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維持繁榮,在競爭中邁向勝利? | 邱秉瑜| 鳴人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邱秉瑜 13 May, 2019 ... 台灣都市化過程,與經濟發展、國民所得提升的過程,是完全重疊的;對於世界上的許多國家而言,例如印度,也是如此。
城市如何維持繁榮,在競爭中邁向勝利?|邱秉瑜|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
全產品速覽
服務
會員中心
U利點數
我的新聞
歷史新聞
活動專區
udn粉絲團
udnline好友
新聞評論
聯合新聞網
願景工程
轉角國際
鳴人堂
倡議家
時事話題
世界日報
股市理財
經濟日報網
房地產
基金
中經社
樂透
發票
生活娛樂
噓!星聞
優人物
udnSTYLE
500輯
遊戲角落
發燒車訊
元氣網
運動
NBA台灣
野球夢田
運動筆記
健行筆記
閱讀創作
讀書吧
讀創故事
udn部落格
u值媒體
聯合文學
聯經出版
聯文雜誌
文創購物
數位文創
IP授權
瘋活動
售票網
買東西
報時光
更多產品
聯合知識庫
聯合電子報
聯合影音網
聯合學苑
有行旅
APP行動網
新冠肺炎
時事觀察
軍事評論
鳴人放送
法律評論
鳴人選書
影評
作者群
城市如何維持繁榮,在競爭中邁向勝利?
邱秉瑜
13May,2019
都市讓人面對面互動擦出知識火花,帶動創新與經濟成長。
圖/歐新社
為何大部分的台灣人口都聚集在城市裡?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的統計資料,2017年底,全國有約1,878萬人住在都市計畫區中,佔當時全國總人口2,357萬人的80%。
其實,從台灣歷史乃至於世界歷史來看,這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人口由鄉村往都市集中的過程稱為「都市化」(urbanization)。
由於都市提供較多的工作機會,日治時期的台灣已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居住於都市,戰後人口亦持續往城市集中。
台灣都市化過程,與經濟發展、國民所得提升的過程,是完全重疊的;對於世界上的許多國家而言,例如印度,也是如此。
都市之所以能提供許多工作機會,讓人們脫貧入富,乃因都市讓人聚集,而人與人面對面互動學習,能擦出知識火花,帶動創新,進而推動經濟成長。
這是愛德華・格雷瑟(EdwardGlaeser)的觀點。
格雷瑟任教於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這位都市經濟學家的暢銷著作《城市的勝利:都市如何創造人類文明,讓生活更富足、健康、環保?》(TriumphoftheCity:HowOurGreatestInventionMakesUsRicher,Smarter,Greener,Healthier,andHappier),從家鄉紐約市的繁榮昌盛開始談起,探討了為何地球的空間如此廣大,人們卻選擇聚集在擁擠的大都會區。
台灣都市化的過程,讓許多人脫貧入富,國民所得提升。
圖/美聯社
應讓城市自尋競爭優勢
都市讓人脫貧入富,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原動力。
窮鄉僻壤的民眾,最快的脫貧方式,並非留下來等待家鄉邁向富裕,而是直接往城市移居。
格雷瑟在書中問道:政府推出政策努力讓人留在不斷沒落的地區,而讓持續成長的地區少了源源不絕的人口,這是正確的做法嗎?他主張,幫助窮人是政府應盡的責任,但幫助貧窮的地方則不是。
對於較落後地區的孩子,國家政策應著重於改善公立學校的教育品質,使他們能獲得技術,進而有能力在任何地方工作生活,而非留在特定地區。
至於較落後地區本身,應找出自己的競爭優勢。
格雷瑟說,城市不需要施捨,國家的區域發展政策應該更中立,讓各地區能像企業一樣自由地公平競爭。
如果格雷瑟來到台灣,不知他會對哪些縣市的競爭策略讚譽有加?針對以宜蘭縣為代表、跟上歐美「特許學校」(charterschools)風潮的公辦民營學校特許模式,他將持何種看法?而對於《花東地區發展條例》、《離島建設條例》編列新台幣數百億元預算扶持邊陲地區的成長,他又是否會大肆批評?
鋪設更多道路無法解決交通壅塞,但提高城市密度與燃料費用可降低開車需求與意願。
圖/美聯社
讓道路交通更順暢:提高城市密度、拉升燃料成本、改善公共運輸
一座城市應如何追求長遠的發展與持久的競爭力?可以發展觀光特色,吸引旅客前來遊玩消費;亦可以引進技術,使產業升級。
而這兩者又是孰為優先?
