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都市區(英語:metropolitan area; metropolitan coordinating region)又稱都會區、都市圈,是指以大都市的中央城區為核心,向周圍市郊、遠郊、衛星城、邊緣區的 ... 都會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關於與「都市圈」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都市圈(消歧義)」。

美國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市的都會區到周邊郊區空照 都市區(英語:metropolitanarea;metropolitancoordinatingregion)又稱都會區、都市圈,是指以大都市的中央城區為核心,向周圍市郊、遠郊、衛星城、邊緣區的集鎮、村鎮、鄉村等地區蔓延構成一個受同一行政區劃管轄的複合都市集合區域。

都市圈的特點反映在其各個聚居地之間緊密的經濟聯繫、產業的分工與合作,交通與社會生活、都市計畫和基礎設施建設相互影響。

北美地區的「metropolitanarea」在中文裡一般譯作「大都會」、「大都市區」或「都會區」。

目次 1定義分歧 1.1臺灣 1.2中國大陸 1.3香港 1.4日本 1.5南韓 1.6法國 2各地實例 3參考文獻 4參見 定義分歧[編輯] 此章節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具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大都市區包括了市區(連續的建成區)和可能不具都市特色的區域,但這些區域通過就業或其他商業活動與中心緊密相連。

這些邊遠區域有時被稱為通勤帶(commuterbelt),可能遠遠超出都市區域,延伸到其他行政區。

例如,紐約長島的艾斯利普被認為是紐約大都會區的一部分。

實際使用中,官方和非官方的大都市區的界限都不盡相同。

有時它們與市區(urbanarea)差別不大,而有時它們覆蓋的區域與單一的都市聚落沒什麼關係;大都市區的比較統計數據應當考慮到這一點。

即使對同一個都市區,其人口統計數字之間也可能相差上百萬。

英語中,自1950年採用以來,大都市區(metropolitanareas)的基本概念沒有發生明顯變化,[1]不過地理分布則有明顯變化,並且未來還可能會有更多變化。

[2]由於「大都市統計區」(metropolitanstatisticalarea)一詞的不穩定性,人們使用的更通俗的術語是「都市服務區」(metroservicearea)、「都市區」(metroarea)或「MSA」,不僅包括都市,還包括郊區,遠郊,有時還包括農村地區,這些都被認為會有影響。

多中心都市區包含多個不連續發展的市區(urbanagglomeration(s))。

定義都市圈時,僅需一個或多個都市形成一個核心,而其他區域與之高度融合。

臺灣[編輯] 臺灣臺北都會區 主條目:臺灣都會區 在同一區域內,由一個或一個以上之中心都市為核心,連結與此中心都市在社會、經濟上合為一體之市、鎮、鄉(稱為衛星市鎮)所共同組成之地區,且其區內人口總數達三十萬人以上。

中國大陸[編輯]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 中國大陸過去對「都市圈」「都會區」「城市群」「大都市圈」等概念並無嚴格區分,其中「城市群」為中國大陸自1990年代以後常用的地域經濟用語,但也常直接借用日文「都市圈」來表示同一概念,日文「都市圏」即英文「metropolitancoordinatingregion」之含義。

2019年2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其中「都市圈」被定義為「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3],從官方上定義了「都市圈」。

而事實上,一些更早的規劃已經將「都市圈」等作為「城市群」的次一層級,例如《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2004-2020)》《珠江三角洲城鄉規劃一體化規劃(2009—2020年)》中將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分為廣佛肇都市區、深莞惠都市區、珠中江都市區[4];2016年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了「一核五圈四帶」,其中「五圈」是指「推動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寧波都市圈的同城化發展」。

[5] 石家莊以衛星都市的角色與北京同屬一經濟圈 《中國都市圈發展報告2018》指出,除港澳台之外,全國共有34個中心都市都市圈,占到全國總面積的24%,總人口的59%,GDP的77.8%。

根據發展水平差異,報告將這些都市圈分為成熟型、發展型和培育型三個層級,其中,長三角和珠三角範圍內的7個都市圈發展最為成熟,已經形成連綿成片、互相重疊的都市連綿區。

成熟型都市圈:長三角連綿區包括上海市、杭州市、南京市、寧波市為中心都市的城鎮密集區域,在都市圈發展水平、中心都市貢獻度、同城化機制三個方面位於全國首位,都市圈聯繫強度方面位於全國第二。

珠三角連綿區指以廣州市都市圈和深圳市都市圈所在區域,發展質量僅次於長三角,但在內部都市之間聯繫度上優於長三角。

發展型都市圈:16個,除首都都市圈包含北京和天津兩個中心都市之外,其餘都市圈均為單一中心都市,這些中心都市分別為合肥、青島、成都、西安、鄭州、廈門、濟南、武漢、石家莊、長春、太原、長沙、貴陽、南寧、瀋陽。

