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德米安:彷徨少年時》:少年辛克萊的宿命與少女歐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切換至APP版本 ... 跨地域的思想傳播,人們卻深陷在資本主義與科技革命帶來的益處中,身心遠離自然,妄想著透過閱讀偉人的傳記、當網路上的專家,便可 ... 閱讀全文02022年5月16日下午6:05文:陳映禎存在於心中的德米安德米安阿德米安,我心中的德米安會在哪?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不斷跌跌撞撞,追尋著「德米安」的身影,途中有多少次幾乎已被黑暗籠罩、在萬丈深淵掙扎,但仍放棄不下充滿荒謬、未知與些許期待的生命,冒著空忙一場、陷入哈姆雷特式虚無嘆息的風險,莫不是希冀愈發接近與德米安言行相一的時刻來臨,那個我應明瞭自身命運的時刻。

在閱讀《德米安:傍徨少年時》時,基於少年辛克萊對於世界善惡二元化的認知,書中的字句彷彿生硬的話劇台詞,赫賽極優美的文學性、造作的疏離感,卻精準的將讀者心中無以名狀的苦悶與痛苦具象化,但他所詮釋的終究不會是我們自身,只有自身才能真正聆聽自己的心聲並詮釋。

故事中的德米安和夏娃夫人,都不是真正存在的角色,而是辛克萊所幻想的:全知全能的、大膽的、令人嚮往又恐懼的內心之聲、知識慾望的載體、理型的存在。

好幫助迷茫的自我開脫、反思與成長。

在這個過程中,勢必會與外界環境產生作用、衝突,當你無法很好的調適時便會陷入消極、憂鬱的情緒,過去人們生活較為單純,倚靠著信仰度過稱不上心靈富足,甚至是貧脊的一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其中許多真實被聖經所謂的真理蒙蔽了。

時至經日社會愈發複雜,即便有許多追求知識的管道、跨地域的思想傳播,人們卻深陷在資本主義與科技革命帶來的益處中,身心遠離自然,妄想著透過閱讀偉人的傳記、當網路上的專家,便可獲得成功、不凡而完滿的人生,回過神來長期刻印社會勞動的身心早已枯竭,卻又害怕自我的平庸而黯然傷神。

人總擔心是不是不夠努力,陷入自我否定的泥沼中,再多的付出和收穫都不滿足,就好像被馴化的、貪婪又醜惡的野獸,一邊憤怒的向全世界吶喊著希望他人看到自己的特別,一邊悲傷的、徒勞的阻止內在自我評價的分裂,明明知曉自己的特別或存在,不需要由他人來定義,仍遏制不了超我對本我的打壓,窺探過真理一角的人,誰不想找回萬物運型的道路呢?本書中提到:「我們把自身的個性界定得太狹隘!我們把那些個人的、與他者不同的東西視為個性。

但我們是由世界的全部構成的,我們之中的每一個人,就像我們的身體包容了一切發展的譜係一樣,可以追溯到魚,追溯到更久遠的從前,我們的靈魂中包容了所有人類靈魂的生命。

」這句話彷彿帶給讀者些許安慰與前行的力量。

我們必須重新定義個性,停止以成功、平庸、失敗作為人生的分類,並避免盲目崇拜或蔑視他人,而是理解這是每個人選擇的道路,並放更大的注意力在自己的路徑上,判別命運給予的暗示。

少年辛克萊的宿命與少女歐蒂娜的革命『在黑暗沙漠裡的燦場(產婆)・宇葉(乳母),是鍍了金的桃花源,白天與黑夜逆轉之處,是鍍了時間的失樂園,所多瑪的黑暗、光的黑暗、彼方的黑暗、永無止境的黑暗,絕對命運默示錄。

」——《絶対運命黙示録》歌詞辛克萊在追求自我的路途上,開始繪製出他朝思暮想的形象,並將之寄給了德米安,而德米安回了個紙條:「鳥要掙脫出殼。

蛋就是世界。

人要誕生於世上,就得摧毀這個世界。

鳥飛向神。

神的名字叫阿布拉克薩斯(Abraxas)。

」,也使少年從信仰將世界分成神聖光明與恐怖禁忌的上帝,轉而追尋揉合神與魔性的諾斯底派之神──阿布拉克薩斯,並邂逅了另一位指引者──皮斯托留斯。

看到「蛋殼說」時我非常震驚,因為1997年的日本動畫《少女革命》中,學生會長桐生冬芽幾乎每集都會叫喊:「蛋殼若不啄破的話,蛋裡雛鳥將無法誕生而死去。

吾等就是雛鳥、蛋就是世界,世界之殼若不打破的話,吾等將無法誕生而死去,將世界之殼破壞吧!為了讓世界革命!」跟德米安的紙條如出一轍。

《少女革命》故事充滿晦澀難解、抽象唯美的意識流隱喻,女主角天上歐蒂娜,捲入學生會副會長西園寺與女主角二號姬宮安希的紛爭,安希在這場學園遊戲中是薔薇新娘,只要得到她,就可擁有「發動世界革命的力量」,因此決鬥者們便會在超現實的空中庭園上決鬥(背景樂是著名的《絕對命運默示錄》),勝者便可獲得被物化的安希。

