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古代)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冀州,中国古代的州,前身為監察區冀州刺史部。

早期轄境主要包括今河北省南部一帶,十六國時期轄境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 冀州(古代) 語言 監視 編輯 冀州,中國古代的州,前身為監察區冀州刺史部。

早期轄境主要包括今河北省南部一帶,十六國時期轄境伸縮頻繁,北朝時轄境逐漸縮小,北朝後期以後轄境僅限於今河北省衡水市一帶。

冀州東漢至清朝的州188年-607年618年-742年758年-759年763年-1724年人口 • 282年326000戶[1]• 549年125646戶,466601口[2]• 639年16023戶,72733口[3]• 1102年66244戶,101030口[4]• 1207年3670戶[5] 歷史 • 成立188年• 廢除1724年 前身 繼承 冀州刺史部 信都郡 信都郡 信都郡 信都郡 信都郡 信都郡 冀州直隸州 今屬於 中國河北省此條目的主題是東漢末到清朝的冀州。

關於與「冀州(古代)」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冀州」。

目次 1沿革 1.1漢朝 1.2魏晉 1.3十六國 1.4北朝 1.5隋朝 1.6唐朝 1.7五代 1.8宋金 1.9元明清 2長官 3參考文獻 沿革編輯 漢朝編輯 參見:冀州刺史部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設立十三刺史部。

其中,冀州刺史部地處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和山東省北部。

但此時的冀州刺史部只是監察區,非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

東漢中平五年(188年)後,州成為正式的一級行政區域。

冀州治魏郡鄴縣(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領六郡四國:魏郡、鉅鹿郡、常山國、中山郡、安平郡、博陵郡、河間國、甘陵國、趙國、勃海郡。

[6]建安十八年(213年),併並、幽二州入冀州,割青州之平原郡屬冀州,後分平原郡置樂陵郡,分河間國置章武郡。

至漢末,冀州領三十一郡二國一屬國:魏郡、鉅鹿郡、常山郡、中山郡、安平郡、博陵國、河間國、章武郡、甘陵郡、趙郡、勃海郡、平原郡、樂陵郡、太原郡、上黨郡、西河郡、定襄郡、鴈門郡、雲中郡、五原郡、朔方郡、河東郡、河內郡、涿郡、漁陽郡、廣陽郡、右北平郡、上谷郡、代郡、遼東郡、遼東屬國、遼西郡、玄菟郡、樂浪郡。

魏晉編輯 參見:冀州(廣陵)、冀州(山東省)和冀州(鬱洲) 曹魏黃初元年(220年),分冀州復置並、幽二州,割魏郡屬司州。

至此,冀州徙治安平郡信都縣(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領十二郡:鉅鹿郡、常山郡、中山郡、安平郡、博陵郡、河間郡、章武郡、甘陵郡、趙郡、勃海郡、平原郡、樂陵郡。

後改甘陵郡為清河國。

西晉泰始元年(265年),分河間郡復置高陽國。

太康五年(284年),改安平國為長樂國。

太康十年(289年),分長樂國置武邑國[7]。

元康中(291年-299年),分趙國置中丘國。

後分勃海郡置廣川國。

至永嘉中(307年-313年),冀州領七郡九國:鉅鹿國(公國)、常山郡、中山郡、長樂國、武邑郡、博陵國(公國)、河間郡、高陽國、章武國、清河國、趙郡、中丘國、勃海郡、廣川郡、平原國、樂陵國(公國)。

