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文專題讀書會 - 心得報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載石人方至,乘槎客未還。
送觴繁露曲,徵句白雲顏。
」等為例觀之,其雖於形式上亦用五言而與韓孟連句相類,但在內容用字上卻未明顯呈現韓孟好奇崛險怪 ...
唐代詩文專題讀書會
第七次讀書會心得
「唐代詩文專題讀書會」讀書會第七次討論心得
時間:12/4(四)
地點:人社C501
導讀人:林泓任
討論人:李奇鴻、許婷硯、陳安琪、潘俞廷、許家瑜、白㚸顰
主題:皮陸雜體詩寫作意圖
篇章:皮日休〈雜體詩序〉、《松陵集》卷十詩作
導讀:
此次討論以皮日休〈雜體詩序〉為起點,試觀察皮、陸何以選擇聯句、離合、迴文、雙聲等體作雜體詩。
從皮氏指陸龜蒙作四聲詩、三字離合「足見其多能」、自稱「非不能也,鄙而不為」六甲、十二屬、掛名等體來看,皮陸似傾向選擇能顯其才能之體進行創作,故在序末說明韓孟多作聯句時亦稱「足知為之知難也」,二人選擇聯句、離合、雙聲、疊韻等體為詩的意圖應是為了逞才,而非慕劉、韓、孟為人或詩名而為之,也因此其作品中除了聯句有不同形式、甚至結合「藥名」的〈藥名聯句〉以外,尚有藥名離合、三字離合等等將不同形式結合進行創作的結果,顯見其逞才的企圖心。
討論紀錄:
在討論的過程中雖大致肯定皮、陸確有「逞才」意圖,然若就序中所引孔融〈離合作郡姓名字詩〉來看,孔融將「魯國孔融文舉」六字離合進詩文中的作法,似乎仍較皮、陸只就句末、句首進行離合高明,如此則皮、陸逞才的目的恐怕未必真的達成。
故或許必須先對「離合」一體更加深究,瞭解前人是否未曾就句末、句首進行離合,方能說明皮、陸可能勝在對離合之體有所創新,之後再漸次對其各體是否同樣有創新或超越前人之處進行討論與驗證。
「唐代詩文專題讀書會」讀書會第七次討論心得
時間:12/4(四)
地點:人社院C501教室
導讀人:許家瑜
討論人:李奇鴻、潘俞廷、許婷硯、林泓任、白㚸顰、陳安琪
主題:李商隱無題二首中的「悲」與「美」
篇章:
呂怡菁:「衰殘悲冷之境」的距離觀照與美感昇華-李商隱超脫生命悲感的藝術境界
張建軍:李商隱無題詩的審美內涵及成因
胡遂:論義山之隔
導讀:
本次討論以李商隱的「無題二首」為中心,由義山生平做出發,由此試探其無題二首中所欲傳達之「悲」與「美」感。
義山詩主要可分為「詠物詩」、「詠史詩」及「愛情詩」三類,而其中又以其淒美感傷的愛情詩最為人所重視,然而又因其朦朧晦澀,故詩人真正所欲傳達之幽微心緒,往往隱藏在其字詞之間。
而藉由詩人的生平,以及其在詩中所使用之色彩、字詞、時間空間等結構模式,讀者可嘗試從中探析作者所欲傳達的心境之「悲」與詩境之「美」,同時亦可由此體會作者在其無題二首中所呈現的「求而不可得」的相思之苦,進而由此一無望的悲感,昇華為無題詩中的藝術美。
討論紀錄:
1.若要提及義山在「詩」的方面有學習他人之現象,則應說明其源自何處,以及其原因。
2.單論義山詩之「悲」與「美」太過空泛,應再更深入探討及分析。
3.就詩中的性別及角度,應再更仔細區分其差異性及其中意涵。
4.就其生平來解釋其詩,則應作更清楚的論述,並論述其中的「悲」與「美」自何而來。
5.格式上應再注意。
李奇鴻/2014-12-10
第八次讀書會心得
「唐代詩文專題讀書會」讀書會第八次討論心得
時間:12/7(日)
地點:人社C501
導讀人:文家均
討論人:李奇鴻、許婷硯、林泓任、陳安琪、潘俞廷
主題:論文動機與目的、範圍
篇章:既矛盾又統一的杜牧形象
導讀:
杜牧在史傳以及筆記小說當中,具有截然不同的兩種形象,一是憂國憂民感時傷事的情懷,一則是寄情於風月的風流形象,而此兩種形象皆有相關作品流傳並建構之,但現今的學者無法很好的將其綰合。
筆者認為,相關研究僅將兩類形象並舉,草草解釋艷情風流形象,此處值得重新探究。
由早年艷情詩之重探,可見詩人具有重情的特質,由此為發端,觀察順時性的相關作品,可以發現,杜牧於展現抱負的詩作當中總帶有一種不得志之感,他具有重情的本質,被現實與理想兩端拉扯著,現實為家累與政爭的部分,理想則表現在才氣與抱負上,所以他需要解脫,這部分就是詠史、田園、艷情等詩作的出現,當中皆含有抒懷的特質,帶有無比感嘆。
筆者認為,藉由上述重探,能使詩人形象更加圓融飽滿。
討論紀錄:
1. 真摯性(sincerity)的問題有待處理,該如何證明這些作品不是虛情假意、逢場作戲?
