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道教的起源現存的史料和道教經書中的說法各不相同。

《魏書》中認為道教起源於老子;葛洪則認為起源於「二儀未分」之時的「元始天王」(這種說法常常被許多研究者斥之為 ... 中國道教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道教  教義和要素 道 無爲 清靜 逍遙 三寶 修道 脫劫 無性 守一 神仙 真人 炁 太極 陰陽 五行 八卦 辟穀 內丹 外丹  人物 老子 關尹子 文子 列子 莊子 鬼谷子 張角 張道陵 魏伯陽 許遜 魏華存 葛洪 寇謙之 陸修靜 陶弘景 李弘真君 孫思邈 五祖七真 陳摶 王文卿 司馬承禎 劉一明 邵元節 褚伯秀 陳景元 王重陽 丘處機 張三丰 陳攖寧 竹林七賢 道教人物列表  神仙 三清四御 元始天尊 靈寶天尊 道德天尊 皇天 后土 紫微 勾陳 南極長生大帝 太乙救苦天尊 先天尊神 西王母 東王公 聖母元君 斗姥元君 三官大帝 五方五老 玄天上帝 雷聲普化天尊 天地山川百神 九皇大帝 太陽星君 太陰星君 北斗星君 南斗星君 太歲星君 魁斗星君 五嶽大帝 四海龍王 水仙尊王 金光聖母 雷公 冥府 酆都大帝 東嶽大帝 十殿閻君 五方鬼帝 陰陽司 判官 日夜遊神 黑白無常 聖賢仙真 盤古 女媧 伏羲 神農 黃帝 八仙 純陽祖師 九天玄女 驪山老母 百花仙子 虛寂沖應真人 三茅真君 黃大仙 慈航真人 護法太保 托塔李天王 中壇元帥 二郎真君 驅魔真君鍾馗 關聖帝君 關羽信仰 四大元帥 溫元帥 康元帥 馬天君 王靈官 玄壇真君 田都元帥 五營神將 法主真君 輔天真君 弼天真君 民間俗神 福祿壽 天上聖母 台灣媽祖信仰 泰山娘娘 灶君 財神 門神 城隍 境主 福德正神 月老 文昌帝君 天醫真人 包公 保生大帝 開漳聖王 廣澤尊王 靈安尊王 三山國王 古公三王 九龍三公 西秦王爺 洪聖大王 車公 虎爺 七星娘娘 金花娘娘 臨水夫人 註生娘娘 武夷真君 巧聖先師 岳武穆王 姜太公 張仙 清水祖師 李弘真君 董公祖師 五府千歲 五年千歲 五福王爺 道教神祇列表  宗派 早期 黃老道 方仙道 成型期 太平道 五斗米道 正一道 張天師 天師道 古三派 樓觀道 文始道/隱仙派 華山道 諸宗派 靈寶派 東華派 上清派 茅山宗 閣皂宗 重玄派 天心派 神霄派 清微派 淨明道 閭山派 普庵派 太一道 真大道 全真道 龍門派 金丹南宗 正一道 玄教 天仙派 各地道教 中國大陸道教 香港道教 台灣道教 新加坡道教 日本道教 越南道教 朝鮮半島道教 東南亞道教  典籍 道經與道藏 易經 道德經 南華經 沖虛經 通玄經 文始經 淮南內篇 陰符經 黃庭經 參同契 太平經 悟真篇 靈寶五符經 五嶽真形圖 三皇文 靈寶度人經 大洞真經 西昇經 清靜經 老子河上公章句 心印經 功課經 感應篇 定觀經 內觀經 胎息經 北斗經 玉樞經 玉皇經 三官經 抱朴子 玄綱論 化書 雲笈七籤 道教義樞  洞天福地 玉京山 崑崙山 蓬萊山 洞天 十洲三島 十大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 七十二福地 道教名山 武當山 青城山 洞天福地 洞天  其他 道士 歷史 音樂 宮觀 道教全國重點宮觀 白雲觀 樓觀台 道曆 中國道教協會 中國道教學院 道教主題閱論編 道教是中國的傳統宗教,道教歷史遠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而正式形成於東漢的中後期。

與世界其它大型宗教不同,道教並非是一人一時一地所創所生,乃中國歷代各地不同的文化、思想相結合而成之宗教。

目次 1起源 2漢代 3魏兩晉南北朝 4隋唐五代 5宋遼金元 6明清 7民國 7.1近現代台灣 8中華人民共和國 9參考文獻 10研究書目 11參見 起源[編輯] 道教的起源現存的史料和道教經書中的說法各不相同。