建興二年(314年),冀州十五郡陷於石勒,唯存樂陵郡[8]。

東晉大興四年(321年),冀州全境陷於後趙[8]。

後於徐州廣陵郡一帶僑置冀州[7]。

十六國編輯 參見:冀州(胡漢)和冀州(後燕) 漢嘉平二年(312年),石勒佔領西晉司州之廣平郡,置冀州。

嘉平三年(313年),佔領司州之魏郡,屬冀州。

嘉平四年(314年),佔領冀州十五郡、司州之陽平郡、頓丘郡,屬冀州。

麟嘉元年(316年),佔領并州之太原郡、樂平郡、晉昌郡、雁門郡、上黨郡,改晉昌郡為定襄郡。

麟嘉三年(318年),佔領前趙平陽郡、上黨郡、河內郡、汲郡。

後分河內郡置野王郡,併中丘郡入趙郡。

後趙三年(321年),佔領樂陵郡,割太原、樂平、定襄、雁門、上黨、平陽六郡置并州。

建平元年(330年), 割廣平、魏、陽平、頓丘、河內、野王、汲七郡置司州。

建武十二年(346年),分長樂郡置建興郡。

至此,冀州領十六郡:長樂郡、鉅鹿郡、常山郡、中山郡、建興郡、武邑郡、博陵郡、河間郡、高陽郡、章武郡、清河郡、趙郡、勃海郡、廣川郡、平原郡、樂陵郡。

前燕二年(350年),佔領後趙冀州之河間、高陽、章武三郡。

三年(351年),佔領冉魏冀州之中山、趙、勃海三郡與後趙并州之上黨郡,屬冀州。

元璽元年(352年),佔領後趙冀州之博陵、清河二郡與冉魏冀州之常山郡。

元璽二年(353年),佔領後趙冀州之平原、樂陵二郡。

元璽三年(354年),佔領後趙冀州之長樂、鉅鹿、武邑、廣川四郡。

元璽四年(355年),上黨郡陷於馮鴦。

至此,冀州領十五郡:長樂郡、鉅鹿郡、常山郡、中山郡、建興郡、武邑郡、博陵郡、河間郡、高陽郡、章武郡、清河郡、趙郡、勃海郡、廣川郡、平原郡、樂陵郡。

前秦建元六年(370年)滅前燕後,冀州分治兩地。

其中,冀州刺史仍治長樂郡信都縣,仍領十五郡;冀州牧治魏郡鄴縣,除十五郡外,別領故燕司州八郡:魏郡、黎陽郡、廣平郡、陽平郡、河內郡、汲郡、頓丘郡、貴鄉郡。

後燕燕元元年(384年),佔領前秦冀州之魏(鄴縣除外)、廣平、陽平、河內、汲、頓丘、貴鄉、長樂、鉅鹿、常山、中山、武邑、河間、高陽、章武、趙、廣川、樂陵十八郡。

燕元二年(385年),佔領前秦冀州之魏(鄴縣)、博陵、清河、勃海四郡。

建興元年(386年),佔領前秦冀州之平原郡,割鉅鹿、常山、中山、河間、高陽、趙、博陵七郡置司州。

至此,冀州仍分治兩地,冀州刺史領八郡:長樂郡、武邑郡、章武郡、清河郡、勃海郡、廣川郡、平原郡、樂陵郡;冀州牧別領七郡:魏郡、廣平郡、陽平郡、河內郡、汲郡、頓丘郡、貴鄉郡。

建興二年(387年),頓丘、貴鄉二郡陷於翟魏。

[8] 北朝編輯 參見:南冀州 北魏皇始元年(396年),佔領後燕冀州大部(信都、鄴二城除外)。

皇始二年(397年),佔領信都,仍置冀州,治信都。

皇始三年(398年),佔領鄴城,遂有冀州全境。

天興二年(399年),割河內郡屬豫州。

天興四年(401年),割魏、陽平、廣平、汲四郡屬相州。

後併廣川郡入勃海郡,改勃海郡為滄水郡。

至此,冀州領七郡:長樂郡、滄水郡、武邑郡、清河郡、樂陵郡、平原郡、章武郡。

太和十一年(487年),分滄水、章武二郡置浮陽郡,分長樂郡置廣宗郡,割章武、浮陽二郡屬瀛州,割平原郡屬濟州。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復滄水郡為勃海郡,分置安德郡,尋併入勃海郡。

熙平二年(517年),割樂陵郡屬滄州。

孝昌中(525年-528年),復置廣宗郡。

武泰元年(528年),割清河郡屬南冀州。

永安中(528年-530年),清河郡還屬冀州。

中興中(531年-532年),分勃海郡復置安德郡。

至此,冀州領六郡:長樂郡、勃海郡、武邑郡、清河郡、廣宗郡、安德郡。

東魏天平元年(534年),割清河、廣宗二郡屬司州。

至此,冀州領四郡:長樂郡、勃海郡、武邑郡、安德郡。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併武邑郡入長樂、勃海二郡。

