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演變_百度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漢字演變是研究文字演化的書籍,本書共選取常用漢字500字(加上釋文中提到的通用字、假借字等共為660多字),每字依次列舉陶器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5 ...
漢字演變是一個多義詞,請在下列義項上選擇瀏覽(共2個義項)
添加義項
▪書籍
▪漢字學課程
反饋
分享
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https://baike.baidu.hk/item/漢字演變/635905
複製
複製成功
漢字演變
(書籍)
編輯
鎖定
漢字演變是研究文字演化的書籍,本書共選取常用漢字500字(加上釋文中提到的通用字、假借字等共為660多字),每字依次列舉陶器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5種字體(其中有的已簡化,另加簡化字楷書,共九種字體)。
金文的少數字用籀文或戰國文字等字體代替。
中文名
漢字演變
外文名
theevolutionofChinesecharacters
性 質
一本研究文字演化
字 數
49888
收錄字數
500
目錄
1
漢字數量
2
漢字趨勢
3
自然流變
▪
漢字結構
▪
漢字數量
▪
漢字讀音
▪
漢字字義
▪
規範化問題
▪
發展啓示
4
演變過程
▪
起源
▪
甲骨文
▪
金文
▪
大篆
▪
小篆
▪
六國文字
▪
隸楷
▪
簡化
5
文化源流
6
圖書簡介
漢字演變漢字數量
編輯
漢字是語素文字,總數非常龐大。
漢字總共有多少字?到目前為止,恐怕沒人能夠答得上來非常精確的數字。
關於漢字的數量,根據古代的字書和詞書的記載,可以看出其發展情況。
秦代的《倉頡》、《博學》、《爰歷》三篇共有3300字,漢代揚雄作《訓纂篇》,有5340字,到許慎作《説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晉宋以後,文字又日漸增繁。
據唐代封演《聞見記·文字篇》所記晉呂忱作《字林》,有12824字,後魏楊承慶作《字統》,有13734字,梁顧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
唐代孫強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
到宋代司馬光修《類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
1915年歐陽博存等的《中華大字典》,有48000多字。
1959年日本諸橋轍次的《大漢和辭典》,收字49964個。
1971年張其昀主編的《中文大辭典》,有49888字。
隨着時代的推移,字典中所收的字數越來越多。
1990年徐仲舒主編的《漢語大字典》,收字數為54678個。
1994年冷玉龍等的《中華字海》,收字數更是驚人,多達85000字。
如果學習和使用漢字真的需要掌握七八萬個漢字的音形義的話,那漢字將是世界上沒人能夠也沒人願意學習和使用的文字了。
幸好《中華字海》一類字書裏收錄的漢字絕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歷史上存在過而今天的書面語裏已經廢置不用的字。
有人統計過十三經(《易經》、《尚書》、《左傳》、《公羊傳》、《論語》、《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數為589283個字,其中不相同的單字數為6544個字。
因此,實際上人們在日常使用的漢字不過六七千而已。
漢字演變漢字趨勢
編輯
漢字演變
漢字從甲骨文以來發生了許多變化。
根據史實,這些變化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改革和自然流變。
漢字改革是指人們有意識地、主動地治理漢字的過程,而漢字的自然流變是指漢字自然的變化過程。
漢字的改革一般是非連續的、劇烈的、短期內完成的;而漢字的自然流變是連續的、緩慢的、長期的。
漢字的自然流變有時間上的因素,也有地理上的因素,它使得漢字的字形、字音、字義多樣化,造成異體字越來越多,字音讀法不同,字義發生變化,導致了漢字不統一、不規範。
因此,經過一段時間的自然演變後,人們必須對漢字進行改革,使得漢字規範化、統一化。
此外,漢字不可能一產生就很完美,就能滿足各個時期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因此隨着時代的進步,人們也會主動地改革漢字,使得漢字滿足生產力繼續發展的需要。
而當改革的措施推廣之後,漢字又開始新一輪的自然流變。
漢字的變化好像路的變化一樣。
路是人們走出來的;路走出來之後,人們隔一段時間就得修繕一次;修繕之後,路又漸漸發生一些變化,如變寬、變直、損毀,或者出現新的分支,需要再次修繕。
此外,隨着時代的發展,以前的路漸漸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需要建設新的道路,如鐵路、高速公路等等。
修路相當於漢字的改革,而路漸漸自然變寬、變直、損毀、分支等變化,相當於漢字的自然流變。
這兩種變化過程有着不同的性質、趨勢、規律和作用,因此過去我們籠統地把這兩種變化放在一起討論漢字的歷史演變,得出的一些結論,如“漢字的發展趨勢是由繁到簡”,難免模稜兩可,似是而非。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殷商)(周)(秦)(漢)(魏晉)漢字的演變過程,可以簡略歸納為五個階段:聲、形、象、數、理。
