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乾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乾陵主陵利用梁山的天然地形營建,梁山原有三峰,北峰最高,南側兩峰較低,東西對峙,地宮位於北峰下;神道從南二峰之前開始,第一道門闕為殘高約8米的土闕,是為進入陵域 ... 唐乾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的主題是唐高宗和皇后武氏合葬的乾陵。

關於遼代同名陵墓,請見「遼乾陵」。

乾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所在陝西省咸陽市乾縣坐標34°34′23.37″N108°13′6.94″E/34.5731583°N108.2185944°E/34.5731583;108.2185944分類古墓葬時代唐編號1-171 乾陵是一座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咸陽市乾縣梁山的唐朝墓葬,位於今陝西西安市西北方向85千米處,為唐高宗李治與皇后武則天的合葬墓。

乾陵建成於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龍二年(706年)加蓋,採用依山為陵的建造方式。

乾陵最著名的就是它氣勢磅礴的陵園規劃,以及地表上大量的唐代石刻。

除主墓外,乾陵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

[1]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截至2013年僅開掘了五個陪葬墓,從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目次 1歷史 2建築佈局 2.1主陵建築 2.2陪葬墓群 2.3其它建築 3發掘與保護 4參考文獻 4.1引用 4.2書籍 5參見 歷史[編輯] 弘道元年(683年),武則天任命吏部尚書韋待價負責乾陵的工程,次年8月李治下葬,之後乾陵工程繼續進行。

[2][3]神龍二年(706年)5月,唐中宗李顯下令將武則天葬入。

此前一年,唐中宗還赦免了在武則天統治時期因為政治問題而被迫害致死的皇族[4],並且將他們重新厚葬,其中就包括了永泰公主李仙蕙、懿德太子李重潤、章懷太子李賢三人。

除此之外,在706年,乾陵還加建了許王李素節、澤王李上金、義陽公主李下玉等陪葬墓。

唐朝末年黃巢之亂,黃巢打算盜墓,於是動用了40萬大軍,挖出一條40餘米深的大溝,也沒找到墓道口。

天祐二年(904年)正月丁丑,乾陵下宮被盜焚[5],兩年後,唐朝政權滅亡。

五代十國期間,後梁崇州節度使溫韜組織軍隊發掘所有唐朝皇陵,只有乾陵因建築牢固而得以倖免[6]。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發生嘉靖大地震,幾乎把陵園完全毀掉[7][8][9]。

1958年,當地幾個農民放炮炸石,無意間炸出墓道口。

1960年2月,「乾陵發掘委員會」在陝西成立,經初步發掘確認被炸處是地宮墓道,並準備繼續發掘。

但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對《乾陵發掘計劃》作出「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的批示。

之後,國務院又再發通知要求「全國帝王陵目前先不要挖」,乾陵的發掘就此停止[10]。

由於乾陵墓道完整,且尚未發現新的盜洞,目前許多專家認為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盜掘的陵墓[11]。

建築佈局[編輯] 主陵建築[編輯] 乾陵總平面 乾陵陵域內分陵墓與寢宮兩大部分,寢宮部分以宮室之制建朝與寢,內設神座,有宮人按「事死如事生」之制內侍,並依朔望和節日上祭。

寢宮位置史載不詳,可能在西南方邀駕宮附近。

陵墓部分整體佈局仿唐長安城,原有內外兩重城垣,其中內城城垣環於梁山主峰四周,海拔高度為1,049米[12],在唐代首都長安(今西安)西北方向約85公里處[13],遺址南北長1450米,東西各長1582米和1438米,寬2.5米,總面積約230萬平方米,西南角微內收,呈不規則正方形。

其四周建有包磚土闕,四邊正中置門,東為青龍門,南為朱雀門,西為白虎門,北為玄武門,四門之外亦有包磚土闕。

外城城垣遺址位於南側第二道門闕外,走向與內城城垣大體平行,兩者間距約220米,與《長安志圖·唐高宗乾陵圖》相符合,為唐代帝陵中首次發現的雙重城垣。

神道長約4公里,南端前後設三道門闕,象徵長安的3座宮門,3對土闕相間隔的區域分別比附長安城的皇城、宮城和外郭城。

[14] 乾陵主陵利用梁山的天然地形營建,梁山原有三峰,北峰最高,南側兩峰較低,東西對峙,地宮位於北峰下;神道從南二峰之前開始,第一道門闕為殘高約8米的土闕,是為進入陵域的標誌;第二道門闕建於高約40米的南二峰上,殘高約15米,二闕之間留有瓦礫。