至此,冀州領三郡:長樂郡、勃海郡、安德郡。

[8] 隋朝編輯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冀州三郡領縣直屬於州。

至此,冀州領十一縣:信都、棗彊、武彊、下博、阜城、安德、平原、東光、南皮、條(脩)、斌彊。

開皇五年(585年),改條縣為蓨縣。

開皇六年(586年),分信都縣置長樂縣,分東光縣置安陵縣,復置武邑縣、南宮縣、廣川縣,割南皮縣屬棣州。

至此,冀州領十五縣:信都、長樂、棗彊、武彊、下博、阜城、安德、平原、東光、安陵、蓨、斌彊、武邑、南宮、廣川。

開皇九年(589年),割安德、平原、廣川三縣置德州,東光、安陵、蓨、阜城四縣置觀州。

開皇十六年(596年),分長樂縣置澤城縣、衡水縣,分武彊縣置昌亭縣,復置堂陽縣。

開皇十八年(598年),割定州鹿城縣屬冀州。

至此,冀州領十三縣:信都、長樂、澤城、衡水、棗彊、武彊、昌亭、下博、斌彊、武邑、南宮、堂陽、鹿城。

大業二年(606年),廢觀州,其所領蓨、觀津、阜城三縣改屬冀州;併信都、澤城二縣入長樂縣,併昌亭縣入武邑縣,併觀津縣入蓨縣。

至此,冀州領十二縣:長樂、衡水、棗彊、武彊、下博、斌彊、武邑、南宮、堂陽、鹿城、蓨、阜城。

大業三年(607年),改冀州為信都郡。

大業十二年(616年),改長樂縣為信都縣。

[9] 隋代行政區劃變遷 區劃 開皇元年 區劃 大業3年 州 冀州 貝州 定州 郡 信都郡 郡 長樂郡 渤海郡 廣宗郡 巨鹿郡 縣 長樂縣棗強縣下博縣阜城縣武強縣蓨縣斌強縣鹿城縣武邑縣南宮縣堂陽縣衡水縣 縣 信都縣棗強縣下博縣阜城縣武強縣 蓨縣 斌強縣 安國縣 唐朝編輯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信都郡為冀州,不久即陷於竇夏。

