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義必自斃:成語資料,原文,譯文,注釋,示例,讀解 - 中文百科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多行不義必自斃是一句漢語詩詞,讀音為duō xíng bú yì bì zì bì,釋義為不義的事情乾多了,必然會自取滅亡。

出自《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多行不義必自斃 多行不義必自斃是一句漢語詩詞,讀音為duōxíngbúyìbìzìbì,釋義為不義的事情乾多了,必然會自取滅亡。

出自《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的一句成語。

基本介紹 詞條名:多行不義必自斃語出主人公:鄭莊公文化歸類:漢語成語哲學意蘊:不義行事,不會有好的下場典故出處:《左傳》產生年代:春秋初期 成語資料,原文,譯文,注釋,示例,讀解, 成語資料【拼音】duōxíngbúyìbìzìbì【釋義】不義:違反正義的事。

斃:撲倒,倒下去。

壞事乾多了,一定會自取滅亡。

【出處】《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語法】複句式;作賓語、分句;用於壞人【近義詞】作繭自縛、作法自斃、自食其果【英文】Whoisunjustisdoomedtodestruction.原文初(1),鄭武公娶於申(2),曰武姜(3)。

生莊公及共叔段(4)。

莊公寤生(5),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6)。

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7),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8)。

公曰:“制,岩邑也(9),虢叔死焉(10),佗邑唯命(11)。

”請京(12),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13):“都,城過百雉(14),國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15);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16)。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17)?”對曰:“姜氏何厭之有(18)?不如早為之所(19),無使滋蔓。

蔓,難圖也(20)。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21),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22)。

公子呂曰(23):“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24)。

?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公曰:“無庸(25),將自及。

”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於廩延(26)。

子封曰:“可矣。

厚將得眾。

”公曰:“不義不昵(27),厚將崩。

”大叔完聚(28),繕甲兵,具卒乘(29),將襲鄭。

夫人將啟之(30)。

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31)。

京叛大叔段。

段入於鄢“。

公伐諸鄢。

五月辛丑32),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於城潁(34),而誓之日:“不及黃泉,無相見也(35)。

”既而悔之。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36),聞之,有獻於公。

公賜之食。

食舍肉(37)。

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君之羲(38)。

請以遺之(39)。

”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40)!”穎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41),遂而相見(42),其誰曰不然?”公從之。

公入而賦(43):“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44)!”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45)!”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46):“穎考叔,純孝也。

愛其母,施及莊公(47)。

《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48)。

’其是之謂乎?”譯文當初,鄭武公娶了申國國君的女兒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莊公和共叔段。

莊公腳在前倒生下來,使姜氏受了驚嚇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討厭莊公。

武姜玉愛共叔段,想立他為太子多次向武公請求,武公都沒有答應。

等到莊公當上了鄭國國君武姜為共叔段請求把製作為他的封邑。

莊又說“制是個險要的城邑,從前虢叔就死在那裡,如果要別的地方,我都答應。

”武姜又為共叔段請求京邑,莊公就計共叔段住在那裡,稱他為“京城太叔”。

祭仲說“都城超過了三百丈,就會成為國家的禍害。

按先王的規定,大的都城面積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

中等的不超過五分之一,小的不超過九分之一。

現在京邑的大小不合法度,違反了先王的制度,這會使您受不了。

”莊公回答說;“姜氏要這么做我怎能避開這禍害呢?”祭仲說道:“姜氏有什麼可滿足呢?不如早些處置共叔段,不讓他的勢力蔓延。

如果蔓延開來,就難對付了。

蔓延開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況是您習卜受寵的兄弟呢?”莊公說“乾多了不仁義的事情,必定會自取滅亡,您暫且等著看吧。

”不久之後,太叔命令西邊和北邊的邊邑也同時歸他管轄。

公子呂說:“一個國家不能容納兩個君王,您打算怎么辦?如果您想把國家交給太叔,就請允許我去侍奉他;如果不給,就請除掉他,不要使百姓產生二心。

”莊公說;“用不著,他會自食其果。

太叔又把雙方共管的邊邑收歸自己,一直把邑地擴大到了廩延。

公子呂說;“可以動手了。

他占多了地方就會得到百姓擁護。

”莊公說“做事不仁義就不會有人親近,地方再大也會崩潰。

”太叔修造城池,聚集百姓,修整鎧甲和武器.準備好了步兵和戰車,將要偷襲鄭國國都。

武姜打算為他打開城門作內應。

莊公得知了太叔偷襲的日期,說;‘可以動手了!”於是,他命令公子呂率領二百輛戰車去攻打京邑。

京邑百姓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鄢地,莊公又攻打鄢。

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奔去了共國於是莊公把武姜安置到城穎,並向她發誓說:“不到地下黃泉,永遠不再見面。