在司馬道東側東乳峰腳下,有60朝臣祠堂遺址,有關專家據《長安志圖》載狄仁傑等60朝臣姓名推測,此祠堂中壁畫應與貞觀十七年(643年)2月,唐太宗李世民在長安城大明宮內的凌煙閣為長孫無忌等24功臣畫像大體相同。

[14] 自此沿神道向北,兩旁現有華表、飛馬、朱雀各1對,仗馬及牽馬人5對,翁仲10對;碑1對,東為無字碑,西為述聖記碑;碑以北為第三道門闕,從下部殘存的條石基礎看,闕身皆附有二重子闕;門內左右排列當時臣服於唐朝的外國君王石像(又稱蕃酋像或蕃臣像)61座,像的背面刻有國名和人名[15]。

1556年1月23日嘉靖大地震[16],六十一尊雕像中有六十尊被震損[15]。

截至2003年,61尊石像中已有36位石人的身份得到確認(佔總數的59%),均為唐西北地區安北、安西、北庭三個大都護府管理下的少數民族官員以及蔥嶺以西諸國的部落酋長,為當地有影響、有威望的少數民族人物[17]。

蕃臣像北面即內城南門朱雀門,門外置石獅、石人各1對,[18]門內有祭祀用的主要建築獻殿遺址;獻殿之北為地宮,高踞於陵園最北。

墓門在梁山主峰東南坡中腰處,有隧道直通山腹玄宮。

隧道口以條石封閉,鐵汁灌注,外以夯土封固[14]。

由於李治和武則天均在位於盛唐時期,乾陵內藏十分豐富。

李治生前酷愛書法,臨終遺囑把他所收藏的書字埋在墓內,據說王羲之的絕世之作《蘭亭集序》也在乾陵之中(另有一說是陪葬於唐太宗昭陵中)[19]。

翁仲像處望主陵第三道門闕處望主陵第三道門闕處回望雙乳峰及第二道門闕第三道門闕(東側闕台) 華表飛馬朱雀翁仲六十一蕃臣像局部郭沫若題乾陵墓碑 陪葬墓群[編輯] 馬球圖,章懷太子墓甬道西側壁畫 懿德太子墓中出土的三彩馬,現為陝西歷史博物館內藏品 除主陵外,乾陵陵區還包括17座葬有皇子、公主和大臣的陪葬墓(實地勘測結果,史書記載僅有十六座[20]),包括: 皇子:高宗子章懷太子李賢墓[21]、高宗子澤王李上金墓、高宗子許王李素節墓、中宗子懿德太子墓[22]、李賢子邠王李守禮墓; 公主:高宗女義陽公主墓、中宗女新都公主墓、中宗女永泰公主墓[23]、睿宗女安興公主墓; 大臣:王及善墓、薛元超墓、楊再思墓、劉審禮墓、豆盧欽望墓、劉仁軌墓、李謹行墓、高侃墓。

其中,永泰公主墓和懿德太子墓為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座按號墓為陵制度修建的墓葬[22][23]。

