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古生代是顯生宙的第一個代,上一個代是元古宙的新元古代,下一個代是中生代。

古生代包括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

其中寒武紀、奧陶紀又合稱早 ... 古生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古生代(Paleozoic,符號PZ)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代,開始於同位素年齡542±0.3百萬年(Ma),結束於251±0.4Ma。

古生代是顯生宙的第一個代,上一個代是元古宙的新元古代,下一個代是中生代。

古生代包括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

其中寒武紀、奧陶紀又合稱早古生代,志留紀、泥盆紀又合稱中古生代,石炭紀、二疊紀又合稱晚古生代。

古生代意為遠古的生物時代,持續約3億年。

對動物界來說,這是一個重要時期。

它以一場至今不能完全解釋清楚的進化拉開了寒武紀的序幕。

寒武紀動物的活動範圍只限於海洋,但在古生代的廷續下,有些動物的活動轉向乾燥的陸地。

古生代後期,爬行動物和類似哺乳動物的動物出現,古生代以迄今所知最大的一次生物絕滅宣吿完結。

目次 1古生代各時期 2參見 3外部連結 4參考文獻 古生代各時期[編輯] 古生代各時期 古生代 二疊紀 樂平世 長興期 地球上的大陸全部合併變成超級大陸(盤古大陸),形成了阿巴拉契亞山脈。

石炭紀-二疊紀的冰河時期仍延續。

合弓綱(盤龍目pelycosaur和獸孔目therapsid)成為陸地上的統治者,同時副爬行動物和離片椎目兩棲動物也仍非常普遍。

在二疊紀,森林的主導蕨類植物被裸子植物逐漸取代。

甲蟲開始演化。

在溫暖的淺珊瑚礁有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有長身貝目(productida)和石燕貝目(英語:spiriferida)的腕足動物、雙殼類、有孔蟲和菊石都非常的多。

在2.51億年前發生了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造成地球上有95%的生物都滅絕,包括三葉蟲、棘魚和海蕾。

北美洲的沃希托造山運動(英語:Ouachitaorogeny)和茵勒溫薰造山運動(英語:lnnuitianorogeny)、亞洲的阿爾泰造山運動(Altaidorogeny)「參考:阿爾泰」。

烏拉爾造山運動使歐洲和亞洲逐漸減少。

在澳大利亞大陸上,逐漸開始亨特-鮑文造山運動(英語:Hunter-Bowenorogeny),形成了麥克唐奈爾山脈。

(c.2.6億–2.25億年) 253.8± 0.7* 吳家坪期 260.4± 0.7* 瓜德魯普世 卡匹敦階 265.8± 0.7* 沃德期/卡贊期 268.4± 0.7* 羅德期/烏非姆期 270.6± 0.7* 烏拉爾世 空谷爾期 275.6± 0.7* 阿爾丁斯剋期 284.4± 0.7* 薩克馬爾期 294.6± 0.8* 阿瑟爾期 299.0± 0.8* 石炭紀 賓夕法尼亞世/上石炭紀[1][2] 格熱爾期 飛行的昆蟲突然顯露,有一些昆蟲(例如:原蜻蜓目Protodonata和古網翅目Palaeodictyoptera)大型化。

兩棲動物的種類變得多樣化。

首次出現羊膜動物。

這段期間,地球上大氣的含氧量是有史以來最高的。

海洋有很豐富的棱菊石目生物、腕足動物、外肛動物門(Bryozoa)、雙殼類和珊瑚。

有殼有孔蟲激增。

烏拉爾造山運動發生在當時的歐洲和亞洲。

法利斯葛造山運動(英語:Variscanorogeny)大約發生在密西西比紀的中期至晚期之間。

303.7± 0.1 卡西莫夫期 307.0± 0.1 莫斯科期 315.2± 0.2 巴什基爾期 323.2± 0.4* 密西西比世/下石炭紀[1][2] 謝爾普霍夫期 成煤森林(英語:Coalforest)出現(例如:鱗木屬、蕨類植物、封印木屬、蘆木屬和科達木屬…等。

)。

四足類動物和兩棲鱟類動物(如廣翅鱟,Euripterid)在成煤海岸邊的一些鹹水坑(Brackishwater)附近生活。

此時占據主宰地位的大型掠食魚類是肉鰭魚中的根齒魚。

在大洋中,早期軟骨魚(Chondrichthyes,如鯊魚)趨於常見並且呈多樣化發展;棘皮動物(尤其是海百合和海蕾)繁榮興盛。

珊瑚,外肛門動物,棱菊石目動物和腕足門動物(如長身貝--productida、石燕貝--spiriferida等)已經十分常見,與魷魚相似的蛸亞綱動物也於此時出現,但是三葉蟲和鸚鵡螺漸趨衰落。