”事後,他又後悔這么說。

考叔當時是穎谷管理疆界的官員,他聽說了這件事,就送了些禮物給莊公。

莊公請他吃飯,他卻把肉放在一旁不吃。

莊公問他為什麼,穎考叔回答說:“我家中有母親,我的飯食她都吃過,就是從未吃過君王的肉羹,後允許我拿去送給她。

”莊公說“你有母親可以送東西給她,唯獨我沒有!”穎考叔說“我冒昧問一下這話是什麼意思?”莊公把事情的緣由告訴了他,並說自己很後悔。

穎考叔說;“君王何必擔憂呢?如果掘地見水,打成地道去見面,誰能說這不是黃泉相見?”莊公聽從了項考叔的話,照著做了。

莊公進入地道,賦詩說:‘隧道當中,心中快樂融和!”武姜走出隧道,賦詩說;‘隧道之外,心中快樂舒暢!”於是。

母子關係又與從前一樣了。

君子說:“穎考叔真是個孝子。

愛自己的母親,還擴大影響了鄭莊公。

《詩·大雅·既醉》說‘孝子德行無窮,永久能分給同類。

’大概說的就是這樣的事吧!”注釋(1)初:當初,從前。

故事開頭時用語。

(2)鄭武公:春秋時諸侯國鄭國(在今河南新鄭)國君,姓姬,名掘突,武為諡號。

申:諸侯國名,在今河南南陽,姜姓。

(3)武姜:武謚鄭武公諡號,姜謚娘家姓。

(4)莊公:即鄭莊公。

共(gōng)叔段:共是國名,叔為兄弟排行居後,段是名。

(5)窹(wù)生:逆生,倒生,即難產。

(6)惡(wù):不喜歡。

(7)亟(qì):多次屢次。

(8)制:鄭國邑名,在今河南滎陽縣虎牢關。

(9)岩邑:險要地城邑。

(10)虢(guó)叔:東虢國國君。

(11)佗:同“他”。

唯命:“唯命是從”地省略。

(12)京:鄭國邑名,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南。

(13)祭(zhài)仲:鄭國大夫,字足。

(14)雉:古時建築計量單位,長三丈,高一丈。

(15)參:同“三”。

國:國都。

(16)堪:經受得起。

(17)焉:哪裡。

辟:同“避”。

(18)何厭之有:有何厭。

厭:滿足。

(19)所:安置,處理。

(20)圖:課,治。

(21)斃:仆倒,倒下去。

(22)鄙:邊境上得邑。

貳於己:同時屬於莊公和自己。

(23)公子呂:鄭國大夫,字子封。

(24)若之何:對他怎么辦。

(25)庸:用。

(26)廩延:鄭國邑名,在今河南延津北。

(27)昵:親近。

(28)完:修繕。

聚:積聚。

(29)繕:修整。

甲:鎧甲。

兵:武器。

具:備齊。

卒:步兵。

乘(shèng):兵車。

(30)夫人:指武姜。

啟之:為他打開城門。

(31)帥:率領。

乘:一車四馬為一乘。

車一乘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32)鄢:鄭國邑名,在陵境內.(33)五月辛丑:五月二十三日.古人記日用天干和地支搭配.(34)城穎西北。

(35)黃泉:黃土下的泉水。

這裡指墓穴。

(36)穎考叔:鄭國大夫。

穎谷:鄭國邑名,在今河南登封西南。

封人:管理邊界的官。

(37)舍肉:把肉放在旁邊不吃。

(38)羲:調和五味做成的帶汁的肉。

(39)遺(wéi):贈送。

(40)繄(yī):語氣助詞。

沒有實義。

(41)闕:同“掘”,挖。

(42)隧:地道。

這裡的意思是挖隧道。

(43)賦:指作詩。

(44)融融:快樂自得的樣子。

(45)泄泄(yì):快樂舒暢的樣子。

(46)君子:作者地托。

《左傳》作者常用這種方式發表評論。

(47)施(yì):延及,擴展。

(48)這兩句詩出自《詩·大雅·既醉》。

匱:窮盡。

錫:同“賜”,給予。

示例“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有史以來的天經地義。

(郭沫若《武則天》第四幕)讀解這是一個流傳甚廣、十分典型的兄弟相爭的故事。

人們常用“親如兄弟”來形容親情的深厚,也用“親兄弟,明算賬”來說明親情和利益衝突之間的關係。

我們憑自己的生活體驗深知,親情在很多時候是脆弱的,在利益的驅使之下,親情遠遠不足以化解由利益導致的矛盾衝突。

當然,兄弟相爭,並非完全沒有是非曲直,並非完全沒有正義、真理的存在。

比如,鄭莊公與共叔段的權位之爭,按傳統觀念,長子是王位天然的繼承者,是“天理”,不容有違背。

這樣,鄭莊公就代表了合理的、正當的一方,而共叔段奪取王位的圖謀,便是不合理的、不正當的。

代表合理的、正義的一方,往往充滿“正氣”,可以慷慨陳辭。

居高臨下,所以鄭莊公才可以自豪地、以先知的口吻說:“多行不義,必自斃。

”拋開這個故事不論,‘多行不義,必自斃”也算是一條普遍真理,正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樣。