《魏書》中認為道教起源於老子;葛洪則認為起源於「二儀未分」之時的「元始天王」(這種說法常常被許多研究者斥之為無稽之談)。

陳攖寧認為道教「遠溯黃老,兼綜百家」。

目前普遍認為道教源於中國古代各地的巫術和鬼神信仰,而後各地巫俗信仰(如鬼道、方仙道等)再與儒、道、釋、墨、五行、陰陽等諸家學說相結合創造出各地不同的民間信仰體系。

先秦時期神仙思想對道教產生和發展有很大影響。

戰國時許多地區出現了鼓吹長生不老和不死之藥的方士,這成為了道教服食丹藥成仙的思想淵源,分別影響了道教丹鼎派外丹和內丹兩派的發展。

在漢代,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理論以及讖緯之學的興起,對道教的產生有很重要的影響,而佛教的傳入也加速了道教的產生,佛教的佛尊譜系直接啓發了道家構建出完整的道教神仙譜系。

而方仙道和黃老道在漢朝的泛濫對道教的產生起了催化的作用。

在東漢,還出現了以修道煉養解釋《道德經》的著作《老子想爾注》,這被認為是道家思想向道教理論過渡的一個標誌。

漢代[編輯] 早期道教的出現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從戰國時方仙道的興起,到西漢讖緯之學的盛行和黃老道的出現,已經開始有類似道教組織的活動存在了。

早期道教形成的兩個標誌性事件,一是《太平經》的流傳,一是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出現。

東漢末年後五斗米道、太平道等早期道教團體開始興起,以教團領袖個人魅力,並利用各種咒語、符籙、禳祓等手段作為解救民間各種問題傳佈教義的早期道教團體遍佈於中國各地。

這一時期的道教主要活動於下層社會,並且往往用來作為武裝起義的精神號召。

魏兩晉南北朝[編輯] 到了三國兩晉時期,政府對此問題開始重視。

一方面進行鎮壓;另一方面也加以利用改造。

而一部分道教徒也向上層社會靠攏,參與宮廷政治;一部分專門從事修煉;另一部分仍然在民間活動,為農民起義者所利用,例如黃巾起義。

而天師道廣泛流傳,東晉後期又產生了上清派和靈寶派。

葛洪、陸修靜、陶弘景、寇謙之等人將重新將散佈於各地的道教經典、科儀重新整理,使得道教開始有較為完整的神話體系、科儀,使得道教組織更為完善。

尤其在北周,道教得到了統治者的大力扶持,新興的樓觀道也由此大興,成為直到唐朝以來的最大道派。

道教在南北朝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這一時期佛教的發展更加迅速。

因此佛道之間也產生了鬥爭和融合。

這個鬥爭的標誌是顧歡所著《夷夏論》,他站在道教立場上反對佛教。

這引起了佛教徒的不滿,紛紛撰文進行駁斥。

在鬥爭愈演愈烈的時候,也有許多人主張二者互相調和。

在這次鬥爭中,上清派和靈寶派吸取了部分佛教思想,以及佛教的因果報應、三世輪迴、天堂、地獄等理論。

而當時佛教也吸取了一些道教的神仙思想等。

道教在南北朝時期還造作了大量的經書,道教經書的分類方法三洞四輔十二類就是這時形成的。

這時道觀也大量興建,進而促使了道教戒律的制定。

隋唐五代[編輯] 隋唐之時,受到皇室的推崇,道教大興。

隋朝時,茅山宗成為道教的主要派系。

元始天尊在此時被奉為最高神靈;道教修煉當中非常重要的「內丹」一詞也形成於此時。

而在唐代,由於皇帝姓李,因此尊老子李耳為李氏之祖,並於乾封元年時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天寶元年封莊子為南華真人,文子為通玄真人,列子為沖虛真人、庚桑子為洞虛真人,四子所著之書改稱真經。

因此時名道輩出,學說各有旨趣而讓道教的思想、義理、哲學體係有更加完整的發展,特別是唐末五代初名道士杜光庭將之系統化的整理、歸類,促進了道教在之後的傳佈。

此外,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道藏》——《開元道藏》也在這時編纂完成。

但是到了安史之亂後,道教開始相對衰落。

雖然唐朝皇帝自始至終奉行崇道政策,但是藩鎮割據等變亂還是削弱了道教的發展。

到五代十國,雖然戰亂頻仍,但是還有許多皇帝崇奉道教。

道教雖然在這一時期宮觀毀壞,道士逃散,經書散失,但是道教仍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最典型的是茅山宗中衍生出南嶽天台派。