⑴“聲”是任何一種語言的必要組成部分。
在遙遠漫長的太古時代,人類從本能的“哭聲、笑聲……”或模仿大自然的“鳥鳴、蟲叫、獸吼、風聲、雷聲、雨聲……”中逐漸分化出具有一定意義、代表一定事物的“聲音”,這就是語音的進化。
例如:“ma、ba”用於代表“媽、爸”可能是從哭聲“啊……”中分化出來。
語音進化到現代,已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系統,漢語中大約有4×400=1600種聲音。
語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規律,從現代語言中可以分辯出一些線索。
例如:鵝、雞、鴨、貓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據其叫聲而定其名的,如“嘎、喵、咯”。
“哈、喔、噓、哎唷……”等聲音是直接表示人類在不同情緒下的自然發聲。
“五→午”、“苗→渺”、“木→冒”……音相通,意相聯。
【原文】木,冒也。
冒地而生東方之行,從屮、下象其根。
⑵“形”是語言的第二個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
在遠古時代人類主要面臨的是生存和種族延續問題。
在與大自然和猛獸毒蛇等的鬥爭過程中,有時需要用“形”或“畫”來表示事物。
例如:遠出狩獵,為了不至於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樹幹上做一些標記。
人類在狩獵時,也注意觀察野獸的足跡,以辨別出野獸的特性。
另外,人類也可能出於對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對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巖洞壁上,畫上“日、月、人、山、木、屮、動物、祖先……”等圖象。
《説文解字
[1]
》説,“黃帝的史官倉頡看見鳥獸的腳印,明白可以用形來區分事理,開始創造文字。
”故有“倉頡造字”的典故。
【原文】皇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háng野獸經過後留下的痕跡)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
“番→採田”,“番”謂田中野獸的腳印。
“採”辨別也,象獸指爪。
【原文】採,辨別也,象獸指爪,分別也。
獸足謂之番,從採、田,象其掌。
審,悉也,知審諦也,從宀、從採。
悉,詳盡也,從心、從採。
釋,解也,從採。
採取其分別物也。
由“圖畫”經過一個簡化過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徵,開始了“文字”的進化過程。
拼音文字是由原始圖象向表示聲音的字母方向發展,以語音作為主體。
漢字由原始圖象向“象、數、理”方向發展,用不同的圖象來表示各種各樣的意思。
⑶“象”是創造漢字和《易》説理預事的主要方法。
“日、月”等屬於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
這些基本部件相互組合,產生各種各樣的“象”,創造出更多的字。
基本部件和字還可以進行更高層次的組合,產生用於表示各種事物、各種意念的諸多文字。
【原文】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
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如:“明→日月”、“易→日勿→日月”,“旦→日一”(下邊的“一”表示“地”,與“☰”卦三陽爻象“天、人、地”相通),“顯→日業”(“業”,表示地上有茂密的樹木,“日”已上樹梢,太明“顯”了)。
這些字還可以組成更多的字。
如:“盟→明皿”、“踢→⻊易”、“濕→氵顯”、“但→亻旦”……。
造字和易理在這裏完全相通,即所謂的“取象生理”的模糊思維和“陰陽互動”的二分原理。
⑷“數”概念是人類長期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人類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無”和“有”。
沒水喝會渴,沒東西吃就會餓。
“有→月”字中“”表示手,“月”表示肉。
“有”字原意“手下有肉”,有肉吃就不會捱餓。
“有”進一步分化形成“一、二、三、多”等數的概念。
“數”向易符方向演變,逐漸從文字中分離,形成八卦,並在歷史上的夏、商、周時期形成《易經》(《連山》、《歸藏》、《周易》)。
例如:奇數(一、三、五、七、九)和偶數(二、四、六、八、十)是兩組不同性質的數。
若奇數屬陽,偶數則屬陰。
在《河圖》和《洛書》中以“黑、白”或“實心、空心”分別表示。
《易》中用“陽爻、陰爻”(、)表示。
數字“一、二、三”中若按《易》之思維,將“一”視為陽爻“”,“二”即為“陰爻”,“三”即為“☰”。
按陽爻重疊之原理,將陰爻也重疊,即為“、、☷”。
若再將“、”符號組合,即產生所有的易符。
研究“數”的加減乘除為算術。
研究“數”的“象”,並且以“象”説“理”,這是演繹《易經》了。
漢字中,字根重疊現象比比皆是,這是“數理”在造字中的具體表現。
例如:唱→口昌→ckv(“唱”,從口、昌聲)哭→吅犬→kv(“哭”,從吅、獄省聲)噪→口喿→口品木→zkv/zkvm(“喿→品木”,表示樹上有許多小鳥在嘰嘰喳喳的叫,“品”三口,評頭品足。
)囂→頁→xvy(“囂”,從、從頁。
頁,首也)土→十一→ti(《説文解字》中,土→二丨,從二,二為陰數,象地。
模糊元碼中按直觀分為“十一”,與“士→十一”相同。