格雷瑟認為,城市美學的展現,其重要性絕對無法取代最核心的市政服務。
並非每個市民都習慣到廣場休憩、上劇場看戲、進藝廊看展,但每個市民都會面臨基本需求,例如治安、醫療、教育與交通。
比起使人愉悅的公共空間、豐富多樣的藝文消費來說,與基礎生活有關的服務遠遠重要得多。
因此,能夠提供優良公共服務的城市,才能確保吸引源源不絕的新居民,特別是技術居民,以貢獻於這座城市的產業與消費。
交通順暢度,被許多市民與官員視為市政服務優劣的重要指標。
但讓交通更加順暢的方法是開闢更多的道路嗎?格雷瑟指出,如果某項事物是免費的,那麼要滿足人們對這項事物的需求就是不可能的。
眾多駕駛人塞在路上,白白浪費的珍貴時間,若換算成工作產值,可說是城市經濟的巨大損失。
在道路不收費的前提下,每開通或拓寬一條道路,就會吸引更多車輛前來。
鋪設更多道路也無法解決交通壅塞的問題,但徵收壅塞費(congestioncharge)卻可以,新加坡與倫敦,都採用電子系統來對進城車輛課徵壅塞費,並且在尖峰時刻提高收費,塞車現象因此獲得大幅改善。
不過,壅塞費畢竟在政治上不會是一個受歡迎的政策,因此在世界各國之間才會如此罕見。
2016年初台北內湖大塞車,時任台北市交通局長的鍾慧諭,曾提出在上班尖峰時刻利用eTag收取「擁擠費」的以價制量構想,但最終未能得到法源基礎及政治支持來加以實現。
因此,格雷瑟也為我們揭示了改善交通的其他途徑:提高城市密度與燃料費用,以降低人們開車的需求與意願,讓道路交通更順暢。
人口密度與車輛使用呈現高度反向關係,而燃料稅的上漲會導致城市密度提高以及相應的汽車數量減少。
更密集的市中心住宅大樓,以及更高的油價,會讓更少人開車,這對城市生活將大有助益。
不過,對於很多通勤者來說,自己開車或騎機車,確實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因此,公共運輸欲與私人運具競爭,仍有許多問題尚待改善,例如站點分佈、候車時間、擁擠程度等。
大量住房供給可壓低房價,但若不具保存價值的低矮樓房遲未都更,則房價將仍舊昂貴。
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讓房價更平易近人:透過新建案與都市更新來增加住宅供給
如何讓市中心出現更多高層住宅?這其實不但可能有望緩解台北素來為人詬病的高房價問題,也值得桃園、新竹、台中這些人口持續成長的台灣城市等思考。
房價便宜可以是城市吸引新居民的優勢。
城市的房價若平易近人,對中等所得的人們將具有吸引力,因為購屋夢想得以實現。
而民眾的購屋行為,亦能為整座城市帶來許多好處:較高的生育率、較低的犯罪率等。
格雷瑟主張,大量住房供給,可以壓低房價並避免價格波動。
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房價高,是源於供需失衡,購屋需求高,但房屋供給少。
如果一個地區本身具有吸引力,但缺少新建案,或是不具保存價值的低矮樓房,遲未透過都市更新來重建為較高層的大樓,那麼該地區的房價自然只會更加昂貴,使外地人更買不起房子、新公司更不願在此設立。
因此,政府應該致力於對建築活動鬆綁,讓開發商得以自由行動,替城市大規模增加平價住房。
台北市正積極興建及規劃大量公共住宅,使市中心具備更多平價優質租屋選項,可說是符合經濟學觀點的做法。
但,從公共住宅的房型設計來看,主要目標客群應是家庭,而非剛出社會的單身未婚工作者。
如何回應單身族的市中心居住需求?以台北而言,市府恐怕仍得努力促成大規模的都市更新,以及透過稅賦優惠,促使企業提供員工租屋補貼使之能住在公司附近。
對環境最友善的生活地點,是對大眾運輸高度使用的大都會鬧區,人均用油量較少。
圖/路透社
應鼓勵城市生活:將稅收集中用於建設城市而非鄉村
縱觀人類的現代史,其實就是一部人口從鄉村往城市集中的都市化史,而這過程仍在持續,本世紀內,全球人口就會有一半以上聚居在城市。
高密度的土地使用,能導致較低的人均耗能與排碳。
以汽車為主的生活,使整個地球付出高昂的環境成本。
真正對環境友善的生活地點,是大都會的鬧區,而非開闊的郊外,因此我們不妨停止用浪漫眼光看鄉間生活。
在美國所有大都會中,紐約的人均用油量最少,原因是紐約人對大眾運輸的高度使用。
都市化是現代史的常規。
城市,是人類共同居住、工作與思索的同義詞,也為人類創造了文化、繁榮與自由。
成長於紐約的格雷瑟,因而在此書中大聲呼籲,政府的稅收,應用來努力建設城市,而非投注於鄉村的發展。
畢竟,在面對氣候變遷的趨勢時,鼓勵城市生活,就是鼓勵全世界的永續發展。
無論喜歡城市與否,我們都得承認:台灣與全球的都市化趨勢猶未停歇。
城市居民占總人口比例越來越高,因此城市的發展好壞也就關乎大多數人的福祉。
一座城市如何提升吸引力及競爭力,並且避免衰退?市長、市議員、市府官員與都市規劃師們,閱讀本書,應可從全球城市發展史中找到答案。
※本文為《城市的勝利:都市如何推動國家經濟,讓生活更富足、快樂、環保?》一書導讀,經時報出版社授權刊登。
城市居民占總人口比例越來越高,因此城市的發展好壞也就關乎大多數人的福祉。
圖/歐新社
《城市的勝利:都市如何推動國家經濟,讓生活更富足、快樂、環保?》作者:愛德華.格雷瑟(EdwardGlaeser)譯者:黃煜文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19/05/07
《城市的勝利》書封。
圖/時報出版提供
公共政策
公共運輸
邱秉瑜
都更
時報出版
延伸閱讀
空屋多不用蓋公宅?談柯文哲公宅政策大開倒車
都市更新,房屋一定要越長越高嗎?
