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島斷易》01-乾@ 筆記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高島斷易》01-乾「乾」字本作(暫缺字),即此卦三奇,一連純陽,圓滿之形也,後假作三數字。

左旁從卓,卓古文作(暫缺字),中(暫缺字),象日。

筆記         路過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101150100《高島斷易》01-乾?高島斷易《高島斷易》01-乾  「乾」字本作(暫缺字),即此卦三奇,一連純陽,圓滿之形也,後假作三數字。

左旁從卓,卓古文作(暫缺字),中(暫缺字),象日。

上下(暫缺字)象其光線,即太陽放光彩之象。

《詩》暵其乾矣,亦通作「乾燥」之義;暵,曝也,自日光而來也。

[乾]之性,在人則氣力圓滿,剛健之義也。

《說卦傳》曰:「乾,健也。

」 天之性至剛,其德至健,其體圓滿盈實,其運動強進而無有間斷,故以此卦此字充之。

乾:元亨利貞。

此五字文王所繫,謂之《彖》辭。

[乾]之為天,上文既述之,在人則君也、父也、夫也。

蓋天包地、君撫民、父育子、夫帥妻,其理一也。

「元亨利貞」四者,[乾]之德也。

[乾]秉純陽之性,而兼此四德,故其為氣也,充滿宇宙,無瞬息之間,是即健而無息之謂也。

人能法[乾]之健,自然氣力充實,俯仰無愧。

孟子所謂浩然之氣,「至大至剛,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此即被天命德之聖人也。

「元」者,始也、大也、仁也,不朽不壞,天地之大德,所以生萬物也。

「元」字從二從人,「仁」字「天」字亦然。

蓋在天為元,在人為「仁」,猶仁者推愛己之心以及於人也。

「亨」者,通也,物始生而成之義也。

在人為「禮」。

人之處世,以禮讓為貴,便可使人生愛好之情,即與「仁」之「博愛」同。

「利」者,宜也、吉也,萬物發達而遂其生也。

在人為「義」,見利思義。

利與義若相反,而實足以相成,以義為利,利即義也。

「義」字從羊從我,我牧羊而衣其毛、食其肉,是自食其力,不慕夫外也。

「義」者,宜也,利之得其正也。

「利」字,《說文》云:「從刀從禾」,和然後利,字本從和省文,古曰:「利者義之和也」。

  「貞」者,正也,兼貞正、貞常、貞固之義。

在人為「智」,蓋內有神明在抱之姿,外有堅貞不拔之操,斯有守有為,自得保其終也。

故曰:「貞固足以幹事。

」 蓋「元亨」,物之始通也。

言其時則自春而夏,言其日則自旦而晝,在人則自幼而壯,在草木則自萌芽而至繁盛也。

「利貞」,物之成而又復其本也,言其時則自秋而冬,言其日則自晝而弘,在人則自壯而耋,在草木則自實而隕也。

為人君者,以乾天為法,故御天下之道,莫大於仁育萬物,君能體仁,則天下莫不被其德。

《文言傳》曰:「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 且此卦爻象,亦非專止君上,下至匹夫匹婦,為父為夫者,其卦象、卦義、卦用亦復相同,宜推類而擴充之。

「元亨」二字,專就[乾]之全體德性上說,「利貞」二字,更含聖人教誡之旨。

何則?「貞」者、「正」也,「利」者、「宜」也,是貴行其所宜,守其所正也。

以人事推之,必有其剛健進取之性,然自恃其勇毅果敢,或將侮人之弱,凌人之柔,欺人之愚,是自陷於過失也。

唯貞正而可以克其終也,因深警之曰:「利貞」。

  《彖傳》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六十四卦,始於[乾],終於[未濟]。

[未濟]之卦,[離]火之性上升,[坎]水之性下降,為水火不相交之象,剛柔失位,事猶未成,故曰[未濟]。

夫[未濟]非「不濟」也,有待而濟也。

六十四卦,循環不已,是[未濟]之終,即復而為[乾]天之始。

[乾]為日,陽光所照,萬物發育,故[坤]輿得其照臨,而水氣蒸發,騰而為雲,降而為雨,寒暑燥溫,四時循環,而無須臾之間。

精氣凝結,萬物流形,是皆始於乾元一氣之功德,故孔子贊之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 「乾元」者,包括陰陽之稱也。