)【原文】二,地之數也,從偶。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
士,事也。
數始於一,終於十,從一、從十。
孔子曰:推十合一為士。
壞→土不→ht(壞,一説瓦未燒,毀也。
)【原文】壞,丘再成者也。
一曰:瓦未燒,從土、不聲。
圭(guī)→土土→gtt(圭,瑞玉也,上圓下方。
)【原文】圭,瑞玉也,上圓下方。
公執桓圭,九寸;侯執信圭,伯執躬圭,皆七寸;子執谷璧,男執蒲璧,皆五寸。
以封諸侯,從重土。
垚(yáo)→土圭→ytv/ttt(元碼字典)(垚,土高也。
如:堯→垚兀,高也,從垚在兀上,高遠也。
)【原文】垚,高也,從三土。
堯,高也,從垚、在兀上,高遠也。
類似的例子還很多。
又如:石→磊,金→鑫,木→林→森,水→淼,火→炎→焱,又→雙,人→從→眾,乂→爻……。
通常,字根相重表示“多”,三重表示“眾”。
⑸“理”是“象、數”的擴展。
漢字外延的演變主要是通過“理”來擴大的,即相“象”的事物,“理”也相通。
例如:“明”本意是明亮,延伸出“眼睛看得清楚、心裏明白、事情變得明顯……”等。
上述漢字演變的五個階段“音、形、象、數、理”,本質上也是創造漢字的五種基本方法。
茲舉一例説明:“貓→犭苗→犭艹田”字,“犭、屮、田”都屬於象形,貓叫聲“miāo”,所以,“貓”聲定為“māo”,造字時聲部用“苗”字表示。
“苗→艹田”,音通“渺”,意為“田中渺小之草”。
貓可能是在神農氏農業耕種時期,才被人馴養用於對付損害農作物和糧食的老鼠的。
定十二生肖可能要早於這個時期,這也許是貓沒被收錄的原因。
漢字造字時,若兩個重疊表示多。
“艹→屮屮”表示草多,這是漢字造字中“數”的概念。
“苗”本意小苗,“苗”字也延伸為“可培育的人才”,蓋小孩、小苗相象,理則相通。
這樣,“苗”字外延就擴大了,這是,“理”的例子。
從“貓”字的解剖中,可以看到“聲、形、象、數、理”五種基本造字方法,並能看到漢字演變的歷史沿革。
漢字的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漢字字體的演變過程,按時代和字體的對應,大體上可分為六種字體,具體如下:行草帛,紙楷書漢,唐竹簡,帛隸書漢石小篆秦青銅器,石籀文周,春秋,戰國龜甲,獸骨甲骨文商周甲骨文我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文字,因刻在烏龜甲殼和牛的肩胛骨上,故稱"甲骨文".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氣候,習尚等許多方面,是研究當時歷史的重要資料.甲骨文先後出土約14萬片,單字總數約4500個,可認者約1700字.甲骨文是漢字的"祖先",距今約3000多年,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即從那時開始。
金文展示小篆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實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其中,統一文字就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政策.統一後的字稱為小篆.此種書體上承東周時秦國器銘與刻石文字,會融各地書風而成,為中國第一次統一之字體,居書史轉變之關鍵.秦文是在"金文","籀文"(大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書體,故秦文又稱"秦篆",後人又用"小篆"稱之,以與"大篆"區別.秦代刻石保存小篆書跡稍多,但仍算少,以秦始皇所立諸石最為重要,琅邪台,泰山原石及拓本殘存,則最能見其真相.一些刻在秦代度量衡上的文字,則體現出自然樸實的風格。
隸書:隸書,是小篆的簡便寫法,最早流行於秦代下層人物中間,相傳為程邈在監獄中將其整理成一種新字體.圖為湖北出土的秦隸竹簡。
隸書在漢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發展,變無規則的線條為有規則的筆畫,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圖為漢隸。
楷書:中國東漢(25--220)末年,一種新的漢字字體:楷書出現了.圖為楷書的創始人鍾繇。
楷書筆畫平直,字形方正,書寫簡便.直至今天,楷書仍是漢字的標準字體.圖為鍾繇作品《宣示表》。
草書與行書:古代的中國人還創造出了兩種可以快速書寫的字體:草書和行書.草書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種.圖為用章草書寫的漢木簡.。
中國浙江的"蘭亭碑亭"是個有名的地方,當年,王羲之在這裏寫下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圖為《蘭亭集序》的唐人摹本.。
行書"今草"是東漢(25--220)人張芝所創.圖為張芝寫的草書。
[2]
漢字演變自然流變
編輯
漢字演變漢字結構
漢字結構上的自然流變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異體字越來越多,也就是説同一個字不同的書寫形式越來越多;②筆畫的模式越來越多;③書寫方式越來越多。
漢字在起源之時,實際上是一幅幅逼真的圖畫,各個部落甚至各個人在寫這些字,或者説畫這些畫時,都可能不一樣,所以每個字的寫法有很多種。
這種現象在商代甲骨文中仍然非常明顯。
例如,甲骨文中“尊”字的寫法至少有20種,“羊”字寫法至少有45種。
一個字多種寫法相互之間稱為異體字。
在漢字結構變革過程中,新的字體取代了舊的字體,舊的字體中各種寫法往往同時也被廢止了,即消除了許多異體字。