東區出走潮:無力負擔的高店租,商圈末日將來臨?
行政區該如何重劃?從中央政府機關業務分區找線索
提升「量」,兼顧「質」:社會住宅是居住正義的最佳解方
共有財的悲劇,讓我們用合作住宅解決
作者其他文章
高鐵延伸能振興地方經濟?看日本九州與北陸的經驗
台北的城市精神:如何發展並維持文化特殊性與多樣性?
大台北地區捷運站更名建議(下):以新站名乘載地方歷史記憶
大台北地區捷運站更名建議(上):現行站名爭議與其問題根源
「老北投」步行環境改善之路:專訪台北市安全漫遊協會理事長陳又堅
快速緩解台北內湖塞車問題的提案——城東BRT
北門街假日徒步區?新竹市邁向「步行城市」的下一步
遷都台中?談立法院及中央政府遷建的可行性及具體方案
「運輸科技革命」如何改變城市?看20世紀初倫敦的都市規劃
高雄新市府的挑戰:如何透過交通管理解決空汙並減少道路事故?
從「汽車之國」到「步行城市」:英美都市規劃專家給台灣的啟示(下)
從「汽車之國」到「步行城市」:英美都市規劃專家給台灣的啟示(上)
立委提案消滅檢舉達人?從美國經驗看「街道定義權」之戰
改善停車亂象,「路邊停車格收費」為何是個好政策?
台灣都市交通問題解方?減少車輛出行的兩項根本性改革
看更多內容
留言區
邱秉瑜
美國賓州大學(UniversityofPennsylvania)都市與區域規劃博士生。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空間規劃碩士,台大國企系畢業,去過北京與里昂交換學生,也曾在倫敦顧問公司、首爾國際組織與東京政策智庫實習。
在台灣歷任顧問公司、國會助理、地方政府職務,並致力從事台灣都市議題寫作,著有《我們值得更好的城市》。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最新文章
圖輯/裴洛西訪台:回顧過往訪台最高層級的美國官員
一帶一路國家欠債連連,中國卻急向IMF要錢?
俄烏戰爭與東西對抗:看俄羅斯在非洲的合縱連橫
解構第三世界女性電影:《娜娜:逝水年華》與《第三次求婚》的影像密語
裴洛西訪台的背後,是美中當下囚徒困境下的政治角力
最多瀏覽
圖輯/淨空法師圓寂享壽96歲,心靈導師成哏圖迷因傳道
裴洛西訪台的背後,是美中當下囚徒困境下的政治角力
黃敦厚/農曆七月可以稱作「鬼月」嗎?釐清正朔才能知其意涵
下一座棒球場會更好嗎?談新竹棒球場事件與運動場館背後的魑魅魍魎
贏了二金一銀,卻仍美中不足的2022台北羽球公開賽
鳴人堂臉書專頁
鳴人堂
TOP
延伸文章資訊
- 1臺灣都市化程度析疑
戰後官方無城鄉聚落人口統計可據以計算精確的都市化程度。但1951年至1975年間官方都市計畫區實際居住人口統計可用以推估萬人以上都市數與人口比例。 1975年以後都市計畫區 ...
- 2都市化 - 天下雜誌
產業 2019-01-28. 有隱私的聰明生活,靠兩大應用實現. 高度都市化隨之而來的,是城市交通、治安、衛生等新問題。但如何讓服務貼近市民,而不只是硬梆梆的科技競備賽, ...
- 3台灣都市化過程中的人口減少 - ResearchGate
台灣都市化過程中的人口減少. January 2019. Project: Spatial Analysis of Low Fertility Rate in Taiwan. Authors:.
- 4各國家和地區都市化率列表- 維基百科
第一種,都市化人口,用來描述居住在城市區域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城市區域由各國自行劃分。第二種,都市化變動率,用來描述在一個指定的時段內預計的平均都市化變動率。
- 5穿梭在都市叢林 - 政策研究指標資料庫
都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被視為一個國家都市化程度的指標,而都市化程度與經濟發展水準呈正比。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指標,2019年全球總人口 ...