲學藝術人文天地蘭花草美麗福爾摩沙Formosa東方明珠~中華文明從過去到現在~世界文化之旅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yikinki123's新文章敦煌飛天的故事,敦煌壁畫圖高清欣賞,最後二張美的攝人心魂!這些驚為天人的「飛天敦煌仙女」,從第一眼便保存至今中國上古的八大姓氏,如果你是其中之一,很可能是上古大神的後代中華姓氏起源:快來看看,你是炎黃子孫還是蚩尤後代?中華民國4位醜女,嫁的丈夫皆高官帥哥,凡事醜女說了算!極簡古代制度史——隋唐官制(三省六部制)宋朝官員制度是怎樣的?宋朝官員品級一覽極簡中國制度史——宋代官職對應品級與官職機構的發展此神秘王國在中國版圖上存在兩千餘年,直到解放前才消失福建有5大獨特美女,莆田的實在太美了!天問朝代:先秦作者:屈原千古絕對「煙鎖池塘柳」的下聯是什麼?這是我聽過的最美的答案!千古絕對——煙鎖池塘柳的下聯集錦,諸君可有新聯一試?你不知道的川菜和江湖菜菜系分類只有:家常菜、江湖菜和宮廷菜,絕不是粵菜、魯菜、川菜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你了解字體設計的發展史嗎?
累積|今日loading......
平均分數:0顆星投票人數:0人我要評分:
關鍵字
yikinki123'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我的相簿
延伸文章資訊
- 1唐宋都城社會結構研究︰對城市經濟與社會的關注 - 博客來
唐宋都城城關區的經濟功能及其變遷 街道︰唐代都城社會的線形空問(上) 街道︰唐代都城社會的線形空間(下) 下編 唐宋都城人口結構變化與畸形消費的增長
- 2唐代社會生活概述@ 東方明珠~中華文明 - 隨意窩
唐代社會生活概述 劉玉峰 衣食住行唐代的服飾在形制、質料、顏色諸方面仍有法規上的尊卑貴賤之別。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初定服飾之制,規定了祭服、朝服(又名具 ...
- 3唐五代宋初城市社會中下階層研究
城市人口結構與主體人群的變化,是唐宋時期城市社會發展變化的最重要和最 ... 通過梳理活躍在唐朝長安城中的“小兒”這一特殊群體,探討宦官勢力在都城 ...
- 4唐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唐朝(中古漢語:dang - IPA/*d(ʱ)ɑŋ/,618年6月18日-907年5月12日),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3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李渊祖父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 ...
- 5唐宋时期社会阶层内部结构的变化——唐宋变革笔谈(四)
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说,唐史可以为分前后两期,其分野在唐朝中叶,“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