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鉴定_百度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矿物鉴定 是指根据矿物的外形、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的力学性质等来通过肉眼或仪器对矿物进行甄别。

一般鉴定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地质工作者根据矿物的外形和物理性质 ... 百度首页 网页 新闻 贴吧 知道 音乐 图片 视频 地图 文库 百科 首页 历史上的今天 百科冷知识 图解百科 秒懂百科 懂啦 秒懂本尊答 秒懂大师说 秒懂看瓦特 秒懂五千年 秒懂全视界 特色百科 数字博物馆 非遗百科 恐龙百科 多肉百科 艺术百科 科学百科 用户 蝌蚪团 热词团 百科校园 分类达人 百科任务 百科商城 知识专题 权威合作 合作模式 常见问题 联系方式 下载百科APP 个人中心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 有用+1 已投票 0 矿物鉴定 语音 编辑 锁定 讨论 上传视频 上传视频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矿物鉴定 [1]  是指根据矿物的外形、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的力学性质等来通过肉眼或仪器对矿物进行甄别。

一般鉴定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地质工作者根据矿物的外形和物理性质进行肉眼鉴定;第二步是在室内运用一定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分析和鉴定。

有偏光显微镜鉴定法、化学分析法、X射线分析法、差热分析法等等。

不同的矿物,外表特征和物理性质有所不同,因此,可以对矿物进行肉眼鉴定。

介绍了矿物鉴别的肉眼方法与仪器识别方法。

中文名 矿物鉴定 外文名 Mineralidentification 称    为 结晶习性(简称晶习) 例    子 如石英晶体呈柱状 领    域 能源 学    科 矿业工程 目录 1 形态 ▪ 单体形态 ▪ 合体形态 2 物理性质 ▪ 光学性质 ▪ 力学性质 3 矿物鉴定方法 4 识别 5 仪器分析应用 矿物鉴定形态 编辑 语音 矿物鉴定单体形态 矿物鉴定 矿物单体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总是趋向于形成特定的晶体和形态特征 [2]  ,称为结晶习性(简称晶习)。

如石英晶体呈柱状;云母呈片状;黄铁矿呈立方体;石榴子石呈四角三八面体等。

根据矿物晶体在三维空间发育和程度,可将晶习大体分为三类:1、一向延伸型:晶体沿一个方向特别发育,其余两个方向发育差(a≌b≤c)晶体细长,如针状、柱状(辉锑矿、电气石),柱状(角闪石),纤维状(蛇纹石石棉)等 [2]  ,。

2、二向伸长型:晶体沿两个方向特别发育,第三方向不发育或发育差(a≌b≥c),呈片状(如云母、石墨),板状(如重晶石)等。

3、三向等长型(等轴状):晶体沿三个方向大体相等发育(a≌b≌c),有等轴状、粒状,如石榴子石、黄铁矿、磁铁矿等。

矿物鉴定合体形态 在自然界,呈完好的单晶产出的矿物较少,多数是多个单晶成群产出,即成为集合体状态产出。

这里所说的矿物集合是指同种矿物的多个单晶聚集在一起的整体。

集合体可根据矿物结晶程度大小分为两类:1、晶质矿物集合体的形态(1)显晶质集合形态:用肉眼或放大镜可辨认出矿物颗粒界线的集合体。

显晶质集合体形态取决于矿物单体形态和它们的集合方式。

如柱状、针状集合体是柱状或针状单体的不规则聚合体;如纤维状集合体是针状单体大致平行密集排列而成,放射状集合体是柱状或针状单体以一点为中心向外放射状排列而成;粒状集合体是三向等长的单体呈不规则聚合体;又如簇状集合体是由一组具有共同基底,且其中发育最好的晶体与基底近于垂直的单晶体群所组成。

(2)隐晶质集合体形态:隐晶质集合体是用放大镜也看不清单体界线的集合体。

按其紧密程度可分为致密块状和疏松土状集合体。

2、非晶质矿物的形态非晶质矿物没有一定的晶形,它的颗粒在显微镜下也难以辨认,而主要是根据外表形态或形成方式来分类,常见的有下列:分泌体:在岩石中形状不规则或球状的空洞,被胶体等物质由洞壁向中心逐层沉淀填充而成,其平均直径大于1厘米者,叫晶腺,小于1厘米者叫杏仁体。