武德四年(621年),佔領冀州,置總管府,分武邑縣置昌亭縣、觀津縣,割斌彊、南宮二縣屬宗州,割鹿城縣屬廉州,割蓨、觀津、阜城三縣屬觀州。

武德六年(623年),冀州徙治下博。

武德七年(624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

武德九年(626年),廢宗州,南宮縣還屬冀州。

至此,冀州領九縣:信都、衡水、棗彊、武彊、下博、武邑、昌亭、南宮、堂陽。

貞觀元年(627年),罷冀州都督府,冀州直隸於河北道,還治信都,併昌亭縣入武邑縣,割武彊、下博二縣屬深州。

貞觀十七年(643年),廢觀州,阜城縣還屬冀州;廢深州,武彊、下博、鹿城三縣還屬冀州。

龍朔二年(662年),冀州與魏州名稱互換。

咸亨三年(672年),恢復原名。

先天二年(712年),割鹿城、武彊、下博三縣屬深州。

開元二年(714年),武彊、下博二縣還屬冀州。

至此,冀州領九縣:信都、衡水、棗彊、武彊、下博、武邑、南宮、堂陽、阜城。

天寶元年(742年),改冀州為信都郡。

燕聖武元年(756年),改信都郡為冀州。

唐朝至德二載(757年),復為信都郡,隸范陽節度使。

唐朝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冀州。

燕順天元年(759年),復為信都郡。

唐朝寶應二年(763年),平定安史之亂,改信都郡為冀州,隸成德軍節度使。

永泰元年(765年),割武彊、下博二縣屬深州,割德州蓨縣屬冀州。

天祐二年(905年),改成德軍節度使為武順軍節度使,冀州仍隸之;改信都縣為堯都縣,阜城縣為漢阜縣。

約此前後,武彊縣還屬冀州。

至此,冀州領九縣:堯都、衡水、棗彊、武彊、武邑、南宮、堂陽、漢阜、蓨。

[10] 唐朝冀州轄縣 618年 信都縣、棗強縣、斌強縣、南宮縣、堂陽縣、衡水縣、鹿城縣、下博縣、武強縣、阜城縣、蓨縣、武邑縣 621年 信都縣、棗強縣、堂陽縣、衡水縣、下博縣、武強縣、武邑縣(新設昌亭縣[11],斌強縣、南宮縣改屬宗州,鹿城縣改屬廉州,阜城縣、蓨縣改屬觀州) 623年 下博縣(改治)、信都縣、棗強縣、堂陽縣、衡水縣、武強縣、武邑縣、昌亭縣 626年 下博縣、信都縣、棗強縣、堂陽縣、衡水縣、武強縣、武邑縣、昌亭縣(南宮縣來屬) 627年 信都縣(改治)、棗強縣、堂陽縣、衡水縣、武邑縣、南宮縣(下博縣、武強縣改屬深州,廢除昌亭縣) 643年 信都縣、棗強縣、堂陽縣、衡水縣、武邑縣、南宮縣(下博縣、武強縣、鹿城縣、阜城縣來屬) 713年 信都縣、棗強縣、堂陽縣、衡水縣、武邑縣、南宮縣、阜城縣(下博縣、武強縣、鹿城縣改屬深州) 714年 信都縣、棗強縣、堂陽縣、衡水縣、武邑縣、南宮縣、阜城縣(下博縣、武強縣來屬) 765年 信都縣、棗強縣、堂陽縣、衡水縣、武邑縣、南宮縣、阜城縣(下博縣、武強縣改屬深州,蓨縣來屬) 905年 信都縣(改為堯都縣)、棗強縣、堂陽縣、衡水縣、武邑縣、南宮縣、阜城縣(改為漢阜縣)、蓨縣 907年 堯都縣、棗強縣、堂陽縣、衡水縣、武邑縣、南宮縣、漢阜縣、蓨縣(武強縣來屬) 五代編輯 五代時期,冀州先後為後梁(907年-910年)、王鎔(910年-914年)、李存勗(914年-923年)、後唐(923年-936年)、後晉(936年-946年)、契丹(946年-947年)、後漢(947年-951年)、後周(951年-960年)所有,先後隸於武順軍節度使(907年-910年)、成德軍節度使(910年-923年)、北都留守(923年)、成德軍節度使(923年-942年)、順國軍節度使(942年-947年)、成德軍節度使(947年-960年)。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恢復信都、阜城二縣之名。