培育型都市圈:11個,各自所在區域的中心都市分別為南昌、昆明、重慶、銀川、哈爾濱、大連、蘭州、福州、呼和浩特、烏魯木齊、西寧。

除去長三角和珠三角連綿區,一些發展型都市圈在一些單項排名中很突出。

在都市圈發展水平排名中,首都都市圈、青島都市圈、廈門都市圈排名靠前。

報告認為,首都都市圈之所以低於長三角和珠三角主要在於北京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更多體現在全國尺度,其次,河北相關都市與北京和天津相比存在斷層,拉低整體發展水平。

[6] 2019年6月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院、中國社科院都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中國都市圈報告》,從綜合經濟競爭力、可持續競爭力、營商競爭力及宜居競爭力四個維度,對18個發展較為完善的都市圈進行了測評。

結果顯示,粵港澳大灣區與長三角都市連綿區兩大「頭部」都市圈競爭激烈,整體表現最為出色。

與此同時,青島都市圈、廈門都市圈也以「黑馬」之姿突出重圍,在四個榜單中都穩居前五強。

其中,兩大都市圈在可持續競爭力、宜商競爭力及宜居競爭力上甚至都超過首都都市圈。

[7] 香港[編輯] 主條目:香港市區§ 都會區 根據香港政府的定義,香港的都會區指香港島(及鄰近島嶼)、九龍半島和荃灣新市鎮(即葵青區及荃灣區扣除馬灣和北大嶼山外的地區)。

新界地區如沙田區、大埔區、北區、西貢區、元朗區、屯門區、離島區以及屬於荃灣區的馬灣及北大嶼山並不是香港的市中心,因此不算是香港的都會區。

日本[編輯] 東京首都圈 主條目:都市圈(總務省) 參見:都市雇用圈 在日本,各個政府部門對「都市圈」的定義有所出入。

總務省統計局的國勢調查(人口普查)中,都市圈是為了定義的廣域的都市區域,超越行政區域而設定的統計上的地域區分。

俗稱「1.5%都市圈」。

南韓[編輯] 法國[編輯] 主條目:市鎮公共合作組織和都會區 在法國,都市圈以市鎮公共合作組織(EPCI)的形式而存在,並且根據人口數量分為四個等級,其最高的級別為都會區,可在其區域範圍內行使經濟、教育、交通、環境等多個方面的權力。