如玛瑙是SiO2胶体物质在晶腺中周期性扩散所造成的环带。

结核体:是围绕某一核心(砂粒、碎片等)自内向外逐渐生长而成的球状体,内部常为同心状构造,多为胶状成因。

直径小于2毫米的球状结核体大小如鱼卵者称为鲕状体;直径大如豌豆(2~5毫米)者称为豆状体,如鲕状豆状赤铁矿,鲕状石灰岩等。

钟乳状集合体:是由同一基底逐层向外生长而成,呈圆锥形或圆柱形等形态的矿物集合体。

通常由胶体凝聚或溶液蒸发逐渐沉积而成,如石灰岩溶洞中的钟乳石和石笋(均为方解石)等。

还有葡萄状集合体(外形犹如成串的葡萄),如硬锰矿。

肾状集合体(外形为半椭球体)。

当非晶质矿物的集合体无一定外形且较致密时称为块状集合体,呈松散粉末状时称为粉末状集合体,如高岭石。

矿物鉴定物理性质 编辑 语音 矿物的物理性质主要由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所决定,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因此,我们运用肉眼和一些简单的工具(小刀、放大镜、瓷棒、磁铁等)和试剂(稀盐酸)对矿物的物理性质进行鉴别,可达到认识、区别矿物的目的 [3]  。

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光学、力学等性质,我们着重讨论能够观察到的物理性质。

矿物鉴定光学性质 矿物鉴定 矿物的光学性质是指自然光作用于矿物表面之后所发生折射和吸收等一系列光学效应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包括矿物的颜色、条痕、透明度及光泽等。

1、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的自然光吸收后所呈现颜色。

按矿物颜色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

(1)自色:是指矿物自身固有的颜色,它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晶结构有关。

自色比较固定,对鉴定矿物有重要意义,如方铅矿的铅灰色。

(2)他色:矿物因含外来带色杂质或气泡等引起的颜色叫他色,如石英,纯净石英为无色,杂质的混入可使石英染成紫色、玫瑰色、烟灰色等。

(3)假色:为矿物表面氧化等原因产生的颜色叫假色,如方解石、云母等矿物,在解理面上所见的虹彩的晕色,斑铜矿表面的锖色(蓝紫色斑状)。

矿物颜色的描述,为了便于比较和统一,常以标准色谱:红、橙、黄、绿、青、蓝、紫及白、灰、黑等色来说明矿物的颜色。

当矿物颜色与标准色谱有差异时,可加上适当的形容词,如淡绿、暗红、灰白色等。

另外,也可依最常见的实物来描述矿物的颜色,如砖红色、草绿色等。

具体描述矿物时,下列矿物可作比色矿物:红色——辰砂白色——方解石黄色——雌黄铁黑色——磁铁矿褐色——褐铁矿铅灰色——方铅矿绿色——孔雀石铜黄色——黄铜矿蓝色——蓝铜矿桔红色——雄黄黑色——黑电气石金黄色——自然金钢灰色——镜铁矿此外,有些矿物的颜色是介于两种标准色谱之间,常用二名法来描述,如黄绿色,即矿物以绿色为主稍带黄色。

2、条痕:矿物的条痕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一般是矿物在未上釉的瓷棒上擦划后所留下的粉末颜色。

条痕色可以与矿物颜色一致,也可不一致。

由于条痕色消除了假色的干扰,减弱了他色的影响,突出了自色,因而它比矿物颜色更稳定,更具有鉴定意义。

例如块状赤铁矿,其颜色可以是铁黑色,也可以是红褐色,但条痕都是樱红色。

观察条痕时要注意:①要在干净、白色无上釉的瓷棒上进行,试条痕时不要用力过猛,只要留下条痕即可;②硬度大于瓷棒的矿物一般不留下条痕,需碾成细粉末观察;③浅色矿物的条痕多为浅色、白色,对鉴定矿物意义不大。

