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基督教牧師的告白 通靈少女犧牲自己成全他人 - 公民報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首先,我深感慚愧卻感動的是《通靈少女》顛覆(或說開創)台灣宮廟文化的境界。

基督徒一向鄙視輕看民間宗教信仰,除了說他們是邪靈、交鬼、建立在利益 ... Share 【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篇文章】 這是一位牧師看完《通靈少女》後,對基督教內部的腐敗所寫的一篇反思文。

《通靈少女》主角小真將靈魂與肉界分開談,不以超自然神力為噱頭號召信徒,將心思掛念在眾人「日常」,犧牲己身成就他人;反觀最強調「犧牲奉獻」的基督教,在各項議題上似乎大多堅持己意而非尊重他人聲音,這位牧師的呼籲,值得我們深思。

(責任編輯:鄭伊真) 圖片來源:YouTube 文∕ 陳思豪 《通靈少女》是公視跟HBOAsia合作的一齣6集電視劇,以台灣的宮廟信仰文化為背景,描述一個具通靈能力的高中少女在宮廟「兼任」仙姑的故事,此劇由真人真事改編。

老實說,我比較喜歡《通靈少女》的原型《神算》,一部30分鐘的單集影劇,它裡面的仙姑演得更傳神自然。

但《通靈少女》有6集,劇情較豐富且閱視率高,故還是以《通靈少女》作為討論的底本。

《通靈少女》並沒有否認台灣現存的宮廟文化中,利用通靈術斂財營利的情形,也不諱言宮廟中宗教、政治、黑道盤根錯結的相依生態。

但《通靈少女》的焦點是在這位心思單純卻具通靈力的高一少女小真身上。

首先,我深感慚愧卻感動的是《通靈少女》顛覆(或說開創)台灣宮廟文化的境界。

基督徒一向鄙視輕看民間宗教信仰,除了說他們是邪靈、交鬼、建立在利益交換上…….並沒有進一步透視到「人的需要」這層面。

然而,劇中的仙姑小真,厭惡這種交換的概念,她眼中看到的是「受苦者的需要」。

看到人的需要,而願意犧牲自己的「在意」去成全別人,一直都是小真在劇中的模式,包括第一次約會、最後的演出等。

其實她的「日常」幾乎就是這樣的反覆,此劇的開場和結尾也都會有小真自述的一句話: 我叫謝雅真,這是我16歲的日常。

我要為此落淚。

看到「受苦者的需要」,其實正是耶穌最常表現出來的特質。

犧牲自己的「在意」去成全別人的需要,不也正是耶穌為我們留在世上的榜樣嗎?然而,現在基督徒的表現,卻反過來是堅持自己的「在意」去犧牲別人的需要……。

另說到「交換」,現在基督教界所流行的豐盛、美好、卓越、幸福……,其實才是徹頭徹尾的「交換」。

好好的基督信仰被搞成這般墮落境地,只有我要為此落淚? 其次,小真有個很謙卑且清醒的認知。

她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是處理靈界的事物,故當議員帶著癌症末期的太太前來求助時,她坦言她只能通靈,不會醫病,對此無能為力。

她拒絕醫病,只坦然於除厄解魅。

基督徒在這一點上,反而是醉了。

基督徒往往仗著上帝是創造天地無所不能的真神,不論上天下地刀山油鍋大小事務都想靠著「禱告」來解決。

甚至主動想靠「醫病趕鬼」去傳教,領人歸主……? 小真因此是比許多的牧師們清醒明白得多! 這不是「向哪個神禱告才有效?」的問題,這是謹守本分、不思僭越的謙卑和智慧!並非上帝不醫治人病痛、不解除人的困境;而是,醫病解厄不可拿來作為宣教的噱頭或目的。

上帝的主權輕易化約成人的信心的展現,《通靈少女》無疑正瀟灑地賞了我們幾記耳光啊! 最後,我深深以為「心中無神目中無人」。

對每一個人心懷尊重,是基督信仰最基礎互相對待的態度,因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樣式所造的人,不論是種族、膚色、文化、性傾向、宗教等,都值得我們尊重善待。