截至2013年,已發掘五座陪葬墓[1][18],分別是永泰公主墓[24]、章懷太子墓[25]、懿德太子墓[26],中書令薛元超墓,和左衛大將軍李謹行墓。

[1][18]由於時代久遠和史書失載,乾陵周圍的陪葬者及其墓地已經不能對號入座,除已經開掘的外,其餘陪葬墓墓主無法確定[27]。

陵墓裝飾方面,章懷太子墓中共有壁畫50餘組,面積近400平方米,畫面保存完整,其中就包括了馬球圖等作品。

永泰公主墓更多的是體現生前身邊的人物,而懿德太子墓中的壁畫展現的則是墓室主人生前顯赫的地位和奢華的生活情景。

[28] 出土文物方面,章懷太子墓中共出土600多件隨葬品,其中絕大多數為陶器,其中有三彩女立俑1件,男立俑1件,武士俑2件,文臣俑1件,鎮墓獸2件,三彩馬1件,三彩牽馬俑1件,綠釉花盆1件,彩繪塔式罐1件;[25]懿德太子墓中出土文物1000多件,其中哀冊殘片11件,三彩釉陶馬1對,三彩釉陶男騎馬武士俑1件,三彩釉陶男騎馬俑1件,貼金鎧甲男騎俑1件,奏樂男騎俑1件,帷帽男騎俑1件,幞帽男騎俑1件,小冠男騎俑1件,虎頭風帽男騎俑1件,三彩釉陶碗2件、三彩釉陶耳杯2件、三彩釉陶細頸瓶2件、三彩釉陶硯台2件。

赫釉碗5件、儲釉缽3件、赫釉豆1件、儲釉盤1件、黃釉盤1件、赫釉熏爐1件、儲釉三足爐2件。

陶盤6件、井圈2件、房屋模型2件、三足爐3件、三足座1件、陶瓶1件、陶缸4件,金器8件,銅鎏金馬飾19件,鐵馬鐙5件。

[26]永泰公主墓中出土陶俑777件,其中鎮墓俑4件(可恢復原狀的只有1件),鎮墓獸4件(可恢復原狀的只有1件),男騎俑192件,女騎俑76件,男立俑264件,女立俑100件,男騎胡俑18件,男騎樂俑27件,馬俑42件,牛俑3件,豬俑2件,駝俑3件;此外還有三彩男騎馬俑24件,三彩女騎俑3件,三彩女立俑6件,三彩男立胡俑24件,三彩男騎胡俑1件,三彩馬俑10件,木俑33件,金器8件,通馬飾77件,銅花形飾品6件等。

[24] 其它建築[編輯] 下宮是唐朝皇帝謁陵時的臨時住所,也是守陵妃嬪宮眷的住所。

位於主陵西南方向的下宮是乾陵最大的地面建築群。

唐朝末年,下宮即已被盜焚[5],大部分遺址現為耕地[29]。

發掘與保護[編輯] 乾陵於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0] 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開掘的陪葬墓中,在章懷太子墓甬道旁的第三天井處發現一個長0.7米、寬0.6米的盜洞,盜墓者將後室棺槨內隨葬品劫掠一空,墓主人屍體僅剩散亂丟棄的殘骨。

經查得知該墓系早年被盜。

[25]在懿德太子墓甬道西側發現一處長0.6米,寬0.4米的盜洞,位於東西兩側的第四個天井中的陪葬品被盜掘一空。

[26]在永泰公主墓的第六、第五天井之間發現一處早期盜洞,在盜洞中還發現一具疑似盜墓者的人骨架,墓葬中的壁畫由於受到從盜洞中灌下的雨水的侵蝕,損毀比較嚴重。

[24]開掘後,這些陪葬墓中未被盜走或破壞的隨葬品以及壁畫[31]都得到了細緻的研究和保護。

曾參加半坡遺址和法門寺地宮文物發掘與保護的石興邦等陝西專家認為,開發乾陵的條件已基本成熟。

從1995年起,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石興邦連續多年向全國人大提出發掘乾陵的提案。

但這一提議受到了全國大多數文物專家的質疑和否定。

持否定觀點的專家認為,應該等技術條件成熟之後再發掘。

[32] 2008年5月1日,陝西省文物局《唐乾陵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正式開始實施。

該辦法對乾陵保護區內的土地使用、工程作業等行為進行了限制,並明確規定了賞罰措施。

[33]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01.11.2Eckfeld,Tonia.ImperialTombsinTangChina,618-907:ThePoliticsofParadise.NewYork:Routledge.2005:26-27.ISBN 0-415-30220-X.  ^資治通鑑卷208 ^中国旧历转换器.中央研究院.[2013-1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2)(中文(臺灣)).  ^《新唐書·本紀四·則天皇后中宗》:神龍元年正月,……甲辰,皇太子監國,大赦,改元。