3、光泽:矿物表面反射光波的能力称为矿物的光泽。

矿物的光泽按反射光的强弱可分为四级:(1)金属光泽:矿物反射光能力强似金属光面(或犹如电镀的金属表面)那样光亮耀眼,如自然金、方铅矿、黄铁矿等。

(2)半金属光泽:矿物反射光能力较弱,似未经磨光的铁器表面,如磁铁矿。

(3)金刚光泽:矿物反射光能力弱,比金属和半金属光泽弱,但强于玻璃光泽,如金刚石、锡石等。

(4)玻璃光泽:矿物反射光能力很弱,如玻璃表面的光泽,如石英(晶体表面上的光泽)、长石等。

金刚光泽和玻璃光泽称为非金属光泽。

由于反射光受到矿物颜色、表面平坦程度及矿物集合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常出现一些特殊光泽,如下列光泽:油脂光泽:反射光在透明、半透明矿物不平坦断面上散射成油脂状光亮,如石英断面。

树脂光泽:在不平坦断面上呈现如松香等树脂般的光泽,如浅色闪锌矿丝绢光泽:纤维状集合体表面所呈现的丝绸状反光,如纤维石膏。

珍珠光泽:矿物平坦断面上呈现的似贝壳内壁一样柔和多彩的光泽,如白云母。

土状光泽:粉末状或土块状集合体的矿物表面暗淡无光象土块那样的光泽,如高岭石。

观察光泽时,要转动标本,注意观察反光,最强的矿物的小平面(即晶面或解理面),不要求整个标本同时反光都强。

矿物的光泽、颜色、条痕、透明度的相互关系光泽颜色条痕透明度金属光泽金属色或黑色深色或金属色不透明半透明透明半金属光泽深色浅色或彩色为主,有时为深色非金属光泽金刚光泽浅(彩色)无色或白色为主,有的为浅色玻璃光泽无色或白色无色或白色 矿物鉴定力学性质 矿物的力学性质是指矿物受外力作用(刻划、敲打等)后所呈现的性质,如硬度、解理和断口等。

1、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力(刻划、敲打等)的程度。

鉴别矿物的硬度,可以把欲试矿物的硬度与某些标准矿物的硬度进行比较,即互相刻划加以确定。

通常用的标准矿物,即摩氏硬度计就是用这种方法确定的:用十种矿物互相刻划,按硬度相对大小顺序把矿物硬度分为十级,排列在后边的矿物均能刻动前面的矿物。

这十种标准矿物是:摩氏硬度计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简单的方法来试验矿物的相对硬度,即把硬度分为三级:低硬度——小于2.5,可用指甲刻动;②中等硬度——2.5~5.5,可用小刀或钢针刻动,手硬度等级代表矿物硬度等级代表矿物12345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678910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钢石指甲刻不动;③高硬度——大于5.5,小刀刻不动。

矿物的硬度是鉴定矿物的重要物理参数和特征之一,测试时应注意:①矿物的硬度是指单个晶体的硬度,而纤维状、细分散土状集合体对矿物硬度有影响,难以测定矿物的真实硬度;②受风化影响的矿物,其硬度往往偏低。

因此,测试硬度时必须先矿物晶体的新鲜面,而且用力不宜过猛,以避免试验不准。

2、解理和断口矿物晶体或晶粒受外力作用(如敲打)后,沿一定方向出现一系列相互平行且平坦光滑的破裂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矿物的这种破裂光滑平面称为解理面。