凡物必有始,又必有終,今以六爻之位示其理,則初爻生也、始也,上爻死也、終也。

各由其物之性,而不誤其時命,謂之「大明終始,六位時成」。

夫「資始萬物」者,乾元之功,而乾元亦不自以為功,必使雷、風、水、火、山、澤六子相輔而成。

六子亦能承襲天意,以行天之所欲為,而不違其道。

天以父道而御六子,謂之「時乘六龍以御天」。

[乾][坤]與六子協心,以行變化之道,其間功用無窮,而分量有定。

乾坤六子,各全其命,生生變化,謂之「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八卦協心,以能保合此造化,謂之「保合太和」。

「乃利貞」者,謂日月星辰與四时事物之消長,各不愆其運轉,不違其次序,得保此元氣之常存,是以利且貞也。

聖人體天立極,以一人而統理萬機,是曰「首出庶物」。

一時庶物沐聖人之化,又得發育繁殖,各得其所,書曰:「黎民於變時雍」,萬邦協和,即此可見。

聖功王道,乾元一德包括盡之矣。

此《彖傳》自「大哉」以至「統天」,專說乾天純陽之德體;自「雲行」以至「流行」,專說天地陰陽和合交感之妙用。

自「乾道」以至「性命」,專說陰陽變化之功德。

至「保合太和」,擴充之於人道,始見教誡勸化之本領,於是三才之大義具備。

蓋人效法夫天,天之為道,以公明正大為主,則為人君、為人父、為人夫之道,亦宜以公明正大也。

此卦純陽在上,自有君臨萬邦之象。

聖天子體乾出治,布化宣猷,登進賢良,授之以職。

又仰其德如龍者,崇以師傅,參與庶政,如湯之於伊尹,文王之於太公。

一時庶職咸熙,風流令行,所謂「保合太和」。

君令而臣行,上倡而下和,君臣合德,上下通志。

蓋君子秉純陽之德,適當休明之會,雖有不善人,伏於裡卦之坤,不敢復露頭角。

是以四海靖寧,國家安康,萬民咸沐浴於深仁厚澤之中,無一天不得其所。

於是品物豐饒,國富民裕,兵強食足,兆民愉愛國之忱,四國動會歸之化,熙熙暭暭,共樂泰平,是[乾]之時也。

溯昔仁德天皇親察下民之疾苦,敕百官曰:「夫天子猶太陽之照臨下土,發育萬物,宜代天而布化。

天子為天之子,而敬承上天之志,以施行之於下民者也。

故朕視眾庶猶子,眾庶視朕猶父也。

今朕尊為天子,萬福無極,眾庶有或未得其所者,若鰥寡孤獨,窮而無告。

或孝子而侍父母之疾,不得醫藥;或遭逢水火二難,而不能撫育妻子;或罹疾病,不得藥餌,朕豈忍晏然漠視哉!凡爾百官,是朕眾子中最年長而有德者也,其憐恤子弟,固當與朕同心。