2. 這些端點的關聯性看似還有點低,需要想法子聚焦。
3. 艷情詩如果只是一個突破口,那這樣是不是就可以略去不談,因為他的作用真的不大。
4. 端點當中,現實的家累那部分的詩作相對少,需要以文等作品來補足。
5. 關於杜牧的兄弟之情部分,是否可以參考中晚唐相關宗族關係之研究,或許可以完美證明杜牧兄弟這份親情之可貴,畢竟親情看似是一種責任義務。
6. 看來需要一個更明確的概念來進行統括操作,只以「矛盾」言之,太不具體了,問題意識相對薄弱。
7. 在現今的研究趨勢中,此類近於評傳式的研究是否可行?有待商榷。
「唐代詩文專題讀書會」讀書會 第8次 討論心得
時間:12/7(日)
地點:人社院c501
導讀人:許婷硯
討論人:林泓任、潘俞廷、李奇鴻、白㚸顰、陳安琪、許家瑜
主題:論文方向構思與大綱安排
篇章:李賀詩作為宋詞史發展的開啟關鍵
導讀:
繼承了唐代齊梁體復興,李賀的綺艷詩在中晚唐無疑形成獨特的個人風格。
袁行霈認為從濃厚的都市色彩、對女性的出色描寫、濃郁的抒情性和低迴感傷的情調等諸方面,都皆能證明李賀歌詩「已經具有詞的內在特質,並對詞的內在特質的形成產生過影響」。
李賀與詞的微妙聯繫,最明顯表現在字面詞句上,顧過去研究者較容易關注到溫李與詞家摘取長吉詩句的部分,然單篇論文僅能做概要式或針對單一主題的介紹,或者整理詞家詩句出於長吉詩的例子;專論的部分目前只有北京大學柯繼紅的《論李賀與吳文英的修辭》,可惜她只是針對兩人的修辭風格作統計,並給予兩人修辭創作詩風的歷史地位,並沒有對賀詩與詞的聯繫多作申論。
所謂詞的內在特質,相較於詩無疑是更為隱微的,要掌握這種「比一般的情更為細膩深約的心態」,就必須分析李賀在詩中如何操作氛圍,以達到他自齊梁宮體脫胎而成的「心靈與感官的代言體」。
一、物質與空間
二、氣氛與手法
三、字詞與感官
四、結構與結句
討論紀錄:
1.關於章節的分類上順序要更清楚
2.要小心章節內容重複的問題
3.材料的挑選
4.對於李賀的定位可以更加肯定,也才能證明這篇論文的價值
李奇鴻/2014-12-10
第六次讀書會心得
「唐代詩文專題讀書會」讀書會第六次討論心得
時間:11/20(四)
地點:人社C501
導讀人:潘俞廷
討論人:李奇鴻、許婷硯、文家均、許家瑜、白(女司)顰、林泓任、陳安琪
主題:卜居詩及其占有之價值
篇章:李德裕卜居詩探析
導讀:
本文將此詩視為具備多功能涵義的詩作,其一:揭示自己心路歷程。
因離開明主,無法繼續於皇帝身旁「弄詞翰」,昔日僚友故舊也都各奔前程、乖隔四地。
並且,李德裕宦途首次遇挫,深陷黨爭漩渦而身不由己,見放浙西。
今昔待遇的落差使他期待知己的出現,「鶴」就此成為自己形象之投射。
其二,一連串的事件促使他思索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私人天地」,個體可以在其中擁有掌握命運與建立秩序的權力。
此詩便發揮「宣稱」平泉山莊以達到合理「占有」喬處士故居之功效。
討論紀錄:
本文重新以人文地理的觀點解讀卜居詩。
回到卜居文化與隱逸傳統的脈絡,試圖解釋李德裕何以在外放潤洲初期,時值敬宗初即位,占地修園的背後是否有什麼動機可循,以及剖析士人在公領域的同時是否能夠投射一個私人空間──以園林為例。
同學們對此提出「莊園」的命題來看待園林,能夠激發我對於園林命題的再定義;也有同學針對園林所營構的「氛圍(aura)」提出討論,給予我更多後文發展的想像空間。