矿物受外力作用后,在任意方向上呈各种凹凸不平的断面的性质称为断口。

解理和断口互为消长关系,即解理发育者,断口不发育,相反,不显解理者,断口发育。

矿物的解理按其解理面的完好程度和光滑程度不同,通常划分为四级:①极完全解理:解理面极完好,平坦且极光滑,矿物晶体可劈成薄片,如云母、辉钼矿。

②完全解理:矿物晶体容易劈成小的规整的碎块或厚板状,解理面完好,平坦、光滑,如方解石、方铅矿等。

③中等解理:破裂面不甚光滑,往往不连续,解理面被断口隔开成阶梯状,如辉石、白钨矿等。

④不完全解理:一般难发现解理面,即使偶见到解理面,也是小而粗糙。

因此,在破裂面上常见有不平坦断口,如磷灰石、锡石等。

有的把无解理者称为极不完全解理,晶体的破裂面完全为断口,如黄铁矿、石榴石等。

断口可描述为贝壳状断口(如石英断口)、参差状断口(如黄铁矿、磁铁矿等)。

观察解理和断口时应注意:①解理面是鉴定矿物的一个重要标志,观察解理时,通常先看晶体破裂后是否出现闪光的平面(转动标本时,有否闪光的小平面),就可知有无解理面。

然后,再根据解理面的完整程度确定解理的等级;②观察解理时,注意区别晶面和解理面,解理为受力后产生的破裂平面,一般较新鲜,平坦有较强的反光;而矿物的晶面,有的表现出各种花纹或麻点,通常无明亮的反光,其表面显得黝暗。

矿物还具有其他物理性质比重:矿物的比重是指纯净、均匀的单矿物在空气中(一个大气压)的重量与同体积纯水在4℃时重量之比,以G标记。

比重是鉴定和对比矿物的依据,其精确数值要通过专门测试才能确定。

常是用手掂估矿物的轻重,将矿物的比重分为三级:重矿物——比重>4,如方铅矿、重晶石等。

中等比重矿物——比重2.5~4,如石英、方解石等。

轻矿物——比重<2.5,如石墨、云母、自然硫等。

弹性:指矿物受外力作用(在弹性极限内)能发生弯曲形变,当外力取消后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如云母。

挠性:指矿物受外力作用能发生弯曲变形,但外力取消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如绿泥石。

脆性:指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易裂成碎块或粉末的性质,如方铅矿。

磁性:指矿物可被磁场所吸引,甚至本身能吸引铁屑的性质。

通常用普通磁铁测试,能被磁铁吸引者称为磁性矿物,如磁铁矿。

除了上述物理性质可作为鉴定矿物的特征外,还常用一些简单的化学方法来鉴定矿物的成分,如用冷稀盐酸来测试方解石,可化学反应并释放出CO2,产生许多小气泡。

矿物鉴定矿物鉴定方法 编辑 语音 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地质工作者根据矿物的外形和物理性质进行肉眼鉴定,其主要依据是 [2]  :1.形状:由于矿物的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不同,形成的环境也不一样,往往具有不同的形状。

凡是原子或离子在三度空间按一定规则重复排列的矿物就形成晶体,晶体可呈立方体、菱面体、柱状、针状、片状、板状等。

矿物的集合体可呈放射状、粒状、葡萄状、钟乳状、鲕状、土状等。

2.颜色:是矿物对光线的吸收、反射的特性。

各种不同的矿物往往具有各自特殊的颜色,有许多矿物就是以颜色命名的,它对鉴定矿物、寻找矿产以及判别矿物的形成条件都有重要意义。

3.条痕:指矿物粉末的颜色,可将矿物在白色无釉的瓷板上擦划,便可得到条痕。

由于矿物粉末可以消除一些杂质造成的假色,因此条痕的颜色更能真实地反映矿物的颜色。

4.光泽:指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光泽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矿物折射率吸收系数和反射率的大小。

光泽可分为以下几种;金属光泽、玻璃光泽、金刚光泽、脂肪光泽和丝绢光泽、珍珠光泽等。

5.硬度:矿物抵抗外力的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一般用两种不同矿物互相刻划来比较硬度的大小。

硬度一般划分为10级。

6.解理和断口:在受力作用下,矿物晶体沿一定方向发生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叫解理,沿一定方向裂开的面叫解理面。