今後三年,除天下之租稅,救萬民之疾苦,爾百官其共體此意,所謂一夫不獲是幸。

朕實不勝饑渴之憂,願放等三年之內,與朕同此艱苦,以實行救荒之政。

」 百官謹而奉命,皆感戴君思之厚,於是世風一變,上自權貴,下至賤民,濟貧恤窮之風盛行。

有餘財者,賑濟窮民;貸土田者,不收田租;貨家屋者,不征家稅;唯以博愛為榮譽。

是以兆民無不蒙王澤者,如大旱之得甘雨。

迨三年之後,天皇登樓,遠見炊煙之颺,欣然而詠《高屋》之御制。

迄今追誦敕文,諷詠歌謠,無不感懷聖德也。

蓋乘乾御宇之世,風同道一,明良相慶,無復所間。

然氣運迭更,極盛必衰,或潛龍而不用,或亢龍而有悔,運會之升降,陰陽消長之理,古今同然。

故君子之處世,辨六爻之時,玩其辭,即可知天命之向背。

凡人筮得此卦,法太陽之循環而不暫息,一切動靜之為,要皆奉[乾]以為法。

其宏量卓識,以見龍飛騰得力,正可進而有為之時。

然氣運之通塞、進退,各有其宜。

初爻雖見其才德如龍,而時機未會,未可進而當事也。

二爻可進之時既來,而應以九五,二五各以陽德應之,猶非陰陽相親也。

三爻更近上位而在下,拮据黽勉,頗勞思慮。

至四爻,則五爻之盛運將來,察上下之情,審進退之機,待時而動,尚未決也。

五爻得盛大之氣運,百綪考成,正乘時得位之際也。

上爻以[乾]之氣運既過,要宜速退而無悔。

九二之「利見大人」,由初九確乎不拔之志操;九三之無咎,由九二之謹慎不伐;九四之無咎,由九三之乾乾惕若;九五之「利見大人」,由九四之能疑能審;故積功累行在於人,而成德達才在於天。

至九五,則潛龍之精神既竭,憂疑之念慮全消,無思無為,唯有「同聲相應,同氣以求」之樂而已。

則亢龍之悔,不必待至上九而後知也。

是所謂「理之不可違,數之不可逃,幾之不可不預」者也。

《大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行健」,一言以斷定[乾]天全卦之德。

行者,運也、進也、為也、往也、道也。

冒天道運行,猶如太陽日日運行、循環不息,無一刻之停止也。

君子體天行之剛健,天理渾然,無一亳人欲之間,自強不息,自足當天下萬般之事業。

然此自強者,亦非暴戾猛進而不知止,妄用健強之謂也。

玩索「潛龍」「亢龍」及用九「無首」之辭,而可知其義也。

【占問】 得此卦者,要臨事剛健,自強而不息,猶天行也。

又要包括「元亨利貞」四德。

[乾]有「施德而不計利」之意。

女子:筮得此卦,以陰居陽,有剛強過中之嫌,宜慎重也。

  天候:二三四五之中,變則必晴。

買賣:不利買而利賣也。

禍福:謂積善餘慶,積不善餘殃,恐有不在當代而在後裔也。

常人:有高其身而不知鄙事之虞。

賢者:有知天命而獨行是道,恐群陰潛伏,有群小構讒之懼。

☆☆☆☆☆☆☆☆☆☆☆☆☆☆☆☆☆☆☆☆☆☆☆☆☆☆☆☆☆☆☆☆☆☆☆☆ ☆¸.•°*”˜˜”*°•.¸☆★☆¸.•°*”˜˜”*°•.¸☆ ☆¸.•°*”˜˜”*°•.¸☆ 初九,潛龍勿用。