歐蒂娜對這些權力鬥爭根本沒有興趣,也不了解何為發動世界革命的力量,卻如命運牽引般不斷保護安希,讓安希從歐蒂娜的胸口拔出劍,持著心中之劍打了好幾場勝仗、成為真正的王子,並在相處過程中感化了唯唯諾諾的安希,讓本來如同魁儡娃娃的她變回「人」該有的樣子、找回人該有的自由意識。

隨著動畫中一場場決鬥的進展,歐蒂娜去面對被自身封印的童年陰影、光明與黑暗、對王子執著的情結。

結局歐蒂娜打破了象徵通往真理世界的殼──安希的哥哥兼代理事長鳳曉生,打開世界革命之門並替安希承受了仇恨的刀刃,困於學園新娘爭奪戰的角色們,總算離開他們認知的幻象世界,王子新娘的遊戲規則與城堡瞬間瓦解,是為女性權力的革命與地位的翻轉。

無論結局好壞,少年的宿命與少女的革命,在各自的故事中找到了意義。

《德米安:傍徨少年時》書中提到,無論是詩人還是瘋子,是先知還是罪犯都不重要,而是要找到命運的自我與歸宿,全心全意的堅守一生、永不停歇。

辛克萊的命運是突破傳統宗教道德的束縛而成長,歐蒂娜則是找回被刻意遺忘的痛苦過去並與之和解,進而為了安希犧牲自我打破體制。

[1]繼續閱讀報導集體主義下共同體的糖衣再來,我對書中「共同體」的詮釋特別感興趣,自班尼迪克安德森(BenedictAnderson)出版《想像的共同體》以討論民族主義的興起以來,共同體的概念在人文社會學科愈來愈常被使用。

安德森對於民族主義的興起,是抱有較為正向的態度,所謂的共同體是從本被宗教控制的世界觀解放、隨著印刷術的興起,並被人們想像、選擇、建構並認同的信念,中間受到政治與經濟等各國資源的角力等複雜的因素影響、挪用,更攸關到民族強大、激情的「集體意志」。

人類學家ArjunAppadurai在《消失的現代性》中,也樂觀認為全球化會使地域間的疆界消失,由互相認同、想像的「共同體」取代。

但現階段小規模的政體總是害怕被大規模的、特別是鄰近的政體所吸收,「一個人的想像共同體是另一個人的政治牢獄」。

民族豈是說放就放得下的產物,它早已從想像幻化成現實,甚至是某些人的驕傲與新型態的信仰寄託。

且現今武力差距,已經大到人民不可能僅以農具就可推翻的境界,在利益有所衝突時,仍需一個完整的體制與系統去制衡、奪取,也就是維穩的國家與政權。

全球化對時空的壓縮助長了多元文化主義,而看似多元的現況下,有許多國家反其道而行,自行僵化差異鞏固自我的價值、捍衛民族的正當性,以武漢開端的全球COVID-19疫情就有許多刻板歧視被加深,當疫情安定暫時找到解方後,這些仇恨又會如何被清算?好比漢娜鄂蘭(HannahArendt)在採訪中提及的概念,二戰後反猶主義者或是擁有德國血統之人,所面對的是超脫於一般認知罪刑善惡的龐大邪惡,那種邪惡帶來的罪惡感與責任,巨大至必須由整個民族一同承擔。

導致悲劇的根本原因便是人們「不停下來思考」,任錯誤的意識形態膨脹、集體共構而成。

這些不人道的暴力與極權要素,至今仍在看似多元的非極權社會的暗面裡蠢蠢欲動。

《德米安:傍徨少年時》對共同體的概念,比較接近漢娜鄂蘭的立場,書中以個人內心啟蒙的觀點,批判多數人看不清衰敗的物質世界中掌權者的替換,這些沒有「該隱印記」的人們推卸自身命運的責任,潛進溫暖的人群中,也就是輕鬆的選擇集體認同,忽視了內心對孤獨的恐懼、是非對錯的判讀,不去觸碰真實的自我。

即便人類社會發展千年,人性仍不是已完備的傳承,還有更多未知的層面在真理之路中等著被探尋。

諾斯底主義追求的自我並不僅止於雞湯式的積極勸導,也不止於外部世界圖像的真實;而是不斷的反思、自內在的精神找尋自己的本源與命運,最終達到超越肉體的自我救贖。

延伸閱讀25年前日本駐秘魯大使官邸人質危機,至今為何仍是「危機處理」經典教材墨西哥民粹政治的建構,與總統羅培茲渾身的「英才傲慢」有關1.蔡詩萍染疫後「臉部被病毒攻擊」妻1動作救命:還好發現早2.女兒驚吐:爸爸和阿姨親熱…零食誘惑指證「出軌照」 結局讓媽臉綠了3.又一所學校走入歷史嘉義協志工商核定111學年度8月起停辦4.女星姓氏太特別「總被以為用暱稱」乾脆亂掰:百家姓幾乎用過了5.黑絲襪辣妹騎重機「蓋棉被」慘摔 車是租來的⋯驚人賠償曝槍槍致命⋯生技公司驚悚命案「劉邦友案翻版」聯合新聞網又一學校走入歷史⋯成立52年8月畫下句點Yahoo奇摩(即時新聞)關掉濾鏡迪麗熱巴真實模樣震撼網友三立新聞網setn.com獨闖生技公司奪4命冷血槍手身影曝光EBC東森新聞垃圾訊息退散!完全圖解iOS、安卓一次看懂三立新聞網setn.com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