然而,自忖掌握上帝真理的基督徒,常常宣稱自己「心中有神」,卻其實理所當然非常霸道地「目中無人」,視其他宗教信仰若敝屣,毫無顧忌直稱別人信的是邪靈妖魔。

這真是我們基督徒的盲點。

更悲哀的是,基督徒沒有只停在這個盲點,而是不只鄙視其所信的邪靈,更進一步地鄙視信「邪靈」的人。

台灣基督徒如果沒有任何「尊重」的覺醒,那離傳福音這回事還很遠很遠。

有關這點,我倒覺得天主教其實強過基督教很多。

我相信,台灣民間信仰其實不乏正信教眾,如果「通靈少女」所代表的良善概念繼續在宮廟文化中發酵,誰說台灣的民間信仰不會發生他們的「宗教改革」? 基督徒請不要輕看小真所代表的「日常」,因為這是台灣普羅大眾的日常。

當基督徒還沉溺在自以為是的特會、敬拜讚美、成功卓越豐盛……,歡慶「宗教改革500年」其實會是一則笑話。

(本文經原作者陳思豪授權轉載,並同意BuzzOrange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通靈少女》,攻錯之石。

〉。

) 推薦閱讀: 【旅行的意義】不是因為離開家鄉的距離,而是讓心靈能夠自由遠行 來紐約就能實現美國夢?紐約客告訴你:「紐約什麼都有,只要你有錢」 過去的經歷是為了找尋自己人生謎題的解答──作家平路《袒露的心》的療癒之路 Share 最新文章 是誰在街道上種蔬果?德國多特蒙德工業衰退後,用社區花園找回繁榮 2022-07-07 城市如何變得更加永續?從歐洲城市正在執行的5大創新項目中尋找靈感 2022-07-06 不開車出門就獲得所有基本生活所需服務?愛丁堡推20分鐘社區,既減碳又要減貧 2022-07-06 為什麼性別平等的概念也要納入城市設計之中?瑞典城市于默奧官員:這樣才有歸屬感與安全感 2022-07-04 澳洲公民怎麼聰明省電費?社區善用太陽能板,實驗「共享電池」方案來減少能源支出 2022-07-04 NowReading 一位基督教牧師的告白──通靈少女犧牲自己成全他人,為何現在基督徒卻放大自己犧牲他人? 1minread 最新文章 宜居城市 全球公民意識 定義未來生活 超廣角視野非讀book 科學新知 文化觀察 人物故事 觀點 0% ✕ Close 最新文章 宜居城市 全球公民意識 定義未來生活 超廣角視野 非讀book 科學新知 文化觀察 人物故事 觀點 關於CO│CitiOrange公民報橘 聯絡我們 ✕ 最新文章 宜居城市 全球公民意識 定義未來生活 觀點 超廣角視野 非讀book 科學新知 文化觀察 人物故事 聯絡我們 LatestPosts 是誰在街道上種蔬果?德國多特蒙德工業衰退後,用社區花園找回繁榮 城市如何變得更加永續?從歐洲城市正在執行的5大創新項目中尋找靈感 不開車出門就獲得所有基本生活所需服務?愛丁堡推20分鐘社區,既減碳又要減貧 為什麼性別平等的概念也要納入城市設計之中?瑞典城市于默奧官員:這樣才有歸屬感與安全感 澳洲公民怎麼聰明省電費?社區善用太陽能板,實驗「共享電池」方案來減少能源支出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會使用Cookies及其他相關技術優化用戶體驗,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了解隱私權政策同意並關閉視窗Manageconsent Close PrivacyOverview Thiswebsiteusescookiestoimproveyourexperiencewhileyounavigatethroughthewebsite.Outofthese,thecookiesthatarecategorizedasnecessaryarestoredonyourbrowserastheyareessentialfortheworkingofbasicfunctionalitiesofthewebsite.Wealsousethird-partycookiesthathelpusanalyzeandunderstandhowyouusethiswebsite.Thesecookieswillbestoredinyourbrowseronlywithyourconsent.Youalsohavetheoptiontoopt-outofthesecookies.Butoptingoutofsomeofthesecookiesmayaffectyourbrowsingexperience. Necessary Necessary AlwaysEnabled Necessarycookiesareabsolutelyessentialforthewebsitetofunctionproperly.Thiscategoryonlyincludescookiesthatensuresbasicfunctionalitiesandsecurityfeaturesofthewebsite.Thesecookiesdonotstoreanypersonalinformation. Non-necessary Non-necessary Anycookiesthatmaynotbeparticularlynecessaryforthewebsitetofunctionandisusedspecificallytocollectuserpersonaldataviaanalytics,ads,otherembeddedcontentsaretermedasnon-necessarycookies.Itismandatorytoprocureuserconsentpriortorunningthesecookiesonyourwebsite. SAVE&ACCEPT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