但是對於新的字體而言,通過自然演變,在民間又有簡化、草化、快寫、隨便寫的現象、要求和趨勢,由於各地、各時、各人在簡化、草化、快寫、隨便寫時沒有統一的規矩,國家又一直沒有制定漢字書寫的標準,所以一個漢字又產生多種寫法,出現了新的異體字。
此外,由於人們對社會和自然的認識不斷增長,現有的字往往不夠。
因此,就會另造一些字來,由於各個時期各個人造的字往往沒有經過專門的機構進行審查就流傳開來了,有些字實際上是表示同一個意思,這就又增加了異體字出現的機會。
在字體方面,漢字也發生過較大的流變。
例如,隸書走上歷史舞台不久,其筆畫經過自然流變,形成了楷書。
宋朝發明了印刷術,為適應印刷,尤其是書刊印刷的需要,筆畫發生進一步的自然流變,出現了橫平豎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體——宋體。
隨看文化事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在西方文字字體的影響下,漢字又出現了黑體、美術字體等多種新的字體,如海報體、綜藝體、勘亭流、少女字體、仿宋、扁宋等。
這些字體一般用電腦而不是手來“書寫”,所以又可統稱為“電腦字體”。
此外,為手寫之便捷以及書法藝術的開拓,人們還創造出行書和草書等多種書寫方式。
行書的結構和楷書基本相似。
草書的結構雖然和楷書差別較遠,但是草書一般只作為一種書法,或者作為一種速記方式,在信息交流中應用較少並常遭排斥。
漢字是是我國古代先民發明的記載工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擁有4500年以上的歷史,其使用最晚始於商代,歷經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諸般書體變化。
秦統一前,各諸侯國使用的文字各不相同,秦始皇統一中國,李斯整理小篆,“書同文”的歷史從此開始。
儘管漢語方言發音差異很大,但是書寫系統的統一減少了方言差異造成的交流障礙。
三千餘年來,漢字的書寫方式變化不大,使得後人得以閲讀古文而不生窒礙。
但近代西方文明進入東亞之後,整個漢字文化圈的各個國家紛紛掀起了學習西方的思潮,其中,放棄使用漢字是這場運動的一個重要方面。
由於漢字書寫複雜,這種“漢字落後論”的説法存在了很長時間,認為漢字是教育及信息化瓶頸,並有“漢字拉丁化”甚至廢除漢字的推動行為。
這些運動的立論以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漢字是繁瑣笨拙的。
許多使用漢字國家即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漢字簡化,甚至還有完全拼音化的嘗試。
世界上只有漢字是唯一的流傳至今從未中斷的文字,英語等拼音文字現代人看幾百年前的書大都看不懂,更別説幾千年了。
漢字體系分為繁體字和簡體字,前者用於台灣、香港、澳門和北美的華人圈中,後者用於中國大陸和新加坡以及東南亞的華人社區。
通常説來,兩種漢字書寫系統雖然有差異,常用漢字的個體差異不到25%,並且簡繁字轉換都有規律可循,尤其通過電腦軟件轉換非常方便,不存在多少交流障礙。
漢字演變漢字數量
在自然流變過程中,漢字的數量是逐漸增多的,這是因為在這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人們不斷地製造出一些新字來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
此外,異體字的自然增多也是漢字數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漢字演變漢字讀音
從1200年時期到2015年,漢字的讀音發生過一定的自然流變,如上古時期,有一些複輔音,都從漢語中消失了。
此外,在音調方面,也有一些顯著的變化。
長期以來,漢字一直沒有一個規範的注音工具,是其讀音自然流變的重要原因之一。
漢字演變漢字字義
從1200時期到2015年,有些漢字的字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例如,漢朝以前,“低”只表示“頭向下垂”;漢朝以後,“低”才表示和“高”相反,包括“矮”、“地勢低窪”、“聲音細小”、“程度差”等意義。
漢字演變規範化問題
漢字演變
上述漢字的自然流變如果不加以約束、規範和清理的話,將帶來嚴重的混亂。
傳説中創造漢字的“倉頡”可能是遠古時期一個偉大的漢字整理者。
周朝史官史籀可能也是一位傑出的漢字整理者。
他撰寫的童蒙識字課本《史籀篇》客觀上起到了規範漢字的作用。
上述秦朝以小篆統一中國漢字,也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漢字整理規範運動。
其後不久,隸書的出現,進一步規範和簡化了漢字。
此後,漢代的許慎、唐代的顏元孫、宋代的郭忠恕和張有等都對字形混亂的局面做了一些撥亂反正的工作。
此外,始於漢末的反切漢字注音方法和魏晉的韻書,為漢字讀音的統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五四”運動時期的新文化運動對漢字而言,也是一場大規模的整理和規範過程。
在字義方面,隨着“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白話文運動的推進,即提倡用口語書寫文章,反對用文言文書寫文章,廢棄了許多漢字在文言文中特有的意義,也使得常用漢字的數量至少減少了很多。
新中國成立以後,開展簡化字運動的同時,也非常重視漢字的規範化運動,這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清理和廢除異體字;②統一和規範漢字的字形、筆畫、筆順;③統一和規範漢字的讀音。