《象傳》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初九以陽居陽。

龍之為物,神靈不測,能大能小,能飛能潛,應時而變化吉也。

爻之取象於龍者,以喻人具靈明之德,變通之才也。

「潛龍勿用」四字,周公繫,謂之「爻辭」,以下仿之。

「潛」者,隱伏之稱,此爻在純[乾]之時而居最下,未得遽用,猶龍之時運未來,而隱伏於深淵也,故謂之「潛龍勿用」。

占得此爻者,以不得其時,雖有才德,未可進用者。

然龍之潛,非終於潛者也;勿用者,非畢竟不用也。

龍有神靈之作用,若不得其時,蟄而不騰,潛而不現,寂然以養其心神,君子亦待時而動,善成其用。

當此勿用之時,晦其才、韜其德,不干進而取禍,亦不遲疑而失機,樂天知命,儼如神龍之蟄而待伸也。

蓋天地之氣有升降,君子之道有行藏,孔子曰「舍之則藏」,正得此卦之旨也。

若以小事筮得此卦,宜用婦人而成事,蓋以此爻變則為[姤],[姤]以「女壯」故也。

【占問】 問戰征:[乾]為武人,有戰征之象。

初爻陽氣始動於黃泉,猶是潛伏,故曰「潛龍」。

在軍事,為威令初發,大軍未集,宜按兵以待也。

吉。

問營商:龍而潛,曰「勿用」,雖是一種貿易,只可株守,未可驟動也。

問功名:龍本飛騰發達之物,初爻曰潛,未得風雲之會也,故曰位在下。

問婚姻:[乾]初變[姤],[姤]曰「女壯,勿用娶女」,是宜戒之。

問家宅:按[震]為龍,[震]在東,是宅之東,必有淵水,閉塞不濟,宜修鑿之。

問六甲:生男。

【占例之1】 明治二十二年(1889),某顯貴占氣運,筮得[乾]之[姤]。

爻辭曰:「初九,潛龍勿用。

」 斷曰: [乾]者,純陽之卦,具「元亨利貞」之四德,剛健篤實,而六位不失其時。

升降無常,隨時應用。

處則為潛龍,出則乘飛龍,靜則專,動則直。

初九曰「潛龍勿用。

」蓋以陽居陽,其位伏而在下,雖有龍德,未逢飛躍之會,宜潛藏勿用。

《文言傳》贊之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 又曰:「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 今君占得此卦此爻,夫君當維新之始,以武功有勳勞。

現升陸軍中將之職,且精儒釋二典,所謂學究天人,道兼文武,識見之高朗,學問之深奧,可謂當世無比者也。

今當退而不用,正龍德潛伏之時,以君才兼文武,仿諸葛臥龍,是有握乾旋坤之略。

但恐陽剛獨用,未免意氣凌人,議論率直,以臻疑謗交集,不容於朝。

然此卦所謂「勿用」者,非終不用也。

以龍之象,失時則潛,得時即飛。

君當韜光匿彩,「遁世無悶」,以待其時之來也。

此爻變則為[巽],[巽]者,風也、順也、入也。

俚諺曰:「入人之氣」即是也。

君能以剛方而濟以[巽]順,使人有坐我春風之想,則上下悅服,而望聞日隆,自得飛龍上升之象。

雖今年之氣運未亨,至明年,爻進九二,恰值「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之時,騰達變化,德澤普施,可拭目俟之。

  ☆¸.•°*”˜˜”*°•.¸☆★☆¸.•°*”˜˜”*°•.¸☆ ☆¸.•°*”˜˜”*°•.¸☆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象傳》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此爻陽處二位,故曰九二。