在下石炭紀時期岡瓦那大陸東部開始進入冰川時期。

位於紐西蘭北部的馬約爾島造山運動(MayorIsland/Tuhuaorogeny)進入尾聲。

330.9± 0.2 維憲期 346.7± 0.4* 圖爾奈期 358.9± 0.4* 泥盆紀 晚泥盆世 法門期 石松門植物、木賊目植物和蕨類植物繁榮。

同期現形的還有第一批生產種子的植物(前裸子植物門),第一批樹木(古蕨屬),以及第一批(無翼)昆蟲出現。

海洋中大量出現扭月貝、腕足動物無洞貝、皺珊瑚、床板珊瑚和海百合。

菊石亞綱出現並大量富集。

三葉蟲、板足鱟和甲冑魚類數量銳減,為在此時期統治海洋的有頷下門魚類(盾皮魚、肉鰭魚、硬骨魚,和早期鯊魚)讓了道。

最初的兩棲動物依然生活在水中。

被稱為「老紅砂岩大陸」的歐美大陸形成。

誕生了北非小阿特拉斯山脈和北美阿巴拉契亞山脈的阿卡迪亞造山運動此時開始。

此時還在進行的有安特勒造山運動(英語:Antlerorogeny)、華力西造山運動和紐西蘭的馬約爾島造山運動。

372.2± 1.6* 弗拉斯期 382.7± 1.6* 中泥盆世 吉維特期 387.7± 0.8* 艾菲爾期 393.3± 1.2* 早泥盆世 埃姆斯期 407.6± 2.6* 布拉格期 410.8± 2.8* 洛赫科夫期 419.2± 3.2* 志留紀 普里道利世 無生物劃分階 FirstVascularplants(therhyniophytes(英語:rhyniophytes)andtheirrelatives),firstmillipedesandarthropleuridsonland.Firstjawedfishes,aswellasmanyarmouredjawlessfish,populatetheseas.Sea-scorpionsreachlargesize.Tabulate(英語:Tabulatecoral)andrugose(英語:Rugosa)corals,brachiopods(Pentamerida,Rhynchonellida(英語:Rhynchonellida),etc.),andcrinoidsallabundant.Trilobitesandmollusksdiverse;graptolitesnotasvaried.BeginningofCaledonianOrogenyforhillsinEngland,Ireland,Wales,Scotland,andtheScandinavianMountains.AlsocontinuedintoDevonianperiodastheAcadianOrogeny,above.TaconicOrogeny(英語:TaconicOrogeny)tapersoff.LachlanOrogeny(英語:LachlanOrogeny)onAustralianContinenttapersoff. 423.0± 2.3* 蘭多維列世/卡尤加世 盧德福德期 425.6± 0.9* 戈斯特期 427.4± 0.5* 文洛克世 侯默期/洛克波特期 430.5± 0.7* 申伍德期/托納旺達期 433.4± 0.8* 蘭多維利世/亞歷山大世 特列奇期/安大略期 438.5± 1.1* 愛隆期 440.8± 1.2* 魯丹期 443.4± 1.5* 奧陶紀 晚奧陶世 赫南特期 Invertebratesdiversifyintomanynewtypes(e.g.,longstraight-shelled(英語:orthoconic)cephalopods(英語:orthocerida)).Earlycorals,articulatebrachiopods(Orthida,Strophomenida,etc.),bivalves,nautiloids,trilobites,ostracods,bryozoa,manytypesofechinoderms(crinoids,cystoids,starfish,etc.),branchedgraptolites,andothertaxaallcommon.Conodonts(earlyplanktonicvertebrates)appear.Firstgreenplantsandfungionland.Iceageatendofperiod. 445.2 ± 1.4* 凱迪期 453.0 ± 0.7* 桑比期 458.4 ± 0.9* 中奧陶世 達瑞威爾期 467.3 ± 1.1* 大坪期 470.0 ± 1.4* 早奧陶世 弗洛期(formerlyArenig(英語:Arenig)) 477.7 ± 1.4* 特馬豆剋期 485.4 ± 1.9* 寒武紀 芙蓉世 第十期 寒武紀大爆發中,生物的多樣性爆發式的發展。

出現了大多數現代動物的許多化石。

出現了首種脊索動物以及一些存疑的,已經滅絕了的門類。

大量製造生物礁的古杯動物出現,後滅絕。

三葉蟲,鰓曳動物門,海綿,無鉸綱(腕足動物門)和恐蝦類繁盛。

首位掠食者奇蝦出現,而許多埃迪卡拉生物群滅絕。

原核生物,原生生物(例如forams),藻類繼續存在。

岡瓦納出現。

澳大利亞大陸Petermann造山運動減弱(550–535Ma),南極洲羅斯造山運動,阿德萊德地槽(Delamerian造山運動)等一系列造山運動發生於514–500Ma。