至此,我會再針對李德裕前後期詩的心態轉變進行研究。
「唐代詩文專題讀書會」讀書會第六次討論心得
時間:11/20(四)
地點:人社C501
導讀人:白(女司)顰
討論人:李奇鴻、許婷硯、文家均、許家瑜、林泓任、陳安琪、潘俞廷
主題:柳宗元山水詩之研究
篇章:山水特徵與氛圍質性
導讀:
本篇論文透過西方的現象學與氣氛美學切入:「所謂「氛圍」(即氣氛),實際上即是人的身心狀態與所處空間交流所形成的一種共存結構,是一種整體的身心感受。
」,試圖挖掘柳宗元山水詩中的身體知覺,而在身體知覺完整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展到柳宗元的心理世界。
此篇論文在身體知覺論述上,界定柳宗元詩中主要的身體感為「清」、「曠」、「幽」、「冷」、「荒」、「異」、「蒼」、「茫」,並佐詩證成。
例如將「清」定義為「明潔澄澈」,而後以〈漁翁〉詩:「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迴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佐證。
討論紀錄:
因為導讀者之前多半關注柳宗元的心靈狀態,例如:貶謫後的心境、孤高的個性、詩中寂寞的情感。
在論述上不易證成,因此認為這篇論文是在論述上可以取法的對象。
但也有同學認為,雖然這篇論文引入西方現象學與氣氛美學的理論,但解詩時仍是依循傳統詮釋詩的方法,對於是否需要引入西方理論感到質疑。
並且同學也提出此篇論文的身體感是否定義不清,例如「幽」似已脫離身體感的範疇,而跨入心靈範疇中。
但我對身體感研究尚還陌生,因此我想接下來會上溯到蔡瑜先生〈試從身體空間論陶詩的田園世界〉,觀察早期學者如何使用身體感建立有效的論述。
李奇鴻/2014-12-01
第五次讀書會心得
「唐代詩文專題讀書會」讀書會第五次討論心得
時間:10/23(四)
地點:人社院C區501教室
導讀人:陳安琪
討論人:李奇鴻、潘俞廷、文家鈞、許婷硯、許家瑜、白(女司)顰、林泓任
主題:蘇軾黃州詩文
篇章:〈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
〈蝶戀花密州上元〉、〈江城子密州出獵〉、〈超然臺賦並序〉、〈超然臺記〉、〈書子由超然臺賦後〉、〈書李邦直超然臺賦後〉、〈書文與可超然臺賦後〉
導讀:
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被貶為杭州通判,三年後改知密州。
年不及弱冠便開始仕途順遂的蘇軾,於熙寧七年首次被貶至化外之地,作品中顯露出什麼樣的心境?本次輔以途中所作〈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初抵密州時作〈蝶戀花密州上元〉、密州生活側寫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三首作品,加上蘇轍所作〈超然臺賦並序〉,討論蘇軾熙寧九年的名作〈超然臺記〉,試圖重現面臨生命轉折的蘇軾之心境是否真如其所說的超然?若有,是什麼因素讓他能夠直接面對劇變?如果不是一直超然,蘇軾面對新環境的態度是什麼?何以如此強調超然的心態?
