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載金城- 古蹟。台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億載金城古稱為「安平大砲台」或「二鯤鯓砲台」是了對抗因牡丹社事件而犯台的日本軍隊。

西元1874年沈葆楨先抵安平,認為應建立大砲台以保衛府城,因此,西元1876年由法國 ... 古蹟。

台南搜尋這個協作平台 首頁億載金城安平古堡延平郡王池赤崁樓協作平台地圖 億載金城 歷史由來:億載金城又稱「二鯤鯓砲台」,在台灣砲台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開創性地位。

億載金城不僅是台灣第1座現代化西式砲台,也是全台第1座配備英國阿姆斯壯大砲的砲台。

形制完備、規模宏大,加上無窮的砲威,真可說是台灣南北砲台中,劃時代的重要里程碑。

砲臺的誕生:億載金城的創建,原是為了對抗因牡丹社事件而犯台的日本軍隊;後來,雖因事件及早平息而未派上用場,但台灣的海防軍事卻因此而跨出邁向近代化的一大步。

牡丹社事件:同治10年(1871), 有艘琉球船隻在海上遭遇颶風,而漂流到今天的屏東縣滿州鄉一帶。

船上60餘人,上岸後因不諳當地民情,誤闖牡丹社部落,而導致54人被土著殺害。

幸運生還的12人,在居民楊友旺、楊天保的幫助下,經由鳳山縣衙門護送到福州,受到福建官員的優厚撫恤後,隔年再安全遣返琉球。

這原本只是一樁單純的中國內政事件,但看在居心叵測的日人眼中,卻成為向中國挑釁的良機。

同治13年,日本便藉口琉球為其保護國,大舉發兵攻打台灣。

後來,雖以簽約方式和平解決,卻因此促成億載金城的建設。

沈保楨來台:日軍侵台後,台灣軍情吃緊,清廷一方面對外嚴辭譴責日人侵略行為,一方面對內調派沈葆楨為欽差大臣,命其火速來台勘察戰情,並全權籌辦對日防務諸事。

沈葆楨到台灣,先抵安平,在巡視了沿海攻防形勢後,認為依台灣綿延亙長的地形,應以府城為鞏固之本。

因此建議在安平海口,仿西式新法,建立大砲台,安置西洋巨砲,以收遏阻敵艦,保衛府城之效。

第一座西式砲臺的興建 同治13年7月,沈葆楨和法將日意格經「踩址繪圖」後,選定當時的三鯤鯓為砲台所在地。

旋即緊鑼密鼓的展開設計製圖、修路架橋、洽購建材等各項工程。

三鯤鯓因地處沙洲,材料取得和運送都極困難。

據說,除了遠從廈門、泉州等地購運磚材外,並且大量搬用當時已傾圯的熱蘭遮城牆磚。

光緒2年(1876) 8月,全台第1座西式砲台,終於完成,大門額書「億載金城」4字。

從此在鯤鯓臨海擔負起保國衛土的重責大任。

建築特色:億載金城是於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也就是日本藉口牡丹社事件同年開始建造,完工時間為清光緒2年(西元1876年),億載金城佔地約3公頃,為西洋式紅磚建築,呈四方形,四隅有稜堡,而中央凹入的場地則是用來操練軍隊,城外引海水為護城壕,城上設有大砲,故稱大砲台,另稱安平砲台、三合土砲台、抗日名城,目前列為國家第一古蹟。

城外作拱形,外題『億載金城』,內題『萬流砥柱』,皆為沈葆禎的手筆;億載金城的城門右邊,紀念碑上面記載著億載金城的建築歷史,還有沈葆楨的紀念銅像,以及三座大砲台。

原本設置有8尊大砲及5尊小砲,但絕大部分的砲都在日據時代遺失,目前所見只有1尊小砲為真砲,其餘都是64年整建時仿製;雖然經過多次整建,億載金城多項設施都已被破壞,如砲台營房、彈藥庫等,億載金城砲台中央減低炸彈攻擊威力,同時兼有儲水功能的水池現在也已填平,成為廣闊的空地,但現存的外觀仍能看出砲台整體型制。

目前放置在億載金城內供人參觀的砲台,是民國65年(1976)台南市 政府推動觀光年,為紀念此砲台創建一百週年特別仿製的成品,而且億載金城已列為國家一級古蹟;最近一次整修,台南市 政府挖出了一小部分營房與彈藥庫的位置,並以玻璃罩保護,讓遊客能夠更了解當時兵員的生活。

雖然台灣人的反抗並未改變日本人統治的歷史宿命,但億載金城發揮的威力,還是證明了沈葆楨的籌辦軍務的才能與眼光,也讓沈葆禎在歷史留下美名。

億載金城古稱為「安平大砲台」或「二鯤鯓砲台」是了對抗因牡丹社事件而犯台的日本軍隊。

西元1874年沈葆楨先抵安平,認為應建立大砲台以保衛府城,因此,西元1876年由法國工程師所設計完成的全台第一座西式砲台終於完成,也是全台第一座配備英國阿姆斯壯大砲的砲台,台灣的海防軍事也因此而邁向近代化的一大步。

建築形制上,億載金城屬於西洋稜堡式的方形砲台,四角凸出,中央內凹。

環繞砲台並有護城壕,砲台上分置大、小砲,城堡中央則為操練場;形制完善、規模宏大,加上砲台威力強大,億載金城可說是台灣南北砲台中,劃時代的重要里程碑。

砲台後遭毀損,曾一度荒廢,後被列為府城名勝之一而加以保存。

光復後,大規模整修,形式和材質上已多有改變。

但整修後,仍大致可看出當年的規模。

如今已列為一級古蹟的億載金城,外圍城高約2公尺,城垣四周有護城河,林木茂密,由紅磚砌成的圓拱城門則高5公尺,穿過圓拱門,城內所見是綠草如茵,平坦寬廣,並有沈葆禎的紀念銅像及仿製的古炮。

建築照片: Comments Signin|RecentSiteActivity|ReportAbuse|PrintPage|PoweredByGoogleSite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