幾乎可以說,古往今來,凡是作惡的人,搞陰謀詭計的人,違法亂紀的人,都沒有好下場,最終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但是,如果坐著等待結果的到來,等待作惡者“自斃”,顯然是愚蠢的,無異於自己坐以待斃,很可能讓作惡者占盡了風光好處。

相關詞條 多行不義必自斃多行不義必自斃是一句漢語詩詞,讀音為duōxíngbúyìbìzìbì,釋義為不義的事情乾多了,必然會自取滅亡。

出自《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斃同本義[fallforward]鄭人擊簡子中肩,斃於車中。

――《左傳·哀公二年》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隱公元年》射其右,斃於車中。

――《左傳·成公...不義《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

”《孟子·公孫丑上》:“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

”3、指行不義之事的人。

...子姑待之出自《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的一句成語,意思是你等著看吧。

不道義的事情做多了必然會自取滅亡你暫且耐心等待詞條標籤:語言,...諺語大全(漢語詞語)(多讀)47.常說嘴裡順,常寫手不笨。

(多寫)五、美好與醜惡48.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49.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50.多行不義必自斃。

51.家醜不可外揚...報應(漢語詞語)指有施必有報,有感必有應,故現在之所得,無論禍福,皆為報應。

如行放生、...善必壽長,惡必早亡善人流芳百世,惡人遺臭萬年多行不義必自斃一報還...多元數量大,與“少”、“寡”相對:人多。

多年。

多姿。

多層次。

多角度。

多難(n刵)興(x塶g)邦。

多多益善。

多行不義必自斃。

...鄭莊公”他料定了段多行不義必自斃的結局,果然,在莊公與段公開對抗時,段賴以作亂的京邑(今河南滎陽市東南)百姓都不滿於段的所為,段逃奔共城(今河南輝縣),後...讀懂春秋,就懂了當下東方同樣有這樣的熱血元素,春秋時代的貴族們遵循士的精神,守禮近乎迂腐,行義...第一章多行不義必自斃噩夢之子003受寵的幼子004嫡子的危機006...《左傳》選評一、多行不義必自斃——鄭伯克段於鄢二、大義滅親——石碏惡州吁而子厚與焉三、善不可失惡不可長——鄭伯請成於陳四、賄賂掩蓋不了罪惡——魯桓公取郜...淳于氏然李義府終多行不義必自斃,李義府因恃寵而驕,飛揚跋扈,無視高宗,賣官鬻爵,欺壓百姓,打擊同僚,冤殺大臣等累累罪行引起他人不滿。

龍朔三年(663年),唐高宗下詔...紅問號多行不義必自斃,公安經警支隊民警介入此案,查辦“女強人”,潘嵐狡兔三窟,詐稱來例假上廁所從秘道逃跑,警察利劍出鞘,在海濱與潘嵐展開了生死時速的追逐....本...中華成語故事全集本書是“家庭書架”系列之一的“中華成語故事全集”,具體包括了:《如火燎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多行不義必自斃》、《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厲...狂戀(JohnM.Stahl導演電影)《狂戀》講述了一名自私心和嫉妒心很重的女人,為了獨占她丈夫的愛,不惜接二連三做出很多不可思議的暴行,但多行不義必自斃,她最終落得個自殺的結局的故事。

外文...做人有氣度做事有謀略第2章正“義”之氣:道義自在心,做事堅守原則樹立信念。

維護有義之舉君子重情亦重義君子一身正氣,堅守為人原則多行不義必自斃“利”必須先為“義”讓路窮亦...川島芳子傳《川島芳子傳》全面介紹了川島芳子這位“格格間諜”如何從一個王室公主變身為東洋諜花的心路歷程,也從大的橫斷面勾勒了這位間諜的斑斑劣跡和多行不義必自斃的末路...甄嬛(電視劇《甄嬛傳》人物)在對付居功自傲的年氏一族時,甄嬛不僅引用了“鄭伯克段於鄢”中“多行不義必自斃”開解皇帝,還與他合作演了一場“失寵大戲”,令年氏一族放低了警惕。

甄嬛...成語進行時繽紛九州攸同知人論世人各有志多難興邦狗尾續貂非我族類愚不可及表里不一求同存異義無反顧天生尤物民以食為天哀莫大於心死多行不義必自斃暫結語“了猶...大時代(2010年電視劇《大時代》(內地版))馮傑怒斥梁紅玉,認為李婷婷是她和周漢龍派來的,梁紅玉氣得臉色發白,警告周漢龍多行不義必自斃,周漢龍手中有了天越星的原始碼,自覺穩操勝券,狂妄得不得了。

... 熱門詞條 XHamster 家族的誕生 acme 貝露酒莊 狗語翻譯機 北投溫泉 極限運動 搖籃曲 凍檸茶 唐老鴨 古典制約 墨水 鹼性 大西洋 信安旅遊 我的心機 至青春 天元突破紅蓮螺岩 receive 包心粉圓 滴水穿石 其 標緻4008 創意廣告 強暴 for 天才相師 抽插 多行不義必自斃@中文百科全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