討論紀錄:
題目脈絡尚不清楚,是打算談什麼樣的「現象」?又,只談現象的話,若只是閱讀共感,相較起來較無發展的可能性(朱老師:「這還用你說?」)。
從文字表現、與其他時期的相異之處去發展看看。
導讀人主張,蘇軾從杭州到密州遠離政治中心是「被迫自請」,但如何印證「被自請」有其難度,即便用其奏、表,也不能篤定地視為旁證,從書信著手可能較好。
再者,根據貶謫簡表,蘇釋初謫杭州,三年貶密,又三年遷湖,而湖、杭在唐代是撈油水的好地方,那密州的宋代社會背景意義又是什麼呢?若與預設相悖,密州的意義——連帶蘇軾的「初貶」的意義——可能都要重新全面定義。
討論過程中,亦釐清了〈沁園春〉、〈江城子〉兩作聚焦在儒生的期望與抱負,而〈蝶戀花〉則陷入了重重比較與無奈之中。
然而,這樣的層次要怎麼與「初貶」合論,需要更細緻的編次。
從文體來說,是要以詩為主?以詞為主?還是以文為主。
從不同載體的不同呈現或試著發展,但這些作品與貶謫密州的關聯性需要更強的關聯性。
「唐代詩文專題讀書會」讀書會第五次討論心得
時間:11/13(四)
地點:人社院C區501教室
導讀人:李奇鴻
討論人:陳安琪、潘俞廷、文家鈞、許婷硯、許家瑜、白(女司)顰、林泓任
主題:第四章家國連繫的範式:憂國
篇章:
杜甫自秦入蜀相關詩作
導讀:
本次討論目的乃是勾勒「家國聯繫」的範式意義。
從圖示中可見,以往對杜詩的兩個評價「詩史」與「詩聖」(詩中聖哲)是建立在「事件與國家」及「詩人與國家」兩層關係上談,但從詩文的表現模式來看,其實還有「懷鄉」(事件與家園的關係)主題的滲入以及由家園到國家的聯繫關係。
討論紀錄:
用圖式的方式確實較容易理解何謂「家國聯繫」以及對於杜詩研究的開創性。
同學的問題也集中在曲線的可逆性與唯一性;從詩作的數量與風格來看,杜甫自從入蜀之後便不曾回到關中,這份思鄉之情在晚年更是濃烈,詩人大量創作懷鄉詩作也是調節這份苦悶。
從杜甫懷鄉詩中帶有的憂國意識,也顯現杜甫「國」優位於「家」的士人精神。
李奇鴻/2014-11-19
第四次讀書會心得
「唐代詩文專題讀書會」讀書會 第四次 討論心得
時間:11/6(四)
地點:人社院B區302A教室
導讀人:許婷硯
討論人:林泓任、潘俞廷、李奇鴻、白㚸顰、陳安琪、許家瑜
主題:詩餘之漸:李賀綺艷詩概述
篇章:元稹〈恨妝成〉、〈雜憶五首〉;庾信〈舞媚娘〉;李賀〈貝宮夫人〉〈美人梳頭歌〉〈宮娃歌〉
導讀:
將李賀的詩放在文學史的脈絡來看,正好是中晚唐詩風主流的轉捩點:在此之前是元白與韓孟兩股迥異的風格,之後,除了尚奇文風延續外,晚唐不管是溫李杜韓,都多了點綺艷幽微的氛圍。
長吉詩的綺艷,似乎呼應了南朝以來的艷情詩發展,但又別於南朝的「物化」與中唐元白「經驗型的艷情」,蔡柏盈在其論文中稱為「抒情的開端與綺艷詩意的形成」。
而長吉詩中如夢似幻的幽微氣氛,甚至到了宋代,在婉約詞身上都能嗅的到,正如明人許學夷在《詩源辯體》中提到:「李賀樂府、七言聲調婉媚,亦詩餘之漸。
上緣於韓翃七言古,下流至李商隱、溫庭筠七言古。
」
一般研究者多關注於李商隱、溫庭筠詩過度到詞的階段,而長吉詩與詞的關係雖早在宋代就有評論者論及,然少專書對此作爬梳。
本文試圖從艷情詩的源流出發,分析李賀綺艷詩的結構與藝術表現特點,以此探討長吉詩所以被評作「詩餘之漸」之處。
討論紀錄:
的確有同學對於為何是從李賀開始看宋詞特徵出現感到不安,關於這部分我認為古人讀詩的見解可能比我們更具敏銳,而對於長吉詩對宋婉約詞的影響早在宋代已有詞評家提出,明代亦有其他人指出詞中具長吉詩影響的宋詞人。
除了字詞的模仿改造外,較少人特別論及其他部分的傳承,我想這就是我能夠為文學史這部分做補述之處。
另外有同學提出康正果的專書有其創作的核心目的,在引用他的定義時可能要有所解釋,這部分我認為我的確需要再多斟酌考慮。
最後有人提議我可以從不只綺艷詩的範圍尋找宋詞的聯繫,這部分也是我未來想努力的方向,期待能夠為長吉詩與宋詞做更完整的聯繫。
「唐代詩文專題讀書會」讀書會第四次討論心得
時間:11/6(四)
地點:人社C501
導讀人:白(女司)顰
討論人:李奇鴻、許婷硯、文家均、許家瑜、林泓任、陳安琪
主題:柳宗元永州時期山水詩文對讀