解理有方向的不同(如单向解理、三向解理等),也有程度的不同(完全解理、不完全解理)。

如果矿物受力,不是按一定方向破裂,破裂面呈各种凸凹不平的形状(如锯齿状、贝壳状),叫断口。

此外,还可以根据矿物的韧性、比重、磁性、电性、发光性等特征来鉴别矿物。

第二步是在室内运用一定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分析和鉴定。

有偏光显微镜鉴定法、化学分析法、X射线分析法、差热分析法等等。

矿物鉴定识别 编辑 语音 硫化物类 矿物鉴定 方铅矿(PbS):完好晶体常呈立方体,集合体为粒状、致密块状。

铅灰色,条痕黑色,金属光泽。

硬度2-3。

比重7.4~7.6。

有三组立方体完全解理,性脆 [4]  。

鉴定特征:具三组正交的立方体完全解理,比重大,可以与其他铅灰色矿物,如辉锑矿、辉钼矿等区别。

闪锌矿(ZnS):晶体呈四面体(极少见),常呈粒状、块状集合体。

随着含铁(Fe2+)量的增高,颜色由无色——浅黄——褐黄——黄褐——棕黑色;条痕由白色到褐色;光泽由树脂光泽——半金属光泽。

硬度3.5~4,比重2.9~4.2。

有六组完全解理(多面闪光)。

鉴定特征:条痕比颜色浅,六组完全解理,较小的硬度,可与黑钨矿、锡石等区别。

辉锑矿(Sb2S3):晶形常呈斜方柱形长柱状、针状。

柱面上具有纵纹。

集合体一般为束状、柱状、针状、放射状,少数为柱状晶簇。

铅灰色,条痕黑色。

金属光泽。

硬度2~2.5,比重4.51~4.66。

一组柱面解理完全,解理面上常有横纹。

鉴定特征:根据柱状晶形、一组解理及解理面上常有横纹,与方铅矿区别。

黄铜矿(CuFeS2):完全晶形极少见,常呈粒状,致密块状集合体。

铜黄色,表面有时见蓝、紫、褐色等斑杂锖色(假色)。

条痕绿黑色,金属光泽。

硬度3.5~4,比重4.1~4.3。

性脆,无解理,断口参差状。

鉴定特征:黄铜矿与无晶形的黄铁矿,可根据黄铜矿新鲜面颜色深和较低的硬度来区别。

黄铁矿(FeS2):晶形常呈立方体和五角十二面体,常具有三组互相垂直的晶面条纹。

集合体为粒状,致密块状。

浅铜黄色,表面常有黄褐色的锖色(假色)。

条痕绿黑或褐黑色,金属光泽。

硬度6~6.5,比重4.9~5.2。

性脆,无解理。

鉴定特征:根据完全的晶形和晶面条纹,浅铜黄色,较大的硬度,可与黄铜矿区别。

口决:黄铜黄铁似兄弟,金黄浅黄真美丽;条痕色黑皆性脆,金光闪闪多威仪。

刀子面前显高低,黄铜屈服铁无异;风化面上露本性,黄铁变褐铜生绿。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类石英SiO2:石英是以SiO2为成分的一族矿物的统称。

主要有α石英、β石英,还有隐晶质的玉髓和胶态含水的蛋白石等 [1]  。

α石英常呈柱状,由六方柱(m)和菱面体(R,r)等单形组成的聚形,在柱面上常具横纹。

β石英常呈六方双锥状。

石英颜色多种多样,水晶一般无色透明,脉石英呈白色、乳白色、灰色,因含杂质引起颜色变异,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硬度7,比重2.65。

无解理。

鉴定特征:根据形态、硬度、无解理、断口的光泽、不易风化等,可与长石、方解石等矿物相区别赤铁矿(Fe2O3):晶形少见,集合体常呈致密块状;胶状者常呈鲕状、豆状和肾状。

呈片状晶形者称为镜铁矿。

具有晶形者为钢灰色至铁黑色,隐晶质或粉末状者呈红色。

条痕为樱红色或红棕色。

半金属光泽,晶体硬度5.5~6,隐晶质者硬度小于小刀,无解理,比重5.0~5.3,无磁性。

鉴定特征:根据条痕、无磁性可与磁铁矿区别。

磁铁矿(Fe2+Fe23+O4):完好晶体形常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为致密块状,铁黑色,条痕黑色,半金属光泽。