關於這個方面的歷史,讀者可以參考高更生先生所著的《現行漢字規範問題》一書。
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社會人口的流動急劇增長,文化教育和廣播電視事業蓬勃發展,全國人民的普通話水平提高很快,很多偏遠鄉村的老人雖然不會説普通話,但是能聽懂普通話。
這説明中國人民在漢字的發音問題上統一和規範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漢字演變發展啓示
從上述漢字發展的歷史中,我們可以得出兩點啓示:(1)漢字的結構可以在短時期內發生巨大的變化這體現在大篆向小篆的變革之中、小篆向隸書變革之中、繁體字向簡化字的變革之中。
(2)漢字的改革是和生產力的大發展相互對應着。
這體現在漢字兩大改革活躍時期(秦朝和20世紀)都是發生在生產力大發展的時期。
這種現象可以用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來解釋:漢字本質上是一種生產工具,生產力的大發展為生產工具的革新提供了技術和人文基礎,而生產工具的革新將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從而又滿足了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要求。
此外,生產力大發展和漢字改革都需要中國處於一個相對統一和穩定的政治局面。
這也是其原因之一。
漢字演變演變過程
編輯
漢字演變起源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文字,也是壽命最長的一種文字之一,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
漢字產生的時間,還難以斷定。
今天所能見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鑄在銅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金文。
商代的字已經是很發達的文字了,最初產生文字的時代必然遠在商朝以前,那就是夏代或更早於夏代。
距今約四五千年以前的時代。
二里頭文化與大汶口文化所出土的陶符中,能夠見到許多類似物象的圖畫文字。
在此基礎上,這些圖畫文字與陶器花紋中的表意圖案演變為記詞字符。
漢字由零散的、個別的字符逐漸積累,達到一定的數量後,再通過人為規範,成為一種文字體系。
據考證,原始漢字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產生,到它發展成初步的文字體系時,大約經過了近2600年左右。
起源:漢字其中的一種是以甘肅大地灣遺址的彩陶上的刻符為代表的抽象的、方折形的符號;另一種是以河南賈湖遺址的甲骨上的刻符為代表的生肖象形的符號。
前者有序地演變為西安半坡臨潼姜寨上的刻劃符號系列;後者則發展成為大汶口陶器上的圖象。
到龍山文化後期,父系社會基本確立,該時期出現了良渚文化玉器上的成組的刻符。
這些刻符,有與大汶口陶器圖象相同或相象者,也有與西安等地的刻符相象者。
這些刻符可能是當時的雛形前漢字系統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良渚文化處於中國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誕生的前夕,夏朝應該是正式的漢字系統形成的最關鍵的時期,對漢字的發揚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漢字也有可能是倉頡所造。
可能是倉頡根據鳥,獸,蟲的腳印所改編的。
不過這只是傳説的一種。
具體還需經過科學考證。
漢字演變甲骨文
甲骨文
古代用寫或刻的方式,在龜甲、獸骨上所留下的文字。
現在發現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盤庚時期的甲骨文,其內容多為“卜辭”,也有少數為“記事辭”。
甲骨文大部分是象形字或會意字,形聲字只佔20%左右。
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體,筆畫不定。
這説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
漢字演變金文
古代稱銅為金,故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鐘鼎文、銘文。
金文始見於商代二里崗的青銅器,不過商代二里崗發現的青銅器有金文的只有少數幾件。
殷墟出土的青銅器上金文增多;至西周時,青銅器上金文已經較為普遍。
商代金文多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會意字。
這些字像一幅幅圖畫,生動逼真,渾厚自然,有的呈團塊狀。
漢字演變大篆
據傳為周朝史籀所創,故又稱籀文、籀篆、籀書等。
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
大篆散見於《説文解字》和後人所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
大篆是古字向小篆過渡的一種漢字字體。
漢字演變小篆
小篆是由大篆簡化而成。
相對於大篆而言,小篆的形體結構簡明、規正、協調,筆勢勻圓整齊,偏旁也發生一定的變異和合並。
與大篆相比,小篆的圖畫性已經大大減弱,每個字的結構已經比較固定。
相傳小篆是戰國時期秦國宰相李斯負責整理出來。
如果小篆的確是在短時期內整理出來的,則在秦國國內必然有一個主動推廣小篆和主動摒斥包括大篆在內的古字的改革過程。
[2]
漢字演變六國文字