篇章:何雅雯〈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談柳宗元永州游記〉
導讀:
在〈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談柳宗元永州游記〉論文之中,論證了柳宗元永州八記實際上隨著書寫時間而有其內容的轉移,透過此一內在脈絡,可以具體的了解山水與柳宗元之間的物我關係。
此篇論文認為永州八記的書寫主題是由:〈游黃溪記〉的「夷」與「罪」轉移至〈始得西山宴游記〉的「我」與「始」;而後為〈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的「樂」與「棄」;最後是〈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的「傳」與「疑」。
而柳宗元於永州時期也留下許多山水詩,本次讀書會我試圖引用〈構法華寺西亭〉、〈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與崔策登西山〉、〈南澗中題〉等詩試圖發掘柳宗元永州時期詩歌是否如同其遊記有其內在脈絡之發展。
討論紀錄:
讀書會中同學給予的建議是,一首詩必須視做一個整體,其中的情感與美感才能彰顯,若摘詩中幾聯與文章對照,一來是破壞詩的整體性,二來流於以詩證文,並不是一個恰當的研究方法。
另外同學建議,必須於報告中說明為何以永州時期為材料範圍,或是直接研究永州、柳州的詩歌變化,一來是時間跨度長,比較容易看見變化;二來是材料比較豐富。
因此我應該會聽取同學的建議,對於研究方法更審慎取擇,並且增加對柳州時期詩歌的研究。
李奇鴻/2014-11-13
第三次讀書會心得
「唐代詩文專題讀書會」讀書會 第三次 討論心得
時間:10/30(四)
地點:人社院B區302A教室
導讀人:林泓任
討論人:潘俞廷、李奇鴻、許婷硯、白㚸顰、陳安琪、許家瑜
主題:皮陸唱和與韓孟之關係
篇章:王錫九《皮陸研究》第一章第三節、李福標〈皮陸與韓孟、元白唱和之關係〉(蕭占鵬《韓孟詩派研究》第九章-韓孟詩派的影響)
導讀:
王錫九從大歷年間浙東、浙西兩詩人群與韓孟唱和談起,先以前二者與皮陸等人皆為江南一帶詩人群著眼,指皮陸有關詩酒酬贈、憶昔嘆今等唱和乃前者的延續與發展,再略以詩作說明兩者「以文為戲」、內容俚俗等共通點,肯定兩者在創作上的關聯性。
末則略談皮陸諸人之聯句詩,指出其於詩體上皆用五古、句式上人各兩句或四句以及詩風奇異險澀等特點,認為皮陸聯句從內容形式、格調、風尚等層面皆與韓孟聯句相類,可謂刻意效法韓孟而來。
李福標從韓孟與元白二者特徵著眼,先提出中唐詩壇詩歌題材由「重大、高雅向瑣細、平凡」轉變的特點,說明兩者「以文為詩」的共通性,再分別說明兩者「尚奇警」與「尚坦易」的差異性。
其次則先舉《唐語林》、《唐詩類選》等例,略為說明晚唐輕棄元白、尚學韓杜的現象,再以皮日休〈雜體詩序〉「如聯句則莫若孟東野、韓文公之多」與《松陵集》中多長篇次韻之作為據,說明皮陸在聯句與次韻上分別受到韓孟與元白影響。
討論紀錄:
本次討論源於不了解韓孟在中晚唐有何影響,蕭占鵬於《韓孟詩派研究》第九章中分別以詩作對晚唐諸家進行討論,但並未特別提及皮陸二人是否受其影響,故取王、李二人之文對此進行探討。
經過討論大致理解王、李二人皆認為皮陸受韓孟影響之處在於聯句,李氏以〈雜體詩序〉為據說明皮陸慕韓孟之心,王氏更指出其從內容形式、格調、風尚等層面皆刻意效法韓孟。
李氏據〈雜體詩序〉指皮陸慕韓孟而作聯句可謂有據,但王氏「皮陸聯句從內容形式、格調、風尚皆效法韓孟」之說便可能與此有差異,略以皮陸〈藥名聯句〉「為待防風餅,須添薏苡杯。
香然柏子後,尊泛菊花來。
石耳泉能洗,垣衣雨為裁。
」〈寒夜文宴聯句〉「文星今夜聚,應在斗牛間。
載石人方至,乘槎客未還。
送觴繁露曲,徵句白雲顏。
」等為例觀之,其雖於形式上亦用五言而與韓孟連句相類,但在內容用字上卻未明顯呈現韓孟好奇崛險怪的傾向,故或許僅能說皮陸因慕韓孟「為聯句」而取聯句為雜體詩中之一體,皮陸恐怕並未著意於內容上也效法韓孟所為,但王氏之說是否確實需要修正,還須對韓孟與皮陸兩者聯句作品作更多比較與討論。
「唐代詩文專題讀書會」讀書會第三次討論心得
