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化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經過交換作用形成的化石: 生物死亡後, 在地層中, 在成巖過程中, 如受到礦化, 溶解, 取代, 脫水, 再結晶等物理 ... 古生代的標準化石, 中生代標準化石, 新生代標準化石. 化石的形成 一.化石形成的條件 )生物具有硬殼:生物死亡後,肉體容易被其他生物分解,而硬殼或體骼較不易受破壞. )死亡後迅速掩埋:硬殼或骨骼仍受化學作用和物理營力破壞的可能,所以死亡後,要馬上用泥質一類的沉積物將它掩蓋保護起來. 二.化石的形成 )原物保存的方式:如果生物死亡後未受細菌腐化分解破壞整個生物的肉體的肉質和骨骼構造都能成為化石. 例1:西伯利亞苔原凍土層裡還發現完整的新生代長毛象.雖然經過了二萬五千年,還是保存得很好,甚至連胃中所貯藏的食物都完好如初. (Discovery的長毛象挖掘) 例2:樹脂琥珀中的昆蟲化石. 例3:鼻頭角的貝殼化石碎片:鼻頭角的貝殼大部分為雙殼貝類,這種貝類喜歡生長在砂質的海濱地.貝類死亡後,空殼在海浪或潮汐拍打成碎片並搬離原地. 碎貝殼在砂,泥的長久掩埋下,經過地層的成巖作用而成化石. )經過交換作用形成的化石:生物死亡後,在地層中,在成巖過程中,如受到礦化,溶解,取代,脫水,再結晶等物理及化學作用, 改變其硬殼或骨骼之物理結構或化學成分.這類化石的形狀和原物相同.但成分完全不同了.例如矽化石.就是由矽質物質取代樹木而形成的. )碳化的化石: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遺體在特定的地質環境中,經過漫長時間和高溫高壓的作用而生成. 三.化石的功用 )作為地層對比的指標:並可決定地的相對地質年.地層對比是把不同區域,在相同地質時間所沉積的地層彼此相併列對比的工作. 地層對比必須利用標準化石作為工具.所謂標準化石是因其演化速率快.出現時間短,受環境的影響不大而分廣.個體數目多,特徵明顯, 在野外容易鑑定.例如: 古生代的標準化石 中生代標準化石 新生代標準化石 三葉蟲(早期) 石燕(石炭,二疊) 筆石(奧陶,志留) 菊石,恐龍 哺乳類 )指示地質時代沉積環境和氣候變化的情形,有些化石連續在幾個地質時代出現.不能作為地層對比的化石.但它們對生存環境的某些因素很敏感, 可用以認出特定的沉積環境或氣候情況.這一類化石稱為指相化石.例如: 造礁珊瑚:沉積環境:熱帶淺海.有充足的陽光,海水循環旺盛,有充足的食物供應. )作為地質時代裡生物演化的紀錄.利用各個不同地質時代之化石紀錄,可以明白生物的演化過程. 四.生痕化石 )數百萬年前生物居住,攝食或爬行時,所留下的痕跡.經過砂泥長期的掩埋,便形成生物痕跡的化石.生痕化石是當年生物在原地留下來的活動記錄, 因此最能直接顯示當時的環境特性. 五.北濱的生痕化石: )潮間帶: 受漲退潮影響,水流快速,在交錯層的砂岩中佈滿傾斜和平行層的管狀構造.管子兩旁有粒狀小凸瘤者,是居住場所.反之則是覓食或爬行的痕跡. )濱海帶: 受波浪影響,水流湍急,沉積與侵蝕作用迅速在此變動激烈的環境下,生物不易在海床表面活動.所以會挖掘出垂直海床面的直管, 居住在裡面,有時探出頭攝取水流中的懸浮物.因此這類生痕出現在交錯層,波紋的岩層中.而且大部分是垂直層面.管壁有粒狀, 凸瘤的管狀居住結構. )遠離濱海帶: 水流平緩,環境穩定,生物會鑽到泥質夾層中,朝平行層面的方向爬行,覓食.岩層的層理會被生物擾亂.這類生痕化石常出現在層理不清楚的厚砂岩中, 通常是平行層面.管壁無凸瘤的覓食,爬行痕跡.
延伸文章資訊
- 1數位典藏-化石知識區 - 臺南左鎮化石園區
如三葉蟲沉積地層的地質年代為古生代,恐龍或菊石則為中生代,猛瑪象則為新生代。菜寮溪岡林段中出現的扇貝化石密集帶,構成一條可供追蹤的化石帶,而成為「指準層」( ...
- 2介紹,標準及條件,不同時代標準化石 - 中文百科全書
如寒武紀的三葉蟲,奧陶紀和志留紀的筆石,泥盆紀和石炭紀的珊瑚、腕足類,石炭紀和二疊紀的筵,中生代的菊石、浮游有孔蟲、放射蟲,新生代的有孔蟲等,其他類別如牙形石、 ...
- 3指準化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指準化石(英語:Index fossils,又稱為標準化石、指標化石)是指一種可以被用來推知所處地層的地質年代之化石。其運作原理基於一個前提上:雖然沉積物可能會因為沉積 ...
- 4標準化石_百度百科
如寒武紀的三葉蟲,奧陶紀和志留紀的筆石,泥盆紀和石炭紀的珊瑚、腕足類,石炭紀和二疊紀的筵,中生代的菊石、浮游有孔蟲、放射蟲,新生代的有孔蟲等,其他類別如牙形石、 ...
- 5各個地質年代的標準化石是什麼? - 劇多
這個標準真的沒有,因為每個地質年代都有很多的古生物化石,而每個古生物化石都極 ... 新生代--哺乳類及被子植物大發展;人類在新生代末期開始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