截止2019年7月,法國共有21個都會區,另有可以制定部分省級法令的里昂大都會。

各地實例[編輯] 北美: 加拿大:(超過一百萬) 多倫多 蒙特婁 溫哥華 渥太華 卡加利 愛蒙頓 美國:(超過4百萬) 紐約 大洛杉磯 芝加哥大都市區 芝加哥 達拉斯和沃思堡(雙城) 休士頓 華盛頓 費城 邁阿密 亞特蘭大 波士頓 舊金山灣區 舊金山 聖荷西 聖馬刁郡 鳳凰城 底特律 南美地區: 巴西: 聖保羅 里約熱內盧 美景市 阿根廷: 大布宜諾斯艾利斯 秘魯: 利馬 哥倫比亞: 波哥大 歐洲地區: 英國: 倫敦 柏明罕 曼徹斯特 里茲 格拉斯哥 德國: 萊茵-魯爾城市群 柏林/布蘭登堡大都市區 法蘭克福-萊茵-美茵大都會區 漢堡大都會區(英語:HamburgMetropolitanRegion) 紐倫堡大都會區(英語:NurembergMetropolitanRegion) 不來梅/奧爾登堡大都會區(英語:Bremen/OldenburgMetropolitanRegion) 薩克森三角城市群 西班牙: 瓦倫西亞 大巴塞隆納(英語:GreaterBarcelona) 馬德里都市帶(英語:Madridmetropolitanarea) 穆爾爾西亞-阿利坎特都市帶 義大利: 熱諾瓦 米蘭都會區(英語:Milanmetropolitanarea) 拿坡里都會區(英語:Naplesmetropolitanarea) 羅馬都會區(英語:Romemetropolitanarea) 杜林都會區(英語:Turinmetropolitanarea) 荷蘭: 蘭斯台德城市群(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烏特勒支) 東亞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大陸):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大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 杭州都市圈 合肥都市圈 蘇錫常都市圈 寧波都市圈[5]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廣佛肇都市區 深莞惠都市區 珠中江都市區 京津冀城市群 首都都市圈 石家莊都市圈 山東半島城市群 青島都市圈 遼中南城市群 瀋陽都市圈 海峽西岸城市群 廈門都市圈 長江中游城市群 武漢都市圈 長沙都市圈 川渝城市群 成都都市圈 重慶都市圈 中華民國(臺灣): 臺北都會區 桃園都會區 臺中都會區 臺南都會區 高雄都會區 日本: 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日本首都圈 京阪神 名古屋都市圈 福岡都市圈 札幌都市圈(日語:札幌都市圏) 韓國: 大首爾都會區 釜蔚慶 大邱都會區 參考文獻[編輯] ^MetropolitanandMicropolitan.[2016-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4).  ^Whitehouse.gov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7-23. ^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9〕328号).國家發展改革委.2019-02-19[2019-02-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2).  ^印发《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的通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10-07-30[2019-02-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3).  ^5.05.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PDF).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2016-06-01[2019-02-23].(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9-02-23).  ^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发布.中國社會科學網.[2019-03-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6).  ^18个都市圈,谁才是真正的“王者”?.每日經濟新聞.[2019-06-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6).  參見[編輯] 城市群 都市雇用圈 全球都市 都市地理學 閱論編聚落類型大都市帶>都市圈>都市(小區、社區、街道)>鄉鎮>集鎮(社區)>村鎮>村(村莊、自然村落、沖、寨、岙)>聚落 閱論編都市與區域規劃基本概念都市-區域-區位-市區-市域-市中心-中心商業區(CBD)-郊區-遠郊-建成區-人口集中地區(日)-城市規劃區(中)-都市邊緣區-城鄉結合部-都會區-大都市帶(城市群)-都市體系-都市化-郊區都市化-逆都市化-再都市化-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研究方向都市計畫土地利用規劃(英語:Land-useplanning)-土地使用分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中)-都市設計-敷地計畫-智慧城市-收縮都市-都市更新環境規劃環境設計-園林設計-景觀設計-都市開放空間-都市綠地-綠色建築-環境影響評價-都市承載力-生態都市-永續發展-低影響開發-海綿城市-韌性城市(英語:Urbanresilience)交通規劃公共運輸-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上蓋開發-生活化道路-交通寧靜化-共享空間-完整街道區域規劃(英語:Regionalplanning)中心地理論-增長極理論-核心-邊緣理論-點軸理論-都市階層-城鎮體系-國土空間規劃(中)-國土形成計畫(日)-國土三法(臺)規劃理念田園城市理論-線形都市-都市美化運動-300萬人口的現代都市-鄰里單位-光輝城市-《雅典憲章》-新城運動(英語:Newtownsmovement)-廣畝都市-有機疏散理論-《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馬丘比丘憲章》-緊密都市-15分鐘都市 -新都市主義-新徒步主義各類都市全球都市-巨型都市-門戶都市-組合都市(組團式城市群)-邊緣都市-衛星都市-新市鎮-公司市鎮-放射型都市-臥城-雙城-收縮都市-大學城(英語:Collegetown)-學園都市都市問題(日語:都市問題)都市蔓延-睡城-貧民窟-仕紳化-都市衰退-屏風樓-爛尾建築-鬼鎮-隔都-農村人口外流-交通堵塞-環境污染-內澇-熱島效應-汽車依賴量化指標容積率-建蔽率-建築間距-綠地率-都市化程度(各國都市化率)-首要性-都市人口密度人物理論家從業者安德魯·杜安尼-科拉倫斯·佩里-科林·布坎南-丹尼爾·伯納姆-埃比尼澤·霍華德-埃德蒙·N·培根(英語:EdmundBacon(architect))-紀·班佛尼斯特(英語:GuyBenveniste)-英·瑪哈-凱文·林區-勒·柯比意-彼得·卡爾索普-派屈克·格迪斯-雷蒙德·昂溫(英語:RaymondUnwin)批評家珍·雅各-詹姆斯·霍華德·孔斯特勒(英語:JamesHowardKunstler)-劉易斯·芒福德-蘭德爾·奧圖爾(英語:RandalO'Toole)交叉學科地理學-建築學-土木工程-土地開發(英語:Landdevelopment)-海洋空間規劃(英語:Marinespatialplanning)-都市工程學-都市地理學-人文地理學-都市社會學-都市人類學-人類群居學-都市經濟學(英語:Urbaneconomics)-發展經濟學-人口學-政治學-公共政策-社會科學-都市生態學-風水學-風景園林學-環境科學其他近現代都市計畫理論與實踐列表-都市史-都市計畫史(英語:Historyofurbanplanning)-都市計畫技師地方實踐巴黎改造-大上海都市計劃-臺灣市區改正-天津都市計畫-香港新市鎮-高雄都市計畫-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協同發展 規範控制 AAT:300132618 FAST:1018849 GND:7532090-3 LCCN:sh85084451 NARA:10640920 NDL:00567627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都市圈&oldid=67705058」 分類:​城市群隱藏分類:​Webarchive模板wayback連結含有英語的條目部分地區的觀點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使用小型訊息框的頁面含有日語的條目含有法語的條目有藍鏈卻未移除內部連結助手模板的頁面包含AA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AR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ragonésالعربيةمصرىAsturianuAzərbaycanca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বাংলাབོད་ཡིགBrezhonegBosanskiCatalàČeštinaDanskDeutschZazaki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Gaelg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BahasaIndonesiaIdo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LombardМакедонскиBahasaMelayuNedersaksiesनेपाली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ardu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oomaalig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తెలుగు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吴语ייִדיש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