時間:10/30(四)
地點:人社院B區302A教室
導讀人:許家瑜
討論人:李奇鴻、潘俞廷、許婷硯、林泓任、白㚸顰、陳安琪
主題:牛李黨爭與李商隱的傾向
篇章:中州學刊〈牛李黨爭與李商隱的傾向〉
導讀:
由於李商隱一生皆處於牛李黨爭的時期,又加以其自身對政治的追求,因而無論其有意或無意,都被卷入牛李黨爭之中,又加以其在進入牛黨後,又娶李黨王茂元之女,而予人一種政治立場上搖擺不定的感受。
本次討論就中州學刊此文為中心,就李商隱對黨爭的態度,及其對兩黨人士的評價與關聯作分析,探討其和兩黨間的實際關係;其次,又以李商隱在牛黨得勢之際,連作〈韓碑〉、〈李將軍〉、〈舊將軍〉等詩,明顯表示對李德裕當年作為之贊同,以及對其終遭貶謫病死之下場寄與無限同情,而主張此可作為李商隱乃堅定站在李黨一方之明證作論述。
討論紀錄:
原本想以李商隱詩作為中心,將其寄與令狐綯的作品和其在政治立場上贊同李黨的詩作作一年代的排序和比對,藉以釐清李商隱處於牛李黨爭的狀態下,其所抱持的政治態度,而忽略了應對李商隱和令狐綯以及其和李黨的關係再做更深入的了解。
由此也意識到,自己對李商隱其實尚未有一深入的理解。
關於其與令狐家的來往,以及其在政治立場上的想法,原本由詩歌及其生命史中再做更為仔細的研讀應可有一瞭解;其次,由於李商隱詩晦澀,由其生平解詩相較不是那麼適當,而應自別種層面作一探討較好,由此也注意到自己對於詩作的內容,亦尚未做一深入的理解和解釋。
李奇鴻/2014-11-07
第二次讀書會心得
「唐代詩文專題讀書會」讀書會第二次討論心得
時間:10/23(四)
地點:人社院B區302A教室
導讀人:陳安琪
討論人:文家均、潘俞廷、許婷硯、林泓任、白㚸顰、陳安琪、許家瑜、吳岱霖、黃馨潔
主題:韓孟詩風
篇章:
蕭占鵬《韓孟詩派研究》
第一章韓孟詩派的形成
第二章審美時尚與韓孟詩派的審美取向
第八章韓孟詩派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獨特貢獻
導讀:
本次討論以「韓孟詩風」為主軸,從韓孟詩派的形成背景談起,中唐處盛唐之後,又經過安史之亂,造就了不得不自強、掙扎的生活環境,混亂的生活使得人們以信仰的尋求精神安定,故而漸漸尚巫、尚蕩、尚怪。
談完背景之後,即從獨體的人切入,討論時人的特質何以成風成派。
其次,用作品細說韓孟詩派在語言上「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奡」,意境上「容飄清冷餘,自蘊襟抱中」的特色。
最後,則從歷時的文學史的角度切入,談韓孟詩派的三大特色:一、提倡苦吟:由吟苦成就,並且強調人工之美以致追求天工之美;二、追求不美之美:自覺式地珍愛「非常物」,雕刻呈現事物的不完整面;三、創造非詩之詩:即從古文章法與句法為詩。
討論紀錄:
本次討論輔以〈城南聯句〉與〈石鼎聯句〉介紹韓孟詩派的形成與創作主張,其中,有三個問題在討論會中試圖爬梳釐清。
一、「風」、「體」、「派」之別。
何以有「李長吉體」、「元白體」、「韓孟詩風」、「韓孟詩派」的區別?如何定義為風?何以成體?又怎麼成派?風許是風格呈現,而體則是風格流行後,有多人模仿效擬,自成體式,至於派,則更甚於體,是為以文學集團的整體風格、影響層面言之。
二、〈石鼎聯句〉詩序公案。
〈石鼎聯句〉序似傳奇小說,而聯句詩中卻不見韓愈本人的聯句創作,則此詩是託言以逞意,還是真有其人?再者,若是託言逞意,韓愈想談的文學主張或審美優劣價值觀,又是什麼?從導讀人的立場來看,韓愈將作品的等級分為表面描寫、借喻取譬、脫物盡事三種層次,以表達藝術創作的高下之分。
三、韓孟詩派與韓孟詩風的呈現。
導讀人或可從更多此派詩人的作品更具體談論藝術呈現。
「唐代詩文專題讀書會」讀書會 第二次 討論心得
時間:10/23(四)
地點:人社院B區302A教室
導讀人:吳岱霖
討論人:文家均、潘俞廷、許婷硯、林泓任、白㚸顰、陳安琪、許家瑜
主題:李益詩悲怨情感研究
篇章:自備講義
導讀:
歷來評論李益的詩歌,最多的是肯定他邊塞詩悲哀雄壯氣質,其次是七言絕句的成就。
然而由於李益所處特殊時代背景,他的詩歌也因為人生中三個不同時期的經歷,而有明顯階段性特徵。