陽氣發現,有龍出淵,現於地上之義也。

在聖人,潛不終潛,有屈而將伸之機。

曰:「在田」。

蓋有其德,而未居其位也。

「大人」者,以其有人君之德,故稱大人。

此爻變則為[離],[離]、文明之象。

卦變為[同人],以文明之人而與人同,故曰:「利見大人」。

蓋剛健者,性之德;文明者,學之成;中者居之宜,正者位之得。

然有其德,而猶不自以為足,欲見九五之大人。

  蓋期勉進其見識,相與贊成天下事業,是龍德始見於世,立身顯名之時也。

五者、君上之定位,二者、臣下之定位,此卦二五皆以陽剛相應者,蓋有故也。

[乾]之為卦,其體則純陽圓滿,其時則剛健日進,其爻則二五共備剛中之德,同德相助,謂之兩剛相應之例。

[乾]之卦,處九五之位,以明德御眾賢。

九二之臣,承奉君意,以盡力於國家,並法天德,以治國家,以其志望之同,而兩陽相應如是。

上下之大人,合志而濟世,則其德化之所及,無有窮極也。

又此爻備三才之妙義,「現龍」者,謂得天之時;「在田」者,謂得地之利;「利見大人」者,謂得人之和也。

  【占問】 問戰征:龍本靈物,初爻曰「潛」,是謂伏兵;二爻曰「現」,則發現而出也。

在田,則必列陣於田野空嚝之地。

《傳》曰:「德施普也」,是必戰勝而行賞也。

問營商:爻曰「現龍在田」,知其貨物大般是米麥絲棉之類。

「現」者,謂物價發動開漲;「見大人」者,謂有官場出而購買也。

問功名:謂伏處田間者,當乘時而進用也,且得貴人之助,故曰:「利見大人」。

問婚姻:二五相應,五居尊位,婿家必貴。

曰「現龍」,必是新進少年也,大吉。

問六甲:生男,且主貴。

【占例之2】 明治之初,自占一身之方向,筮得[乾]之[同人]。

爻辭曰:「九二,現龍在田,利見大人。

」 斷曰: [乾]者、純陽之卦,六爻皆取象于龍,群賢在朝之時也。

我國自德川氏治世以來,殆三百年,積弊之極,世運一變,得見今日維新之盛業。

雖由氣運之消長,實賴此龍德大人,各振其才力,匡輔王朝,致此中興之偉業者也。

是則今日之政治,即[乾]為天之世也。

餘曩得罪罹獄者七年,後遂獲釋,爾來黽勉拮据,四年而得十餘萬金,余不敢自恃意中,亦幸逢一時之氣運,克獲資產。

然聚散離合,理之所不免,若聚而不散,謂之守財奴,即貽之子孫,往往徒供驕奢,何能久守? 余惟當今在位之君子,在昔尊王室,廢藩政,皆出萬死而得一生者也。

今三十年來,王事鞅掌,莫敢或遑,孜孜以襄國是,餘雖不肖,亦豈敢猶耽安逸,徒望富有哉? 今筮得九二之辭曰「見龍在田」,謂余曩時出幽囚而再見天日,得以振興家業也。

「利見大人」,謂余嘗占筮國家大計,得與當路大人交接,並得領其議論,往往外使歸朝,投宿余邸,藉是得悉海外形勢。

凡此皆足針砭餘之固陋,啟迪知識,為益洵不少也。

余乃法[同人]之卦意,創成鐵道、瓦斯、學校、郵船四大業,其原實得於此也。

蓋[乾]之為卦,以天行之健,有自強不息之象,人能剛健而無須臾之怠忽,惟日孜孜,自有成功之日也。

【占例之3】 明治二十七年(1894),占我國與清國戰爭之結果如何,筮得[乾]之[同人]。

爻辭曰:「九二,現龍在田,利見大人。

」 斷曰: [乾]者,兩[乾]相接之象,以人事觀之,有剛健純粹之大人相接之象。

今兩國戰爭,彼國慮生內亂,必將遣首相李鴻章東來,與我伊藤首相相盟。

謂之「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乾]者、純陽,四月之卦也,和議之成,其在明年四月乎?乃以此筮呈之伊藤首相。

二十八年四月,李鴻章果來我長門下關,與伊藤首相相見,和議始成。

先是明治十七年,伊藤伯奉欽使之命,差遣清國,筮得[乾]之五爻,渡清之後,與李氏會,全命而還。

今得二爻,知李氏之必來。

天命不違如此,豈可不畏乎? ☆¸.•°*”˜˜”*°•.¸☆★☆¸.•°*”˜˜”*°•.¸☆ ☆¸.•°*”˜˜”*°•.¸☆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象傳》曰: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九三以陽居陽,故才強而志亦強,具剛健之性。

