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名词_百度文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考古名词- 遗迹:遗迹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

一般地说,遗迹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加工的, 因而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的活动。

遗迹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 首页 文档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校与高等教育 语言/资格考试 实用模板 法律 建筑 互联网 行业资料 政务民生 说明书 生活娱乐 文档工具 更多 搜索文档 续费VIP 立即续费VIP 会员中心 VIP福利社 VIP免费专区 VIP专属特权 客户端 看过 暂无浏览记录 店铺后台 店铺首页 个人中心 会员中心 消息 收藏 意见反馈 退出登录 考古名词 免费 3.2分 (超过70%的文档) 3417阅读 73下载 2015-04-18上传 10页 遗迹:遗迹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

一般地说,遗迹是经过 人类有意识加工的,因而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的活动。

遗迹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古代居址能够提供关于研究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状况方面的完整的、重要的资料,据此可以阐明这一遗址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内容。

遗迹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窑藏等。

通过各种遗迹及遗物的综合研究,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史有很大帮助。

  遗物:遗物是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具及装饰品等。

一般而言,遗物都经过人类有意识的加工和使用,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也必须与人类活动有关而能够反映人类活动,如各种农作物、家畜等。

遗物的分类方法较多,按其材质可分为 石器、 陶器、骨角器、金属器等;按用途分则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随葬品等。

透过遗物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当时的社会风气、该时代的价值观等等。

可以说,遗物的研究价值很高。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

包括物质文 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从二零零六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我国文化遗产是由国家文物局为保护保存在我国境内的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艺术形式而启动的计划。

包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山东泰山、北京故宫等。

  自然遗产:自然遗产是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 划分的特定区域或地区。

“自然遗产”代表地球演化历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地域。

我国的自然遗产包括: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四川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自然景观。

  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

至2013年6月,中国已有45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仅次于拥有48个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有甘肃敦煌莫高窟、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安徽黄山、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等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 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关于作者 rainbow752 文库新人 文档 5 粉丝 0 等级 Lv1 关注 个人主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