後晉天福元年(936年)前後,割堂陽縣屬鎮州。

開運元年(945年),升冀州為防禦州。

後周廣順元年(951年)前後,割武彊縣屬深州,堂陽縣還屬冀州。

至此,冀州領八縣:信都、衡水、棗彊、武邑、南宮、堂陽、阜城、蓨。

[12] 宋金編輯 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罷節度使所領支郡,冀州隸河北路。

淳化元年(990年),割阜城縣屬定遠軍。

慶曆八年(1048年),升冀州為節度州,軍額為安武軍。

皇祐四年(1052年),併堂陽縣入南宮縣,分南宮縣置新河縣。

嘉祐八年(1063年),併武邑縣入蓨縣。

熙寧元年(1068年),併棗彊縣入信都縣。

熙寧六年(1073年),分河北路為兩路,冀州隸河北東路,併新河縣入南宮縣。

熙寧十年(1077年),復置武邑、棗彊二縣。

至此,冀州領六縣:信都、衡水、棗彊、武邑、南宮、蓨。

[13]金朝天會六年(1128年),佔領冀州。

天會七年(1129年),以深州為安武軍節度使支郡。

天會八年(1130年),割蓨縣屬永靜軍。

至此,冀州領五縣:信都、衡水、棗彊、武邑、南宮。

[14] 元明清編輯 大蒙古國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年),佔領冀州。

窩闊臺汗四年(1232年),分南宮縣復置新河縣。

後割衡水縣屬深州。

至元元年(1264年),省信都縣入州。

不久又復置信都縣。

至此,冀州隸真定路,領五縣:信都、棗彊、武邑、新河、南宮。

[15]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佔領真定路,改為真定府,冀州仍隸之。

洪武二年(1369年),省附郭信都縣入州。

至此,冀州領四縣:棗彊、武邑、新河、南宮。

[16]清朝順治元年(1644年),佔領冀州。

雍正二年(1724年),升冀州為冀州直隸州。

[17] 長官編輯 東漢冀州牧(189年-220年)韓馥(189年-191年)[18] 袁紹(191年-202年) 袁尚(202年-204年) 董昭(198年-199年)[19] 賈詡(199年-204年)[20] 曹操(204年-220年)[21] 曹丕(220年)[22]曹魏冀州牧(220年-)呂昭(明帝時)[23] 孫禮(正始中)[24] 裴徽[25]曹魏冀州刺史(-265年)李憙[26]晉朝冀州刺史(265年-321年)山濤(泰始中)[27] 魏舒(在州三年)[26] 杜友(277年見任)[28] 爰倩[29] 傅咸[30] 棗據(太康中)[31] 司馬肇(太康中)[32] 李毅(301年見任)[33] 楊準(惠帝末)[34] 溫羨(304年-305年)[35] 劉喬(305年)[36] 李義(305年)[37] 司馬虓(305年-306年)[28] 丁紹(307年-309年)[38] 王斌(309年) 王象(?-312年) 邵舉(行,312年-?)[39] 邵續(316年-321年)[40]漢冀州牧(312年-319年)石勒(312年-319年)[39]後趙冀州刺史(330年-354年)石邃(330年-333年)[41] 石宣(333年-337年)[42]冉魏冀州刺史(351年)劉顯(351年)[43]前燕冀州刺史(354年-370年)慕容霸(354年-?)[43] 慕容交(?-362年)[44]前秦冀州牧(370年-386年)王猛(370年-372年)[45] 苻融(372年-380年)[46] 苻丕(380年-385年)[47] 苻定(385年-386年)[48]後燕冀州刺史(384年-397年)慕容紹(行,384年-385年) 慕容精(385年-?)[48] 慕容溫(?-389年)[49] 慕容楷(392年-?) 平喜(?-396年) 慕容鳳(396年-397年)[50]後燕冀州牧(384年-398年)慕容垂(384年-385年)[51] 慕容德(396年-398年)[52]北魏冀州刺史(397年-534年)長孫嵩[53] 王輔(?-398年)[50] 王建(道武帝時)[54] 長孫道生(明元帝時)[53] 叔孫建(416年見任)[55] 奚和觀[56] 崔賾(太武帝時)[57] 安同(太武帝時)[54] 閭大肥(太武帝時)[54] 陸俟(太武帝時)[58] 薛提(太武帝時)[59] 仇洛齊(太武帝時)[60] 孫小[60] 沮渠萬年(?-452年)[61] 竇瑾(文成帝時)[62] 源賀(文成帝時)[63] 閭染[64] 韓均[65] 拓跋雲(孝文帝初)[66] 穆泥乾[67] 趙黑(?-482年)[60] 元禧(太和中) 張宗之(太和中)[60] 元幹(495年-?)[68] 穆亮(太和中)[67] 元暉(太和末)[69] 元雍(景明中)[68] 元遙(景明中)[70] 元愉(?-508年)[71] 元麗(宣武帝時)[72] 蕭寶夤(515年)[73] 穆紹[67] 封回(孝明帝時)[57] 李韶(孝明帝時)[74] 侯剛(525年)[75] 元孚(?-527年)[76] 源子雍(527年)[63] 元孚(528年-529年)[77] 楊順(529年-?)[78] 元嶷(?-531年)[79] 刁整(531年)[80] 高歡(531年)[79] 高昂(531年-533年)[81] 尉景(533年-534年)[82]東魏冀州刺史(534年-550年)尉景(534年-?)[82] 万俟洛(天平中)[81] 元湛(天平中)[77] 封隆之(538年-539年)[81] 高岳(539年-541年)[83] 元坦[84] 斛律金(545年-546年)[85] 高渙(?-550年)[86]北齊冀州刺史(550年-577年)高渙(550年-?)