然位不得其中,居內卦之上,奉外卦而治下,任大而責重,若違上意,必得讉責;若失下情,必受眾怨。

上下之際,禍福之交,成敗之所由決也。

蓋九三所居之地,正當危懼之時,惟「終日乾乾」,戒慎恐懼,可以免咎。

六爻之中,三爻配三才而為人位,此爻以[乾]德居六十四卦人道之首位,君子之象也,故不稱大人,而稱君子。

初之「潛」,二之「現」,四之「躍」,五之「飛」,皆有待於此爻也。

故修我德,勤我業,終日乾乾,如臨危地,戒慎畏懼。

而修之於身,施之於事,能通天下之志,能慮天下之變,則雖身居危地,處置得宜,可變危而為安也,故曰:「厲無咎」。

所謂「反復道」者,即反復叮嚀,重復踐行之意。

又此爻變則為[履],[履]之六三曰:「履虎尾」,可以見危殆之地位也。

三者,日之終,故曰:「夕」;此爻變則為[兌],[兌]者,西也,日之在西,即夕之象也。

【占問】 問戰征:危事也。

爻曰:「終日乾乾,夕惕若」,是能臨事而懼者也,故雖危無咎。

問功名:九三處下卦之極,其位猶卑,功名未顯也,故稱君子;在憂危之地,故曰乾乾惕若,斯可免咎。

問營商:居不中之位,履重剛之險,度其貿易必是危地,須日夜防備,可脫險而獲利也。

問家宅:觀爻象,必須謹慎持身,勤儉保家,斯無災害。

問婚姻:三以六為應,三位卑,六位尊,尊則不免亢而得悔,是不宜攀結高親也。

問六甲:生男。

產時恐稍有危懼,恐終無咎。

【占例之4】 明治十六(1883)年某月,謁松方大藏卿。

卿曰:今春以來,深雪霖雨,寒氣殊甚,余竊恐年穀之不登,子幸占其吉凶。

筮得[乾]之[履]。

爻辭曰:「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弘惕若,厲無咎。

」 斷曰:[乾]者,純陽之卦,故曰「乾為天」,是[乾]者天也。

取像於太陽,且六爻皆陽而無一陰,其辭曰:「終日乾乾」者,乾乾猶乾乾也,即旱魃之義也。

今九三變而互卦見[離]之日,是全卦無雨水之相,可知本年必旱。

「夕惕若」者,謂炎熱至夜而不去也。

雖人民多畏久旱,而五谷豐熟,故曰「厲無咎」也。

且二爻曰「見龍在田」,即田稻豐登之象;今三爻變離,見離火照徹田面,縱旱不為虐,是以無咎。

卿曰:占之驗與否姑舍是,其於活斷,可謂老成練熟者也。

☆¸.•°*”˜˜”*°•.¸☆★☆¸.•°*”˜˜”*°•.¸☆ ☆¸.•°*”˜˜”*°•.¸☆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象傳》曰:或躍在淵,進无咎也。

九四以陽居陰,且近君位,其將進者、陽之情,其將退者、陰之志,故疑而未決也。

然陽氣方進,龍之一躍,自有升天之象。

「或」者,疑而未定之辭。

「或躍」者,將進而未進也。

「在淵」者,欲進而復退。

淵為空虛之地,上與天通氣,且淵有水,龍得水便易於騰躍,與二爻「在田」不同。

茲雖一躍而後在淵,知終必躍而升天,故曰:「無咎」。

《象》辭加一「進」字,益見乘時進必無咎也。

人能審時勢之可否,察人心之向背,待時而出,見可而動,其進也、非貪位,其退也、非沽名,可以投事機之會,可以免失身之辱。

所謂「無咎」者,亦勉人之不失其時也。

四爻越內卦遷外卦之處,故有「進」之意。

  又此爻變,外卦為[巽],《說卦傳》曰:「巽為進退,為不果。

」故有猶豫之象。

【占問】 問戰征:觀爻象,行軍前進,必有淵水阻隔,宜設船筏;或臨淵有敵軍埋伏,宜預設備,乃得無咎。

問營商:爻曰「或躍在淵」,若在販運水貨,恐罹波濤之險,或者物價一時騰漲。

爻曰:「無咎」,可保無害。

問功名:有一舉成名之象,大吉。

問家宅:淵者、水也,躍者、飛升也,家道有一時振興之象。

六甲:生男。

【占例之5】 明治二十四年(1891)二月,門人清水純直來告曰:今府下第十五區代議士之選舉,鳩山、角田二氏,旗鼓對豎,競爭未決。

余久知鳩山氏,因請占其勝敗。

筮得[乾]之[小畜]。

爻辭曰:「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 斷曰: 此卦六爻皆取像於龍,群龍聚集之時也。

以此爻陽氣旺盛,進而應選,本可必得。

然九陽爻,四陰位,陽主進,陰主退,顯見進退未定,明明將進而復退也。

且上卦變而為[巽],[巽]為疑、為不果、為進退;四屬陰位,變則互卦含[離]明,應爻初九有淵之像,見此人學術淵深,具剛強之德,然其心懷遲疑,亦未嘗冀望必選也。

玩爻辭,所謂「或躍」者,故不能不應其選;所謂「在淵」者,恐此番不能得其選也。

某氏啞然而去。

後果如此占。

【占例之6】 二十八年(1985)冬至,占明年我國外交之氣運。

筮得[乾]之[小畜]。

爻辭曰:「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 斷曰: [乾]之為卦,陽氣循回,無一息之間斷,純全剛健之時也。