硬度5.5~6,比重4.52~5.20。

无解理,具强磁性。

鉴定特征:根据颜色、条痕及强磁性与赤铁矿区别。

褐铁矿(Fe2O3·nH2O):常呈肾状、钟乳状、结核状、土块状、粉末状集合体。

颜色浅褐色至褐黑色,条痕褐色,半金属光泽至土状光泽。

硬度1~5。

鉴定特征:根据形态、颜色、条痕可与赤铁矿、磁铁矿、软锰矿等区别。

软锰矿(MnO2):晶形少见,常为块状、土状、粉末状集合体。

黑色,表面常带浅蓝色的锖色(假色)。

条痕黑色,半金属光泽,隐晶质胶粉末状者则光泽暗淡。

硬度6~2(结晶—隐晶质块状),易染手,比重4.7~5.0。

鉴定特征:软锰矿与硬锰矿常共生,一般根据其低的硬度,易染手可以区别。

卤化物类萤石(CaF):晶形常见完好的立方体,少数为菱形十二面体和八面体,集合体粒状、块状。

无色者少见,常为紫、绿、蓝、黄色。

玻璃光泽。

硬度4,比重3.10。

四组八面体完全解理。

鉴定特征:根据晶形、颜色、解理、硬度可与方解石重晶石、石英等区别。

碳酸盐类方解石Ca[CO3]:纯净的透明方解石称冰洲石。

常见晶形为菱面体、六方柱。

常见集合体为晶簇状、致密块状、钟乳状等。

质纯者无色透明或白色,但因含杂质而呈现浅黄、浅红、褐黑等色。

玻璃光泽,硬度3,比重2.6~2.8。

三组菱面体完全。

遇冷盐酸剧烈起泡。

鉴定特征:根据晶形、解理、低的硬度以及遇冷盐酸起泡等特征,可与石英、重晶石、萤石、斜长石等相似矿物相区别。

方解石与白云石CaMg[CO3]2很相似,但白云石的晶面常弯曲成马鞍形,遇冷盐酸反应微弱(方解石遇冷盐酸剧烈起泡)与方解石区别。

(四)造岩矿物的特征1、硅酸盐类橄榄石[(Mg,Fe)2SiO4]:晶形完好者少见,一般为他形粒状集合体。

浅黄、黄绿色至黑绿色,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

硬度6.5~7,比重3.3~3.5。

鉴定特征根据其粒状外形及特殊的绿色、光泽及断口光泽(油脂光泽)来识别。

普通辉石Ca(Mg,Fe,Al)[(Al,Si)2O6]:晶形常呈短柱状,横断面近于正八边形,集合体常为粒状-----致密块状。

黑绿色,少数为褐黑色,玻璃光泽。

硬度5~6,比重3.22~3.38。

平行柱面的两组解理完全,夹角87-°(93°)鉴定特征:根据短柱状晶形,颜色和解理,可与普通角闪石等相似矿物相区别。

普通角闪石(CaNa)2-3(Mg,Fe,Al)5[Si6(Si,Al)O22](OH,F)2:晶体常呈长柱状或针状,单体的横截面为近菱形的六边形。

暗绿-----绿黑色,玻璃光泽。

硬度5.5~6,比重3.0~3.4。

平行柱面的两组解理交角为124°(56°)鉴定特征:根椐晶形、横截面形状、颜色、解理及其夹角,可与普通辉石相区别。

正长石K[AlSi3O8]:单晶为短柱状或不规则粒状,常见卡氏双晶,集合体为块状。

常为肉红色、浅黄红色及白色,玻璃光泽。

硬度6,比重2.56~2.58。

两组解理正交,一组完全,另一组中等。

鉴定特征:根据晶形、双晶(卡氏双晶)、颜色、硬度、解理,可与石英、方解石相区别。

斜长石Na[AlSi3O8]—Ca[AlSi3O8]:通常呈板状及板状集合体,在岩石中常呈板状或不规则粒状。

肉眼也能观察聚片双晶。

白色至灰白色,玻璃光泽。

硬度6~6.5,比重2.55~2.76。

两组解理完全,交角86°24ˊ~86°50ˊ。

鉴定特征:用肉眼区别斜长石与钾长石(正长石)的可靠依据是斜长石具聚片双晶。

在岩石中的斜长石,根据双晶,有无解理及透明度,可与石英区别。

黑云母K(Mg,Fe)3[AlSi3O10](OH,F)2:一般呈片状、鳞片状集合体,也有板状集合体,深褐色、黑色,光泽。