[86] 段韶(552年-558年後)[87][86] 高濟(561年見任)[88] 高歸彥(562年)[88] 高湝(570年見任)[89] 高綽[90] 高仁英(576年-577年)[90]隋朝冀州刺史(581年-607年)和洪(開皇初) 紀士騰 趙煚(開皇中) 柳機(開皇中) 馮臘(590年見任) 封君明 姚寬 杜婼 竇抗(開皇中) 張煚(開皇中) 楊文思(603年-606年) 崔弘昇(606年-607年)[91]唐朝冀州刺史(618年-742年)麴稜(618年-621年) 齊善行(冀州總管兼任,約623年-624年) 丘師利(武德末年) 鄧暠(貞觀初年) 許某(633年) 李興公(637年) 李孝義(貞觀年間) 裴萬頃(貞觀年間) 李君平(貞觀年間) 鄭德本(649年-650年) 王湛(永徽、顯慶年間) 丘行恭(顯慶年間) 李旦(魏州改冀州,662年—672年,遙領) 劉伯英(魏州改冀州,663年—666年) 楊越(龍朔中) 蘇良嗣(唐高宗時) 孟孝德(唐高宗時) 李思文(688年見任) 陳璲(武周時) 李崇嗣(武周時) 李懷遠(武周時) 蘇瓌(武周時) 陸寶積(?-696年) 馬行慰(696年-?) 房先質(武周、唐中宗時) 王瑱(唐中宗時) 李晄(唐中宗、唐睿宗時) 宋璟(約712年) 張昭命(開元初年) 平嗣先(一作「平嗣光」,?-714年) 韋玢(715年-?) 趙通(717年見任) 田宏(開元前期) 李澄(開元前期) 裴子餘(722年見任) 柳儒(723年—724年) 張九齡(726年) 裴耀卿(728年-729年) 李道堅(開元年間) 王無擇(開元年間) 張據(開元年間) 崔庭玉(開元年間) 王上客(開元年間) 王英(開元年間) 王頊(開元年間) 沈從道(開元年間) 源復(739年見任)唐朝冀州刺史(763年-907年)史朝義(757年—758年) 柳良器(唐肅宗時) 源恆(永泰年間—建中初年) 鄭詵(781年見任) 王士清(806年) 王怡(元和中) 楊孝直(819年) 王進岌(820年-821年) 吳暐潛(821年) 王景儒(乾符年間) 梁公儒(唐末) 李元恪 竇靈獎 柳贊後梁冀州刺史(907年-910年)唐冀州刺史(910年-936年)梁公儒(910年後-914年前)[92] 李再豐(922年-?)[93] 婁繼英(926年-?)[94] 烏震(?-927年)[95] 李金全(?-929年)[96] 楊光遠[97] 楊檀(?-932年)[98]後晉冀州刺史(936年-946年)張建武(天福中) 李沖[99] 白從暉(944年見任)[100]契丹冀州刺史(946年-947年)何行通(946年-947年)後漢冀州刺史(947年-951年)張廷翰(947年-951年)後周冀州刺史(951年-960年)張廷翰(951年-954年)[99] 張暉(954年-955年)[101]宋朝冀州刺史(960年-)張廷翰(建隆中) 蔡審廷(963年)[99] 牛思進(979年見任)[102]宋朝知冀州軍州事(-1128年)趙延溥(判冀州軍州事,985年-986年)[103] 劉蒙正(咸平中)[104] 李延渥(?-1003年)[105] 李重貴(1003年-1004年)[106] 李延渥(大中祥符中)[105] 高繼勳(約天禧中)[107] 馮行己(天聖中)[108] 李惟賢(仁宗時)[109] 張希一(仁宗時) 張利一(仁宗時)[110] 安俊(仁宗時)[111] 劉兼濟(仁宗時)[112] 李端懿(仁宗時)[109] 李端愨(仁宗時)[109] 王德用(約慶曆中)[113] 蔣偕(慶曆中)[114] 郭諮(1048年)[114] 康德輿(嘉祐初)[114] 劉渙[115] 王慶民(1074年見任)[116] 宋昌言(神宗時)[117] 魯有開(神宗、哲宗時)[118] 李彌遜(1125年-1126年)[119] 權邦彥(1126年-1127年)[120]金朝安武軍節度使兼冀州管內觀察使(1128年-1220年)李成(1137年-1140年)[121] 完顏查剌(?-1149年)[122] 完顏昂(天德中)[123] 完顏宗憲(天德中)[124] 完顏爽(1157年-1161年) 徒單貞(1161年)[125] 完顏爽(1161年)[126] 完顏齊(不之鎮,1161年-1163年)[127] 完顏撒改(1164年-1165年)[128] 大懷貞(大定中)[129] 王克溫(?-1188年)[130] 完顏永濟(1189年-1193年)[131] 路伯達[132] 馬琪(1197年)[133] 張暐[134] 楊伯元(?-1203年)[135] 裴滿亨(1205年-?)[135] 賈鉉[131] 烏古論榮祖(1214年追贈)[136] 張行信(1215年)[137] 必蘭阿魯帶(不之鎮,1215年)[138] 靖安民(不之鎮,1217年-1218年)[139] 柴茂(?-1220年)[140]明朝冀州知州(1368年-1644年)王子章(1368年出任) 王鑑 楊熙(1377年出任) 戴復(1404年出任) 柳義(1415年出任) 吳廉(1421年出任) 陳修(1426年出任) 陳形(1431年出任) 李顯(1437年出任) 林思永(1450年出任) 胡瑛(1459年出任) 李儒(1475年出任) 李德美(1479年出任) 徐昇(1487年出任) 羅純正(1488年署州事) 黃釗(1489年出任) 錢承德(1493年出任) 趙容(1495年出任) 周旻(1501年出任) 喻嶽(1504年出任) 陳理(1508年出任) 劉追(1509年出任) 鄒瑾(1512年出任) 奚淑(1513年出任) 郭鏡(1514年出任) 李朴(1518年出任) 高自脩(1520年出任) 杜潤(1525年出任) 閻綱(1528年出任) 楊應獬(1532年出任) 繆宗周(1533年出任) 樊臣(1536年出任) 梁濟(1538年出任) 趙迎(1542年出任) 張敬達(1543年出任) 閻在邦(1545年出任) 王元亨(1547年出任) 劉士紳(1549年出任) 丁時(1554年出任) 王文翰(1555年出任) 楊綵(1558年出任) 洪範(1560年出任) 顏芳(1562年出任) 何汝健(1564年出任) 寧策(1566年出任) 於時保(1568年出任) 姚純臣(1571年出任) 趙宋(1576年出任) 王明時(1577年出任) 蔣垠(1579年出任) 張存鉅(1580年出任) 方應選(1584年出任) 