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樓自助旅行攻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福建土樓,圍起來的生生世世——自助旅行攻略. ↑(環極樓作者:鴻漸). Dr.良友: 福建省雖好山好水,但最引起旅人注意的就是這世界文化遺產的土樓群。

福建土樓,圍起來的生生世世——自助旅行攻略     ↑(環極樓作者:鴻漸)       Dr.良友:福建省雖好山好水,但最引起旅人注意的就是這世界文化遺產的土樓群。

造訪土樓很簡單,請您細細觀看、大膽計劃,來體驗這動人之旅。

更清楚的官方網站   ↑(河坑土樓群作者:糊塗塗)      東經116度50分—117度19分,北緯24度36分—25度10分。

  這串枯燥的坐標數據圈定了中國閩西南一塊大約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就是福建漳州市南靖縣、龍巖市永定縣一帶。

事實上,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這塊彈丸之地曾引起了大洋彼岸美國人的高度緊張。

因為他們的衛星在這裡發現了1500多座巨大的蘑菇狀建築。

冷戰時期過度敏感的神經讓羅納德·裡根有充分的理由把這些深藏在福建省西南山區的異形建築與中國神秘的核力量劃上等號。

但他派出的兩名調查員帶回的報告卻著實讓這位演員出身的總統又過了把輕喜劇的癮:那些神奇的建築當然不會是什麼核設施,它不過是中國客家人的古老城堡——土樓。

遠在第一枚原子彈的蘑菇雲升起之前,它就在這片不為世人所知的山坳裡屹立了數個世紀。

  客家土樓因此而名聲大噪,這些狀如飛碟般的古老建築正開始被人們所瞭解,儘管它們早已在我們的視線中存在了好幾百年。

   客家,何以為家?   需要提醒的是:客家並非少數民族。

  客家人源於地道的中原漢民。

客家的先民因躲避王權更替、農民起義或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引發的戰亂而舉家南遷。

歷史上較大規模的南遷就有五次。

因古時的戶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後就編如「客籍」,故南遷的中原漢人被稱為客家人。

長途跋涉、客居他鄉,「家」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有了家才能生存發展。

戰爭在客家先民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分散在群山中的客家人開始聚集起來,將各家單一的小屋建成連屋大樓。

並就地取材,用當地的泥土夯建高大厚實的土牆,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居住空間,外人不能輕易入內,同時又能聯合全樓的力量共同抵禦來犯之敵。

著名的永定承啟樓內有一幅堂聯:「一本所生,親疏無多,何須待分你我。

共樓居住,出入相見,最宜結重人倫。

」土樓既是客家人的躲避風雨的居所,更是他們深深依戀的精神家園。

   固若金湯的客家土樓   「一碗豬肉換一碗三合土」。

  這句客家諺語的真實性不必深究,但土樓外牆用土的配方卻實在繁複、考究。

首先,它的主要建築材料必須是沒有雜質的細淨紅土,再按一定的比例摻以細河沙、水田底層的淤泥和年代久遠的老牆泥。

充分攪拌均勻後,加水用鋤頭反覆翻整發酵。

這道工序對土樓的建造至關重要,混合泥發酵的充分與否將直接影響土樓建成後的使用壽命。

土樓的外牆泥如發酵不到位,就會使牆體在溫度和濕度變化時產生開裂現象,威脅到土樓內住戶的安全。

  這樣按比例配合而成的泥土被稱之為三合土,但這還不是最終的建築用土,還必須在裡面加入上好的紅糖、打散起泡的雞蛋清、不見米粒的糯米湯。

這樣講究的配方,「一碗土換一碗豬肉「倒也實不為過。

夯建土牆時,還要在泥裡加入一些木片、竹片或是大塊的山石以加固牆體。

這樣夯成的土樓外牆將不懼水浸,堅如磐石。

在沒有鋼筋水泥的年代,聰慧的客家人就是用這種看起來近乎原始的建築方式,建成了神秘而龐大的土樓,成就了建築史上的奇跡。

  裕昌樓是這個奇跡中比較獨特的例子。

我們在拍攝著名的「五朵金花」(田螺坑土樓群)時,不斷有熱情的客家老鄉操著生硬的普通話提醒我們:「一定要去看看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