硬度2.5~3,比重.7~3.3。

一组解理极完全。

鉴定特征:根据颜色可与白云母区别。

白云母KAl2[AlSi3O10](OH)2:形态特征同黑云母,一般为无色透明,因含不同杂质有不同的色调,含铬或铁时带绿色,含Fe3+、Ti时呈红色。

玻璃光泽,解理面显珍珠光泽。

硬度2.5~3,比重2.76~3.10。

一组解理极完全。

薄片具弹性。

鉴定特征:根据易裂成薄片(一组极完全解理)和薄片具弹性及较浅的颜色,可与其他矿物相区别。

呈细小鳞片状集合体的白云母称为绢云母。

高岭石Al4[Si4O10](OH)8:高岭石为高岭土的主要组成矿物。

,多为隐晶质致密块状和土状集合体。

致密块状者为白色,有时因含各种杂质而带有浅黄、浅褐、红、绿蓝等色。

土状光泽,硬度1,比重6.1~2.68。

干燥时易搓成粉末,干燥时有吸水性(粘舌),潮湿后有可塑性,但不膨胀。

鉴定特征:根据致密土状块体易于以手捏碎成粉末,吸水性、加水具可塑性而不膨胀,区别于其他相似矿物,如蒙脱石(加水膨胀,体积增加数倍)。

滑石Mg[Si4O10][OH]2:通常呈致密块状、鳞片状集合体。

纯者为白色,有时微带浅黄、浅绿色调的白色。

玻璃光泽。

硬度1,比重2.58~2.83。

片状者一组解理完全,致密块状者为贝壳断口.富有滑腻感.。

鉴定特征:低硬度,滑腻感,片状滑石具完全解理可与块状蛇纹石等区别。

石榴子石A3B2[SIO4]2:A3------二价的钙、镁、铁、锰B2------三价的铝、铁、铬、钛常见有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集合体呈粒状、致密块状。

多为黄褐、褐色、红褐色至褐黑色。

玻璃光泽。

硬度6.5~8.5,无解理。

鉴定特征:晶形,断口光泽,高硬度、无解理,可与其他矿物区别。

硫酸盐类重晶石(Ba[SO4]2):完全晶形常呈板状、柱状,集合体为板状,少数致密块状。

纯者晶形为无色透明,一般为白色、灰色,可因含杂质而呈浅黄、浅褐色等。

条痕白色,玻璃光泽。

三组解理完全。

硬度3~3.5,比重4.3~4.5。

鉴定特征:根据晶形、解理、比重大,遇盐酸不起泡与方解石、萤石、长石、石英等区别。

石膏(CaSO4.2H2O):完好晶形常呈板状、片状,集合体多呈致密状或纤维状(纤维石膏)。

通常为白色及无色,无色透明晶形称透石膏,因含杂质而呈灰、浅黄、浅褐等色。

条痕白色。

玻璃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纤维石膏呈丝绢光泽。

硬度2,比重2.317。

具一组极完全解理和两组中等解理。

鉴定特征:根据形态、解理、硬度以及遇盐酸不起泡等特征,可与方解石重晶石等相似矿物相区别。

磷酸盐类磷灰石Ca[PO4]3(F,Cl,OH,CO3):晶形完好者呈六方柱状、板状,集合体为粒状、致密块状。

纯净者无色透明,一般呈黄、黄褐、绿等色。

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

硬度5,比重3.18~3.21。

平行六方柱底面和柱面的解理不完全。

加热后常可出现磷光。

鉴定特征:磷灰石晶体颗粒大时,根据其晶形、颜色、光泽、不完全解理和硬度以及发光性,可与绿柱石、石英等相似矿物相区别。

若颗粒细小,在标本上加浓硝酸和钼酸铵,若含磷即产生黄色沉淀(含P2O5千分之几就有明显反应。

) 矿物鉴定仪器分析应用 编辑 语音 显微一红外光谱在矿物鉴定方面的应用准确鉴定出各种岩石矿物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5]  。