夏勳(1587年出任) 秦懋約(1592年出任) 楊鳳鳴(1593年出任) 王宏(1595年出任) 楊嘉猷(1598年出任) 梅守極(1602年出任) 王宣(1606年出任) 張希仲(1608年出任) 鄭朝棟(1609年出任) 歐廷試(1614年出任) 汪文偉(1616年出任) 喬可大(1620年出任) 董天胤(1624年出任) 周鼎新(1628年出任) 陳喦如(1630年出任) 程雲翼(1633年出任) 李弘禎(1637年出任) 朱慈爛(1640年出任) 陳素(1643年出任)清朝冀州知州(1644年-1724年)曹泰然(1644年出任) 崔煒(1645年出任) 張恆(1645年出任) 楊志德(1646年出任) 張邦寄(1646年出任) 王來泰(1648年出任) 金成良(1649年出任) 王儒(1652年出任) 魏邦哲(1653年出任) 陳嘉會(1655年出任) 許重華(1661年出任) 楊遇春(1663年出任) 李顯忠(1665年出任) 石顯榮(1681年出任) 宗之璠(1683年出任) 王治國(1690年出任) 崔懋(1693年出任) 李廷臣(1700年出任) 毛士儲(1707年出任) 許國棠(1710年出任) 楊容盛(1715年出任) 齊宗德(1718年出任) 魏定國(1719年出任)[141]參考文獻編輯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魏書·卷一百六上·地形志二上第五》 ^《舊唐書·卷三十九·志第十九·地理二》 ^《宋史·卷八十六·志第三十九·地理二》 ^《金史·卷二十五·志第六·地理中》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秦漢卷》 ^7.07.1《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 ^8.08.18.28.3《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卷》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今河北省武邑縣龍店鄉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五代十國卷》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宋西夏卷》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遼金卷》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元代卷》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代卷》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清代卷》 ^《資治通鑑·卷五十九·漢紀五十一》 ^《三國志·卷十四·魏書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三國志·卷十·魏書十·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 ^《三國志·卷二·魏書二·文帝紀第二》裴註引袁宏《漢紀》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裴註引《魏略》 ^《三國志·卷二十四·魏書二十四·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 ^《三國志·卷二十三·魏書二十三·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裴註引《文章敘錄》 ^26.026.1《晉書·卷四十一·列傳第十一》 ^《晉書·卷四十三·列傳第十三》 ^28.028.1《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裴註引《冀州記》 ^《晉書·卷四十七·列傳第十七》 ^《晉書·卷九十二·列傳第六十二》 ^《三國志·卷十二·魏書十二·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裴註引《百官名》 ^《晉書·卷五十九·列傳第二十九》 ^《三國志·卷十九·魏書十九·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裴註引《冀州記》 ^《晉書·卷四十四·列傳第十四》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 ^《晉書·卷四·帝紀第四》 ^《晉書·卷九十·列傳第六十》 ^39.039.1《資治通鑑·卷八十八·晉紀十》 ^《資治通鑑·卷八十九·晉紀十一》 ^《資治通鑑·卷九十四·晉紀十六》 ^《資治通鑑·卷九十五·晉紀十七》 ^43.043.1《資治通鑑·卷九十九·晉紀二十一》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晉紀二十三》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晉紀二十四》 ^《資治通鑑·卷一百三·晉紀二十五》 ^《資治通鑑·卷一百四·晉紀二十六》 ^48.048.1《資治通鑑·卷一百六·晉紀二十八》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晉紀二十九》 ^50.050.1《魏書·卷二·太祖紀第二》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晉紀二十七》 ^《資治通鑑·卷一百八·晉紀三十》 ^53.053.1《魏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三》 ^54.054.154.2《魏書·卷三十·列傳第十八》 ^《宋書·卷四十八·列傳第八》 ^《魏書·卷二十九·列傳第十七》 ^57.057.1《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 ^《魏書·卷四十·列傳第二十八》 ^《魏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一》 ^60.060.160.260.3《魏書·卷九十四·列傳閹官第八十二》 ^《魏書·卷四下·世祖紀第四下》 ^《魏書·卷四十六·列傳第三十四》 ^63.063.1《魏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二十九》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 ^《魏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 ^《魏書·卷十九中·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中》 ^67.067.167.2《魏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五》 ^68.068.1《魏書·卷二十一上·獻文六王列傳第九上》 ^《魏書·卷十五·昭成子孫列傳第三》 ^《元遙墓誌》 ^《魏書·卷八·世宗紀第八》 ^《魏書·卷十九上·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上》 ^《魏書·卷五十九·列傳第四十七》 ^《魏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 ^《魏書·卷九十三·列傳恩倖第八十一》 ^《魏書·卷九·肅宗紀第九》 ^77.077.1《魏書·卷十八·太武五王列傳第六》 ^《魏書·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六》 ^79.079.1《魏書·卷十一·廢出三帝紀第十一》 ^《魏書·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 ^81.081.181.2《北齊書·卷二十一·列傳第十三》 ^82.082.1《北齊書·卷二·帝紀第二》 ^《北齊書·卷十三·列傳第五》 ^《北齊書·卷二十八·列傳第二十》 ^《北齊書·卷十七·列傳第九》 ^86.086.186.2《北齊書·卷四·帝紀第四》 ^《北齊書·卷十六·列傳第八》 ^88.088.1《北齊書·卷七·帝紀第七》 ^《北齊書·卷八·帝紀第八》 ^90.090.1《北齊書·卷十二·列傳第四》 ^倪廣龍《隋代刺史研究》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 ^《舊五代史·卷二十九·唐書五》 ^《舊五代史·卷三十七·唐書十三》 ^《舊五代史·卷三十八·唐書十四》 ^《舊五代史·卷四十·唐書十六》 ^《新五代史·卷五十一·雜傳第三十九》 ^《舊五代史·卷四十三·唐書十九》 ^99.099.199.2《宋史·卷二百七十一·列傳第三十》 ^《新五代史·卷九·晉本紀第九》 ^《宋史·卷二百七十二·列傳第三十一》 ^《宋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十八》 ^《宋史·卷二百五十四·列傳第十三》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 ^105.0105.1《宋史·卷二百七十三·列傳第三十二》 ^《宋史·卷二百七十九·列傳第三十八》 ^《宋史·卷二百八十九·列傳第四十八》 ^《宋史·卷二百八十五·列傳第四十四》 ^109.0109.1109.2《宋史·卷四百六十四·列傳第二百二十三》 ^《宋史·卷二百九十·列傳第四十九》 ^《宋史·卷三百二十三·列傳第八十二》 ^《宋史·卷三百二十五·列傳第八十四》 ^《宋史·卷二百七十八·列傳第三十七》 ^114.0114.1114.2《宋史·卷三百二十六·列傳第八十五》 ^《宋史·卷三百二十四·列傳第八十三》 ^《宋史·卷九十五·志第四十八·河渠五》 ^《宋史·卷二百九十一·列傳第五十》 ^《宋史·卷四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八十五》 ^《宋史·卷三百八十二·列傳第一百四十一》 ^《宋史·卷三百九十六·列傳第一百五十五》 ^《金史·卷七十九·列傳第十七》 ^《金史·卷四·本紀第四·熈宗》 ^《金史·卷八十四·列傳第二十二》 ^《金史·卷七十·列傳第八》 ^《金史·卷五·本紀第五·海陵》 ^《金史·卷六十九·列傳第七·太祖諸子》 ^《金史·卷七十四·列傳第十二》 ^《金史·卷九十一·列傳第二十九》 ^《金史·卷九十二·列傳第三十》 ^《金史·卷八·本紀第八·世宗下》 ^131.0131.1《金史·卷十三·本紀第十三·衛紹王》 ^《金史·卷九十六·列傳第三十四》 ^《金史·卷九十五·列傳第三十三》 ^《金史·卷一百〇六·列傳第四十四》 ^135.0135.1《金史·卷九十七·列傳第三十五》 ^《金史·卷一百二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金史·卷一百〇七·列傳第四十五》 ^《金史·卷一百〇二·列傳第四十》 ^《金史·卷一百一十八·列傳第五十六》 ^《金史·卷十六·本紀第十六·宣宗下》 ^王樹枬纂修:《冀縣志》,民國十八年鉛印本。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冀州_(古代)&oldid=67590917」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