540–440Ma間澳大利亞大陸Lachlan造山運動。

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約為現今(全新世)水平的20-35倍(6000ppmv,現今為385ppmv)[3] c.489.5 江山期 c.494* 排碧期 c.497* 第三世 古丈期 c.500.5* 鼓山期 c.504.5* 第五期 c.509 第二世 第四期 c.514 第三期 c.521 紐芬蘭世 第二期 c.529 幸運期 541.0 ± 1.0* 參見[編輯] 前寒武紀 外部連結[編輯] 古生代簡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考文獻[編輯] ^1.01.1InNorthAmerica,theCarboniferousissubdividedintoMississippian(英語:Mississippian)andPennsylvanian(英語:Pennsylvanian)Periods. ^2.02.1上石炭紀地質在歐美及中國均以盛產煤炭著名,因此便以石炭紀為此時代地層的名稱,但在美國則以密士西必紀作為下石炭紀,另以賓夕法尼亞紀稱上部石炭紀。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tmospheric-carbon-dioxide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閱論編地質年代前寒武紀冥古宙(46億至40億年前)(未有任何年代分段被國際地層學委員會承認)太古宙(40億至25億年前) 始太古代(40億至36億年前) 古太古代(36億至32億年前) 中太古代(32億至28億年前) 新太古代(28億至25億年前) 元古宙(25億至5.41億年前)古元古代(25億至16億年前) 成鐵紀(25億至23億年前) 層侵紀(23億至20.5億年前) 造山紀(20.5億至18億年前) 固結紀(18億至16億年前) 中元古代(16億至10億年前) 蓋層紀(16億至14億年前) 延展紀(14億至12億年前) 狹帶紀(12億至10億年前) 新元古代(10億至5.41億年前) 拉伸紀(10億至7.2億年前) 成冰紀(7.2億至6.35億年前) 埃迪卡拉紀(6.35億至5.41億年前) 顯生宙︵5.41億年前至今︶古生代(5.41億至2.52億年前)寒武紀(5.41億至4.85億年前) 紐芬蘭世(5.41億至5.21億年前) 第二世(5.21億至5.09億年前) 苗嶺世(5.09億至4.97億年前)(英語:Miaolingian) 芙蓉世(4.97億至4.85億年前) 奧陶紀(4.85億至4.44億年前) 早奧陶世(4.85億至4.70億年前) 中奧陶世(4.70億至4.58億年前) 晚奧陶世(4.58億至4.44億年前) 志留紀(4.44億至4.19億年前) 蘭多維列世(4.44億至4.33億年前) 文洛克世(4.33億至4.27億年前) 羅德洛世(4.27億至4.23億年前) 普里道利世(4.23億至4.19億年前) 泥盆紀(4.19億至3.59億年前) 早泥盆世(4.19億至3.93億年前) 中泥盆世(3.93億至3.83億年前) 晚泥盆世(3.83億至3.59億年前) 石炭紀(3.59億至2.99億年前) 密西西比世(3.59億至3.23億年前) 賓夕法尼亞世(3.23億至2.99億年前) 二疊紀(2.99億至2.52億年前) 烏拉爾世(2.99億至2.72億年前) 瓜達洛普世(2.72億至2.6億年前) 樂平世(2.6億至2.52億年前) 中生代(2.52億至6600萬年前)三疊紀(2.52億至2.01億年前) 早三疊世(2.52億至2.47億年前) 中三疊世(2.47億至2.37億年前) 晚三疊世(2.37億至2.01億年前)(英語:LateTriassic) 侏羅紀(2.01億至1.45億年前) 早侏羅世(2.01億至1.74億年前) 中侏羅世(1.74億至1.64億年前) 晚侏羅世(1.64億至1.45億年前) 白堊紀(1.45億至6600萬年前) 早白堊世(1.45億至1億年前) 晚白堊世(1億至6600萬年前) 新生代(6600萬年前至今)古近紀(6600萬至2303萬年前) 古新世(6600萬至5600萬年前) 始新世(5600萬至3390萬年前) 漸新世(3390萬至2303萬年前) 新近紀(2303萬至258萬年前) 中新世(2303萬至533萬年前) 上新世(533萬至258萬年前) 第四紀(258萬年前至今) 更新世(258萬至1.17萬年前) 全新世(1.17萬年前至今) 規範控制 AAT:300391254 BNF:cb119459111(data) GND:4130860-8 LCCN:sh2006003749 NDL:00566690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古生代&oldid=70774030」 分類:​地質年代隱藏分類:​有參考文獻錯誤的頁面包含AA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Alemannisch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rezhonegBosanskiCatalàᏣᎳᎩ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NordfriiskGaeilge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atinaLëtzebuergesch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BahasaMelayuPlattdüütschनेपाली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Сахатыла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undaSvenska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VolapükWalonWinaray吴语Yorùbá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