宋遼金元[編輯] 兩宋是道教另一個發展期,歷代皇帝皆崇尚道教,宋真宗亦仿唐代皇帝將趙氏血統與道教神祇趙玄朗相結合,宋徽宗更加封自己為道君皇帝,使道教更為興盛,公家另一方面也對道教加強管理,主要是任用道官,賜師號、紫衣,對出家道士進行考試,以保證道教的一定文化素質。

北宋時,由於皇帝的支持,經常做法事,使符籙派系得到了一定發展。

而北宋的宋真宗、宋徽宗更是極端推崇道教。

在道教理論方面,陳摶、張伯端等對道教內丹理論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道教的內丹術在北宋之後成為道教修煉術的主流,道教理論也圍繞這個主題展開。

而外丹術則逐漸走向衰落。

儒釋二教思想與道教漸漸融合,「三教合一」的觀念開始,得道成仙思想亦由個人幸福的追求變為入世、救世。

由於兩宋庶民經濟發達,各地民間信仰與道教相結合,庶民神祇紛紛被道教吸收,產生了新一波的造神熱潮。

金朝武官王重陽創立了以內丹修養為主的全真道,靖康之變後,南宋則因內丹與符籙的結合產生了新的符籙道派。

南宋時期道教則更活躍於民間,並且和南方的巫術相結合,充實自己的理論和方法,並且形成了三山符籙為代表的正一符籙道派。

蒙古崛起後,道教在組織發展上非常興盛,並且各大道派逐漸合流,形成了正一道和全真道兩大道派。

全真道的丘處機由於受到成吉思汗等早期帝王的賞識,全真道得到了新生的發展。

但是到了李志常掌教後期,由於元朝統治者袒護佛教,全真道許多道經被焚毀,道士被迫還俗,受到嚴重打擊。

明清[編輯] 明清時期,雖然有少數皇帝沈迷於道教,但由於政治因素以及道教更為世俗化之後,使得道教教義無有進展,科儀更為繁雜,道士們多唯利是圖,使得士人逐漸輕視。

明朝時,道教派別被官方正式分為正一和全真兩大道派。

正一道更受到官方的重視。

而官方吸取了元朝下層人民利用民間宗教進行起義和道教發展過濫的教訓,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強對道教的管束。

明朝時期的道教對文化思想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

例如出現了以轉寫鬼神故事為主題的神魔小說。

進入清朝以後,道教的發展開始衰落,理論上的發展趨於停滯,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也開始減弱。

民國[編輯] 鴉片戰爭以後,道教發展每況愈下,宮觀、道士數量急劇減少。

而且由於統治者對道教重視程度的降低,迫使道教向民間發展,許多研究者認為義和團運動就是這種情況的反映。

此外,廟會活動熱烈。

近現代台灣[編輯] 台灣日治時代末期,很多民眾信奉道教以表明自己的民族立場,因此道教備受打壓,道教宮觀屢遭損毀,必須兼供佛像或民間神祇才能得以保全。

這種混雜現象延續至今。

1949年,正一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輾轉到達台灣,1969年張恩溥過世後傳於堂姪張源先,是為六十四代天師,張源先於2008年10月17日仙逝。

中華人民共和國[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1956年成立了中國道教協會。

文化大革命時期,道教受到很大的衝擊。

正一道被取締,全真道的道士被強迫還俗。

改革開放以後,由於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道教逐漸恢復。

參考文獻[編輯] 唐大潮,《中國道教簡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ISBN7-80123-229-1 研究書目[編輯] 傅勤家:《中國道教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TimothyH.Barrett著,曾維加譯:《唐代道教——中國歷史上黃金時期的宗教與帝國》(濟南:齊魯書社,2012)。

朱越利:〈原始道教寺院種類考〉。

呂鵬志:〈法位與中古道教儀式的分類(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高萬桑:〈清代江南地區的城隍廟、張天師及道教官僚體系〉。

高萬桑:〈清初蘇州的道教與民間信仰——穹窿山施道淵的個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見[編輯] 中國主題 道教主題 歷史主題 道教 台灣道教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國道教史&oldid=73897078」 分類:​中國各宗教歷史道教歷史隱藏分類:​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EnglishFrançaisItaliano日本語BahasaMelayuРусский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