今我國與清國交戰,是歐美各邦之所注視,此後各邦,必將窺我舉動,群相猜忌嫌惡,亦勢所必至也。

故我國與各邦,益當熟察彼我情形,揆度內外時勢,使彼絕觀覦之念,敦和好之情,蓄勢審機,正在此時也。

爻辭曰「或躍」,曰「在淵」,示我法神龍之變化,或進或退,神化莫測,乃得無咎也。

附註:當年中國戰敗,簽訂「馬關條約」中國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割讓台灣、澎湖、遼東半島予日本。

☆¸.•°*”˜˜”*°•.¸☆★☆¸.•°*”˜˜”*°•.¸☆ ☆¸.•°*”˜˜”*°•.¸☆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象傳》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五爻剛健中正而居尊位,下與九二之臣,同德相應,見大人而助其治化,謂有聖人之德,而居天子之位,恩澤被於生民者也。

蓋「大寶曰位」,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不能利濟天下。

「飛龍在天」者,謂龍飛上天,雲行雨施,神變化而澤及萬物。

聖人在位,天下被其澤,萬物遂其生,故取象於此。

所謂「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 以其備龍之德,騰躍而居天位,為萬物所瞻仰,故天下利見。

《象傳》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造」猶「作」也,即所謂「聖人作而萬物睹」也。

【占問】 問戰征:九五尊位,必是天子親征,王師伐罪,故曰「大人造」也。

問營商:九五辰在申,上值華,附星咸池。

咸池者蒼龍之舍,咸池亦名五車,主稻黍豆麥,度其貿易,定在五谷之屬。

曰飛龍者,知物價之飛升也;曰利見大人,知其販運或出自政府之命也。

問功名:有雲霄直達之兆。

問疾病:有上應天召之象,不吉。

問六甲:生男,主貴。

【占例之7】 明治十八年(1885)二月二十八日,伊藤伯奉命赴清,(/*1885年,中國與日本有《天津條約》之議)發橫濱港,為昨年朝鮮事件,與清廷議事也。

余為問結局如何,筮得[乾]之[大有]。

臨行欲呈之於伯,因阻道者眾,遂不得呈,乃更使人齎之於天津。

爻辭曰:「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 斷曰: 九五之大人,與九二之大人,其位相應。

《易》以陰陽相應為例,二五共屬陽爻,以我國之大人,與清國之大人相會論事,其必能深謀遠慮,兩國平和。

且本卦五爻之背,即[坤]之五爻,其爻辭曰「黃裳,元吉」,是含彼我大人之心憂,關黃色人種之安危,互相扶持,兩國大人留心於此,是即兩國人民之幸慶也。

[乾]之《大象》曰:「君子以自強不息。

」凡筮得此卦者,要知太陽之運行,無須臾之間斷,故以進為先,可以制勝也。

今我國先派使臣,則先鞭在我,我進而論事,以法乾之健行,故其勝在我,必可得好結果也。

時橫濱商人立川磯兵衛,以事赴天津,乃托以此占,就書記官伊東氏,呈之於伊藤伯。

時因國議不協,伊藤伯將整裝歸朝,偶見此占,大有所感,再開和戰一決之議,乃得如議,不辱使命而旋。

【占例之8】 明治十九年(1886)十二月,占明年鐵道局氣運,筮得[乾]之[大有],呈之於鐵道局長井上勝君。

爻辭曰:「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 斷曰: [乾]三奇一連,純陽之卦,五爻又屬陽位,卦德莫盛於此,鐵道局長氣運,可謂盛矣。

此爻得天時、地利、人和者三,足見世人注目於鐵道。

凡物產之繁殖,運輸之交通,軍事之防護,人民之往來,均沾利益,其盛運誠無可比也。

「飛龍在天」者,喻汽車之飛行也;汽車通行,無分貴賤,即在大人之尊,亦同登乘,故曰「利見大人」。

先是明治十四年,占未來之國會,預判二十年鐵道可以盛行,今得此卦,適與相合,此後鐵道事業之盛大,可期而待也。

☆¸.•°*”˜˜”*°•.¸☆★☆¸.•°*”˜˜”*°•.¸☆ ☆¸.•°*”˜˜”*°•.¸☆ 上九,亢龍有悔。

《象傳》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上爻以陽居[乾卦]之極,極則太過,龍飛過高,故曰:「亢」,以高致危,故「有悔」。