丙午,復於位,大赦,賜文武官階、爵,民酺五日,免今歲租賦,給復房州三年,放宮女三千人。

……甲子,皇后韋氏復於位,大赦,賜酺三日,復宗室死於周者官爵。

^5.05.1《新唐書·本紀第十·昭宗哀帝》天祐二年正月......丁丑,盜焚乾陵下宮。

^《新五代史·溫韜傳》 ^1556年嘉靖大地震.[2014-0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3).  ^張安良、米豐收、種瑾.1556年陕西华县大地震形变遗迹及华山山前断裂古地震研究.地震地質.1989,3.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我国历史上的地震灾害.民防網.2007-07-06[2007-11-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9)(中文(中國大陸)).  ^乾陵:唯一未被盗的唐帝陵为何一直没发掘?【2】.人民網.2013-07-26[2013-1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6)(中文(中國大陸)).  ^齊東方.乾陵之谜(二):乾陵到底有没被盗.人民網.[2010-01-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04)(中文(中國大陸)).  ^Eckfeld,Tonia.ImperialTombsinTangChina,618-907:ThePoliticsofParadise.NewYork:Routledge.2005:21.ISBN 0-415-30220-X.  ^Valder,Peter.GardensinChina.Portland:TheTimberPress,Inc.2002:80.ISBN 0-88192-555-1.  ^14.014.114.2殷約哲,楚雲.陕西乾陵——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夫妻皇帝合葬墓.百姓生活.2009-07:63–65.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15.015.1乾陵六十一藩臣石像.中國咸陽.2009-04-27[2013-1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3)(中文(中國大陸)).  ^《同官縣誌》:「嘉靖三十四年大飢,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有聲……」。