我想要試著用他詩中所呈現「悲怨」的這種精神內涵,為他找到一個在盛唐和中元之間價值地位,是怎樣的因素,使得他詩歌中悲怨以成立?「怨」為何足以成他所有詩歌中的特色?本文希望能夠藉著「悲怨」一題來分別就時代因素和作品本身,來析論出李益詩歌中的精神內涵。
而這種悲怨的情感,決定於作者與作品,作者屬於外緣研究的範圍,包括生存背景、心理、思想等等,作品屬於內在研究,包括文學本身之語言技巧和意象等等。
由於李益的詩歌與他的仕宦行跡相互對應,表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徵,本文擬據現有材料以及最新的出土文獻,重新梳理李益的行年事蹟,並為其詩歌依詩人的生平和作品進行更細緻的分類。
在方法上,首先會先界定「悲怨」的情感意義,其次探求成因,最後分析作品的美感,並且結論出李益的詩歌成就。
討論紀錄:
與同學們討論之後,認為自己之前的缺點是太針對「悲怨」這個詞彙,以至於一直想要緊扣這個主題去從李益的詩作中找出相關點。
由於大家都對李益不熟,在讀書會中同學們問我,研究李益詩的價值在哪?我才恍然大悟,之前思考的方向都有點偏差了。
在撰作論文和閱讀前人研究時,應該要時刻詢問自己這個最初的問題。
面對歷代以來對李益的眾多評論,姑且不論誰的話最有說服力,只有兩本書是將李益的價值冠於全書之首的。
第一就是稍晚於李益的令狐楚《御覽詩》,第二是晚唐張為的《詩人主客圖》,他們為什麼如此推崇李益?同時,「悲怨」可能不足以蓋括李益所有的詩篇,因為「清奇雅正」之於李益是一項不可忽視的特點。
我想這篇論文的最終目的還是會回到界定李益在盛唐與中唐之間的地位,也就是說,李益在安史亂後的時代背景下,有什麼特質是盛唐沒有的?而他在中唐詩人之中的特出之處又為何?我希望能先釐清「清奇雅正」和「怨而不怒」這兩項特色後再作深論。
李奇鴻/2014-11-01
第一次讀書會心得
「唐代詩文專題讀書會」讀書會第一次討論心得
時間:10/16(四)
地點:人社院B區302A教室
導讀人:李奇鴻
討論人:文家均、潘俞廷、許婷硯、林泓任、白㚸顰、陳安琪、許家瑜
主題:杜詩中的「家國聯繫」表現模式
篇章:自備講義
導讀:
本次報告內容以《「詩聖」的一個面向:杜詩中的「家國聯繫」表現模式‧第一章》為討論對象,目的是梳理文中問題意識與研究步驟,並嘗試對此文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等面向展開討論。
「詩聖」的一個面向:即是以「詩何以聖」的藝術觀點,有別於先前以「詩中聖哲」為詩聖說的主體,此乃文章的切入角度;杜詩中的「家國聯繫」表現模式:在杜詩的脈絡底下,以「家國」為主題,以「聯繫」的角度梳理家、國兩者並置、轉接、雜揉等關係,並予以回應有關杜詩文學表現方式的模式問題。
簡言之,第一章旨在將詩聖的議題聚焦於「家國」之思當中,並期以歸結出杜詩中的「表現模式」。
討論紀錄:
這次主要討論幾個重點:一、所謂「詩聖」的一個面向,代表有著其它面向需要被討論,比如說內容、歷時性、共時性等議題,若沒有先爬梳清楚就進入「詩聖」的脈絡中,恐怕讀者會無法有通盤的理解。
二、「家國聯繫」的意思仍不清楚,就字面來說可能有幾個含意1.家與國是兩個端點2.家與國是兩個層次3.家與國是兩個主題,又「聯繫」是在哪個意義上的聯繫?它能夠反應杜甫的某種表現模式,又杜甫前詩人並無此作法嗎?這些都是環繞著家國聯繫一辭拋出的問題與討論。
這次討論是繼暑期之後的研究成果。
從討論中得知,一個合法、有說服力的研究取徑或觀點需要與讀者、過往研究成果對話,並結合自身讀詩心得,找出屬於自己的立場、態度,是心態上仍須調整的地方。
另外,在論述過程中對於字詞的介義必須要明白、清楚,才能使讀者理解研究的動機、成果,而非以各種概念混淆了原本想討論的對象或話語,這是需要引以為戒的事情。
「唐宋詩文研究」讀書會第一次討論心得
時間:10/16(四)
地點:人社院B區302A教室
導讀人:文家均
討論人:李奇鴻、潘俞廷、許婷硯、林泓任、白㚸顰、陳安琪、許家瑜
主題:杜牧詩作「時間空間化」之概念探討
篇章:鄭文惠《杜牧詠史詩之時空結構──以時間空間化為論述主軸》
導讀:
中國文士在重新思考、調整、建構個人主體性生命內涵及其與社會群體性之互動關係與互動方式時,往往逆向回溯歷史,以一種召喚應對、記憶重生的方式,營構出一個可以與歷史情境對話的精神世界,使自我生命得以回歸、主體精神得以超越。
杜牧詠史詩多呈現為一種時間空間化之形式結構,其中線性時間鏈序之空間化形式,多表現為具延續性、繼發性之時間鏈式,並展延出具空間幅度之結構;非線性時間鏈序之空間化形式結構,多呈現為一種古今時空串綰、疊置之方式,其空間化之意象更具跳脫性與生動感,圖象性亦更為鮮明,其內蘊實質表現為對時間可逆性之面對與思考,及時間空間化之審美意象在高度凝縮化歷程中,所釋放出豐富而多元的審美信息量。
討論紀錄:
1. 憑藉著古蹟地貌,召喚應對回歷史時空,多數詠史詩皆如此使用,何以杜牧的詠史詩作能以「時間空間化」概念特別提出來探討?
試做回答:「時間空間化」乃將時間以空間呈現的一種方式,較不同於流水帳式的詠史詩作,況且,杜牧的相關作品摻雜大量的史家觀點,他是主體也是旁觀者,身為主體時,能從中獲得體悟;跳脫出歷史場景時,他能以史學家(旁觀者)的身分進行議論,其大量的翻案作品可資佐證。
2. 作者似乎對「時間空間化」之兩種形式有著價值判斷?
試做回答:這篇文章的確有此意圖沒錯,鄭文惠認為非線性時間鏈序之空間化形式結構,造成的時空疊置效果,空間化之意象更為生動,圖象更為鮮明,可逆式的時間使讀者能更直接明瞭的接收歷史資訊與作者意圖。
3. 你是否認同作者之價值判斷?
試做回答:我對於價值分判之部分則姑且不論,但不得不贊同鄭文惠老師所言,其對兩種形式架構的論述深中肯綮。
之後我會借用「時間空間化」的概念進行作品分析,但並不會對兩種形式進行價值分判,畢竟適時適所的使用才是重點,兩者皆有其特別的作用存在,是雙方都無法兼及的。
李奇鴻/2014-10-26
第七次讀書會心得2014-12-10
第八次讀書會心得2014-12-10
第六次讀書會心得2014-12-01
第五次讀書會心得2014-11-19
第四次讀書會心得2014-11-13
第三次讀書會心得2014-11-07
第二次讀書會心得2014-11-01
第一次讀書會心得2014-10-26
Copyright©2007-2009NationalTsingHuaUniversityALLRIGHTSRESERVED
最佳解析度為1024*768或1280*1024
聯絡我們101,Section2,Kuang-FuRoad,Hsinchu,Taiwan30013,R.O.C.30013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代表號:03-5716200統一編號:46804804
延伸文章資訊
- 1[古詩衍生] 送上人 - 痞客邦
來自高一國文課古詩的神奇腦洞《送上人》劉長卿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注解】: 1、沃洲山:在今浙江新昌縣東, ...
- 2唐代詩文專題讀書會 - 心得報告
載石人方至,乘槎客未還。送觴繁露曲,徵句白雲顏。」等為例觀之,其雖於形式上亦用五言而與韓孟連句相類,但在內容用字上卻未明顯呈現韓孟好奇崛險怪 ...
- 3六和高中102學年度閱讀心得彙編愛閱密碼: 聽故事、讀故事、說故事、寫故事
在英國的西郊小鎮上,有個叫巴斯克維爾的家族長年被詛咒,因此整個家族皆不順遂,突然, ... 在這世界上,有許多人將錢當成摯交,更甚者,還有些人會因為「錢」而去「殺害」 ...
- 4聽師父上人開示 我的感動與心得 - 人間福報
大師無分別的平等心,令我感受到「一家人」的溫暖。大師還說要當我們發展所長的後盾。這句話讓我可以放心、放膽、永不放棄地往人間佛教去學習邁進。謝謝您,大師!
- 5送上人 - 中文百科知識
送上人,劉長卿詩詞,唐詩三百首。原文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作者】:劉長卿唐【作者小傳】:劉長卿(709~786),字文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