早在20世纪60年代,红外光谱就用来鉴定纯矿物,并得到广泛应用。

国际矿物及新矿物命名委员会规定红外光谱数据是矿物的基本数据,由此可见红外光谱在矿物鉴定中的重要作用。

在岩石薄片鉴定中,对于光性特征相近的岩石矿物,如钠长石与更长石、角闪石亚种、碳酸盐矿物等,不容易区别。

而准确鉴定出岩石矿物,为岩石的定名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钠长石常产于低级变质岩中,它是低级变质作用的产物;而更长石则常见于较高级别的变质岩中。

如何开发一个新的测试技术,能在微区下配合岩石薄片鉴定岩石矿物就成为巫待解决的问题。

X射线衍射法在矿物鉴定中应用X射线衍射法是公认的最有效的物相鉴定方法,但传统X射线粉末衍射法需要的样品量在几十毫克左右。

在地质学研究中,往往无法获得能满足粉末衍射法所需的样品量。

开发的微区X射线衍射仪为微量、细小矿物的鉴定提供了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基本能完成100μm左右大小的多晶物相鉴定。

本文介绍了微区X射线衍射仪的仪器现状 [2]  。

近红外矿物光谱分析技术近红外矿物光谱分析技术在地质领域的应用主要在 [6]  :①宝玉石鉴定.该技术作为快速无损伤鉴定,在长波近红外波段可进行绿柱石类、软玉类、叶腊石类、蛇纹石类、碧玺、黄玉、田黄石以及翡翠等的鉴定工作.②矿物的识别与分析.在自然界,矿物尤其是蚀变矿物多以隐晶质、细分散的状态存在.近红外光谱测量在野外现场即可进行良好的鉴别和区分,且对某些矿物的细分是一般方法难以取代的如对某一区域主要蚀变矿物组合非标建,即可进行半定量对比分析.③矿床的勘察与评价.成矿一定有蚀变作用发生.蚀变矿物作为地质找矿及成矿分析的指示计,利用其近红外光谱特性进行成矿带的划分,重建地质环境,重演作用过程,揭示成矿规律.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地质调查研究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具体有:提供矿化环境特征,鉴别原岩类型,指示矿化关系,指示风化范围和过程,指示矿化作用的化学过程以及温度压强指示. 参考资料 1.    徐明,曾书明.矿物鉴定[M].地质出版社,2014. 2.    迟广成,宋丽华,王娜,等.X射线粉晶衍射仪在山东蒙阴金伯利岩蚀变矿物鉴定中的应用[J].岩矿测试,2010,29(4):475-477. 3.    蔡长金.分散元素矿物鉴定表[M].地质出版社,1977.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矿所.砂矿物鉴定手册[M].地质出版社,1977. 5.    邹伟奇,邹育良,张学军.显微—红外光谱在矿物鉴定方面的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3,32(3):45-51. 6.    白立新.近红外矿物鉴定与分析研究[J].宁夏工程技术,2007,6(4):334-338. 图集 矿物鉴定的概述图(1张) 科普中国 致力于权威的科学传播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石季英 副教授审核 天津大学 V百科往期回顾 权威合作编辑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科普中国”是为我国科普信息化建设塑造的全... 什么是权威编辑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次 编辑次数:12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 w_ou(2021-01-29) 突出贡献榜 青少年的红星 1 形态 1.1 单体形态 1.2 合体形态 2 物理性质 2.1 光学性质 2.2 力学性质 3 矿物鉴定方法 4 识别 5 仪器分析应用 为您推荐广告 搜索发现 新手上路 成长任务 编辑入门 编辑规则 本人编辑 我有疑问 内容质疑 在线客服 官方贴吧 意见反馈 投诉建议 举报不良信息 未通过词条申诉 投诉侵权信息 封禁查询与解封 ©2021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进入词条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语音 编辑 讨论  收藏 赞 登录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选择朗读音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