^樊英峰.乾陵61蕃臣像补考.文博.2003-03:56–60;66.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18.018.118.2乾陵概况.中國乾陵.[2013-1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中文(中國大陸)).  ^《兰亭集序》真迹下落之谜被传随葬李治乾陵.搜狐文化.2012-10-05[2013-1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4)(中文(中國大陸)).  ^劉敦楨.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4.ISBN 7-112-01929-X.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章怀太子墓介绍.中國乾陵.[2013-1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中文(中國大陸)).  ^22.022.1懿德太子墓介绍.中國乾陵.[2013-1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中文(中國大陸)).  ^23.023.1永泰公主墓简介.中國乾陵.[2013-1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中文(中國大陸)).  ^24.024.124.2唐永泰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64-01:7–33.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25.025.125.2唐章怀太子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07:13–25.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26.026.126.2唐懿德太子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07:26–32.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張永祥.乾陵陪墓葬的两个有关问题.文博.1989-02:59–63.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李寧.唐乾陵墓室壁画的艺术特点及历史原因.裝飾.2006-11:102.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李彪.航拍照片上发现乾陵下宫遗址(图).騰訊網,來源:華商報.2007-07-17[2015-0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簡體中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名录.國家文物局.[2013-1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6)(中文(中國大陸)).  ^乾陵壁画恢复原样.網易新聞.2007-07-06[2013-1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中文(中國大陸)).  ^乾陵:唯一未被盗的唐帝陵为何一直没发掘?【4】.人民網.2013-07-26[2013-1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6)(中文(中國大陸)).  ^唐乾陵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陝西省文物局.2008-05-05[2013-10-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5)(中文(中國大陸)).  書籍[編輯] 付熹年,《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二卷·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築》,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年,ISBN978-7-112-03123-8 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築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4年,ISBN978-7-112-01929-8 袁富民,乾縣縣誌編纂委員會,《乾縣誌》,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ISBN978-7-224-06252-6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唐乾陵 參見[編輯] 無字碑 嘉靖大地震 閱論編陝西省境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市 大雁塔 小雁塔 興教寺塔 西安城牆 西安碑林 半坡遺址 豐鎬遺址 阿房宮遺址 漢長安城遺址 大明宮遺址 秦始皇陵 西安事變舊址 藍田猿人遺址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 西安清真寺 杜陵 姜寨遺址 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 灞橋遺址 華清宮遺址 仙遊寺法王塔 西安鐘樓、鼓樓 水陸庵 康家遺址 老牛坡遺址 櫟陽城遺址 東渭橋遺址 西漢帝陵注1 鳩摩羅什舍利塔 公輸堂 香積寺善導塔 西安城隍廟 八雲塔 重陽宮祖庵碑林 秦東陵 明秦王墓 長安聖壽寺塔 長安華嚴寺塔 昭慧塔 大秦寺塔 易俗社劇場 楊官寨遺址 魚化寨遺址 西峪遺址 建章宮遺址 圜丘遺址 竇太后陵 鳳棲原西漢家族墓地 薄太后陵 藍田呂氏家族墓地 敬德塔 大學習巷清真寺 東馬坊遺址 中渭橋遺址 西安二龍塔 戶縣化羊廟東嶽獻殿 革命公園 葛牌鎮紅25軍軍部舊址 銅川市 藥王山石刻 黃堡鎮耀州窯遺址 玉華宮遺址 耀縣文廟 神德寺塔 祋祤宮遺址 重興寺塔 延昌寺塔 宜君石窟群 陝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舊址 寶雞市 周原遺址 秦雍城遺址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 慈善寺石窟 石摞摞山遺址 北首嶺遺址 鳳凰山遺址 楊家村遺址 法門寺遺址 太平寺塔 周公廟 扶風城隍廟 楊珣碑 水溝遺址 益家堡遺址 橋鎮遺址 趙家台遺址 茹家莊遺址 成山宮遺址 李茂貞墓 淨光寺塔 金台觀 古邰國遺址注2 血池遺址 孫家南頭倉儲遺址 柳巷城遺址 石鼓山墓地 太公廟秦公墓 寶雞申新紗廠舊址 咸陽市 茂陵 霍去病墓 昭陵 乾陵 順陵 大佛寺石窟 昭仁寺大殿 秦咸陽城遺址 長陵 鄭國渠首遺址 甘泉宮遺址 泰陵 西漢帝陵注1 三原城隍廟 泰塔 涇陽崇文塔 武陵寺塔 咸陽文廟 彬縣開元寺塔 古邰國遺址注2 秦直道遺址注3 鄭家坡遺址 秦直道起點遺址 沙河古橋遺址 安仁瓷窯遺址 漢雲陵 興寧陵 清梵寺塔 報本寺塔 武功城隍廟 北杜鐵塔 安吳堡戰時青年訓練班革命舊址 宏道書院 永康陵 碾子坡遺址 咸陽秦王陵 金川灣石窟 馬欄革命舊址 渭南市 司馬遷墓和祠 西嶽廟 唐橋陵 魏長城遺址 永陵 韓城大禹廟 甜水溝遺址 元君廟—泉護村遺址 京師倉遺址 良周遺址 唐代帝陵 倉頡墓與廟 韓城普照寺 韓城文廟 韓城城隍廟 党家村古建築群 澄城城隍廟神樓 橫陣遺址 梁帶村遺址 精進寺塔 百良壽聖寺塔 法王廟 北營廟 玉皇后土廟 玄武廟青石殿 慶安寺塔 豐圖義倉 渭華起義舊址 南沙遺址 下河西遺址 十二連城烽火台遺址 徵邑漕倉遺址 潼關故城 堯頭窯遺址 永垣陵 北周成陵 李重俊墓 唐惠陵 李氏家族墓地 法源寺塔 慧徹寺南塔 羅山寺塔 崇壽寺塔 大象寺塔 韓城九郎廟 慶善寺大佛殿 紫雲觀三清殿 合陽文廟 慧照寺塔 橋上橋 毓秀橋 楊虎城舊居 劉家窪遺址 弘農楊氏家族墓地 楊震家族墓地 富平萬斛寺塔 蒲城海源寺塔 合陽千金塔 柳枝關帝廟 馬莊華嚴寺 蒲城考院 延安市 延安革命遺址 黃帝陵 瓦窯堡革命舊址 鐘山石窟 延一井舊址 洛川會議舊址 石泓寺石窟 萬安禪院石窟 吳旗革命舊址 保安革命舊址 龍王辿遺址 楊家墳山遺址 秦直道遺址延安段 鐵邊城遺址 開元寺塔 柏山寺塔 福嚴院塔 萬鳳塔 清涼山萬佛洞石窟及琉璃塔 蘆山峁遺址 城台石窟 金盆灣八路軍三五九旅旅部舊址 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舊址 延安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舊址 美軍駐延安觀察組駐地舊址 張思德犧牲紀念地 漢中市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武侯墓 龍崗寺遺址 李家村遺址 張騫墓 蔡倫墓和祠 開明寺塔 五門堰 張良廟 靈岩寺摩崖 何家灣遺址 寶山遺址 寧強羌人墓地 漢中東塔 良馬寺覺皇殿 智果寺 勉縣武侯祠 青木川老街建築群 青木川魏氏莊園 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舊址 榆林市 統萬城遺址 府州城 白雲山廟 楊家溝革命舊址 石峁遺址 李家崖城址 麟州故城 吳堡石城 榆林衛城 盤龍山古建築群 姜氏莊園 銀州故城 代來城城址 走馬梁漢墓群 楊橋畔漢代城址與墓地 鴻門寺塔 七星廟 綏德黨氏莊園 米脂常氏莊園 小河會議舊址 商洛市 花石浪遺址 東龍山遺址 洛南盆地舊石器地點群 紫荊遺址 商洛崖墓群 騾幫會館 安康市 劉家營遺址 瓦房店會館群 鳳堰梯田 注1:西漢帝陵為咸陽市和西安市共有。