秦國以外的國家所用的文字統稱為“六國文字”。
六國文字屬於古字範疇,圖畫性強,形狀不定,難以識別。
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攻破齊國首都臨淄,齊亡。
至此,秦統一六國。
秦王嬴政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第一個皇帝,自稱“始皇帝”。
秦始皇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上實行一系列的巨大改革,以加強和方便他所代表的地主階級對全國的統治力量。
文字改革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規定以小篆為統一書體在全國推行,並“罷其不與秦文合者”的各種文字。
為推行小篆,秦始皇命令李斯、趙高等人編寫了《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等書文,作為標準的文字範本。
由於皇帝的高度重視以及皇權巨大的影響,小篆迅速在全國推行開來,而紛繁複雜的“六國文字”也隨即退出歷史的舞台。
漢字演變隸楷
漢字演變
在小篆通行不久,民間又創造一種比小篆更為簡便、更為定型的新書體。
這就是“隸書”。
隸書開始時是寫得比較草率的和不夠規範的小篆。
到秦始皇統一文字時,隸書已經形成一種固定的、規範的字體。
隸書改篆書一味圓轉的線條為方折的筆畫,順應了社會對書寫方便和規範的需要。
相傳,有一位名叫程邈的犯人,在獄中把民間流行的隸書整理出三千個字,傳給秦始皇。
秦始皇大為賞識,並破格提拔程邈為御史,並准許其字用於皂隸小民之間。
此後,隸書不僅僅在秦朝民間廣泛流行,政府文件一般也都用隸書書寫,但重要的詔書仍用小篆書寫,所以隸書在秦代又稱“佐書”。
隸書的出現是漢字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隸書以前的漢字是用繪畫式的線條書寫的,而隸書以後的漢字是用橫豎撇點折等筆畫構成的。
自隸書出現後,漢字的結構基本上固定了下來,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隨着秦王朝的覆滅,小篆也就迅速退出歷史舞台,隸書成為社會首要書寫方式和書法的典範。
其後不久,出現了更為規範的楷書字體。
漢朝以後楷書佔據正統地位。
漢字演變簡化
下面詳細説一下在這個階段的漢字結構上的改革過程。
漢字中許多字自古以來在民間就有多種寫法,有的寫法筆畫多,有的寫法筆畫少。
筆畫多的叫做繁體字,筆畫少的叫做簡體字。
隸書和楷書走上歷史舞台之時,自然而然地消除了小篆形式的各種繁體字和簡體字,但是針對隸書和楷書形式的一些漢字,人們又漸漸創造出的新的書寫形式,有的寫法筆畫多,有的寫法筆畫少。
一般筆畫少的佔多數。
這些筆畫少的書寫形式叫做簡體字,筆畫多的叫做繁體字。
簡體字一般不被官方認可,只流行於民間,因此又叫俗體字。
順便説一下,上個世紀,我們實行簡化字運動後,有些簡體字或俗體字取代佔正統地位的繁體字,成為佔正統地位的文字,這些簡體字叫做簡化字。
可見“簡化字”和“簡體字”是兩個相關但不相同的概念。
1909陸費逵在《教育雜誌》上發表《普通教育當採用俗體字》一文,首次向國人闡明簡體字的優越性,並且説明簡體字並非本身不雅觀。
這篇文章被認為是近代簡化字運動的開端。
1922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劃委員會成立了漢字省體委員會,正式進行漢字簡體字研究的組織領導工作,並通過錢玄同的《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此
[3]
案首先説明了減省漢字筆畫的重要性,指出雖然改用拼音是治本的辦法,而減省漢字的筆畫是治標的辦法,但是當時漢字的弊病已日益明顯,而治本的方法又一時拿不出來,所以減省筆畫的治標方法是當時唯一的選擇。
此案還講述了減省筆畫的幾種方式,而這些方式都有一定的羣眾基礎和民間使用的歷史。
1935年,經過了十幾年的學術討論和準備,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推行《第一批簡體字表》。
但該表推行不久就遭到某些保守人士的反對。
1936年,教育部奉行政院的命令,正式下達了“簡體字應暫緩推行”的訓令,標誌着民國時期的簡化字運動的夭折。
但是,簡化字運動在人民羣眾仍舊繼續進行着,特別是紅軍解放的地區,到處都可以看到簡體字。
它們出現在人們手寫的稿子和各種印刷品上,人們稱之為“解放字”。
隨着解放區的擴大,“解放字”也普及全國,在羣眾中為新中國漢字簡化運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甲骨文
新中國成立以後,漢字簡化工作很快就提上了議事日程。
1949年10月10日,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正式成立,並選舉吳玉章為主席。
1952年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主任委員是馬敍倫,下設拼音方案組、漢字整理組、教學試驗組、編輯出版組、秘書處。
1954年10月,這個委員會將多方研究討論並經過四次大的修正的《常用漢字簡化表草案》上報中央,得到中央的批准,並下達地方進行進一步審閲,並開展初步試驗。
同年10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成立,隸屬於國務院直屬單位。
1956年國務院通過《漢字簡化方案》以及《關於公佈(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開始正式推行漢字簡化方案。