此卦言龍始而「潛」,繼而「現」,中而「躍」,終而「飛」,飛則已當全盛,過此則宜復潛,則不特可免此日之悔,即可冀後日之再飛。

  猶人臣居勢位之極,當知退避之意,斯富貴可以常保也,否則,知進而不知退,則鮮有不蒙咎者矣,故曰:「盈不可久也」。

此爻變則為[夬],[夬]者、決也,日中則昃,月盈則虧,天理之必然也。

故當斯之時,宜因悔思改,見機而退,斯得之矣。

若夫堯舜之禪讓,范蠡張良之功成身退,皆不極亢而善其終者也。

【占問】 問戰征:上九居[乾]之極,陽極於上,故曰「亢」;亢因勝而驕,是以「有悔」也。

故《傳》曰:「盈不可久」,知不能持久也。

問營商:「亢」者,過也,凡買賣之道,不可過於求盈也,過盈則必有虧,故曰「不可久」也。

問功名:上九之位已極,宜反而自退,否則必致滿而招損也。

問家宅:是必宅基太高,太高則危,亦可懼也。

問疾病:是龍陽上升之症。

《傳》曰:「盈不可久」,知命在旦夕間矣,可危。

問婚姻:不利。

問六甲:生男,恐不育。

  【占例之9】 余以每年冬至,占廟堂諸賢進退,及親屬知己等來歲氣運,送致之於其人為例。

明治十九年(1886),占某貴顯翌年氣運,筮得[乾]之[夬]卦。

爻辭曰:「上九,亢龍有悔。

」 斷曰: [乾]者,至大至剛至健,為純陽之卦,在人則居高位,膺顯爵,聲名洋溢,正當功成身退之候。

今閣下筮得此卦,譬如飛龍升天,高出雲霄,反不能布施雨澤,故曰「亢龍有悔」。

閣下英雄達識,老練世事,前日之功名赫耀,今盛運已過,惟宜急流勇退,救目前之亢,再期他日之飛,辭職謝榮,遵養時晦,斯無咎也。

後果如此占。

☆¸.•°*”˜˜”*°•.¸☆★☆¸.•°*”˜˜”*°•.¸☆ ☆¸.•°*”˜˜”*°•.¸☆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象傳》曰: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用九」者,為六十四卦陽爻之變,示陽剛之用例,即《易》中百九二陽爻之通例也。

「用」者、變動之象,「九」者、陽數之終,[乾卦]全體皆陽,陽極則變,故曰:「用九」。

「見」者,[乾]六爻皆取象於龍,曰「潛」、曰「躍」、曰「飛」,顯然昭著,故曰:「見」。

「首」者,上也,《易》以[乾]為首,「無首」者,言無有出夫其上者矣。

卦以得變為吉,[乾卦]純陽無變,故六爻未嘗言吉;用九則動而將變,故曰「吉」。

《象傳》曰用九「天德」,以[乾卦]純陽,不親陰柔,渾然天德,亦即「乾為天」之義。

「不可為首」者,言無以尚之也。

夫[乾]以六龍各有行雲布雨之勢,在人則謂群賢薈萃,同心翔贊,以匡國家,以顯功名,各宜謙讓巽順,不矜不伐。

若互競才智,爭誇首功,便是凶象。

《易》曰:「群龍無首,吉。

」正所以垂誡之也。

《象傳》曰:「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 要必如舜之玄德升聞,而好問察邇,卑牧自下,其斯以為至矣。

☆¸.•°*”˜˜”*°•.¸☆★☆¸.•°*”˜˜”*°•.¸☆ ☆¸.•°*”˜˜”*°•.¸☆Sugar/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dejavu8899's新文章脊髓損傷之復健COPD⊙ 常用符號⊙ 食頡常搞錯低普林食物▼近期索引醉鄉路穩宜頻到Evanescence-BringMeToLife楊又穎氣喘 關鍵字 dejavu8899'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