注2:古邰國遺址為咸陽市和寶雞市共有。

注3:秦直道遺址,亦為內蒙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見: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各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索引:京·津·冀·晉·蒙·遼·吉·黑·滬·蘇·浙·皖·閩·贛·魯·豫·鄂·湘·粵·桂·瓊·渝·川·貴·雲·藏·陝·甘·青·寧·新 閱論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含立項項目)華北北 京 圓明園 周口店 河 北 元中都 泥河灣 趙王城 中山古城 鄴城 山 西 晉陽古城 蒲津渡與蒲州故城 陶寺 內蒙古 遼上京 薩拉烏蘇 和林格爾土城子 東北遼 寧 牛河梁 金牛山 吉 林 集安高句麗 渤海中京 羅通山城 磨盤村山城 黑龍江 渤海上京 金上京 華東江 蘇 鴻山 揚州城 闔閭城 龍虬莊 浙 江 良渚 大窯龍泉窯 上林湖越窯 馬家浜 安吉古城和龍山越國貴族墓群 安 徽 明中都皇故城 凌家灘 壽春城 蚌埠雙墩 禹會村 山 東 曲阜魯國故城 大運河南旺樞紐 城子崖 大汶口 臨淄齊國故城 兩城鎮 福 建 萬壽岩 城村漢城 江 西 御窯廠 吉州窯 吳城 漢代海昏侯國 中南河 南 殷墟 隋唐洛陽城 漢魏洛陽故城 鄭韓故城 鄭州商城 三楊莊 偃師商城 城陽城址 仰韶村 二里頭 賈湖 廟底溝 大河村 湖 北 熊家塚 盤龍城 楚紀南城(含八嶺山) 銅綠山 龍灣 屈家嶺 石家河 蘇家壟墓群 湖 南 長沙銅官窯 城頭山 里耶古城 老司城 炭河裏 廣 東 筆架山潮州窯 方濟各沙勿略墓園及大洲灣 廣 西 甑皮岩 靖江王府及王陵 合浦漢墓群與漢城 西南四 川 三星堆 金沙 邛窯 重 慶 釣魚城 貴 州 可樂 雲 南 太和城 西北陝 西 陽陵 秦始皇陵 大明宮 漢長安城未央宮 漢長安城(不含未央宮) 秦咸陽城 統萬城 龍崗寺 乾陵 阿房宮 周原 杜陵 石峁 甘 肅 鎖陽城 大地灣 青 海 喇家 寧 夏 西夏陵 新 疆 北庭故城 蘇巴什佛寺 注:斜體項目為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而未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的項目。

立項時遺址公園全稱為「XX考古遺址公園」,列入正式名單後全稱為「XX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唐乾陵&oldid=72121820" 分類:​陝西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咸陽墓葬唐十八陵乾縣國家4A級旅遊景區隱藏分類:​含有訪問日期但無網址的引用的頁面優良條目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 導覽菜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賬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香港繁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最近修改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載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مصرىCatalàDeutschEnglishEspañolFrançaisBahasaIndonesiaNorskbokmålPolskiPortuguês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venska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