根據國務院的決議,《漢字簡化方案》分四批進行。
1956年2月推行第一批簡化字260個,包括230個簡化字和方案之外的30個偏旁類推字;1956年6月推行第二批簡化字95個;1958年推行第三批簡化字70個;1959年推行第四批簡化字92個,另外附錄了54個簡化偏旁。
四批合計517個簡化字,其中有30個是《漢字簡化方案》
[4]
之外的偏旁類推字,而《漢字簡化方案》中還有28個沒有推行。
1964年,文改委編印了《簡化字總表》,此表分為3個表。
第一表收錄了352個不作偏旁的簡化字,第二表收錄了132個可作偏旁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
第三表收錄了1754個簡化字,是應用第二表的簡化字和簡化偏旁,對基本上以《新華字典》收錄的8000個漢字進行類推簡化。
總表外還有兩個重要的附錄:一個是被看作簡化字的異體字表,一個是國務院批准的生僻地名用字表。
《簡化字總表》的編印表明中國第一次簡化字運動最終取得了成功。
第一次簡化字運動的效果突出:①它把2235個漢字從平均16.03個筆畫減省到10.3個筆畫,學習起來和書寫起來都方便了許多;②消除了一批異體字;③構造更為合理,比如“償”容易讀成“shǎng”,變成簡體字“償”後就不會誤讀了;④在結構上更為美觀,字形之間的差異也更為突出。
筆者曾經把繁體字和簡化字的漢語報紙給不認識漢字的德國人和泰國人看,讓他們比較那種形式的漢字更美觀,結果他們大多數認為簡化字美觀。
在掃盲試驗中,簡化字掃盲的效率比繁體字掃盲的效率高出20%左右。
第一次簡化字運動也存在一些問題:①有些字簡化不合理;②有些繁體字該簡化的沒有簡化。
這些問題,相對於其上述有益的效果而言,是次要的。
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慣性,簡化字運動也不例外。
第一次簡體字成功之後,有些人又在思索着如何進一步簡化漢字,於是開始了第二次簡化字運動。
其大致過程如下:1966年到1971年,漢字簡化工作處於停滯狀態。
1972年3月,中國科學院下設文字改革辦公室,文字改革工作開始恢復。
當年7月,文字改革辦公室開始擬定《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並廣泛徵集羣眾中流行的簡化字。
1973年國務院同意恢復“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的名稱,歸國務院科教組管。
1975年文改委擬定出《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以下稱《二簡》。
1977年文改委在廣泛徵集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擬定出《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的修訂稿,收錄了簡化字853個。
1977年12月20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加快文字改革的步伐》,並於次日開始試用《二簡》中第一表中248個簡化字。
1978年3月教育部通知要求全國統編教材一律試用《二簡》中第一表字,開始推行《二簡》。
漢字演變
但是《二簡》中不合理的地方很多:①沒有規律地簡化了一些字;②不合理的兼併了一些漢字,如把“雕”和“刁”併為一個字。
此外,漢字的整體局面被“一簡”深刻地衝擊後,剛剛恢復平靜,又受到“二簡”的衝擊,弄得有些混亂。
因此,從1978年開始人們反對《二簡》的呼聲越來越高。
1978年8月,全國報刊都停止了試用《二簡》中第一表中的簡化字。
從1980年起,有關機構開始修訂《二簡》,一直持續到1985年。
但是在似乎修訂完善的時候,被政府廢止了:1985年12月,文改委更名為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1986年6月24日,國務院批轉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關於廢止《二簡》和糾正社會用字混亂現象的請示,並在通知中明確指出“1977年12月20日發表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自本通知下達之日起停止使用。
”這個通知宣告了第二次簡化字運動的失敗。
第二次簡化字運動為什麼失敗了?筆者認為根本的原因在於第二次簡化字運動的效益非常有限。
第一次簡化字運動對漢字的結構改動得那麼大,而產生的效果在掃盲試驗中,簡化字掃盲的效率比繁體字掃盲的效率只提高了20%左右。
第二次簡化字運動的規模遠不及第一次簡化字運動,羣眾基礎也趕不上第一次簡化運動,合理性也不如第一次簡化字運動,因而其產生的效益不會有多大。
第二次簡化字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值得思索的問題和很多值得吸取的教訓。
其中關鍵的一點是“不熟不做”。
因此,1992年11月6日國務院發佈《國務院批轉國家語委關於當前語言文字工作請示的通知》中進一步明確指出今後對漢字簡化應持慎重態度,使漢字保持穩定,以利社會應用。
漢字演變文化源流
編輯
漢字文化闡釋的新成果
[5]
漢字演變文化源流
[5]
當代漢字研究主要是三條研究路線,一是古文字的識讀,二是漢字構形的研究,三是俗字的考證。
當代漢字文化的研究,上一世紀八九十年代甚為興盛,成果也較多;而本世紀的十多年,則相關研究似乎處於較為停滯的狀態,成果不多。
《漢字演變文化源流》的出版(以下簡稱《源流》)讓人眼前一亮。
《源流》是一部較大型的漢字文化的著作,共釋字840個,每個漢字成一篇短文,系統介紹該字之形音義的產生與發展、詞義演變與文化內涵,是一部高質量的漢字文化闡釋的著作。
《源流》有三個明顯的特點:其一嚴謹的學術性與表述的普及性完美結合。
作為一部語言文字方面的著作,學術性是第一位的。
表現之一是學術觀點的取捨。
例如,“夭”,《源流》指出:《説文》以為“夭者,曲也”,段玉裁更進一步以為“安步則足胻較直,趨則屈多”,“凡行疾則屈腳疾”。
《源流》指出,甲骨文“夭”字取象突出了人彎曲而有動感的雙手,故徐中舒謂“象人行走時兩臂擺動之形”。
因此從古文字角度出發,《説文》與段注的解釋顯然是不對的。
表現之二是凡引用他人觀點必註明出處,如上舉“夭”字取象,引用了徐中舒的觀點,就有腳註,還在該篇之末説到:“由於‘歹’作為表義符號常與死亡聯繫在一起,故在摧殘、死亡、災禍這一層面的意義上,‘夭’字又可寫作‘殀’。
”此語之下加腳註:“《玉篇·歹部》:‘殀,殺也。
亦作夭。
’《正字通·歹部》
[6]
:‘殀,斷殺也。
’
[3]
釋天》:‘殀,害物也。
’畢沅疏證:‘殀從歹旁,俗字當作夭。
’”這一腳註不僅表明正文所説的“‘夭’字又可寫作‘殀’”是有根據的,同時也給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提供了進一步研究的線索。
其二語言文字研究與文化闡釋相得益彰。
《源流》以字立篇目,每字先辨形音,從《説文》及古文字出發,將其原初字形、原始意義一一道來,在此基礎上,對字形的演變、字義的引申與通假等一一進行梳理,使讀者對所解釋的每一個漢字的來龍去脈一清二楚。
這是語言文字研究。
所謂文化闡釋,則是在辨析漢字形音義的過程中,對與漢字相關的社會生活的發展、文化史的脈絡也一一加以説明。
其三舊學與新知融為一爐。
舊學是傳統,是根本,是一切有關古代文獻研究的基本功;新知則是新材料、新方法、新知識。
《源流》將漢字形音義與漢字文化闡釋相結合,同時將舊學與新知融為一爐。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
捧讀《源流》,追思往哲。
該書主編李玲璞、向光忠兩位先生已經離開了我們,而參與編寫的作者大多是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學者,正是語言文字學界的頂樑柱。
我們有理由相信,漢字演變源流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相關研究還可以繼續進行下去,讀者還需要更多像《源流》這樣的優秀成果。
[5]
漢字演變圖書簡介
編輯
這是一本普及性的漢字知識讀物,內容是通過列舉漢字幾種主要字體中的一些字例,並對這些字例的字源繪寫圖解和淺釋,力求簡明形象地體現漢字發展演變的歷史過程。
漢字的各種字體一般都有多種不同的寫法。
本書只選摹其中比較典型或比較常見的一種為例。
本書對字源的解釋,多以文字學家有公認的定論為準;也有采用或參考某一家之言的;還有作者自己的一得之見。
由於本書性質和篇幅所限,釋丈都不加以論證,也恕不註明觀點來源。
此書末尾介紹漢字大事變,將漢字的演變做總結
參考資料
1.
説文解字
.許慎文化園.2012-11-22[引用日期2012-11-22]
2.
漢字簡説
.許慎文化園.2012-11-19[引用日期2012-11-19]
3.
錢玄同:《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
4.
《漢字簡化方案》
5.
漢字文化闡釋的新成果
.中青在線.2013-11-25[引用日期2013-12-19]
6.
《正字通·歹部》
圖集
漢字演變的概述圖(2張)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115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小辛很棒
(2021-12-15)
1
漢字數量
2
漢字趨勢
3
自然流變
3.1
漢字結構
3.2
漢字數量
3.3
漢字讀音
3.4
漢字字義
3.5
規範化問題
3.6
發展啓示
4
演變過程
4.1
起源
4.2
甲骨文
4.3
金文
4.4
大篆
4.5
小篆
4.6
六國文字
4.7
隸楷
4.8
簡化
5
文化源流
6
圖書簡介
百科協議 隱私協議 意見反饋
Beta
進入詞條
清除歷史記錄關閉
編輯
反饋
登錄
延伸文章資訊
- 1漢字形體的演變 - Writing Systems
漢字由甲骨文發展到隸書,要經過一千多年的摸索和使用,才能取得認寫兼顧的最佳均衡點。漢字有幸,有足夠時間發展,才達至隸書這樣成功的書體。隸書總結 ...
- 23 漢字演變與簡化PPT(答案).pdf | Course Hero - Course Hero
漢字演變與簡化李向昇[email protected] 39178017 漢字的演變• 漢字的歷史源遠流長, ... 從比較成熟的文字系統甲骨文算起,漢字字體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 ...
- 3漢字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4漢字源流 - 中華語文知識庫
本編收錄常用漢字3,000字,每字依次列舉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小篆、隸書、楷書等 ... 方式說明漢字形體之演變,體現漢字發展之歷史過程,使讀者明白字形源流與演變 ...
- 5漢字的起源與演變_百度百科
漢字的演變過程是漢字字形字體逐步規範化、穩定化的過程。小篆使每個字的筆畫數固定下來;隸書構成了新的筆形系統,字形漸成扁方形;楷書誕生以後,漢字的字形字體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